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77600000006

第6章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原文】

天地不仁①,以万物为刍狗②;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tuóyuè)③乎?虚而不屈④,动而愈出。多言数⑤穷,不如守中。

【注释】

①仁:亲,偏爱。

②刍狗:古代祭祀用的草扎成的猪和狗;比喻轻贱无用、微不足道的东西。

③橐龠:古代冶炼金属时用来鼓风的皮袋。

④屈:竭,尽。

⑤数:技艺、杂艺。

【译文】

天地没有偏爱之心,将万物看作“刍狗”一般,任其自生自灭;圣人没有偏爱之心,将百姓看作“刍狗”一般,任其自作自息。天地之间,不就像一个风箱吗?空虚而其中的风不可穷尽,愈动风就愈多,万物源源不断地生化而出。即使博学强记、技艺超群,也不如保持空虚的状态更合适。

【延伸阅读】

老子与孔子、墨子不同。前者注重天道,大讲自然法则;后者强调人的尊严,宣扬对人要有相爱之心。所以《老子》一针见血地指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所谓“不仁”,就是没有“偏爱”。因为老子认为,自然的天地是没有人格的,所以自然天地对万物是没有仁爱之心的。圣人效法自然天地,对黎民百姓也不施仁爱,就像束草为狗,以此来作祭祀用,祭祀结束后,就将它扔掉了,谈不上需要什么仁爱。

老子是谈天说道的专家,善于以天道指点人道与政道,要让世间一切之道契合于天道之无为与自然。《老子》强调,人不过是万物中的一物,所以用不着特别计较维护人的尊严、讲究人道原则。老子的目的,是用天道来与人道相对应,用天道来否定人道。

说到底,天道与人道的对立,是“无为”(自然)与“有为”(人为)的对立。《老子》处处强调,天下之事,都要顺其自然,不可勉为其难,更不能违背自然法则。连受人崇敬的天地都要效法道,按道的规律行事,何况受自然摆布的人了。

古人早就有违背自然规律,要受自然规律惩罚的观念。如《孟子·公孙丑上》中,讲了这样一个寓言:

宋国有个农夫,因为担心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太慢,就干脆赤脚下田,将刚种下的禾苗一棵棵都拔高了一截。直干到黄昏,他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回到家里,开口就说:“今天我真是累极了,但却让田里的禾苗一下子都长高了。”他儿子听了,好奇地赶到田里去看个究竟。结果看到的景象是:田里的禾苗一棵棵都耷拉着脑袋,全都枯萎而死。

孟子说完这个故事后,情不自禁地感叹道:“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违反自然规律做事,这事肯定做不好。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在现实生活中,像这样“揠苗助长”,违背自然法则行事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

贝多芬小的时候,父亲常常迫使他练琴,一练就是几个小时,弹得不理想就施以家庭暴力,让小贝多芬痛苦不堪。因此,贝多芬逐渐形成了暴躁的脾气,而正是因为他的冲动性格,一辈子得罪了许多人,家庭生活也不尽如人意。因此,如今一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一定要顺应孩子的天性,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果一味揠苗助长就会适得其反。

道法自然,是要寻找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并不是“守株待兔”般地消极等待。如果眼看田里杂草丛生,不锄草、不耕耘,只是口中高喊“道法自然”,也会一事无成,自食其果。

《老子》的语言,既神秘,又清晰;有时好像莫名其妙,有时好像一看就懂。书中一再强调任何事物的规律都是自然而然,周而复始,不会因人的意志而改变。而天道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真实存在,谁也不能否定它。

既然天道就是自然、“无为”,那么老子为什么要提出这一组概念呢?这要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一方面,《老子》所说的“道”,并不是天帝、也不是神仙,它绝不是一个有意志的创造者,这充分体现了老子的无神论思想,否定了孔子的“天命”、墨子的“天志”等观点。

另一方面,《老子》强调自然、“无为”,指“道”能够自然地,而不是有意识地产生、推动万物成长,自然地产生万物而并不为之主宰。

在几千年奴隶社会中,天一直被视作人格化的神,天主宰着一切。而在《老子》一书中,天的地位被降低到作为自然界的概念来使用。天道与人道对称,就是将自然法则与社会法则相对应。

同类推荐
  • 大家小书·译馆:陀思妥耶夫斯基

    大家小书·译馆:陀思妥耶夫斯基

    本书系194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作家纪德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经典名作。本书主体部分是纪德1922年所作的关于陀氏的六次讲座。本书是两位伟大作家的一次隔代的心灵交流,向读者展示了一种健康的心智生活。纪德关于陀氏的这些论述带有浓厚的法国阅读经验,早已被公认为是研究陀思妥耶犬斯基的珍贵文献。
  • 纸上卧游记

    纸上卧游记

    本书第一站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出发,沿途经停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和德尼·维拉斯的《塞瓦兰人的历史》,按照乌托邦的经典旅行线路,带你领略不曾存在过的风景。第二站经停小站颇为频繁,从《于丹论语心得》到《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途经过《不抱怨的世界》《论语言的起源》《道家美学与西方文化》《奢侈与资本主义》《茶之书》以及《论语》,进行一场“励志书的诡计和学术书的情感”之旅。第三站穿越到遥远的中世纪,从《有闲阶级论》到《科文特加登广场女士的哈里名录》,一览“哲学问题和贵族精神”的风貌。最后经过由《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史》《春秋大义》《大学的兴起》组成的“语言之岛”我们将重返起点。
  • 近代社会变革中的伦理探索:从戊戌到五四

    近代社会变革中的伦理探索:从戊戌到五四

    在近代伦理道德变革史上,从戊戌到五四是一个关键性的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政治舞台上激进的革命家,对人的现代化这一近代重大的历史课题极为关注。他们在近代社会伦理思想变迁中的守旧与创新,为我们考察中国近代伦理思想的沿革提供了独特的视角。《近代社会变革中的伦理探索:从戊戌到五四》选取了从戊戌变法到五四运动期间在近代伦理思想变革过程中做出积极探索的六位思想家,试图对他们的伦理思想进行梳理,以管窥时代典型人物身上近代中国伦理思想变迁的坷坎不平的历史道路,以及近代中国在人的现代化历程中的多舛命运。
  • 庄子现代版

    庄子现代版

    一本人人看得懂、读得痛快的《庄子》。当代文化奇人流沙河,把两千年多前的大文豪庄子“拉到现代来讲话”。奇书不再艰涩难啃,尽览庄子玄妙智慧。大家手笔,传统文化普及佳本,诙谐幽默,让青少年、大学生、传统文化爱好者轻松读懂影响深远的《庄子》。
  • 天下第一道术:老庄之道

    天下第一道术:老庄之道

    道家思想的千年不衰在于它帮助人们在出世和入世之间找到了平衡点,既取得了世俗的成功,又不失去自我的精神家园。然而无论是《道德经》还是《庄子》都太过玄妙深奥,艰涩难懂。本书将《道德经》和《庄子》辑录在一起,总结了道家的智慧精华。从生死、机心、名利、养生、自由等几个方面,以理论和事例相结合的形式将老子和庄子的智慧阐述出来。希望以此来安顿人们的心灵,启发人们超脱现实世界的物欲之海、名利之场,过上一种合理节欲、有利身心的生活,提高大家的生命质量。
热门推荐
  • 电魂(上)

    电魂(上)

    “本社正为您带来警方发布会的现场播报,关注两日前海文·特普埃议员遭刺一案的最新进展……”虚屏投影画面里,奥芙兰市警局局长正面对数十架自动摄像机的长枪短炮“集火射击”,上百名记者坐满了发布会大厅,人们头顶的LED灯正以超越肉眼极限的频率疯狂闪烁,吞吐着海量的媒体数据。此时此刻,全国的焦点都聚集到了这里,尽管气温凉爽,秃顶的局长还是不住地用手去拉衬衫领口。
  • 快穿爷有点帅

    快穿爷有点帅

    众所周知,君诺是个神经病每时每刻发挥着作死的本能,终于,她把自己给弄没了...然后的然后,就被系统绑定,当纨绔子弟。
  • 穿越诸天的符师

    穿越诸天的符师

    以人为符纸,以灵力为符笔。将天地的力量绘于人自身。本书属于法宝流,红楼梦世界,盗墓世界,蜀山世界………
  • 女主是个懒人精

    女主是个懒人精

    桑尤:我要造反。鸠晟:小乖放下,让我来。桑尤:我要揍人。鸠晟,小乖放下,让我来。桑尤:……怎么哪都有你。鸠晟:天下负你,我不负你。这是一个“失足”少女被男神拯救的故事
  • 雷火焚天决

    雷火焚天决

    修行就是把老天爷碗里的饭抢过来自己吃!修行就是用我手中的火把老天爷烧死,把挡我前行之人炼死,管他诸天神魔,还是佛鬼妖魔!
  • 钱农部请师本末

    钱农部请师本末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赵太祖三下南唐

    赵太祖三下南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仙武大帝

    仙武大帝

    仙武大帝九世轮回,幸留一缕神识,穿万千位面,只为重登那绝世巅峰!
  • 不负绿茵

    不负绿茵

    追着足球奔跑的时候,很像我们通往成功的路,我们一直带着我们的梦想追逐向前,往前踢一下,梦想就往前一点。这是一群高中生因足球而结缘,在绿茵场上下挥洒汗水,谱写热血青春的故事。不负绿茵,不枉青春
  • 田园宠恋,农女要当家

    田园宠恋,农女要当家

    田心二十一世纪超级育儿师,不说是什么大美女,却也是颠倒众可爱小天使的人物,岂知一朝穿越变成了杏花村远近闻名的丑女,瘦骨嶙峋,肤色黝黑,而且她特不会打扮自己,本来自身条件就差,又不会化妆,更是让人觉得她丑得出奇。都说她嫁不出去,却偏偏她找到了自己的真爱丑是丑点,她喜欢就好,谁知道丑相公身份竟然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