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34900000005

第5章 洪熙皇帝与李时勉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我们的太宗文皇帝在最后一次北征的途中死去,从此大明王朝结束了一个扩张的年代,迎来了内敛而自省的年代。

无论永乐时代强势扩张的形势下掩盖着多少虚弱与孤寂,这都是一个给后世留下宝贵遗产的时代。迁都北京、重修万里长城都使得这个王朝能够更有效的应对来自北方的攻击,从而延续帝国的国祚;漕运的开通使得南北连贯起来,帝国更成为一个整体;郑和下西洋精神上的遗产远大于物质上的遗产。所幸的是明王朝的后世君主们继承了这些遗产,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帝国的平稳运转。

中国的文官们历经国初三朝才使得整个王朝开始向自己设计的体系上运转,洪熙皇帝虽然在位十个月,但他作为太子监国长达二十年。在永乐王朝还没有迁都北京的前十九年,朱棣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北京度过,而留在南京处理政事的就是朱高炽。迁都北方后,朱棣又出征在外,所以留守监国的仍然是后来的洪熙皇帝。对于皇储身份的洪熙皇帝来说,这二十年无疑是难熬的二十年,自己的父亲不喜欢自己,虽然自己被立为太子,但这个位置似乎从来没有稳当过,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拿去。自己的父亲无时无刻不在监视自己,自己一直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终是如此也经常换的父亲的无端指责与谩骂,自己不敢跟任何大臣亲近,亲近自己的大臣被父亲关进诏狱,自己也是眼睁睁的看着无能为力。现在父亲死了,终于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了。

朱高炽一旦登上大宝便开始大刀阔斧的对永乐时代的政策进行修正,反对朱棣北征的夏原吉被释放出来,跟自己走的近而受迁怒的黄淮、杨溥也被释放出来,这些人分别被委以重任,成为洪熙、宣德两朝的重臣;不仅如此,跟建文有牵连而被处理的官员全部被平反,他们的家属后代都从流放的边疆回到了南京,而且很多被授予官职。从这两件事情上我们迅速联想到一个人,那就是建文皇帝,的确,洪熙的作做所为跟他的哥哥建文如出一辙,但洪熙皇帝对朝政的大规模调整还在后面。

从元至正年间一直到永乐年间,中国的老百姓一直就处于奔命中。战争、修堤、迁徙、运输、伐木、营造、疏通都是伴随着百姓的事项,天下的百姓早已不堪重负,民力已经用到了极限,唐赛儿起义就是一个信号,如今永乐皇帝西去,上任的洪熙皇帝必然会中止这一切。的确洪熙皇帝继位伊始就下令停止各地太监的采购项目,所有在建和没上马的工程全部停止,取消郑和下西洋的一切事项,派出调查组前往各省调查减税和赈灾情况。但还没有等到各地调查组的反馈,洪熙皇帝就已经离去,虽然如此,但终是给宣德皇帝开了一个好头。

除了这些事情还有一件事情萦绕在洪熙皇帝的心头,那就是把都城迁回南京。在南方长大的朱高炽并不适应北方的气候和生活习惯,他更思念那个飘洒着雨丝的南方城市,那丝竹琴声、秦淮何畔、吴侬软语,我们的朱高炽似乎下定决定跟他的父亲决裂到底,如今连朱棣迁都北京这样的大事都要废除。

洪熙皇帝似乎隐藏很深,纵然对迁都北京如此不乐意,但在永乐朝他也从来没有表露出来。的确,二十年来朱高炽都是这样度过,没有人知道他内心的凄苦,大概只有他的儿子朱瞻基默默地陪着父亲承受着这一切。朱高炽几次大的危难靠的都是文臣以极其隐讳而坚决的面对朱棣的方式化解,这里虽然有文官支持的因果,但更为重要的是朱高炽的那种坚忍的性格,朱高炽深深的知道在这种微妙的时局下只能是以不变应万变,将自己深深的埋藏起来,一切都要等到自己登上皇位再说。政治需要的是等待,只有经过漫长的等待后才会开花结果。

我们的朱瞻基同学也跟他的父亲一样处于内心煎熬之中,他深深的知道如果父亲的皇位不保,那么自己也终将一无所获。父子俩终于熬过了那艰难的岁月,但此时的洪熙皇帝已经是深心具疲。

对于将首都迁回南京的事情朱高炽似乎势在必行,他将郑和派往南京任守备,将北京改为行在,派长子朱瞻基提前去南京打前站。明仁宗回都南京除了个人原因外,更为深层次的原因是从大明王朝的成本开支来考虑,的确迁都北京后大量的人力聚集北方,而粮食、物资都需要从南方转运,这些无疑加大了整个国家的财政开支,同时也跟明仁宗的行事方略不相符合。但明仁宗只是看到了局部,他没有从全局和更高的战略角度来考虑,回都南京虽然会减少行政开支,但无疑会削弱整个帝国的国防,如果当时真的回都南京成功,那么用不着等到崇祯十七年,明王朝就会出现跟南宋一样的局面。

洪熙一朝我们看起来都是对前朝政策上的调整,但有两件事情值得我们的关注。那就是派郑和任南京守备,还有李时勉事件。虽然洪熙一朝只有短短十个月,但这三个事件向我们揭露了洪熙朝一些潜在的东西,皇帝与文官的关系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融洽。

洪熙皇帝跟建文皇帝是不一样,他不像建文皇帝那么单纯,二十年的隐忍表明他是一个坚定、复杂的人,他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事,没有人能够影响到他。当我们打开《仁宗实录》时会看到他对于武官、勋贵、宦官的重用,在用人方面他似乎依然延续着永乐时代的主线,文官与皇帝之间的关系似乎也开始微妙起来,终于在李时勉身上爆发出来。

李时勉是御史,属于言官体系,李对问题的看法通常比较偏颇,这又是一个好冲动的人,曾因为反对迁都北京在永乐朝就受到了处理。到了洪熙朝虽然被释放出来重新授予官职,但他对皇帝重用宦官表示了明显的不满,而且对皇帝的个人生活也表示了浓厚的兴趣,皇帝对于这个人表示出了比他父亲还要大的愤怒,对于他的处罚也比永乐皇帝为甚。

李时勉的行为虽然只是一个个案,但他显然代表了当时一部分文官的看法,这些文官已经对皇帝的私生活表示出了兴趣,通观正德和万历朝,我们会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不仅如此,李时勉对于皇帝任用宦官表示出了异议,这更说明文官想把一切都纳入自己的模式。虽然洪熙皇帝在处罚完了李时勉就突然死去,但我们可以预见的是如果皇帝不死,他跟文官之间的矛盾有扩大化的趋势,届时大明王朝的政治模式向何处运转我们还不得而知。但无论是洪熙、宣德,还是朱家的后世子孙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那就是对于文官这个团体不能赋予太多的信任,既要提高他们的地位来使他们更好的为帝国服务——毕竟历史的惯性最终需要赋予他们更多的责任,但也要对他们保持压制以使朝政取得平衡。

对于洪熙皇帝移都南京,文官和勋贵的态度如何历史并没有明确表明,史书上对于这个问题既然没有记载,那么就说明移都南京一事并没有遇到太大阻力,抑或还没有展开洪熙皇帝就已经离去。

洪熙元年皇帝的死给历史留下一个谜团,史书并没有明确记载原因,只能依靠后人推测。洪熙皇帝身体肥胖,喜静不喜动,大概患有心血管内疾病,加上长期抑郁,我们可以预见的是洪熙皇帝很早就患有慢性病,洪熙元年李时勉上书责难导致了皇帝动怒,或许血压急剧升高导致脑溢血也不是没有可能。

洪熙皇帝隐忍了这么多年,到了终于实现自己理想的时候了,的确永乐皇帝一死他就把这些想法付诸实施,他等待的太久了,他希望能给人们树立一个仁德之君的形象。但李时勉的上书无疑击碎了他的这种想法,无论他做的再好,也不能令所有人满意。李时勉的上书是对洪熙皇帝的一次试探,是对洪熙之治的一次压力测试,皇帝顶住了,他发了有生以来的第一次火,几十年的怒气、怨气终于在这一刻爆发了,但是他却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大明王朝皇帝与文官的斗争或许在这一刻才真正开始。从这件事情我们也可以看出明仁宗的另一面,他实际上是个气量狭小的君主。

历史划进洪熙年,一个崭新的时代开始了,中国的文官们不需要像过去那样遮遮掩掩,但失去压制的文官集团与皇权之间的矛盾也越发显性,帝国表面的平静下实际上暗流汹涌,宣德朝以后这一矛盾开始爆发出来。洪熙之治虽然只有十个月,但它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停办大的工程和对外征战,从此帝国进入了修养生息的时期。

同类推荐
  • 大唐昏君

    大唐昏君

    新书《历史必须爽》发布,欢迎订阅。穿越成为末唐最后一个皇帝李柷,昏君就该有个昏君的样子,调戏妹子、偷鸡摸狗、掷骰子、斗蛐蛐、打闷棍、绑票,无恶不作。这一切的一切,到底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敬请收看《大唐昏君》!福全:"陛下,这要是被太后知道了,非打死奴婢不可的。"李柷:"哦,是这样啊,那你被太后打死好了。"福全:“……”“放开那个女孩,让朕来!”朱友能:“李兄,我是个败家子,你是个小昏君,咱俩臭味相投。”“嗯,你说得对,那朕诛你九族。”可,真的是这样的么?PS:群号669231341。智商爽文,偏向轻松。(当然我是说没遇到女主的时候,昏君见了女人就石乐志。)
  • 三国之我与王朗共存亡

    三国之我与王朗共存亡

    慢慢唠叨王司徒没羞没躁的合体生活~前方有文言文出没~文人掌故出没~官场算计出没~蝇营狗苟出没~慎入~
  • 编史

    编史

    李斯穿越到两千年前成了两千年前的李斯,着手统一六国后,却又要亲眼看着她一一毁灭。国重?还是她重?如何抉择尽在编史
  • 欺世盗国

    欺世盗国

    五十年前黄巢晚死,五十年后历史变样,这里是架空的五代十国。基层官员陈佑穿越成乱世一将领,是怎样一步步成为国之柱石,又为何蜕变成朝臣口中的窃国大盗。算计、野心、感情、理想,陈佑该如何抉择?景瑞三年四月,外有敌,内不安,上不可依,下不可信,只能靠自己搏出一条生路。
  • 大唐召唤群豪

    大唐召唤群豪

    穿越大唐,巧得坑壁系统。从此方旭走上了人生巅峰!
热门推荐
  • 外挂傍身的索隆

    外挂傍身的索隆

    睡了一觉,穿越到海贼王世界成为索隆的猪脚,开启了外挂之后,开始了索隆的逆袭之路,一样的海贼王,不一样的索隆,剑术,体术…………只有你不会的,没有我不会的,吊打你,我只需要一剑,一剑不行就两剑,世界上还没有人有资格让我出三剑的!
  • 亲亲总裁,拿你来换我的爱

    亲亲总裁,拿你来换我的爱

    柳思个性温柔善良、不记仇,能给予其他人温暖。寒浩轩腹黑,为得到想要的可以不择手段,而在柳思面前却极其温柔体贴,因为他喜欢她,所以要赶走她的眷恋……最后,柳思得知一切都是寒浩轩设计的,而一切计划的原因都是因为爱……
  • 爱是逃不掉的劫

    爱是逃不掉的劫

    她本该是他哥哥的女人,却因为对他一见钟情,她不顾反对,执意要嫁与他。商业联姻,他纵有千般不愿,还是娶了她。三年无实的婚姻,她对他的爱未曾减少半分,但当初不顾天不顾地的棱角被慢慢磨光,爱有多深,痛就有多刻骨。在他终于拿到她“出轨”的证据要求她离婚的时候,她只是平静接受,“但,至少给我三个月作为补偿,三月里,我们要做一对正常的夫妻,三月后,我会净身出户,你也……自由了……”王宣宜以为这三个月是这段痛苦婚姻的结束曲,但对于宋庆而言,似乎预示着他们之间别样的开端……
  • 精华嫡女世无双

    精华嫡女世无双

    时髦穿越却附身可怜嫡女,娘不在,爹不爱,姨娘姐妹常虐待,本想扮猪吃虎,拿下大权涨势逍遥,却不想命盘转动,牵扯出身世之谜,一次次的身陷险境,又一次次化险为夷,不想招惹麻烦,可麻烦却总是不断,究竟是阴谋诡计?还是命运使然?还有那些没事就缠在身边的男人,你们究竟是有多闲?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娇妻回归之霸道上演

    娇妻回归之霸道上演

    前世戚白亦识人不清,把渣男渣女当至亲至爱。一朝重生,戚白亦第一件事情就是抱他的金大腿,手撕白莲,狠虐仇人,书写自己锦绣人生。“老公~”“乖,我在”薛城最身份尊贵的男人在给自己细心涂抹着药膏,看着眼前的男人,戚白亦觉得能遇上这个男人花光了自己一生的幸运。她在前方虐渣渣,他在后方递刀子……对于,他此生做的最光明磊落也最腹黑阴诡的便是:你的名字,我的姓氏。
  • 你是清风迟来的温柔不愿走

    你是清风迟来的温柔不愿走

    季清以为自己早就放下的过往,已经释怀了的,被提及的时候能够一笑而过的事,却在遇上温子苏时溃不成军。时隔多年的事,却因一个朋友的死亡而再起波澜,一次又一次的被迫回忆。记忆中的故事清晰起来,当年挣扎着,坚持着要的道歉,却在如今轻易得到。多年后的第一次见面,她才明白自己一直期待着重逢。
  • 孔雀海

    孔雀海

    那枚羽毛很轻,颜色是纯白,在手心里没有任何重量。沙木看着这枚羽毛,微微闭上眼睛,像是回忆起了某些不为人知的情绪。在县里仅有的邮局营业大厅里,清早的戈壁还有夜晚残余的清冷空气,沙木穿着一件旧夹克,他的表情在昏沉的大厅里显得黯淡。工作人员也许尚未睡醒,伸了个懒腰敲了敲玻璃窗,提醒这个高大阴郁的少年别再走神了。艾力达也适时地推了推沙木的肩膀,这个有着修长睫毛和热烈笑容的维族少年,用浓郁的地方口音说,嗯,沙木,你不说要寄东西吗?
  • 冰与火之魔法骑士

    冰与火之魔法骑士

    穿越到冰与火的世界,成为赫伦堡的继承人。列王纷争的战火在几年后就即将燃起,可怕的诅咒又近在眼前。用魔法对抗诅咒,用工业发展领地。威廉·河安要想尽一切办法,去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赫伦堡的命运,进而也会改变更多人的命运,在这首恢弘的冰与火之歌里,也会因此而出现一段特别的和弦。
  • 穿越霸小姐

    穿越霸小姐

    司马语嫣十分优秀,却一直没有遇到适合婚嫁的另一半,沦落成为了剩女。司马语嫣的母亲重婚,她悲痛不已。但是理智还是让她选择了回家。路上,一只突如其来的疯狗将司马语嫣吓晕,醒来,便到了另外一个世界。司马语嫣的性格身材都没有什么变化,唯独脸上的一个红斑让她显得略微有点丑陋,不过乐观的她并不在意。司马语嫣的父亲见司马语嫣年纪已到,便为她安排了相亲。前几个相亲的都在女主父亲的不断考验下败下阵来,最后只剩下司徒戚楠,他通过了重重考验,父亲对他都很满意。婚后,司马语嫣的模样变好看了,一切都平稳发展了下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