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08400000007

第7章 猛参政用炮击敌 慈喇嘛偕使传书

却说孙承宗在辽,因朝中阉宦用事,刑赏倒置,心中懊怅异常;适届熹宗寿期,意欲借祝贺为名,入朝面劾阉竖。到了圣寿前一日,偕御史鹿善继,同到通州,忽兵部发来飞骑三道,止其入朝。承宗知计不成,急急回关,不意朝右阉党,已劾其擅离职守,交章论罪。承宗大愤,遂累疏求罢,熹宗便糊糊涂涂的许他免官,改任高第为经略。高第一到山海关,就把关外守具,尽行撤去。自弛守备,适启戎心,又请他满洲太祖出来了。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且说满洲太祖自闻孙承宗守辽,数载不敢犯,但派兵丁至沈阳营造城池,招募良匠,建筑宫殿,把沈阳城开了四门,中置大殿,名笃恭殿,前殿名崇政殿,后殿名清宁宫,东有翔凤楼,西有飞龙阁,楼台掩映,金碧辉煌,虽是塞外都城,不亚大明京阙。太祖定议移都,遂率六宫后妃,满朝文武,齐至沈阳,犒饮三日。后来改名盛京,便是此地。移都事毕,专着人探听明边消息,嗣闻孙承宗免职,改由高第继任,正思发兵犯边,旋接到守备尽撤的实信,顿时投袂而起,立宣号令,饬大小军官,召集兵队,出发沈阳;途中一无阻挡,渡过辽河,直达锦州,四望无营垒城堡,私幸关外可以横行,遂命军士倍道前进。到了宁远城,遥见城上旗帜鲜明,戈矛森列,中架大炮一具,更是罕见之物,太祖不觉惊异起来,命军士退五里下寨。

次日,太祖率部众攻城,将到城下,但听城楼上一声鼓角,竖起一面大旗,旗中绣着一个大大的袁字,点出袁字,已有声色。旗下立一员大将,金盔耀目,铁甲生光,面目间隐隐露着杀气,描写威容,不可逼视。太祖见了此人,却暗暗称赞。英雄识英雄。旁有一贝勒呼道:“你是守城的主将么?”城上大将答道:“我是东莞人袁崇焕,大名鼎鼎。逐节叙来,至此始现姓名,愈为崇焕生色。现任殿前参政,为国守城,不畏强敌。”二语雄壮。贝勒道:“关外各城,已成平地,只有区区宁远,成什么事?我劝你不如献了城池,降我满洲,倒不失高官厚禄,否则督军围攻,立成齑粉。请你三思!”崇焕厉声道:“尔满洲屡次兴兵侵我边界,无理已甚,吾奉天子命,来治此土,誓死守城,宁肯降你鞑子么?”语语成金石声。说毕,梆声一响,矢石雨下。太祖急率军队,一齐回寨。众贝勒请就此进攻,太祖道:“我看这袁蛮子,不是好惹的,我等且休养一天,来日誓拔此城。”

是夕,袁崇焕与总兵满桂,会集军士,泣血立誓。军士见主将如此忠诚,莫不感愤。崇焕即与满桂分陴固守,坐待天明。鸡声初唱,东方渐白,百忙中叙此闲文,格外生采。遥听敌营中吹起画角,随发炮声,料知敌军将来攻城,越发抖擞精神,指麾军士。不多时,敌骑蔽野而来,将近城濠,城上的矢石,如飞蝗般射去,满军前队,伤亡多名,后军复一拥而上,又受一阵矢石,伤亡无数,只是抵死不退。刚相持间,忽见满军中拥出一队盾牌兵,把盾牌护住头颅,跃过城濠,城上射下的矢石,被盾牌隔住,不生效力。这盾牌兵便聚集城脚,架起云梯,攀援而上。崇焕急命军士缒下大石,杂以火器,把云梯拆毁殆尽。盾牌兵不能登城,复在城脚边用器凿穴。崇焕命开大炮。这大炮,是西洋人所造,初入中国,当时崇焕手下,只有闽卒罗立,颇能开放,闻崇焕命,随即燃炮,轰然一声,炮弹立发,把满洲前队的兵士,弹向空中,随弹飞舞。可怜这满洲鞑子,未曾遇着这等利器,霎时间烟雾蔽天,血肉遍地。太祖急挥众逃走,脚长的方逃了一半性命。奇语。众贝勒经此厉害,不愿再攻,各劝太祖返驾,再图后举。太祖无法,只得应允。到了沈阳,检点军士,丧失数千,不禁叹息道:“我自二十五岁起兵,战无不胜,攻无不取,不料今日攻一小小宁远城,遇着这袁蛮子,偏吃了一场大亏,可恨可恼!”处顺境者,最忌逆风。众贝勒虽百般劝慰,无奈这满洲太祖好胜,终自纳闷。古语道:“忧劳所以致疾。”满洲太祖又是六十多岁的老人,益发耐不起忧劳,因此遂恹恹成病。到天命十一年八月,一代雄主,竟尔长逝,传位于太子皇太极。

皇太极系太祖第八子,状貌奇伟,膂力过人,七岁时,已能赞理家政,素为乃父所钟爱。满俗立储,不论嫡庶长幼,因此遂得立为太子。家法未善,故卒有康、雍之变。大贝勒代善等,承父遗命,奉皇太极即位,改元天聪,清史上称他为太宗文皇帝。详清略明,所以标示清史也。太宗嗣位后,仍遵太祖遗志,把八旗兵队,格外简练,候命出发。一日,适与诸贝勒商议军务,忽报明宁远巡抚袁崇焕,遣李喇嘛等来吊丧,并贺即位。看官!你想明、清本是敌国,袁崇焕又是志士,为什么遣使吊贺?这却有一段隐情,待小子叙明底细。原来袁崇焕自击退满军后,疏劾经略高第撤去守备、拥兵不救之罪,朝旨革高第职,命王之臣代为经略,升崇焕为辽东巡抚,仍驻宁远,又命总兵赵率教镇守关门。崇焕欲复孙承宗旧制,与赵率教巡视辽西,修城筑垒,屯兵垦田,正忙个不了,会闻满洲太祖已殁,遂思借吊贺的名目,窥探满洲虚实;又以满俗信喇嘛教,并召李喇嘛偕往。李喇嘛等既到满洲,由满洲太宗召入,相见后递上两道文书,与吊贺礼单。太宗披阅一周,见书中有释怨修和的意思,便向李喇嘛道:“我国非不愿修好,只因七恨未忘,失和至今。今袁抚书中,虽欲敛兵息怨,尚恐未出至诚,请喇嘛归后,劝他以诚相见为是。”李喇嘛亦援述教旨,请太宗慈悲为念,免动兵戈。太宗乃令范文程修好答书,交与部下方吉纳,命率温塔石等,偕李喇嘛赴宁远,同见袁崇焕,当由方吉纳递上国书,崇焕展开读之,其书云:

大满洲国皇帝,致书于大明国袁巡抚:尔停息兵戈,遣李喇嘛等来吊丧,并贺新君即位,既以礼来,我亦当以礼往,故遣官致谢。至两国和好之事,前皇考至宁远时,曾致玺书,令尔转达,尚未见答。汝主如答前书,欲两国和好,当以诚信为先,尔亦无事文饰。

崇焕读到此语,将书一掷,面带怒容,对方吉纳道:“汝国遣汝等献书,为挑战么?为请和么?”方吉纳见他变色,只得答言请和。崇焕道:“既愿请和,何故出言不逊?余且不论,就是书中格式,汝国欲与我朝并尊,谬误已甚。今着汝回国,借汝口传告汝汗,欲和宜修藩属礼,欲战即来。本抚宁畏汝等么?”闻其声,如见其人。说毕,起身入内。

方吉纳等怏怏退出,即日东渡,回报太宗。太宗即欲发兵,众贝勒上前进谏,说是:“国方大丧,不宜动众,现不若阳与讲和,阴修战备,俟明边守兵懈怠,然后大举未迟。”话虽中听,其实是怕袁崇焕。太宗乃自草国书,命范文程修饰誊写,仍差方吉纳、温塔石等投递。方、温二人,迫于上命,硬着头皮,再至宁远,先访着李喇嘛,邀同进见袁崇焕,捧上国书。崇焕复展读道:

大满洲国皇帝,致书明袁巡抚:吾两国所以构兵者,因昔日尔辽东广宁臣高视尔皇帝,如在天上,自视其身,如在云汉,俾天生诸国之君,莫能自主,欺藐陵轹,难以容忍,用是昭告于天,兴师致讨。惟天不论国之大小,止论事之是非,我国循理而行,故仰蒙天佑。尔国违理之处,非止一端,可与尔言之:如癸未年,尔国无故兴兵,害我二祖,一也。癸巳年,叶赫哈达乌拉辉发与蒙古会兵侵我,尔国并未援我,后哈达复来侵我,尔国又未曾助我;己亥年,我出师报哈达,天以哈达畀我,尔国乃庇护哈达,逼我复还其人民,及已释还,复为叶赫掠去,尔国则置若罔闻;尔既称为中国,宜秉公持平,乃于我国则不援,于哈达则援之,于叶赫则听之,偏私至此,二也。尔国虽启衅,我犹欲修好,故于戊申年勒碑边界,刑白马乌牛,誓告天地,云:“两国之人,毋越疆圉,违者殛之。”乃癸丑年,尔国以卫助叶赫,发兵出边,三也。又曾誓云:“凡有越边境者,见而不杀,殃必及之。”后尔国之人,潜出边境,扰我疆域,我遵前誓杀之,尔乃谓我擅杀,缧系我使臣纲吉礼、方吉纳,索我十人,杀之边环,以逞报复,四也。尔以兵备助叶赫,俾我国已聘叶赫之女,改适蒙古,五也。尔又发兵焚我累世守边庐舍,扰我耕耨,不令收获,且移置界碑于沿边三十里外,夸我疆土,其间人参貂皮五谷财用产马,我民所赖以生者,攘而有之,六也。甲寅年,尔国听信叶赫之言,遣我遗书,种种恶言,肆我侮慢,七也。我之大恨,有此七端,至于小忿,何可悉数?陵逼已甚,用是兴师。今尔若以我为是,欲修两国之好,当以金十万两,银百万两,缎百万匹,布十万匹,为和好之礼。既和之后,两国往来通使,每岁我国以东珠十颗,貂皮千张,人参千斤馈尔;尔国以金十万两,银十万两,缎十万匹,布三十万匹报我。两国诚如约修好,则当誓诸天地,用矢勿渝。尔即以此言转奏尔皇帝,不然,是尔仍愿兵戈之事也。

崇焕览毕,不由得心中愈愤;转思辽西一带,守备尚未完固,现且将计就计,婉词答复,待一二年后,无懈可击,再决雌雄。笔法变换,然必如此互写,方显得有胆有谋。若说得一味粗莽,便不成为袁崇焕矣。遂命左右取过笔砚,伸纸疾书道:

辽东提督部院,致书于满洲国汗帐下:再辱书教,知汗渐息兵戈,休养部落,即此一念好生,天自鉴之,将来所以佑汗而昌大之者,尚无量也。往事七宗,抱为长恨者,不佞宁忍听之。但追思往事,穷究根因,我之边境细人,与汗家之部落,口舌争竞,致起祸端,今欲一一辨晰,恐难问之九原。不佞非但欲我皇上忘之,且欲汗并忘之也。然十年苦战,为此七宗,不佞可无一言乎?今南关北关安在?辽河东西,死者宁止十人?仳离者宁止一老女?辽沈界内之人民,已不能保,宁问田禾?是汗之怨已雪,而志得意满之日也,惟我天朝难消受耳。今若修好,城池地方,作何退出?官生男妇,作何送还?是在汗之仁明慈惠,敬天爱人耳。天道无私,人情忌满,是非曲直,原自昭然。一念杀机,启世上无穷劫运,一念生机,保身后多少吉祥,不佞又愿汗图之也!若书中所开诸物,以中国财用广大,亦宁靳此,然往牒不载,多取违天,亦汗所当酌裁也。我皇上明见万里,仁育八荒,惟汗坚意修好,再通信使,则懔简书以料理边情,有边疆之臣在,汗勿忧美意不上闻也。汗更有以教我乎?为望!

写毕,视李喇嘛在旁,令他亦作一书,劝满洲永远息兵。两书一并封固,遣使杜明忠,偕方吉纳同去沈阳。

过了数日,去使未回,警信纷至:一角文书,是平辽总兵毛文龙来报,说满洲入犯东江,一角文书,是朝鲜国王李倧,因满军入境,向明乞援。崇焕一一阅毕,立命赵率教等,领了精兵,驻扎三岔河,复发水师往救东江。方调遣间,见杜明忠入帐,呈上满洲复书。崇焕约略一阅,大约分作三条:不叙原书,免与上文重复。第一条,是划定国界:山海关以内属明,辽河以东属满洲。第二条,是修正国书:满洲国主让明帝一格,明诸臣亦当让满洲主一格。第三条,是输纳岁币:满洲以东珠、参、貂为赠,明以金银布缎为报。崇焕道:“他犯我东江,并出兵朝鲜,一味蛮横,还有什么和议可言?”遂置之不答,但饬水陆各军,赶紧出发。无奈朝鲜路远,一时不及驰救,崇焕至此,也觉焦急,眼见得朝鲜要被兵祸了。正是:

玉帛未修,杀机又促。

虽鞭之长,不及马腹。

毕竟朝鲜能抵挡满洲否?且看下回分解。

本回全为袁崇焕一人写照。崇焕善战善守,较诸熊廷弼、孙承宗,尤为出色。初为殿前参政,誓守宁远,继为辽东巡抚,遗书议和,非前勇而后怯,盖将藉和以懈满军,为修复辽西计也。读《明史袁崇焕传》,曾奏称守为正着,战为奇着,和为旁着,可知崇焕之心,固非以议和为久计者。然清太宗亦一英雄,与崇焕不相上下,书牍往还,无非虚语,读其文,可以窥其心。

同类推荐
  • 上海上海

    上海上海

    母亲打来了电话:你什么时候回来?你外公这几天天天都过来找你。是不是又找我替他写信?母亲在电话那头叹了口气:上海那边一直没回音,老头子睡也睡不着,吃也吃不香,这两天都跟掉了魂似的了,想来想去觉得还是再找你给他写写信。你没告诉他,上回写的那封又给退回来了?我一下子有些管不住自己的声音了,跟他说过多少遍了,光是这样写写信根本没用——都什么年代了,谁还用这种笨办法找人办事!母亲又在那边叹了口气:他还能有别的什么法子呢?再去趟上海吧,都八十多岁的人了,又刚接连跌断过两回腿,光是上车下车腿脚就不便。
  • 实相之壤

    实相之壤

    欧塞芭伸出柔软的枝蔓,插入土壤。土壤厚实,潮湿而又温暖。她将根尖探入土堆,品尝营养穿过茎干时的甘甜。她满足地哼唱着,用整片叶子把土一勺勺舀到大花瓣里,再把花瓣裹起来,以便这些土壤能够被分配到飞船各处。她的导师简德塞哼出送别曲和欢迎曲。沙沙沙的声音摩挲着欧塞芭顶端的树叶。她放好最后一小包土,站起身,根部稳稳迈过地上缠绕交错的藤蔓,步入光线昏暗的内室。一群萤火虫在简德塞的身边飞舞着。
  • 大棚地

    大棚地

    到晚春,夜晚渐短,白昼渐长,桃花谢尽,油菜花开。太阳落下去,露珠升上来。田地、村庄弥漫着金黄的油菜花香,寡静得慌。一只野猫窜过村巷,村庄里流动着一缕绵绵暖暖的塑料气息,酷像一只野猫在村前村后、院落屋脊间蹑足轻走,在满满的油菜花香的缝隙,在零星的几盏灯影里。灯影甜兮兮的,灯一盏一盏的熄灭,灯影愈来愈稀,唯有村主任家的灯要亮至深夜。村主任家聚着一桌麻将,这恰是村主任聚拢村人的一种饱含德意的举措,若是没有麻将机,村民小组就是召开个与新农村有关的会议,都别想传达下去。
  • 梦醒海参崴

    梦醒海参崴

    狂风卷起“大烟泡”,横飞的雪花刀片一样割在脸上,钻心地疼。俄罗斯滨海山城海参崴,灯火辉煌,夜景宜人。曼丽下了国际大客车。寒风卷着雪花迎面飞来,打在曼丽的脸上,她睁不开眼睛。“杨尘!杨尘!”她闭着眼睛喊,想通过声音让接她的人找到她。从中国边境口岸绥芬河乘出境国际大客直达海参崴,如果不赶上风雪天,六个小时已富富有余,而今天大客车在路上跑了八九个小时。大学毕业五年了,曼丽至今仍没找到合适的工作。
  • 碧血剑(全两册)(纯文字新修版)

    碧血剑(全两册)(纯文字新修版)

    《碧血剑》讲述了一代抗清名将袁崇焕因皇太极的反间计而遭崇祯皇帝冤杀。一心为父报仇的袁承志年纪轻轻被推举为武林盟主。欲报杀父之仇,又遭亡国之危,少侠毅然选择以拯救天下苍生为己任,树义旗、助闯王、力抗满清铁骑。一身绝世武功的他历尽千难万苦,却未能救黎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满腔悲愤的他不得不远赴海外。《碧血剑》一书作者以悲天悯人的笔触描写明末乱世的人间惨状,处处充满对黎民百姓的深切同情。
热门推荐
  • 我独向阳

    我独向阳

    前朝腐朽,没落的九曲朝却出了个决心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杜向阳。一场战争中,杜向阳落入敌手,却被敌人的“座上宾”拯救。“座上宾”跟着他回到九曲,助他灭了晶陵国,收复了前朝所有失地。这时杜向阳才发现,“座上宾”竟是九曲朝七皇子钟北月,愤怒之下,同时也是蓄谋已久要报杜家的仇,杜向阳公布自己的女儿身,并誓要将九曲朝毁于一旦。但天顺帝效仿前朝,将钟北月推上王位。面对江山和美人的考验,钟北月犹豫了,到底是自己跑到向阳身边,还是等向阳来自己身边,还是带着这江山,跑到她身边?
  • 曾国藩传

    曾国藩传

    本书是国内首次原版引进的由西方学者撰写的曾国藩传记。面对横扫大清的太平天国运动,曾国藩白手起家创建湘军,于重重危难中摸索出治军之策、战阵之法,以其韬略智慧历时11年终获胜利。之后,在直隶总督任上他主持处理了影响深远的天津教案,并且力主整肃朝政,选拔新型官员,倡导洋务运动。黑尔博士采用近200种亲历者资料,着眼晚清民政、军事的颓败大局,生动讲述了曾国藩出将入相的非凡一生。
  • 花钱就变强

    花钱就变强

    当《花钱就变强系统》遇到了《变强就发钱系统》,全宇宙最强的神豪,就此诞生了。
  • 亓泾大道

    亓泾大道

    亓泾大川,三山四海,九州十八城,纵有习武、研卦、修身、齐内之人也难逃帝王之家的千古一战,千百年来所知大道均付之流水。
  • 寒渡

    寒渡

    自从无意间坠入禁地之后,少年陈风便不断被不知所云的噩梦所侵扰,命运也从这一刻悄然改变。他本是田间少年郎,逍遥自在,一家四口,和和美美。奈何世间事少有随人愿,那一日黑烟袅袅,世间便只剩小妹一个亲人。是谁抛弃了他们?玉扳指的主人是谁?黄杨硬木弓从何而来?那束紫丁香中香甜的梦是真是假?一切的一切,看似光怪陆离,诡谲莫测,实则从一开始便有了答案。如圆似圈,跌跌撞撞一路,起点才是终点……
  • 新竹县志初稿

    新竹县志初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钓鱼

    钓鱼

    我爱上的一个男人,给我讲了他的一段人生故事。我有个发小,一个村里的,一起上学,一起玩,真正的出屁股朋友。我们村前条小河,一到春天就涨水,很多鱼都在水面乱跳。我和发小一起去捉鱼,装鱼的脸盆就放在岸边。每捉到一条鱼,我们就奋力游回来,放进盆里。我们从放晚学一直捉到天黑,直到脸盆满了,才回家去。村里传来爹妈吆喝回家吃饭的声音,我们在岸上匆匆分鱼。发小拨了河边的草,将两个裤腿扎了,将鱼捉进裤管,又灌进水。我端着脸盆,发小背着两条灌成猪大肠模样的裤腿,飞快往家跑。
  • 农女王妃的快意人生

    农女王妃的快意人生

    作为华夏第一间谍,青桑以为自己死了。可一睁眼,竟然穿越了,还成了一个被情敌推下山崖横死的小村姑!本以为已经够倒霉了,结果摊上一个苦大仇深的相公,还有一大帮子的奇葩亲戚,这日子真心不容易。但青桑可不是个任人欺负的主,极品来了手撕极品,小三凑上来狂殴小三,敌人靠近三百六十度吊打!人生重来一次不容易,青桑发誓必须让自己活得有滋有味,天塌了我不管,我就盯着手里的一亩三分地,还有我怀里的小郎君,谁敢来抢我的,佛挡杀佛,神阻灭神!……新书《娘子种田系统又坑了》已发布,求支持~
  • 陆先生,撩入怀!

    陆先生,撩入怀!

    作为一个放荡不羁的狼系撩妹骚年,本以为铲屎官是个弱鸡,却不想这竟然是个坑!在外面攻气满满的时九到了陆从寒这里,怂得一B,于是狼系骚年成了犬系小奶狗,弱鸡铲屎官露出他锋利的爪牙,时九躲在角落瑟瑟发抖。(深情腹黑体力好VS放荡不羁身体软)(重生苏爽and独宠无虐无狗血)
  • 反智时代:谎言中的美国文化

    反智时代:谎言中的美国文化

    受理查德·霍夫施塔特的文化史研究经典、普利策奖获奖之作《美国生活中的反智主义》启发,《反智时代》以美国文化为透视点,辐射至政治、媒体、宗教、教育、公共生活各个角落,向美国人发出警告:若任其发展,反智与非理性只会使美国越来越愚蠢,人们将知道的越来越少。未来,只能成为充斥着垃圾思想、伪科学、假新闻、后真相的精神荒原。作者雅各比的言语机锋振聋发聩。这不仅是对美国精神末日的警醒,更为当下的我们敲响了警钟。作者语言诙谐生动,极尽嬉笑怒骂之能事,书中名人轶事、文化评论俯拾即是,谐谑中暗藏讽刺,读之拍案叫绝,无疑给了当代文化当头一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