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1700000020

第20章 七姑娘 (1)

44.

时针,分针,秒针,都居于同一起跑线上。

待在同一起跑线的,还有湖南同学的诡异故事……

“七姑娘?”我心里咯噔一下。

被爷爷盯住的那只鸡忽然由从容变得惊慌起来。它的头不停地点动,明显感觉到了双脚不对劲儿,嘴里发出惊慌的“咯咯咯”声。

果然,其他鸡突然又狂奔起来。刚刚落地的鸡毛又飞起来了。双脚并在一起的鸡重复了刚刚断命的鸡的动作,凌空而起,双翅猛拍,鸡头歪扭。

年轻妇女哀道:“我的鸡呀,我辛辛苦苦喂养大的鸡呀!”

老太太见又一只鸡要惨遭厄运,连忙大喝道:“七姑娘!你吃了一只鸡就够了,不要再伤害我家的鸡!”

这一喝声果然有效。悬在半空的鸡头不再扭转,行动自如地向左看向右看,仿佛鸡也听到了老太太的喝声,要看看那个捉住它双脚的七姑娘到底在哪里。

可是不光它,我们几个也什么都没有看到,别说七姑娘,连个姑娘的影子都没有。真不知老太太口里说的七姑娘是指什么东西。

不过,那个看不见的七姑娘似乎根本不听老太太的劝告。那个鸡头还没有活动够,又被一只无形的手扭住了。鸡的脖子动弹不得,只能死死盯住一个方向,似乎是断头台上等待刽子手下刀的犯人。可是这个犯人明显是无辜的,死到临头没有一丝抗争,却安静得让人绝望。

文撒子眼睛怯怯地瞟着悬空的鸡,轻声问老太太道:“您老人家说的七姑娘在哪里呀?”

老太太对着空气一指,说道:“就站在那里呢。她正捏着我家的鸡的脚,要吃我家的鸡呢。她生前嘴馋得很,想吃鸡又吃不到,死了就经常来偷鸡吃。雄鸡血本来是可以辟邪的,可是对她没有效果。我估计她的嘴巴上长着一颗痣呢。俗话说得好,一痣痣嘴,好吃无底。可是七姑娘也是可怜的人,哎……”老太太最后没有心痛家禽的怨恨,却对看不见的七姑娘心生怜惜。

老太太说的俗语,我常听爷爷说起,不但有“一痣痣嘴,好吃无底”的说法,还有很多其他的说法。比如“一痣痣颈,缎子衣领”说的是,如果颈脖上长有痣,此人将来肯定是穿绸缎衣服的人,也就是说将来有钱财。又比如“一痣痣鼻,谨防身体”说的是,此人身体素质不好,要注意防患病痛。又比如说“一痣痣肩,挑水上天”说的是,此人命苦,一辈子劳累不断。

我想,老太太或许并没有亲眼见过七姑娘,她只是从七姑娘偷鸡主观地推断七姑娘嘴上长有黑痣。但是七姑娘脸上真长有一颗痣也说不定,因为我自始至终都没有见到七姑娘。

即使后来爷爷用再简单不过的方法破解了七姑娘偷鸡,我仍然没有见到七姑娘的模样,而只见到了一只折不断的筷子。

爷爷见七姑娘又要掰断鸡的脖子,连忙大喝一声:“拜堂!”

我和文撒子,还有那个年轻妇女都不知道爷爷是怎么回事,都把迷惑的目光投向爷爷。爷爷大喝的时候一脸怒容,脖子上青筋突出,仿佛要跟谁吵架。

爷爷一生中几乎没有跟别人吵过架,或者说,没有这样怒火朝天地跟人吵过架。唯有一次,妈妈用晾衣架抽了我几下,爷爷跟妈妈吵了一架,也是满脸怒容,也是青筋突出。

爷爷责怪妈妈打我打得太厉害,说小孩子要打只能打屁股,屁股上的肉是呆肉。他一把夺过妈妈手里的晾衣架,怒火冲天。妈妈见他这样生气,只好拖过我,又在我被打疼的地方给我揉揉,爷爷这才恢复往日的温和。

但是妈妈在爷爷转身离开的时候偷偷跟我说:“这个老头子,当年我小的时候他都敢拿衣槌打我。现在我稍微教训下儿子,他还怪我下手狠了。亮仔是你的长孙,我可是你亲生女儿啊。真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啊!”

虽然后来妈妈生气的时候还是会“不择手段”地打我,但是从来不敢在爷爷面前动我一根指头。

虽然当时我没有听清楚爷爷喊出的两个字是什么,但是那声大喝果然有效果。悬空的鸡立即如石头一般落地,又一次惊得其他鸡飞奔急鸣。满屋的鸡毛再一次飞扬起来,如同正在弹棉花的房间。

接着,听得“当”的一声,似乎有什么东西掉落在地上。低头看去,原来是一根老旧的筷子。

后来,爷爷跟我们说,七姑娘其实是一个很可怜的人。很久以前,她出生在穷人家,在姐妹中排行第七,所以人们都叫她七姑娘。她的父母都给当地的财主做长工,自家连房子都没有。七姑娘给财主家养鸡和鸭,经常顺着从常山村那边起源的小港湾把水鸭赶到画眉村那头的水库,中间经过文天村。

文撒子打断爷爷,问道:“马师傅,你说的很久以前是多久以前啊?”

爷爷没有回答,倒是老太太抢言道:“大概是我只有五六岁的时候吧,七姑娘那时十七八岁,长得可好看的一个姑娘呢!可惜……”

爷爷说,七姑娘给财主养了许多年的鸡和鸭,不要说吃鸡或者鸭,连个鸡蛋和鸭蛋都没有吃过。财主家里飘出来煮熟的鸡肉或者鸭肉香味时,七姑娘只能跟她父母姐妹一起吃米糠。

“吃米糠?”我惊问道。

爷爷笑道,那时候的穷人家能吃上米糠也就不错啦。有的穷人家连米糠都吃不上,只能吃地瓜叶子、南瓜叶子。如果连地瓜叶子和南瓜叶子也没有吃的话,有的人就会去吃观音土。吃了观音土消化不了,只能活活地胀死。你以为那时候的日子和现在一样啊?

后来,七姑娘长到了十六七岁,漂亮的她被财主家的老爷看中了。六十多岁的老爷想娶七姑娘做姨太太。七姑娘开始死活不同意,但是在她的父母软磨硬泡下,她极不情愿地做了老爷的姨太太。

45.

跟老爷圆房后不久,七姑娘的肚子便仿佛一个被吹进气的气球,渐渐地大起来。

虽然七姑娘做了老爷的姨太太,可是待遇并没有比以前好多少。老爷的大老婆是个吝啬嫉妒的女人,吃的用的,能少给就少给。吃饭的时候还是老爷跟她一桌,七姑娘还是跟她父母一桌。

七姑娘气不过,但是也没有办法。老爷看中她只是因为她的容貌,可没有想过要把家产分多少给她。

第二年春天,七姑娘的肚子变得圆圆鼓鼓,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诞下一个孩子。

在这个地方有个约定俗成的规矩,就是女人在生下孩子后的几天里,一定要吃一只鸡补补身子。家里有鸡的就不说了,家里没有养鸡的花钱买也得买只鸡来给生孩子的女人吃。

七姑娘这下可有盼头了。她养了半辈子的鸡鸭,就是没有尝到过鸡鸭的味道。她盼着老爷或者太太端一碗冒着热气的、散发着香气的鸡过来,然后交给她一双竹筷子。她想着想着涎水便流了出来,仿佛她的一生就为等待这一个时刻。吃了一碗鸡,似乎她的人生便不再有抱怨,不再有不平等。

可是,盼了好些日子,就是不见老爷或者太太端着热气腾腾的鸡送到她的桌上来。

七姑娘终于忍不住了,她气冲冲地去找太太。

“别人生了孩子都吃鸡,你为什么不杀一只鸡给我吃?”七姑娘理直气壮地朝太太喝道。当时太太正和老爷一起吃饭。太太丢了筷子看着来势汹汹的七姑娘。老爷仍若无其事地自顾自吃饭,把争斗丢给这两个年龄悬殊的女人。

太太冷笑道:“家里养的鸡刚好开始生蛋了,等它们生完了蛋再给你宰一只,如何?”

七姑娘争辩道:“母鸡生蛋,那我吃雄鸡。”

太太笑道:“没了雄鸡,母鸡生不了蛋嘛。你吃了雄鸡,不就等于吃了母鸡吗?你还是等等吧。”

七姑娘怒道:“雄鸡有这么多,宰一只难道母鸡就都生不了蛋?你是找借口不给我吃吧?我虽然是偏房,但是给老爷生了孩子,你来了几十年,也没见生下一个蛋来,你是嫉妒我,怕我当了家吧?”

俗话说,打人莫打脸。太太被七姑娘这样一揭短,顿时变了脸色:“你还笑话我了?我还没有笑话你呢!”

七姑娘反驳道:“你有什么可以笑话我的?我身正不怕影子歪。”

太太骂道:“别以为你生了个孩子就怎么了。我是生不下一个蛋来,可是,你生的蛋是不是老爷的还说不定呢。是的,你说宰一只雄鸡不影响母鸡生蛋,但是母鸡生的蛋就是另外的雄鸡的蛋了。”

七姑娘恼羞成怒:“你,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别以为我听不出来。你骂人也不能这样骂啊!”

太太冷笑一下,上下将七姑娘重新打量一番:“不是吗?老爷年纪都这么大了,还能跟你生下孩子来?谁相信哪?”

老爷听了这话,把筷子往桌上一放,说道:“话可不能这么说啊。”

太太的怒火立刻更加大了,唾沫横飞地指着老爷喝道:“老东西,我没有叫你说话的时候你给我好好吃饭。别叫我把汤泼你脸上啊!”

老爷立即噤了声,拿起桌上的筷子继续往碗里夹菜。

太太又指着七姑娘骂道:“谁知道你生的那个野种是不是外面野男人的呢!你还好意思来找我要鸡吃!”

七姑娘被太太这样一骂,顿时哭号着要跟太太拼命。这时七姑娘的父母连忙进门把女儿拉走了。

七姑娘回到自己房里后,越想越气,把屋里的能砸的东西都砸了,能撕的东西都撕了。她刚生完孩子,身子骨弱得很,这样一气又一闹,便病倒在床上了。

在床上哼哼了不几天,七姑娘便断气了。临死之前她还断断续续地说:“我要吃……我要吃……我要吃鸡……”

七姑娘死后,太太也没有给她举行什么像样的葬礼,用草席一卷,便匆匆埋葬了。

七天之后,太太家的鸡群开始闹不安。

每天晚上十二点左右,鸡群里便吵闹不停。第二天到鸡笼一看,便有数只鸡被扭断了脖子,鸡血洒了一地。

太太开始以为是黄鼠狼来偷鸡了,便晚上不睡,偷偷守在鸡笼旁边,手里拿一把镰刀。可是,太太一连守了三个晚上,却不见黄鼠狼进来。村里其他养了鸡的居民却损失了好几只鸡。他们同样是晚上十二点听到鸡群的鸣叫,第二天才看见扭断了的鸡脖子。

一个晚上,一个家里养了鸡的人起来小解,看到了鸡被杀的整个过程,顿时吓得直接尿在了裤子里。

第二天这个消息便传开了,偷鸡的不是黄鼠狼。人们很自然地想到了那个苦命的七姑娘。七姑娘偷鸡的说法便在人们之间传开来。可是村里的鸡继续减少,却没有一个人能拿出应对的办法来。直到五年后,才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使得大家知道了破解七姑娘偷鸡的方法。

说来也巧,没有人想到破解七姑娘偷鸡的人居然就是她生前留下的孩子。

七姑娘死后,财主家里的鸡鸭转而由这个孩子来看管。七姑娘的父母没有自己的田地,离开了财主就要饿肚子,所以纵然再为女儿抱不平,也只能忍气吞声,继续在财主家打长工。而七姑娘留下的孩子,还是不能和老爷太太一桌吃饭,只能跟七姑娘的父母一起吃米糠。

有一天,太太叫这个小孩去镇上买白糖。小孩买了白糖回来的时候已经是傍晚,太太早就睡下了。小孩不敢叫醒太太,便顺手把白糖挂在鸡笼的栅栏上,然后回到七姑娘生前住的房子睡觉。

到了半夜,鸡笼里又响起了“咯咯咯”的鸡鸣,先是低鸣,然后声音逐渐变大,最后整个鸡群疯狂地嘶叫起来。

鸡鸣惊醒了屋里的所有人,老爷、太太、七姑娘的父母,还有那个小孩,都爬了起来跑到鸡笼前面察看。

46.

鸡群里的情况跟我和爷爷那晚见到的一样。鸡笼已经散架。先是一只鸡凌空而起,而后悬在半空不落地。接着“咔”的一声,鸡脖子被活生生扭成两段。鸡血洒了一地。其他受惊的鸡“咯咯”不停,鸡毛在空中飞舞。

老爷和太太见了这个情景不知道怎么办,七姑娘的父母看了也只能干瞪眼。

只有七姑娘留下的孩子根本不关心鸡群的闹腾,却非常担心挂在鸡笼上的白糖是不是从袋子里撒了。虽然鸡鸭都是他养的,但是反正自己吃不到一块鸡肉,喝不到一口鸡汤,鸡的生死与他没有丝毫关联。但是白糖是太太叫他买回来的,他顺手挂在了鸡笼上。如果白糖撒了,那他少不了挨太太一顿打。加上今晚又死了几只鸡,太太可能会把怒气转嫁到他的头上,到时候屁股上不知要挨多少棍。

孩子不敢靠近鸡笼,双手抓着七姑娘母亲的裤脚,拼命地大喊:“白糖!白糖!”七姑娘的母亲听了孩子的叫喊,并不明白孩子喊的是什么意思。其他人也不关心他嘴里到底喊的是什么,只是抖抖颤颤地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

可是,就在孩子喊出“白糖”之后,另一只凌空而起的鸡迅速落地。虽然那一摔使那只可怜的鸡从此断了一条腿,但是好歹保住了脖子。

接着,鸡群渐渐地安静下来,只有几只受惊的鸡还在“咕咕咕”地低鸣,似乎不相信恐怖的事情就此为止了。

不仅仅是鸡,鸡笼旁边的人们也不相信。

沉默了许久,见再没有鸡被扭断脖子,老爷才蠕动嘴问:“七姑娘……七姑娘走了?”

孩子见骚动平静下来,慌忙松开双手,跑到散架的鸡笼前拾起白糖。白糖从袋子里撒出了一些,但是总归没有全部弄脏。孩子一喜,连忙要把白糖送到太太手里。

“您叫我到镇上去买的白糖。”孩子说。

太太没有答理孩子,却俯身到一片鸡血中细细查看。

“你看什么呢?”老爷见太太的动作古怪,好奇地问道。他边问边跟着俯身到那片鸡血中查看,眯着一双并不怎么明亮的眼睛。当时的月光有些朦胧,太太便吩咐孩子:“你去拿灯盏过来。”

同类推荐
  • 波洛圣诞探案记

    波洛圣诞探案记

    对于自己在南非的发家之路以及手边留有一堆未经切割的钻石,老西米恩·李一直引以为傲,更不用说他哄起女人来确实有一手。可到了风烛残年的岁数,他在病痛中唯一想到的消遣方式,便是借着过圣诞节的机会,把四散各处的儿子们叫回身边,挨个儿数落。当然,他也没忘了提及修改遗嘱——挑起家人之间的猜忌是多么有趣的事!圣诞前夜,李家笼罩在不祥的气氛中,一声惨叫,老西米恩死在自己的卧室中。呈密室状态的现场,家里每个人都有作案的可能,面对如此棘手的案子,大侦探波洛也不得不度过一个并不轻松的圣诞节了……
  • 雪山的话语

    雪山的话语

    爱从山峰左边或者右侧出来的朝阳,一下从山峰正中出来了。山峰正中出来的朝阳是春天的朝阳。阿绒嘎不是自己走来的,他胯下的白马又老又瘦,又老又瘦的白马晃进村道时,太阳到了吃午饭的时候。一群野狗发觉了美味似的蹿出去。领头扑上来的那条黑狗,与阿绒嘎飘逸而去的马鞭相遇。马鞭蛇一样缠住狗头。阿绒嘎扬手挺胸,黑狗和它的悲鸣落进汹涌而至的狗群。阿绒嘎优雅地翻上马背。年迈的白马经不起变来变去的阿绒嘎,老马歪斜的身子阵阵颤抖,老马的四蹄一下忙乱起来。村道上涌出比往日更多的笑声。阿绒嘎利索地跨上马背,优雅地提提马嚼子。老马朝挤满了笑声的村口走去。
  • 繁华将尽

    繁华将尽

    1936年1月5日,曾任行政院驻平政务整理委员会委员的地质学家丁文江,在湖南谭家山煤矿考察时,因煤气中毒引发肺部感染去世,这一天,离他四十九岁生日还有三个月。丁文江是中国地质学的创始人之一,这次西行考察,是为了探明粤汉铁路沿线煤炭存量,以为长久抗日计。这个工作狂人竟然在不到五十的壮龄意外去世,消息传开,举国学界为之震惊。十年前,丁文江辞去淞沪商埠总办、离开孙传芳后,第一站去的是北京。北洋即将倒台,南方革命军发布的通缉名单上,丁文江和章太炎、陈陶遗、张君劢等人赫然在列。后来打听到通缉令并未真的施行,他也就放下了心来。
  • 直到寂寞碎落成海

    直到寂寞碎落成海

    爱情这种东西带着艳丽的毒,林蔻生中了毒,邵城昔染了剧毒,楚南远时常毒瘾发作。有生之年,无人幸免。
  • 人文山水珞珈

    人文山水珞珈

    武汉拥有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学,并非始于一九一三年在武昌东厂口方言学堂校址、利用原有设施和教员设立的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更非始于一八九三年由张之洞在武昌三佛阁大朝街口创办的自强学堂,而是始于一九二八年经国民政府大学院允准,在国立武昌中山大学基础上创建的国立武汉大学,距今尚不足百年。一九三二年,武汉大学迁入位于东湖西南依山而建的新校区,从此与人文山水朝夕相伴,追随中国教育快速世界化(现代化)的步伐,在中国社会急遽现代化的进程中走到了今天。“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忧人忧事忧人事之所短,而忧其所短则必知其所长。
热门推荐
  • 快来打我呀

    快来打我呀

    【轻松搞笑吐槽风格】开局一身膘,升级靠挨刀!走一走,看一看,这个胖子相当贱。随便打,随便骂,你打不了吃亏,你骂不了上当。这是你从未见过的欠扁嘴脸,这是你从未见过的耐揍狠人。累了,乏了,也不要怕,他会给你安慰和鼓励……他是史上最欠扁,也是史上最耀眼。只因他越挨打越强大,直至强大到可怕~!
  • 花开在冬天里

    花开在冬天里

    愿爱情有始有终有归宿愿岁月有情有义不迷途愿梦想是你前行的路愿你前行的路永不孤独谨以此书,献给心中有故事和心中有爱的人们,献给那稍纵即逝的青春。
  • 相见不如相思雪

    相见不如相思雪

    曾经有多爱,后来就有多恨,不管许下多少的相思都换不回那最初的深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帝尊你怎么又着火啦

    帝尊你怎么又着火啦

    新书:《予你三生情缘》发布啦~~~欢迎跳坑啦~收藏啦~~她,二十一世纪国际偷盗界一姐,惨遭昔日同伴背叛致死。东池漓,东城闻名遐迩的废材怪物,被兄长、二姐凌虐而死。一朝穿越,她成了东池漓。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她,崛起东城,成为无数人的梦魇,却也有无数痴男怨女为之痴狂。昔日废材成天才,睥睨天下,艳绝四方,命运就该掌控在自己手上!偷天偷地偷人心,被称为冷面修罗的她,若有三分柔情似水,便只在他面前。群号:326088426,欢迎前来调戏没节操作者,验证:文中角色名。
  • 汤姆·索亚历险记

    汤姆·索亚历险记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世界儿童文学中的一部经典作品。这部源于马克·吐温真实童年经历的小说,通过充满童真童趣的语言,讲述了聪明又淘气的汤姆和小镇上的小伙伴们的冒险故事。在枯燥乏味的生活中,他们的所作所为是当时世俗道德和教会戒律所不容的,但几次冒险经历使他们的童年生活多姿多彩、充满生气。
  • 催眠师手记(第二季)

    催眠师手记(第二季)

    其实,这个世界从来没有任何问题。它不会抑郁,没有压力,和几亿年前没任何区别。是我们出了问题。我们抑郁,承受压力,甚至崩溃。我们挣扎在左或右,却忘记了平衡。所以我们以为一切都出了问题。我们怀疑一切。我们因此不安。如果福尔摩斯主攻心理学,而华生会催眠,他们的故事大概就是“催眠师手记”系列。
  • 陌生的中国人

    陌生的中国人

    改革开放,让一个强大的中国、陌生的中国突然呈现在世界面前:从浙江清冷的青田到喧嚣的西班牙马德里,从广西中南部贫困的上林到黑非洲加纳的金矿,从鸭绿江畔繁华的丹东到朝鲜平壤的寂夜;从故乡到他乡,从早先的超稳定到如今的四处漂泊谋生,陌生的中国人不断带给世界惊奇的同时,自身承受了多少情感的磨难、经历了多少苦痛、留下多少灵魂的背影?本期我们从杨猛的长篇纪实《陌生的中国人》中精选部分章节,让您从中感受中国人在海外含泪带血的奋斗经历——偷渡西班牙1995年10月初,一个清冷之夜,19岁的郑建茂离开家乡青田,踏上偷渡之路。
  • 妃子我独尊:龙妃戏诸王

    妃子我独尊:龙妃戏诸王

    小纪新文《一等皇后的烦恼:陛下为妒夫》已发,大家要支持哦http://m.pgsk.com/origin/workintro/351/work_m.pgsk.com于北夏国,她亲眼看到母妃受虐而死,她满腔仇恨,却只能笑面迎人,忍辱负重,多次死里逃生。他,妖艳无比,灵艳不可方物,面具下的那张脸又有何其的冰冷;他,危险尤物,神秘身份,作风令人闻风丧胆,却对她有着无人可知的阴谋……四年后,皇宫风浪大作,当她报以旧恨之后,谜雾重重,何去何从……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