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64900000007

第7章 基础教育(1)

中国从1986年颁布《义务教育法》,立法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算起,到2011年,全国所有县级行政单位、所有省级行政区划全部通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国家验收。在不到30年时间里迈出四大步,铸就了义务教育的世纪伟业,创造了发展中人口大国普及义务教育的经典范例。

基础教育在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有赖于基础教育发展取得重大进展。数十年来,中国政府在推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上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资源,以期最大程度上保障每一位公民公平接受教育的权利,为国家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尤其在全面实现“两基”这一关乎中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上,中国政府更是戮力而为。

一、奠基中国的义务教育

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对于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

(一)义务教育全面普及的艰难跨越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明确将义务教育作为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采取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加快普及。1982年修订的《宪法》第一次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对普及义务教育作出明确规定。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以国家立法的形式正式确立中国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将普及义务教育纳入法制轨道,这对于保障义务教育健康、持续发展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重大的历史意义。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正式把实现“两基”作为中国到20世纪末教育事业发展的奋斗目标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普及义务教育和扫除文盲工作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1.目标坚定、起步有力(1985—1991年)

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国尚有约占人口1/4的经济落后地区未普及小学教育。1986年4月通过的《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凡年满6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1]1988年颁布的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扫除文盲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扫除文育工作条例》)规定:“凡年满15周岁以上的文盲、半文盲公民,除丧失学习能力的以外,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均有接受扫除文盲教育的权利和义务。”[2]从此,中国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走上有法可依的道路。

《义务教育法》实施以来,国家加大财政投入,社会各界积极动员,多渠道筹措资金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在此期间,国家财政拨款357亿元,社会捐集资金700多亿元,共修缮、新建、改建中小学校舍6.72亿平方米,使全国中小学危房比例由1981年的15.9%下降到1991年的1.6%,全国基本实现了“一无两有”(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学生人人有课桌椅)和“六配套”(围墙、校门、操场、厕所、旗杆、水源配套齐全)。到1992年,全国91%人口所在地区普及了小学教育,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达到97.2%;城市和部分农村地区普及了初中教育[3]。

2.全民教育全力推进(1992—2000年)

根据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1994年《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指出:到2000年“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国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使青壮年文盲率降到5%以下”[4],要在占全国总人口85%的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入学率达到85%左右。按照“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5]

中国普及义务教育的目标与1990年国际社会开始倡导的全民教育行动方向完全一致。1993年,中国政府领导人出席“九个人口大国全民教育首脑会议”,正式签署《德里宣言》,向全世界作出实现全民教育约定目标的庄严承诺。2000年又对《达喀尔宣言》(2001—2015年)相关预期目标作出积极回应。

从1993年开始,推进“两基”成为各级政府的教育行动。国家相继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安排专项资金组织实施了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建立相应的两级评估督导验收制度。按照义务教育事业在国务院领导下,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要求,中央政府与省级政府签订实施“两基”责任书,健全城乡教育费附加征收、管理和使用制度,鼓励社会捐集资助学办学,开展东、西部地区学校对口支援,全面推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文盲工作。地方各级政府依法履行职责,把完成“两基”任务纳入政府任期目标,层层签订“两基”责任书。同时,在各级政府的动员下,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踊跃集资办学,慷慨捐资助学,义务献工投料,谱写了全民兴教的动人篇章。

经过各方面艰苦卓绝的努力,到2000年年底,全国已有2541个县级行政单位通过了“两基”验收,全国85%以上的人口地区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5%以下。至此,全国总体上实现了“两基”目标,在世界九个人口大国中率先实现了全民教育相关目标,为中国在世纪之交总体上进入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为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持续进步注入了生机活力。

3.聚焦西部、攻坚克难(2001—2007年)

2000年全国总体上实现“两基”目标之后,还有15%的人口所在地区没有通过国家“两基”验收。这些地区①主要集中在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群众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②地方财政困难,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发展基础薄弱;③自然地理条件艰苦,办学、就学成本较高。

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新目标,贫困地区推进“两基”攻坚,已实现“两基”的农村地区继续巩固提高,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实现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6]2003年,国务院要求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中提出:“力争用五年时间完成西部地区‘两基’攻坚任务。”[7]

2004年国务院批转《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实施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到2007年年底,力争使西部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到85%以上,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5%以下。”[8]《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2004—2007年)》提出到2007年在西部地区实现“两基”目标。国务院统一领导,2004年启动实施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工程、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继续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二期和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进一步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全力支持西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推进“两基”攻坚。

2005年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提出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9]2006年起全部免除西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惠及西部4880万名学生,使约20万名因贫困辍学的孩子重返校园。2007年起免除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惠及1.5亿名学生。

200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结合新形势和新特点,对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保障机制、发展模式、教师地位和待遇作出了更具约束力的法律规定,强调“国家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义务教育经费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本法规定予以保障”[10]。

根据“两基”攻坚的部署,在遏制学龄儿童辍学现象、努力杜绝新文盲产生的同时,中国政府调整了扫盲工作重点,加大剩余文盲,特别是妇女、少数民族文盲等的扫盲工作力度,巩固提高扫盲成果、加强扫盲后继续教育,充实扫盲教育内容,加强功能性扫盲。

经过这一阶段的不懈努力,到2007年,全国共有3022个县级行政单位通过“两基”验收,未通过验收的县级行政单位由410个减至42个。“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99%,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8%,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3.58%。同年,西部地区“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98%,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5%以下,为全国“两基”工作的突破性进展提供了有力支持。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的如期完成,对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4.全面覆盖、全面实现(2008—2011年)

2008年全国城市义务教育依法免收学杂费,至此,全国城乡全面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自同年起,国家全力支持西部42个边远贫困县实现“两基”目标。以全面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为契机,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一系列教育工程专项,包括“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中西部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程”“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边远艰苦地区农村教师周转宿舍计划”等,各类项目总共投入近千亿元,其中50%投到了西部地区。这些专项工程和计划的实施,显著改善了西部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巩固提高了义务教育普及水平,缩小了区域差距,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011年,全国所有县级行政单位全部通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国家验收,人口覆盖率达到100%,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超过100%,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1.08%以下。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标志着中国人民基本受教育权利的保障水平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中国从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并迈向人力资源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建立科学的义务教育办学和管理体制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建立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积极调动政府和人民的积极性,创造了以政府为主、社会支持和人民参与的教育发展模式。

依据1986年《义务教育法》确立的“在国务院领导下,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义务教育体制,国家把义务教育的办学权和管理权下放给地方,实行“县、乡、村三级办学,县乡两级管理”的模式。[11]县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负有主要责任,省、地(市)、乡等地方各级政府承担相应责任,组织和实施义务教育。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适龄儿童少年入学,严格控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维护学校的治安、安全和正常教学秩序,治理校园周边环境;按有关规定划拨新建、扩建校舍所必需的土地。中央和省级政府设立专项资金,扶持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中小学学校建设,改善办学条件。这一体制在当时的国家财政较为困难的历史条件下,调动了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办学积极性,为20世纪末完成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历史任务发挥了积极作用。

进入21世纪,为适应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的全面推进,2001年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对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明确提出农村义务教育管理“实行国务院领导,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12]。2003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提出,要切实落实“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县级政府担负起对本地教育发展规划、经费安排使用、校长和教师人事等方面进行统筹管理的责任。[13]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作出新的规定,“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14]。新体制加强了省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和教育资源配置的统筹作用,同时,也进一步强调了县级政府对本地区义务教育发展负有主要责任。

在中央和地方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管理、农村中小学校长、教师人事管理已经上收到县,“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的确立,使多年来影响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一些突出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同时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推动了义务教育持续发展。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健全统筹有力、权责明确的教育管理体制,明确各级政府责任,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促进管办评分离,形成政事公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加强省级政府统筹管理义务教育,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依法落实发展义务教育的财政责任,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支持力度等。

同类推荐
  •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纪念版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纪念版

    也许是城镇规划史上有影响的著作……也是一部极富文采之作。 ——《纽约时报书评》 有史以来关于城市的出色著作之一……并无故作高深的方法,一切皆出自作者的眼睛与心灵,但它以其精妙的研究,让我们明白城市的生命和精神来自何处。 ——威廉·H·怀特 本书是对当下城市规划和重建理论的抨击,也是尝试引介一些城市规划和重建的新原则,进而抨击那些统治现代城市规划和重建改造正统理论的原则和目的,是有史以来关于城市的出色的著作之一。作者以纽约、芝加哥等美国大城市为例,,深入考察了都市结构的基本元素以及它们在城市生活中发挥功能的方式,挑战了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以其精妙的研究,让读者明白城市的生命和精神来自何处。
  • 当代中国广播电视学

    当代中国广播电视学

    本书站在时代高点,总揽新世纪传媒领域出现的新案例、新技术、新理念,荟萃高端学术研究最新成果,将广播电视与新媒体领域一系列新概念、新观点加以系统归纳,进行趋势研究,是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广播电视理论体系集大成之作。
  • 中华语典(权威珍藏版)

    中华语典(权威珍藏版)

    本书对传统国学经典中的精华,历代名著中的名言警句,长期流传于民间的歇后语、俗语、谚语、谜语、绕口令,经久不衰的经典对联,历久弥新的各种典故等等进行了整理汇编。把这些形象鲜活、言简意赅、历经千年沉淀却盛传不衰的语言文字,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再现于读者面前。无论是先哲的至理名言,还是才子的诗词歌赋;无论是智者的真知灼见,还是平民的家长里短,都让人受益匪浅。它们或音韵优美,或意味深长,或幽默风趣,或哲理深刻,使人在文化享受中提高文化修养。
  • 探索与实践:浙江工业大学干部理论学习文选

    探索与实践:浙江工业大学干部理论学习文选

    一个政党要走在时代的前列,一刻也离不开理论指导。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明白,现在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丰富多彩,不学习、不坚持学习、不刻苦学习,势必会落伍,势必难以胜任我们所肩负的重大职责。要做合格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必须大力加强学习,努力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丰富知识来充实自己。”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战略部署。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落实这一战略任务的基础工程,深化理论武装是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首要任务。
  • 美学与翻译研究

    美学与翻译研究

    从其他学科吸取理论营养来丰富和充实自己学科的研究,这种跨学科、跨理论的研究方法对译学建构无疑是非常有益的。然而,诚如杨自俭先生所说的那样,“虽然有许多文章都强调要重视从相关学科中吸收新的理论与方法,但大都只是提提而已,很少有人从哲学、文化学、心理学、社会学、美学、认知科学等学科中借来新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系统研究,发现新的问题,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热门推荐
  • 农门小秀娘

    农门小秀娘

    孤儿林秀意外穿越到贫寒农家,亲爹早逝,亲娘懦弱,幼弟还小,爷奶偏心,连唯一的福报亲事都被抢了,林秀怎么办?先分家再致富,打脸的都给打回去!对!就这样,走起!
  • 医将婿

    医将婿

    【不想当将军的医生不是个好女婿】隋末唐初,王世充篡权夺位占领洛阳城建立郑国,朝廷内外,人心涣散,李唐大军一旦打来,洛阳城必将被困而沦为死城,遭殃的终究还是百姓。中秋夜,一位现代无国界战地医生穿越到这里,凭借医术和智谋布下了一个局,拯救了一座城。开启了‘苍生大医’的逍遥生活。(PS:洛阳,是一座饱经风霜的古城,也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这里有世界第一部病因证候学巨著,也开创了世界上最早的官办医学教育体系,这里还有巢元方,甄权,苏敬这些鲜为人知的中医学前辈,当然也有孙思邈的足迹......)
  • 不灭帝尊

    不灭帝尊

    我即生,诸天当灭!伴生神棺埋葬诸天,信我者得永生!林冥生于武帝世家,却天生九阴绝脉,不能修炼。家族破灭,使他悲愤觉醒伴生的天葬之棺,从此踏上强者之路!且看他只靠外功体魄,觉醒武帝血脉,最终武破虚空,成就永生,超脱轮回!
  • 穿越之砸个美王爷

    穿越之砸个美王爷

    老天不用这么惩罚我吧,只不过就是想偷一根那农民伯伯的甘蔗而已,就让我从悬崖掉下去,偏偏这一掉还掉到了一个不知名的王朝,砸进了一个“如花似玉”赛是天仙的美人王爷怀里,别说这王爷还真是机车得可以,只不过是去了趟青楼,略显才艺,他有必要给人家包爷爷比脸黑吗?切!他是‘美人’脸,又不是包公脸好不好?再说了,这男人去青楼就是天经地义,这女人去就成那不知廉耻了?切!偶才不吃那一套的呢!!哼哼!凭他也能拦住我?那我就不是我了!来自现代我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难道还对付不了一个古人吗……浪漫动人的爱情故事,搞笑诙谐的对话情节,美丽如画的环境烘托。使《穿越之砸个美王爷》成为少男少女不得不看的唯美爱情小说!--------------------------------------------------------------------------------------------------求收藏,求推荐~~嘿嘿~说真的,很感谢大家这么支持我的文,我看着收藏和票一直在涨,还有留言越来越多,真的很高兴。不过看很多游客状态的留言呢。希望大家登陆个收藏下支持我吧~~谢谢拉~--------------------------------------------------------------------------------------------------此文很轻松。相信羽瞳的收藏个。更新说明:心情好时一天一更,更好时二三更,心情不爽时,二三天,甚至三五一更均有可能,具体爽不爽看读者大大的票票和收藏决定--------------------------------------------------------------------------------------------------■本作品为私人收藏性质,所有作品的版权为原作者所有!任何人未经原作者同意不得将作品用于商业用途,否则后果自负。■-------------------------------------------------------------------------------------------------推荐玄幻文:《朱砂血印》
  • 一起到时光尽头

    一起到时光尽头

    被男友劈腿,母亲病重,在她最孤立无助的时候,他犹如天神一般降临娶她为妻。“老公,他们说你这个美味甘甜的大白菜被我这头‘猪’给拱了!”“这个形容太贴切了,必须好好奖励一下!”“……!”“老公,你说你是喜欢我的温柔善良呢还是喜欢我的美丽大方?”“我喜欢你的幽默感!”“……!”他是南城人人敬仰的天之骄子,所有女人梦寐以求的黄金单身汉,可是他却偏偏的看上她。当初为了钱,她嫁给他,却慢慢的丢了心失了身,被他当宝贝一样捧在手心里一宠就是一辈子。
  • 天崩战

    天崩战

    我,墨影,莫名其妙来到了崩坏三的世界,还被确认为干涉者,我要对抗终焉律者,我要干涉世界因果,邂逅女武神,对抗虚空等等虚空肆虐,因果修改,入无尽轮回,踏遍星河,只因寻找哪一丝不可能的奇迹,我墨影终成为神!找到哪一丝不可能的奇迹!同时我答应过她们,为世界所有的美好而战!ps∶与崩坏三原时间线不一样会修改剧情不要杠,谢谢群号∶796809661
  • 婚后宠爱之相亲以后

    婚后宠爱之相亲以后

    大学毕业乔荞嫁给了蒋晨。四年后乔荞抓住蒋晨出轨。乔荞的梦想,找个男人认认真真的专泡她一个。“我只想问她为什么离婚的?”中间人:据说好像可能是身体有点问题,结婚几年了没有孩子。陆卿总结:这女的就是病咖,不能生。“他为什么跟前妻离婚的?”中间人:乔荞,婶儿跟你说,我也是才知道,这男的不行,离婚的时候据说把前妻的鼻梁都给打断了,是个暴力男,要谁也不能要他。乔荞总结:迟到,暴力男对于乔荞来说,离婚就像是一场噩梦,梦醒了总该认清现实的,
  • 卿了慕余烟

    卿了慕余烟

    古籍中记载上古神兽有一不死鸟名曰朱雀降生于人沧海一栗唯此一只它的心实乃罕物若是得到便可将死人复生那被剜了心的朱雀呢会变成一具石鸟永生不灭有意识却永远没有意志好残忍她闻言笑了这世间何来朱雀又何来起死回生之法道听途说罢了如此荒诞的怪力乱神论怎会有人信以为真可如若这些都是真的呢?你可有牵肠挂肚之人?你可有想死而复生之人?曾经天真如她到头来才明白她所信任的一切不过是场局诡谲难测的是他而自己不过是颗被人握在手中的棋子棋差一着便一无所有若是生却满身伤痛那死会不会解脱
  • 火魔传奇

    火魔传奇

    在天元大陆中有很多魔头,他们对火魔有很大的意见,因此他们全都围攻火魔,火魔与他们进行了非常激烈的战斗,最后,火魔被一个老者所救,他为了感谢老者的救命之恩,他给老者一块金子,老者没有收金子,火魔告别了老者,他来到了一个村子,他看到很多农户在种地,他看到那些弄明种地很辛苦,因此,他用功法帮助他们,农民们非常感激他。
  • 愿等夜归人

    愿等夜归人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从遇见你开始,我便做好了孤独一生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