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67300000011

第11章 班集体建设(1)

【本章学习提示】

班集体是班级群体的高级形式,建设一个健康向上的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班集体建设的好坏与班主任自身的素质关系密切。能否建设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是衡量一个班主任工作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也是其教育素质的综合反映。本章主要围绕班集体建设所涉及的最基本内容展开。

【本章学习目标】

1.班集体的内涵、班集体的形成与发展、班集体形成的标志。

2.班集体的教育功能。

3.班集体的建设策略。

第一节班集体

一、班集体的内涵

说到班集体,我们首先要谈一谈班级。班级和班集体是两个经常使用但又极易混淆的概念,区别班级和班集体有助于我们深刻把握班集体的内涵及功能,做好班集体的工作。

班级是学校的基层组织,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实现社会化和个性化发展的重要场所。班级是在教育目的规范下由年龄与知识程度相同或相似的学生所组成的学生组织,它以学生正式群体的形式出现。作为一个班级,不仅要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同时还肩负着培养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任务。

集体是一种正式群体,但它却是一种特殊的正式群体,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社会目标而严密组织起来的有纪律、有心理凝聚力的群体。与群体比较,集体的目标更明确,组织结构更严密,纪律性更强。在教育史上,关于什么是集体,不少人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日本的片冈德雄认为:“集体是为了一个或几个共同的目标,进行角色分配和交互作用的两个人以上的集合(群体)。”[1]

苏联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认为:“集体是群体的高级形式,并非任何群体都能称之为集体,也不能把任何共同行动或工作的社会成员共同体称之为集体,有共同价值、共同的活动目的与任务且具有凝聚力的高度组织起来的群体才是集体。”[2]马卡连柯则认为:“集体不是一群个别人的偶然集合,而是社会的结合,它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细胞,集体是以社会主义的结合原则为基础的人与人的互相接触的总体。”[3]

可见,班级不等于班集体,它只是一个有组织的学生正式群体,而班集体则是班级群体的高级形式。班级与班集体在社会性质上有着根本的区别。这一点我们从苏联班级集体理论的研究成果中就可窥见一斑。他们把班级集体的社会本质特征概括为以下三点:[4]第一,高度的社会倾向性。马卡连柯强调集体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而是包含在整个社会关系的体系中,班级集体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必然要反映社会的政治、道德、美学等思想。班级集体的目标只有和社会目标相统一,其活动才能取得具有社会价值的成功。马卡连柯重视集体的社会倾向性的重要思想为后人所瞩目。第二,高度的组织性。组织程度的高低是鉴别群体和集体的又一重要参数。马卡连柯把集体定义为:“那些组织起来的,拥有集体机构,以责任关系彼此联结在一起的个人有目的的综合体。”第三,高度的社会主体性。彼得罗夫斯基提出了“以活动为中介”的理论。他认为,群体的内部过程、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等均因活动的目的、价值和内容而异,群体的社会活动的目的、价值和内容制约着群体的发展水平。这样,由于人们是在社会心理共同体范围内组织活动的,群众是活动的主体,因此,可以把集体理解为“为了确认的目标而相互作用的人的共同体,即客观上表现为活动主体的共同体”。共同的集体意识,自觉的、统一的社会心理共同体的形成,标志着自在群体向自为集体的转变和飞跃。

在我国,关于班集体的界定,存在多种观点。如有人认为“班集体是班级群体发展的高级形式,是由整个班级所组成以完成学校教育任务为共同目标,有一定组织机构、规章制度的学生共同体”。[5]有人认为“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接性人际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6]还有人认为“班集体是经过以班主任为主的各种教育力量的教育培养和引导而形成的具有正确的奋斗方向,具有较强的核心与骨干力量,具有良好的纪律、舆论、班风,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高层次的班级群体”。[7]这些界定,虽然内容不尽相同,但都或多或少地涉及了班集体的本质特征,对我们来说,具有一定的参照价值。我们认为,班集体是以学习为主要活动特征的学生群体,学习是群体成员的主要任务,通过学习使群体中的成员向一定的价值方向发生变化。班级是班集体形成的组织基础,班集体只有在班级的基础上才能逐步建设起来。但并不是每一个班级都称得上是班集体,拥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健全的组织机构、严格的制度规范和良好的纪律、舆论的学生正式群体才是班集体。

由此,我们可以把班集体定义为:班集体是指在教育目的规范下的,由具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坚强的领导核心及良好纪律和舆论的班级学生所组成的活动共同体。

二、班集体的特征

班集体是班级群体发展的高级阶段,它除了具有一般集体的特征之外,还有着与其他班级群体不同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目标特征:定向统一

凡是班集体,都有明确的共同目标,而且这种目标不仅仅是字面上的。在班集体里,学生能够把社会和学校明文规定的教育目标内化为自己的目标,达到群体成员之间目标定向的统一,其中包括个人目标与班级目标的统一。由于目标定向的统一,班集体具有明确的发展方向。

(二)价值特征:集体主义取向

班集体并没有取消个人的行动自由和否定个人兴趣爱好,但班集体崇尚集体主义精神。在班集体内,每个成员都关心集体、爱护集体、遵守集体的规范,通力合作为集体争荣誉。个人以自己是班集体的一员为荣,必要时愿意为班集体而改掉自己的缺点,放弃自己的利益。

(三)行动特征:令行禁止

在一般的班级里,由于存在目标定向分歧等原因,有些想办的事常会议而不决,不了了之。而班集体则不同,它已经形成了集体决策的方式,班集体认为该做的事一经决定就立即去做。同样的,班集体不认可的事,一经决定不做就立刻停止,即使个人有不同看法,也会服从。

(四)情感特征:彼此相悦相容

在班集体中,成员之间在人格上处于平等地位,在思想感情和观点信念上比较一致,成员个体对集体有着依恋感、自豪感、荣誉感等肯定的情感体验。这些情感体验能够帮助班级成员之间形成彼此相悦相容的情感特征。班级中每个学生的个性虽是不同的,但已经形成的班集体能容纳各种个性的学生,不同的人都可能从中得到关心、照顾和帮助,而不会遭排斥、受歧视,它给学生提供了许多积极的体验,因而,学生生活在这种集体里感到十分愉快。

三、班集体的形成与发展

开学伊始,几十个来源不同、情况各异的学生走在一起,一个新的班级就此应运而生。这个时候,班级是一个松散的群体,没有组织结构,没有约束机制,也没有共同的行为目标。同学之间相互陌生,尚未建立稳固的情感纽带。如何在极短的时间内,把一个松散的群体建设成一个具有一定归属感和凝聚力的班集体,就成为班主任的首要任务。班级集体的形成和发展不是自发的过程,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管理目标而建立起来的。一个班级由最初组建时的班级群体发展成为班集体,其间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不同的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苏联学者根据班级群体活动的目的、任务、原则和意义,提出班集体的发展水平大致经历了松散群体、联合群体、合作群体、集体等几个发展阶段。日本的广田君美以“结构化程度”为尺度,将班级组织的发展分为水平递进的五个时期,即孤立探索期、横向分化期、纵向分化期、小群体形成期、群体统合期等。我国无锡的教育工作者经过多年的实验研究,提出班集体建设一般经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班集体建设的初级阶段——组织和教育集体、班集体建设的中级阶段——指导集体自我管理、班集体建设的高级阶段——在集体中发展个性。还有的学者认为班集体的形成一般经历四个阶段:初建时的松散群体阶段、转化中的散聚群体阶段、形成时的聚集群体阶段、发展成熟的集体阶段。[8]

我们认为,对班集体形成和发展阶段的划分既要遵循集体的性质及其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参照学生集体独特的发展特点和发展的特殊性。一般而言,学生班集体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松散的班级群体、合作的班级群体、班集体。

(一)松散的班级群体

这是班级组成的初始阶段。开学之初,几十个来自不同地方的学生坐进了同一间教室,大家互不认识。班主任由学校指派,班干部由班主任任命,临时负责班级的有关工作,班级成员按课表上课并进行一些学校安排的活动。此时的班级成员多数互不熟识,大家处在新奇而互相观察状态,同学之间都是试探着进行交往,以孤立的个体而存在,彼此之间缺乏联系和沟通;班级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大;没有奋斗方向,没有形成共同的目标和行为规范,师生对班级的目标和活动还没有明确一致的认识和相应的主动行为;骨干核心还没有出现,大多数活动由班主任直接参与决策和指挥;虽有学校的纪律、规范要求,但学生自身无自律性要求,基本处在“他律”阶段,班级的组织、活动、计划等工作基本上依靠的是行政手段。整个班级是松散的。在这个阶段,由于班级的管理机构没有建立,班级活动和管理时时处处依赖班主任的决策指挥,班主任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班级的发展。此时,班主任要根据学校及有关部门的要求,结合本班实际,提出明确具体可行的班级管理要求和目标,要指导学生交往,校正学生的个人行为习惯,建立集体的规范,完善班集体的组织机构(即建立班委会),发展班级同周围环境的关系。这一时期不仅是班主任工作最细致最繁忙的时期,也是班主任个人教育能力展现的关键时期。

(二)合作的班级群体

经过前一阶段的共同学习和生活,同学之间开始熟悉,并产生了一定的人际关系,同学们在彼此熟悉和了解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些小团体或交往的小圈子;班级中涌现了一批热心为大家服务、主动承担责任的积极分子;由班主任指定的班干部开始发挥核心作用,班级管理由班主任全面主持具体工作转变为班主任指导建议下的班干部的具体管理;班级大多数学生对班级的发展形成了比较—致的认识和意见,班级发展目标、班级的规范和班级的规章制度开始建立;班级的凝聚力增强,大多数学生初步形成了集体的归属感。此时,班集体的雏形已开始形成。但班级的正确舆论还未形成,由于多数同学遵守纪律的自觉性不强,班级的自我教育功能还不充分。在这一阶段,班主任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班级的组织领导核心,把一批品学兼优、具有一定领导才能、热心班级事业的同学纳入班级的领导机构,根据其实际和班级需要安排班务工作;指导班干部独立主持一些班级活动,通过班级活动有目的地逐步把这些班干部培养为班级管理的骨干力量;引导班干部着手制订较为细致的班级管理行为规范,初步建立班级的约束机制和压力机制。同时,班主任还要注意帮助和教育班级中的后进学生,做好后进生的工作,以不断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并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

(三)班集体

在班集体的形成阶段,班级不仅有了自身的奋斗目标,而且这种目标已经被班级全体成员所接受并内化为个人的目标;班级形成了坚强的核心及健全的组织机构,班干部具有了独立主持班务工作的能力,他们各司其职,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班级各项工作;绝大多数班级成员关心班级并主动承担班级的工作,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健康向上的班级舆论已经形成,班级风气变得民主、团结、融洽,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陶冶和影响着班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学生的自律性不断增强。此时的班集体已初步具备自我教育功能,学生不再是一个个被纪律和规则约束的个体,而是一个具有一定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能力的班集体中的一员。在这一阶段,班主任的工作也发生了变化,由一个面面俱到的“保姆”,变成了一个高屋建瓴的主导者。此时,班主任要注意结合学校发展规划,指导班干部全面完成班级管理工作并不断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同时班主任要有全局观念,细心观察,特别要关注被班集体忽略或被班级管理压抑的学生个体,促进全体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班级严格管理的基础上,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

同类推荐
  • 提高文章写作能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手册)

    提高文章写作能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手册)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培养综合素质高的接班人是我们教育的天职。当今社会,我们国家在现代化发展的道路上正面临着极大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要应对挑战就必须使未来的建设者们具备全面的素质;不但要有自然科学的知识,同时也必须掌握人文科学的知识。只有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合格的人才。一个民族的全体国民要想全面提高人文素质,就必须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突破口。本选题是为青少年量身定做的综合素质提高自助读本。
  • 森林报(原版插图本)(套装共2册)

    森林报(原版插图本)(套装共2册)

    《森林报(套装共2册)》是苏联著名科普作家维·比安基的代表作,是一部关于大自然四季变化的百科全书。书中,比安基独创性地以报刊的形式,按照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分12个月,以优美而有趣的语言,向孩子们讲述了森林里植物、动物和人之间发生的种种趣事。自初版以来,至今已有30多种版本,畅销60多个国家,深受少年读者喜爱。
  • 成长路上的红绿灯(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

    成长路上的红绿灯(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

    每个人都在梦想着成功,但每个人心中的成功都不一样,是鲜花和掌声,是众人羡慕的眼神,还是存折上不断累积的财富?其实,无论是哪一种成功,真正需要的都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有了健康的心理才是成功的前提与保证,在人的一生中,中学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心理健康对以后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 爱情精选

    爱情精选

    我们中小学生必须要加强阅读量,以便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以便广开视野和见识,促进身心素质不断地健康成长。但是,现在各种各样的读物卷帙浩繁,而广大中小学生时间又十分有限,因此,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读物,才能够轻松快速地达到阅读的效果。
  • 爱国爱民(上)

    爱国爱民(上)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热门推荐
  • 爱得对,父母不会累

    爱得对,父母不会累

    亲子教育圣经!本书内容提要:现代父母常感叹和孩子之间出现了代沟,种种以“爱”之名但掺杂了太多的期望的行为。反而让孩子产生了抗拒。父母对孩子的爱出自于本能,但并非所有爱的方式都是正确且理智的。爱得对,爱是最好的沟通方式;爱得不对,爱反而会变成压力和障碍。本书分成七大部分,从42个法则,指导父母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来爱孩了,教养孩子不仅变得轻松、愉快,也能培养孩子乐观且正向发展的人格。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独特的浩然现象与中国当代文学

    独特的浩然现象与中国当代文学

    浩然作为跨越十七年、“文化大革命”、新时期的见证作家,他在每个生命阶段的创作都预示着当代文学的转折性意义,他在文学意义上的重要性不言自...
  • 快穿:寻找真命天子

    快穿:寻找真命天子

    女主乔半夏是一名游荡在忘川桥上不肯转世的小魂至于为什么不肯转世,是因为她在寻找自己的将军等了好多年,终于寻来了一个做完便可以见到将军的任务那些时空不同的人和事,不同的人物都在等待着乔半夏去完成乔半夏也和带领她做任务的柳常山之间擦出了不一样的火花
  • 饮食本草大全

    饮食本草大全

    本套书是以中医中药、养生药膳、强身健体、防病治病为主要内容的丛书。
  • 神州奇侠外传4:大宗师系列之人间世

    神州奇侠外传4:大宗师系列之人间世

    作者试图将侠义精神的执著与庄子思想的清静无为揉合在一起,在武侠小说的创作上。武侠文坛有四大与天王,开创者梁羽生,大宗师金庸,已经封笔,鬼才古龙,英年早逝,奇才温瑞安,他是古龙之后,新派武侠小说的重要作家。
  • 临水照花人

    临水照花人

    咏絮才情,如花锦思,殊不知,她们不过是青花瓷上的点缀,清冷的幽光,暗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辗转和忧伤。与她们隔空对酌,才情美貌,不过是自命的华丽。她们不过是一只落入凡尘的狐,琴棋书画,诗文六艺,是足够魅感的曲子,原以为,会赢得锦上添花,烈火烹油,殊不知,在红尘的八面埋伏里,却辗转于世事的翻云覆雨中。
  • The Mysterious Island 神秘岛(I)(英文版)

    The Mysterious Island 神秘岛(I)(英文版)

    The Mysterious Island is considered by many to be Jules Verne's masterpiece. This captivating tale of adventure, "The Mysterious Island" tells the tale of five men and a dog who land in a balloon on a faraway, Through the use of their ingenuity the five manage to survive on this island wilderness. Many secrets and adventures await the group as they endeavor to discovery the mystery of this "mysterious island".Jules Verne was a French novelist, poet, and pgsk.com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a major literary author in France and most of Europe, where he has had a wide influence on the literary avant-garde and on surrealism.
  • 权诈皇后之奴为卿疆

    权诈皇后之奴为卿疆

    那一夜,当裂帛的撕裂声响彻耳畔,她默然落泪,不是害怕,也不是绝望,只是心痛。他满面苍白的颓废让她难掩心底的浓浓的爱,哪怕他误解了自己,将所有的错都让她一人承担,她也毫无怨言.....朋友的背叛、爱人的误解、血腥的宫斗、国与国之间的无休止的争斗。
  • 万修仙奇录

    万修仙奇录

    修仙之路,道阻且长,有着太多的磨难。鬼袭之夜、杀戮之乱、妖兽之灾、自然之祸……面对这些磨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仙法,彼此激励彼此争斗。这是成仙路上的追逐。而一出生,就遭受祖先算计的齐白,必要走出属于自己的成仙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