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05700000005

第5章 股票指数:成功投资的关键(3)

牛市是有区别的

90年代的牛市不是第一个牛市,也不可能是最后一个牛市。 它带给我们一个启示:牛市非常有趣,若你投资,它会给你带来很大的收益。有一个问题尚未引起资金管理人(monev manager)的高度重视,他们目前的(良好)业绩究竞源自智慧抑或牛市。最近几年,投资者获得20%以上的年收益并不难,但要战胜标准普尔500指数以及其他类似指数却相当困难。1995年至1999年,标准普尔500指数平均年收益率为28.6%,在收益最好的1995年甚至达到了令人难忘的37.6%。当然,牛市也有令人失望的时候。

1998年夏天,标准普尔500指数因俄罗斯债务危机而下滑20%。

牛市是有区别的。市场的心理不同,恐惧与贪婪的平衡不同,人们对市场的期望、追求的目标以及获利的方法也不同。牛市不会总往上升,股票也不会总往上涨。可是一旦你身处牛市,就极易将上句话置之脑后。健忘的原因很简单:这个市场持续的时间太长了。凡是在1982年8月至1999年期间任何一个时间退出股票市场的投资者都犯了一个出局错误,因为从1982年8月起,这个市场持续上升,中间的调整都未回到19年以前那个夏天的水平。

一般情况下,投资者购买股票是因为他们相信公司将会经营出色、盈利大增、成长迅速。这些期望意味着价值增长的公司会支付更多的股息,从而推动股价上涨。投资者根据公司的管理水平决定其股票的取舍。公司管理人员勤奋工作、扩大利润来支持较高的股价。然而,牛市却有所不同。牛市中的投资者购买股票是因为他们相信(至少希望)有人会以更高的价钱购买他们手中的股票——并不是由于公司的收益增加或业务改善而只是由于股价的上涨并将持续上涨。投资者不再研究公司的业务而是转向评估公司的股价。他们寻找强势股即价格快速上涨的股票。这种概念认为强者恒强,或者更具体地说,“大傻瓜理论”(Greater FoolTheory)将继续发挥作用,即将出现一个更傻的大傻瓜购买这个股票而使股价上涨。

对于你昨天购买的股票,为什么有人愿意以比你的价格高出10%、20%或50%的价钱来买?只是因为你买股票的时间是昨天而现在却是今天。按理说,如果没有某种突发性事件如宣布一项重大发明或公司兼并,股价就不应该出现暴涨。然而,这在牛市却是一种常见的思维。股票被选中是因为它具有“上涨的动力”即价格上涨。我们经常听到来自经纪人或金融评论家的一句话:“你必须拥有这个股票!”在这个过程中,股价常常涨到在几周前还被认为是发疯的价位,这就是牛市的本质。现在,我们运用股票的基本分析对它们进行比较。

正常投资的本质就是确定股票价值。若你知道某个股票的价值,你就知道当前的股价是否合理、偏高或偏低。怎样确定股票的价值呢?经过检验证明是可靠的一个概念就是股票代表着一家公司的股份——分享它的利润及其可能支付的股息。当然,公司盈利需要时间,今天的1美元胜过未来的1美元,但可以把未来的美元折算成现值。因此,若我们知道未来几年的利润,就可以计算出今天的股票价值。股票应该按其未来股息或收益的现值来买卖,这种概念是一个十分古老而又相当重要的金融大厦的基石。它的正式表述首次出现在1938年约翰·威廉姆斯所著的《投资价值理论》一书。对金融投资来说,它的计算依据是股息贴现模型。为什么是股息而不是收益或利润?因为未分配利润再投资会产生更多的股息。因此,我们只需计算股东所得到的股息而不是有可能带来未来股息的利润。

思考牛市的另一方面就是恐惧与贪婪的平衡,绝大多数人认为这两种情绪左右着股票市场。对毁灭、股价下跌和股市崩盘的恐惧,对暴利、股价上涨以及在人前夸夸其谈等的贪婪,这些对立面在一段时期内是否平衡难下定论。在牛市中,贪婪占据着上风。

60年代的牛市

某些投资者对20世纪60年代的牛市记忆犹新,其他人却把它看作是一种历史。图2—1描绘了60年代的牛市,黑线表示1959年12月31日投资100美元的价值,竖条表示每个月的市场回报。两者都是根据标准普尔500指数计算它们的总收益:价格变化加上再投资的股息。这十年的市场不是直线上升。在60年代初,股票市场实际上徘徊不前,可是一旦启动就会有持续几年的良好表现。整个国家、整个经济也是如此。

绝大多数的牛市似乎同它们那个时代的特征紧密相联,60年代的牛市也不例外。约翰·肯尼迪继德怀特·艾森豪威尔之后,于1961年走上总统宝座。美国——国家、人民和政府——从此改变了她的形象,从祖父般的仁慈形象转变成总统般的男性形象。艾森豪威尔上台曾答应解决朝鲜战争、处理世界难题。肯尼迪上台适逢其时,一月份宣誓就职,二月份经济复苏,他对未来充满了想像力和勇气,他发誓在十年内把人类送上月球并返回地面。这对太空旅行和工程技术来说意义十分重大,也激发了人们工作的热情和创造力。肯尼迪宣称美国人无所不能。

在华尔街,股票市场渐渐摆脱了1929年股灾和经济大萧条的阴影。市场在50年代越过了1929年的最高峰,标准普尔500指数的股息收益(股息以指数价格百分比表示)降到了公司债券收益之下。股票投资已突破了人们对风险与潜在收益的理解障碍。更为重要的是,华尔街崛起了新一代证券经纪人和投资银行家,他们的脑海不会出现1927年至1929年的莽撞时代或30年代经济大萧条的苦难岁月。

公平地说,股票市场与美国总统并不总是保持一致。1962年4月,肯尼迪总统发表讲话反对钢铁巨头们所宣布的产品提价。

钢铁工业是美国经济的一个支柱,大型钢铁公司说话掷地有声,独立行事。政府干涉产品定价被认为是退回到战争时期的价格管制。但是肯尼迪的经济顾问们认为提价会引发通货膨胀,因此,肯尼迪决定发表讲话。一阵僵持的紧张期过后,一家钢铁公司率先打破行规,实行降价。肯尼迪获得了成功,但是股票市场却因这位总统的攻击而暴跌。

股票市场在钢铁价格的争论之中又开始复苏。集团化是一种新的概念和新的方式,它似乎能够促使股价永远上涨。公司业绩增长,其股价也应该上涨,这种概念已被人们广泛接受和认同。它源自约翰·威廉姆斯等人的基本分析理论。很显然,股票市场偏爱那些业绩增长的公司并通过提升股价奖励这些“成长型”公司。比较或评估某个股票的常用方法就是看其价格与每股收益的比值即市盈率。若市盈率为20倍,你支付的价格就是每股收益的20倍。

若一支股票以20倍市盈率出售而另一支股票以35倍市盈率出售,市场大大高估了第二二家公司的股票。当人们比较这两支股票时,市盈率高也许反映出预期收益增长较快、收益下降的风险较小,或者说这个行业比另一行业更富吸引力、更符合市场潮流。市场潮流相当重要——公用事业部门听起来很普通,电信部门在过去是电话公用事业,现在却是因特网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当前经济的一个热点。

60年代的牛市不是由公用事业而是由公司集团化触发的。

集团是指由行业归属完全不同的公司合并而成的一个新的多元化大公司。集团化在60年代初具有许多诱人的特征,兼并就是它的一个特征。因1911年标准石油托拉斯(standard 0il Trust)的解体,美国法院提高了公司兼并的门槛。20世纪初,美国法院取缔了诸如标准石油托拉斯这样的横向兼并,也就是说,禁止公司收购其竞争对手。后来在20年代和30年代,美国法院又开始反对纵向兼并,阻止公司收购其供应商(收购供应商有时可以有效挤垮处于同一供应商之下的竞争对手)。

集团化还有其他诱人的特征。华尔街厌恶风险,不希望公司收益飘忽不定、反复无常。有一种思想认为盛衰周期不同的公司合并起来可以平衡其收益。例如一家防晒霜公司同一家雨衣公司合并能平衡晴天和雨天的销售收入。这种思想认为公司合并会使收益多元化,从而降低风险、提高市盈率、支持股价上涨。随着集团化在60年代初成为市场潮流,它给市场增加了另一个极为重要的特征——乘数。

为了明白它的神奇作用,我们假设一家20倍市盈率的热门大公司收购一家6倍市盈率的普通公司。为了简单起见,假定这两家公司股本均为100万美元,每股收益均为1美元。大公司Diver-sitronics简称D公司,价值2000万美元;另一家公司Mono—Line简称M公司,价值因市盈率低而仅为600万美元。通过D公司1股(20美元/股)换取M公司2股(6美元/股),D公司收购M公司股票。合并之后的公司仍称D公司,股本为150万美元,每股收益为1.33美元。D公司为市场热门公司,市盈率为20,因此它的股价由20美元升至26.67美元。实际上,它现在更加热门——通过收购M公司已将其收益多元化,每股收益提高三分之一,由1美元升至1.33美元。若合并之前的市盈率为20,合并之后的市盈率就应该是25。按25倍市盈率计算,股价升至33.33美元。

这一切听起来相当诱人,但这不是推动牛市持续多年的惟一因素。情况也许如此,它毕竟发挥了作用。比较知名(臭名昭著?)的受益者有利顿实业集团、Ltv公司(原名为Ling Electric,后改名为Linz-Temeo-vought,再后来为Ltv)、海湾与西部公司(模仿Englf and Devour)、国际电话电报公司即ITT。起首大写字母作为公司商号增加了它们的吸引力,一些公司的原有商号早被人们遗忘。

这场游戏一直持续到1968年1月,利顿实业集团宣布其收益不但未增加反而有可能大幅下降,市场为之震惊。该集团解散后,股市却不断攀升,直至当年秋天才歇脚。1966年上半年,集团化热潮受到了干扰。美联储因担心通货膨胀而宣布紧缩银根、上调利率,股市和经济应声而下。但是,美联储在减缓经济的同时又力免经济衰退,到1967年,股市和经济又恢复增长。可是,通货膨胀在1968年和1969年进一步攀升,美联储再次上调利率,结果导致了1969年至1970年的经济衰退。这里给我们的启示就是攻击美联储通常都会招致失败——这是在60年代。

集团化狂潮也是牛市怎样启动和成长、大傻瓜理论怎样发挥作用的一个例证。集团化起初具有积极意义,它确实能使收益来源多元化、降低收益的不确定性。同时,低风险也意味着未来收益的现值会更大。两家公司合并意味着公司的收益增多、规模扩大、价值更高。然而,当神奇的乘数作用推动股价时,市场开始盲目乐观。随着每股收益的增长,市场出现明显的上升。人们不是出于股票的实际价值购买股票而是想从因公司收益增加促使市盈率越来越高的股票价差中获利。这种作用一直持续到利顿实业集团被迫提醒人们公司合并并未增加公司收益为止。

60年代还有一种潮流,一直延续到70年代。这就是“时髦五十股”(Niftv-Fiftv)。它也说明了良好的基本财务分析是怎样变成牛市疯狂的。有迹象显示这种疯狂又出现在当今的市场之中。

60年代后期,专业资金管理人热衷于持有大约五十个成长型股票,这些规模大、财务稳健的蓝筹股公司似乎永远能扩大收益。同集团化不一样,这些公司并不依赖于兼并和乘数。1972年12月。

“时髦五十股”游戏达到了顶峰,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市盈率大约18.9倍,而这组股票的市盈率平均不到20倍,少数股票市盈率超过70倍。这组精挑细选的股票包含了大家熟知的迪斯尼、麦当劳、通用电气和IBM。由于1973年爆发的石油危机以及随之而来的经济衰退,众多公司的收益锐减,股价暴跌,“时髦五十股”寿终正寝。杰里米·西格尔最近对“时髦五十股”进行了分析,分析的结果表明,这组股票在1997年以前非常成功,其收益略逊于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这不像是“时髦五十股”的墓志铭倒像是指数化奏效的提示牌。1972年的“时髦五十股”近似于一种由50家著名成长型大公司股票组成的指数,它在某些方面同现如今的道琼斯指数没有多大区别。指数基金的表现还是非常令人满意的。

20年代的牛市

20年代的故事听起来似乎比60年代的故事更耳熟。某些投资者很可能对前者有些担心,因为他们想知道预测未来能否就像回忆过去那样。这里需要关注的是股市如何狂热而不是经济如何繁荣。人们在回顾20年代的故事时感到困惑:股票市场为何在1927年至1929年狂升?为何在1929年暴跌?最重要的是,经济为何在1929年至1933年彻底崩溃?

在1932年至1933年的经济低谷时期,失业率达到了25%——四分之一的工人失业。这个数字告诉我们,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有多么严重,它值得人们深思。过去的经济数据有可能不准确,真正的失业率可能更高。

同类推荐
  • 股市新丁入门书

    股市新丁入门书

    这是一本向股市新手介绍股票市场基础知识的书,针对想了解当今股票市场,并希望做出明智的投资选择的个人投资者,希望通过掌握股票知识了解市场的整体框架。作者的语言通俗易懂,避免大量使用术语,清楚地阐释了证券市场的方方面面。读了这本书,你能用最短的时间对股票市场有一个详细的了解,不必因为千头万绪而无从下手。作者鼓励读者通过观察和学习制定自己的个人投资策略,建立个人投资风格。本书的重点是保住投资资金,无论你的投资目标是单只股票还是共同基金,或者是股票和基金的投资组合,保住本金都是关键。在本书中你将读到,证券交易所和主要指数的介绍,如何看懂K线图,基本面分析以及技术分析,如何选择券商,短期投资与长期投资策略,等等。本书适合于任何股市新手,以及想要了解股票市场的读者。
  • 这样做就会有钱

    这样做就会有钱

    本书阐释的是一种赚钱的心态,一种支配和驾驭财富的智慧,一个可行的致富秘经。但愿通过阅读《这样做就会有钱》,你能够成为创造财富的佼佼者,创造美好幸福生活!思路决定贫富,人的贫穷主要是在于思想的贫穷,所以,要想富起来,就要让你的头脑灵活起来,靠智慧和头脑赚钱,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成功和财富离你并不遥远,也许这样做你就会有钱——要保持致富心态。不同的心态会演绎不同的命运,导致不同的结果。积极向上的心态激发人生的活力,为创造财富带来巨大的动力源泉。要有良好的人品。良好的品德不仅是每个人立足社会、创造财富的基础,更是让他人与你合作、赢得财富的前提,财富必然会跟着美德来。
  • 雪球专刊第038期:阿里帝国上市记

    雪球专刊第038期:阿里帝国上市记

    今日阿里IPO进程已进入倒计时,IPO时间可能在19日左右。IPO融资规模预计在200亿美元左右,或成有史以来最大的IPO。上期财说对阿里的财报已作了详尽的360度全解读,投资者看了阿里巴巴(BABA)靓丽的二季度财报一定振奋不已,那么阿里究竟是怎样取得如此靓丽业绩的呢?这期财说就带你到阿里帝国各业务板块一探究竟,深入了解其盈利模式。
  • 彼得·林奇投资选股智慧全集

    彼得·林奇投资选股智慧全集

    在本书中,从投资理念、选股方法和技巧、股票买卖时机的选择、给投资者的忠告四个方面对彼得·林奇的股票投资方略进行了总结。彼得·林奇强调个人投资者的优势,告诫个人投资者千万不要相信任何投资专家的投资建议;重视股票的载体——企业,以及对其深入调研,认为日常生活的环境是发现“10倍股”的最佳场所;对企业的股票进行分类:缓慢增长型、稳定增长型、快速增长型、周期型、困境反转型、资产富裕型,并分析了各自的特点,提出相应的投资策略;非常看重公司的报表,提出了报表中最应重视的指标。
  • 婆媳关系管理(财蜜eMook)

    婆媳关系管理(财蜜eMook)

    21世纪了,咱都能上厅堂、下厨房、设路由、修汽车了,却还在用农业社会的方法跟婆婆算计家用、抢老公关注?这也实在是弱爆了! 伟大的管理学家德鲁克说过:“管理被人们称之为一门综合艺术”。综合说的是自我认知、智慧和领导力,艺术则是如何在实践中应用。 婆媳关系也是一样一样滴——基本原理是“老公是衔接的关键点”、自我认知是“儿媳妇是谁、啥作用”、需具备的智慧和领导力则涉及“管钱、经济独立、与人相处”三方能力。 与人相处是一门艺术,婆媳的关系中,全因一个男人变得微妙——可简单可复杂,取决于你的站位。是选择“占有”他、“分割”他,还是与他形成同盟?
热门推荐
  • 影帝总想秀恩爱

    影帝总想秀恩爱

    酒后乱事说的就是江羡和傅迟慕。“你不会是想赖账吧?这证据可都完完整整地待在我手机里呢。”宿醉醒来的江羡望着傅迟慕一言难尽,在看了他手机里的东西后更是一言难尽到想给他来一击必杀技。“不会是想赖账吧?”傅迟慕反反复复地追问让江羡很恼火,偏偏她又不是那种人。“不、赖……”江羡咬牙切齿地回答让傅迟慕很满意。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青少年素养修炼手册

    青少年素养修炼手册

    修炼不是别人眼中的修炼,而是实现心中的另一个自己。 成功不是别人的付出,而是自己实现自己的梦。 对于青少年,一本书有可能改变他的人生轨迹。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作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精思傅会,花十年工夫而成就的《青少年素养修炼手册》一书,在众多励志类图书中别开生面,行文流畅,简洁生动,不唯对青少年,即使对成年人也颇有启迪效用。它会在思想上、行动上给读者以帮助和指导,以“修”为主线,引导青少年强心益智,尽心尽力做好该做的事,帮助青少年跨越成长的艰辛苦楚,飞得更高更远。
  • 原核星

    原核星

    一切始于一个伟大的设想——人的意识可以通过亚空间前往其他平行空间。可惜,计划执行之时,这个所谓伟大的设想在实验之中出现了一个问题——完整的意识经过亚空间将会瞬间消失无踪。于是,为了人类的未来,科学家们开创了另一个被称为“心灵分流”的方法,即将某一完整意识粉碎,而后使其到达另一个平行空间,完成既定的任务。
  • 龙武九天

    龙武九天

    龙族弃子丢落人界,这个大陆叫做武神大陆,人人皆可修武,看我叶啸云如何成为一代武神!站在人界巅峰!
  • 枭隋

    枭隋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这是一个被误解和丑化的王朝,北击突厥,西灭吐谷浑,南并林邑,东征高句丽,举世强者,尽皆臣服。这也是一个伟大而传奇的时代,开科举,通运河,立三省六部,定隋律,三十七年国运,功泽后世。身为隋臣,将燕然勒功,布汉威于异域。乱世枭雄,当马踏天下,逐群雄在中原。寒门小将,当乱世来临之时,能否争雄于关陇豪门,凭手中钢枪铁马,当争出一个不一样的天下。新建交流群号:959259842
  • 我会看官气

    我会看官气

    《骆泽华》《八荒之地》《金冠紫雷蟒》《须弥戒》《斑纹虎妖》……———————————啧啧!这人的官气怎么这么浓烈?莫非是“微服私访”的皇帝?不等骆泽华心中暗自震惊,只见门后又高傲的走出一只小萝莉——哟!面前这个亭亭玉立、精灵调皮的小萝莉发流散如瀑,纤腰一束,玉腿轻分……这么傲娇嘚瑟干啥哈?嘶!她的官气怎么也这么的浓郁?这可是紫气,她这么小的年纪,怎么会有这么强的官气呢?莫非她是……
  • 今夜有梦

    今夜有梦

    《今夜有梦/李有干文集》是由26个小故事编织成的一部短篇故事集。苏北水乡的河与田,水乡的孩子与风俗,是李有干先生短篇小说着力描写的对象。他娓娓讲述着它们与他们的故事,表达着城市与乡村的冲突——商业社会与原始生态间的冲突。作者并不着意建构理想化的儿童时代,而是直逼农村儿童的真实生存状况,让读者不仅看到那里绿色、田园的一面,同时还了解它空阔、狞厉的自然环境,以及其间生存成长的孩子们的甜酸苦辣。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大艺术家降临

    大艺术家降临

    神兵九州的当代‘老爷爷’无故穿越至草莓、棋魂、柯南、网王、四驱等都市日漫的混合世界,而且他发现自己还可以去往其他世界,年龄更再一次变成了高中生。那还有什么好说的,过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