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70300000012

第12章 社会的自然与自然的社会(5)

人类世界中的自然不是与人无关的自然,而是被人们“加工”过的自然;人不仅改造自然存在,而且通过实践使自身也进入到自然存在当中,并赋予自然存在以新的属性——社会性。一切对自然的加工、改造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形式中并借这种社会形式”进行的。人化自然是被打上了社会烙印的自然,是社会的自然。在人类世界中,自然界意味着什么,自然对人的关系如何,人对自然的作用采用了什么样的形式、内容和范围等,都受到社会形态的制约。要把人类世界中的自然从社会形式中分离出去是不可能的。在人类世界中,自然不仅保持着天然的物质本性,而且被打上了人的烙印;不仅具有客观实在性,而且具有社会历史性。人化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

人类世界中的社会也不是与自然无关的社会。人类社会是在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人类历史也无非是“自然界对人的生成过程”。在人类世界中,作为客体的自然,其本身的规律不可能被完全消融到占有它的社会中;自然不是外在于社会,而是作为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出现在社会中。社会的需要只有通过自然过程的中介才能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构成了社会存在和发展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在这个意义上说,社会是自然的社会。

社会的自然与自然的社会都是人们实践活动的产物。实践是社会与自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中介和基础。实践是人类社会、人类世界得以存在的根据和基础,在人类社会、人类世界的运动中具有导向作用。人类世界当然不能归结为人的意识,但同样不能还原为自在自然。人类意识、人类社会以至整个人类世界对自在自然具有不可还原性。社会的自然与自然的社会都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形成的。人类世界只能是实践中的存在。所以,马克思认为,物质实践“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54]。

实践的本体论意义不仅体现在人类社会、人类世界的形成上,而且还体现在人类社会、人类世界的不断发展中。

实践是人类社会、人类世界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世界是实践中的存在,而实践本身就处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之中。因此,人类世界是一个动态的、不断生成、不断形成更大规模和更多层次的开放体系。人们“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一代都立足于前一代所达到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它的社会制度”[55]。

人与自然的统一“在每一个时代都随着工业或快或慢的发展而不断改变”[56]。在现代,人类已经“上穷碧落下黄泉”,“上天、入地、下海”,人类活动已涉及广袤的宇宙、辽阔的海洋,深入到地球深处以及生物的分子结构等。正如现代著名科学家西蒙所说的,“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的世界,还不如说是人造的或人为的世界。在我们周围,几乎每样东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迹”[57]。这进一步凸显了实践的本体论意义。

确认实践是人类社会、人类世界得以存在的根据和基础,在人类世界的运动中具有导向作用,并不是否定自然界对人类社会、人类世界的先在性。同一切唯物主义一样,唯物主义历史观确认自然界的“优先地位”,并认为“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甚至人创造物质的这种或那种生产能力,也只是在物质本身预先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58]。但是,马克思并没有把旧唯物主义的自然概念原封不动地移入到唯物主义历史观中,而是用实践的框架来理解人类世界中的自然,把自然同社会联系起来考察,认为“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59],并把“感性世界理解为构成这一世界的个人的全部活生生的感性活动”[60]。

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极为关注人的实践活动,关注“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并明确指出,“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61]。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32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9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同上书,128页。

[4]同上书,131页。

[5]同上书,24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2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12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9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10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29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16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22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0卷,51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52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92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20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9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8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34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12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16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12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2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9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5]《列宁全集》第55卷,157、15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26]同上书,183页。

[27]《列宁全集》第55卷,13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2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328—32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20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1]同上书,203页。

[3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409、41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4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11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55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3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16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7][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213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3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16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9][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23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40][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543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4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16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2]同上书,159页。

[4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48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13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8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8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36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4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10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36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4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26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12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1][美]马尔库塞:《理性与革命》284、285页,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

[5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2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6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7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7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6]同上书,76—77页。

[57][美]西蒙:《关于人为事物的科学》,8页,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8。

[5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5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5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6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0]同上书,78页。

[61]同上书,75页。

同类推荐
  • 商人也要懂点哲学

    商人也要懂点哲学

    准确地把握了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到当代的发展演变线索和历程,立足于揭示当代 中国人的价值观概貌,对中国人在生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维度上的价值观内容进行发掘,重点突出当代中国人的“生”、“和”、“礼” 、“义”、“惠”、“进”、“美”的核心价值观,展示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
  • 左手曾国藩家书,右手哈佛家训

    左手曾国藩家书,右手哈佛家训

    曾国藩,晚清第一名臣;哈佛,西方第一圣殿!跟曾国藩学做人做事,向哈佛汲取精英智慧!古为今用,从曾国藩家书中领悟先哲智慧;西为中用,在百年哈佛园里品读精彩人生!打开家书,在墨香中体悟成长的力量;走近哈佛,在故事中品懂生命的真谛!
  • 黄石公语录:素书

    黄石公语录:素书

    “西晋时,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时有盗墓贼掘西汉留侯张良之墓,在玉枕中发现黄石公著《黄石公语录(素书)》,从此,《黄石公语录(素书)》》流传世间。《黄石公语录(素书)》仅有六章,一百三十二句,一千三百三十六字。字数虽少,但字字珠玑,语语精华。内容融汇儒、道、兵、术、势诸家之精,重德、崇义、讲谋略。书中语言精炼,人性把握精准,处世谋略独到。史传,张良得此书,遂辅佐刘邦,成就霸业。”
  • 人论:迷误与救赎

    人论:迷误与救赎

    本书在指出人的的常、迷、悟这三种不同的生存状态、生命形态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个体生命由迷返常并进而转迷入悟的觉醒、行动的路径、契机和方法,尤其对生命之悟这一人生的最高境界的具体样态及其在人生的方方面面的体现做了更为深入细致的观照、透析。本书稿的风格特点是力图吸纳、涵容不同时空先哲的智慧、哲思、诗意,打通不同学科、领域的间隔,将其相渗互融,勾连交织,但又不是进行简单地混搭、杂拼和碎片组合,而是创造一个生气灌注的、让生命、灵魂浴火重生的有机整体。尽力摆脱学院式的机械呆板的理论构架、枯燥乏味的学术规范和千人一面的新八股式的文风的窠臼,植根于民间、现实的大地沃土,发源于现代人生、时代潮流的源头活水,将哲思的睿智和诗意的灵动结合起来,究风俗与制度,察人性与人心,启生命之感悟,发个人之感慨,成一家之言说。
  • 韩非子公开课

    韩非子公开课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一直是唯物主义者研究历史所提倡的观点。对于韩非子的思想,今天的我们一方面需要了解,同时更加着重其对于现代的意义,寻找其中的积极因素,为我们所用,这才是我们研究韩非子的意义所在,也是我们编辑此书的目的所在。由于时代的进步,韩非子的法家思想和现代的依法治国存在着本质差别,前者的立足点是为君王服务,重在御民和保持统治者的地位和权势,与今天保护全体人民利益的依法治国不可同日而语。从当代人的立场出发,我们当然不能接受韩非子的一系列与当今时代已经格格不入的思想,但当我们站在古人的角度时,我们依然能够理解这位思想大家的智慧所在。
热门推荐
  • 快穿之不当炮灰

    快穿之不当炮灰

    穿越不同的世界,完成不同许愿者的愿望,获得永生的生命,同时在现实世界,收获属于自己的美好人生……成长型女主,女主开始会的东西少,弱小,后期会的东西越来越多,会越来越强。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你离品味有多远

    你离品味有多远

    如果品味要靠别人的认同来实现,那你还有个屁品味。所以当问别人离品味还有多远时,那人自己离品味就已经很远了。做有品味的人,从本书开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黑夜城传说

    黑夜城传说

    一段古老的传说,一座神秘的古城,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在账号莫名消失后,江夜再次面临崩溃,前排坦克怂成老狗,先锋战士划船不靠浆,后排输出独狼一个,团队指挥迷恋美色,唯一的奶妈却剑走偏锋沉迷输出,……这都是什么猪队友?偏偏自己还是个非酋,抽的都是什么角色……末路逐雄站,一千个人,一百个队伍,只能有一个赢家!全员低配,到底还让不让人好好玩游戏了!
  • 驯狼为妃

    驯狼为妃

    云中郡,汉家边城,地处边关,再往北就是茫茫大漠了。前些年,云中常常遭受匈奴的袭击甚至是屠城,直到这些年,汉家与匈奴联姻修好,两国间才有好些年不打战了。云中龙蛇混杂,汉人与胡人聚居散居于此地,来往的商队也多会在这里歇脚,汉人不齿这些蛮荒子,凡是汉人居多的地方,就免不了对这些蛮荒子的事评头论足。“听说匈奴发生政变了,嘻,我说什么来着,这些蛮荒子就是一刻也不能消停。”……
  • 枫叶雄主

    枫叶雄主

    异族入侵在即,敌人亡我之心不死。各方大能宣誓曰:吾辈修士何惧一战乎!前方各部严阵以待,后方一群菜鸟异军突起。细曰:众兄弟听我号令;嬉曰:一切皆有可能;鸟爷叫嚣着:吾要化形,吾要人生;侵略肯定得说,就算千军万马,照样一枪撂倒,幻梦上来做总结:你们吃饱了撑着吗?赶紧洗洗睡了。都说女追男隔层纱,可是那层纱始终不肯破;喜欢拈花惹草的最后却“吊死”在一棵树上;奋斗吧少年们!!
  • 差生守则

    差生守则

    《差生守则》讲述的是元气少女顾惜入学精英云集的创世学院,却在入学初就被分到全校的差生集中营十三班。入学被惩罚打扫礼堂、救人获得通报批评、篮球馆挑衅事件、考试被认为作弊……每一次的不公正待遇,顾惜都会振作起来,给出《差生守则》勉励同伴们一定不要向命运屈服。后来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顾惜发现创世学院不为人知的秘密,四个人开始调查原因,结果发现校长藏了更多的天才全优生,启动了一项禁止研究,与此同时学神沈千墨也加入了调查中。探险与解密,挑战与逆袭,只在《差生守则》里!
  • 红纱拂

    红纱拂

    初次见她是在儿时的万妖会,吸引他的是她那双澄澈的眼睛,那时的她看起来就像个小巧的娃娃,一双小手却能灵活的弹奏出世间难寻的好曲儿。多年后再次相遇时,她已经是万人憎恨的恶妖,她总是一脸妖艳的妆容,身上散发出浓郁的脂粉味,令他深深的厌恶天机难料,他却和她度过了一天又一天他所厌恶的充满凡间烟火味的日子,他爱她,可他发现他们之间有着不可跨越的如山海一般隔阂,绵绵而又不尽——
  • 重生之我真不是咸鱼

    重生之我真不是咸鱼

    小职员余弦一场酒醉,重生回到2001年。这一世发财把妹吃香喝辣,绝不再咸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