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37200000025

第25章 泰山新竹

我多次登过泰山,领略过“一览众山小”的旖旎风光。“旭日东升”,“黄河玉带”“河汉灿星”等名胜寄景,更使人感到“江山如此多娇”,每登山一次,对祖国锦绣河山就增加一分感情。

最近又有机会登泰山,然而这一次吸引我的不是奇松异峰,而是泰山脚下一条深沟里的一篁翠竹。

这是一片新竹,点缀在巉岩倒悬、飞瀑千尺的山谷中,青翠欲滴,分外醉人。

这片绿影婆娑的新竹,吸引了我,冲淡了我登山的兴趣。因为北方气候不适宜竹子生长,前人曾试种过,都是以失败而告终,所以有“毛竹不入鲁”之说。那么这泰山脚下怎么会有“竹”呢?我怀着求根寻底的兴趣,钻进了竹林。那里有一排三间石墙草顶的房屋,迎接我的是一个须发斑白的老人。他听我说明来意,笑着说:“同志,要问这竹从哪来的,可是不近,来自江苏以南哪!”

“苏南?”

“对!你再要问竹子的详情,老汉我说不上来,得去叫年轻的后生。喏,那边山上麦地里上粪的小伙子就是。那些知识青年,把南方的宝,移到北方啦,真喜人哪!”

我按老人的指点,攀崖登山朝青年们劳动的地方走去。

我对竹子有一种奇特的复杂的感情。

我老家在江苏南部水乡,村口、庄后、塘边、湾旁到处都长有竹子,晴日时竹影戏水,葱茏翠郁;风来时飒飒欢歌,婀娜多姿。竹子的种类繁多,土名有几十种。有娇娜起舞的凤尾密竹;有刚挺俊逸的钢鞭毛竹;有金黄墩厚的皇后竹,有严青修长的燕竹,还有坚韧节长的客竹,花点斑斑的泪竹。春雨过后,春笋拔节,不但可以听见脆响,而且可以看见春笋顶翻土表上的砖瓦,倔强地钻出土来的奇景。

我从小就爱竹,我喜欢竹子的品格从嫩笋那小小年纪就不畏强暴,敢于顶翻阻碍它生长的砖石瓦块。

长到十八九岁,家中交给我一根竹制杠棒,让我上码头找邻家阿叔去当搬运苦力。在码头上,我看到面黄肌瘦的邻家阿叔,年轻轻的就把腰压成了弓,我发现邻家阿叔那双眼睛一看见日本鬼子、阔佬就喷火,一根杠棒总像猎人的土枪,形影不离地伴随着他。在码头上,我还遇见邻家阿伯,他那张黝黑的脸上,每道皱纹里都刻印着愁苦。他把长长的竹篙,抵在肩窝里,踏着船舷,一步一步艰难地走着。当一篙撑完,提起来长叹一声的时候,篙尖上的水,哗哗地流着,我觉得好像是阿伯辛酸的眼泪。

过了几天,码头上发生了事,鬼子监工的脑袋被人砸碎了,“凶手”没抓到。我留心地看了看河边沙滩浅水里,飘着一根带血的杠棒。从那以后,邻家阿叔不见了;邻家阿伯呢,在敌人的疯狂大逮捕中入了狱。

就在出事的当天,为躲避敌人的疯狂滥捕,我搭船出逃,辗转到了苏北新四军根据地。可是那根带血的杠棒却深深地刻在我的记忆里。

一九四三年,日寇向我苏北、苏中地区“清乡”,特地从苏南横征暴敛来五百余万根粗毛竹,用铁丝相连,筑起一座三百余华里长,一丈多高的竹篱笆,并在铁丝上通上电,每隔二三里,留一个门,进出严加盘查,妄图封锁我新四军,阻遏抗日烽火。那时我在新四军当通讯员,一个星月隐遁、墨黑无光的夜晚,我们部队来到了封锁线上。午夜时分,三百里封锁线上同时燃起了熊熊大火,封锁线顷刻间化为灰烬。

在烈焰升腾的烟云里,我看见成千上万的乡亲高举着火把,我看见了苦力阿叔那双喷火的眼睛。苦力阿叔望见我,笑了,他挥了挥带红穗的驳壳枪,算是打了个招呼,接着就指挥军民撤退了。

竹火熊熊,震惊了日本鬼子、汉奸,粉碎了他们消灭抗日队伍的迷梦。在这场斗争中,竹子和人民一样“宁作火炬焚,不做弯腰人”,它喷发出中国人民心头的烈焰,警告侵略者,中国人民不是好惹的。

一九四九年,万帆南飞。我们纵队在江阴渡江,当征帆靠近江南岸的时刻,我看见撑船老大伸出顶头带铁钩的竹篙,一下牢牢地抓住了江岸的土地。我提着卡宾枪扶着撑船老大的竹篙跳下船,一回头,啊,原来是邻家阿伯!我后悔夜登江舟的时候,没有认出来好好谈谈。我顾不得跟他说话,只喊了声“阿伯”,便扭头冲上了滩头。就在这瞬间,我看见他同竹篙一样扬眉吐气地把腰直起来了。

在那前后,我看见过许多竹制的战斗器械,登城的云梯,过外壕的撑竿,渡河的竹筏······竹子在革命的行列里,焕发着它的青春。我对竹子便有了新的感情。

我正想着,突然有人呼唤着跑了过来:“伯伯,什么风把你刮到我们山沟里来啦?”

我抬头一看,是那个施肥的青年,再细一看,呵,这不是苦力阿叔的孙子小民吗?

邻家阿叔于一九五〇年,从部队转业,到省城某厅当副厅长。小民是他的大孙子,前年就下乡了,没想到会在这儿遇上了他。

小民细细地给我讲起“南竹北移”的趣事。这个试验是他们青年点发起的。因为他们看到从日用品到工业品,竹子占着很重要的地位。可是北方不生长,那怕是一根筷子,一根绑扫帚的竹枝也要靠“外援”。火车、汽车,给国家运输增添了许多负担。为什么非要南竹北调,不能革命一下,来个南竹北移呢?青年们的想法得到了党支部的支持。小民专程回了一趟老家,搬来了几根竹子。

南竹北移,这是一项创举,是个新鲜事物,一开始就有很大阻力。风凉话一阵阵地刮,有人说“竹不入鲁”,硬要从南方搬到北方来,等于叫河里的鱼虾到大海里去生活,真是异想天开。

小民他们不听这一套,他们说:“既然‘竹不入鲁’,为什么‘普照寺’西南角上长有一片竹林呢?”

人们说:“那不是毛竹。”

小民说:“这说明山东大地有长竹的因素。”

第一次实验失败了,小民搬来的竹子没过得了冬,全死了。

有人说:“竹子过不了冬,这帮城里小青年,也在这山沟里扎不下根。”

然而小民他们没有灰心丧气,在党和群众的关怀帮助下,他们心愈坚,志愈壮,他们响当当地说,我们不但要在这山沟里扎下根,而且一定要让南竹在北方安家。

多少个不眠之夜,小民同青年们一道查原因,找问题,求老师,查资料,终于掌握了竹子的习性。他们根据竹子喜温向阳通风的特点,找到了这个试验田,改良了土壤,使竹子扎下了根。知识青年们,在斗争的实践中,也像竹子一样,顶住了冷嘲热讽,在这山乡扎下了深根。如今,春雨过后,千笋竞发,沐雨露,浴阳光,苗壮成长。

看见一只只崭露头角的嫩笋,我不禁又想到几十年前的情景,这些竹子是小民从家乡搬来的,我想到那些在血雨腥风中,顶着砖瓦,钴出土面的竹的先辈,一出土迎接它的是凄风苦雨。而这些竹的子孙,是在春风春雨下生长的,迎接它们的是万里阳光。

竹子呵,过去你的前辈,在革命队伍里,完成过许多战斗的使命。今天竹的子孙,继承了你的优秀品格,将在祖国的许多地方,承载起社会主义建设的重任。

泰山新竹,很快就会成材的。不久的将来,在社会主义大厦的高高脚手架上,我们将会看到它矫健的雄姿,高昂的气概。

我爱泰山新竹,更爱育竹的人们。

同类推荐
  • 伯希和北京日记

    伯希和北京日记

    《伯希和北京日记》是伯希和的义和团运动亲历记录。1899—1901年,伯希和在越南、中国各地游历,义和团运动爆发时,他恰好在北京,亲历了使馆区被义和团围攻的全过程,随时局的发展,他抽零碎的时间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在小纸片上。在这种特殊环境下写出的日记是零散的、碎片化的,然而极具现场感。法兰西学院的编者将日记手稿详加辨认、整理,原样呈现出来,并且补充了伯希和第二次在远东地区生活时的日记,尽可能完整呈现这位学术大师青年时代充满冒险性的东方学术之旅。
  • 燕云居诗钞

    燕云居诗钞

    《燕云居诗钞》中的诗词创作,已经达到颇高的境界,所以,实不必对他的作品逐一分析,只宜让读者从总体上把握其机趣。可以说,“燕云居诗”和“燕云居长短句”,无论是古体、绝、律、词、曲,俱臻妙境。其中像“顾梁汾歌”、“改编下场诗”、“有感”、“金缕曲二首”、散套的“归去来书怀”,尤属各种体裁中的精品。这些诗作,在风流蕴藉中贯注着磊落不平之气,真情丽句,感人至深。
  • 文化之贞

    文化之贞

    本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生命的回答”描述了一批在重重困厄中仍然保持文化忠贞的现代文化人,例如巴金、黄佐临、谢晋、章培恒、白先勇、林怀民、余光中等。第二部分“学理的回答”则收集了作者在一些重大国际场合发表的文化演讲,还包括了对文革灾难所体现的“文化之痛”所作的系统分析。
  • 把生活过成你想象的样子

    把生活过成你想象的样子

    想象比真实更有力量!很多人的委屈,只源于失去了想象的勇气。那些看起来很自由的生活,那些看起来很困难的事情,你只要去做了就会发现,其实并没那么难;你只要肯尝试就会发现,其实并没那么遥不可及。一切动人的思念,都会使世界越来越大。所以,任何时候,都别失去了那份去想象的勇气。本书为励志故事集,每段故事,都有难忘甚至凄美,但坚决不萎靡的生活态度。每段故事,在最疲惫的时候,给你收获的勇气。
  • 闲情偶寄 窥词管见

    闲情偶寄 窥词管见

    本书将李渔这两部著作编在一起,据国家图书馆藏康熙翼圣堂本与雍正八年芥子园本、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藏康熙翼圣堂本,作了认真校勘,是一个比较可靠的本子,可供研究者使用;对个别难懂的字句,尤其是典故、术语、人名和地名等等,校勘者尽量详细地作了注释,可作研究生、大学生、文化工作者、艺术工作者、演艺人员以及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之良好读物。书末所附(《笠翁对韵》,是训练写诗、填词、作对子,掌握声韵格律的通俗读物,广泛流传,今天仍有重要参考价值;里面充满丰富的典故和各种文化知识,经过注释,一般读者易于理解。
热门推荐
  • 佛说慢法经

    佛说慢法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评诗格

    评诗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Hey,考神君

    Hey,考神君

    每个人念书那会儿肯定都碰到过一个或那么几个考神君。“小爷来地球是为了拯救你们的智商。”“小爷只是不想被这个世界磨去所有的棱角。”……向来自信张扬、“让人看了就想捏捏”的苏子莫,遇到比她还彪悍还嚣张的考神君,到底会发生什么样的爆笑故事?“比学霸更高一级的存在”是怎样炼成的?考神君最本真的学习和生活是什么样的?当“学霸”遭遇“花痴”,当“学渣”遇上“考神”,年少美好的一切都被装进这个学生党精致的故事玻璃罐里。在最美的年华,遇到那个轻狂不羁的少年,是人生一大幸事。
  • 农门医女种田忙

    农门医女种田忙

    推荐新书《重生七零团宠娇气包》请多多支持! 一朝睁眼变农女,家徒四壁没钱没米,江渔眠脑中只有一个字:穷,很穷,非常穷…不过,空间在手,天下我有,从此发家致富,手撕极品,脚踩渣渣,护着自己的家人。?就在她干劲十足,金山银山揽入怀的时候,却有了新烦恼,特么,每天翻她家窗户的小子,怎么阴魂不散??本文一对一,男女双洁,虐渣极品应有尽有,欢迎跳坑。
  • 奥特曼之黑暗无限

    奥特曼之黑暗无限

    黑暗给予人强大的力量,你确定你能掌控好你心中的黑暗吗?恐惧、悲伤、绝望、嫉妒与愤怒将成为你力量的粮食,也会成为你内心永远的痛楚。成为真正的奥特曼,并不简单。(嗯,不定期更新,并且字数由心情而定,望大家多多包涵(*??╰╯`?))
  • 守护之碧落天王

    守护之碧落天王

    吾纵横寰宇,喋血而生,武不输于人,文不显于世,试问天下英雄,谁敢与我争锋?敢问世间万道,谁敢与我论法?土鳖青年,梦魔缠身,千年守护,一朝回归
  • 三舅

    三舅

    1977年的冬天,我和母亲回老家蒲草去奔丧。那一年我九岁。三舅四十七,死了。米镇离蒲草五十里,那时没车,想去姥姥家一律都是步行。记得那一天刚下完一场大雪,天刚蒙蒙亮的时候我就和母亲从家里出来了,踩着积雪,行走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随着脚踩雪的咯吱声和雪灌进鞋里的冰冷,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农村日子的艰辛。一路上母亲没话可说,绷着脸,脚步是急促的,也不顾及我的快慢,赶火车似的一个劲儿地往前走。我时不时地要跑上几步,撵上她,问啥时能到。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每天一首古诗词2

    每天一首古诗词2

    四千年中国历史,三千年古典文学,而唐诗宋词无疑是中国古典文学最耀眼的两颗明珠。本书以至简至雅的理念,精选唐宋名篇佳作,盛世大唐的潇洒端然,风流雅宋的清丽婉转,尽收眼底。绿鬓朱颜、风流词客、落魄帝王……这些流动在纸上的金戈铁马、无边风月,组成一幅充满生命力的唯美画卷,带读者轻松畅游千古时光,感受最纯粹、真挚的古典情怀,在喧嚣而浮躁的生活中让心灵找到一方诗意的栖居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