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11200000016

第16章 武器大观(3)

火箭炮有多轨式、多管式和框架式。其运动方式有牵引式和自行式两种。可一次发射1发至数十发火箭弹,最多可发射上百发。其主要特点:发射迅速,火力猛,配用弹种多、威力大、机动性能好,但发射时火光大,射弹散布大,阵地目标容易暴露。它主要用于压制大面积集团目标;也可用以布设地雷场,阻止坦克前进;又可排除大片地雷,开辟通路。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火箭炮得到了迅速发展,先后出现了许多性能优异的火箭炮。其中,仅前苏联就制成BM-14、BM-24、BM-20、BM-25等多种火箭炮。

这些火箭炮的发射装置多种多样,既有管式和圆笼式,也有方笼式,但轨道式已被淘汰。它们配用尾翼稳定火箭弹和旋转稳定火箭弹,射程达9~20公里。

20世纪60年代,前苏联研制成威力更大的BM-21式40管122毫米火箭炮。

它的发射管多,射程远,标志着火箭炮已经达到了一个新水平,并促进了世界各国火箭炮的发展。这一时期,原联邦德国制成了110毫米36管火箭炮,其最大射程达18公里,既可单发射击,又可以齐射。更引人注意的是,它已具有对付装甲车辆的作战能力,比苏联的BM-21式火箭炮技高一筹。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对火箭炮普遍重视起来,并研制出了一批性能先进的火箭炮,如意大利的菲洛斯25/30式122毫米多管火箭炮、西班牙的特鲁埃尔140毫米多管火箭炮、联邦德国的拉尔斯110毫米火箭炮、以色列的LARl60式290毫米多管火箭炮、原捷克斯洛伐克的RM-70式122毫米多管火箭炮以及美国M270式277毫米多管火箭炮等。

1983年11月7日,莫斯科红场举行的阅兵式上,一种装在大型卡车上的火箭炮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它就是当时前苏联新装备使用的BM-27式16管240毫米自行火箭炮。这种火箭炮比当年曾使敌人闻风丧胆的“喀秋莎”火箭炮威力更强。它的16个发射管每个长约5米,火箭弹径达240毫米,射程可达40公里。B-27火箭炮的战斗性能有突破性进展,配有威力强大的子母火箭弹、杀伤爆破火箭弹、化学火箭弹等,对付集群坦克、装甲车辆和集结的有生力量十分有效,标志着火箭炮发展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

目前,世界各国装备和正在研制的多管火箭炮约30种。口径绝大多数为51~381毫米,管数为3~40管。北约除将M270作为压制火力的主要炮种外,还制定了新的发展计划。根据未来常规战争的需要,北约决定发展三种不同射程的火箭炮:20~30公里的轻型、50公里左右的中型和100公里左右的重型火箭炮。

目前有代表性的火箭炮有中国的神龙WM一80型273毫米火箭炮、俄罗斯的龙卷风BM.30火箭炮、美国的大地震M270多管火箭炮、南非的暴风雨BLT“巴塔莱”40管火箭炮等。

长脖子的凶猛独角兽——加农炮

加农炮是一种身管长、初速大、射程远、弹道低伸的火炮。“加农”系英文“Cannon”的译音。中国习惯于把弹道低伸的一类火炮称为加农炮。坦克炮、反坦克炮、舰炮、海岸炮和航空炮等均属这种类型。一般炮身管长为口径的40倍以上,初速在700米/秒以上,射角在45°以下,可用以射击坚固的垂直、装甲目标和压制远距离目标。

发展加农炮的尝试最早可以追溯到16世纪末,17世纪初,人们为提高火炮的初速和射程,开始制造身管较长的加农炮。

起初,用加农炮发射球形爆破弹往往发生膛炸,搞得炮毁人亡,损失很大。

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的球形弹强度低,而加农炮的膛内压力大,温度高,使弹丸发热而爆炸。因此,那时多用榴弹炮来发射爆破弹。

后来到了1756年,俄国人马尔梯诺夫制成了一种身管长介于榴弹炮和加农炮之间的“独角兽”炮,适合于发射爆破弹,而且增大了射程。这种炮因在炮身刻有独角兽标志而得名,炮身较长,其身管长为口径的10倍,而炮的药室却呈圆锥形,有利于发射爆破弹。当时,欧洲各国对独角兽炮很感兴趣,纷纷进行仿制和改进,并列入军队装备。他们将这种炮称为“长炮身的榴弹炮”,可见它是加农炮发展过程中的“混血种”。

但加农炮真正的发展则是在线膛炮问世以后,当时的加农炮主要用来对付有装甲防护的战船。后来随着战舰的发展,出现过专门用来对付它的450毫米的大口径加农炮,但这种大口径加农炮寿命相当短,加农炮的发展不得不另辟新径。

于是,改进加农炮的途径就从大口径而变为缩小口径和提高炮弹质量。结果,在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初,加农炮的最大口径只有305毫米,但它的威力和寿命却相应提高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全身披挂钢甲的坦克出现在战场上,为了对付坦克等活动的装甲目标,加:衣炮又担负起打坦克和对敌前沿和大纵深目标进行火力突击的任务。

现在我们所说的加农炮是指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长脖炮。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使用较普遍的是口径为75毫米至130毫米的加农炮,其炮身长为口径的30至52倍,初速达880毫米/秒,最大射程为3万米。

由于加农炮的身管长,火药燃烧所产生的火药气体压力大,因而弹丸的初速高(一般为700~900米/秒),碰击坦克装甲时的动能大,穿透装甲的能力就强,正好能满足发射动能穿甲弹的要求。因此,穿甲弹都采用加农炮来发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对付日益增厚的坦克装甲,不仅反坦克炮多采用加农炮,连坦克本身也装备了适于发射穿甲弹的加农坦克炮。

到了20世纪50~60年代,加农炮的“脖子”更长了,其炮身长已达口径40~61倍,初速达950米/秒,最大射程为35公里。如果使用火箭增程弹,最大射程可达43公里以上。

目前,有代表性的火炮有:前苏联的2c5式152毫米自行加农炮和c一23式180毫米自行加农炮和芬兰的M一60式122毫米加农炮等。

火炮家族中的“混血儿”——加榴炮

加农炮和榴弹炮是火炮家族中出世较早的两种。榴弹炮的身管粗而短,初速小,弹道较弯曲,主要用来破坏和击毁固定目标,如工程设施、桥梁、交通枢纽等;而加农炮的身管细长,其长度一般都超过口径的40倍,而且初速高,弹道低伸,适合直接瞄准射击诸如装甲车辆和坦克等活动目标,所以通常也叫做“平射炮”。

早期的火炮,都是发射落地不爆炸的球形实心弹,并无榴弹炮、加农炮之分。16世纪中期,英国人什拉波聂里发明了一种装有许多金属弹子的炮弹,落地后发生爆炸,弹子、弹片四处翻飞,这种炮弹俗称开花弹、爆炸弹。又因它像石榴一样多籽,便得了个“榴弹”的雅号。

为了适应作战需要,提高火炮的通用性,使一炮多用,减少火炮品种和型号,有些国家研究将加农炮与榴弹炮合二为一,吸取两者的特长,制成兼有加农炮和榴弹炮性能的加农榴弹炮。现在的加榴炮用大号装药和小射角射击时,其弹道低伸,接近加农炮性能,可遂行加农炮的射击任务;用小号装药大射角射击时,其弹道较弯曲,接近榴弹炮性能,可执行榴弹炮的射击任务。早在1937年前苏联就研制成了M-20式152毫米加榴炮,身管长为口径的32.3倍,初速为655米/秒,最大射程达17230米。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许多国家都积极设计制造更先进的加榴炮。到目前加榴炮已成为现代陆军地面炮兵家族主要成员,是野战火炮的主力之一。主要用于射击远距离目标和破坏较坚固的工程设施。

现代加榴炮的日径多为152~155毫米,其身管长达口径的39~52倍,从而提高了火炮初速和增大了射程。

由于加榴炮有较突出的优点,美国等西方国家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首先重视发展加榴炮,而没有专门研制新的加农炮。目前,世界上先进的加榴炮有:中国的152毫米自行加榴炮和155毫米加榴炮、前苏联的盯20式152毫米加榴炮、美国的155毫米自行加榴炮等。

“防空卫士”——高射炮

高射炮被人们誉为“防空卫士”,是一种用于毁伤空中目标的火炮。它的特点是:射角大、瞄准和发射速度快。有随动装置的高射炮,可用雷达和指挥仪计算射击距离,通过同步联动,控制火炮自行瞄准射击。

德国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种专用高射炮。这种炮口径50毫米,身管长1500毫米(口径的30倍),炮弹初速573米/秒,最大射高4200米。两年之后(1908年),德国克虏伯兵工厂也造出了一门高射炮,口径为65毫米,身管长度为口径的35倍。值得一提的是,该炮装在门式炮架上,首次采用控制手轮调整方向进行瞄准。

继上述两种高射炮之后,德国在1914年制成了有代表性的77毫米高射炮。

它的较突出特点是,采用了装在四轮炮架上的简单炮盘。这种炮盘在行军时可以折叠起来,用马或车辆牵引;作战时,打开炮盘,支起炮身,即可对空射击。

此后,各国都在研制口径较大和炮管长的高射炮,以便对付飞机的挑战,并希望在同飞机的竞争中获得必胜的优势。

目前,各国现装备的高射炮大都是60毫米以下口径的高射炮,主要有20毫米、23毫米、25毫米、30毫米、35毫米、37毫米、40毫米和57毫米8种口径,其中以20~40毫米口径占多数,而且多为双管联装和自行式的。

近年来,随着直升飞机和武装直升机的大量使用,要求高射炮具有更远的射程和更高的命中率。在这种情况下,今后的高射炮口径有可能向稍大的方向发展。如有的国家研究用40毫米以上口径高射炮对付远距离低空武装直升机。

由于作战飞机向低空、超低空、高速和全天候方向发展。为了有效地毁伤低空飞机,适应未来作战的需要,高射炮发展趋势主要是采用小口径、高初速,更新弹种,火炮、雷达、指挥仪安装在同一车体,自行高速机动,发射制导炮弹,提高火力密度和射击精度。如美国和法国正研制40毫米48管火箭式高射炮安装在装甲车上,发射火箭增程弹。作战时,采用4管、8管、12管不同方式齐射,发射的炮弹其密度用计算机控制,能保证在1600米距离上,摧毁能力达70%。

现代高射炮不仅用于击毁空中目标,必要时也可用以射击地面和水面的目标,还可摧毁巡航导弹等。按口径可分小口径(20~60毫米)、中口径(60~100毫米)、大口径(100毫米以上)高射炮。

目前,新型的较大口径高射炮多采用雷达火控系统,而以光电火控设备作为辅助火控手段;对小口径高射炮来说,是以光电火控设备为主要火控手段。由于配备搜索和跟踪雷达进行自动搜索、跟踪,使高射炮的反应时间大为缩短。

在研制新的高射炮弹药方面,除了继续研制新型榴弹和穿甲弹外,还着重研制制导炮弹。德国在设计和研制35毫米激光波速制导炮弹,美国也研究了35毫米和40毫米简易制导炮弹。研制制导炮弹是当前提高高射炮命中概率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较先进的高射炮有:美国的爱发脾气的印地安人“火神”高炮系统,俄罗斯的戴眼睛的北极熊23毫米4管自行高射炮和怪老头37毫米高射炮,日本的“大和远空战刀”87高射炮等。

“追杀坦克的利剑”——无后坐力炮

无后坐力炮是由发射时炮身不后坐而得名。元后坐力炮的结构独特,它的炮尾有喷孑,发射时炮身的坐力被向后喷出的火药气体的反作用力所抵消。这就是它不产生后坐力的原因。无后坐力炮的特点与它的名字有关。由于它在发射时不像加农炮和榴弹炮那样产生巨大的后坐力,因而就不需一套笨重复杂的反后坐装置,火炮的炮架等也不必做得特别结实。这样,它的结构自然就简单多了,而且重量轻,便于运送和随时架起来向敌目标尤其是向坦克和装甲车辆等活动目标射击。

无后坐力炮的特点和优势在于发射时没有后坐力,由此使结构大为简化,重量相应减轻,便于携行和机动。但它也有明显的缺点,与反坦克炮、反坦克导弹等反坦克武器相比,在弹丸威力、射程和精度方面均显不足,已难以对付日益先进的现代坦克。另外,无后坐力炮消耗火药多,发射时有一多半的火药用于后喷,以消除后坐力。后喷火危险区大,易暴露目标。

论射程、精度、威力,无后坐力炮不及新崛起的反坦克导弹和不断改进的反坦克炮;讲轻便、灵活,在反坦克武器系统中,还有比它更小、更轻的反坦克火箭筒。因此,美国及其他一些军事强国已有将无后坐力炮从现装备中逐步淘汰的趋势,而许多第三世界国家还在大量装备。

同类推荐
  • 崇文读书馆:徐志摩作品精选

    崇文读书馆:徐志摩作品精选

    经典与名著是人类文明的积累和文化思想的结晶,凝结了人类的智慧,对人类历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并得到了读者的认可。当今社会,我们更需要通过阅读名著来穿越历史隧道,了解世界各国精彩的历史文化和艺术成就,从而获得启发,拓展人生。
  • 凶禽猛兽的风采

    凶禽猛兽的风采

    动物凶猛不仅仅表现为为进攻的杀伤力大,更主要的是这种动物无所畏惧,敢于进攻。如草原上的狮子,狼群,森林里的老虎,海洋中的鲨鱼等等。在天空中翱翔的鸟类也有很凶猛的一面,如鹰、雕、鸢、鹫、鸮、隼等猛禽,嘴强大呈钩状,翼大善飞,脚强而有力,趾有锐利勾爪,性情凶猛,捕食其他鸟类和鼠、兔、蛇等,或食动物腐尸。
  • 从小培养清华男孩的23堂课

    从小培养清华男孩的23堂课

    你的家庭教育完美吗?你的宝贝孩子独立吗?谁能给予他广博的引导?深刻的启发?谁在用18年的钻研来做一件事情?是你,更是《从小培养清华男孩的23堂课》!
  • 呼兰河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呼兰河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中小学必读丛书》系列图书是为了配合语文新课标的需要,根据中小学生不同阶段语文教学要求,邀请国内著名作家、学者、专家参与选目、编辑出版的一套目前国内规模较大、内容比较完备的课外阅读丛书。在阅读中提升学生词汇和语感,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思考与写作能力。拓展学生的视野,实现自我超越。
  • 非洲寓言(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

    非洲寓言(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热门推荐
  • 藏北行

    藏北行

    远方的客人哦,杀一头牦牛欢迎你们!去藏北最好的季节是每年的三月到五月或者十月到十二月之间,这段时间刚好错开了雨季,既不易陷车,又不太冷。我刚从内地回来,有些高原反应,心脏一阵阵猛跳。走前头一天,去人民医院做了个心电图,医生说心率不齐,心肌缺血,血压太低,低压60,高压80,要特别注意。去藏北是早就计划好了的,为等我,张捷和大嘴在拉萨已待了一个星期。十月二十八号早上九点,我们从拉萨出发,算是正式拉开“藏北行”的序幕。此次一共两辆车。我们的车是切诺基2500,去年才买的,还没跑过特别烂的路,这次算是考验吧。
  • 枭宠贵后

    枭宠贵后

    一代新后梓潇,一朝崩逝,竟成了叛国罪首,鞭尸示众。与此同时,柳巷重生一孤苦无依的孤女栾孑。从此以后,怯懦胆小的孤女性情大变。有人说她全靠魅惑上位。那就让嘴闲的人见识一下什么叫长袖善舞,什么叫棋艺卓绝。无事生非触她霉头的,一个都活不过三更。本来风生水起的新生活,总会遇见令人头疼的冤家。闲庭信步桂味香,吃个荔枝也要遇见他虎口夺食。夺就夺吧,一脸嫌弃是怎么回事?不管了,反正生来大度,一口还回去就是了。一朝帝王选妃,重登皇室门庭。紧随其后的冤家一路披荆斩棘。金殿之上捏着她的下巴威胁,“你想成后,那我便是这世上的王!只为一生枭宠无双。”——上一世,她苦心经营只为贤后名声,最终落得尸身受辱。这一世,她只为报仇而来。欠过她的,剥皮抽筋也要讨回。欺过她的,以眼还眼不足为过。辱过她的,削筋剔骨难平怒火。世人再对她有失公允,那就是一个字,死。【小剧场】……“主公,皇后召见男子了。”“阉掉。”……“主公,皇后想见您了。”“阉……不,为朕更衣。”
  • 六韬

    六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梦溪

    梦溪

    一场大雨过后,迎来异世重生的灵魂——张梦溪。前世的特工生活让她只想逍遥一世。然而命中注定要与他们相遇,到底是霸道腹黑似狐狸,却宠她、顺她的——卫麟墨;还是温柔、腼腆,却疼她入骨,爱她如命的——君如玉;或者是高高在上似不食人间烟火,却事事为她着想,爱她疼惜她的——陆麒渺。到底谁才是那个为她绾起青丝,陪她一起到白头的那个人?
  • 超神学院开始的邂逅

    超神学院开始的邂逅

    古旭,身穿超神学院,一场未知的奇遇让他牛逼哄哄,穿越诸天,不断变强,崛起。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蜜恋陷阱:总裁娇妻的绝地反击

    蜜恋陷阱:总裁娇妻的绝地反击

    平凡少女“卖身”前夜遭遇腹黑总裁?!她能怎么办,当然是被吃干抹净,乖乖嫁入豪门。“暖儿,我绝不会让你受半点委屈!” 盛宠之下,突如其来的一场车祸使她一尸两命。 是阴谋?!是诡计?! 四年后,改头换面的她再次出现。 经历一场场阴差阳错,一桩桩妒忌仇恨,她变了,他也变了。 可爱情,从未改变。
  • 文案摇滚帮:让写作更简单

    文案摇滚帮:让写作更简单

    “10W+的爆文信手拈来”、“BAT、网易、360、海尔、京东都是他们的客户”、“国内唯一高质高产的原创文案类自媒体”文案摇滚帮首次发声揭秘文摇的故事大法,手把手教你写出好故事!在写故事这件事上,90%的人有这样的误区——“这是一件拼天赋或者碰运气的事”。NO!其实写作也是有套路可寻的,文案摇滚帮十年经验倾囊相授,一本书教你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利用故事思维提升自己的影响力!
  • 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

    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

    腐败是一种以权谋私的行为。所谓权,是指公共权力;所谓私,是与公相对立的个人私利。以权谋私,就是利用、窃用、滥用公共权力而满足一己之私。据文献记载,早在文明诞生前夜的传说时代,我国腐败现象就已产生。当历史进入阶级社会后,腐败遂成为附着于统治阶级身上的痼疾。这些腐败现象在每个王朝的前期、中期和后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虽然其形式林林总总、五花八门,或为金钱,或为权位,但归结其根本,仍然不过是为了满足贪婪者的私欲。中国历史上每个王朝灭亡的具体原因很复杂,但是,究其根源无不与这些腐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腐败导致灭亡,严重的腐败导致速亡,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基本规律。
  • 世事浮沉,我心悠然

    世事浮沉,我心悠然

    20出头的年轻女孩,一直希望得到很多很多爱。渴望被爱,所以没有底线去爱别人,常常飞蛾扑火,遍体鳞伤。其实如果没有爱,很多钱也是好的,如果两者都没有,那么庆幸还有健康,还有很多可以摔跤的时光。这本书告诉你,怎样得到很多爱,或是得到很多钱,或者什么都不要,无欲则刚。世事浮沉,大浪淘沙,身边的人来了又走,我们都变了,不变的是越来越丰盈的心,可以悠然去看世事变迁、云卷云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