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08200000027

第27章 唐山皮影的艺市特色(3)

第四节 独具魅力的影人及切末造型

一、庙堂美术与皮影人物

滦河流域、燕山丛中,各种寺庙甚多,仅当年永平府昌滦乐地区的寺庙达六千余处。庙宇有城隍庙、关帝庙、文昌祠、奎文阁、龙王庙、八蜡庙、真武庙、火神庙、东岳庙、药王庙、虫王庙、雹神庙、三义庙等等。寺院有,普照寺、观音寺、宝塔寺、华严寺、万福寺、正觉寺、兴龙寺、龙泉寺等等。

庙堂寺院是百姓意愿的象征和信仰的体现。逢年过节或家中有悲欢之事,都要进行祭拜。庙堂寺院的神圣在民众中享有至高无上的声望。这些神圣便是刻在石上、画在壁上,或雕塑成形的人物。

皮影戏产生于民间,民间的庙堂美术对皮影人物的造型有直接的影响。

庙堂美术中的塑像雕刻及绘画多采用了变形和夸张的手法。雕塑有两种,一种是浮雕,一种是圆雕。圆雕是立体的,浮雕是在平面上凸出形象。不管哪一种都在不同程度上进行了变形和强化,这种艺术手法对皮影人物的雕刻是最好的启发。

皮影艺术演绎的舞台,就是一面影窗,通过灯光的照射,将人物影子展现在影窗上。这就决定了影人必须是透明的平面图像。只能在只有长、宽的二度空间里做上下、前后的活动,没有纵深表演,这就决定了影人的变形和夸张。它要比庙堂美术里的人物还要大胆变形和夸张。影人的头茬(面部)采用五分平视,头饰和帽子采取六、七分俯视。纱帽的翅子通常是八、九分视像,有时更加夸张。

影人的面部颜色分为黑、红、白、绿四种,表示忠奸和性格。黑代表刚勇、憨厚,白表示俊秀,当然也有“奸滑”之意,红表示忠正,绿表示草莽和灵怪。

影人头茬造型的变形与夸张,以及影人面部的四种颜色都直接来源于庙堂美术。例如,皮影生行,五分侧面,直线脸条,除五官之外,全部镂空,眉向上曲挑,眼珠居于面中。这种造型的来源,便是滦河流域昌滦乐一带观音庙里的观音菩萨形象。

还如红净(大),红脸,凤眼蚕眉,这种造型与关帝庙中的关公极为相似。

再如皮影中的大行,豹头环眼,个性鲜明。白脸以阳刻流线造型,这种造型很接近山神庙里的山神,也很像民间纸扎的“开路鬼”,这与庙堂美术与民间剪纸有直接联系。

二、影人的冠戴与服饰

唐山皮影影人由头茬与身子构成。头茬分生、小、大、髯、丑等,其造型各有定式。同样,冠戴和服饰也各有讲究。

(一)冠戴

闺阁少女梳发辫,已婚者梳盘头。平民妇女只有簪环和一二朵小花,青衣不贴花。官宦妇女戴珠凤插珠花。王妃公主戴凤冠。

戎装女性有的包巾子,有的抱龙盔,有的抱风盔,有的冠帅盔。

男性行文人物的冠戴,分官帽、王帽、相帽、太子盔、冲天冠、平顶冠、太监帽、中军帽、公子巾、叶子巾、员外巾、穷生巾、风帽等。

行武人物有官帽、王帽、扎巾、罗帽、帅盔、公子巾、太子盔等。

行武人物不分性别,帽前都扎英雄翅。

外邦异族人物头饰与中原人相同,只在脑后有两条狐狸尾,冠后扎雉鸡翅。

不论行文或行武人物,官帽分等级,知府以下帽子没有压梁子,即帽沿上装饰图案,只有部府以上的官员有压梁子。品位极高的,要配上龙凤图案。

文武官帽在帽翅上亦有区别。文官用圆帽翅,武官用尖帽翅。

灵怪神仙的头茬,都有明确的标志。神仙是莲花图,仙女饰树叶,妖怪头顶用本型的图案。也有直接以本型刻形的,如猪八戒、牛头、马面等。

(二)服饰

影人的服饰,即是戳子(身子)。戳子分上节、中节、下节。上节指上身,中节指臀上部与腰的结合部,下节指前后腿。

影人戳子按行当区分,造型各有不同,分蟒袍、铠甲、掩(掩衫)、衫、衣(衣又分仙衣、龙凤衣、八卦衣、青衣、罪衣等)、氅(分老氅、公子氅、英雄氅)、袍(分龙袍、道袍、板袍、红袍)、褂(马褂)、流淌(短打)以及和尚袈裟等。

各类造型的装饰图案,都很细致,很有规矩。蟒袍饰蟒龙、云片、江水海涯。花衫,由衣和裙两部分组成,刻满绚丽的花卉图案。仙衣多用菱形图案装饰,佩有长条飘带。武将的铠甲,刻有鱼鳞、锁子连环、人字……

唐山皮影影人的冠戴服饰,除了演绎清代故事特殊外,其余各朝代人物的冠戴服饰都是一致的。这也和庙堂美术中的壁画和雕刻一样,采取了“以简胜繁”的不分朝代的办法。

三、彩帘子及其他切末

唐山皮影除了影人刻镂细致讲究外,还表现于各种切末刻制的绚丽多彩。

七尺影窗大干世界,一棚影中需要大量的道具,这就是切末。

影窗本来是两度空间的平面,却要造出三维(长、宽、深)空间的感觉。皮影雕刻艺人们挖空心思,充分利用影窗的上下位置,巧妙地处理近景、中景、远景的空间关系。这就出现了“彩帘子”。

彩帘子实际是廊檐景片。影窗上的彩帘子构图是中心对称式的。

它的图案多种多样,要根据剧情场次的需要而定。

宫廷用的彩帘子有“丹凤朝阳”、“金龙流云”等。

书房的彩帘子用“琴棋书画”。

农家用彩帘子是“渔樵耕读”。

绣房用的彩帘子是“翎毛花卉”。

各种各样的彩帘子图案设计极其美妙。刻镂细致,黑白连缀,浑然天成。把宫廷装点得金碧辉煌,王气盎然。把绣户兰房衬托得花团锦簇,兰麝飘香。把农家院打扮得清幽自在,丰庆祥和。把书房点缀得典雅恬静,翰墨生香。在彩帘子的下方又有相适宜的家具什物,生动逼真地造出一个迷人的洞天,把观众的心紧紧地吸引过来。

在繁多的切末中,彩帘子是大件,因此雕刻艺人也格外下功夫。

小的切末很多。在皮影演出中经常出现不够用的情况,雕刻艺人常随用随刻。

桌子类:龙书案、香案、文堂、武帐、仙桌、供桌等。

椅子类:龙椅、绣墩、太师椅、金交椅、圆椅、方椅、长条椅等。

桌几上摆设类:瓶盘、鼎炉、钟表、铜镜、如意、拂尘、团扇、果盘等。

室外景很多。如金殿、帅府、龙宫、阎王殿、庙堂、城门、彩楼、灵棚、云洞、仙窟、桥梁、山石、花木、园林、碑刻等。

使用这些切末,使观众如身临其境。

根据剧情的需要,车船、马匹、轿辇、各种兵器、飞禽走兽、花草虫鱼,无所不有。

随着影人操纵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切末的分类将会更精密、更丰富。

小结

唐山皮影的影人、切末,是唐山皮影的重要标志之一。它不但质地优良,而且造型美妙,刻镂精细,这是其他影系不能比拟的,它可以单独地成为一种艺术品(有专节另述)。

唐山皮影人物造型和冠戴服饰受庙堂美术的影响十分明显。在以后的发展中,也借鉴了其他姊妹艺术的优长。

唐山皮影的切末种类繁多,应用广泛,尤其是大型切末彩帘子更是独树一帜,不论是图案设计,还是刻镂技巧,都是皮影系列中的精品。

第五节 独领风韵的主乐器

一、四根弦的构造

唐山皮影戏文场的主乐器是四根弦,也称四胡。顾名思义,它是四根丝弦组成,有别于二胡和板胡。

文场以四根弦伴奏,是唐山皮影的又一特征,在众多戏曲艺术中,可以说独领风韵。只要听见四根弦的音韵,就知道是唐山皮影了。

四根弦无论在烘托唱腔、表现人物情感变化以及加强剧情气氛等方面,都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四根弦的构造部件有:筒子、主柱、弦轴、弓子、马子、千斤。

柱子,高2.5市尺,上端弯曲,紧排四个孔,下端插入筒子里。柱子的材料必选用坚硬的木质,如铁梨木、乌木等。

筒子,直径2寸,一端蒙蟒皮,或用蛇皮代替。筒子的制作材料,多用红铜。

弦轴,插在柱子等距离的孔内,一头细,一头粗,制做得非常精美,用以缠绕丝弦。

弓子,用藤子条制成,取其韧性好的特点。弓子上拴两股马尾。

马子,是立在筒子皮上的,上有四小槽,隔开四根弦。多用牛羊骨制成。

千斤是依附柱子、套在四根弦上的铜钩,以调整音量。

琴师伴奏时,抚动丝弦的手指要戴上铜套,以便上下滑动,灵活快捷,音质优美。

四根弦音域宽广,音质柔美,响亮清脆,细软缠绵,在众多皮影戏伴奏乐器中,韵味浓重,特色突出。

二、“庆仙园”四根弦出世

四根弦在唐山皮影中使用,并做了挑梁乐器,成为唐山皮影的主色调,这其中有一番摸索和周折的过程。

唐山皮影自郭老天开创了掐嗓唱法之后,影匠们纷纷效仿,变成唐山皮影的独特唱法。唐山皮影以唱工见长,艺人们要在唱工上下工夫,伴奏的乐器的烘托作用相当关键。

在1919年之前,唐山皮影的文场伴奏的主乐器,已经有了三次变化。第一次是由笛子伴奏改为京蹦,是弹拨乐器。

第二次是由京蹦改为三弦。

为什么把笛子改为京蹦,把京蹦改为三弦,年代久远,已不可考。

第三次是由三弦,改为二胡,这是1917年的事情。

当时的翠荫堂班在沈阳的小河沿演出。翠荫堂班有许多名角,是以唱工为主的皮影班社。主唱演员苗幼芝和孙兆祥在切磋唱腔的时候,总觉得三弦伴奏空档太小,不能和柔绵的音调贴在一起。他们便找到琴师张殿甲一起商量。张殿甲亦有同感。他说,弹的不如拉的,拉的可以托腔保调,不但贴得紧,而且省嗓子。

于是三个人便试着使用二胡,替换了三弦。

二胡,又称嗡子,是用木筒蒙以蛇皮制成。它的声音柔和,属于中音乐器。

翠荫堂班的乐器改革在沈阳取得了成效,得到了观众认可。

可惜琴师张殿甲在这一年病故。二胡乐器的进一步改革他没能实现。

当时著名艺人张绳武,也是皮影唱腔的开拓者。张殿甲死后,他去找当时的著名琴师龙达。这时候影班已经回到唐山,住“庆仙”茶园演唱。

张绳武将张殿甲的改革告知龙达,龙达听了甚是高兴,认为张殿甲的改革是很有意义的。龙达是个很有见识的人,他年轻时曾到山西、陕西及口外一带捣皮货。

唐山皮影的伴奏琴师多数是盲人,但龙达耳聪目明,是个“有眼”的琴师。因为喜爱音乐,所以在外经商时,很留心当时的地方戏。在山西和陕西,他曾多次看过那里的地方戏曲“碗碗腔”和“道情”戏。

“碗碗腔”,流行于山西、陕西一带,是很古老的剧种。实际上是当地皮影戏的唱腔,属于秦晋影系。它的得名,一说是打击乐中有两个小铜碗碗,一说是文场伴奏的月琴。月琴旧称“阮咸”,故名“阮儿腔”,因音谐,又称“碗碗腔”。

据考证,“碗碗腔”盛行很早,最迟在清乾隆年间就已经有专人写剧本了。

“道情戏”,是流布于民间的说唱道情。在不同地区受不同地区的戏曲影响,而曲调不同。有的地方称道情为渔鼓或竹琴。道情的历史渊源很早,据考证,出于唐代,是道教徒在道观里所唱的“经韵”,慢慢在民间流布开,也称“道歌”。

道情分两种体例,一是说赞体,一是曲牌体。说赞体流布于江南,曲牌体流布于北方,主要在陕西、山西、河南、甘肃等省,并且逐步发展成戏曲道情。它的剧目内容有“升仙道化戏”、“修贤劝善戏”、“民间生活戏”、“历史故事传奇公案戏”等。伴奏的乐器,仍沿用原始的渔鼓、简板,后来又增加丝弦乐器。尤其是流布在晋西北的道情,形成了强烈的地方风格,实际上是一种座唱的曲艺形式。主唱者怀抱渔鼓,手持简板,击节演唱。另有五六个人伴奏。伴奏的乐器有竹笛、板胡、四胡等。

龙达心里有“碗碗腔”和“道情”的影子,便想到了唐山皮影乐器的改革。他认为由三弦改二胡是一个进步,但是二胡低回有余,高扬不足,是其弱点。“碗碗腔”中的撞击铜碗,清脆响亮,能引发高音,晋西北的“道情”中四胡的伴奏,可以使所有的伴奏乐器贴合连贯。

龙达大胆地引入了两种地方戏曲的伴奏优势:四弦和铜音。并把这两种优势加以改造,变成一种新的优势,即四根弦。并特别强化了四根弦的铜筒作用。

这便是四根弦在唐山皮影中产生的经过。它发端于唐山的“庆仙”

茶园,时间在1919年。从此唐山皮影的主乐器被确立为四根弦。四根弦的产生到如今已近百年历史,造就了许多名艺人,涌现出众多皮影琴师。已故著名琴师阎绍继堪称佼佼者。

阎绍继,乐亭人,少小失明。聪慧善悟。早年从师陈焕章拉四根弦,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天道酬勤,终于走上“唐山皮影名琴师”的宝座。

他的演奏手法丰富多变,指法灵巧,揉、扣、打、滑、躲、空、闪、托多见工夫。尤其是他的三指交错滑音,更具妙处,人称“三指如一舌”。伴唱腔,托音保调;拉过门,清纯如水。深受观众的爱戴。一溜“挂儿”下来,台下必报以热烈掌声。

阎绍继用活了四根弦,培养了许多唱工演员。他说,伴奏对于演员就是起到“以水帮鱼”的作用。

小结

唐山皮影的主乐器四根弦,是唐山皮影的视听门面。它独有的音韵不知倾倒了多少人。它如同一根魔杖,在琴师手中滑动,把唐山皮影唱腔的神韵定格于艺术之林。

琴师,过去称为“随手”,是专为唱工演员服务的。唐山皮影发展到今天,不知涌现出多少琴师,有“有眼的”,更多的是“没眼的”,但是他们的贡献是不可低估的。

众多琴师留下姓名的不多,因为他们一直处于从属地位,这是不公平的。

琴师要有高尚的人品,正如阎绍继一样,起到以“水”帮“鱼”的作用。

宽人克己,以托腔保调为本,从不炫耀琴音。琴师们对唐山皮影的发展壮大所起的作用,人们不会忘记。

第六节 开台与闭幕的独特方法

一、三遍“通儿”开台

唐山皮影传统的开台方法,是打三遍“通儿”。这是与别的戏曲品种不一样的地方。

影匠依序上台后,不支影窗户便开“通儿”,这是头一遍“通儿”,为了聚人。观众从四面八方来到影台底下,影窗户不支,就是便于观众能看见影台子里的人,寻找到自己喜爱的影匠。

头一遍“通儿”的锣鼓经叫“三旋”,节奏是从慢到快,从轻松到紧张的情绪。

影匠们一边打“通儿”一边朝台下望,见观众到得差不多了,第一遍“通儿”宣告结束。

这时候,拿影的上下线,支起影窗。接着就打第二遍“通儿”。第二遍“通儿”的锣鼓经叫“一封书”,节奏轻快,给人以安然祥和的感觉。

第二遍“通儿”打完,稍停时辰。这时候,拿影的上下线,在影窗的两边放上当晚使用的切末,如桌、椅、文房、帅帐等。

第三遍“通儿”开始,是最后催人的意思,呼唤走在路上来看影的观众,要快跑几步,不然赶不上开台了。这遍“通儿”的锣鼓经叫“急急风”。

节奏快,声响大,急急催人,然后嘎然而止。台上台下鸦雀无声。影窗上从左右两边上来两个特殊造型的影人。左边是大手厮(头大,下巴大,一只手特别大),右边是小球厮(个儿小,秃头或梳小辫)。

两个滑稽人物,随便聊天,借他们之口,传影班之话。如某某影班来到某某贵宝地,多行方便,多给照应之类的俏皮话。

大手厮和小球厮下去,影戏开始。

二、影卷上窗观众四散传统的唐山皮影演出,一般一宿唱三个小时。每宿唱到什么地方,影社形成惯例。

散影的表示与其他戏曲大有不同,是独一无二的。

影卷是照本宣科的剧本,也是散影的标志。演唱时,影卷放在影窗的案板上,散影时,将影卷猛然戳在影窗上,同时锣鼓响起,看影的观众便四散离开影场。

散影的时间要和当宿所演的剧情相结合。一般散影要掌握在剧情发展的高潮处,以期造成悬念,吸引观众明晚再来。

比如演唱《五锋会》,第一幕“赌头争印”,必须演到曹保青峰山招亲,情急性猛的暴虎大喊一声:“喽罗们,大开寨门,迎接你姑老爷上山便了!”随着一阵锣鼓,影卷猛地戳上影窗,便是散影了。

同类推荐
  • 到南方去

    到南方去

    老雕和男孩第二天一清早就出发了。高尔果想,这一天他一定能够飞到维斯特尔堡登。在飞行过程中,他忽然听见男孩自言自语地说道,“现在他们穿越的这个地方是无人生活的地方。”他们的脚下是南麦德尔帕德。那里除了一片荒芜的森林,简直什么东西也没有。但是,当雕听见男孩这样说的时候,却立刻喊了起来:“在瑞典北部这个地方,森林就是人们的土地。”
  • 天空深处

    天空深处

    人物赵先生大约45岁,闲人;美女作家30多岁,作家;戴安娜30多岁,广告公司职员;理查德大约40岁,商人;小姬大约20岁,离家出走;空姐不到30岁;现场摄像人25岁;男人声音(广播声);第一场,第一景,(灯光,舞台空阔,演员与观众坐在一起。)
  • 画史:国画历史演变

    画史:国画历史演变

    中华文化也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国各民族文化的总称,是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汇集而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物态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等方面的总体表现。
  • 因为山在那里

    因为山在那里

    这是全球首位独立完成14座8000米雪山行走拍摄的摄影家的孤独逐梦之旅。 从喜马拉雅到喀喇昆仑,1个人,10年,10万公里自费攀援独走。 以绝无仅有的百幅珍贵照片,和不曾为外人道的绝境生命体验, 讲述一个人的十年雪山故事。
  • 行走与歌唱

    行走与歌唱

    我出生在上海,父亲是中学教师,母亲是磨床工人。父亲很希望我有一技之长,所以,我岁数还小的时候,就想让我学乐器。快上小学的时候,我随他们去了贵州遵义,那里有一个工业基地,许多上海人到那里支援建设。环境极为艰苦,粮食不够,副食匮缺,一个月只能吃一次肉,两次豆制品。文化生活就更贫乏了,学习音乐几乎是奢望。孩子们的玩具多是报废的螺丝钉、轴承和打磨的鹅卵石。即使在这样的环境里,父亲也不放过任何可以让我接触音乐的机会。我们楼下住着民兵连长小王,他的京胡拉得不错。
热门推荐
  • 春回天府(成人卷)

    春回天府(成人卷)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力量、新家园、援建工地上的旗帜、告亲人书、当新家从手中一寸一寸升起、目光中的光、小城阳光、奠基、重建、悬空、你的名字在援建的路上疾行、还是那片土地、种在废墟上的太阳、记得、援建工人印象、重建,重建、家在彭州等等。
  • 成功人生必知的68个管理技巧(下)

    成功人生必知的68个管理技巧(下)

    管理学者认为,处理好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是管理才的首要问题。管理者的第二个目的管理所有动态性的关系。管理者是所有势力的中心,这些势力都有他们的工作安排,所有势力都要求管理者用能促进目标的方式管理。施行有效的危机管理可以成功地防御危机的发生,现代公司应具备良好的危机管理意识,唯有如此,才能及时遏止危机,最终走向成功。本书让读者感受到全球顶尖的商业智慧和决策理念,从而能够明白管理技巧的真谛。
  • 关于“子孙违犯教令”的历史考察:一个微观法史学的尝试

    关于“子孙违犯教令”的历史考察:一个微观法史学的尝试

    在晚清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中华法律艰难开启了法律现代化的进程。随着法律改革逐渐深入,在起草制定新刑律过程中,围绕“子孙违犯教令”等条款的存废问题,引发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法律讨论。百余年后,回眸视之,其间成败利钝,颇值玩味。本书尝试以“微观法史学”的崭新视角,围绕“子孙违犯教令”条款及其所涉权利义务关系、立法司法实践,进行全方位解读,追溯其文本沿革,探究其司法观念,深度分析该条款在中华旧律体系下的丰富表现,希望能对传统中华法系多一份同情之理解,为未来中国相关法律问题之解决提供历史鉴戒,并从学科方法论上进行反省,但愿能为中国法史学研究开辟一条蹊径。
  • 契约娘子

    契约娘子

    阿润:我有两个愿望。贺兰春华:说来听听,或许我可以帮你。阿润:第一,是开家红火的小饭店。贺兰春华:凭你的厨艺……这基本不可能,第二呢?阿润:找个可靠的男人成亲。贺兰春华:怎样才算是‘可靠的男人’?阿润:这个很简单,要英俊挺拔,心地善良,身家清白有点钱,身体健康能力强,最重要是全心全意只爱我……贺兰春华:我们还是谈第一个愿望吧!
  • 女人不可不知的心理学

    女人不可不知的心理学

    有位作者这样写道:“女性是支配人类命运的尘世之星。”女性身上蓄集着无穷的睿智,这种睿智体现最明显、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其交际魅力。在一个女性取得了与男性同等地位的时代,除了天生体貌、装饰、举止、态度、言谈外,还要注重培养融入这个社会的能力,也就是女人不可不知的心理学。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影帝家的喵星人

    影帝家的喵星人

    姓名:苗杏仁。绰号:杏仁糖、喵星人。目前身份:猫。毛色:杏仁色。饲主:敖澈。居住地:主人的帽子、口袋、床上的枕头。技能:卖萌装死。
  • 一世倾心:放倒妖孽邪王

    一世倾心:放倒妖孽邪王

    大婚之日未进门便被休弃,穿越而来的千敬表示淡定,不吵不闹退了婚,事后还混了个郡主的名头拿来装逼。可是,总有人换着花样逼她,害她,还想着要弄死她,且个个都是金马奖影帝影后。某女冷冷一笑,放马过来吧!姐浑身都是戏。“千娇郡主这个身份是你赐的,现在还给你,我们绝交!”倾城女子把玩着手中的青丝,眼中精光流转。“不就是想要本王给你王妃之位嘛!直说便好。”“……”卧槽,这都被看出来了?!
  • 太极拳经

    太极拳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仙君的小仙草

    仙君的小仙草

    传闻无常师是一个阴毒诡谲、十恶不赦、性好弑杀的恶毒童姥,她使得一手出神入化的东瀛暗器,可以挥手间化血为刃,毙人命于瞬息之间;也有传闻无常师貌若天女,玉质冰清,是传说中天山门的传人,受天命下山,游历世间,为众生换命。众说纷纭下,闻人有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