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77300000012

第12章 修养(3)

【延伸阅读】

古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使是圣贤,也不敢说自己一辈子不犯错。列宁也说过:“只有死人才不会犯错误。”由于我们的认识能力有限,加上性格上的弱点,难免时不时会做些傻事、蠢事、错事,甚至可能带来严重后果。

胡适先生说得好,“自古成功在尝试”。而探索、尝试,就不能不犯错误。怕犯错误,就不能“经风雨”,不能“见世面”;“猪圈岂生千里马,花盆难养万年松”。

知过能改,是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有了过错不要害怕改正,改正了才能进步。子贡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意思是:君子的过错就好比日蚀和月蚀。有了过错,人人都看得见;改正了过错,人人都仰望着。君子光明磊落,决不文过饰非。

那么,在犯错之后,如何才能弥补呢?孔子说:“过则无惮改。”孔子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他认为,作为具有高尚人格的君子,勇于面对和改正错误就是对待错误和过失的正确态度。可以说,这一思想闪烁着真理的光辉,反映出孔子理想中的完美品德。在现实生活中,孔子也拥有“过则改之”的美德。

孔子在陈国时,一次陈国大夫陈思败问孔子鲁昭公懂不懂“礼”。孔子回答说:“他(鲁昭公)懂礼。”陈思败没再说什么。等孔子出去以后,陈思败便对孔子的弟子巫马期说:“君子应该是不偏袒任何人的,可孔子为什么要偏袒鲁君呢?鲁君违反同姓不婚的礼制,从与鲁国同姓的吴国娶了位夫人。如果鲁君这也叫懂礼,那谁不懂礼呢。”

巫马期把陈思败的意思转告给了孔子。孔子说道:“我真幸运,假如有错误,人家给指了出来。”像孔子这样的“圣人”都难保不犯错,更不要说我们普通人了。但是孔子之所以能成为“圣人”,“过则勿惮改”肯定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唐太宗李世民之所以能够登上帝位,并取得贞观之治的佳绩,与他善于听取谏言有很大的关系。他曾经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伟人有时也会犯错误,但其伟大之处,就在于从不掩饰错误,而且勇于改正错误。这不但不会损坏他的形象,反而会更赢得人们的尊敬。孔子就是这样的典范,值得我们学习。

《了凡四训》提到改过要有三心:第一要发耻心——知耻能生大勇;第二要发畏心——知畏则诚敬;第三要发勇心——知勇则能振奋。

但是,现实中为什么总会有人知错而不改呢?究其原因,大概有两点:一是为维护自己的所谓面子;二是怕担责任。其实,为了维护面子而坚持错误的人是愚蠢的,他们会因为固执错误而真正丢了面子,付出惨重的代价。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一个人每次都固执地将“泰山”念为“秦山”,有一个好心人就给他指出错误,此人偏不认错,还说:“我们找村子里最有学问的老先生问问。如果是我错,我就请你吃饭;如果他说你错了,你就得请我吃饭。”于是二人找到老先生。老先生听完事情来由,便说:“是念‘秦山’。”那位犯错的人得意极了,白吃了一顿饭。事后,纠错人埋怨老先生:“你明明知道是他的错,为什么不指出呢?”老先生哈哈一笑:“你不过是损失了一顿饭,但他要为他的固执付出一生的代价。”

有的人,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不仅不承认错误,竟还要把正确的理论扼杀,以此证明自己从没犯错误,这种自以为是、固执己见到了极端,注定会失败。

还有怕担责任,这的确是个不好过的关口。在这一点上,勇气非常重要。要敢于承认错误,敢于承担责任,哪怕会因此而受到处罚。这样做才会得到人们的原谅和尊敬。如果为逃避责任而避重就轻,只会表现出自己的怯懦、自私和不诚实。

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工作中,如果我们知道自己错了,何不自己先认错呢?自己谴责自己不比挨人家的批评好受得多吗?不必怕丢面子,也不必怕担责任,如果我们对能自我批评,别人十之八九会对我们予以宽大谅解。

人生决不会由于承认和改正错误而黯然失色,却有可能由于掩饰和固守错误而损失惨重。一个人有缺点或犯了错误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正视、敢于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一样可以成为有用之才。

我们需要时时反省自己,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古人有“知错就改,善莫大焉”之说,韩愈所谓“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说的也正是这个意思。一个人只有具备了改过迁善的能力,才可以算是一个有自我意识的人,一个在完整意义上精神健全的人。

第七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原文】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①之者乎?子曰:其②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③人。

【注释】

①行:奉行。

②其:大概(只有)。

③施于:强加给。

【译文】

子贡问道:“有一句话可用来终身奉行的吗?”孔子说:“大概只有恕吧!自己所不想要的一切,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延伸阅读】

《论语》分二十篇,其中的《颜渊》、《卫灵公》主要讲述了孔子对“仁”和“恕”的解释。在《论语·颜渊》里,当仲弓向孔子问什么是“仁”时,孔子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向仲弓推荐。

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孔子将其作为终身奉行的座右铭推荐给他的得意门生子贡。人们遇事常说:“将心比心”,又说:“人心都是肉长的”。这实际上正是在推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问题在于,世道人心,每每是反其道而行之。很多人恰好是自己不想做的事就想让别人去做。相反,自己想做的事,自己钟爱的东西,就不那么愿意与别人分享了。所以,往往不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是“己所不欲,千方百计施于人”。而之所以会如此,其原因在于凡事很少为他人着想,而是为自己着想,说到底还是一个私字在作怪。

其实,我们还看到,在《论语·公冶长》篇里,子贡自己曾经说过:“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意思是我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别人,同时也不希望别人把他的意愿强加给我,这正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当即孔子就说:“子贡啊,这不是你做到了的。”可这里又要子贡终身这样做。这一方面说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很重要,另一方面又说明它的确很难做到,就是连孔子的高足之一子贡也如此。

下面来看两个小故事,试着从中体悟点道理。

三国时,吕布起初同刘备很要好,后来发生了矛盾。吕布就让名士袁涣写信去骂刘备,袁涣不屑于干这种差事。吕布几次要求他都无果,恼火起来用刀架在袁涣的脖子上说,再不写就杀了他。袁涣坦然而笑道:“我只听说以德羞人的,没有听说以辱骂折磨人的。如果说刘备是君子,就不会由于将军的辱骂而感到羞耻;如果他是小人,就一定会用同样的办法来回报你,那么辱骂就会落到你头上。而且,我说不准哪一天也会为刘备效力,也会像今天给将军效力一样。假若我一离开将军,就来辱骂你,行不行呢?”吕布听了这一通话后,想想就罢休了。

上面说的是吕布不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而碰壁,下面说的故事主角虽然只是一个县令,却是深深领悟这八字真言,活学活用。

同类推荐
  • 《论语》与近代日本

    《论语》与近代日本

    作为一部传统文化典籍,《论语》不仅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就东亚特别是日本文化发展而言,《论语》也是一部不能被遗忘的文献。近代日本的《论语》研究,折射出日本民族自身近代化进程中所遭遇的挑战、做出的抉择。本书从梳理截至近代以前《论语》在日本的流布概况入手,进而选取近代日本中国学界在哲学、历史、文学等人文学科领域的若干研究成果以及近代日本文学创作领域的相关作品,就其源于各自不同的立场、视角、学养以及情感体认而完成的《论语》阐释,尝试做出相对客观的清理与解读。书后并附“近代日本《论语》研究著作目录”,以期为读者的深入阅读与研究,提供有益的帮助。
  • 心量越大,好事越多

    心量越大,好事越多

    宽广的心量除了跟与生俱来的气质有关系外,还需要靠后天的觉悟和修行来逐步拓宽。星云大师在本书中具体而微地刻划出人间万象与众生实相,深入浅出的探讨世间的问题与人生的哲理,从生活、工作、艺术等各个层面,分享了修身养性方面的智慧。以宽己之心容人,心量越大,福报越大。我们的心量有多大,就能够完成多大的事业;如果我们能够包容一家,就能够做一家之主;能够包容一市,就可以做一市之长;能够包容一国,就可以做一国之君;能泯除一切对待,包容整个法界,就可以随缘应现,逍遥自在,成为法界之王。
  • 哲学是什么

    哲学是什么

    本书围绕“哲学为何物”这一问题,层层展开,对“哲学的问题”“哲学的方法”“哲学的价值”等难以通俗论述的问题做了清晰的分梳。清晰有力的框架、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本书成为一本经典的哲学普及读物。有志于提高哲学素养、提升人生境界的读者不可不读。
  •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1卷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1卷

    本书作者从汉朝吕后开始,历数西汉时期著名女性的故事。吕后、窦太后、卓文君、赵飞燕……她们的故事在作者笔下幽默诙谐,又不失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历史苍凉的反思。 本书是继当年明月和袁腾飞之后又一论史巨作,那些你不知道的历史故事,那些你一知半解的历史史实,那些你好奇已久的美人的秘密,那些充满争议的女人,都可以在本书中得到答案。你还等什么?赶紧拿起此书,寻找答案吧。
  • 每天读点《孙子兵法》

    每天读点《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言简意赅,具有高度的哲理性,除了少数篇章谈及具体战争问题外,其余均可以“原则”视之。今天,人们不仅在战争行动时依赖它的指导,而且在进行政治、经济乃至体育竞赛等种种活动时也可从中得到启迪。本书从《孙子兵法》中挑选出近百个影响深远、含义丰富的句子,分为战争、将才、治兵、谋略、攻防、制胜、机变、虚实等章节,对孙子智慧进行解析,其中既有原文、译文,还有历代论引、兵法札记、人生感悟,能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孙子的思想。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往来最强兔子是我的符灵

    往来最强兔子是我的符灵

    大道万千,星符为基。天朝沈醇然意外穿越至星灵大陆,刚刚穿越后的他就被拉入了生死幻域进行生死历练,符灵兔子献祭几身为他续命。接下来的漫漫旅途又该何去何从?神灵归来,大能尤存,漫漫天道,其威难测。联邦时代,看似一切和平昌盛,实则危机暗伏,未来又将掀起怎样的腥风血雨。转生人、转世者皆要入生死幻域,其内又会怎样的波澜壮阔。一个少年,一只兔子,带你演绎玄幻天下。这是青春,亦是江湖。
  • 我家王妃又作妖

    我家王妃又作妖

    某宿主穿越自带手环一枚,取名“翠花。”“翠花,去帮我灭了那个嚣张的白莲花!”“是!”“翠花,去帮我灭了那个恶霸贪官!”“遵命,主人!”翠花大显神威,一路欢笑逗比助纣为虐,直到某日接到宿主指示:“翠花,去帮我抢个男人,任务达成后,本宫可以给你上酸菜鱼!酸菜肉丝面!酸菜饺子!”某王爷脸色黑成锅底。
  • 蜀山剑侠传(第八卷)

    蜀山剑侠传(第八卷)

    还珠楼主是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人物,曾被誉为“现代武侠小说之王”。他的一生,历经曲折跌宕,极富传奇色彩。其作品多达1700万字。他的小说,文笔华美,极富诗情,想象瑰丽,气势磅礴,融合侠义和武术于一体,进行高度哲理化、艺术化的发挥,显示了天纵奇才的宏大气魄。本社经过精心策划与制作,规模推出《民国武侠小说典藏文库·还珠楼主卷》,《蜀山剑侠传》是还珠楼主的重要代表之一。
  • 清代西藏史研究

    清代西藏史研究

    本书从政治、宗教、社会、改革等多方面探讨了清代西藏的历史,以作者独有的视角,揭示了西藏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学术上具有创新价值,在政治上亦有现实意义,对百年来的清代西藏史研究进行了全方位的梳理,尤其给人以借鉴和启发。
  • 这个猎兽人很危险

    这个猎兽人很危险

    2012年,一次事故。异界之门降临。异兽的出现,细胞强化技术开发,猎兽人诞生。8年时间里,人们以为他们完全掌控了异兽,危机已去。但没想异兽进化发起全面攻势,人类陷入最大危机。带领小部队的人形异兽紧盯那伫立废墟之上的夏阳言道。“这个猎兽人很危险!”(第一章为楔子,序章,不影响后续阅览)
  • 神武帝主

    神武帝主

    【火热连载】推荐新文《修罗天帝诀》喜欢的爽文的兄弟们,可以去看看。天武大陆,强者为尊,一代绝世武帝重新归来,修炼天衍星辰诀,奴星辰,碎星河,一步步成为无上帝尊!普通群:390721108,vip读者群:632109274!有旧文《最强超神狂暴系统》喜欢系统快节奏文的兄弟们可以去看看!
  • 起风之城

    起风之城

    本书是张冉近年科幻创作的一个总结,集中收录了能体现其创作风格的九篇小说,包括“灰色城邦”系列的《以太》、《起风之城》、《永恒复生者》,分别讲述信息封锁、大机器人和死者复生的故事;塑造了真菌毁灭人类文明的末世世界观的《大饥之年》;以争夺太阳能空间站为背景的惊险科幻《太阳坠落之时》等。张冉的小说有一种深沉炽烈的科幻情怀,带有浓郁的文艺之风,在科幻创作领域独树一帜。
  • 凌剑帝尊

    凌剑帝尊

    天啸大陆,天才繁盛,宗门林立,一个小城中一个顶着七年废物称号的少年,在一次意外之下坠崖重生,觉醒了神秘的血脉之力获取了强大的功法向着武道的巅峰前进。
  • 洞悉人性:读这本就够了(套装共4册)

    洞悉人性:读这本就够了(套装共4册)

    每个人都可能被他人的言语以及隐藏在言语之中的某种行为摆布着,每个人也可能就是隐藏着的交际操纵者。操纵者们戴着各式面具,潜伏在你身边,以种种手段,将你玩弄于鼓掌之间。本书就是让你识破情感勒索、心理绑架、隐形操纵等等困境,从而有效地提高警惕,并能在人际交往中游刃有余,巧妙应对人生困境。本套装包括:《怪诞行为心理学》、《那些准到没话说的心理效应》、《欲念心理学:抓住人们行为里的逻辑》、《洞悉人性:掌握人际交往中的主导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