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20200000022

第22章 完颜氏火焚书院 刘安抚梦圆儒生(3)

老者好像聋了一般,只顾仰天大笑,旁若无人,遗了匾额,飘然而去,独留笑声盘桓于殿,余音久久不绝。刘珙率众追了出来,哪里还有老者踪影,只觉一阵香风飘拂而来,让众人陶醉。

刘珙若有所失,寂然返同讲堂,召了从人,捧了匾额,仔细地辨了辨。“不错,此乃真宗所赐原匾也。”郭颖仔细地辨认了一会,肯定地说:“三十年前,小儒见过此匾。”

“书院重建之前,老夫即听传言,就说书院基业虽毁,然则真宗御赐匾额尚存。”

刘珙接了郭颖的话茬说:“只是匾额所在何处,即是传说种种,据传金贼尚未入潭州,山长心想,书院必不可保,于是取下匾额用黄绸包了,偷偷地藏了起来,后来山长死难,将此匾连同黄绸交付给了一个姓李的年轻学子,这姓李的学子到底是何大名?家居何处?却鲜有人知。为此匾下落,老夫已打探多时矣,亦是多方打探李学子住处。有传乃湘阴人也,亦有传乃善化人。有传他接了山长遗命,抱了匾额,独自隐居深山,作了逸人高士。亦有人传言,讲他入了杨幺贼军,做了贼军的师爷,而驻扎在洞庭湖,种种说法,莫衷一是。老夫暗访多时,却终究无功,正此深悔,今见原匾,老夫心遂矣!”

刘珙说罢,不禁有些激动,热泪盈眶。

刘珙命郭颖重新裹了此匾,即对众人而言,“时辰已是不早,他日重择黄道吉日,再与诸君重登书院,盛典奉匾,诸君意下如何?”

“大人此言极是,某等悉听大人钧旨。”众人高声附和。

此时,有儒生趋步刘珙面前,施礼而言:“大人惠加一方,恩泽潭州,小儒有一事相请,不知大人可许否?”

刘珙听了先是一惊,很认真地打量来者一番,见来者一脸严肃,却不乏儒雅之气,于是答道:“先生但说无妨。”

“小儒据闻,自金贼火焚书院之后,死伤无数,无家可归的冤魂盘桓于此,久不肯散去,作孽丛生,危及周邻,小儒恳请大人作祭冤魂,做道场放蒙山而开拔之,使之不再作孽,此乃大人再造之恩也。”见是所述冤魂一事,刘珙暗暗地笑了起来,随即答应,命郭颖做了祭文。

又是一个黄道吉日,刘珙率了众人,很虔诚地将真宗所赐“岳麓书院”金匾挂在了头门的上方。是时,云破天开,百鸟齐鸣,铳炮响天,岳麓山沸腾了,好像这里根本没有过悲哀,没有过哭泣,没有过流血一样。上匾仪式已毕,众人抬了太牢、时鲜果品入讲堂,在讲堂设了祭祀,举刘珙作了主祭,祭拜了孔孟圣人。尔后,又在山门外,摆设祭奠,拈香膜礼三跪九拜,郭颖唱读了祭文:“维乾道二年吉月吉日,潭州刺史刘珙,谨以太牢时鲜果品之仪致祭于麓山战火中死难孤魂之神位前而文日:‘乾坤始奠,历代尊先,有天有地,神圣依然,历神为民,卫避突危,从古到今,人间礼仪,神德积善长,宗功流芳远,有考有妣,贻谋祖先,是祖以德,求神解灾,天地神圣,斯仙道德’”

郭颖大骂了秦桧弄权误国蒙骗天聪,以致勾引战火,国将不国,生灵涂炭,哀鸿遍野,血流成河,以致百年书院毁于一旦。他表奏了死难壮士的奉献精神,“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英雄气概,“为国事而死,为忠君而亡,名垂青史,何为而殇?”

祭毕,又请岳麓寺和尚作了三天三夜的超度道场。如此忙碌将近半月,一切打点就绪,刘珙延请当朝大儒张杖做了山长,张栻入主山斋,亦同周式一般,天下学子趋之若鹜,有了“道林三百众,书院一千徒”的壮观,远在福建白鹿洞主教的朱熹听了岳麓书院及五峰始谛湖湘脉 张栻初露经世才五峰始谛湖湘脉 张栻初露经世才话说刘珙作书表奏朝廷,请得皇上圣旨,拨了库银,又在社会上广泛地募捐了部分资金,延请郭颖负责监修,不久,在金人完颜氏纵火焚烧的书院的废墟上,一幢新的书院拔地而起,刘珙请了张栻做山长主讲书院。

却说张栻,字敬夫,号南轩,乃四川绵州人氏。其父张浚,南宋“中兴”时期一代贤相。其远祖乃西汉名相张良。

当年张良在一个叫做沙丘的地方掷锤刺杀秦始皇未果,遭了全国通缉,只好隐姓埋名,避居山中。一日外游,却巧遇黄石老人,老人以《太公兵法》数卷相授,教他为帝王之师的学问,从此帮助刘邦打了天下,也打下了张家百代不衰的基业。

传至唐代,其子孙张九龄又做了玄宗的宰相。到张浚时已离张九龄十三代了,又一度出将入相。自张良之后,张良后裔文为帝师武为干将者,可真是不少见,既为钟鸣鼎食之家,又乃书香门第之族。

再说张浚,其父唤做张威,国朝大儒,宋神宗元丰二年中了进士,无奈张威竟是与红尘没有太多的缘分,中了进士以后,做了一个小小京官,不久却抛妻弃子登仙作古,年不及四十。遗下年仅四岁的儿子张浚和正是青春年华的夫人计氏。

这计氏夫人呢,也是大家闺秀,自幼饱读圣书,乃忠贞刚烈之妇。见丈夫早逝,守了年幼的儿子一生而终。张威的早逝,使得张家出现了败迹,家境由小康坠入了困顿。为了使儿子以后能长大成人,并能出人头地重振家门,计氏夫人节衣缩食,辞掉了家里所有的仆人,事事躬行,昔日大小姐贵夫人作派荡然无存。母亲的言行成了年幼的张浚的楷模。计氏夫人经常以张氏宗亲及张威生前的行状教育张浚:“门户寒苦,赖尔成立,当朝夕以尔祖尔父之业为念。”张浚是很能体谅母亲望子成龙之心的,所以无论是持家、读书,十分用心、刻苦。其时,大宋已入暮年,各种矛盾日益突出,北边的金人早已虎视眈眈,大有问鼎中原之意。国家、民族的安危,成了国人关注的焦点。后来,张浚中了进士,做了侍讲的京官,因为人过于耿直,而受到秦桧一伙的排挤与打击。

秦桧自从“舍死”从金国“逃脱”以后回到中原,把一路“历险”的故事编得光怪陆离,险象环生,把高宗感动得不知所云,因而成了南宋的一大“功臣”,备受高宗器重,而作了右丞相。张浚被秦丞相罢了侍讲,贬到了连州。其时,一个唤做大宝的大儒做连州刺史。他见张浚贬居连州,在刺史府设宴为张浚接风洗尘。这大宝是极崇拜张浚的,见张浚到来,竟率了群僚,来到十里长亭相迎。张浚遭贬连州之时,已经十四岁了,出落得仪表堂堂,器宇轩昂,浓眉大眼,儒雅倜傥,真是有些将门虎子气概。入了刺史府,见过礼,分了宾主之座,大宝请张浚东向坐了,自己却南向相陪,张枝在西向坐了。酒过三巡,自然话语多了起来,张浚十分郁悒地谈了一些朝廷的政事后,谈到了做学问之事。

“张大人实乃国朝之大儒,社稷之干臣也,岂奈奸党蒙骗圣聪,使大人虎落平阳,真是国朝憾事。”大宝说。

“哪里,若论儒事,在下岂敢与大人并论哉!大人乃天下名士,国朝鸿儒!”张浚不无敬仰地答道。

“只是奸人当道,国难若此,在下真是于心不安。为臣不能为君分忧,其罪不小矣!”

见张浚谈到国家,却是十分地忧郁、伤感,甚至悲哀。大宝除了敬仰以外,更多的是担心。

坐在一旁的张栻,听了家父与大宝对朝政的议论,竟是有些痴呆。尽管以前在家父张浚的口里零零碎碎、断断续续听到过一些朝事,听到过一些关于秦桧与高宗的故事,却毕竟只是一些只言片语,哪有如此详细。“秦桧,竟是如此?”一个深居大内、把持朝纲、左右天下的大丞相,此刻在张栻的脑海里,却十分模糊起来了。见张栻如此一副迷惑的样子,根本就不是初见之时的那风流倜傥、潇洒儒雅之态,大宝亦是大异,不禁惊问:“张大人,令公子神态为何顿改?”

大宝的惊呼,让张栻大惊了一跳,他很快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向大宝深深地施一礼。“小侄听家父与大人谈论国事,见国难如此,不觉陷入沉思,很是有些失态,让大人见笑了。”

张栻解释了自己迷惑痴呆的原因。张栻如此,倒是很让大宝吃惊。

“张大人,令公子将门虎子,贵庚?”

“虚度十四春秋矣。”张浚答道。

“所读何书?”

“从在下读了几年《易经》。”

“名师高徒也!”大宝感叹道,谁不知张大人于《易》造诣之深哉!”

“大人过奖矣,在下岂敢与大人相比,犬子正愁无名师指导,大人如不嫌弃犬子的迟愚,请收录为徒,不知大人意下如何?”

见大宝问及张栻的学业,张浚很是谦逊。其实大宝心里也十分清楚,这张栻的儒名,他是早有所闻,而且张浚对《易经》的研究可谓炉火纯青,父业传子,张栻会如张浚所言的无能乎?宴会终于因为谈及学业的话题而活跃起来了。大宝当场考问了张栻许多问题,他们就以《易经》展开论题而进行了论道。几个回合下来,大宝竟是让张栻问得无话可答。一场论战,就在大宝的刺史府里进行了一天一夜,使得大宝不得不折服于张栻。一个十四岁的少年,让一代大儒折服,这消息不胫而走,越传越广,越传越神,传到了京城,传到了高宗与秦桧的耳里。

听了张栻与大宝论道的故事,秦桧惊得目瞪口呆。这个大宝,秦桧是十分清楚的,论学问,当朝大儒几人能与之匹敌耶?然而竟是折服于一个年仅十四岁的张栻,岂不怪异乎?秦桧惊呆了一会,好像突然意识到了什么,于是疾笔作书,派人快马加鞭送往连州,请张浚命张栻京城相见。

却说张浚接到快马送来的秦桧的亲笔信,既十分困惑,亦十分震惊。自己的政敌居然看重崇拜起自己的儿子来了。

“这厚颜无耻的东西,竟打我儿子的主意也!”看了信,张浚心里寻思:“要是拒绝秦桧的召见,后果将如何耶?毕竟儿子才十四岁!”他犯难了,不知如何是好。还是先问问栻儿吧。

“栻儿过来!”

听到父亲的呼唤,张栻很快走了过来。见父亲心事沉沉,愁眉苦脸的,张栻虽然不清楚原委,却是隐约地感觉到有了些不妙:

“严父呼唤,不知有何诲谕。”

张浚本想将秦桧来信召见之事和盘说出,只是话到嘴边,顿觉有些不妥,于是突然打住。

见父亲欲言又止,更让张栻着急:“父亲不必过虑,请有话直言。”

张浚并没有直言,只是突然向张栻提了个问题:“栻儿,为父问你,何为君子?何为小人耶?”

父亲突然提出个如此的问题,却让他糊涂了。“是啊,何为君子,何为小人耶?”

他不停地用手搔抓着头发,见父亲的双眼有如两束火炬盯着自己,他却一时找不到答案,于是急中生智,作了个模糊的回答:“父亲是君子,秦桧是小人!”

张浚竟是哈哈大笑起来,亦是拍掌大呼:“妙,妙啊!

父亲是君子,秦桧是小人,妙啊!”

见张栻一口说出“秦桧是小人”,张浚那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笑过之后,他从口袋里掏出了秦桧的信,交给了张栻,“吾儿成了大儒啦,秦相公都器重起来了!”

见父亲如此言语,张栻慌得不知所云,连忙跪伏于地,朝张浚不停地叩起头来。对于秦桧的来信他看也不看,就揉成纸团,丢进了纸篓。

见张栻如此,张浚终于发现,自己的事业终究后继有人了,也就正色端坐,语重心长地对张栻道:“不私其身,俨然以天下百姓为心,此君子也;谋身之计甚密,而天下百姓利害我不顾焉,此小人也。志在于道,不求名而名自归之,此君子也;志在于为利,掠虚美,邀浮誉,此小人也。其言之刚正不挠,无所阿循,此君子也;辞气柔妄,切切然伺候人主之意于眉目颜色之间,此小人也。

乐道人之道,恶称人之恶,此君子也;人之有善,必攻其所未至而掩之;人之有过,则欣喜自得如获至宝,旁引曲借必欲开陈于人主之前,此小人也。难进易退,此君子也;叨旦爵禄,蔑无廉耻,此小人也”张浚一一地说了。

却说张栻,听了张浚所言“君子”与“小人”的区别,细细地想来,对照家父与秦桧的为人,却是_十一分明白了,于是复跪于地,朗朗而道:“小儿谨记父亲教诲!”

.秦桧快马加鞭送投了书信,本想此刻正在厄运之中的张浚定会得信狂喜,而遣子入京应召的。等了数日,却不见回书及张杖的踪影,信使独自回京,将所见张氏父子的一切,如实的一一禀报,秦桧气得半死。秦桧大骂了一通之后,却是眼珠子一转,阴险地冷笑了几声,随即呼了一个唤做万俟卨的亲信过来,在万俟卨的耳边“如此如此”地交代了一番,让万俟卨听了不竟手舞足蹈地跳了起来:“高,高啊!相爷真是高!”万俟离十分献媚地夸道。自从秦桧十二道金牌急召了正在前线作战的岳飞,又以所谓“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父子腰斩“风波亭”后,秦桧的“威望”真是如日中天了。朝野以至于不知有高宗,也晓得有个秦桧。

却说张浚一日正与大宝对弈,正十分得意之时,突然听到大内太监那长长的鸭公声:“圣——旨——到!”这倒把张浚和大宝惊了一跳。自从离开京师,张浚很久没有听到过太监的声音了。“张浚接旨!”张浚匆匆穿了朝服,摆了香案,跪接了圣旨。圣旨却是让张浚回朝,官复原职。接罢圣旨,叩头谢恩以后,张浚却百思不得其解。这种皇恩来得太突然了,他没有半点准备。夜里,他睡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成眠,秦桧十二道金牌急召岳飞的一幕一幕,此刻在张浚的眼前却是历历在目,“难道”张浚不禁有些心惊肉跳。他想过,假如拒旨不从,那是不行的,拒旨,死罪也!

张浚无奈地离开了连州,回到了京城。不久京城亦是盛传,张栻拜倒在秦桧的门下,做了秦桧的得意弟子。秦桧呢,亦整日里优哉游哉,笑眯眯的,很是得意,逢人便说:“圣门有幸,吾道传矣。”

同类推荐
  • 刀尖上的舞者:章太炎与梁启超

    刀尖上的舞者:章太炎与梁启超

    章太炎与梁启超是民国两大思想高峰,是民国文化界的核心人物,他们不但交往频繁,而且共同的地方实在太多:同样来自文化深厚的土地,同样出洋留学,一个师从革命家孙中山,一个跟随改良派康有为,共同成为晚清与民国时期的风云人物,引领了这场中国近代史上最深刻的大变革,给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开拓出一片全新的天空。十余万字的篇幅,80余张珍贵的老照片,将这两位民国大家放在一起解读,充满趣味,别有深意。
  • 百年“夜莺”在飞翔:周小燕传

    百年“夜莺”在飞翔:周小燕传

    1945年下半年,整个法国都沉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喜悦中。5月7日凌晨2时41分,德国在法国东北部小城兰斯签字向盟军投降。三个月后的8月25日,巴黎也回到了法国人民的手中。就在饱受苦难的人们正期待欢庆之时,法国人民的骄傲--戴高乐将军在第二天的下午4点,从奥尔良门进入了法国市政大厅。他面对欢呼的人群激动地说:“此刻,我只想说心中的一句话--巴黎万岁!”整个香舍丽榭沸腾了,整个巴黎沸腾了,整个法国沸腾了。
  • 压不垮的左宗棠

    压不垮的左宗棠

    为什么梁启超说左宗棠是“五百年来第一伟人”?为什么曾国藩说左宗棠才是“当今天下第一人”?为什么美国《时代》周刊将左宗棠与毛泽东、成吉思汗并列,称为全球最智慧的三位中国名人?左宗棠的旷世伟大到底是怎么炼成的?本书以当代鲜活的视角,入木三分地剖析左宗棠独具个性的政治韬略智慧,细致晒出“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晚清官场剧烈权斗的台前幕后和为官升迁之道。全景式展现左宗棠的传奇人生,更客观、更生动、更深刻。
  • 现代国画大师齐白石

    现代国画大师齐白石

    本书介绍了国画大师齐白石的生平,内容包括:多病而贫困的童年时代、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学做木匠、做雕花木匠奠定了学画的基础、二十七岁始学画等。
  • 将星纵横:第二次世界大战著名将领

    将星纵横:第二次世界大战著名将领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为20世纪人类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它结束了一个战争和动荡的旧时期,迎来了一个和平与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回首历史,不应忘记战争给我们带来的破坏和灾难,以及世界各个国家和人民为胜利所付出的沉重代价。我们应当认真吸取这次大战的历史经验教训,为防止新的世界大战发生,维护世界持久和平,不断推动人类社会进步而英勇奋斗。这就是我们编撰《第二次世界大战纵横录》的初衷。该书综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解密资料,在有关部门和专家的指导下,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进程为线索,贯穿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历史时期、主要战场战役和主要军政人物,全景式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恢宏画卷。该书主要包括战史、战场、战役、战将和战事等内容,时空纵横,气势磅礴,史事详尽,图文并茂,具有较强的历史性、资料性、权威性和真实性,最最有阅读和收藏价值。
热门推荐
  • 伏狼

    伏狼

    “杀狼还是杀人,你选一个吧?”王三平接过枪却诡异的笑起来,“两个我都要!”一阵枪响,人尸和狼尸铺满地面。正在王三平几人自喜胜利时,背后的丛中窜出许多狼,这让几人措手不及,连忙扣动扳机,却没听到枪响,“坏了”王三平怕了,他好像明白了什么,呆在原地看着狼群缓缓靠近,念叨着“原来是这样,这群狼好算计,好算计”几人转瞬被撕成碎片,这群狼嚎叫着,是报信还是庆祝,背后的林中却伸出一只只枪口“老李,还好我们聪明,就知道这群人玩不过狼,关键还是要靠我们,哈哈”这人只顾高兴,却注意背后的林中闪出一只只狼影......
  • 轮回玄天

    轮回玄天

    江湖人,江湖路,江湖情,儿女情长英雄胆!中华魂,中华情,中华梦,异世长歌平天乱!一位中华武痴,命里的天数让他走向了异世玄天之旅,兄弟情深,儿女情长,江山美人皆在手,天宽地广任我狂!九州情海九州城外相思雨,红尘滚滚几时休。岁月如花花如梦,巧遇春秋画千秋。
  • 岁岁年年人不再

    岁岁年年人不再

    步步为营,机关算尽,谢婉背负天下人的咒骂,只为替容易守住这万里山河。她以为容易痴傻,事事都替他做好,却不知,容易是在扮猪吃老虎……谢婉呕心沥血,只换得挫骨扬灰,容易忍辱负重,却想念身旁的谢婉,终是无处寻找……
  • 史海寻踪:戴逸传

    史海寻踪:戴逸传

    戴逸教授是我国当代在海内外有重要影响的著名历史学家,尤其是对于有清一代的历史,无论是在以其个人的研究成果开拓研究领域方面;或者是以其声望与影响推动研究事业的发展而论,都建树丰硕,贡献卓著,实处于执牛耳的翘楚地位。《史海寻踪(戴逸传)》是戴逸先生的传记。《史海寻踪(戴逸传)》从戴逸先生幼年起生活环境,其在少年、青年时代走过的学习和生活道路,乃至于逐渐形成了性格、志趣、理想、爱好、对其日后人生道路的选择,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本书由高亚鸣著。
  • 来自异世界的追求

    来自异世界的追求

    懵懵懂懂的一生换来的是跌跌撞撞的一世,欢喜、忧愁都在这一世相交,无论跌落谷底,皎是魔力全无,依旧可以一梦少年翩翩。【作者新人,不喜勿喷啊qwq】
  • 因为淡定,所以幸福:卡耐基写给女人的100条幸福箴言

    因为淡定,所以幸福:卡耐基写给女人的100条幸福箴言

    幸福和快乐,是每个女人一生的追求。然而,当很多女人努力去追求幸福和快乐时,却发现与它们渐行渐远。很多女人为生活辗转奔波,心无所依;为家庭殚精竭虑,疲惫不堪;为工作辛劳奔命,匆匆忙忙;为金钱劳心伤神,绞尽脑汁……在通往幸福的路上,女人们被各种纷杂困扰,渐渐迷失了本心,甚至失去了生存的意义。她们苦苦地思索着相似的问题——为什么我不幸福?我要如何才能获得幸福呢?其实,之所以会如此,并非幸福和快乐虚幻,而是我们的追求不得法。或许有一个人能为我们带来启示和帮助,他就是戴尔·卡耐基。
  • 包贝贝其人其事

    包贝贝其人其事

    废材女主人公,30多岁,遭遇职场黑暗,逆袭人生的故事
  • 智慧女人一生必做的100件事

    智慧女人一生必做的100件事

    本书涵盖了女人一生必须撑握的人生观、爱情观与价值观。它站在生命之颠,立足于女人一生的现状实情,与她们一起探讨生命奥秘。同时书中所描述女人必做的100件事,是给女性一个正确的精神指引和行动要领,可以说是女性成功的蓝本。愿此书与女性朋友共勉,为她们的生活锦上添花,为她们的成功推波助澜,愿她们今后拥有幸福美满的生活不再是偶然。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