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48300000095

第95章 吃家乡饭

张中行

诌文,题目宜于简化,以上所写就是如此,说全了应该是,我也喜欢吃家乡饭,甚至更喜欢吃家乡饭。明眼的读者一眼便可以看出,我是旧病复发,想说粗茶淡饭可以比高级餐馆的珍馐甚至胜过高级餐馆的珍馐的偏见。是不是这样?难答,因为三言两语说不清楚。只好王顾左右而言他,即述而不答。是几天以前,承有四轮车阶级某君的好意,接往京东香河县的故乡过中秋节。我虽然杂事不少,却乐得去。理由可以高雅,诗云“月是故乡明”是也。也可以不高雅,即不花车钱而可以吃几顿家乡饭。家乡饭也略有家乡的花样,只说其中的一顿晚饭,是我看到厨房之侧小屋陈列的新白薯、新花生、嫩玉米之后点的。

我说:“中午酒足饭饱,晚饭不管你们吃什么,我一定是这陈列的三种,外加一碗玉米渣粥。”主人慨然应允,是因为还记得我刚说过的“狐死首丘”的理论和心情。

说起狐死首丘,也是一言难尽。我们家乡离北京不远,可是语音有小别。

小别有难于说清楚的,是韵味。极少数有显着分别,如“看不出来”,普通话或京腔,“来”读阳平,我们家乡读阴平。普通话不用这个音。所以撇京腔的人听了会觉得怯;我则仍坚守月是故乡明的原则,不只不觉得怯反而感到亲切。

总之,回到家乡,白天逛集市,杂人入目,杂活入耳,都觉得好;入夜,不只月明,连蟋蟀叫声也显得特别清灵。话扯远了,还是说题内的吃。我老了,己身的一切零件都降级,包括胃口,具体说是连烤鸭都像是不那么好吃了。有时遇见惜老怜贫的好心人,包括家门之内的,问想吃点什么,我总是不加思索就回答,“想吃小时候在家乡吃的,当然没有。”这也许是狐死首丘的心理在起作用,但又不全是。因为心理之外还有道理。

道理之一是分量轻的,来自感觉。家乡饭,以我想吃而吃不着的为限,也颇有一些。举一点点为例。一种是中秋节的芝麻红糖夹心蒸饼,一种是黄米面豆馅的粘火烧,都很好吃,论料,很平常,论工,不细,可是在家乡之外没见过。而且不只此也,即以玉米渣粥而论,我们家乡是用大锅烧柴煮,火停还不吃,任灶膛内的余火烤。还记得小时候,愿意争第一个去铲锅底,吃稠而带锅巴的,兼听铲下急促的沽突沽突的声音。所有这些,都不值常出入高级餐馆的诸位一笑,那就算作阿Q的偏爱未庄精神也好,反正我喜欢,不当说假的。

道理之二是分量重的,涉及风气,是至少我认为,关于吃,不管是什么人,什么场面,都应该吸取家乡精神,就是:主要是求饱,也可以求好;但不必再加码,追求不必要的浪费。所以这样说,需要略加解释。,由浪费说起。这有来自形的,比如把萝卜削成各种花,让鱼高举尾巴,名为松鼠,我就以为大可不必,因为到嘴里还是同样的味道。浪费有来于料的,如死鱼翅,比活鲤鱼价贵百倍,吃,尤其请客,看重前者而轻视后者,我也以为大可不必。浪费还有来于量的,更常见,是凡名为宴的,都要以菜多为胜,以致尝到一半就不想再举箸。我们家乡饭就不是这样,比如吃京东名产的肉饼,就只此一味。至多再加一碗汤或一碗粥而已。就一定不及皇家的一百二十品吗?我看也未必。仍以己身的感受为例,是吃过新白薯、新花生、嫩玉米以及玉米渣粥之后,我回到北京,承某公好意,请吃四川菜,一桌不足十人,莱大大小小总不少于二十几品吧,只记得东坡肘子味道不坏,其它都忘了,因为肚子不需要,也就没有觉得好吃。

肚子不需要而仍上菜不止,主人的心态大概是,熊掌已经吃不下,还要上驼蹄羹,只有这样才能表现“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的盛意。用意似乎未可厚非。

其实内涵并不这样简单,因为用上菜不止的办法以表现敬客的用意,已经成为风,就不能不有更深的根。这根,至少我看,是一种价值观,具体说是:钱和享受就是荣誉。我们都知道,引导兼督促人,干这个不干那个,荣誉信念的力量是如何大。历史上,有不少可敬的人为昏君死了,有不少可爱的人为尚未谋面的名义上的丈夫死了,因为这样可以获得荣誉。不错,推崇忠贞的时代,富厚也不能算作坏事;但其时的价值观不是单一的,比如说,寒素,俭朴,至少是有些人,包括大名人司马温公在内,以为也颇不坏。现在不同了,价值观几乎成为单一,比如说,十万元户比万元户,价值必高十倍;吸进口烟,用千元以上打火机,自己也觉得飘飘在天上了。语云,草上之风必偃,于是而吃,就以入高级餐馆,上贵菜不止,吃少量,剩大量为荣了。什么荣?说穿了不过是,我有钱,可以摆超过一般人的谱儿。也许是因为我没钱,嫉妒人有,对于用钱摆谱儿,如在公共车上所见,十指戴四五个金戒指,餐馆中所见,山珍海味堆满桌,总是不免于顿生厌恶之感。

显然,这样的不礼貌话会引起有些人的反感,所以还需要辩解几句。古人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我是常人,自然也要饮食男女。因而也就不反对变茹毛饮血为(间或)吃烤鸭,(更间或)吃红烧鱼翅,变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花前月下卿卿我我。这说堂皇了是由野蛮趋向文明,除禅师以外是都应该赞成的Ⅱ巴?还是单说吃,我反对的是以多花钱为荣誉,即摆谱儿。理由有浅深两种。浅是放眼全国,看大众,我们还不配,也就不应该。深呢,可说的像是不少,只说两点。其一是就文明或向上说,如果视摆谱儿为荣誉居然成为风气,历来书面上传为有价值的,如知识、道德、科学、艺术之类,也就无影无踪了吧?其二是就诗意说,算作偏见也罢,我总觉得,相知,少则三二,多则三五,相聚,把酒闲谈,诗意总是与下酒物的简约有不解缘的,所谓“盘黼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是也。到此,既己请来杜老助威,我就无妨来一句总而言之的大话,是,家乡饭,不只好吃,还可以上升为精神,使在吃的方面惯于摆谱儿的诸公对照着想想。

说起想,由家乡饭不由得又引来一阵怅惘,一不做,二不休,也就说一说。

读者诸君大概会以为,这是因为想吃而吃不着,所以因嘴馋而心烦。但情况并不如此单纯。说来也有三四年了,一位乡友凌公住在城内我住处的附近,他夫人一半居乡,一半来京城,每到在城内,一定在星期三(我二、三、四在城内)

招待我吃晚饭。言明是家乡饭。凌夫人年过花甲,长期居乡,自然也只能做家乡饭。但做得好,比如特产的京东肉饼,她加些青菜,反而比家乡名餐馆纯肉的好吃。且说近三四年来,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在凌公的家里吃家乡饭。所吃也有些花样,其中有些是由家乡带来的,都市见不到,就既感到新鲜,又可以温儿时之梦,所以特别有意思。有意思就值得描写,只述说有那么一次,凌夫人刚从家乡来,当然要带来一些土产,我照例去吃晚饭。依家乡旧习,凌夫人是先做而后(在厨房)吃,我和凌公是先吃而不做,下酒菜是家乡带来的,一冷,拌豆腐丝,一热,炸咯喳盒。白酒,凌公三两,我半两,之后是肉饼,最后是玉米渣粥。吃时的感受不好说,只好说吃后,是还想吃。可惜肚子已经不能容纳。参加各种形式的宴会没有这种感觉,而是菜尝到一半就没有兴趣再下箸,可见原因未必是不合口味,而是违背了圣人之道,所谓过犹不及。家乡饭简,不过;味道有乡土气息,至少是我觉得,有张季鹰的诗意。然而不幸,我这鲈鱼莼菜的美梦做得照常兴高采烈的时候,忽然传来消息,凌夫人病了,送往医院。记得是星期二上午,我赶往医院。知道是脑溢血,在急救室抢救。我同亲属多人围在病床四周,都默默地看着。忽然凌公像是想起什么,冲着我说:“前天还算计,这个星期三吃什么,想不到……”他落了泪,我也落了小泪。凌夫人终于没有救过来,不久就乘灵车回家乡了。从此,在北京我就不再有吃家乡饭的机会,也就不能不更加增强了对家乡饭以及其精神的怀念。

同类推荐
  • 潦草

    潦草

    这是一本关于生活和生命的散文笔记,作者贾行家以凝胶一般的文笔和极为罕见的赤诚,一笔一画刻录下这些“一闪念、一片断、一言行、一场景、一旧事”,又由“市井”“乡里”“风物”“活受”“无常”“弃绝”“畸零”“柔软”“活法”“外邦”“卑污”“阴森”“仇隙”“行业”“温故”等线索缀连,展现广阔的人生、人心与人性,钩画出一个个潦草的生命,以及我们对于生命的潦草。诚如作者所说:由于人的渺小,“现实”永远令人惊奇。
  • 享利四世(莎士比亚经典作品集)

    享利四世(莎士比亚经典作品集)

    《亨利四世》是莎士比亚历史剧中最成功、最受欢迎的一部,被看成莎士比亚历史剧的代表作。这部作品的主要内容是反映亨利四世和他的王子们与反叛的诸侯贵族进行殊死斗争的过程。莎士比亚突破传统历史剧多条线索交织发展的网状结构,采用了两条线索平行发展的结构——以亨利四世为代表的宫廷生活线索和以福斯塔夫为代表的市井生活线索。
  • 自己看看

    自己看看

    全部文稿遴选于作者1990年中学时代至今在全国各地报刊发表的,独立采写、创作和与朋友联合采写的新闻消息、新闻通讯、新闻评论,诗歌及随笔等。内容丰富,角度多元,文笔流畅,既有食品卫生安全方面的报道,也有对文化产业的观察和思考,还有作者基于自己的人生感悟所创作的随笔。
  •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4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4

    人类创造了文明和文化,人在文明和文化中生存,文明和文化同时制约着人。人是文化动物,去掉了人身上的文化,或者说人丧失了创造文明和文化的能力,人就不成其为人了。这是人唯一区别于动物的要著所在。
  • 笑忘书

    笑忘书

    《笑忘书》是梁左迄今为止唯一一部作品集,是由著名作家王朔亲自整理、主编的,并写了悼词作序。书中收录了许多梁左未曾发表过的小说和散文随笔,从中可以窥探出梁左对艺术和人生的思考,是当代相声作家中少有的兼具文学价值和文化内涵的作品,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改革开放时期文人自由创作的根基和文化复兴的景况。王朔、刘震云、冯小刚、葛优、英达、姜昆、马未都、陈佩斯、梁天、梁欢……近30年来最影响力的文化精英,与梁左割不断的因缘。其中王朔、刘震云、英达、姜昆、梁天、梁欢等亲友所写的怀念梁左文章,也收录在书中。另,书中收录王朔、刘震云、马未都三篇追忆文章,作为新版序言。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予你欢喜,许你长情

    予你欢喜,许你长情

    我喜欢你,总是乐意沉溺在你给的欢喜里。我喜欢你,于是甘愿将最宝贵的许诺给你。
  • 凤兮凤兮

    凤兮凤兮

    卫玠总角乘羊车入市,风神秀异,见者皆以为玉人,观之者倾都。魏晋,是个风姿飘摇的年代。风流的年代里盛行着风流的思想,风流的年代里盛行着风流的衣着,风流的年代里甚至盛行着风流的药物——当然,风流的年代里最不应当缺少的,就是风流的灵魂。这许许多多的灵魂中,有一个,非常安静。他活了二十七岁,长眠了一千八百年。他活着的时候,名满天下,游洛阳、到南京,造成万人空巷的盛况,自己却“终生喜愠不行于色”,成为一个让人浮想联翩的谜语;后来他死了,谜底也就破了。人们忘记了他的身世、思想、经历、才华,只记得他传奇般的容貌。卫玠的名字,从此变成了一个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象征美男子的符号。关于他的那些曾经生动真实过的东西,只能在文字里复活——因此,有了这篇野史乱弹的传记。
  • 人类的生活:能源科学知识3(青少年科普知识必读丛书)

    人类的生活:能源科学知识3(青少年科普知识必读丛书)

    本套丛书分海洋、航空航天、环境、交通运输、军事、能源、生命、生物、信息、宇宙等十册。收录词条约五千个。涉及知识面广阔且精微。所包含的内容:从超级火山、巨型海啸、深海乌贼、聪明剑鱼……到地核风暴、冰期奥秘、动物情感、植物智慧……;从登陆火星、探访水星,到穿越极地,潜入深海……既有独特的自然奇观,又有奇异的人文现象;既有对人类创造物的神奇记述,又有人类在探索和改造自然过程中面对的无奈、局限,以及人类对自然所造成的伤害,自然对人类的警告……
  • 我是多吉

    我是多吉

    一只流浪狗,在妈妈的关爱中慢慢长大。他喜欢逛马路,喜欢美味的烤鸭,喜欢和朋友们在一起。他向往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但生活本来就是一个问题叠加另一个问题,一个困难叠加另一个困难,哪怕是对于一只不起眼的小狗,也不例外。它在追寻中成长,在成长中追寻。最终,它选择了和妈妈一样的生活,和心爱的小伙伴一起,徜徉在幕府山下。
  • 最美,最美的还是你

    最美,最美的还是你

    2002年,中国一个名叫非典型肺炎四处飞窜。那一年,奶奶每天早上、晚上准时让小一一吃一瓣大蒜。这一年,孟一10岁,小学五年级。2008年,孟一和弟弟坐在家里面的沙发上,眼睛目不转睛盯着家里面唯一一部电视,等着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这一年孟一15岁,高一。2011年,一个头发短短的,个子矮矮的,推着一个体重超过孟一的箱子,独自走在大学内部的错综复杂的小路上。这一年孟一18岁,大学。2018年,孟一坐在一群维吾尔族小屁孩的中间,对着镜头,笑的无比灿烂。2020年,“新型冠状肺炎”隐藏在我们每个人都不知道的角落。一个小小的身影,配着宽大的防护服走来走去,在别人的眼中是滑稽搞笑。这一年,成龙的“生生世世”被孟一单曲循环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的首席执行官

    我的首席执行官

    (高甜+独宠+1v1+双强)六年的分别,再相遇她带班主持他参加的访谈节目。他,没了少年的不羁与洒脱,多了男人的硬朗与霸气。她,一如初见时的可爱甜美,温文尔雅,楚楚动人。……他再次追求她,撩她,宠她。她再次爱上他,信任他,依赖他。婚后夏凉风:早晨“暖暖,起床吃早饭了。”^3^十点钟“喂,暖暖水果给你送去了,吃完,听话,乖。”十二点“喂,下来,我带你去吃午餐。”十五点“喂,暖暖点心给你送过去了,抓紧吃。”十八点“走,回家吃饭。”二十二点“暖暖,喝杯牛仔睡觉吧。”某日叶冬暖一上秤:“夏凉风!你这不是娶媳妇儿,你这是养猪呐!!”
  • 新编家庭营养煲汤

    新编家庭营养煲汤

    本书帮您从花样繁多的菜式中精选出适合您的营养好菜,有针对性地介绍几百道常吃、易做的菜式,集科学性、实用性、知识性和全面性于一体,一定能够满足您和家人的需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关注自身的营养、健康问题。药补不如食补,一日三餐不仅仅只是为了充饥果腹,“怎样才能吃得可口?怎样才能吃出健康?”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 李致文存:我的人生

    李致文存:我的人生

    本书回顾了李致九十年的人生,以随笔的形式记述的人生往事,既是个人的历史,也是时代和社会的缩影。从读小学时为抗日战士捐寒衣,青年时期参加学生运动,后来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成渝两市做地下工作。后来,李致在共青团大学、区、市、省和中央机关多个岗位工作,在改革开放初期,回到四川,为四川出版、振兴川剧和文艺工作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