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20200000106

第106章 贺巡抚教化云贵 张学政算计忠良(2)

“我手拿毫笔将你打。”张学政踱来踱去,反剪了双手,十分得意。夜深了,却无睡意,夫人见状,披衣前来书房探望,见他剪手踱步,口中喃喃有语,似唱非唱的,满口的“我手拿毫笔将你打,锵锵锵”的,因张平时总是沉默寡言,少有话语,而今见他独自一人如此自言白语,夫人大惊,以为丈夫遇见鬼了,撞了邪了。于是大呼:“不好啦,来人啦!”把安安静静的一个学政府闹了个鸡犬不宁。

张学政是断然不敢把所奏之事告诉夫人的,不敢把自己的快乐同夫人分享,只是一个人偷偷地乐,夜里睡到床上,把夫人紧紧地抱了,竟是做了一夜的美梦。张学政越如此,夫人越是不安起来,派了家人,到庙里抽签,却抽了个“下下签”,求仙问巫,亦言有野鬼缠身,把一好端端的夫人吓得不成人相。于是又是请师公道士追魂立禁,打醮谢天,又是请道士求星拜斗,如此忙乎了近一个月的时间。

道光皇帝接到贵州张学政的奏折,开始有些震怒,认为李继所讲《皇朝经世文编》确实有违朝制,朝廷钦点八股文范本,自乾隆中叶就已开始,已近百年历史,当然不能更改,认为张学政所奏在理,于是准备批准,将派钦差严查此案。适此两江总督陶澍、陶中堂入京见驾,道光皇帝把张学政所奏之事与陶澍讲了,想听听陶澍的意见。

却说陶澍自从江两代天阅兵以后,威望更是盛隆,他掌管清朝的东南江山,虽然只有寥寥数省,却是全国极为富裕的省份,掌握了大清经济的半壁河山,成了道光皇帝十分倚重的国之干臣。在听了道光所讲的张学政所奏之事后,陶澍并没有急于表态,只是反问了道光:“陛下以为如何呢?”

“朕准备依奏派钦差严查,只是尚未定决,故与爱卿言及。”

“陛下意欲再兴文字之狱乎?”

陶澍如此一问,却把道光皇帝问了个哑口无言。“《皇朝经世文编》微臣曾参与过编撰,所选之篇章,乃本朝自顺治爷开始至今被公认或钦定的经世济国之文,微臣曾向陛下奏请过的,并经陛下御览了的,可算是钦定的范本了。微臣以为,张学政所奏过于草率,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耶,望陛下圣裁!”

见陶澍反对,道光作罢,并不打算对张学政的奏折作任何处理。一个月过去,见贺长龄依然很是潇洒,自己并没有得到朝廷的片言只语,也就清楚“手执毫笔将你打”这枝毫笔并没有钢鞭的力量,并没有将贺长龄打倒,并没有将李继赶走,不久又恢复了沉默,整日又郁悒寡语。

张夫人见丈夫又恢复了往日的郁悒沉默,居然没有整夜拥抱自己了,虽然有一些失落的感觉,却终将悬挂了一个月的心放了下来。“谢天谢地谢菩萨,谢祖谢宗谢师公,终于驱了鬼除了邪了!”

一天,贺长龄接到陶澍的来信,信中提及了张学政所奏之事,这让贺长龄惊了一大跳,他没有想到,这个平时对他恭敬有加的张学政竟在背后放冷箭,于是有些愤怒,便喟然长叹:“人心难测啊。”因为有了陶澍的告及,尽管他本人没有见到参他的奏折,而且也终究没有参倒他,但他见了张学政,尽管秉了儒家的“天理”“人欲”观,做到了尽量克制,却终究心存芥,好像觉得他的整个人儿都改变了模样,而变得十分丑陋。他的恭维,他的尊敬,只是一种十分粗俗而又十分虚伪的丑陋之举了。贺长龄还是忍了,他没同张学政大开舌战,并且也不打算向朝廷参奏他,只是邀了他同登了省城书院,~同听了李继的讲座。李继讲演以后,贺长龄又作了一个演讲,他不是讲书,也没有讲《皇朝经世文编》,只讲了“人”,讲应该怎样做人,应该怎样立德,做怎样的人,这本是儒家研究了数千年的一些问题,而且一直在研究,在不断地深入研究。“本府认为做人,首先重在一个‘德’字上,其次才在一个‘才’字上,一个人只有做到了‘德才兼备’

才是一个完人。所谓德,概言之,乃品格道德,古之学者所以学为人也,也就是为致君泽民而学,为经世济国而学,这种学便是德,便是品格道德。然而今人所学则是竞心于利禄,为了利禄,甚至不择手段,不顾君臣父子之伦,不顾朋友、夫妻之义,这就不是德。学校、书院应该要培养‘真人才,真人品,真经济’的三真人才,不要去为那些利禄熏心之士制敲门砖,那样,学校、书院就是祸国殃民的温床了。”他再一次当着张学政的面,重复了书院的人才要求。当年张枝对岳麓书院的人才培训要求一样:“诸士肄业其中,朝受业,昼讲学,夜复习,京师论学取友,不苟同于流俗,教育有不倦之心,学者有不怠之功,蓄道德而能文者,外则为正士,出则为名臣,吾为尔士多望矣。”对李继在省城书院的讲学,一反常规而不以科举功名为培养人才目标十分赞许。

且说这张学政,自从呈奏折参奏省城书院的教学概况以后,见没能扳倒贺长龄,便恢复了往日的郁悒与沉默,但终究做贼心虚。所以每每听到贺长龄讲话,总以为贺长龄在含沙射影,指桑骂槐。听了贺长龄所说的怎样做人、做怎样的人、怎样立德、立什么样的德的话是如坐针毡,如芒刺戳背。贺长龄讲得天花乱坠,学子儒生如坐春风,只有他听得冷汗直冒,心惊肉跳。“君臣父子之伦,朋友、夫妻之义”,这本是儒学最为基本的道德规范,而今在张学政听来,却有如天籁,有如震人心腑的感觉。偕贺长龄听讲省城书院以后,张学政更加郁悒,最后竟提笔向道光皇帝上了辞呈,以年老体衰为由,请求辞官归里,才算终于解脱了同贺长龄数年间不愉快的合作。

再说那游大,自贺长龄做了工作入了义学,十分勤奋,不久参加县试,一举中了秀才,嗣后入省城书院就读,与李继游,却经常出入于巡抚衙门,颇得贺长龄器重,参加省里的乡试,一路春风,甚是得意,中了举人。他入义学之时,已是十四五岁的少年,而今是二十来岁的年轻人了,长得白白嫩嫩的,绒绒的胡须,贴在薄薄的嘴唇上,浓眉大眼,英俊倜傥。自贫寒封闭的山寨走出,来到省城,游大的眼界大开了,魏源所著的《海国图志》,让这个年轻人了解到大干世界不止一个中国,在大清之外,还有更多的像大清一样的国家,就像走出山寨有县城,走出县城有省城,走出贵州有其他的省一样。为了让他开阔眼界,贺长龄没有急于让他参加会试,去考进士什么的,而是让他入了自己的幕府,让他做些书记之类的工作。因为游大对于贵州比较熟悉,对于贵州的过去,通过读书识字,比外省的贺长龄有更深的了解。

却说贺长龄在经营打点书院、学校的同时,对农桑之事也加以重视。贵州之地,因为缺少阳光,对于水稻的生长十分不利,而且到处高山坡地,有的是旱土,试种了几次江南的水稻失败之后,贺长龄陷入沉思,难道真的没有别的出路了么?面对失败,他并没有退却,“一日在其位,则一日业乎其官。”他认为,只要居官一天,就要实行自己的职责一天,这就是岳麓书院的学风,岳麓书院的精神啊。从恩师罗慎斋先生所学的,不正是如此吗?“人之精神本与万物同流,官其地者,即山川草木无不与其精神相感召,有能兴其利者,则山川草木亦为之贡其精华而与之俱生。”贵州虽是穷山恶水之地,然而只要有人的精神相感召,兴其利,环境是可以改变的,人定胜天,事在人为,这是贺长龄在同陶澍一起改革漕运时总结出来的经验。

贺长龄当年同陶澍一起受命改革漕运之时,与陶澍、魏源一起反复协商,并亲自跑到上海,对大海的一切危险一一进行了分析与排除,终于征服了大海,使得改革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为了总结经验,他编辑《江苏海运全集》指出:“非海难人而人难海,人漕难人而人难漕,本事推之,万事可知也,不难于祛百载之积患,而难于祛人心之积利,反是正之,百废可举也”。正是基于这种人定胜天的精神,他在贵州提出了种棉植桑的主张,并且派了游大和僚属到河南、山东等地采购棉籽二万六千多斤,发放给农夫种植,在贵阳城郊开辟园圃,插桑条数万,由农夫移栽。他又刊刻了《蚕桑编》、《木棉谱》、《棉花图》等科普小册子,采取图文并茂的形式,对农夫进行具体的指导。使得贵州由不种棉不养蚕而成了全国的棉花、蚕丝大省。贺长龄的这些作为,当然促进了贵州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受到了朝廷的重视,不久朝廷任命他做了云贵总督,节制贵州、云南、四川三省,成为大清王朝西南天卜的主宰。

贺长龄受命做了云贵总督,离开贵州之时,对贵州的文化教育一直耿耿于怀,临行之际,留书数箱并遗一书后任,信中所嘱之事,无非学校、书院。“仆每思黔省为天下极苦之区……边氓偏陋,贫不知学。往年饬在官吏,筹谷建谷,设主义学,足下踵而行之,千万留意!”他离任后,朝廷派了黄惺斋做了贵州巡抚,这黄惺斋乃贺长龄同科进士,做过学政、布政使之类,有着同贺长龄相似的经历,但为人却与贺长龄不尽相同。贺长龄一生正直,“生平取与,一准与义”;像陶澍一般“取一文,不值一文”;自己不取不义之财;也不送不义之财,“陋规多所屏却,于朝中权贵亦无所馈献”。

黄惺斋却不同,自己不仅索取,亦知馈献,因此,他主政贵州不久,贺长龄所肃正的吏风便被他搅得一团糟。刚刚兴起的棉花、蚕桑业也遭到破坏,民生又回到原来的极苦。因为贺长龄的兴教,倒是让贵州的士民觉悟有了很大的提高,对于黄惺斋的治理竟是产生出许多的不满来,边陲的回族人也就结集,先是落草为匪,继而揭竿起义,所过州府风起云集,居然有了些气候。黄惺斋派兵进行了弹压,却终无功而返,于是向贺长龄报告。贺长龄巡抚贵州九年,国泰民安,百姓侍桑弄棉,小日子倒也怡乐。见了黄惺斋的报告,很不以为然,总认为是黄惺斋为政苛刻所致。是官逼了民才反,因此并不主张大军剿杀,只是主张安抚,督抚政见不一,黄惺斋于是向道光上奏…折,参了贺长龄一个剿匪不力之罪,让道光抓了一个辫子。本来贺长龄的主张确实是出于利国利民之计的,自从林则徐虎门销烟以后,海外的“红毛夷人”已经盯住了大清这块肥肉,在此之前,贺长龄曾呈奏折向道光帝提过建议,即“治国有经,安内必先攘外”,建议将有限的军队调到作战的前线去,不要留在内地来镇压自己的子民。但由于陶澍客死任上,朝中无人,贺长龄臼然孤掌难鸣,因此被黄惺斋这么一奏,自然就让道光大怒了。不过还好,他没有受到林则徐一般严重的处分,林则徐是被撤职充军到新疆,贺长龄终究只是降补河南布政使。

游大自贵州中举以后,一赢跟了贺长龄,于其幕府之中帮助办理军政事务,学到了贺长龄的人品、学问,他对贺长龄不仅以师礼事之,更是以父礼敬之。贺长龄降职河南布政使,远离云贵,游大在贺长龄的督促之下,参加了朝廷的会试,竟是春风得意,赐了进士及第,授了县令之职,因为政清廉,有乃师键长龄的品格道德,以后官运亨通,做了‘户部侍郎。游老七做梦也没有想到。他游家竟有如此好运,后来他入京城,住高房大宅,享受人间之福,做了老太爷,死后还得了皇上一谥号,不过这是后话,按下不表。

贺长龄做了河南布政使,现饭重炒,对仕途有些厌倦,特别是道光晚年,太平军在广西的金田揭竿起义,已经搅得大清的江山摇摇欲坠了。而道光的官场越来越黑暗,让人恶心,朝中要员变着法子贪钱,今天是某中堂寿庆,明天又是中堂的夫人生日,大官的喜庆,三百六十五天,天天不断。今天中堂寿庆,因为中堂属鼠,送一对黄金白银老鼠,尚不至于让下属倾家荡产。明天中堂的夫人生日,中堂夫人却是属牛的,要送一对黄金门银的牛,下属就是卖了家财,当了士地,也是断然送不起的呀!但是如若不送,朝中便无人替你讲话,你做官,就好像建在海滩上的一栋房子,说不定一时三刻海风来了,抑或海潮来了,房子也就淹没了。贺长龄一生是极不愿意如此作为的,所以任河南布政使不久,就向道光上了辞呈,以年老体衰、身体多病为由,请求辞官归里。

贺长龄辞了河南布政使之职,回到阔别数十年的湖南,有了游子回归的感觉,但他终究赋闲不住,他又来到了当年他就读的母校——岳麓书院,在这里,他同那些同他当年一般渴望知识、渴望学问的年轻人:大炎了怎样做人,要做怎样的人,要立德要立什么样的德,这样一些儒学的问题。

正是:

春风马蹄赴黔境,满目凄然泪沾巾。

何时子民归王化?比照岳麓兴学风。

同类推荐
  • 李自成第十卷:巨星陨落

    李自成第十卷:巨星陨落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
  • 为蘑菇云升起而奋斗的钱三强

    为蘑菇云升起而奋斗的钱三强

    本书介绍了钱三强的生平,内容包括:更名立志、投师居里夫人、目击地球村的核裂变、25个字的求爱信、启明星故乡的星、世上只有母亲好等。
  • 中国古代帝师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帝师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帝师”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留侯世家》:“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仇强秦,天下振动。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很明确,“帝师”是指皇帝的老师。本书从记叙帝师生平事迹入手,再现了帝王之师对历代帝王的教育、指导和辅佐,同时揭示了帝师以其亦师亦臣的特殊身份,对帝王决策的各种正面、负面影响之谜。展现给读者一幅亦真亦幻的历史画卷,道出一些亘古不变的历史发展规律。
  • 一生要知道的中国文化名人

    一生要知道的中国文化名人

    本书介绍了各个时期最优秀的作家,透过他们了解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或是学习他们的成败之道,从中汲取人生智慧。
  • 稻盛和夫的商圣之路

    稻盛和夫的商圣之路

    本书以传记小说的方式来叙述稻盛和夫的传奇人生。第一阶段是描述稻盛和夫幼年在家乡,从出生、求学、染病、帮助家中事业并展现其经营天赋的过程。第二阶段则是稻盛和夫大学毕业后进入松风工业上班,虽然工作努力、表现卓越然而由于公司整体进入衰落趋势,于是和夫离开松风工业创立“京都陶瓷公司”。第三阶段则着力于稻盛和夫经营京都陶瓷公司的种种困难与挫折、努力与坚持、发展与壮大,直至将其发展成为跻身世界500强的企业。稻盛和夫一生屡创商业奇迹:亲手创立了两家世界500强的企业:日本京瓷公司、日本第二电信(KDDI);成功挽救濒临破产的日本航空公司,不但让其脱离破产监管,重新上市,并且成为获利最高的航空公司,重又跻身世界500强之列。
热门推荐
  • Boss一宠上瘾:老公太霸道

    Boss一宠上瘾:老公太霸道

    第一次,男友出柜酒吧买醉,却不料被人下套,她怒道:“贱男人。”第二次,错被绿茶婊当情敌,无语!那人救她出水火,她轻笑:“还算男人。”第三次,地下情人曝光成为众矢之的,那人鼎力相助,她微微心动:“的确男人!”他,A市豪门阔少,身份尊贵,高不可攀,无数女人的梦中情人,从无绯闻……却和她纠缠不休。“你要什么,我都可以给你!”她一脸无奈道。他嘴角一勾,邪魅一笑:“十块钱的技术,还有九十的售后服务!”
  • 快穿之论一个炮灰的自我修养

    快穿之论一个炮灰的自我修养

    抑郁症少女萧子衿在睡梦中糊里糊涂的跟一个恶魔签订契约之后......从此踏上了想要混吃等死却被某人纠缠不休的日子......(1v1身心干净宠文)ps:女主有抑郁症前期会比较不相信男主哈!
  • 禁之缘

    禁之缘

    少年突然穿越到了异界,本以为只是普通的穿越,却引出了不曾想到的真相,神秘的黎组织,自己的身世,以及,神秘的境界的彼方
  • 溯源纪

    溯源纪

    仙变,大劫渡世,道中一切将归于寂灭,上苍破碎,前人埋骨仙路中,轮回不出,古今法无用,唯苍生道真正超脱!
  • 蔫坏蔫坏是宿主

    蔫坏蔫坏是宿主

    人人都说:“时忧啊,那就是个没有心的怪物。”时家人说:“格大人,是我们最珍贵的实验体。”主神说:“她是世间仅存的神明。”人皆道她温文尔雅,是正儿八经的贵族淑女,只是性子有些薄情寡义;殊不知她内里狡诈阴险,工于心计。某系统催泪求助:#有个衣冠禽兽的宿主怎么破#时忧温润而散漫地笑着,语气温和:“乖点,小家伙。别让我这么快腻了你。”儒雅的少女藏于背后的手中漫不心经地把玩着一把小巧锋利的手术刀,精致苍白的面庞笑魇如花:“童影,你记住:我的东西,容不得别人染指。即便是亲手毁了,我也绝不拱手让人。”001系统表示,#签订了一位来历不明的斯文败类,专喜欢欺负他,怎么办?!在线等,急#——阴沟里爬出来的活死人,遇见了朝阳般的、可与她比肩的少年。[本书原创首发,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改编][1v1,男女主身心双洁][白切黑温润淑女×养成系疯批小狼狗]
  • 但使晨光过沧海

    但使晨光过沧海

    13岁时,简锦见到简书。简书,毫无血缘的男生,却继承了和她相同的姓氏。命运从此开始转动,然而那时的她和他却毫不知情。16岁时,父亲发生意外,昏迷不醒,简锦的世界轰然崩塌。继母将她逐出家门,无枝可依时,他走到她面前,温热的手掌拉起她的手。他看着她,温暖微笑,她却想要恨!都是因为他!都是因为他!他夺走了原本属于她的一切!
  • 一品农妃

    一品农妃

    她开始觉醒,并用自己的双手打拼出一个锦绣田园!
  • 重生这七天

    重生这七天

    如果生命只剩下最后的七天,我还能不能追回一生的遗憾。死神,谢谢你陪我走到最后的结局。
  • 爱的百万种可能

    爱的百万种可能

    “燕靳陌,你有没有想过或许我们很早以前就见过”“你记得芩筝,也记得离幕,却唯独记不起我了吗?”当我放下一切靠近你,却只能更清楚的看见你偏爱他的执着。如果能重新开始,我希望自己是最后出现在你生命中的人……
  • 我是一个吃鬼人

    我是一个吃鬼人

    重生到唐朝的王明被系统逼为了一个鬼修,走上了一条别人越恨他就越强大的大魔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