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20200000129

第129章 为警世天华殉海 求公葬之谟闹湘(1)

话说赵尔巽召集全省的州府要员,会聚岳麓山,为岳麓书院的改制举行了盛大的典礼,这一天正是三月十八,早春季节一个少有的艳阳天,鲜红鲜红的太阳喷薄而出,登时把整个山麓染得金碧辉煌,树叶上那晶莹的露珠,恰似一颗颗流动的水银球,微风轻轻拂过,一阵阵的馨香沁人心脾。挂匾仪式开始,赵尔巽作了简短的讲话,他概述了岳麓书院办学的历史,盛赞了培养经世济国人才的功勋:“……书院的历史我们不会忘记,书院的功勋,我们不敢忘记,书院当年的开创是为国造就人才,书院今天的改制,亦是为国造就人才,书院的性质,永远不会改变!”

赵尔巽简短的讲话以后,州府长官的代表、湖南士人的代表也相继发言。发言已毕,赵尔巽将扎了大红绸子的“湖南高等学堂”的匾额授给了第一任校长俞鸿庆,此时万炮齐鸣,吹呼震天。

单说王先谦向赵尔巽作了辞呈,卷起铺盖,雇了脚夫,挑了书担行李,很是郁悒地离开了岳麓书院。他作文祭拜了大成殿内的至圣先师孔子,又祭拜了崇道祠的朱、张二夫子,就算做了最后的告别,然后战战兢兢的,老泪纵横,一步一回首,回到长沙县的故居,也就于此筑室独处,终日孤灯孑影,郁郁不乐,想就此著书立说,而不观窗外风雨如何。

王先谦立志著书立说,不观窗外风雨,然而这是怎样的一个幻想呢?王先谦可毕竟是一个风头浪尖的人物,窗外的风雨也就由不得你观与不观了。就在王先谦离开岳麓书院不久,一件让全国震惊的大事在长沙爆发了,被誉为“革命党之大文豪”的陈天华及革命党人姚宏业分别在日本和上海的黄浦江投水而死。灵柩运回长沙,革命党人禹之谟、蒋翊武、陈家影、宁调之等首倡将陈、姚的灵柩埋葬于岳麓山上。

禹之谟、蒋翊武等的倡议,遭到了湖南巡抚庞鸿书等人的反对。这庞鸿书虽是积极的维新改良人物,却实在同王先谦有相似的一面。他主张维新改良,却不反对皇权,不反对君主。所以当革命涉及国之基本的问题时,他竟是慌了手脚。对于陈、姚的公葬如临大敌。他派了军警,拘了陈天华的灵柩。庞鸿书的所为,激起长沙市民及成千上万学子的公愤。在禹之谟、蒋翊武等策动下,这些市民、学子也就聚集于巡抚衙门,把偌大的一个巡抚衙门包围得水泄不通,不时冲击巡抚衙门,向巡抚衙门投击石头,这回庞鸿书成了缩头的乌龟了。他紧闭大门,在巡抚衙门内急躁地来回走动。其时正是早春,嫩寒锁暖的季节,庞鸿书却是大汗淋漓,只见他不时地擦汗,却又不时地向外打听消息,窥探动静。终于,他想了一个主意,命人急召了长善学务处总监督俞浩庆,命俞浩庆出面调处。

这俞浩庆虽是总监督,却实在是一个无赖子。他接了庞鸿书的命令,拿了鸡毛当令箭,带着军警,以学生“聚众衅事”为由,拘捕学生十余人。徒手的请愿,无异于将羔羊送入了虎口,禹之谟认真地思考了一回,于是改变了策略。为了营救这些被捕的学生,他当即吩咐了几个学生,让他们密切监视这俞浩庆的行动。

俞浩庆的无赖,长沙市民早就家喻户晓,老幼皆知。他和樊西巷的一个名叫春苔的妓女打得火热,市民亦是十分清楚。这天他拘捕了十余名徒手的学生,终于让聚集巡抚衙门的市民学生离开了巡抚衙门,解了庞鸿书之危,自以为劳苦功高,十分得意。人一得意,心情就好,心情一好,就想到了寻乐。入夜,他竟是打了灯笼,大摇大摆地往樊西巷钻了,一股脑儿钻进了春苔的被窝。却让愤怒的学生逮了个正着,这些学生缚了这一对野鸳鸯,来到药王街的照相馆,取了俞浩庆送给春苔的“十分春色无人管,一经苔痕带雨青”的对联挂两旁,“黥其面,裸其体,拍其照于土娼胯下”。这回俞浩庆真是蔫巴了,点也打不起精神来,耷拉着脑袋,成了一副十足的可怜虫相。

禹之谟将这些照片分寄了全省的各州各府,分送长沙各大学堂、书院,见他们的督学长官竟是如此无赖之徒,学子万分愤怒,于是全省大乱。庞鸿书无法,撤了俞浩庆之职,下令立即释放被捕的学生,只是对于陈天华公葬岳麓山之事尚未松口。见庞鸿书如此顽固,成千上万的市民、学生身着白色制服,高举了禹之谟所撰的挽联:杀同胞是湖南,救同胞又是湖南,倘中原起事,应首湖南,志竟捐躯,双棺得赎湖南罪;兼夷狄成汉族,妈夷狄不成汉族,痛满酋入关,乃之汉族,国民不畏死,一举伸张汉族威。

一路撒传单和陈天华所著《猛回头》、《警世钟》等书,把古镇长沙挤得爆满,长沙竟是成了缟素之城。

长沙因为公葬陈天华、姚宏业而暴动的消息不久就传到了京城,然后又传遍了全国,其他各省在革命党人的策动下,举行了各式各样的声援活动,使得清廷的王公贵族惊恐不已。

且说这大清王朝,对洋人自有一套对策,即赔地、赔款、签条约,所以对于洋人的枪炮,大有“毫无畏惧”之感,而对于国人,除了镇压以外,却是束手无策。早年尚有个曾国藩、左宗棠可以带兵打仗,然而曾国藩、左宗棠早已作古多年了呀,他们清楚,这是革命,革命其实也就是“砍头”的意思,比起维新变法来,这革命厉害得多了呀。先是惊恐,继而不安,再继而就是不满了。他们责怪庞鸿书,认为庞鸿书的大脑“进了水”,要公葬不就让他公葬好了,扣什么灵柩,捕什么学生呀。于是急诏庞鸿书立即释放灵柩,任其运作。

却说王先谦听到陈天华殉海的消息,竟是惊得有些目瞪口呆,于是匆匆忙忙赶到长沙,本想很好地凭吊一番,做一回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哀,只是他根本无法插足挤入。尽管他是乡绅,而且皇上亦授了他“内阁学士”衔,然而因他在同陈宝箴的斗争中,确实扮演了一个极不光彩的角色,却并不怎么受到市民的敬重。见哀歌动地,鞭炮震天,全城为之缟素,有了些慰藉,极度无聊,却又极度的悲哀,回到书房,铺纸研墨,大书了“惜哉,天华,悲哉,天华”,他正准备书写“壮哉,天华”时,却突然住笔……

陈天华,字星台,原名显宿,又号思黄,湖南新化县人。

光绪元年,出生在新化山溪乡一个贫苦的家庭。其父是一个宿儒,《四书》《五经》读了一肚子,却是命运不济,多次参加县学的考试,却连一个秀才也没捞得上。他终究难以放下读书人的架子,不事稼穑,于乡里设了蒙馆,以传授童生为业,合家的收入就靠父亲蒙馆的学费来维持。这陈天华虽是出身贫苦,却是十分聪颖,五岁随父启蒙读书,那深奥的《四书》、《五经》却是啃得滚瓜烂熟,那些子日诗云,亦是烂记于心,其父十分高兴,把全部振兴家计的希望,寄托在幼小的陈天华身上。然而事与愿违,陈天华的母亲早早地撒手西去,这对一个本来贫困之家,更是雪上加霜了。陈天华无法,不得不辍学于家,而学营一些小买小卖自给。艰难生活的磨砺,使陈天华看到了这个社会的黑暗与腐败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不合理现象,使他对这个社会产生了厌恶,他不再相信所谓的忠孝,更是憎恶所谓的仁义了,对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这些乡人津津乐道、奉若榜样、视为神明的偶像,竟是表现了不屑一顾之态,却十分崇拜洪秀全,认为洪秀全乃古今天下第一伟人。

再说康有为、梁启超举旗的戊戌变法,在湖南开展得轰轰烈烈。谭嗣同的南学会及所出版的《湘报》,更是在湖南的每个角落点燃了维新之火,以邹代钧、邹价人等为代表的一些学人,也仿了时务学堂的模样,在新化开办了新式学堂。是年陈天华二十二岁,随了父亲在新化县城做一些小生意。一日偶拾一张已经折皱破烂的《湘报》,见报上所载文字,甚是有趣,于是细心地读了起来。这期的《湘报》载有谭嗣同的多篇文章,其中一篇关于君臣关系的文章,让陈天华读了不觉热血沸腾。谭嗣同说:“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日共举之,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夫日共举之,则其分际又非甚远于民,而不下侪于民也。夫日共举之,则因有民而后有君。君末也,民本也,天下无有因末而累及本者,亦岂可因君而累及民哉?夫日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君也者,为民办事者也;臣也者,助民办事者也。赋税之取于民,所以为办民事之资也。”

读了谭嗣同的文章,他整夜不能入眠,好像觉得自己找到了知音,找到了倾吐的朋友了。他把这张残破的《湘报》放在桌上展平,然后用手轻轻地压了压,抹了抹,将折皱一一抹平,好像他捡到的不是一张报纸,一张残缺了被人遗弃的报纸,却好像是拾到了一件宝物,是一件价值连城的宝物。他把这张《湘报》压平以后,又很规则地折了起来,在外面用一块上好的丝绸包了,放到了柜子里。

且说邹代钧、邹价人在县城开办了新式的学堂,打了招牌广招学生。见是新式的学堂,陈天华抱了试一试的心态参加了它的招生考试。尽管陈天华五岁随父而读,不久即辍学,然而他的功底却十分雄厚,参加考试,小试牛刀,即被录取。

在邹代钧等的调教下,他终于学到了许多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东西。谭嗣同曾到新化拜晤过邹代钧等,邹代钧亦把陈天华推介给了谭嗣同。见陈天华一表人才,二目有神,年纪轻轻却胸有大志,谭十分高兴。陈天华将谭嗣同刊载在《湘报》上的文章一字不漏地背给了谭嗣同听,更把谭嗣同惊得目瞪口呆,于是引陈天华为知己,常以书相赠,以语相励。

轰轰烈烈的维新运动,终于因为慈禧的干预而彻底失败,康有为、梁启超逃到日本,作为师长的谭嗣同却是喋血京师。

戊戌变法的失败,恰如一盆冷水,让陈天华感到了世态的冷酷;谭嗣同的喋血,更是让他悲哀不已,他置了时蔬果品、三牲祭礼,自撰了祭文,对了京师的方向,狠狠地哭拜了一回,大声地呼喊了一回,有如癫狂疯人。

自从祭拜了谭嗣同以后,陈天华也就成天地捧了那张残缺的《湘报》读来读去,时而放声大哭,时而放声大笑,时而喃喃细语,好像在与谭嗣同的英魂对话,时而又是放声高歌,整天不修边幅,一副邋遢的样子。邻居见了,以为中了邪了,变疯癫了,竟是避而远之。其父见了,更是伤心得要命,因为陈天华的哥已是一个残废人,已成了家庭的包袱,要是陈天华真的癫了,岂不断了陈家的一切?其父请了师公道士,为其追魂立禁,这些师公道士挥舞了师刀,拍打了令尺,很是像模像样地作了几回法,并不见陈天华有丝毫的“好转”,于是断言:“此乃厉鬼缠身矣,非某等能力可驱也。”

骗了陈家的财物以后,危言相赠,把陈天华的老父吓得半死。陈天华是不相信所谓鬼神的,见了师公道士,怒目以对,头两次他出于对父亲的一片孝心,原谅了他们,但后来这些师公道士,让他骂了个狗血淋头。如此折腾了半月,陈天华终于从极度的悲哀中回到了现实的世界,他接受了友人的规劝,来了岳麓书院。

陈天华从偏远的新化,一路风雨来到岳麓书院,从县城来省城,不禁觉得眼界大开,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其时变法斗争的余波,仍在省城的上空盘旋,维新的空气时隐时现。尽管如此,在陈天华看来,有如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因为守旧派的胜利,作为书院院长的王先谦,正是踌躇满志,学人士子的不断增加,时务学堂被遣散的学生大部分奔上了岳麓书院,却让王先谦看到了卫道的希望。王先谦的“卫道”,当然不是单纯意义的“卫道”,他的所谓“卫道”是卫岳麓书院之“道”,卫岳麓书院“致君泽民,经世济国之道”,所以他对于“致君”犹为看重,他不允许有任何的“叛君”之言。在王先谦看来,“叛君”就是“叛父”,一个“叛父”之子,岂不是“逆子”了。他在同陈宝箴、梁启超等人的斗争中,其中最为关键最为焦点的话题,当然也就是“民主”与“平等”了。既然有了“民主”,君主有何用?既然有了“平等”,君权又有何用?这些观点同岳麓的精髓也就相违背了。

陈天华虽然对院长王先谦“致君”一说深表怀疑,然而对“泽民”,对“经世济国”之旨却是十分崇尚。尽管他对孔孟之学中那些空洞无物的教条提不起兴趣,然而对于王先谦的讲学,却听得十分有味。王先谦所讲的也是孔:孟之学,只是他赋予了孔孟之学一些新的东两。他结合了国难的现状,讲了岳麓书院传统的爱国内容,他批判了被儒家奉为圣人的朱熹、陆九渊。因为朱熹、陆九渊都是南宋亡国时期之人,朱、陆之学乃亡国之时所兴,虽然其所阐发之理、心之学,被历朝历代奉为经典,然而王先谦却认为们趋于空谈而不务实。

同类推荐
  • 革命英烈成长的故事

    革命英烈成长的故事

    《革命英烈成长的故事》对于广大青年来说,如果我们要想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就必须从红色文化中找寻自己的人生取向和价值坐标,不断地锤炼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路走得更好,让自己的人生更具价值和意义。这是事关青年个人健康成长的大事,也是事关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国家和民族永续发展的大事。编写红色文化书系,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要求,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的一个重要举措。对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一来说,这个书系是提高包括大学生、青年干部和青年知识分子在内的青年骨干群体的思想政治素质的生动教材。
  • 林肯:美国最伟大的总统

    林肯:美国最伟大的总统

    《图说世界名人:林肯(美国最伟大的总统)》讲述了,亚伯拉罕·林肯,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第16任美国总统,首位美国共和党员总统,也是历史上首名遇刺身亡的总统。其与乔治·华盛顿、富兰克林·罗斯福被公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三位总统。英国《泰晤士报》组织了一个由8位英国和国际顶尖的政治评论员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对43位美国总统分别以不同的标准进行了排名,在最伟大的总统排名中,林肯名列第一。
  • 尼克松传

    尼克松传

    理查德·尼克松,美国第37位总统,访问新中国的第一位每股总统,登上《时代周刊》封面次数最多的人物。他的政治生涯因水门事件被迫画上句号,而在此之前,他带领的这代美国,又是怎样的情景呢?本书为您一一呈现。 本书是美国最佳历史类图书奖获得者里克·伯尔斯坦所著,他以惊人的研究和非凡的叙述才能,为我们分析美国分裂的政治局面是如何形成的。 里克·伯尔斯坦以引人入胜的笔法、凭着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再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早期,美国动荡不安的政治局面;披露了尼克松是如何从政治困境中突围,获得总统要职的。
  • 手段:从最小变成最大的S·O·B法则

    手段:从最小变成最大的S·O·B法则

    这是一部风靡全球的“首席执行官之书”,并不以时时抛出格言隽语的俗套来左右读者,也不试图以模具演示的方式来整合读者的思维。在本书中,你看到的是商界内部绘声绘色的故事,这些故事饱含着炽热的激情,有西部好汉的粗话,也有上流豪门的恶谑,甚至不乏街舞式的鄙俚。这里一部权谋书,推进一步说,也是一部商界政治法则书,艾伦·纽哈斯毫不讳言——必要的敌意是获胜的手段,但是我们看到,在回到新闻观上时,作者又提倡着一种可敬的“保守主义”。他的经历,对广大的新闻工作也是不无教益。《手段》不仅是媒体策划人、执行总编和栏目制作人的职业必读书,而且是一切行为经理人——特别是那些处在事业关键阶段的中青年职业经理人的必读之书。
  • 王阳明传:心学大师修炼记

    王阳明传:心学大师修炼记

    书香门第奇葩子,龙场觉悟终得道。平定宁王、讨伐两广,且看一代圣贤的传奇人生。阳明者,姓王,名守仁。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书法家、哲学家和军事家,也是中国最著名的一代圣贤。就让我们翻开这本书,看看这样一位文韬武略、拯救大明的“古今完人”传奇却又极其充满坎坷的一生。
热门推荐
  • 空间农女:山里汉宠妻田蜜蜜

    空间农女:山里汉宠妻田蜜蜜

    作为21世纪的一当红小花,关珠敏每天都把自己的工作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这不!这边拍完《落蝶传》,那边的电影《哦!农女》又马上进组了,虽据她说粉丝的支持是她不停拍戏的动力,但熟悉她的身边人其实也都知道她这也是为上一段感情疗伤罢了。可是,在电影《哦!农女》一场吊威亚戏份中,因为一场失误,关珠敏从高处落下,当场昏死过去,再次醒来,她就狗血的穿越至一个架空的古代,变成了一地地道道的农女。(书友群号:593152135)
  • 你是我的空空如也

    你是我的空空如也

    苏安暖爱了傅嗣年整整十年,在她以为他们是两情相悦时,他却突然要订婚了,订婚对象还是自己的姐姐。本以为他们形同陌路了,苏安暖却成了世人口中为了当上傅太太,干尽龌龊事的毒妇。结婚三年来,她受尽冷漠,受尽侮辱,不过是想在有生之年,生下属于他的孩子。可是孩子死了,父亲死了,同傅嗣年的爱也死了。她甚至情愿这世上再无苏安暖,只为了逃离他。而他却发疯了一般四处寻她……
  • 媚迷天下

    媚迷天下

    她是21世纪的绝色校花,亦是九尾狐妖后裔。一朝穿越,你有甜言蜜语我却心系地球。逆天之行,爱过人,被妖爱,如梦。颇多荆棘。杀过人,灭过妖,玩过帅哥,弑过神。让这个世界在小女子的石榴裙下颤抖吧!
  • 上清黄书过度仪

    上清黄书过度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结构严谨,环环紧扣,故事情节惊险离奇,引人入胜,被推理迷们称为推理小说中的《圣经》,是每一个推理迷必备的案头书籍。从《血字的研究》诞生到现在的一百多年间,福尔摩斯打遍天下无敌手,影响力早已越过推理一隅,成为人们心中神探的代名词。福尔摩斯仿佛真的成为了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有血有肉的活人,许多人都在寻找福尔摩斯,并坚信确实有这样一位伟大侦探存在。即便是没有看过侦探小说的人,也知道福尔摩斯这号人物!
  • 顾先生的一颗子弹

    顾先生的一颗子弹

    【甜宠】【重生】【复仇】五年前她被自己最好的妹妹设计,惨死在顾墨风面前。重生后她再次嫁给她家帅老公,智斗七大姑八大姨,手锤作妖妹妹,为自家老公清除一切商业劲敌…… (PS:本文甜宠,女主智商在线,男主腹黑高冷)
  • 皇帝降诞日于麟德殿讲大方广佛华严经玄义一部

    皇帝降诞日于麟德殿讲大方广佛华严经玄义一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偏执大佬是我头号粉

    偏执大佬是我头号粉

    【步步为营偏执犬系vs美苏强学霸女神,1v1,高甜】一朝重生,乔念撕开柔弱无能的小白花皮囊,强势回归高中校园。绝美校花,理科常冠,拳击达人,硬照网红是她的标签。她霸气宣布:“这一世,谁都别想挡你们乔姐开挂人生!”直到——一个深夜,桀骜不驯的豪门霸少霍烬将她抱在窗台。他将自己的蛇形戒指给她戴上,目光沉沉:“你只能属于我!”她笑得诱人:“如果我说不呢?”“那我换一种说法。”他眼里闪烁痴迷:“让我只归你!”【从校园到婚纱/你是我的宝藏,我的念念不忘】
  • 魔魇1末世之痕

    魔魇1末世之痕

    多年前,负责调查超自然事件的“孤烟计划”研究组在沙漠遭遇到非人为的组织性袭击,最终全军覆没、埋尸荒原。两年后,某陆地作战部队在沙漠盆地也遭遇到了超自然生物的袭击,同样命失黄沙。韩飞是普通中学高三学子,高考后被罗伊·韦伯斯特坑蒙拐骗进入了猎魔师培训学院(Devil-HunterTrainingCollege)。在这所学院里,他发现了人类科学无法解释的能力——神谕。学院里的每一个人都至少掌握一种神谕,但身为最强猎魔师之子的韩飞却难以掌握攻击型神谕,最终进修信息型神谕“视听”。不久,学院收到一份报告,内陆沙漠存在上古魔类,学院派出由卡洛·韦伯斯特、高桥浩、高桥樱子和韩飞组成的四人小组前往该沙漠进行魔类调查。与此同时,世界各地的猎魔师都收到相同的报告,不约而同地前往沙漠进行猎魔任务,以提升自己的猎魔等级。后来众人遇到上古魔类的制造者,在沙漠中与饕餮搏杀。众人败北而逃后,猎魔学院的院长亲自上阵,解决了魔类制造者。但随即而来的是成群的上古四凶,猎魔师抵挡不住,魔兽东侵,生灵涂炭……
  • 蚕经

    蚕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