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16100000038

第38章 仙人往往今谁在,红杏花香重首回(4)

导致全真教在元代显赫一时的主要是两次机遇。一次是金世宗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召见了王处一,次年春天又召见了丘处机。金世宗的本意是想得点御女术之类的享乐方法,但王、丘二人的马屁没有拍对,只得到了一点象征性的赏赐。金世宗死后,金章宗看到全真教在民间的势力膨胀很快,害怕它作乱,所以就下诏禁罢。但过了几年,由于一些士大夫的支持,金章宗就改变了主意,转而采取拉拢利用的手段,把王处一再次召来,封了王一个“体玄大师”的称号,赏了他一座道观。还召了刘处玄来,让他住在天长观中。金章宗的宠妃元氏待丘处机也不薄,赏王处一、丘处机每人一部《道藏》。全真教遂顺风而长,风风火火地显赫起来,在民间拥有强大的势力。这是全真教的第一次机遇。此后,丘处机看到金、宋的统治均摇摇欲坠,朝不保夕,就率领十八个弟子,千里迢迢,历时四年,餐风饮露,从山东半岛跑到今天阿富汗的大雪山朝见成吉思汗,投其所好,以“不嗜杀人”对“欲一天下”,以“敬天爱民”对“为治之方”,以“清心寡欲”对“长生久视之道”,正中成吉思汗下怀,成吉思汗称他为“丘神仙”,给了他主领天下道教的圣旨。伴随着元一统天下,全真教再一次急剧膨胀起来,遍传大江南北。但是,一旦被政治利用,全真教早期的卓伟傲岸的气节也就很快消退得无影无踪。元人虞集就曾说过:“自朝廷命之,势位甚尊重,而溯其立教之初意,同不同未可知也。王喆创建的北宗全真教倡导三教一致、三教平等、三教和同。王喆在山东半岛建立的五个会社,均以“三教”二字打头命名,如“三教平等会”之类。他让刚入教门的弟子阅读的经典,除了道教的《道德经》、《清静经》外,还包括佛教的《般若心经》和儒家的《孝经》。把儒家和佛教的重要经典明确规定为本宗修道者的必读书,这在道教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就儒家和佛教相比,北宗受禅宗思想影响要大一些,这与它强调修性有关。

全真教北宗视家庭为“牢狱”、“火宅”,把父子、夫妻亲情称为“金枷玉锁”,要求信徒抛妻弃子,“跳出樊笼”,出家居住宫观修道。为了保证修道的成功,全真教北宗在初期奉行俭朴的生活方式和绝对的禁欲主义信条,要求道士断绝酒色财气,遏制食、色、睡三种基本的生活需要,把人的七情六欲都视为成仙证真的障碍,生死轮回的根源。王喆规定:“凡人修道先须依此一十二个字:断酒色财气,攀援爱念,忧愁思虑。”尹志平进一步规定道士要减食、省睡、断色欲。全真教在元代进入鼎盛时期后,有了华丽的宫观和田产,生活上不再那么俭朴,但也制定了周密森严的清规戒律。

北宗在修炼上强调清静自然、淡泊无为。王喆说过:“诸公若要真修行,饥来吃饭,睡来合眼,也莫打坐,也莫学道,只要尘冗事除,只要心中清静两个字。”(《重阳全真集》卷十)如果不是强调清静二字,这简直与禅宗没有什么差别了。那王吉占的所谓“清静”的含义是什么呢?他认为,“清静”包含两个方面:“内清静者,心不起杂念;外清静者,乃是见性。”(《重阳授丹阳二十四诀》)仅就这里而言,清静似乎也与禅宗所说的明心见性没有什么差别。不过,它的实质是“自然”,达到“自然”的途径是养气安神。他在《赠道友》中说过:“自然消息自然恬,不论金丹不论仙;一气养成神愈静,万金难买日高悬”(《重阳全真集》卷九)。

在修炼的最终目标上,北宗认为,修炼到阳神出窍后,一旦天帝召见,就可丢下身体这一臭皮囊,上可飞升仙境,下可悠游仙岛仙山,长生不死,逍遥自由,享受真乐。为此,他们把肉体飞升解释为:“离凡世者,非身离也,言心地也”,他们提倡的是心灵对现实的超越功夫,“得道之人,身在凡而心在圣境矣”(《重阳立教十五论》)这实际上是否定了传统的肉体飞升的观点,企图超越生死,与庄子的《齐物论》的思想很接近。

这说明,北宗在汲取佛教思想后,已经放弃了肉体成仙不死的理想,变为追求精神(“阳神”)不死了。这必定是有感于通过内丹修炼而企求肉体飞升的失败,似乎预示了内丹道教后来的总体失败。那么,超越生死何以可能呢?全真教认为,这是因为人自身有“性”,也就是“本性”、“真性”、“本来真性”、“元神”。为此,北宗把“识心见性”作为修道的最高目标。

他们认为,“本来真性”(“本真”、“真性”、“真心”、“元神”)不生不死,超越生死,王喆在《授丹阳二十四诀》中说:“是这真性不乱,万缘不挂,不去不来,此是长生不死也。”真性是人长生不死的保证。懂得真性,还要落实到行动中,知行合一,在修炼中切切实实地按照真性而行,促使真性展现。正如王处一所说:“彻悟万有皆虚幻,惟知吾之性是真,此亦为见性;即知即行,行之至亦为见性”(《北游语录》卷四)。关于这种真性与道之间的关系,刘处玄说:“虚者,道之体也。阴阳明其虚,则万物生也;至性明其虚,则恍惚生也。万物生成,则济于世也;恍惚生成,则出于世也。……虚者,道之实也。……实者,道也。道生于天地之先,至今常有不朽者,谓之实也。实者,性也。性生于万物之外,至今常存而不朽也,谓之实也。”(《至真语录》)由此看来,真性实际上就是道性。道之体和道之性均具有虚和实两种含义。虚实二者相通,这就为人修真性而得道提供了可能。

为此,在实际修炼的总体方向上,北宗全真教主张先性后命、重性轻命。北宗道士们认为,性为神,命为气,先养神,后修命。身安定而无欲,精就全,精全可以保身;心清静无念气就全,气全可以养心。意诚神就全,神全身心就能合一,就能返虚得道。其中,性命是关键。他们认为:“金丹之秘,在于一性一命而已。性者,天也,常潜于顶;命者,地也,常潜于脐。顶者,性根也;脐者,命蒂也。一根一蒂,天地之元也、祖也。”(丘处机,《大丹直指·弃壳升仙超凡人圣诀义》)在修炼次序上,北宗道士们主张先收心息念,除情去欲,做明心见性的功夫,然后才调息养气。所以丘处机说全真丹法是“三分命术,七分性学”(《长春祖师语录》)。当然,对一般人,全真教也主张先修命后修性。北宗的这种修炼功法体系,明显与钟吕金丹派的性命双修思想有继承关系。

全真教北宗非常重视实修实证。他们把心性内:丹的修炼称为“真功”,把济世度人的践履称为“真行”,例如《晋真人语录》说:“若要真行,须要修仁蕴德,济贫拔苦,见人患难,常怀拯救之心,或化诱善人人道修行。所为之事,先人后己,与万物无私。元代道士李鼎在《大元重修古楼观宗圣宫记》中认为,自老子传教之后,道教昌盛,可惜往后的道教越来越偏离老子的真传,“一变而为秦汉方药,再变而为魏晋之玄虚,三变而为隋唐之禳禬,其余曲学小数,不可殚记”,以至于使老子“五千言之玄训,束之高阁”,直到王重阳,才“以道德性命之学倡全真,洗百家之流弊”。他认为,道教到了全真教这里,才又回到了老子的本色。这话未尝不对,但又不完全对。这种回归,是否定之否定,是哲理的提高,其实质是道教吸纳佛教和儒家宋代理学的精华提高了其哲理水平。王喆自己说得很明白:“引儒释之理证道,使学者知三教本一。”(《重阳授丹阳二十四诀》)王喆可能由于金宋交战,交通阻隔没有看到朱熹的著作,但其弟子们和全真后人则是花了很大精力学习被朱熹集大成的理学的。李道纯说得很清楚:“禅宗、理学与全真,教立三门接后人,……会得万殊归一致,熙台内外只登春。”

全真教南北宗合流及其在元代的发展

全真教在元代统一后,由于北宗受朝廷褒扬而位尊势重,由北传向南,南宗不得不在元代中期以后并入北宗。李道纯、李月溪、牧常晁、李钰、赵友钦等人从南宗的立场推动了南宗融入北宗的历史进程,并积极融合南北宗理论为层次井然,内容严整,整合了道教炼养、清修二学,有道有术,道、术一致的理论体系。

李道纯是元代初期著名的道教理论家。他的著作有《道德会元》、《三天易髓》、《周易尚占》、《中和集》、《全真集玄秘要》,以及《太上大通经注》、《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太上升玄消灾护命经注》、《无上赤文洞真经注》等多种注释类著作,他的弟子辑其语录为《清庵莹蟾子语录》。

李道纯解《老子》是以“真常”为义,认为老子的道是“真常之道”,具有无名无言、永恒不变、虚静无为、变动有则、顺应中和等五个特点。他进一步融和《老子》和《周易》,以真常之道来阐释内丹修炼。

李道纯在《中和集》卷二中分丹法为二门三乘九品。九品为旁门。其中,下三品如外丹、房中、三峰采站等为“邪道”,中三品为辟谷、吞霞采气、想身中三气等为“外道”,上三品如存思、吐纳、按摩、闭息行气、屈伸导引、固守丹田、服中黄气等为旁门。李道纯认为,这些旁门九品至多只能却病,都不是正道。丹法正道有三乘,下乘为安乐之道,中乘为养命之道,上乘为延生之道,是为根器浅薄者所设,为渐门。还有最上乘的顿门,是为根器优异者所设。此法是“以太虚为鼎,太极为炉,清静为丹基,无为为丹母,性命为铅汞,定慧为水火,窒欲惩忿为水火交,性情合一为金木并,洗心涤虑为沐浴,存诚定意为固济,戒定慧为三要,中为玄关,明心为应验,见性为凝结,三元混一为圣胎,性命打成一片为丹成,身外有身为脱胎,打破虚空为了当。”这是“形神俱妙,与道合真”,大功告成之时。李道纯把全真教的三教合一宗旨从传教的权宜之计推进到了思想理论上圆融的程度。他的《中和集》的主旨就是三教合一,教虽为三,其源则一,三教皆明卦象未画之前的太极为本。金丹修炼即循太极之道而逆行之,精、气、神凝结为神胎而复归无极。金丹之要在于:“炼精化气,所以先保其身;炼气化神,所以先保其心。身定则形固,形固则了命。心定则神全,神全则了性。身心合,性命全,形神妙,谓之丹成也。”(卷三《全真活法》)李道纯认为,炼精化气使身不动,炼气化神使心不动后,还要炼神还虚使意不动,然后身、心、意合而“三家相见结婴儿”(卷二《三五指南图局说》)。李道纯强调,修道要“效天法地”,“虚”、“静”,认为“虚者大道之体,天地之始,动静自此出,阴阳由此运,是故虚者天下之大本也”,要“由虚里做功夫”(卷四《炼虚歌》)。但是,要使得身静心虚就必须致和,要致和就必须守“中”,所谓“中”,就是“玄关”。

李道纯对性命也作出了别具一格的解释。他说:“性者,先天至神一灵之谓也。命者,先天至精一气之谓也。精与性,命之根也。”这显然是用白玉蟾的先天精气神的思想来理解性与命的内涵。对于性与命的关系,他说:“精神乃性命之本也,性无命不立,命无性不存”,只有“性命双全”,才能“形神俱妙”。

陈致虚(1290~?)著有《金丹大要》、《金丹大要图》、《金丹大要列仙志》、《金丹大要仙派》、《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注解》、《参同契分章注》等。其中比较著名的是《金丹大要》。该书有浓厚的三教合一的思想,认为三教的根本是一致的,因为老子是三教之祖,万法之宗,内丹始祖。

为此,陈致虚把内丹之道与儒、释汇通,他在《金丹大要》卷二中说:“金丹之道,先明三纲五常,次则因定生慧。纲常既明,则道自纲常而出,非出纲常之外而别求道也。”在内丹功法上,该书融南北二宗丹法为一体,在很多方面作了比前人更加系统、精细的阐述。不过他的丹功似乎倾向于翁葆光一系双修。陈致虚的另一个在道教史上的重大贡献在于,他把北宗祖师王重阳与刘海蟾并列(二人同师吕洞宾),而把南宗尊奉为祖师的张伯端等南五祖作为王重阳的晚辈,明显地含有抬高北宗,贬低南宗的意思。但这种排列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北宗势强,南宗势弱的现实,又符合元代皇室早已封王玄甫、钟离权、吕洞宾、刘海蟾、王重阳为“真君”、“帝君”的“皇命”,所以这种谱系能够为南北二宗共同接受,为二宗合并后共祀祖师奠定了基础,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二宗的合并。

牧常晁也是属于南宗的道教学者,但又把南北二宗的思想作了融合。

他在所著的《玄宗直指万法同归》卷二中认为,丹法可分为顿、渐二乘,渐法即南宗先命后性之法,顿法即北宗先性后命之法。

在南北二宗的内丹功法的汇通方面,除了牧常晁的《玄宗直指万法同归》之外,李道纯的《中和集》、陈致虚的《金丹大要》、肖廷之的《金丹大成》也都做了大量的工作。这些著作综合南北宗丹法,使得内丹理论进一步系统化、成熟化。当然,汇通南北二宗,不只是南宗一方在做工作。王喆的《金关内锁诀》、赫大通的《金丹诗》、丘处机的《大丹直指》都对钟吕内丹思想有不少发挥。其中的一些思想与南宗有不少相通之处。

为汇通南宗奠定了基础。

同类推荐
  • 道德情操论(经典超译本)

    道德情操论(经典超译本)

    《道德情操论》是亚当?斯密出版的第一本主要着作,他一生中共修订过六次。斯密从人类的情感和同情心出发,讨论了善恶、美丑、正义、责任等一系列概念,进而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秘密。《道德情操论》对于促进人类福利这一更大的社会目的起到了更为基本的作用,是市场经济良性运行不可或缺的“圣经”,堪称西方世界的《论语》。译者在领会原著者思想脉络的同时,于编译中巧妙加入了现代理解与思考,缩小了阅读中的历史距离。行文简洁、有力,一改以往译文的晦涩拗口。该译本可从任何一页翻开阅读,精致的排版与精巧的开本适合随时、随地、随意、随性翻阅,特别适合非专业、非学术人群。
  • 方法论

    方法论

    笛卡尔在方法论中指出,研究问题的方法分四个步骤:1.不接受任何我自己不清楚的真理,就是说要尽量避免鲁莽和偏见,只能是根据自己的判断非常清楚和确定,没有任何值得怀疑的地方的真理。就是说只要没有经过自己切身体会的问题,不管有什么权威的结论,都可以怀疑。这就是著名的“怀疑一切”理论。例如亚里士多德曾下结论说,女人比男人少两颗牙齿。但事实并非如此。2.要研究的复杂问题,尽量分解为多个比较简单的小问题,一个一个地分开解决。3.小问题从简单到复杂排列,先从容易解决的问题着手。4.问题解决后,再综合起来检验,看是否完全,是否将问题彻底解决了。
  • 中国道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中国道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构成要素。长期以来,三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演变,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文化心态、民族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可以这样说,不了解中国儒、释、道三教的精神旨趣,就不能深透地了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哲理内涵,就不能了解中国人丰富玄奥的内心世界,更不能了解中华民族历劫不灭、坚韧不拔的文化生命和精神动源。中国文化自古是一个多元精神和合体。儒、释、道三教文化在这一和合体中各居于独特的地位,从不同侧面发挥着自身的社会功能,相互冲突,又相兼相容,共同建构着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
  • 庄子大讲堂

    庄子大讲堂

    两千多年后,我们的人生依然需要庄子透视古今的超凡智慧。一部《庄子》,成就了多少文人雅士。“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正因为世道污浊,所以他才退隐,与世无争。正因为人生有太多约束,所以他才强调逍遥。
  • 白沙心学

    白沙心学

    白沙心学是明代著名哲学家陈白沙创立的新的心学哲学形态。白沙心学以“自得之学”为核心价值,以心与理的关系为基本内容,强调心自得于道,自得于理,形成了“心无内外,理无内外”的内外合一、心理合一的新哲学思想体系。它是明代哲学发展链条中新的心学思想路线。白沙心学“内外合一”的新“心本论”哲学思想体系超越了程朱理学“是外非内”的“理本论”思想体系与陆王心学“是内非外”的“心本论”哲学思想体系,它是对程朱理学“是外非内”的“理本论”与陆王心学“是内非外”的“心本论”的综合与创新,从根本上体现了白沙心学的本质特征和理论特色,奠定了白沙心学在明代哲学史乃至整个中国哲学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
热门推荐
  • 老公你偏执症又犯了

    老公你偏执症又犯了

    【偏执情深男主X隐藏异能女主,1V1双洁】重回一年前,米潋只想彻底改变被囚禁的命运,然而上一世那个爱她宠她,偏执入骨男人,却突然改了画风。“潋潋,我会给你自由,只要你是我的。”“潋潋,我可以成为你喜欢的任何模样。”“潋潋,别怕我好不好,我什么都能答应你。”“潋潋……”——传闻中令人闻风丧胆的娱乐帝国太子爷,在家里实际上是这样的:“老公,我刚刚梦见了你又囚禁我,我接受不了,跳楼死掉了。”三分钟后,下人禀报:“夫人,司少他去跪搓衣板了!”“老公!有个女人叫嚣我配不上你,说她才是你的良配!”一阵风,男人抱着搓衣板过来,“宝贝儿!那个女人我来处理,今天这搓衣板可以不跪了吗?!”
  • 愿君星辰大海

    愿君星辰大海

    这是一场爱情的豪赌,赢了吗?她不知道,她唯一知道的,与他打下这个赌,是她今生最正确的决定!他是娱乐圈佛系明星,却是最认真演戏的演员,他说,他是演员,他最大的梦想是演出好的作品,他曾经节目中的女友标准被粉丝印刷成册,直到遇见了那个令他所有原则都崩塌的人。他说,顾夫人,遇见你,正好。此书绝对甜宠,欢迎入坑!
  • 这年头做鬼有点难

    这年头做鬼有点难

    这世界上应该没有比姜小佛更悲剧的鬼了,找不到去阴间路,久久的滞留在人间……忘记自己的前生,导致自己拿不到供奉,缺衣少食。不过,在遇上了一个全身泛着白光的男人后,姜小佛的鬼生就此改变。被这个男人带着去偷供品,让别的鬼给自己送钱,更是拥有一副美好的肉体,能让姜小佛感受到温暖。不过鬼终究是要离开的,姜小佛却发现自己舍不得了!
  • 壬占汇选

    壬占汇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扶桑花开君未归

    扶桑花开君未归

    她曾经,贵为天神,万人敬仰。现在的她,胆小如鼠,傻不拉几,实力弱到了极点。什么?到到达无人之境还弱?这还让他们怎么活啊!刘萧夜:“无人境界?呵,瑾儿止步于此,还真的是弱爆了!”莲逍:“明明很强啊!”刘萧夜:“……”你是谁?我不认识你!***莲瑾/扶桑:“无论如何,我都会找到你,即使你化成灰烬,魂飞魄散,我也要想办法把你找回来!”刘萧夜:“当我第一次沐浴光明,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火红,如同阳光一般美好。”莲逍:“九耀国永远是你的家。”子箫:“我愿用九万年修为换你一笑,瑾,即使你不再是扶桑,但你依然是我的帝后。”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重生之纨绔修仙

    重生之纨绔修仙

    “一键清理”落尘对着自己的识海喊道,体内杂质不断向外冒着,并伴随着一股恶臭。21世纪屌丝程序员带着360安全卫士穿越到了仙侠世界,360的各种先进功能都让他修炼走上捷径。
  • 巅峰相对

    巅峰相对

    应文轩曾经是《星际》的明星职业选手,风光正盛时陷入了比赛开挂的风波,后来在风口浪尖中选择了退役,因此退出了职业圈,原本的天才少年变成了默默无名的游戏圈路人甲,但是在一款万众瞩目的新游戏《巅峰》推出之后,应文轩渐渐又重新燃起了对电竞的兴趣,凭借着自己自身的天赋,和对游戏钻研,应文轩成为了这个游戏第一批高分路人并加入了曾经的职业战队,然而应文轩发现自己当年的退役风波并没有那么简单。
  • 绝代风华废女逆天改命

    绝代风华废女逆天改命

    前世,她被同门好友陷害,落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今生,她魂魄不全,连常人都不如,是个十足的废材。是他,找了她三百年,守了她两百年,用无与比拟的法力,帮她恢复了魂魄。从此,她踏上了修炼遥遥路,一步一个脚印,艰难前进!那怕被再次抛弃,那怕经历生离死别,恶人相逼,她终实现了当年的愿望:和他一样,以无以伦比的神力,击溃强敌,守护了这个世界!
  • 愿君不相离

    愿君不相离

    怼天怼地的洗碗工沈梦清倒了血霉,遇见了双面天使祁玉菩萨,带着二狗子一路修仙打怪还要帮他找弟弟,更是时不时的被黑天使狂虐。沈梦清心道:“弟控惹不起!躲?我是不想躲的,仙君我这心可疼可疼了,你快来救救我。”黑天使道:“你们修仙界越发没有体统,速速避让,否则我就不客气了。”白天使道:“快过来让我摸摸,我就不客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