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68300000002

第2章 票据法总论(1)

导论有价证券概述

【概要和提示】导论部分的内容主要包括证券的概念、特征、分类、证券法律关系、证书与证券、证券与权利,以及有价证券的概念、特征、渊源、分类、功能、立法体例与演化发展等。

导论部分主要围绕对证券、有价证券基础概念的介绍而展开,是学习票据法相关知识的基础和前提,具有理论背景介绍与基础概念厘清的作用。在本部分的学习过程中,应当注重对基本概念的把握和理解,善于分析不同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准确定位票据在证券概念体系中的地位、功能和作用。

【重要术语】证券证书证券法律关系有价证券证券无纸化金融投资商品资产证券化

第一节证券的基本原理

一、证券的概念及特点

(一)证券的概念

证券是指以特定的专用纸单或电子记录,借助于文字、图形或电子技术,记载并代表特定财产性民事权利的书面法律凭证。最为常见的证券如:车票、船票、机票、邮票、印花、提单、股票、债券、支票、本票、汇票等。

对证券概念范围的界定,学界一直存在不同的认识。有学者认为,证券应从广义和狭义上加以区分,广义的证券是指记载并代表持有人享有某种特定民事权利的书面法律凭证,如股票、债券、本票、汇票、支票、存款单、借据、提单等各种票证、单据;狭义的证券则仅指股票、债券等资本证券。[1]也有学者认为,狭义的证券应当为有价证券。[2]还有学者认为,一般所谓证券主要是指有价证券,是一个中间概念。[3]笔者认为,证券是一个内涵丰富、范围广阔的概念,以上界定均有一定的道理,但仅将证券认定为资本证券或有价证券并不能反映其全貌,势必遗漏了实践中已然被认可的某些证券形态,因而应当做广义理解,但广义的理解也应当注重范围的划分,其重点在于区分证书与证券(对此后文将展开阐述)。

(二)证券的特征

1.证券是体现发券人与持有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凭证

所谓证券发券人,是指证券关系中制作并发行、销售证券,处于证券供给地位的一方当事人。证券发券人发行或销售证券后,须承担如分红、支付利息、偿还本金或依证券记载事项完成承诺等义务。与此相对,证券持有人则享有如参与利润分配、参与企业管理、定期收取利息、到期收回本金以及依照证券记载事项获取其他利益等权利。例如机票持有者有权搭乘航班、邮票持有者有权以邮票抵扣邮资寄信、公司债券持有者有权要求到期取得本息等。证券是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凭证。此外,主张证券权利须以持有该证券为必要,即证券的存在直接决定其持有者权利的有无。

2.证券所记载的内容为财产性民事权利

证券以其所记载的内容来宣示一定财产性民事权利的存在。证券持有人拥有证券,就享有该证券所记载的财产性民事权利,能够凭借证券行使对特定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或可依证券的记载要求特定的主体为一定财产性对价的民事行为。在生活中常见的各种证书,如出生证、结婚证、借据、意向书、备忘录等,虽是记载一定法律事件或法律行为的文件,但其作用仅在于证明事件或行为曾经发生,不能直接决定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有无,故非本书所指证券,应属证书范畴。[4]

此外,证券作为记载民事权利的载体,其本身往往没有或者仅有极小的价值,但其所承载的财产性民事权利价值可大可小,依证券上的记载为限。在特定情形下,证券作为权利载体也具有超出其所记载或代表的权利的价值,如珍稀邮票就因其稀缺性而具有收藏、投资价值,但这属于证券固有价值的例外情形。

3.证券是具有特定形式的书面或电子凭证

证券一般以特定的专用纸单或电子记录的形式出现,借助于文字、图形或电子技术,形成形式较为固定的书面或电子凭证,某一类证券往往以相同格式出现,仅在证券记载内容、图案设计及排版编辑上有所不同,如邮票均以图案附加金额的形式出现,但不同的邮票往往记载不同的金额并辅之以形式各异的图案;再如以电子记录形式出现的股票,在特定的交易系统中所形成的包含股票编号、股票基本情况与公司基本情况等信息的电子格式也基本相同,仅在其记载事项上有所区别。

二、证券的分类

证券是证券发券人与持有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凭证,证券的存在与权利的存在有必然关系,但不同证券与权利的关系程度有所不同,根据证券与其所代表的权利之关系是否密切可以将证券分为金额券、资格证券与有价证券。[5]

(一)金额券

金额券又被称为“金券”,是指券面上标明一定的金额,并只能为特定目的而使用的一种证券形式,权利与证券紧密结合、不可分开。金额券上财产性权利的实现必须以持券为前提,金额券若灭失,其所代表的权利便随之消灭。邮票、印花等是典型的金额券。历史上曾把私营银行所发行的银行券也作为一种金额券,但随着金融的发展,现代各国都已实现不兑现的货币制度,银行发行的纸币被视为货币财产对待,并不以之代表一定的财产权利,因而也不必将其视为金额券。

(二)资格证券

资格证券又被称为“免责证券”,是表明证券持有人享有行使一定权利之资格的证券形式,证券持有人依证券所记载的内容向义务人主张证券上的权利,义务人依证券记载的内容履行义务方能得以免责。资格证券主要包括车票、船票、机票、寄存单、银行存单等形式。一般情况下,证券与权利是结合在一起的,行使证券权利须以持有证券为前提;但在特殊情况下,证券的真正权利人若能证明自己的权利,证券与权利也可以相互分离,如寄存单的持有人将寄存单丢失,若能证明自己确为寄存物品之真实所有人,一般情况下也可以将寄存物品取出。

(三)有价证券

有价证券是指能够表彰一定财产性权利并具有流通性的证券形式。有价证券的持有人行使证券上的权利原则上须以持有证券为前提。典型的有价证券包括提单、仓单、股票、债券、汇票、本票、支票等。一般情况下,有价证券上的权利实现方式与资格证券相同,即证券持有人通过持有有价证券就能够行使证券上的权利,义务人通过履行证券上记载的义务就能够免责。不同于资格证券的地方在于,有价证券真正的权利人在不持有证券的情况下即使能够证明自己的权利,也必须通过法定的特殊途径才能够行使证券权利。如票据持有人在遗失票据后须通过法院公示催告及除权判决后方能主张权利的实现。

三、证书与证券

(一)证书

证书是指通过记载特定的法律行为或法律事实来证明这种法律行为或法律事实曾经发生过的文书。最为常见的证书包括:出生证明、死亡证明、结婚证书、房产证、借据等。证书的存在与否与其所记载的法律行为或法律事实的存在与否并无关联,即是说证书的存在与否并不能直接决定法律关系的存在与否,也不能决定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存在与否。[6]例如房产证固然可以证明民事主体享有特定房屋所有权的事实,但民事主体对房屋所有权的享有却并不取决于房产证的存在与否,即使房产证毁损或遗失,只要能够以其他方法证明对房屋权利的合法所有,如通过购房合同、行政机关的登记记录等,仍可以确认该房产的所有权归属。因而,证书与实体上的权利义务关系并无直接关系,权利义务完全可以离开证书而独立存在,不以证书的存在与否为限。

(二)证书与证券的区别

证书与证券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证书与证券两者和权利结合的情况不同。证书的存在与权利的行使并无密切联系,它仅是从权利以外来证明权利的存在,权利的存在与否并不依赖证书的存在,因而权利的行使与权利人是否持有证书无关。[7]证券则不同,金额券是证券与权利合一不可分离的集中体现,权利能否行使直接取决于对金额券的持有情况;资格证券与有价证券两者与权利均有结合,但关系较金额券为松散,原因在于一定情况下权利人可以通过一定的途径对这种关系进行解除,两者的区别在于资格证券可以由当事人自行解除,有价证券则需要通过法定程序方能解除,但解除前提在于这两种证券自产生之日起即与权利相结合,这与证书有本质区别。

二是证书与证券所发挥的作用不同。证券的作用在于其一般情况下是权利行使的工具,证书则没有作为权利行使工具这样的功能,它仅能够对权利或事实的存在起到证明作用。对不同类型的证券而言,金额券是实现权利的必要和唯一工具,是权利的化身,金额券的灭失就意味着权利无法实现;资格证券与有价证券也是实现权利的工具,但非必要工具,因为其在特殊的情形下当事人虽未持有证券却可以行使权利,区别在于该种情况下有价证券权利的行使需要严格的法定程序,而资格证券较为宽松。

四、证券法律关系

(一)证券法律关系的概念

证券法律关系是法律关系的一种,指在证券行为人之间发生的,由证券法和相关法律所规范的,具有证券权利义务内容的法律关系。

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所产生的证券活动主要是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运行,缺乏完整、系统的法律制度规范,因而证券法律关系较为简单,更多地体现当事人的意思自治。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特别是20世纪初经济危机爆发后,政府对市场的干预逐渐加强,证券法律关系不断被公法上的规范加以调整,这导致了主要属于私法性质的证券法律关系,逐渐转变为公法与私法性质兼备的一种特殊的商事法律关系。

(二)证券法律关系的要素

证券法律关系的要素,即组成证券法律关系的因素,包括主体、客体与内容三个方面。

1.证券法律关系的主体

证券法律关系的主体,又称证券权利义务的主体,是指参与证券法律关系、享有证券权利和承担证券义务的人,包括证券权利主体和证券义务主体。前者是在证券法律关系中享有证券权利的一方,后者是在证券法律关系中承担证券义务的一方。证券权利人一般指证券的持有者,即持有证券并以之实现特定权利的主体。法律对证券权利人的主体资格并无限制,包括一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的民事主体。证券义务人一般指证券的发券人,即制作、发行或销售证券并承担证券义务的主体。法律对证券义务人的主体资格往往进行一定限制,要求其具备发行或销售某种特定证券的相关资格,如车票、船票、机票的制作发售者须为有客运资质的主体;邮票的发行者只能是邮政部门;股票的发行者限于上市公司;支票、本票、汇票的签发者须具备拥有一定存款的储户资格,等等。

2.证券法律关系的客体

证券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证券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一般包括证券与证券行为两类。作为证券法律关系客体的证券可分为金额券、资格证券、有价证券等类型,具体包括邮票、印花、车票、船票、机票、股票、债券、金融衍生产品、支票、本票、汇票等多种形式。此外,证券行为也是证券法律关系的重要客体,一般包括证券发行、监管、交易、收购、咨询、评估、审计、托管等行为,因证券的种类不同,证券行为的方式与形态也不尽相同。

3.证券法律关系的内容

证券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证券法律关系的主体享有的证券权利和承担的证券义务,即证券权利与义务。它是证券法律关系的基本要素,决定了证券法律关系的实质。证券权利是指证券的持有人(或特殊情况下未持有证券的权利人)依照证券所记载的内容,在法定的范围内得以要求他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从而获得一定利益或收益的权利;证券义务是指证券法律关系义务主体为满足证券权利主体的要求而履行某种行为的必要性。[8]

五、证券上的权利、权利证券化

(一)证券上的权利

证券上的权利是指表现在证券上的权利,即依附于证券而存在的权利。广义上讲,证券上的权利有两种:一是证券持有人对作为物的证券本身的所有权;二是证券持有人依证券上的记载所能够行使的财产性民事权利。有学者将这两种权利分别称为证券所有权与证券权利。[9]例如,股东对印刷成纸面的股票或股权证书享有所有权,同时享有股票或股权证书所反映的权利,如收益权、投票权。

证券所有权是一种物权,证券持有人可以对证券本身进行占有、使用、收益及处分,如邮票的持有者可以将其加以收藏,也可将其用于投递信件,还可将其作为商品交易获得盈利,甚至可以将其撕毁丢弃,这些都是物权的基本权能,完全适用于证券所有权。证券权利的性质则完全根据证券所记载的内容而定,可能是物权,也可能是债权,或二者兼而有之,依证券的不同种类而相异。例如存款单的权利人享有的是对记载金额的物权,而汇票、本票、支票的权利人享有的则是债权。证券权利不仅依不同种类的证券而异,同一种类证券上的证券权利也有所差别,如不同股票所代表的股权大小、不同支票所记载的金额数量,完全依照证券的记载而有差别。

同类推荐
  • 学习是不需要教的:发现与解放的教育

    学习是不需要教的:发现与解放的教育

    本书针对学习提出了发现与解放的理念,充分演绎了学习是一种本能,告诉家长和老师如何在教育中充分解放孩子的天性,让孩子自由的生长,主动的学习。为家长提供了实操性强的方法、细致到课堂,关怀到生活的点滴。
  • 窦桂梅:影响孩子一生的主题阅读1

    窦桂梅:影响孩子一生的主题阅读1

    小学生要想提高阅读能力、拓展知识面、提高语文素养,只能从课堂之外大量而广泛地阅读精品。由此,本套丛书就根据一至六年级小学生的平均阅读水平,对选编作品进行了科学的分级,以主题阅读的方法串联选文,同时兼顾“家国情怀、社会参与、公共道德、学会学习、身心健康、国际视野”六大核心素养,并设置“主题导读”“阅读小助手”“乐读单”等版块,具有针对性的提升小读者的逻辑思维能力,加深阅读体验。
  • 读和写

    读和写

    《读和写》本书具有两大特点:一是文字浅显,故事性强。采用故事体的表达方式,学生们很容易就会被其情节吸引,产生主动学习的动力;浅入深出,寓教于乐。二是比喻新奇,印象深刻。书中采用了很多形象鲜明的比喻和小故事,来阐明对学生们来讲可能不太容易理解的一些读写知识。
  • 热爱生命

    热爱生命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立志勤学(下)

    立志勤学(下)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热门推荐
  • 镇邪

    镇邪

    神秘古镇,古老职业,诡异之事频发,是敌是友不辨!源自东女古国的特殊习俗,传承千百年的罪恶根源。五更惊魂,离奇惨案,是阴鬼?是诅咒?还是人心为患!流血的陶罐,供奉的钟鼓,身边的好心人,死而复活的鸣冤魂,藏于地下的恐怖深渊!他们说,这个镇子闹邪,我陷入了死局中,摆不脱,逃不了!镇邪!一段难以想象的惊魂之旅……
  • 煮酒烧红叶

    煮酒烧红叶

    季忆觉得“爱”是这世上最不靠谱的东西,爱让人不理智,卑微并且失去自我。向思宸觉得婚姻不过契约一场,重要的是棋逢对手,旗鼓相当,适合的一定比深爱的靠谱。季忆便是他认为最合适当“向太太”的那个。直到季忆推给他一纸离婚协议。后来,林怡朵问季忆:“为什么突然离婚?”季忆思索良久答:“他不爱我。”林怡朵翻白眼,“你们协议结婚的时候,难道不清楚这点?”季忆愕然。原来爱已不知不觉滋长,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剑噬九霄

    剑噬九霄

    一梦回到四十年前,洛枫以古神器自碎剑心,破而后立。报血仇,灭强敌,所向披靡。因剑重生,吾当为无敌剑主,剑噬九霄!
  • 崩塌

    崩塌

    长江既是哺育灿烂文明的伟大母亲,有时又是摧毁幸福家园的冷酷暴君。山南区政府所在地桃花镇,就是千百年来长江蹂躏的对象。为了改善区府所在地的形象,为了保障小镇人民的生命财产的安全,区政府于去年投资近亿元,在江岸修了长达四公里的沿江大堤。被宣传媒体传颂为“桃花镇上一道亮丽风景线”的江滨大堤,学名“遗爱大堤”。取这个名儿,据说是修建大堤总指挥、区委书记欧阳春山征求了区里各界人士意见后,都不满意,最后由他的秘书小吕翻了三天三夜的典籍,查了七八架线装书后才定下来的。意思是遗爱后人,造福百姓。
  • 坐板儿的爷们儿(南瓜屋故事)

    坐板儿的爷们儿(南瓜屋故事)

    一位互联网高管因一次伤人事件,被关进看守所。在那个特殊的地方,与那些特殊的人群,经历着失去自由、被黑暗包裹的、非常的人生。这段故事是作者的亲身经历。写出来,是为了与过去告别。更是对曾经的情感、婚姻、家庭做一次反思。这里面都是犯了各种错的“恶人谷”。然而在严苛与艰苦的条件下,绝大部分人会安分守己,甚至会保有乐观、坚强、甚至温情。这又是与外面自由的世界中的冷漠、互害、灯红酒绿、个性张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与反差。是不是恣意迷失了自我本善?忘记了初见的初心?
  • 镜子中的他

    镜子中的他

    又名《双面镜》,新书出版了!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一面为正,一面为邪。究竟哪一个才是真正的自己,在这虚无缥缈的静中世界,该何去何从……
  • 嫡女有毒:盛宠蛇蝎妃

    嫡女有毒:盛宠蛇蝎妃

    隐蔽锋芒,韬光养晦,为成大业,家族势力。尽为其用。天下到手,夫君夜夜下榻别处,受着。褫夺封号皇后变贵妃,忍着。为昔日夫妻之情竭力忍让,却落得家族灭门,鸠酒一杯。好,太好了,白千陌咬碎一口银牙,饮尽杯中鸠酒!却不想,上天怜悯,竟重活了一次。这下好了,有怨抱怨,有仇报仇。老虎不发威,真当我是hellokitty啊!
  • 主宰苍穹

    主宰苍穹

    天赋禀异的少年,却遭遇家破人亡之事,励志要为父母报仇。手拿风凝水天匕,一股傲气九重天。入前线,杀敌人,潜入敌国杀仇家。灭敌国,事事不如人料,仇家逃脱。大陆易地凸现,烽火狼烟,哀鸿遍野之时,舍家仇,报祖国。杀敌无数,建功立业,却为一仇家女子毁一世人生。
  • 竹马偷嗅小青梅

    竹马偷嗅小青梅

    白话版:都说竹马配青梅,天生是一对。但是到我们这怎么就变成青梅追竹马了呢?嘘!你瞧,其实我们的竹马,也在偷偷地嗅着我们的小青梅呢!文艺版:竹马望树梢,青梅含羞笑。日月不淹,春秋代序。从此,你就在我的眉间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