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68500000002

第2章 导论:论人的“本性”[1](1)

解脱“抽象人性论”走向“具体人性观”

人类发展到今天,一方面显示出了巨大的创造能量,另一方面也给自己带来了无穷灾难,以致人类的自身生存都陷入了危难。人真是一种怪物。人的本性究竟如何,人在世上的生存意义究竟是什么,人应当怎样看待自己的行为方式?自从人类意识到自己与他物应当有所区别,从那时起,人们就开始了对自我本性的探索,其中历经了神话意识阶段、哲学认识阶段、科学认识阶段,迄今关于“人”的说法已有不下千百种之多,可以说把人看成什么的都有。我们能否说,这就意味着我们对人和人的性已经了解得很多、很透彻,已经无须再为此去耗费精力,关于人的认识也不可能翻出什么新的花样了呢?我认为并非如此,事情或许正好相反。人对人的本性的认识,同人和人的本性的历史发展是相互适应的,在人性本身尚未得到充分发展之前,人们不可能把握到它的真实的和真正的本性。20世纪以前,人们的思想主要限于对人性的抽象化理解,流行“抽象人性论”的观点,应该说这在那时是完全不可避免的现象。自培根提出“人是人自己的上帝”命题以来,人性已有相当程度的表演,近二百年来人类历史又发生了重大变化,随之人对人的认识也日益深化。当前现代化、网络化、全球化的迅猛进展,人与人和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出现了诸多新的关系,包括现代生活方式导致的能源危机和生态危机,热战冷战之后人际之间新形式的争斗等,所有这些,都使我们的人性得到相当充分的暴露和展现。所以,在我看来,我们在今天通过反省自我、透视自我,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去重新理解自我,达到比前人更接近于人作为人的真正本性的认识,也就是克服抽象人性观点、对人性形成具体的看法,是具备了更充分条件的。也就是本着这样的看法,下面我综合近年所思,提出对人性的一个总体理解。

一、认识“人”的方法论原则——对人只能按照“人的方式”,不能运用“物种”观点去认识

认识“人”的关键,在我看来,主要不在于把人看做什么,而在于如何去看人。对人认识的方法论问题之所以特别重要,是因为人的本性完全不同于人以外的其他存在。人虽来自于物,却已超越一切物之上,不能再把人归结为物;人是生命存在,人作为人又超越了生命局限,也不能再把人看成简单的物种生命。人有物性,又有超物性,人是生命存在,又具超生命本质。“超物之物”、“超生命的生命”,人的这一本性就表明,人已跨越了自然的物种规定,人作为人的本性应该说是属于人的“自为本性”。

我们通常说,人有肉体,又有灵魂,人是由肉体和灵魂两个方面结合成的。人的这种特异性质,人们从直观和体验就能够了解,这在远古时代的神话中已有所表露。肉体,属于物质本性,它连通着自然世界;灵魂,属于精神本性,它连通着超自然世界。这两种完全相反的本性怎么能够结为一体,人怎么可能同时来自两个世界?人们从体验和直观能够了解的问题,进入文明时代以后,当着人们要用“理性”去理解时,反而成了困惑人们的最大难题。在理性看来,人作为统一的本质,两种相异的本性是绝对不可能结合于一体的。

由此我们可以说,自哲学产生以后,关于人、人的本性,不论有过多少种不同说法,归结起来,就其思想实质而言,不外这两种基本看法:或者把人“物化”,归结为物质本性,如“人是‘机器’”的观点;或者把人“神化”,归结为精神本质,如“人是‘纯粹理性’”的观点。两种观点相互对立,又在实际上彼此补充,双方难以达到统一,谁也驳不倒对方。这就是对人的抽象化观点,所谓“抽象化”,也就是把双重本性割裂开来,只承认单一本性的观点。

物化观点,神化观点,这两种观点看似对立,思维方式却是一个,它们都把人性看做单一不变的本性。“或这,或那;或是,或否”,追求单一、前定、不变本性的这种思维,正是属于“物种本性”的规定。人类最先达到的是物性认识,由此形成了形式逻辑的“非此即彼”原则,人们用认识物的方式去认识人,按照物种规定去理解人性,这就是历史上对人性总是陷于抽象化理解,难以跳出“抽象人性论观点”的主要思想根源。物种的规定用来说明物的本性可以,用到人的身上就不灵了。人作为“超物之物,超生命之生命”,本性恰好属于“是这,也是那;又是,又否”,而且永在不断变异之中的本性。由此我们就可以理解,要全面地和具体地把握人和人的本性,首先就要破除这种前定论、预成论、单极论、不变论的“物种观点”,然后才能按照人的方式,贯彻人的观点,把物性和超物性统一起来。

二、物性与超物性交接的“关节点”——必须从人的“生命”入手去理解人的特异本性

人不是突然蹦出来的,人来自于自然,是从非人生成为人的;然而人的本性又不同于物性,超然于物性之上。这就是说,人与物,本性上既相连通,又有着根本性的区别。既相连通而又本质不同,这里体现的实质就是对物的超越性。这个“超越性”正是属于“人性”的特质,我们既不能割断人性与物性,更不能把二者混同。我们理解人性的主要难点和关键也就在于此。

要理解人的超越本质,就必须找出能够联结而又区别二者本性的那个关节点。这个关节点是什么呢?我认为就是“生命”,我们必须从生命入手,才能解开人性特质之谜。然而在以往,人们却很少从这方面去考虑。如果分析人性“抽象化”的观点,人们为什么不是把人物化,就要把人神化,总是陷入两极观点、难以统一?在我看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无法通过“生命”关口而造成的。在传统观念看来,生命只有一种,即生物学的生命,世上除了生命就是无生命,此外不再有别的。按照这样的观念,要说人是生命存在,人与动物就属同类,不会有本性区别,这就是人的物化观点,如近代法国哲学家所主张的;如果认为人与动物在本性上根本不同,那就必须从人的本性中排除生命,把人看成另类,由此便会走向神化、理性化观点,如近代德国哲学家的主张。可以说,对“生命”的重新理解,是进入人性特质的一个不可逾越的关隘。

其实,应当说,传统的生命观之所以局限于生物学观点,正是由于不理解人和人性才造成论人的“本性”的,如果把人的生命特质估计在内,对生命就会有一种新的看法。我认为,突破传统狭隘的生物学生命观,这既是理解人性的需要,对发展生命科学也是必要的。

那么,人的生命与动物生命究竟有什么不同,人究竟改变了生命的什么?人所改变的,首先就是生命的生存活动方式。[2]如果说动物是依附性-适应型的生存方式,一切都要依靠大自然来安排、提供;那么,在人这里则变成了自为性-创造型的生存方式,人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主要是靠人自己的劳动生产提供的。这就是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初始分野。

生存方式的变化,对生命而言是一种根本性的变化。生存方式的改变,就意味着生命从大自然的绝对主宰中获得了解放,它不再完全依附于自然控制的生存环境;而这也就表明,生命的本性发生了根本变化,它使生命从完全被支配的地位获得了某种自主的本性。

从这一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人的生命已经不同于动物生命,它属于自主性生命。动物是完全受生命本能(物种规定)支配的,动物属于它的生命,与它的生命直接同一,二者是一回事;人则不同,人作为人已超越了生命本能,成为自我生命的主宰者。[3]这也就是说,人的生命两重化了自身,在本能生命之上又形成了支配生命的生命。生命的自我分化,从本能生命发展为自主生命,这就是人性“超越”于物性、人优越于动物的基础和本源,人作为人的一切特质都是由此生发出来的。

三、人之为人的特异本性所在——人已非单一生命,应当把人看做“双重生命”的存在

基于上述,我们就应当得出结论:人的生命已经不是单维性的,而是双重化、多维性的生命。人既有与动物相同的生命,这是物种规定的本能生命;又有人自己创生的自为生命,这属于人的自主生命。前者如果叫做“种生命”(有形生命:肉体生命、本能生命),后者就可以称作人的“类生命”(无形生命:文化生命、社会生命、智慧生命)。

人的两重性生命表明,人与动物不同,人要成为人必须经历两次生成。种生命属于个体化的肉体生命,它来自父母的生命;类生命是由人类生命活动积淀而成的超个体性的类化本性,它蕴含于历史文化传统之中。人从父母获得肉体生命,这只是具备了做人的基础,必须通过教育、学习,从社会文化系统吸纳人类已经形成的人性本质,还要把这种本性融化于肉体生命,然后才能生成个体自我的自主生命。人是由两种基因构成的——物种(自然)基因和文化(人性)基因,这是形成人性的两个遗传系统。

人的双重生命还表明,人不是生来具有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要由人自己去争取、去创造的。猫作为单维生命,生下来就是猫,它不需要讲求“做猫之道”。人就不同了,人必须讲求“做人之道”,只有在“教化”中才能成就为人。在这点上,应当说东方文化有自己的优长,我们是属于注重人性教化的文化传统,我们应当很好地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

上面说的只是一般道理,具体化到现实的个人,情况要复杂得多。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所能获得的文化-人性基因是各不相同的,个人对这种基因的运用和发挥也各有不同。这样,体现在个体身上的人的类性本质便有了差别性,由此形成的是各人不同的“人格生命”。也就是说,人人虽然都是“人”,体现在他们身上的人性却是有着很大的差异性的。

这里明显表现出人性与物性的区别。“物性”(即物种本性)作为前定本质与生命结为一体,属于普遍存在于动物个体身上的共同性。同种的动物本性都相同,动物只有个体差别,没有个性的不同(猫有白猫、黑猫的不同,没有猫性之别)。人的类性本质便不同了,它只能以个性化的形式体现在人的个体身上。人的个性化生命既是继承传统而来,又属于个人创造性活动的成果。人的本性因此就是内含个性差异的一种“类本性”,而非通常(抽象人性观点)了解的那种抽象的普遍性。

按照这种理解,人的个体与动物个体也有了性质的不同,人的个体并非仅仅消极地承受类本性,个体在发挥人性、乃至生成人性中都是具有重大作用的。每个人只要致力于自我个性的自由创造,这同时也就是对人类本性的贡献,人的类本性就是通过这种个性创造,在历史上才能得到不断的充实和丰富,从而发展出今天的人类文明来。

由此看来,“人性”,依照通常的本性观念,应当说属于一种特异的本性。因为在它里面,(1)既含有物性,又具有超物性,既包含低于人的“非人成分”,又具有高于人的“超人成分”;(2)从类本性说,它既存在于个体生命之内,又超越于个体生命之外,既表现为个体生命的统一性,又表现为多样化的差别性;(3)对个体来说,人性既属前定的本质,它又永远处在生成之中,它是过去的存在,又体现着未来的规定;如此等等。人性就是这样的奇特,这种奇特表明了人性是复杂的、具体的、历史的、生动的,我们决不能再以通常的“本性”观念(实质-是物种的规定观点)去看待它。

四、从双重生命观点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按其本质与“人的生存世界”是内在一体性的关系

类生命与种生命,二者的性质不同,它们的意义和价值也不同。

从生物学的意义看,“生命”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例如动物,它们奔波一生只有两件大事:(1)填饱肚皮,保持生命;(2)传宗接代,延续生命。两件事做完,动物的生存任务就算完成。在动物的生命链中,相互之间不是你来吃我,就是我去吃你,吃来吃去,还只是为了保持生命。这就是动物生命的本性。动物的生命价值,其实就在维持这个“生命”自身的循环。

类生命的性质与此不同。物种生命具有自我封闭性,人的类生命恰好相反,它的本性是开放的。“类”的含义在这里就意味着突破种的规定,超越种的局限,与生命之外的存在达到了相互沟通。从这一意义可以说,人创造出类生命,也就是为原来生命自我封闭的循环圈打开了一个通向更广大世界的通道、缺口,使生命世界与无生命世界能够连通一体。关于这点,我们从人的生命活动与动物生命活动的不同性质中会看得很清楚。

同类推荐
  • 列子御风:无拘无束的自在人生

    列子御风:无拘无束的自在人生

    本书主要通过讲述《列子》中的寓言故事,将其中的奇妙哲理用通俗的语言讲述给读者。全书分十篇,从不同的方面讲述天地、讲述人生,给读者一个无拘无束的自在人生。
  • 隐公元年:一部另类的中国思想史

    隐公元年:一部另类的中国思想史

    《春秋》对于古人来讲,长期都被尊为政治哲学的圣典,并被认为是所有儒学经典中一部孔子亲手编撰的作品,因此而受到了极高的重视,其地位长期凌驾于儒家所有经典之上。但《春秋》同时又是费解的,甚至连遍注群经的朱熹都退避三合,孔子的微言大义在历代经学家的解读之下变得越来越芜杂,越来越让人看不清楚。我们若想从《论语》、《春秋》等经典的字面本身来了解儒家思想,这几乎就是一种缘木求鱼式的努力,因为真正在中国历史上发生巨大影响的那些所谓儒家思想、孔子真义,其实和孔子本人并没有太大关系,和我们所熟知的“四书五经”、“十三经”本身也没有太大关系,而真正发生巨大影响的却是何休版孔子、杜预版孔子、郑玄版孔子、孔颖达版孔子、朱熹版孔子、王阳明版孔子……这是一个人们不断地赋予经典以意义的过程,同时也是人们给自己所生活的世界赋予意义的过程,这些被人们所赋予的意义反过来又深刻影响着人们自身。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对经典的种种所谓正解与误读不断地冲突、互补、融合、灭亡、新生,许多由不靠谱的考据引申出来的“大义”真实地在现实社会政治思想中发挥着巨大影响,又不断衍生出新的义理与新的政治思想。
  • 《论语》与近代日本

    《论语》与近代日本

    作为一部传统文化典籍,《论语》不仅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就东亚特别是日本文化发展而言,《论语》也是一部不能被遗忘的文献。近代日本的《论语》研究,折射出日本民族自身近代化进程中所遭遇的挑战、做出的抉择。本书从梳理截至近代以前《论语》在日本的流布概况入手,进而选取近代日本中国学界在哲学、历史、文学等人文学科领域的若干研究成果以及近代日本文学创作领域的相关作品,就其源于各自不同的立场、视角、学养以及情感体认而完成的《论语》阐释,尝试做出相对客观的清理与解读。书后并附“近代日本《论语》研究著作目录”,以期为读者的深入阅读与研究,提供有益的帮助。
  • 政治学

    政治学

    《政治学》被公认是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最重要的政治学论著,也是西方传统政治学的开创之作。它所建立的体系和一系列政治观点,对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导读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导读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导读》书稿分为“历史背景”“论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源泉”“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六部分,以《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的写作背景、重点内容、主要观点、重要影响及其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为脉络,通过专家层面的特色解读,把专业研究成果转化为通俗理论作品,把深奥的理论诠释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普及读物,有效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以经典体现马克思主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热门推荐
  • 妻为大都督

    妻为大都督

    【火爆历史,轻松爽文】穿越为女都督之夫,崔文卿誓要侍奉娘子鞍前马后,床前榻后,打败一切来犯之敌。当然,偶尔也得出去偷个腥,顺带搅动天下风云。已有完本书籍《帝婿》《执掌武唐》,质量保证,欢迎入坑!书友群号:146965092
  • 痛风用药配餐指南

    痛风用药配餐指南

    本书介绍了痛风的基本常识、常用药物以及食疗药膳方案等,是痛风患者防病保健的指南和良师益友。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患者病情不同及个体差异,书中介绍的有关知识仅供患者日常用药和饮食参考借鉴,读者在阅读本书的同时,还应接受临床医生的治疗和指导。希望痛风患者能够通过此书,了解更多关于痛风的知识,正确防治痛风,减少疾病的复发,早日获得健康,享受幸福生活!
  • 《论语》中不可不知的人生哲理

    《论语》中不可不知的人生哲理

    《〈论语〉中不可不知的人生哲理》主要内容:《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语录。一般人或许会想,记录孔子言行的书有什么好看的。圣人嘛,一定一天到晚道貌岸然,玩深沉,装伟大,其一言一行也必定乏味之极。如果你也这样想,那就错了。看完《论语》,你会发现孔子与一般人也没有什么两样,其一言一行也是非常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
  • 第一灵符师:学霸女神,拽上天

    第一灵符师:学霸女神,拽上天

    她是凤凰之女、手握上古空间,坐拥七层古塔,左手灵符、右手丹药,可杀鬼也可治人……传闻她是孤煞星转世?一身凤凰火虐得你哭爹喊娘!渣父辱她生母,后妈异母妹妹联手欺压?弄个鬼宅吓死他们!她是最强灵符师,也是最美学霸女神,追她的人排到法国!无意撩到极品美男……那人明明高不可攀,却最终甘愿为她洗手做姜汤。
  • 契约丑妻:帅老公别跑

    契约丑妻:帅老公别跑

    “只要你娶了这个丑女人,我保证马上资金注入你们孙氏避免破产的危险。”白富美的前女友趾高气扬并带着戏谑的在孙建安面前笑道。“娶就娶,但你要说话算话!”高富帅的孙建安牛脾气上来了,“不就是一个契约丑妻吗?晚上关上灯你和她都一样。”前女友听到这里脸都气绿了,“好,我就要看看你每天都面对着一个丑女丑妻要怎么生活的幸福又有滋味~!”<br/>??“尼玛,你们说谁丑呢?我只不过就是单眼皮厚嘴唇和趴鼻梁,又壮了点而已。嘿嘿,不过这男人可真帅,天上居然砸下了个帅老公给我,不要白不要。”刘双喜对着孙建安直流口水。<br/>
  •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疑惑:为什么工作了多年,还是没有多少积蓄?自己已经很节俭了。为什么还是买不起很多东西?这时候你就需要好好反省自己的理财观念和方法了。实际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有一个财富梦。但为什么有时候明明际遇相同,结果却有了贫富之分?为什么大家都站在相同的起点,都拼搏了大半辈子,竟会产生如此截然不同的人生结果呢?其实,根本差异在于是否理财,尤其是理财的早晚。理财投资一定要先行。这就像两个比赛竞走的人,在起跑线前提早出发的,就可以在比赛中轻松保持领先的优势等待后面的人来追赶。所以,理财要趁早。正所谓: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你若理财,财可生财。早一天理财,早一天受益。理财改变命运,投资创造财富。《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将教会你树立投资理财意识,掌握投资理财方法,运用投资理财工具,拥有价值百万的投资理财方法和经验,打理手中钱财,开辟光明“钱”途,实现财富自由。
  • 神秘生物图鉴

    神秘生物图鉴

    麻雀可以在水里游泳,因为它长了腮;北极熊生活在沙漠,因为它的皮毛自带空调;从此有九尾的不再只有狐狸,还有狗、猪、羊…温泉不一定可以泡,如果她是个爱记仇的姑娘的话…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只有看不到,没有想不到。大家好,我是温泉,是一位神秘生物守护人!主要卖点:神秘生物,脑洞很大的那种!!!!!! PS:有男主,是个智商偶尔在线的类人型生物,负责拖后腿。 再PS:里头的所有的神秘生物智商貌似都不怎么在线,但是,里面的所有人类,智商没有硬伤。
  • 善于变通

    善于变通

    穷则思变,变则思通。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让问题迎刃而解,让人生游刃有余。四两拨千斤的睿智,败局变胜局的法宝;走出职场迷途的罗盘,告别人生困境的圭臬;战胜职场危机的利刃,走向人生成功的秘诀。山重水复+变通=柳暗花明,穷途末路+变通=康庄大道。
  • 茅盾散文选(走进名家 重温经典)

    茅盾散文选(走进名家 重温经典)

    本书是茅盾散文精选集。茅盾先生说:“这些文章,就好像日记账,文字之不美丽,自不待言;又无非是平凡人生的速写,更说不上有什么玄妙的意境。读者倘若看看现在社会的一角,或许尚能隐约窥见少许,但倘要作为散文读,恐怕会失望。”先生所言,自然是谦虚文辞,其实他的散文笔触细致入微,一字一句源于日常又超越日常,他所描述的人物与社会直到现在依然展现在我们的身边。这些文章是他一生的记事簿,亦是大千世界的速写本,是中国现代散文中不可多得的瑰宝。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