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09800000019

第19章 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5)

根据禅宗的法脉,达摩是西天第28代祖师,到东土传如来正法,为中国第一祖。西天第一祖自然是释迦牟尼。由释迦牟尼而传到大迦叶,再到阿难,一直到27祖般若多罗,接着就是28祖菩提达摩。

27祖般若多罗得法后,往南印度行道,到香至国。香至国的国王有三个儿子,第三子最开通,叫菩提多罗。27祖拿出无价宝珠请三个王子辨析,只有小弟菩提多罗慧根独具,推崇心宝,淡于俗物。般若多罗知道菩提多罗将是他的传法弟子,但由于机缘未熟,暂时不传。等香至王离世,大家都守在灵前痛哭,惟有菩提多罗在父王的灵柩前寂然入定,到第七天才出定,向般若多罗要求出家。27祖替他授戒,传法给他,对他说:“如来正法从迦叶那里一直传到我这里,现在传给你。你对诸法都已经通达了。达摩就是通大的意思,你应该叫做达摩。”

菩提多罗改名菩提达摩之后,成为第28祖。

达摩问般若多罗:“我已经得法,该往何国去做佛事?请师傅开示。”

般若多罗说:“你虽然得法,不可远游,先在南印度吧。等我灭度后67年,你应当去震旦(中国),用大法药,直接上根人。千万别着急去,着急反而衰败得快。”达摩蒙师傅多方指点,服侍师傅40年,不离左右。

师傅圆寂后,达摩才开始“演化本国”。他首先破掉“佛大胜多”手下的有相宗、无相宗、定慧宗、戒行宗、无得宗、寂静宗等佛门内六宗邪见,使他们归于正法。然后在南印度和整个印度广行大法,计有60年。远望神州有大乘气象,起东去之意。于是告别同学,乘船渡海,经三年寒暑,到达广州。时在梁武帝普通7年,即526年,达摩也就150岁的样子。

南朝佛教在梁武帝时代已经达到鼎盛阶段,梁武帝崇佛,天下闻名。

广州刺史萧昂前往迎接达摩,并报告梁武帝萧衍。萧衍立即派人迎请,于10内到达金陵(南京)。梁武帝问:“朕即位以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数,有什么功德?”

达摩说:“并无功德。”

梁武帝又问:“为什么没有功德?”

达摩说:“这只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好比影子跟着东西走,并没有实际效果。”

萧衍问:“那么,什么是真功德?”

达摩说:“净智妙圆,体自空寂。这种功德,不从世俗求得。”

萧衍问:“如何是圣谛第一义?”

达摩说:“空洞洞的,没有圣谛。”

萧衍问:“那么朕对面的又是谁呢?”

达摩说:“不认识。”

萧衍没听懂。达摩知道话不投机,就离开萧衍,去到洛阳。时在527年,北魏孝明帝在位。达摩四处传播禅定之法,当时学佛之人大多热衷于引经据典,高谈阔论,一见来了个习禅的,都讥笑他。达摩就跑到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终日默然。大家都不知道他在干什么,都说是壁观婆罗门。

当时有个僧人,叫做神光,是个旷达之士。他起先博览群书,善谈玄理。每每叹息:“孔老之教,礼术风规而已;《庄子》《周易》之书,也没有说尽妙理。听说达摩大士住在少林寺,圣人不远,应当去拜访。”就到少林寺朝夕侍奉达摩。达摩只是端坐面壁,不给他讲什么法。神光就想:“古人求道,敲骨取髓,刺血济饥,投崖饲虎。古人尚且如此,我又是哪种人?”那时侯正是腊月,天下大雪,神光就站在雪地里不动,天亮时雪已经掩到膝盖。达摩可怜他,就问: “你站在雪地里这么久,想求什么事?”

神光流着泪说:“唯愿和尚慈悲,开甘露门,多度众生。”

达摩说:“诸佛无上妙道,旷劫精进,难行能行,非忍而忍。岂能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就想得到真法?莫白辛苦了。”

神光一听,就悄悄取出快刀,砍断自己左臂,递给达摩。达摩知道这神光是个法器,就说:“诸佛最初求道,都是不顾性命。今天你在我面前砍掉左臂,也可以求法了。”于是把神光这个名字改为慧可。

慧可问:“诸佛法印,可以听听吗?”

达摩说:“诸佛法印,不从人得。”

慧可说:“我心不安,请求师父给我安心。”

达摩说:“把心拿来,我给你安。”

慧可沉默了好久,说:“找心根本找不到。”

达摩说:“我给你安心安好了。”

慧可闻言大悟,做了达摩的门徒。

过了9年,达摩要回印度,就对门人说:“时候到了,你们各自谈谈体会吧。”诸弟子各自谈了心得,只有慧可礼拜师父后,一言不发,回到座位。达摩认为慧可得到大法的精髓,就对慧可说:“如来把正法付给迦叶,辗转到了我这里。我今天把大法付给你,袈裟也一并给你,好让人相信你。”因为当时人信力不足,要有看得见的袈裟才肯相信。达摩给慧可一番指教,然后随口念了一首偈子——

我本来此土,传法救迷情;

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如果说, “一花就是达摩,五叶就是慧可、僧璨、道信、弘忍、慧能”,那倒也是有趣。不过历来是指慧能一花,开出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这五叶。

达摩来东土,跟他学法的不多。传法给慧可后,达摩不久遭人下毒。

他知道自己在中国的事情已经做完,就吞下别人下的毒药,端坐而逝,据说是回印度去了。他开的法门,当时理解的很少。

慧可传法也很困难,他四处奔走,却没有一个寺庙让他住,最后慧可照世俗的说法死得也很惨,他自己倒是安然而去,说是还债。慧可传法给僧璨,也叮嘱他隐居深山,不可出来弘法,因为时机不成熟,会遇上国难。所以禅宗最初韬光隐迹,正史上没有多少记载。然而后来正是这个名不见经传的禅宗,席卷整个中华,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几乎成了中国佛教的代名词。正史上早期有载的人和事,许许多多都烟消云散了。而禅宗的历史,却注定要由他们自己以后来补写,于是有宋朝普济,集北宋先贤之《景德传灯录》、《天圣光灯录》、《建中靖国续灯录》、南宋的《联灯会要》、《嘉泰普灯录》等五灯,合成《五灯会元》一书,以灯录的形式,光大禅门之法。

达摩并不着急。他丢下种子,自己回去了。中华大地大乘的土壤正在造就,到时候他布下的莲种自然会开花结果的。由于他的道法在当时过于标新立异,他也就乐得清闲,面壁9年,悄然而去,时人莫知其所终。其实如来禅法,一以贯之,达摩标什么新,立什么异?没有那回事;又如来禅法,本无其法,因物现形,因人设教,处处标新,时时立异。他以《楞伽经》一本,传佛心印,似乎属于瑜珈行派的禅法;然而其机锋转语,又恰似大乘空宗的风范。究竟是哪一家?“我”且行我的禅,让大伙吵嘴去吧。吵完嘴,就有人想起修禅的事了,那时侯我的弟子,就会出来弘法。

其实人们吵嘴,也正是我的禅门一法,叫做“理人”。理入之后,就要行人。

理入的兴盛,就是师说的繁荣。

师说频频出

雄辩指高僧

一、佛法可研究,问学七八家

南北朝的大变化,除了在译经方面改变两晋几乎由罗什一家独霸译坛、冠绝一时的局面,从而形成南北四大译经集团的极盛态势外,在佛学方面也一改罗什中观学派一枝独秀、称雄天下的形势,出现了“问学有多门、是处闻师说”的繁荣局面。这些学者被称为“师”,他们的学问被叫做“师说”,主要有三论学、涅槃学、毗昙学、成实学、地论学、摄论学、律学和禅学等七八家。众多学派的出现,为隋唐时代佛家各个重要宗派的创立作了比较充分的思想准备。

1.三论学

这一派学问,从鸠摩罗什的中观学派化出。罗什弟子僧肇、僧睿等都是三论学的大师。三论指《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僧肇的《肇论》四篇,被推崇为三论学的第一部中国著作。三论师大多能言善辩,舞文弄墨,好磨嘴皮。大抵是用“二谛、中道”解释所有佛理,以一尘不染的空观,行无所不为的佛道。著名人物有僧钟、智林、僧朗、僧诠、法朗等。

由于对真谛俗谛和中道的解释不同,他们的看法各有差别。最后到吉藏(549~623)那里,使二谛中道和涅槃佛性相结合,归为一统,创立三论宗。

2.成实学

成实学推崇中印度诃梨跋摩(师子铠)所著的《成实论》,由鸠摩罗什在长安译出。此论特别否定“心性本净”的大乘观点,而主张善性恶性都是后天形成,“先天本净之性”只是权宜之说。有人认为,罗什翻译此论,本意在于让人理解辨析《成实论》的小乘倾向,以坚定大乘空宗的立场;或说此论比较进步,容易引入大乘般若,故罗什译出。《成实论》究竟属于大乘还是小乘,历来纷争很多。成实学的主要命题,字面上跟三论学一样,崇尚二谛和中道。三论师僧睿是第一个讲习《成实论》的,三论师昙影也是成实论师。反之,成实学寿春系创始人僧导、彭城系创始人僧嵩,也都是三论学大师,都出自罗什门下。可见罗什中观学派影响之深广。吉藏创立三论宗后,大批成实论师舍小从大,归向《涅槃经》的佛性论。

在法性论上,成实学主张法无自性,比如木没有火性,要因缘和合才能生出火来;木既然无火性,火必定是从外而来了。三论学认为这也是边见,因为火不在木头内,不在木头外,不在中间;不从内出,不从外来,不从中间出。

3.毗昙学

这里特指小乘的毗昙学。道安组织译出大量小乘毗昙经典,后来慧远在庐山请僧伽提婆重译《阿毗昙心》和《三法度论》,毗昙学开始在南北流传开来。小乘说一切有部的《阿毗昙心论》,主张“诸法离他性,各自住己性,故说一切法,自性之所摄。”说的是万物自性不变而现象虚妄。

慧远在庐山致书罗什,他们的分歧就在于此。罗什主张不但现象,连自性也是虚妄的,一切皆空。毗昙学却抓住自性不放,认为自性不空,比如说木有火性、水有湿性、地有坚性,物种不灭,三世实有,不可更改,随缘而现;所以身死神不灭,因果轮回,业报不失,命有定数。除道安、慧远之外,喜欢毗昙学的名人还有慧导,怀疑《大品般若经》;昙乐,批评《法华经》;僧嵩和僧渊讥评《涅槃经》。

按照三论学,人们会批评说——诸法不来不去,所以木中没有固定的火性,火不从木出,假如木中有火,为何木头并不自己燃烧?要干燥、点火或摩擦等因缘和合才燃烧?但也不能说木中一定没有火性。要是照如来藏思想、以及现代能量守恒转化定律,那么一切东西里面都“有”火性、水性等等,只要有条件,就可以从水、土、金等等生出火来,从土、木、金里面生出水来,如此等等。但是条件不具备的话,就无法做到这些,所以又可以说它们都无性,都“没有”水性、火性等等。

4.地论学

《十地经论》是地论学的经典,由佛陀扇多或(和)菩提流支译出。

此论是印度的世亲对《十地经》的解释,属于瑜珈行派。内容讲菩萨修道经过十个等级或次第,最后达到佛位,相当于《华严经·十地品》。地论学分南北两道,思想分歧颇大。北道系主要人物是道宠,徒众不少,但是流传下来的文献却没有。南道系创始人慧光,门徒遍于全国,影响最大。

然而,成佛引出一系列问题:人本来有佛性吗?心性本净吗?人人的佛性都完全一样吗?众生的佛性和如来的佛性一样吗?具备同样的圆满功德吗?这就是南北两道争论的问题。后来,南北朝末期,地论学更和摄论学在涅槃学基础上大汇流,成为当时和后来的隋朝佛教中极为重要的动向。

据说唐代的玄奘也正是因为对这个问题疑惑不定,才痛下决心,西行求道。

5.摄论学

摄论学推崇印度无着的《摄大乘论》。《摄论》属于瑜珈行派唯识学的经典和奠基之作,主张八识说。摄论师则发挥《摄论》,主要内容是九识说;主张“唯识无境”,阿赖耶识是妄识;这个妄识中又分出一个纯净的第九阿摩罗识,也叫做“无垢识”,指真如佛性;修行人用无垢识对治妄识,最终证人无垢识而成佛;所以一切众生都有佛性,都能成佛。真谛重译《摄论》后,摄论学开始流行。真谛门下有智颉、道尼、法泰等。地论学南道也有昙迁、净影、辨相等推崇摄论学。关于八识和九识的关系,新译家认为九识只是八识的别名,阿摩罗识只是阿赖耶识的果位相;他们认为旧译家对这一点没搞清楚,误以为阿摩罗识在阿赖耶识之外别成一识。

涅槃学风行后,摄论学、地论学等都汇人了张扬佛性的伟大洪流之中。

同类推荐
  • 近思录:理学入门书(国学网原版点注,姜锡东审定)

    近思录:理学入门书(国学网原版点注,姜锡东审定)

    《近思录》是依朱、吕二人的理学思想体系编排的,从宇宙生成的世界本体到孔颜乐处的圣人气象,循着格物穷理,存养而意诚,正心而迁善,修身而复礼,齐家而正伦理,以至治国平天下及古圣王的礼法制度,然后批异端而明圣贤道统。全面阐述了理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故此书实可谓囊括了北宋五子及朱吕一派学术的主体。
  • 理想国

    理想国

    《理想国》又译作《国家篇》、《共和国》等,与柏拉图大多数著作一样以苏格拉底为主角用对话体写成,共分10卷,其篇幅之长仅次于《法律篇》,一般认为属于柏拉图中期的作品。这部“哲学大全”不仅是柏拉图对自己此前哲学思想的概括和总结,而且是当时各门学科的综合,它探讨了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文艺等等各方面的问题,以理念论为基础,建立了一个系统的理想国家方案。
  • 人生的九项修炼

    人生的九项修炼

    成功的人生离不开修炼。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由此可见,无论是谁,要想实现梦想,改变命运,都必须脚踏实地地进行自我修炼。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认识自己、努力提高自己、不断完善自己,从而站在时代潮头,走在时代前列。“不但要在艰苦的、困难的以至失败的革命实践中来锻炼自己,加紧自己的修养,而且要在顺利的、成功的、胜利的革命实践中来锻炼自己,加紧自己的修养。”时时、事事、处处修炼自己,才能获取创新的灵感,赢得成功的自信,把握人生的命运。
  • 宽容

    宽容

    房龙的《宽容》从人文主义的立场出发,探寻千百年来人类精神上“不宽容”的根由。书中记录了精神专制造成的恐怖残酷罪行,说明人类的进步过程其实非常缓慢,摧枯拉朽的运动往往带来新的不宽容。房龙提醒我们,宽容仍是一种奢侈品,我们现在仍与穴居部落的人相去不远。不宽容是暴民们自我保卫的一种方式,要做到宽容,人类首先需要战胜恐惧。
  • 舍与得的人生经营课

    舍与得的人生经营课

    本书围绕“舍与得”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探讨,分为舍的境界、得的智慧、舍与得三篇,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将舍与得的智慧娓娓道来,以期对读者思想上有所启迪,对人生的经营有所助益。
热门推荐
  • 超界:诡异时空

    超界:诡异时空

    陈羽的英国女友莉迪亚说英国的警方和特工都无法找到案件的真相。陈羽的同学刑警刘凯参与中国案子的侦破,也束手无策而求助于他。当陈羽正在调查这几起怪案时,莉迪亚竟消失了,只留下了“当你找到真相时,我们将在上帝的办公室里相见”这句话。陈羽费劲心机也找不到她在这个世界存在过的任何痕迹。20年以后,科学家陈教授找到了穿越时空的方法。陈羽报名成了第一名志愿者,希望弄清楚发生在20年前的那些不可思议的事情,重见自己的爱人莉迪亚。他和陈教授的助手张天华一起回到了过去。
  • 周先生的险情

    周先生的险情

    不过一份150块钱的意外险,周先生的险情是不是有点多?“钱小姐,我被狗咬了,请拿过来取报销发票。”“钱楚小姐,我被鹅啄了,麻烦你来拿报销发票。”“楚楚,我脚被锤子砸了,来拿下报销发票。”……钱楚:“周先生,恕我直言,您这样的追求方式我不接受。”周先生:“那……我把报销发票给你送过去。”钱楚:“……”特别说明:大渣爷三观离家出走,胖妞妞们请知悉。爷的文爷做主,不喜欢的小盆友统统点叉退散,不必特意留言告之,新人新文,请多包涵╭(╯3╰)╮
  • 风云之降临纪

    风云之降临纪

    在这个最好与最坏的时代,风云激荡,为了生存下去,你需要抓住一切机会。
  • 大家小书:《金瓶梅》十二讲

    大家小书:《金瓶梅》十二讲

    成书于明代的《金瓶梅》,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社会世情小说。它以史书为依托,借小说《水浒传》中描写西门庆与潘金莲的故事,把故事引申开来,写的完全是市井平民生活,通过写西门庆的一个家庭来反映社会的黑暗腐败,开创了我国小说史上的先例。本书从美学角度剖析金瓶梅,从破题入手,将一位位书中人物的性情、命运发展详细解说。引领读者认识一个更真实的《金瓶梅》。
  • 待到“三花”烂漫时:三花幼儿园“家园社和谐教育”之追求(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待到“三花”烂漫时:三花幼儿园“家园社和谐教育”之追求(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待到“三花”烂漫时:三花幼儿园“家园社和谐教育”之追求》全面展示在“和谐教育”理念指导下,自主探索、开发、实践园本课程的进程,系统展示《家、园、社和谐教育课程建构与实践的研究》课题成果,通过系统介绍:家、园、社合作共育模式的创新展示;家、园、社和谐教育课程框架、结构、内容、实践、评价等方面;结合家、园、社和谐教育课程活动的优秀案例具体形象的展示课程实施的过程。书稿期待以严谨不失活泼、全面不失重点、理论不失可操作性的表达方式,向读者介绍家、园、社和谐教育课程的具体内容。以促进园本课程资源的多样化,为其他幼儿园在家、园、社和谐共育方面提供借鉴。读者对象:广大教育工作者、家长及社区人员。
  • Ragged Lady

    Ragged Lad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成长的故事

    成长的故事

    几年的时间足以改变一个人,转眼间,我已经上初中了,在4月份也迎来了我的生日,我没有说什么,连父母也没有。其实,生日又怎么样呢?中午会家吃饭时,妈妈对我说:“妹妹,今天是你的生日啊!”我“恩”了一声。“以前你总是在生日的前一个星期就很兴奋,现在怎么不响了——对了,你想吃什么蛋糕啊?”“妈妈,不用了。”我轻轻地说。十三年前出生的那个女孩只是响亮地啼哭,人们就给予她光环,让她每年都知道自己又大了一岁。可真正的英雄妈妈呢?她只是醉心于女儿的长大,而忘了自己曾经受到的苦痛。
  • Initials Only

    Initials Onl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独步归一

    独步归一

    被一群恶狼包围,她以为自己会没入狼口,千钧之际,他给她丢了救命稻草。擅闯东麦山,与欺君同罪,她犯下牢狱之灾。一道圣旨下来,她成了离王妃,所犯之罪一笔勾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她在相思棘前立下誓言,当与他相濡以沫,执手相依。奈何家族没落,设计之人竟是她的丈夫。一段深情,一道过往,抵不过权益之交。欠下他的债,她以命相抵。然她到底逃不过命运的枷锁。她可为国,为君,为天下人,独独不能为自己……
  • 他从风雨缓缓来

    他从风雨缓缓来

    ‘你怀孕了?’‘是!’“打掉!你以为怀了别的男人的种,就可以保住苏太太的位置吗?做梦!”方薇以为自己足够坚强,可她爱入骨髓的男人,却在她生命岌岌可危的时候,抱起了别的女人。心底最后一道防线崩塌,方薇彻底的绝望。--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