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03600000055

第55章 一切文体始盛终衰

【原文】

四言①敝②而有《楚辞》,《楚辞》敝而有五言③,五言敝而有七言④,古诗⑤敝而有律绝,律绝敝而有词。盖文体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习套。豪杰之士,亦难于其中自出新意,故遁⑥而作他体,以自解脱。一切文体所以始盛终衰者,皆由于此。故谓文学后不如前,余未敢信。但就一体论,则此说固无以易也。

【注释】

①四言:即四言诗,是古代诗体的一种。句式主要以四字组成,也有少量杂言句式。

②敝:衰败、衰落。

③五言:即五言诗,是古代诗体的一种,句式每句五个字。

④七言:即七言诗,是古代诗体的一种。每句以七字组成,也有少量杂言句式。

⑤古诗:即古体诗,是相对于近体诗(即格律诗)的一种诗歌文类,分四言、五言、七言、杂言古诗等多种形态,而以五言、七言为主。此处指《古诗十九首》。

⑥遁:此处是避开、回避的意思。

【译文】

四言衰败了之后出现了《楚辞》,《楚辞》衰败了之后出现了五言诗,五言诗衰败了之后出现了七言诗,古诗衰败了之后出现了律诗绝句,律诗绝句衰败了之后出现了词。因为一种文体通行久了,写的人也就多了,它慢慢地就会形成套路和习气。最后即使是诗词中的豪杰能人也很难从中自出机杼,写出什么新意来。于是,有文人避开旧有的套路另创新文体,从新文体中去求得自由和新意。一切文体从开始的繁盛发展到最后的衰败,都是由于这个原因。有人说,在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总是后者不如前者,我从不信服这点。但是,如果单就某一种文体来说,这种说法则又是必然的,千古不变的。

【评析】

在此则,王国维虽然是承接上一则谈词和诗优劣的问题,但在论述中总结了文体演变和兴替规律。从某种程度而言,一部文学史即是一种文体兴衰交替的历史。不难看出,王国维有以词体为重点来探索文学的。

四言诗——楚辞——五言诗——七言诗,古诗——律绝——词。这是王国维对文体嬗变规律的描述。这里面科学地指出了中国古代文学文体的发展规律:“古诗”是从四言诗一步步发展到七言诗的,“古诗”后,又发展出“近体诗”即律诗,最后又发展为词。不仅如此,王国维还将“词”作为韵文文体的终结。王国维认为,新的文体出现是由于旧的占主体的文体有“敝”。事实上,文体演变并非简单地以一文体替代另一文体,而是往往还有其他的因素在起着作用。例如,楚辞的产生便并非因为四言诗的“敝”,而是与楚国的地方风俗有关;词体的产生也非完全根源于近体诗的衰落,而与音乐体系的转变有着颇为密切的关系。一个“敝”字实不足反映出文体嬗变规律的全部,而词体也并不是韵文文体的终结。

但是,我们需要大为称赞王国维的是,他认为就文学总体而言,文体并不是“后不如前”,文体本身并无尊卑优劣之分,它不过是为这种情感表达提供一种体制载体而已。王国维此论堪称精辟,其光芒足以遮盖其对文体发展规律描述的不足。

【参阅作品】

暗香

(南宋)姜夔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①,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②。但怪得③竹外疏花④,香冷入瑶席⑤。

江国⑥,正寂寂。叹寄与路遥⑦,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注释】

①唤起玉人:此处指作者过去和美人冒着清寒、攀折梅花的风流韵事。

②何逊:南朝·梁诗人,酷爱梅花。在此处,作者以何逊自比,说自己逐渐衰老,游赏的兴趣减退,对所喜爱的梅花都忘掉为它而歌咏。

③怪得:惊异。

④竹外疏花:竹林外面几枝稀疏的梅花。

⑤香冷:此处指寒梅的香气透进诗人的屋里。瑶席:座席的美称。

⑥江国:江河国土,这里指全大宋国土。

⑦寄与路遥:此处指音讯隔绝的意思。

⑧千树:写寒冬时千树红梅映在西湖碧水之中的美丽景色。

【鉴赏提示】

此词是姜夔载雪访范成大于石湖时写的,同时还写了《疏影》。张炎在《词源》中所说:“诗之赋梅,唯和靖(林逋)一联(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而已,世非无诗,无能与之齐驱耳。词之赋梅,唯白石《暗香》《疏影》二曲,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立新意,真为绝唱。”可见,张炎对姜夔的《暗香》评价是很高的。《暗香》将咏梅与思人交融,句句不离梅花,用梅花寄托怀人情思。上片的月中赏梅与下片的雪中赏梅融汇在幽冷的环境和词人感情的氛围之中。今昔对比,精神骤现,“清空中”有意趣,使物性、人情与环境共生,使得整篇词幽韵冷香,挹之无尽。在欣赏时,我们从文体是表达感情载体的角度去分析,或许对此词又另一番认识的。

同类推荐
  • 天下第一奇书:智囊大全集(白话译本)

    天下第一奇书:智囊大全集(白话译本)

    本书是一部上至治国安邦的经国大略,治军作战的用兵良策,决讼断案的明察睿智;下至治家理财的精明算计,立身处世的生活锦囊,逢凶化吉的机敏权变;甚至于宠宦奸臣的阴谋诡计,损人利己的狡黠小慧,无所不包的奇书。
  • 易经(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易经(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易经》被尊为“六经之首”,尊享着无比崇高的地位。而在道家经典中,《易经》也享有与其在儒家经典中相同的地位,被道家奉为“三玄之冠”。真正算得上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于《易经》,曾给出了这样的定位:“易道广大,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数,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可算是对《易经》全面而重要的评价,甚至无论从其影响的广度和深度上讲,都是世所罕见的,也从来没有一部著作能够产生它那样的重要影响。
  • 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中华国学经典)

    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尚书

    尚书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也是最早的一部历史典籍,它的“典”、“谟”、“训”、“诰”、“誓”、“命”六体,有的是讲演辞,有的是命令、宣言,有的是谈话记录。《尚书》为我们研究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和夏商周奴隶社会历史,留下了珍贵的资料。
  • 先秦学术概论

    先秦学术概论

    本书为吕思勉先生之代表作,亦为我国论先秦学术之名著。全书既详叙各家学术之要旨,细探其发展之源流,亦深究诸派相互之错综关系,力辨其主要著作之真伪。尤为可贵之处在于,本书诸多探索性论述,均为后来之考古发现所确证。本书论证精当可靠,稳健之中又每有新见,是欲了解先秦学术者之必读且易读之书。
热门推荐
  • 明伦汇编官常典宫僚部

    明伦汇编官常典宫僚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篮球皇帝

    篮球皇帝

    黄翔,从小酷爱篮球的小孩,因家庭关系几度放弃但最终又走上篮球之路,最开始战斗在中国CUBA战场,最终进入梦想战场NBA,他是世界新一代锋卫摇摆人,他也是为了朋友两肋插刀的热血青年…………翻滚的篮球,目标直指篮筐。打破中国锋卫鸡肋常理,绝对精彩篮球竞技小说。
  • 这两年左右得故事

    这两年左右得故事

    这是一瓢真实的狗血,真实的每个经历过职场十年的人看着都会笑出声来的故事,笑得绝对无奈
  • 妖孽女强人:在逃皇后

    妖孽女强人:在逃皇后

    【女强文】月悉华倏然睁开双眼,沉静的眸中光华流转。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湛蓝的天空……穿越而来的妖孽女强人,历尽千辛万苦,让男人坐上了龙椅,却因为这个男人,不得不逃……
  • 晨星似我

    晨星似我

    面对恋人的背叛、朋友的污蔑、突如其来的爱情,她将会如何选择……
  • 摄政王和皇上之间的那些事儿

    摄政王和皇上之间的那些事儿

    南麒摄政王蒋洛黎,为了十年前惨遭灭门的事情,而女扮男装。但是谁知,她那张雌雄莫辨、俊美无双的脸蛋,不仅撩拨了不少京城贵女的心弦,也撩拨了南麒皇上麒铭昊和北辰太子辰霖漠的心弦。面对这二人的情意,她能否继续视而不见,犹如当年撩拨无知少女一般?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年灭门的真相逐渐浮出,她又该如何?本文女扮男装,会发糖,偶尔小虐,只是小虐。主要以宠为主,谁还不是一个被人宠爱的小仙女了呢。
  • 水下(锐·小说系列第三辑)

    水下(锐·小说系列第三辑)

    《水下》为走走的中短篇小说集,收入七部作品展示出她多面的创作主题和截然不同的创作风格。正如她在后记所言,“做一个温柔而勇敢的人”,她笔锋千秋,引而不发,但盈盈流淌着的都是个人对生活和经历的观察及理解。
  • 童蒙诗训

    童蒙诗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复仇之嫡女太腹黑

    重生复仇之嫡女太腹黑

    被渣男砍断双手剜心而死,再睁眼,奇迹重生?!恶毒庶姐,几次陷害?剥了你的美人皮!伪善姨娘,两面三刀?一刀送你上黄泉!前任渣男?姐看不上你了,没了姐,看你蹦哒蹦哒再蹦哒,姐一巴掌把你拍到墙上,抠都抠不下来!美男,可不可以不要勾勾缠,姐对男人没好感……嫡女重生,害了她的还给她死回来!
  • 纳齐斯与戈德蒙(黑塞文集)

    纳齐斯与戈德蒙(黑塞文集)

    “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黑塞新版10卷本文集,名家名译,收入长篇小说、中短篇作品、诗歌、散文、童话与画作,全面展示黑塞创作生涯。长篇小说《纳齐斯与戈德蒙》是黑塞1930年出版的力作,叙述代表理性的禁欲主义与代表情欲感官享乐主义的一对朋友的生活经历。修道院年轻的见习修士纳齐斯才华过人,深得院长丹尼尔喜爱。新来的学生戈德蒙迷恋世俗生活,他们虽成了朋友,但戈德蒙无视纳齐斯的理性的说教,偷偷去村子里和姑娘幽会,之后又逃出修道院,四处流浪,历经欢愉与艰辛;漫游使他逐步成熟,可后来因爱上总督的情妇而被判死刑。做了修道院院长的纳齐斯把他从狱中救出,让他专事雕塑艺术。戈德蒙再次外出游行,途中染上重病,纳齐斯在他临终前表示对他的友爱,使他怀着幸福死去。小说表现了两种不同人性的冲突,并在探索理想过程中获得和谐的统一;有评论家称它是“融合了知识和爱情的美丽的浮士德变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