登陆注册
5381900000001

第1章 总序(1)

事实与价值认同是每个生命体思想理念与行为发生的前提,所不同的是思想理念产生是以事实理性为基准,而行为的发生却是以价值性为前提的。

每个生命个体,只要他存在着,他对这个世界的意义的赋予就没有完结。生命就是一条意义的洪流。所以,问题就在于他以怎样的方式去完成构建一个外在的意义世界和一个完美的意义自我!

何以为生,表现为一个生命个体会以怎样的智性水平和方式来创造意义世界,以满足自需,以你的知识与本领体现你的创造效率;同样,为何而生,却表征着一个生命个体以何种生存价值目标和德性品质来获准自我生命的方向,以你的人格品质表现着你生命的价值所在!所以,我一直认为,生命的全部价值意义不仅仅表现在我们何以为生,而且还建立在我们为何而生的人生目标之上。但问题在于,我们总是让我们的智性最大限度地解决何以为生的机巧问题与效率结果,放弃那为何而生的生命目标。故而才有了人人在欲望的煎熬中心怠力疲,在满眼的诱惑中日渐失去淡定的心灵、坚忍的毅力、奋斗的目标和信仰,灵魂深处的那种“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亲情、爱情更是恍如隔世,德智依存的善美平衡日渐倾覆,灵秀创新的神思也日渐迟钝,乃至于角色使然的行为规范也被利欲熏心的贪婪置于脑后。一句话,我们作为灵智的人类在立足于我们值得骄傲的意义世界之前,也渐渐地离我们构建起完善的意义自我愈来愈远……

怎样成就一个生命个体的意义自我?这是每个人乃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它关系到每个人对自我的警醒;关系到他对自身行为的觉知;关系到他对行为角色关系的理解;关系到他在情感体验中对自己生命实践的感动;关系到他在内心对自己行为的角色认知;甚至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因为我们在创造意义世界的同时,也在同时创造着意义自我,前者依据自然法则,后者却依据我们自己对自身思想德性和行为的觉悟……

我以为在每个生命体短暂的一生中,这种对自我的觉知不能离开对自我建构的五个主题。

第一,对生命存在与发展的德智平衡关系之觉悟:人生德智需双修。人生论“智”,总离不开小至自我大至社会的生存实践环境,在践行中我们成就知识、本领和智性,并以我们行为结果所显示出的高效能令我们激奋,且满足我们的需要并再次激起新的需要,使我们在这样一个辉煌的世界中倍感自己的伟大;人生论“德”,却离不开我们对自身思想、理念以及行为的思考与感悟,我与他人之德境,我与自然之德境,我与自我人格之德境,无一不规定着“智”之方向,从整体性与根本性上思考德智之关系平衡,是人类及其行为科学的最高原则所在!

所以,人,只有灵秀之智,不足以构成有益人生;人,只有仰慕之德,也不足以构成生存之绩效,只有秉承德性之崇高,与灵性之智慧的统一才会有辉煌人生。这种德智双修结构之型,构成了人生价值实现的合理基础。无此基础,偏智,不可得方向之正也;而偏德,不可得绩效之足也,平衡是也!

第二,对生命存在与发展中的情感体验之感悟:人为情生,是说我们所有的思想、理念和行为,无不是以情感体验为介入。内驱力是生理需要,感情是心理反应。人体按其生物节律有规则地呼吸和补充水分之时,内驱力的反应功能相对呆板而固定,而感情的反应却不受时间、条件的限制,即使在缺乏内驱力的情况下,感情也可以成为足够强烈的驱动力量。换句话说,人必须遵守固定的时间或身体节律呼吸和饮水,但并不在固定的时间产生愤怒或喜悦。受虐狂喜欢痛苦和死亡;虐待狂憎恨愉悦的生活,任何兴奋和快乐均被他们感受为羞耻或恐怖。显然,这些情况并不是需要的内驱力所控制的。这一切又同时充分表明,感情体验及功能对每个生命体的意义所在,并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每个人。

无疑,感情体验不仅影响我们一生的行为选择,还具体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个体的认知、自我意识、德性诸要素。所以,每一个体为亲情而牵心,为友情而执著,为爱情而癫狂,为人情而付出都是不可逃避的现实,问题在于我们以怎样的感情体验和态度生成给予人生一个情感定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了解情感及其真切体验的过程与功能。

一般来讲,在我们思想的认识加工中,一旦与先前意识中的痛苦体验发生联系,便会通过防御机制,去切断或不去触及同类加工过程。这里的规律是,一定强度水平的情感体验状态,或说是心境,具有提高认知加工的效果,超强深度水平的感情体验则干扰甚至阻断认知加工过程,过低体验水平的感情则不足以维持认知加工要求的激情量。这一原理将对大多数青年的亲情、友情、爱情与人情的体验过程具有普适意义。不同个性和文化成员对情感体验的外显反应方式,将具有差异性。当你愤怒时,你会大喊大叫还是默默承受?尽管内在体验是一样的。

第三,对生命存在与发展的学习创新之感悟:个体生命的存在与发展无论如何离不开对知识、技能以及品德的学习。人生三大功课就在于知识之知、技能之知和德性之知,简言之,即习、悟、修。但学习的最高境界不在于我们不断去掌握新知识体系,而是在掌握中不断超越与创新,学习的要旨不在于已知,而在于不断在已知中向前并不受其束缚。所以,在生命的学习中,阻碍我们的不是那些未知的体系,而是那些已知的体系。有人饱读诗书,却不能森罗万象;有人略通文墨,却能脱口成章。此中主要差别,在于前者长于求知,而不谙于致用;后者能举一反三,闻一知十,以最少的知识,作最大的创新思维。认真思考一下,世界的悲剧在于有想象力的人缺乏经验,而有经验的人缺乏想象力。更大的悲剧在于我们的教育常常使我们失去了对已知领域的怀疑和对未知领域的假设能力。

创新之学习,其形为流畅性、独特性和发散性;而创新之学习,其质则为创新人格之具备。

优良的创新人格要素,是创新能力的催化剂、释放源,因此,悉心关注自身创造性人格的发育状态,自觉地剔除有碍于开拓、创新的不利因素,对于有效地激发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所谓创造性人格,就是人们在创新实践活动中,拥有进取向上的探索精神和不断更新的生活态度。为此,创造技法很多,但青年在学习中,应依据这种创造性人格,主动自觉地去完成以下创造性的自觉意识。

一是打破知觉背景,即突破固定功能的禁锢,完成事物性质的接近性推延。

二是打破认知背景,即着重研究怎样向新的方向发展,或使解决问题的方式出现新的转机。

三是对复杂性事物的局部性理解,即对复杂事物的应变自如的能力。

四是长时期无限制的反应选择。即容纳事物的尽可能发展,使有益于创造性发展的条件尽可能地成熟。

五是推延评价。先驱避理性的、逻辑的干预,动员最活跃、最广泛、最无羁的创意展示出来。

六是运用广泛的策略。不排斥各种相关信息的启示,力争通过比较、归纳,提出接近完善的思路来。

七是摆脱行动方案。可以检阅一下既定方案、既定规则、规定步骤是否合乎创新要求,这种摆脱不是指永久的行为态势,而是一种为矫正行动方案,使之有利于创造性发挥所采取的手段。

八是创造性地理解,即采用多数人的多种不同的方式来认识事物,而不应囿于一己之见,这将有助于在比较中深入地理解新信息的价值所在,并从中发现可供利用的机遇和优势。

第四,对生命存在与发展的行为规范之感悟:每一个生命个体都应该深深地感悟到我们的需求满足是通过社会的形式才能完成,通过自我对社会所需的角色扮演才能获得,所以,角色包含着规范要求,规范要求又包含着“应该”对“能够”的制约。

欧洲有一种米罗虾,世代生活在伏尔加河的最深处,从未见到过一点阳光。一天,一只米罗虾心血来潮,想去浅水区感受一下煦暖的阳光,那感受只听长辈说过,但它从未真正尝试过……

当它独自游到浅水区时,眼前的景象让它感慨万分,依依韵流,暖暖阳光,周围的鱼儿自由自在地摆着尾巴,欢快地穿行于青青水草之间……它长长叹了口气,觉得水下生活实在太委屈自己了。突然,它的胸口感到了阵阵憋闷,还没来得及反应,就“昏昏睡去”了。

那只贪恋阳光的米罗虾最后也没明白那些生死的背后折射的深刻道理———不安于现状没有错,努力改变现状也没有错,但违背自身存在之道那就犯了大忌!难道我们人的生存不是这样吗?一般来说,我们很难约束自己去做能够做的事,除非自己坚定地认为那些能够做的事是坏事情,或者是有惩罚在后的规性限制抑制。“能够”表示认知和操作能力及范围和程度,“应该”表示道德规范的要求。人应该做的事肯定是他能够做的事,但人能够做的事却未必是应该做的。人若不受“应该”的束缚,就存在其“能够”的范围内无所不为。使人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能够”的达及范围与程度更为广泛有力。为此,在“能够”中应有规范限定,在“应该”中会有角色要求,这不仅是人们获得需求满足的必然需求,也是个体生命存在与发展不得不取得的社会形式。人所有的本性都想放纵,而所有的社会都将有制约。放纵,于自然天性而来;制约,自社会需要而设。

同类推荐
  • 工作重在做到位

    工作重在做到位

    本书从工作到位的理念定位入手,分析了工作中的一些不到位的现象,比如“差不多哲学”、打折扣、马马虎虎等,从反面阐述了把工作做到位的重要性,然后从责任、心态、执行、细节、效率、节约、方法等几个角度,正面告诉大家怎样才算是把工作做到位,怎样才能把工作做到位。
  • 我,自己

    我,自己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你是否常感觉到挫败不得志,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远?本书将与你分享如何去掌控自己的人生。实则无关无尽的责任义务和理想方案,关键仅在于你——自己身上。
  • 妥协的力量

    妥协的力量

    在成长中,妥协是等待与忍耐,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在爱情中,妥协是理解与牺牲,是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温暖;在交往中,妥协是宽容与谦逊,是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洒脱;在对抗中,妥协是和谐与从容,是一种无招胜有招的境界。本书通过一个个小故事,让你在故事中体悟,你什么时候需要妥协,如何妥协。
  • 弱点的转换(现代人生成功方案丛书)

    弱点的转换(现代人生成功方案丛书)

    本书主要讲述的内容包括:强调克服弱点的原则、提出改变弱点的良策、列举由弱变强的故事。
  • 葛拉西安处世金律

    葛拉西安处世金律

    巴尔塔沙·葛拉西安-这位17世纪满怀入世热忱的耶稣会教士,对人类的愚行深恶痛绝,言及万事有致于完美的可能,如再辅以变通的技巧,则善必胜恶,而这一切取决于人的自身资源与后天勤奋,警觉、自制、有自知之明及修身养性之道。
热门推荐
  • 海雾纪元

    海雾纪元

    当一个普通人类穿越成海雾战舰武藏号时会怎样呢?当她带领海雾舰队向外来的敌人发起战斗、保卫自己的穿越前的世界时会是怎样的场景呢?超级战舰、宇宙战舰大和号2202、苍蓝钢铁的琶音、某科学的超电磁炮等番剧都会有出场的机会。 带有大量硬科幻元素,另外,封面不好请见谅先说一句,作者会不定时更新,有时可能断更,不要太指望本书。本书已有QQ群:欢迎加入Musashi异界之旅谈论群,群聊号码:808908927
  • 玄海传

    玄海传

    一万五千多年后的宇宙会是什么样子?是极度发达的科技?是不可思议的进化?是不为人知的变异?还是重走上古修仙路?科技与仙法的碰撞,机甲与超能力的对抗,究竟孰弱孰强,一切答案尽在玄海纪元。
  • 钱府管家

    钱府管家

    十二岁之前,我是快乐的。我有一个叫起来非常难听的名字:老疙瘩。我不知道爹娘怎么给我起了这样一个怪怪的名字,不过,当娘告诉我有了这个名字连阎王爷也抓不到我时,我就慢慢喜欢上了这个名字了。嘿嘿,阎王爷的生死簿上都没我,我可以长命百岁了!关东的深冬,水瘦山寒,白雪皑皑,正是日出时分,太阳暖暖的,将雪野映照成了五色耀眼的光带,暖融融地照在大辽河边的雪地上,远远看去,像一幅巨大漂亮的水墨丹青。别看我是下人的孩子,可我最爱的就是水墨。我甚至梦想成为一个丹青高手,可以随心所欲地将我所喜欢的场景涂绘下来。
  • 巧写在线交友信息

    巧写在线交友信息

    如果你还单身,在线交友绝对是必修课。当然啦,在线交友不可能是、也不应该变成你“脱光”的唯一手段,但要是你没有好好利用在线平台,肯定是一大损失,因 为单身人士都在线上!2013年的一份调查显示,2005到2012年间结婚的夫妇中,有1/3都是网上认识的,美国的成年男女中,1/10会每天在交友 网站上流连一个多小时。茫茫人海中,怎样让别人注意到你?这正是本书要解答的问题。30个实用小技巧教你博关注,内容包括:如何写出最佳交友信息?怎样与 陌生人建立联系?怎样仅仅更换一个词,就把回复率提高31%?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阿尔法星人

    阿尔法星人

    当张皓醒来时,他却身处外太空,在得知自己被无意卷入时空虫洞进入平行世界,这个世界也有地球,在这生存的种族依旧是人类。而张浩却在距这颗地球光年之外的某颗荒废的星球上,顺带还有了一座奇怪的基地……
  • 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数学专著,是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种。该书内容十分丰富,系统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同时,《九章算术》在数学上还有其独到的成就,不仅最早提到分数问题,也首先记录了盈不足等问题。
  • 法医笔记

    法医笔记

    我选择当一名法医,古时候称之为仵作,被视为不祥之人,在三教九流中属下九流行当。入行这些年,我经历过各种离奇的案件,我叫容彦!
  • 无限接近

    无限接近

    新学期,唐见纯到东北一所重点高校工作。十一月来了,她告诉我冬天来了,东北下了第一场大雪。唐见纯拍了照片,通过手机发送给我。我赞叹北方雪景的壮丽和多情。她说,到了傍晚四点半,天就黑了,学生们在暖气充足的图书馆里自习,上食堂吃晚饭的校园小径的两旁,积雪反射出亮晶晶的白光,学生们红扑扑的笑靥与路灯交相辉映,整个校园笼罩在静谧的遐想中,似乎所有的声响都变成低语,所有的喧闹都被厚厚的积雪过滤而沉寂下来。而这个时间里,在南方福建的我,穿件长袖尚可逍遥。唐见纯发来短信说:“老钱,真想念跟你在一起的日子。”
  • 半粒微尘

    半粒微尘

    后来才发现,我是半粒微尘,你也是,而我们,就是一粒光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