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66800000007

第7章 绪论(4)

[5]王英杰,刘慧珍.2005年中国教育发展报告:高等教育的发展、问题与对策[R].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96.

[6]雷万鹏,钟宇平.中国高等教育需求中的城乡差异——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理论的视角[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7):48-57.

[7]薛颖慧,薛澜.试析我国高等教育的空间分布的特点[J].高等教育研究,2002,(4):44-49.

[8]李文胜,黄潞.中国高等教育资源分布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4,(4):71-73.

[9]转型期中国重大教育政策案例研究课题组.缩小差距——中国教育政策的大众命题[R].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5;谢作栩对1978—2000年各省、市、自治区高等教育发展的绝对差异的统计表明,各省、市、自治区每万人口大学生的标准差从1978年的3上升为2000年的38.5。见谢作栩.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道路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214.

[10]转型期中国重大教育政策案例研究课题组.缩小差距——中国教育政策的重大命题[R].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5,275.

[11]乔锦忠.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布的区域差异[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23-28.

[12]刘精明.扩招时期高等教育机会的地区差异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4):142-155.

[13]谢维和,李雪莲.高等教育公平性的调查与研究报告[A].曾满超.教育政策的经济分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68.刘宏元.努力为青年人创造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武汉大学1995级新生状况调查[J].青年研究1996,(4):7-11.孟东方,李志.学生父亲职业与高等学校专业选择关系研究[J].青年研究1996,(11):24-29;余小波.当前我国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机会探析——对某所高校2000级学生的实证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2,(2):44-47.

[14]吴德刚.中国全民教育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丁小浩.对中国高等院校不同家庭收入学生群体的调查报告[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2):102-108.杨东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扩大之中的阶层差距[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1):19-25.卢乃桂,许庆豫.我国90年代教育不平等现象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4):7-16.

[15]谢作栩,王伟宜.高等教育大众化视野下我国社会各阶层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研究[EB/OL].http://guancha.gmw.cn.2007-03-28.

[16]转型期中国重大教育政策案例研究课题组.缩小差距——中国教育政策的大众命题[R].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32.

[17]姜相志.社会分层对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影响[J].青年研究,1992,(12);转型期中国重大教育政策案例研究课题组.缩小差距——中国教育政策的大众命题[R].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33.266-268.需要指出的是,在经济杠杆还没有成为调节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布的重要经济因素的90年代初期,那些在制度转型初期“先富起来”的阶层的经济财富尚没有转换成文化资本上的优势。

[18]郭丛斌,闵维方.家庭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对子女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2006,(11):24-31.

[19]钟宇平,陆根书.收费条件下学生选择高校影响因素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1999,(2):31-42.郭从斌,闵维方.家庭经济和文化资本对子女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2006,(11):24-31.转型期中国重大教育政策案例研究课题组.缩小差距——中国教育政策的大众命题[R].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69.谢作栩,陈小伟.中国大陆高校学费对不同社会阶层子女的影响——实证调查与分析[J].教育与经济,2007,(2):12-15.

[20]转型期中国重大教育政策案例研究课题组.缩小差距——中国教育政策的大众命题[R].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75.杨东平.影响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的制度性因素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6,(6):28-29.

[21]杨东平.影响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的制度性因素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6,(6):28-29.张玉林,刘保军.中国的职业阶层与高等教育机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5-31.

[22]刘复兴.教育改革的制度伦理:教育公平与政府责任[J].人民教育,2007,(11):2-5.

[23]张玉林.中国城乡教育差距[J].战略与管理,2002,(6):55-63.

[24][美]帕梅拉·B.沃尔特斯.增长的限界——历史视角中的教育扩张与改革[A].莫琳·T.哈里楠.教育社会学手册[C].傅松涛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34.

[25]李春玲.社会政治变迁与教育机会不平等——家庭背景及制度因素对教育获得的影响(1940—2001)[J].中国社会科学,2003,(3):86-98.

[26]李春玲.社会政治变迁与教育机会不平等——家庭背景及制度因素对教育获得的影响(1940—2001)[J].中国社会科学,2003,(3):86-98.

[27]汤敏.关于扩招的几个问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2):62-71.陈锡章.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教育机会均等[J].中国高教研究1999,(1):44-46.刘精明.高等教育扩展与入学机会差异:1978—2003[J].社会,2006,(3):158-179.丁小浩.规模扩大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化[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2):24-33.

[28]杜屏,李宝元.中国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担与机会均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1-16.张民选.理想与抉择——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国际比较[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301,363.

[29]李文利.高等教育财政政策对入学机会和资源分配公平的促进[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2):34-45.

[30]转型期中国重大教育政策案例研究课题组.缩小差距——中国教育政策的大众命题[R].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72.

[31]Robert Taylor.China‘s Intellectual Dilemma.Politics and University Enrolment,1949—1978[M].Vancouver: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ress.1981.又见[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66—1982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601.

[32][加]许美德.中国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M].张晓军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32-133.

[33][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66—1982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619.

[34]Michael Sheringham.Reviewed Work(s):Chinese Educational Policy.Changes and Contradictions 1949—1979by Jan-Ingvar Lfstedt[J].Comparative Education,1983,19(1):115-116.

[35]Michael Sheringham.Popularisation Policies in Chinese Education from the 1950s to the 1970s[J].Comparative Education Special Anniversary Number (8):Education in China,1984,20(1):73-80.

[36]姚若冰.中国教育1949—1982[M].台北:华风书局,1986.6-7.

[37]Suzanne Pepper.Chinese Education after Mao:Two Steps Forward,Two Steps Back and Begin Again[J].The China Quarterly,1980,81(3):1-65.

[38][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66—1982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621.

[39]杨东平.艰难的日出——中国现代教育的20世纪[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152-154.

[40]杨东平.从权利平等到机会均等——新中国教育公平的轨迹[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2):2-11.

[41]Mark Sidel.University Enrolment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1977—1981:The Examination Model Returns[J].Comparative Education,1982,18,(3):257-269.

[42]甘阳.通三统[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22,38.

[43]杨豫.新史学的未来趋势(跋)[EB/OL].http://bbs.nju.edu.cn/blogcon userid=naomi&file=1158933452/2007-12-06.

三、问题、视角与方法

(一)研究问题

1.阐释新中国成立以来普通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配机制的基本特征

不同时期,高等教育分配机制具有不同的特征,描述和澄清不同时期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分配机制是本书的基础和前提。本书依据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配标准,将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按照政治标准和学术标准来分配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大致对应1950—1957年);第二个阶段,政治标准成为主导(大致对应1958—1976年,不包括调整时期);第三个阶段,学术标准被重新确立并且逐步向多元化标准转变(大致对应1977年至今)。这样的划分没有遵循严格的时间顺序,而是把那些表现出共同特征的事件放在一起进行分析。

本书的研究重点是公立普通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分配问题,之所以如此,是由于相对于成人教育、民办高等教育而言,无论在规模、质量还是影响力上,它都具有更多的优势和典型性。对于政府而言,它更能体现国家的意志和利益,对于个人而言,它更直接地影响着个人的升迁和流动。[1]在中国其他类型高等教育发展相对迟缓的情况下,这一特征体现得更加明显。

2.探究支撑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配机制的制度建设及其价值、理念

即把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配标准和具体运行机制置于当时的历史背景中。任何外显的历史现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存在的合理性只能在当时的历史情境中去寻找。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经历了巨大的变迁,教育作为其中的一个子系统当然不能例外,要理清其中的发展脉络,必须回归到当时的历史场景中去,解释现象背后的原因。本书力图通过历史事件和事实来分析和比较“毛泽东时代”与“文化大革命”之后的社会历史背景,揭示不同时期高等教育的制度建设,以及高校招生政策背后的价值、理念的差异。这就需要对毛泽东的教育思想和“毛泽东时代”的教育方针以及“文化大革命”之后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方针进行分析和比较。

同类推荐
  • 多维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多维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深入,潮水般涌入的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环境中,一些大学生开始出现政治信仰迷茫、理想观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缺失等问题。
  • 行政公文写作技巧、模板与范例

    行政公文写作技巧、模板与范例

    公文写作速成手册。指点迷津,提供标准的格式、现成的思路、规范的词语。现查现用,快速写成权威、规范、正确的公文。
  • 赠言寄语

    赠言寄语

    《赠言寄语》讲述了:读书可以陶冶性情,可以博采知识,可以增长才干,使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养性灵。书中有着广阔的世界,书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虽然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但书籍永远是新的。阅读撼人心弦的高贵作品,就如同亲炙伟大性灵的教化,吸收超越生老病死的智慧,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时空,让心灵沟通过去和未来、已知和未知。
  •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公文写作手册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公文写作手册

    本书讲述了公文写作方面的一些知识,其内容全面广泛、营养丰富。
  • 雨夜中的凤凰

    雨夜中的凤凰

    凤凰城里让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那一幢幢临水而建的吊脚楼了。不过少了昔日楼头的歌声,总感觉少了一点沈从文笔下的韵味。吊脚楼下的沱江水缓慢地流着,听不到歌女的小调,不过听听这流水声,也是一种不错的享受,这才是凤凰城中最动听的音符。顺江而下,有许多纸折的小船沿着江岸向下游漂流,上面点着蜡烛。烛上的蜡伴着火星滴在船上,船便会燃烧起来,随着风势的大小渐渐化为水上的尘灰。但放船的人依旧络绎不绝,宛如沈从文笔下的那些爱情故事,明知道结局是毁灭,还要义无反顾地飞蛾扑火。在一个风和日历的下午,脚踏着白马湖畔的绿草,静静的品味着的是春的气息,而在月朗星稀的秋夜,用心聆听陶然亭秋蝉凄婉的鸣唱,品读出的是一抹轻愁。
热门推荐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春冰室野乘

    春冰室野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空间站之窗

    空间站之窗

    空间站之窗空间站之窗空间站之窗空间站之窗空间站之窗空间站之窗
  • 星怜

    星怜

    她,半生孤独;她,忘记一切,独居一方。一场意外,她踏入宇宙寻找她丟失的一切……
  • 白天&黑夜

    白天&黑夜

    24岁的奕,简单、自由、独立,从法学院毕业,通过纽约州的律师资格考试,在曼哈顿一家律师事务所找到第一份工作。同年夏末,她和34岁的富家子莱尔·奥尔顿在一个酒会上邂逅相识。两个不同母语,不同国籍,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不同经历的人,从游戏到认真,相爱却不相知。他们因为奕的意外怀孕而结婚,很快又因为生活中的种种冲突而分手。离婚之后,两人在抚育女儿的过程中逐渐磨合,相互了解,开始尝试为共同生活而改变。正如书里的结束语说得那样:我不知道我们会走到哪里,也不确定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可能我们还是不合适,可能这段新的关系一样会结束。到那个时候,我们之间或许就真的了结了。就是这样的,是一种深深的无奈。
  • 去活三次吧
  • 再见如初见

    再见如初见

    那一年的一个暖心微笑。那一年的一个温暖举动。那一年的一个无措决定。那一年的一个悲伤故事。那一年的一个重逢喜悦。那一年的一个春夏秋冬。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融合手机闯仙界

    融合手机闯仙界

    融合了手机来到仙侠世界。眼睛是摄像头,无论多么繁琐的剑术都可以过目不忘;耳朵是录音机,无论多么拗口的法诀都可以惟妙惟肖;手机管家可以纠正偏差,美颜相机可以易容改面;微信可以千里传音,商城可以购买神器,导航可以寻宝探秘,还有很多很多的功能可供探索。一起来吧。
  • 了解大自然的脾气:气象知识

    了解大自然的脾气:气象知识

    你了解地球吗?你知道是谁给地球披上神秘外衣的吗?你见过神秘奇异的佛光吗?你听说过缥缈虚幻的海市蜃楼吗?你喜欢冬日里堆个雪人、打个雪仗吗?……本书将带你进入一个变化万千、妙趣横生的气象大世界。这里有你闻所未闻的虚幻意象,有奇妙无穷的风云世界,有奇光异彩的美丽天空,有妙趣万千的气象知识,让你领悟酷暑与严寒的交替,带你瞬间进入不同的国度。翻开这本书,你将站在神秘天空的巨大舞台上,亲眼目睹多姿多彩的云霞,亲手触摸漫天飞舞的雪花,亲密感受绽放异彩的极光暮光和曙光,还有那惊心动魄的雷电,狂暴肆虐的台风、声势浩荡的龙卷风……它们所扮演的一个个生动而鲜明的角色,上演的一幕幕妙趣横生的剧目,让你目不暇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