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03900000017

第17章 巧用智慧的力量(3)

所以,他们做了一个实地考察,首先让受验者在房间前面坐着,再让一个人在他后面盯着他看,接着就开始指挥一个或者很多个注视者工作。他们准备了一些用来指挥的信号,一旦信号发生变化,注视者都要马上闭眼,每15秒或者20秒就闭眼一次。受验者手上都准备了一个笔记本,假如感到自己被人盯着的时候,就在笔记本上写下一个“是”字,要是觉得没有人盯着自己看,那就写一个“否”字。

就这样反反复复地做了一千次实验,如果有五百次以上的实验的结论是肯定的,受验者可以感受到被人注视,那么这种说法大致还有些道理。如果仅有五百次实验的结论是肯定的,那么这样的说法就不合理了。实验得出最终的结论是仅有五百零二次是符合条件的,这证明了这种说法本质上就是一种猜测。因此最后的结论是:能感受被人注视这一点是不合理的。

如果实验设计得更详细一点,在你觉得非常肯定的情况下,你可以写下“A”,当你不是特别肯定的情况,你就写下“B”,按照这种办法做下去,当你确定完全没有感觉的时候,你就写下“E”,如此一来,到最后是不是确定的次数会比不确定的次数多很多呢?可是事实却是,实验所得的结果大同小异。实际上,那种认为自己可以感受到被他人注视的说法纯属荒唐。有的人反驳道,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感受到他人的注视,只有身强体壮的人才具备这种能力,对很多人深信的所谓的“电波”“辐射”和“影响”,这些东西只有感觉敏锐的人才能发现。因此有的专家和学生可以利用一种科学的办法去运用这种心灵的力量,然而,当对这些特别挑选出来的人做过实验以后,却发觉结果并没有比普通人更好。

科学的实验能够打破对注视和别的各种难以验证的事物的迷信,这一点也可以引申开来。然而,为何在五人之中总会出现四人轻易地相信了这样的迷信呢?就心理角度而言,就像当一个人站立在教堂或者会议室的讲台上的时候,总能感受到在那里演讲的无趣味或者忐忑不安,所以会无意识地回头去看看,往往能看到他人在盯着自己看。然而,人们往往只会记住与他人目光相遇的次数,而忘了目光接触失败的次数。况且,很多人都这样认为,所以人们难免认为信任这样的说法将会给生活带来更多乐趣。

情绪与工作的关联

在你觉得特别舒服的时候,你工作起来是不是更有效率呢?或者你只是觉得心情好些,所以你工作起来会更开心,因而觉得很轻松。你的情绪会在工作场合发泄出来吗?当然这件事情难以确定。因为你这是在用一件事情去权衡另一件事情,而且权衡的标准还不是固定的——既没有情绪上的标准,也没有工作上的标准。

在一根笔直的线上画一个记号,假设这个记号意味着你心情很一般,也就是说你不会觉得现在的心情比以前更好,也不会觉得现在的心情比以前更差。再假设直线的下面则意味着你的心情不好,可还是能正常工作,仅仅是觉得有点不舒服罢了,而直线的上面则意味着你的心情很好,觉得很开心。那么你今天是在哪里做了记号呢?是在情绪糟糕的那边,还是在心情愉快的那边呢?是非常糟糕呢,还是稍微有点低沉呢?当你把今天所做的记号和昨天比起来,得分是更高了呢,还是更低了呢?就人的身体感觉而言,可以采取体检的办法来比较它的变化,像血压、心率、握力和知觉的反应力等,然而仅仅从身体的变化来看,仍然无法判断一个人究竟感觉到了什么。

就工作而言,假如是容易的工作,而且程序比较有规律,那么就能检测出工作的绩效,就像我们可以为货物称出重量那样。然而,这一点无法用死板的标准,原因在于,有时候就算是最容易的工作,还会存在质量上的区别。就拿堆砖块和钉板条来说吧,你可以通过计算砖块和板条的数量,来确定工作的成效,然而,如果你急于求成,也许中间还会出错。

有一些很容易的脑力工作,譬如,假定一条标准线并在上面敲1分钟;用最大速度来数清楚各种颜色;进行排成四行的两位数之间的加法;从一个字想到另一个字;举出与一个词意思相反的词等等。这类型的脑力工作没有数砖块和木板那么容易,然而修改错误以后,也能得出一个大致的标准。

这样的话是不是就能够确定当人心情好的时候工作起来会更有效率,情绪是和工作效率成正比呢?正常情况下,两者很难同进退,以至于我们能断言,无论心情好不好,工作效率并不会有很大变化。

然而,其中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在你感到心情一般的时候,既不好也不差,你就会特别勤奋,当这种勤奋渗透到你的感觉之中,让你工作起来更加积极,并希望能做得更好。在你觉得很高兴的时候,你就会容易懈怠,所以你工作起来并不会更有效率,只是工作的感觉更轻松一些而已。另外,在做实验的时候,你清楚自己只是一个受验者——你就会产生一种像竞赛一样的感觉,而不是像平常一样去工作。

如果你的工作无法用数量来权衡,而是要用质量来确定的话——正常工作可以同时用数量和质量来权衡,那么就无法按照得分来给出一个好答复——即使是高尔夫球赛也会遇到同样的情况。你打球的技术是好还是差,你这个人是稳重还是肤浅,你是否更容易打中目标,这些是无法从分数中看出来的。

但是,我们的情绪无法完整地显示出事实真相。如果我们认为只有心情好的时候,才能好好工作,过分地依赖好心情,这样会造成精神上的不舒服。但是,如果毫不顾忌心情的好坏,也会造成不良影响。和所有别的事情一样,既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我们不可以让情绪来主宰工作,然而,我们可以利用情绪来促进工作。利用这种折中的办法,我们就能获得精神的安宁。

高效率地工作是由两个方面所决定的。首先是身心健康,你应该培养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养成健康的身心,那么你就能按照自己的天赋去完善工作。其次是好的工作环境,好的工作环境是为了促进你的工作,从而可以高效率地工作,这两个方面对健康的精神非常重要。

在好的工作环境下的工作效率,和在差的工作环境下的工作效率做个比较,最后得到的结果是超乎人的想象的。桑代克、麦吉尔和查普曼以前观察过气候对普通脑力工作者的作用。他们得到了这样的结论:如果你坚决要把工作做好,就算你身处的环境特别闷热、特别潮湿,里面空气不流通,譬如,屋子里温度高达80华氏度,潮湿度高达80%,而且没有新鲜空气,你仍然可以很好很快地把工作做完,这和在最舒服的环境下,譬如,温度为68华氏度,潮湿度为50%,空气新鲜,工作效率是相同的。

以上所述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有一点不舒服的时候,几乎不会影响到工作的效率,在差的环境下工作只能更加努力。如果你坚决要把一件事情做好,就没有太多精力去在乎环境的好坏,埋头苦干就可以把工作完成得很棒。就一般情况而言,人们在天气潮湿闷热的时候,工作会有所懈怠,因此,人们认为应该安排暑假来休息,特别是学生有这样的先例,但这样的需要并非是不可缺少的。所以,我们应该弄明白,实际上,是我们的工作态度在左右着工作效率,而不是工作环境左右着工作效率,因为我们有能力去适应不良环境。

以上所述仅仅是对于某一部分的人来说的,很多人还是比较容易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我们往往会因为天气过于闷热而暂停工作。我们常常希望生活过得很舒服,也许是因为我们生活得太舒服了吧。在冬天的时候,我们可以很轻松地让屋子变得温暖舒服,但是在夏天,我们却很难让房间变得和冬天一样温暖舒服,所以我们会认为,夏天比冬天更难熬,而情绪不好就是工作中的最大阻碍。这种情况下,空调就能让我们摆脱坏心情,从而更投入地工作。

但是,工作习惯对于工作的影响特别大。美国人无法忍受欧洲各个国家的严寒,北美洲的人又无法忍受南美洲的冬天,而欧洲人也无法忍受美国的闷热。感觉也会在无形之中影响人的工作效率,假如我们极少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那么我们的工作效率就会更高。

感觉上的差别也会大大地影响到工作效率。有一些人需要在被刺激的情况下工作才能更有效,而有一些人很难适应炎热和潮湿的工作环境,所以工作效率会大打折扣。他们会特别容易觉得难受,而且对于这种难受的感觉又特别难以释怀。就像人们对于寒冷的感觉,老年人喜欢抱着火炉,这是因为老年人对寒冷的抵抗能力远不如年轻人。然而,天气的好坏对于普通的工作好像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对于复杂的脑力工作而言,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工作质量也非常重要,有时候,我们不得不需要某种刺激或者某种舒适的环境,才能进行高效率的工作。

所以我们不能用同样的标准来对待特殊情况和正常情况。但是,我们还是能够推测出来,有时候我们不愿意去工作,以为是无法适应工作环境,这只是一种心理作用罢了,而不是实实在在的影响。心理健康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我们要培养一种远离诱惑的力量,但就这一点而言,还需要把握好分寸,过多或过少都不好。以上所述可以说明一点,心理健康是一种精致的艺术。

同类推荐
  • 图解九型人格

    图解九型人格

    本书图文并茂地呈现了九型人格的基本理论,并在九型人格的应用上下足了笔墨,职场中的人,可以从这本书中找到职场优势生存的答案,领导可以从这里发掘选人、用人、激励以及提高领导力的有效措施;员工可以从这里学会如何突破自己个性的局限,冲出“事业高原”的方法;销售人员能够更深层次把握客户的行事风格以及利益需求,更好地满足对方,取得理想的业绩,在日常生活中,本书也是不可多得的工具;人际交往中,它让你洞悉他人的性格特征、交际风格,从而获得理想的沟通效果;与爱人相处,它告诉你如何更好地欣赏对方,改善夫妻关系;教育子女,它为你指明九型孩子的引导方法,让你能更有效地帮助子女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 一本书掌握心理学

    一本书掌握心理学

    本书不拘泥于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不是从纯理论的角度探究人类心理活动的奥秘,而是从人们的日常生活出发,力图尝试从心理的角度,运用心理学原理,结合实际生活案例,对为人处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心理现象进行分析,并提供了操作简便的解决思路与方法,帮助人们在了解各种人际关系现象背后的深层心理原因。使你在获得人心的同时,也能够在生活、事业、爱情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功!
  • FBI犯罪心理分析

    FBI犯罪心理分析

    FBI是美国乃至全世界都享有盛誉的执法机构,它在打击犯罪和恐怖活动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战功赫赫。如今,掌握罪犯的行为特点以及心理动向,已经成为警方必须学习的内容,针对犯罪的心理分析应用而生。FBI正是通过分析罪犯的作案手法,推测凶手的心理特性,指导警方调查、追踪、逮捕、审讯以及起诉凶手。本书精选众多轰动一时的经典犯罪案例,向读者展示出一个不为人知的犯罪心理世界。读完本书,读者会掌握犯罪心理学、犯罪心理分析技术,能像FBI特工一样洞察犯罪心理,从而“抓捕”罪犯。
  • 行为心理学

    行为心理学

    《行为心理学》整合了华生行为心理学论著中所有的思想理论知识,书中将完整的华生行为心理学思想体系都呈现给大家,并通过各种生活案例来实践、验证它的合理性,让大家知道通过各种行为来洞悉他人心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热门推荐
  • 这也叫游戏

    这也叫游戏

    这叫什么鬼游戏?夜一一气之下怒删游戏,差点把电脑都砸了,冷静了一下又默默的捡了起来。我倒要看看你想干嘛。
  • 超女在漫威

    超女在漫威

    卡拉如记忆中一样来到了地球,她的使命是照顾堂弟,复兴氪星。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法典被抢了···堂弟不见了···一段时间过后,她才发现,这个地球竟然是记忆中的漫威宇宙。为了回到原本的世界,卡拉只好在寻找方法的过程中,不断应付着出现的麻烦。——————————PS1:剧情,时间线以本书为主。
  • 带着火影系统战斗罗

    带着火影系统战斗罗

    迷迷糊糊的穿越到斗罗大陆,却发现自己是一个连武魂都没有的废材。但天道还有些良心,送了个火影系统!忍术与魂技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扣群:1074122835写轮眼,宇智波一族,火影!
  • 海湾三千亩

    海湾三千亩

    初次见面是在海湾,一辆中巴车边,当时欧阳琳从车门下来,季东升站在车下迎候。欧阳琳穿高跟鞋,由于地面不平,下车时鞋跟没踩实,她的身子忽然一晃,重心失衡,季东升在一旁紧急出手相扶,欧阳琳一把抓住他的胳膊,终于站稳了,没有摔倒。身边那些人没有谁注意到这个细节,只有他俩心里明白。欧阳琳抽回手时问了一句:“没事吧?”季东升回答:“负伤了。好运气。”彼此只当开玩笑,其实不全是玩笑。当时是夏天,天气热,季东升穿短袖衫,他的左胳膊被欧阳琳抓出一道划痕,一时火辣辣。
  • 诗言青春

    诗言青春

    致敬我曾经逝去的青春。记录那些美好的时光。希望这是一本你能读懂我的书
  • 遗族申冤回忆录

    遗族申冤回忆录

    当人类在和谐安详的发展时,深渊的侵略者破闯而来,大肆破坏。就在人类组织强力反抗之前,一场巨大的阴谋和埋藏已久的耻辱被逐渐发掘出来……
  • 贵妃策:庶女上位

    贵妃策:庶女上位

    她是颜家卑微的庶女,一朝得以入宫。虽说帝王无情,可她却深深沦陷。梦醒的那一刻,她是后宫复仇者。宫里的人永远不会简单,看似与世无争,实则充满心计。她封为皇贵妃,宠冠后宫,集万宠于一身。她离后位仅有一步之遥,只要她愿意,凤袍加身轻而易举。可她不愿。皇后意味着是他的结发之妻,她不愿做他的结发之妻。心凉了,就如同茶凉了,是捂不热的。背后里的黑暗有谁懂?唯一的知心人离去,留下来的只是无尽的痛苦。“我颜修夜从来就是有恩必报,有仇也必报!”“最是无情帝皇家,从前,只是不信,如今,我懂了。”“再也没有人如你般唤我了……”
  • 十年一诺

    十年一诺

    唐诺的十六岁到二十六岁,青春的所有真情,都付诸司徒南一人。十六岁的唐诺因父母离异逃到爷爷家,意外结识司徒南,她的心底便对他埋下了仰慕的种子。高考后,她考进司徒南所在的大学。她偏执倔强,无数次同他表白,哪怕是在他前女友的葬礼上。唐父大怒,将她送到澳洲。可惜这十年,唐诺远走异国又归来,人生的种种变故,都不能改变她的初心。唐诺一门心思爱着司徒南,从前他有姚玫拒绝她;后来唐父强硬反对这段关系。可是没关系,她唐诺有的是时间,一天,一.,一年,甚至一辈子,她都要等他。唐诺二十三岁,司徒南终于爱上她,却还是冷漠推开她。两年前,一次建筑工地化工爆炸,司徒南身遭感染,他不愿拖累她。唐诺却以为,他不爱她。他多想做一次执长枪披盔甲的勇士,做一次她的盖世英雄。上天是否愿意成全一堆恋人的十年?怕发生的,是否永远都不会发生……
  • 保幼新编

    保幼新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智慧卷(文摘小说精品)

    智慧卷(文摘小说精品)

    本书收录了一些文摘小说中的精品故事。或许里面能找到你喜爱的作家,有你曾经听到过耳熟能详的文章和典故。希望对你的生活及人生有所启发。这是读者俱乐部主编的一套书籍,里面包含青春、情感、家庭、校园、情境、师生、社会、父母、智慧等诸多方面,从不同的角度,向我们阐释了它们的意义,是一本伴随人生的书籍,也是一套不可多得的好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