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景不长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本佳句出自宋代辛弃疾的词《摸鱼儿》下阕:“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长门事”,汉武帝冷落了陈皇后,陈皇后奉送千金托司马相如写《长门赋》献给武帝以求得重新宠幸。“蛾眉”,代指美人,在这里指陈皇后。此阕大意是:《长门赋》那件事,定好了相会佳期却又延误。陈皇后遭到嫉妒者的谗蛊。纵然有千金去买司马相如的绝妙辞赋,终究是脉脉情怀无人倾诉。你们不要太得意忘形,难道你们没有看见,得宠一时的杨贵妃、赵飞燕都化为尘土了吗!郁闷最让人痛苦。不要去登楼眺望,夕阳和暮霭中的杨柳更让人伤情断肠。作品借陈皇后的遭遇抒发了心中的忧愤。词的六、七、八几句,含有小人虽一时得逞,但终究好景不长、逃脱不了历史惩罚的意思。
1.不要得意忘形。
2.眼前的一切最终都会成为历史。
3.因所有的人都会死去而产生人生虚无的惆怅。
在大学生通识课上,高老师讲到大学生素质时说:
我们前面讲了许多大学生应当具备的素质,但是还有一条,不单是大学生,而是每个人都该有的素质,那就是为人的谦逊与待人的诚恳。这是作为一个人最先应该具备的,也是人生境界的主要标志。对于不具备这一点的人,我们就会觉得他是一个轻薄、低俗的人。我们都知道,对于那种轻浮而又张狂的人人们都不喜欢,而且这种人其实也没有什么“资本”,因为他们本来就没有什么。请记住“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这是古人的至理名言。你想一想,自己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作了多少贡献,为人类付出过什么劳动:对比一下古往今来的伟大人物,你有什么好狂的呢!
评点:一般而言,大学生都曾是中学时期学习方面的佼佼者。但是,也正因为如此,他们中有很多人滋生了自傲情绪,这很要不得。高老师以所引佳句巧妙地告诫了这种人。
“流风甚美”对古典的世界有着深厚的感情,他说:
首先,从现代的角度来看,现代对于古典的误解与不屑,甚至歧视,都还存在。“古典是古董”“古典是僵尸”,诸如此类的片面看法屡见不鲜。这些为了现代便抛弃古典的人啊,“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今日的“现代”又何尝不会成为明日的“古典”呢?
其实,古典并不是不知魏晋的桃花源。中人。他们清楚地明白,在文言体系已近消失的现代社会,能让古典自由发挥的空间相比以前更显狭小。在对日益错综复杂的社会的适应性方面,古典不可能与现代相比,所以也不可能像现代那样成为主流。但这并不意味着现代就可以凌驾于古典之上。现代与古典可以分主次,但不能分贵贱。贵的只是精华,贱的只是糟粕,但现代与古典谁又能保证自己全为精华而无糟粕呢?无论是现代还是古典,其精华之义都在于:于内求一个美丽心灵,于外求一个美丽世界。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古典与现代应是平等的、相通的,而不应有高低贵贱之分。
评点:其实,传统文化遗产正是当前文化的根,没有古典,也就没有现代。
作者用所引佳句来说明,今日的现代也会成为明日的“古典”,十分形象生动。
“leo--pisces”在《人归何处》一文中说:
今天,一位同事无意中讲了一句话,直叫我佩服得五体投地:“有事想不开吗?去参加一场葬礼就行了。眼看着那么庞大的躯壳直变成了一阵烟,你就什么都看开了。”
我不禁玩味起这句话来。人,忙忙碌碌,蝇营狗苟,穷其一生,到底是为了什么?无论是倾国倾城的绝代佳人,还是默默无闻的灰姑娘,到头来,不都是那么一阵烟,一撮灰吗?“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看来古人早就感慨在先了。
评点:作者所引同事的看法对于开导处于痛苦中的人是有好处的,所引佳句也为这种说法从另一面增加了例证。
人生难知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本佳句是元代孟汉卿的剧作《张孔同智勘魔合罗》第一折中,高山老汉小心谨慎,拒绝给小贩李德昌家里捎信时的两句道白。其大意是:画老虎时画出皮毛容易,但要画出骨骼结构就难了;认识一个人识别他的相貌容易,但很难了解他的思想品质。
1.人物的言论与行为不一致。
2.人物外表给人的印象与其思想品格不相符。
有一华裔商人曾经应允给某重灾区捐款20万美元,却迟迟没有兑现。
一位赈灾义务工作人员谈起此事时说: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只有傻子才相信表里一致的神话呢!我真是有眼无珠,还天真地以为这位商人会说话算话。原来他也是个假仁假义的家伙,不过是为了过一把嘴皮子瘾,凭借宣传扩大知名度罢了!
评点:工作人员借此佳句强烈地谴责了言行不一的行为,愤慨之情溢于言表。
在一次聊天中,大陈和小李谈起当下人们之间的利害关系,他感叹道:如今,你可能觉得大部分人在待人接物方面还是那么有说有笑、彬彬有礼和温情脉脉,其实他们只是投你所好,满足一下你的虚荣心和荣誉感罢了。
一旦有什么关乎自己的切身利益的敏感事情时,你就知道什么是“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了。不是我把事情看得过于悲观,确实有这样的现实摆在你的面前,要你去残酷地面对。你无从选择,因为有些事情是你无法掌控得了的。
豳人们常常是表面上一团和气,心里却各有打算,大陈借此佳句
揭露世道人心,可谓一针见血。
在网络上有篇文章,回忆了作者姑妈的生前往事,说她晚年喜欢边看电视,边预测每个人的前途。其中一段说:
有一个大官员犯事之后,老姑妈便有些尴尬。不等家人嘲弄,便先自言自语地说:“看来蛮憨厚的一个人……唉,真是‘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孙女便笑她,“您知道他的什么人什么面哪,都是在电视上看到的”。
评点:尽管老姑妈对剧情太投入,常常上编剧的“当”,但她借此佳句来抨击那些表里不一、人面兽心的腐败贪官,还是很恰当的。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本佳句是元代无名氏的杂剧《争报恩三虎下山》第一折中,梁山好汉徐宁感谢李千娇的救命之恩,表示日后大恩必报的两句道白。其意思是:路途遥远才会知道马力气的大小,时间长了自可识别人心的善恶。
1.若想了解一个人,必须长久地考验他。
2.经过长时间的接触,终于了解了一个人的品格。
在某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现任经理这样告诫他的下属: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一个员工的价值高低绝不能凭我们管理者一时的观察,或是只看他表面的现象。要真正了解一个人,需要长时间的、持续的观察。只有通过细致彻底的观察,才能正确评估出一个人的价值,并给他安排合适的工作。
评点:经理借此佳句提出衡量员工价值的原则和方法,说明时间检验人才的道理,很恰当。
肖杨相貌一般,可是同事们与她的关系都很融洽。董华是这样评价肖杨的:不管是谁,只要和肖杨接触的时间长了,就一定会喜欢她。尽管她这个人总是沉默寡言,在一开始的时候给人的印象并不是很好。但是我想,大家都不会喜欢那些爱做表面功夫的人。有一句古话说得好,“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从本质上说,肖杨是个很不错的女孩子。
评点:肖杨很普通,但心地很好,和她相处久了就会明白这一点。董华以所引佳句表达了对肖杨的欣赏。
陈鸿原以为单位会分给他一套福利房,但最后那套房子硬是被同事小周要走了。他很气愤,对妻子说:
真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和他共事已经十年了,就是石头心肠也应该焐热了吧,他怎么能这样?他明明知道我们家的房子已经无法再住人了,也清楚自己的房子比我们这一套要大得多,却怎么好意思和我争?怎么好意思和我耍阴谋诡计?不知道他在领导们面前使了什么手段,说了些什么花言巧语……无耻,简直是无耻!知道的人哪个不说他无耻?他以后还有脸在同事们面前出现啊?
评点:陈鸿对小周的暗中算计既气愤,又吃惊,引此佳句贴切地表达了他的情绪。
世态炎凉
自家扫取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本佳句出自元代高文秀的杂剧《襄阳会》第一折蒯越与蔡瑁的道白,道白的大意是:每个人只要扫清自己家门前的雪就行了,不要管别人家瓦上的霜。今常用为“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
1.人际关系冷漠,人情淡薄,缺乏正义感。
2.只做自己应该做的,说自己应该说的,不越过本分。
某报在读者中发起了一场是否应该“见义勇为”的讨论,一位名叫柳杨的读者在其来信中说:
如今在公共场合,倘若遇见不法之徒逞凶作案,大部分人已经习惯了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做法,总认为我不管别人也会管的。也有的人心里在想,警察或许就要来了,他们一定会制服坏人的。久而久之,社会上便形成了一股“二孓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冷漠之风。这实在是可悲可叹。
我真希望这种情况能有所改变,面对种种不义之举,所有的中国人都能有一颗富有正义感的心……
评点:所引佳句概括了人们只顾自己安危、不管他人忧乐的冷漠心态,很贴切。
在周末出游的路上,小张和小王碰到一对他们过去的男女同学。只见两人十分亲热地走在一起,小张很不解地说:
看他俩那么亲密,不会是一对情侣吧?在我的印象中,他们两个在上学那会儿好像没有说过两三句话,而且暗地里那个女的还说那个男生总扮酷,一点品位也没有。如今这是怎么了,居然好上了?真没劲!
小王却说:
我可不这么想,“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他们是不是情人,不关我们的事,我走我的路一点也不想知道。我不喜欢打听别人的私生活。
评点:小王在这里借此佳句表达了应该尊重他人隐私的意思,很有
新意。
灯烬欲眠时,影也把人抛躲
本佳句出自宋代向滴的词《如梦令》:“谁伴明窗独坐,和我影儿两个。
灯烬欲眠时,影也把人抛躲。无那,无那,好个牺惶的我。”“无那”,即无奈。作品大意是:(深夜了,)谁在窗前孤独地坐着呢?算上我和影子也只有两个。可是当灯油燃尽要睡觉的时候,影子也把我抛下躲开了。无奈啊无奈,我一个人好凄凉寂寞。作品三、四两句表现了一种极度孤寂之感。
1.墙倒众人推。
2.孤独寂寞。
惠志被总经理从总管的位子上放下来后,给老朋友发信说:
真是,原来用着我的时候,对我许诺过那么多东西,让我给他卖命。这下好了,现在不用我了,一脚把我踹开了!这是什么人啊!当初,为了给他办好事,我得罪了公司几乎所有的人,但他给我的许诺一点也没有兑现就把我轰下来了,我却有口难辩。公司仅有的几个原来跟我关系还不错的人.现在也趁机来挤兑我。真让人不知该说什么好,又知道“灯烬欲眠时,影也把人抛躲”原来还可以有别样的解释。
评点:惠志经历了生活的残酷教训,竟然从所引佳句中悟到了墙倒众人推的道理,也算不枉他所受的苦楚。
“壁上同年”在其文章《情归何处》中,谈到人的感情的复杂。
他说:
爱情是一棵洋葱头,你一片一片地剥下去,总有一片会让你流泪的。在这过程中你需要付出的是毅力、宽容、耐心和激情。其实,人的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平日里笑啊、闹啊,笑得花摇云散,大大咧咧,装着对所有的伤害都视若无睹,仿佛真的活得那么洒脱不羁。只有在独自一个人的时候,才知道“灯烬欲眠时,影也把人抛躲”是一种怎样的惊慌失措。
评点:人总会自觉不自觉地带着不同的面具出现在别人乃至于自己的面前,作者用所引佳句形容了人们真正面对自己时的孤独与寂寞。
言不在多
风流不在谈锋胜,袖手无言味最长
本佳句出自宋代黄升的词《鹧鸪天·张园作》:“雨过芙蕖叶叶凉,摩挲短发照横塘。一行归鹭拖秋色,几树鸣蝉饯夕阳。花侧畔,柳旁相,微云淡月又昏黄。风流不在谈锋胜,袖手无言味最长。”“芙蕖”,即荷花。“风流”,这里指有才学。“谈锋”,指言语尖锐,如有锋芒。词作大意是:雨后的荷花叶子每片都凉凉的,我对着横塘水在轻抚短发。一行回家的鹭鸶拖带着几分秋色,几棵树上的蝉儿鸣叫着为夕阳饯行。池畔花开,柳树相依,薄薄的云彩和淡淡的月亮也显得有些昏黄。有才学并不表现在夸夸其谈上,而揣着双手不说话才最有意味。作品描绘了初秋园林的清淡景色。词的后两句借以比喻真正有才学的人从不锋芒毕露,而是淡泊内敛、成竹在胸。
不要哗众取宠,要心知肚明且少说为佳。
马民书在评论王永彬《围炉夜话》时说:
人不必拘泥于沉默寡言,但却不能以言论哗众取宠,“风流不在谈锋胜,袖手无言味最长”。人不必忌讳能说会道,但说话不能不注意时机、场合、对象。在文网罗织之日,或听者有心之时,尤其要审时度言,要以理智而不是以感情支配口舌,不该说闭口不说,应该说就说得深刻而有分寸。这样才能趋利避害,免生是非。
评点:语言是人们交流信息的工具,但交流信息并非只有说话这一种方式。作者以所引佳句来劝告人们,应该说话时不必卖弄锋芒,沉默寡言有时也是一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