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02600000020

第20章 两分钟的时差(1)

十月二十三日晚,二十二点十五分。

省城刑警队会议室内。

已是深夜时分,可是屋内却是灯火通明,“四一八专案组”的成员们正聚集于此。与前几次开会时那种紧张而急促的气氛迥然不同,此刻的会场显得分外沉寂——刚刚经历了一次羞辱性的失败,即便这些警界最顶尖的精英也难免陷入一种沮丧与茫然的情绪中。

警方的侦查人员分析了凶犯逃离现场的所有可能路径,然后以德业大厦为圆心展开了一场地毯式的搜查,可是他们没能获得任何有价值的线索。似乎凶犯奔出警方控制的街区之后,便立刻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他是就近藏匿,还是开车潜逃,或者乔装混入了人流?一切都无从探询。

这些倒没有出乎韩灏等人的预料。既然凶犯对这次行凶过程进行了如此苦心孤诣的谋划,那么逃离路线显然也是万无一失的。警方抓不到什么踪迹也属正常。真正令众人脊背发凉的则是另外一些情况。

专案组众人花了好几个小时的工夫反复观看了案发现场的监控录像。他们研究了所有瘦小男子们下车的地点以及其冲入广场的时间和路线,结果是令人惊讶的。当瘦小男子们按照这些地点、时间及路线攻入警方布下的警戒圈后,警方所有的便衣力量就在瞬间被全部牵制,无一遗漏,而最后冲入圈子内部的几个男子全都出现在熊原的东北方,这样韩少虹便很自然地躲藏在熊原的背后,而凶犯此时恰又从西南方向进入广场,成功地将韩少虹诱骗到了自己的身边。

这一切当然都不是巧合,而是出自于凶犯妙到巅毫的现场布置与指挥。警方所有的薄弱点都被他毫不留情地击中,点线相牵,金汤般的防线顷刻间溃如蚁穴。

被凶犯操控的男子们都具有相似的特点:身形瘦小,左手处缠着纱布。而警方此前对郑郝明遇害现场勘查曾得出凶犯“身高一米六五左右,手部受伤”的结论。显然,这个结论也是凶犯故意要给警方造成的错觉。真正刺死韩少虹的男子其实是一个身材高大的男子。

“到目前为止,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在他的控制之中……甚至说,是在按照他的思路去执行。”面对这样的事实,一向自傲的韩灏也不得不说出了泄气的话语,然后他环顾四周,“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每个人都面色严峻,就连曾日华也紧皱着眉头,毫无往日的调笑神色。

片刻的沉默之后,熊原重重地叹了口气,自责道:“如果我紧跟着韩少虹,那凶犯也就不会得手了。”

“这不是你的责任。”韩灏立刻打断对方,“那么多可疑男子冲入了防线内部,你已经做得很好了。现场的便衣都是我的队员,你也不可能分辨得那么清楚,这才让那个家伙钻了空子。这些都是我安排上的失误。”

尹剑佩服地看着韩灏,勇于承担责任,这确实是领导者必备的素质。自己作为副手,应该在一点一滴间找到值得学习的地方。

“这家伙的手段确实高明。不过——越高明越容易露出马脚。”说话的是曾日华,他似乎想到了什么,便故作深沉地挤着鼻子,抛出了这么一句听起来很矛盾的论断。

“怎么讲?请说得详细一点儿。”韩灏的目光中透出些不满。他很讨厌对方说半截话、故意卖关子的臭毛病。

曾日华却依然慢条斯理的,他舔舔嘴唇,再晃晃脑袋,这才继续说道:“现在地球人都知道了,凶犯是个厉害的角色。他精通刑事侦查学,熟知警方现场布控的手段,善于格斗,还能玩几下电脑。这样一个人会是突然冒出来的吗?不可能!一定有记录的,他应该受过正规的训练。我们可以去排查相关的人员。这个工作就交给我吧,嘿嘿,在我的电脑数据库里,有近二十年来所有受过军警训练的人员资料——现在就算是大海捞针,也要把他捞出来!”

“好的。”韩灏点点头,这也的确是个思路。

会议开始之后,罗飞便一直端坐不语,似乎有什么心事。此时他忽然抬起头来,目光射向曾日华,冷冷地说道:“你的工作已经开始了吧?”

曾日华一愣:“嘿……你这是什么意思?”

罗飞不兜圈子,直接问道:“你去我屋里干什么了?”

“去你屋里?”曾日华把罗飞的话软软地接了下来,反问,“我去过你屋里吗?”

“今天你没有去现场,但你却进了我的屋子,而且还翻看了我的物品。”罗飞语音不高,但每个字都掷地有声,不容辩驳。

曾日华心中暗暗一惊。的确,因为受命对罗飞进行调查,而且罗飞又有录音资料的嫌疑,所以他趁着众人都外出,偷偷进入过罗飞的屋子。虽然他自忖行事隐秘,应该没有留下痕迹,但罗飞如此言之确凿,他也就不再抵赖,打起哈哈道:“和罗警官开个玩笑——想不到什么也瞒不过你。别生气嘛……嘿嘿,怎么罗警官有什么东西是不能看的吗?”

“开玩笑,好。”罗飞的眼神又是一翻,“龙州网监下午监测到,有人攻击了龙州的电信资料库,调出了我的手机号在最近一个月的通话记录。我的同事追踪了这个攻击者,曾警官,请问你这也是在开玩笑吗?”

小伎俩被罗飞一一拆穿,曾日华脸皮再厚,此刻也不免尴尬无语。在座众人中,韩灏和尹剑心中有数,此刻都不作声,熊原则有些惊讶,剩下慕剑云思忖片刻后,出来打起了圆场:“也许都是些误会吧,回头你们私下沟通沟通。”

“不。”罗飞转向慕剑云,神情严肃,“这不是误会。你不也在调查我吗?既然如此,这就是案情,就应该在会议上说出来。”

慕剑云没想到对方会突然把矛头又对向了自己,她禁不住脸上一烧,不由自主地把目光避了开去。

到了这个局面,身为专案组长的韩灏不得不说话了。他轻咳一声:“罗警官,让他们对你进行察访,这是我布置的。因为你毕竟不是省城警方人员……你在案件发生时突然出现,又与十八年前的血案关系密切,我作为案件的负责人,有些工作不能回避。希望你配合理解。”

“嘿,因为我不是省城警方人员……”罗飞冷笑了一声,“还因为我第一次见面就挫了你刑警大队长的风光,因为我打了你派来盯梢的手下,是吗?”

罗飞似乎憋了很大的火,他顿了一顿后,愈发激烈地斥问道:“那你们现在查出了什么?!”

韩灏也有些毛了,他把冠冕的辞令抛到了一边,针锋相对起来:“好吧,既然你都说出来了,那我索性说得再深入一点儿。所谓‘身高一米六五,手部负伤’的错误信息是你最先提出的吧?那么短的时间内,你真的是从现场勘验出的结论吗?警方在德业广场的布控细节,除了现场的参战人员,再没有其他人知道。你到达监控室,第一件事就是把所有的便衣都找了出来,难道你就只是在卖弄你的刑侦知识吗?”

韩灏的言外之意再清楚不过,他已是赤裸裸地怀疑罗飞与凶犯有所勾结。两人互相瞪视着,现场的火药味一触即发。

“韩队长,罗警官。请你们控制自己的情绪!”熊原沉沉地喝了一声,他体格雄壮,说话时也是中气十足。众人的耳膜被震得嗡嗡作响。

罗飞心中一凛,意识到有些失态,忙努力定下心神。这时他又听见曾日华自言自语般地嘀咕着:“是啊,那家伙是怎么知道警方的布控细节呢?这还真是奇怪。”

这句话倒提醒了罗飞,他眼前猛然一亮,脱口道:“宾馆!”

罗飞的语气和神态显然预示了新的发现,众人连忙把目光聚了过来,就连韩灏也忘记了刚刚的不快,追问道:“什么?”

“要想摸清楚警方的布控细节,必须能够尽览到广场的全景。所以凶犯也监控过那个广场!”罗飞急促地说道,“他必须有一个制高点。要想找到一个隐秘的制高点,他会去哪里?”

罗飞没有把答案挑明,但每个人心中都已明了:德业大厦对面的宾馆房间!既然这是警方选择的最佳监控点,那它无疑也是凶犯可以选择的最佳监控点!

十月二十三日晚,二十三点零九分。

专案组一行人来到了德业大厦对面的天峰宾馆。通过对前台人员的询问以及调阅相关的监控录像,众人很快便有所发现。

昨晚八点钟左右,一名男子入住了宾馆614房间。今天下午三点过后,此人离开房间外出后一直未回,但他也没有退房。从录像上看,此人的身形体貌与案发现场的凶犯十分相似。而他用来登记的身份信息亦被证实内容虚假。由于六楼恰好也属于观测广场最为有利的地区,这个神秘男子的嫌疑立刻上升到了一个令人兴奋的高度。

韩灏立刻向前台人员追问此人的相貌特征。当时值班的女孩描述,此人戴着墨镜,满脸的络腮胡子,很难分辨出实际年龄的大小。

“络腮胡子。”尹剑非常积极地把这条关键的信息写在了记录本上,可是罗飞和韩灏等人却显得无动于衷。

尹剑匆匆记完,请示道:“韩队,要不要通知一线的侦察员,让他们重点注意留络腮胡子的人?”

韩灏摇摇头,硬硬地回了两个字:“假的。”

假的?尹剑疑惑地盯着录像,那上面的图像比较模糊,怎么能断定女孩所说的络腮胡子是假的呢?

罗飞看出尹剑的心思,轻声解释道:“凶犯心思严密,不可能留着招摇的络腮胡子。这胡子和墨镜一样,都是他掩饰面部特征的工具而已。”

尹剑咧咧嘴,懊恼地将那页记录纸撕下来,揉成了一团。

而此时韩灏等人的注意力则集中在了录像内容的其他方面。

“这个人入住时提着一个旅行箱,离开的时候却是空着手。”韩灏指着录像画面分析道,“所以,不排除他还有要回来的可能。”

熊原立刻会意:“我这就带人在宾馆附近埋伏。”

“嗯,大堂里也要安排人,尹剑,你去协助熊队长。”韩灏吩咐完自己的助手,又对着其他人说道,“我们先去房间里看看。”

服务员拿上门卡,把众人带到了614房间外。门铃下亮着“请勿打扰”的红灯。据服务员说,此人自从入住后,就没让任何人进过这个房间。

疑点越来越多,韩灏的心突突地跳得厉害,既兴奋又紧张。如果那个男子的确是凶犯的话,即使熊原等人不能成功伏击,此人留在房间里的那个箱子也一定能提供诸多的线索。

带着这样的期盼,韩灏令服务员打开了房门。房间里此刻一片幽暗,众人站在门口,一时没有踏入。他们心中突然都涌起了奇怪的感觉。

一种非常特殊的气息似乎正从黑洞洞的门厅后弥漫出来,那气息并不浓烈,却让人浑身发冷,并随之产生一系列与死亡和腐烂相关的恐怖联想。

那似乎不是一个舒适的宾馆房间,而是一座荒郊外阴冷的坟墓。

众人都忍不住皱起了眉头,慕剑云甚至下意识地捂住了鼻子。宾馆服务员则不满地嘀咕起来:“他在房间里放什么东西了?”

而这气味罗飞和韩灏却是再熟悉不过。作为刑警,他们常有在这样的气息中长时间工作的经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气息是和死亡联系在一起的。

这是停尸房里的气息,更准确地讲,它来自于一种最通用的防腐剂:福尔马林。

可是,在这样一个宾馆的房间内为什么会散发出如此的气息呢?带着这个疑问,韩灏率先步入房间内,并顺手插上了电卡。

灯光驱散了浓重的黑暗。房间里空无一人,房客留下的箱子摆在床上,箱盖大开着,福尔马林的气味正是箱子里散发出来的。

众人心中都开始涌起不祥的预感,他们互相交换着眼神,然后快步走上去,箱子里一些奇怪的东西出现在他们的眼前。

那是近十来只大肚的玻璃瓶子,正像医院里用来保存各种标本的那种。每个瓶子里都盛满了液体,同时浸着一些形状各异的东西。

慕剑云感到头皮一阵阵地发紧,她在几个男人后面落下半步,颤声问道:“那……那些是什么?”

没有人回答她。

韩灏板着脸,神色显得格外阴沉。他戴上白纱手套,然后将其中一个大肚瓶子拿了起来,对着灯光端详着。

“这是头皮,我操,人的头皮!”曾日华看清浸在福尔马林里的东西,完全不顾警察形象地大呼小叫起来。

是的,那的确是一片头皮,一块粘连着少量头发的人类前额的头皮。因为瓶体的晃动,头皮在液体里柔柔地飘荡起来,像是刚刚被惊醒的怪异的软体动物。

慕剑云已无法再忍受下去,她两三步冲出了屋外,大口呼吸着走廊里的新鲜空气。

罗飞的目光在头皮上停留了片刻后,又盯住了瓶身处贴着的一张白纸,那白纸看起来就像是瓶子的标签,但上面却有不少字迹。

韩灏显然也注意到了那些字迹,他把白纸转到正面,却见那上面赫然写着——

死亡通知单

受刑人:林刚

罪行:白家庙恶性强奸案

执行日期:三月十八日

执行人:Eumenides

标准的仿宋体,又是一张死亡通知单。

“白家庙恶性强奸案?”曾日华念着通知单上的内容,显得非常诧异。韩灏的眉头也锁成了一个疙瘩。罗飞看看二人,略有些茫然。

“这是省里至今未破的恶性案件之一。”曾日华对罗飞说道,“去年的案子了,公安内部网的协查通报还是我去发布的,案犯的特征是左前额有一道五厘米长的刀疤。”

似乎要配合曾日华的话语,瓶子里的头皮此刻舒展开来,一条长长的刀疤分外显眼。三人突然明白过来,那头皮正是特意为了保存这条刀疤而制作的人体标本。

罗飞“嘿”了一声,似笑似叹:“他不但帮你们破了案,还帮你们执行了。”

通知单上“林刚”二字上打了一条重重的红钩,了解司法公告的人都知道这条红钩意味着什么。

与罗飞旁观般的调侃心态不同,韩灏此刻的心情却是复杂至极。那红钩在他眼中似乎咧成了一张嘴,正在放肆地冲着自己嘲笑。

警方正在苦苦追捕的凶犯破了警方至今未破的案件,这难道不是天下最滑稽可笑的事情吗?

同类推荐
  • 托马斯·曼中短篇小说选(托马斯·曼文集)

    托马斯·曼中短篇小说选(托马斯·曼文集)

    本书荟萃了作者18篇精彩的中、短篇小说,从中可领略这位大文豪的整体创作。居首之篇《堕落》是其处女作,它以女演员和大学生恋爱为材,小说一面世就被人们大为赞赏,这给作者增添了走文学创作道路的决心和信心。中篇小说《特里斯坦》是作者的成熟之作,它以一座疗养院为背景,通过对作家史平奈尔和一位温柔美丽的富商太太间的暧昧关系的描写,反映德国当时上层社会的病态生活。《死于威尼斯》充满诗情画意,文字优美,是作者本人的得意之作,也得到评论界的大力推荐,1971年由英国和意大利合作搬上银幕,影响深远。压轴之篇《马里奥和魔术师》是曼的巅峰之作,由于是一部意味深长的政治小说,一出版就被法西斯当局列入禁书名单;小说不但有鲜明的政治内容,也有较高的艺术性,作者对许多场景都作了绘声绘色的描写,读来扣人心弦。本书中其他各篇也有其特点和韵味。
  • 红色地址簿

    红色地址簿

    多丽丝96岁了,她独居在斯德哥尔摩的公寓里,生活中除了旁观每周轮换来照顾她的护理人员外,就只剩下和远在旧金山的侄孙女珍妮视频。一次意外事故后,多丽丝住进了加护病房,珍妮赶来照顾她,在整理公寓的过程中发现了一本尘封许久的红色皮革记事本。本子里满是被划掉的人名和从不曾听多丽丝提前过的惊人往事,继续翻阅,珍妮更是意外揭开了自己的身世之谜,并发现了多丽丝隐藏了一生的秘密和遗憾。
  • 夺命码头

    夺命码头

    颍河镇距寿州老远,可镇子里却多有寿州人,多得组成了一条街。寿州出了个孙状元,淹三年,旱三年,淹淹旱旱二十年,富豪人家卖田地,穷苦人家卖儿男!据传皖地不宜出官,出官就是遭晦。先前出曹操,六十年不停地动刀枪,不但亳县遭殃,连孟德全家均死于非命。后来冒出了个朱元璋,除去马娘娘享上了荣华富贵外,大多凤阳人却多年不得安生。再后来,就是这位凑热闹的孙状元,像是把“地气”一下子拔尽了,更是苦煞了寿州人。连年闹不出粮食,家有万贯搁不得颗粒不收,日不进分文。
  • 我姐

    我姐

    金秀和金玉,同样站在高颜值起跑线的姐妹俩,命运之路最初仿佛分岔于姻缘,然后在岁月里渐行渐远,她们有怎样的命运和性格?老早我就想跟人说说我大姐金秀和二姐金玉的故事,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主要原因是我面矮,抹不开面去讲自己姐姐那些花花绿绿的事,总觉得不够仁义。现在是时候了,我这俩姐,一个已躺在京城协和医院的病榻上,再也没有能力为坊间提供闲话;一个已彻底在祖国大地上蒸发,只有年节时偶尔能听到她英汉二合一的越洋问候。两个一度生活在唾沫星中的女人,已脚前脚后淡出我们的生活。从金秀开始吧,她是我们家老大。
  • 戊戌喋血记(上)

    戊戌喋血记(上)

    1898年,满清皇朝已风雨飘摇,在内忧外患的逼迫下,年轻的光绪皇帝大胆颁布“定国是诏”,锐意变法维新,谭嗣同作为国家栋梁应诏进京了……这是迄今为止,篇幅最宏富,史料最翔实、叙写最详尽的描写戊戌变法的长篇历史小说,它再现了1898短短一年中,发生在腐朽皇朝的所有大事件:中日海战、公车上书、强学会、百日维新、义和团、八国联军入侵、权贵亡命、自立军起义,塑造了大批血肉丰满、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为中文学的艺术画廊增添了无穷的光彩!谭嗣同等人喋血在菜市口,维新变法最终失败了,但谭嗣同那振聋发聩的“今我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的吼声,一直激荡着百年中的所有志士仁人。
热门推荐
  • 再见,狐狸2:消失的家园

    再见,狐狸2:消失的家园

    本书作为儿童成长文学系列之一,讲述了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日益骤增,最终引发了代表人类利益的“牲畜联盟”与代表野生动物利益的“湿地联盟”之间的动物战争。战争中,湿地首领黄小狐再次受困,有一次为红狐狸所救,然而,这次,红狐狸没能幸存,最终被埋在了乱石之中。惨烈的战争加上恶劣的环境,最终,只存活了一只黄毛狐狸,和一只花鹰。
  • 交警叔叔,你好!

    交警叔叔,你好!

    眼看要奔三的高级女主管宋暖,年纪有多大,单身的时间就有多长,就在她以为自己要孤独终老的时候,一个小交警闯进了她的生命里。遇到他以前,宋暖坚持,绝对不找比自己小的,然后被打脸了;遇到他以前,宋暖还坚持,绝对不找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又一次被打脸了;遇到他以前,宋暖有许多莫名其妙的坚持,遇到她以后,宋暖觉得自己越来越没有原则了......总之,这就是一个外表高冷,内心软萌的女主管打脸的历史......
  • 我的人生不一样了

    我的人生不一样了

    突然发现可以穿越到一个个新的世界,主角开始一步步打造新人生。“老大,你要不要这么拉风啊!”周星星眼神中带着些许崇拜。“大帅,明日定可成功。”骑在马上的马邦德面色谄媚。“左使,看来江湖又要血雨腥风了!”东方不败话语幽幽。……
  • 公主要追夫之国师大人好高冷

    公主要追夫之国师大人好高冷

    一位是集宠爱于一身的一国公主;一位是受万人敬仰的一国国师。当毫无公主仪态的公主殿下遇到温文尔雅的国师大人又会是怎样呢?但……直到了最后才会发现,只要两人中有一人陷入这“情”字一字里,回过头来才会发现:原来这不过是一场被人设计好的“局”!
  • 我欲扬唐

    我欲扬唐

    大唐盛世可以开启更强盛的模式,李密宁愿做一双手沾满血腥的屠夫,也不要做那天可汗,不要虚名,只要能让大唐不断变强的实实在在的好处,攻伐,分化,瓦解种种手段只为了不断减弱潜在敌人的实力,不断增强自身的实力。量世界之物力、人力结大唐强盛之果。大唐不落之太阳,缓缓升起照耀世界。群友交流群:109507993
  • 懿红鸾

    懿红鸾

    澄元二十六年的那次踏春节,一场意外,改变了所有人的命运……【修文中,暂停更新】
  • 请你放肆爱我

    请你放肆爱我

    小姑坏,大嫂坏,弟媳坏,婆婆更坏!都想压榨她老公的财产占为己有!谁知道公公的相好才是王者段位,竟将她心上人觊觎!苏红伶手握亲亲老公令牌,来者,杀无赦!不把你们打得满地找牙,算她孬种!为心上人清理掉所有的三姑六婆后,心上人真正的爱人却回来了,已陷身心的她,该何去何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武剑界

    天武剑界

    匹夫一怒,血溅千里。剑者一怒,血染苍穹。这是一个修炼剑气为主的世界,仗剑行走天下,你值得拥有!建了一个群,有兴趣的书友可以加一下,欢迎加入武凉粉,群聊号码:747520506
  • 龙门故土

    龙门故土

    龙门有两层意思:其一取自故土方言“龙门阵”,书中故事大抵是来自或亲朋好友或稗官野史口述笔谈的龙门阵,经逻辑组合而成,故如有巧合,实属偶然;其二,龙门也指农门,本书穿插了几代人跳农门的励志故事。最终的结果是“龙门可跃,故土难归”,不仅仅是每一个活生生的个体,同时也是一代人、一个社会再也回不去也挥不去的淡淡忧伤。忧伤造就的适度悲观,是对时代最得体的尊重:不曾辜负,亦不曾虚掷......
  • 剑鸣九州之分裂

    剑鸣九州之分裂

    那是一座江湖,这是一方庙堂。停停走走,走走停停。驻足回首,人已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