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71900000004

第4章 政治家与军事家(3)

也许是校长和同事们想考考这位年轻姑娘的能力,到校第一天就让她带领学生们做早操。操场上一片混乱。几分钟过去了,她面对孩子们的吵闹,依然平静地站着,温和地微笑着。终于,她开口了:“同学们早!你们说完了没有?你们笑完了没有?”清脆洪亮的声音立刻中止了混乱,整个操场霎时安静了。她依然不慌不忙:“你们不说了,你们不笑了。好,现在,我们开始做早操。”“一二三四,二二三四……”她在直隶女师受过严格的训练,现在,她一边喊口令,一边用优美的动作带领全校学生做早操。[1]

她就是刚从直隶女师毕业到附小当教师的16岁的邓颖超。全校学生服了,男教师们服了,附小主任郑朝熙终于松了一口气,天津女界和学生界的著名人物果然名不虚传。原来附小自1912年建校,直到1919年,聘任的都是清一色的男教员。五四运动以后,妇女解放的呼声越来越高。1920年,比较开明的郑朝熙主任一改过去旧的传统观念,决定到天津女子师范学校聘请教员。女师校长拿出毕业生成绩单让他挑选,郑主任当即拍板:就请那位去北京的学生代表吧。原来邓颖超在1919年积极参加五四运动,曾是到北京请愿的学生代表之一。[2]

邓颖超担任一年级的级任老师(相当于现在的班主任),语文、算术、音乐、体操、手工、图画、游戏她全教,而且教得十分出色。孩子们很快就喜欢上了新来的邓老师,当年她教过的学生回忆说:“她那和蔼亲切的面容,平易近人的作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3]邓颖超也从心底喜欢她教的学生,看着那一张张童稚的脸庞,她仿佛看到了七年前的自己。那是1913年,同盟会女会员张星华介绍邓颖超的母亲杨振德到中国社会党北京支部在北京开办的一所平民学校当教员,这不仅解决了杨家母女的生计问题,也使九岁的邓颖超实现了上学的梦想。母亲教学的身影常常闪现在她的眼前,邓颖超教得更有劲了。

邓颖超深深懂得,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不仅仅要传授给他们知识,在这个黑暗动荡的时代更要培养他们热爱祖国、关心社会的高尚情操。她用讲故事的形式,给孩子们讲太平天国的故事,讲中国遭受列强侵略的历史,讲辛亥革命的兴起,更讲她亲身经历的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这位邓老师早在一年前就因为杰出的演讲才能,被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推选为讲演团团长,短短数月就从一个单纯爱国的女学生成长为能宣传鼓动、能组织群众参加爱国活动的天津妇女界爱国运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了。她绘声绘色的讲说经常让孩子们听得入迷,下课了,放学了,他们仍然缠着邓颖超,要她给他们多讲一点。年轻的新老师,满腔热情地给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逐渐播下了革命思想的火种。

然而这引起了学校的不安,她虽然依依不舍,但也只得于翌年辞职了。一天,邓颖超和同学到天津刚创办的达仁女校参观,女校校长正是爱国教育家马千里。此时达仁女校正在推广新的教学法,马千里很赏识邓颖超卓越的才华和进步的思想,热情地邀请邓颖超到达仁任教。邓颖超高兴地答应了。及至晚年,邓颖超还写了一篇文章《缅怀师友马千里先生》,表达自己对老师的尊敬。

和在北京一样,邓颖超教一年级的语文、算术、音乐、体操、手工、图画、游戏;也和在北京一样,她和孩子们围坐成一个大圆圈,用启发式教学法教孩子们认字、做算术。在活动课上,她用浅近的语言给孩子们讲一些重大节日的来历和意义。“五七”国耻日到了,她激愤地讲袁世凯如何丧权辱国,和日本政府签订“二十一条”;五四爱国纪念日,她讲自己亲自参加斗争的许多情景,真切生动……身教重于言传,她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感动了孩子们,他们个个睁着亮晶晶的眼睛,入神地听着,他们多么盼望自己快快长大,像邓老师那样去爱国、救国!

从16岁到21岁,邓颖超把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献给了小学教育事业。她终生热爱和尊重教师工作,并一直认为最崇高的职业是教师。马千里的小女儿马翠官当时也在达仁女校读书,邓颖超是她的级任教师。马翠官在邓老师的影响下,终生从事小学教育。

一起来抢救难童

保育儿童是伟大的事业,不仅要救济与教育难童,尤其要以坚毅精神,培育儿童,成为建设新中国的主人。

——邓颖超:《新华日报》题词

抗战初期,日本侵略军的铁蹄蹂躏着华北、华东的大片国土。人民惨遭屠杀,更有成千上万的儿童流离失所、饥寒交迫,挣扎在死亡线上。邓颖超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她焦急地思索如何抢救这些难童,号召:“要把力量集中起来,组织各界人士,一起来抢救难童!”[4]她知道战区难童数量众多,抢救难童需要大量经费、房子和工作人员,必须由一位在社会上有影响而又热心肯干的人来主持这项工作。邓颖超想到了冯玉祥的夫人李德全。在国民党控制的武汉,正式成立战时儿童保育会需要得到国民党社会部批准。国民党顽固派一贯仇视共产党和进步人士,企图破坏、阻挠战时儿童保育会的成立。邓颖超建议李德全邀请宋美龄出面主持成立大会。有她出面,特务们再也不敢捣乱,国民党社会部也乖乖地批准了战时儿童保育会这个团体。

1938年3月10日,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正式成立。宋美龄亲自主持大会,聘任的名誉理事包括国民党方面的蒋介石、冯玉祥、孙科等,共产党方面的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以及各界知名人士,如蔡元培、郭沫若、沈钧儒、胡适等。邓颖超当选为常务理事。保育会成立后短短几个月,就在全国各地建立了53个分会,抢救难童的工作开始了。邓颖超领导“武汉小学教师战地服务团”,动员和组织了许多教师、学生到武汉街头收容难童,在武汉最先成立了临时保育院,收容了几千名难童。当武汉吃紧、战火迫近时,邓颖超组织领导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努力抢救几千名难童分批去四川。她亲自安排罗叔章到湖北、河南交界的均县抢救五六百名难童,交给她一封宋美龄亲笔写的委任状和介绍信。罗叔章带着这批难童辗转两千多里,途中遇到许多困难。邓颖超非常牵挂这批难童,连发三封电报给沿途的中共党组织,请他们协助罗叔章做好难童的转运工作。保育会工作一直坚持到抗战结束,共抢救、教育了三万多名难童。邓颖超作为常务理事,一直关心、支持这项事业,为新中国培养了大批人才。

时光荏苒,半个世纪过去了,1988年,保育会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几百名当年的难童此时已是新中国的作家、画家、音乐家、导演、科技工作者,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当年也曾随母亲赵君陶在保育院生活过几年。他们十分怀念保育院可敬可爱的院长和教师们,更感谢当年组织领导这一工作的邓妈妈。可惜的是邓颖超无法亲自参加纪念会,但她仍很欣慰地给纪念会发去了贺信。她也十分想念这些“孩子们”,真想看看他们现在的模样,她从来没有把他们当外人。“在抗日战争中用伟大慈母的爱培养下一代”,这是邓颖超写给赵君陶的题词,同样也适用于她自己。

关心孩子就是关心未来

关心孩子,就是关心未来啊!我们的事业,总要孩子们一代代继承下去!

——邓颖超:《我们对于孩子和母亲的态度》

“关心孩子就是关心未来”,这是邓颖超的信念,她一生都把心血倾注在妇女和儿童教育培养的工作上。不管是出国访问还是考察国内工作,每到一地她总是挤出时间看望那里的少年儿童。1939年,她陪同周恩来去苏联治病,特地到国际儿童院看望中国的孩子们;去厦门考察,她顾不上休息便来到厦门华侨幼儿园,勉励小朋友们;本是要到上海休养,一听说附近有一所盲校,她立即去看望失明的孩子们,称赞他们的坚强;她曾专程到天津南开中学,看望南开的师生们,赞扬南开师生提倡的“一主三自精神”。

在重庆红岩村工作时,南方局的青年同志一对对结婚了,年轻的爸爸、妈妈又要工作、学习,又要照顾孩子,非常辛苦。邓颖超采取互助合作的办法,把孩子们集中起来,办了托儿互助组,妈妈们轮流看管孩子。托儿所的工作人员不懂幼儿教育,邓颖超告诉她们要了解和研究儿童的心理,根据儿童的不同年龄、不同性格和特点进行教育,还送给她们儿童心理和儿童教育的书籍,让她们学习。她还很关心孩子们的营养,送给托儿所一本营养学的书,为孩子们订出每周的食谱,并把国际友人送给周恩来和她的营养品统统送给托儿所病弱的孩子。

红岩村的年轻爸爸、妈妈没有经验,对孩子大体有两种倾向:一是放任自流,一是过分溺爱。邓颖超了解情况后,和托儿所的同志一起召开家长座谈会,给家长做思想工作: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们的模仿性是很大的,父母应当做孩子们的模范。从小要教育孩子明白事理,让他们知道什么事应该做,什么事不应该做。我们共产党人的子女要有很好的品格,将来进到社会里都能顾全集体的利益,热爱公共的事业,以最大的同情心帮助别人,不仅孝顺父母,还要努力为社会、国家服务……要了解孩子,才能教育孩子。孩子是好动的,爱玩,喜欢新奇,追求知识,父母工作再忙,也应抽时间和孩子玩玩。既可陶冶孩子情操,自己也休息了。[5]邓颖超受过严格的师范教育,当过五年小学教师和级任教师,懂得儿童心理学,她不仅重视学校教育,同样重视家庭教育,并对家庭教育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当年审议宪法草案,邓颖超对《宪法》第三章有关婚姻、家庭、母亲、孩子受到国家保护的条款,发表了重要意见。在保护儿童方面,她提倡尊重儿童,爱护儿童,采取适合于儿童的教育方法,既不应溺爱,对缺点和错误也不应姑息;对于轻视和不关心儿童,甚至对儿童采取体罚的现象必须纠正。邓颖超认为要教育儿童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人。半个多世纪前,邓颖超就提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她的教育理念是多么超前!

担任全国政协主席时,邓颖超十分关心教育问题,指出经济腾飞的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我们现在,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培养新的人才……现在要从幼儿园、小学做起,发展中等教育,提高大学教育质量,做到人才辈出。”[6]对于全国人大即将颁布的《义务教育法》,女委员们争相发言,提出很多建议,邓颖超很同意大家的意见,认为教育是人生之本,也是提高全民族文化素养的重要一环,希望教育工作者要热爱自己的事业。当她听说著名女演员于蓝挑起儿童电影制片厂厂长的重担时,语重心长地对她说:“你现在从事的是为亿万儿童服务的工作,很重要啊!”于蓝听了连连点头,她感到邓大姐非常理解和支持她的工作。

一直到晚年,邓颖超心里装着的仍然是全国的孩子。国际儿童节40周年纪念日时,邓颖超给全国少先队员写了一封信,表达了一位老革命家对祖国未来的殷切期望。她希望全社会要更加关心下一代的成长,尤其是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1989年10月12日,86岁高龄的邓颖超在中南海西花厅亲切接见了全国十佳少先队员和“英雄少年”**的父母和老师,她紧紧握住**父母和老师的手,感谢他们为祖国培养出**这样的好孩子。前一天,她就撰写了《学习**》一文。

重视师范学校,还要发展师范教育

师范学校毕业的学生要当教师,这是对国家、对人民极其有利的事业。我希望同学们加强对师范教育的认识,对自己在师范学校学习要更加感到光荣。你们在这里做学生,学习期满以后你们要去做先生。要做先生的人,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而且要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服务,为人民服务。

——邓颖超:《在河北女师成立八十周年庆典上讲话》

邓颖超十分关心国家的教育事业,不仅鼓励身边的人从事教育事业,而且牵挂着祖国的师范教育。

周恩来有个侄女叫周秉德,打小聪明好学。一个周末,周秉德像往常一样,来西花厅看望伯伯和七妈。一番说笑后,周秉德提到了自己的学业,原来她已经以优异的成绩初中毕业了,究竟应该继续读高中,然后出国留学,还是报考中等师范专科学校,去做农村小学教师?尚未成年的小秉德有些犹豫了。邓颖超听了立即表示:“好呀,和我一样呀!我原来也是做教师的。”在饭桌上,七妈邓颖超鼓励小秉德:“我16岁就当老师了,做老师非常有意义,现在国家又这么需要。”得到了七妈的支持,周秉德毅然报考了师范学校。此后不久,秉德去中南海找儿时的伙伴玩耍,看到了毛主席。主席坐在石凳子上向她打招呼,亲切地询问:“你现在上的什么学校啊?”“北京师范学校。”没想到主席和七妈的反应完全一致:“那好啊,我也是学师范出身的,女孩子干吗非得学工业呢?学师范、学医挺好么!以后我让李敏、李讷也去学师范。”[7]几年之后,李敏果然考入了北京师范大学。周秉德毕业后被分配到离城20里外的第三中心小学,当上了“孩子王”。

同类推荐
  • 光荣与梦想

    光荣与梦想

    世界500强企业之一中冶集团在改革发展中,先后涌现出了二十多位各级劳模和先进代表。他们是员工队伍中的精英,也是广大员工学习的楷模。本书生动地记述了这些劳模和先进代表们严细、认真、忠诚、奉献的敬业精神,从中我们可以读出一部励精图治、锐意进取的奋斗史,一部众志成城、攻坚克难的创业史,一部顽强拼搏、激人奋进的发展史。
  • 名人传记丛书:伦勃朗

    名人传记丛书:伦勃朗

    名人传记丛书——伦勃朗——“文明的先知”:“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贝多芬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贝多芬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本书是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著名的人物传记之一。这是一颗受伤后近乎窒息的心灵勃发而出的一曲激昂的交响乐(贝多芬本人正是这样的经历),是对音乐艺术大师贝多芬一生的真实素描。
  • 牛顿:人类理性主义的旗帜

    牛顿:人类理性主义的旗帜

    《图说世界名人:牛顿(人类理性主义的旗帜)》介绍了,艾萨克·牛顿,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最伟大、最有影响的科学家,同时也是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哲学家,晚年醉心于炼金术和神学。他在1687年7月5日发表的不朽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里用数学方法阐明了宇宙中最基本的法则——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运动定律。这四条定律构成了一个统一的体系,被认为是“人类智慧史上最伟大的一个成就”,由此奠定了之后三个世纪物理界的科学观点,并成为现代工程学的基础。牛顿为人类建立起“理性主义”的旗帜,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 艾森豪威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艾森豪威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美国五星上将,第二次世界大战十大名将之一,美国第34任总统。在美国历史上,一共有过10名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是其中之一;他是美国历史上惟一一个当上总统的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造就了战争,战争造就了艾森豪威尔。”这是美国《时代》杂志对艾森豪威尔的评价。
热门推荐
  • 杭州惊雷

    杭州惊雷

    明朝中期,多事之秋。落日余辉里,微风习习,通向杭州的道路上,两骑快马正向杭州方向疾驰。虽然两匹马上的骑士都是便衣打扮,但人们不难看出他们气质与众不同。骑在前面红马上的中年人,相貌斯文,目光睿智,一副超凡脱俗的感觉;骑在后面白马上的青年,气质英武,相貌威猛,给人不怒而威的印象。这两人,中年人是新上任的杭州知府海瑞,青年是他的卫士林锐。突然前面拐弯处传来一个女子尖锐的哭叫声。海瑞和林锐连忙快马加鞭,驰过道路转弯处。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THE AMAZING INTERLUDE

    THE AMAZING INTERLUD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星空大盗匠

    星空大盗匠

    如果有一天,当你突然发现自己不坑人就会死,你会怎么办?
  • 太上慈悲道场灭罪水忏

    太上慈悲道场灭罪水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骄凤女:少爷的傲世狂妻

    天骄凤女:少爷的傲世狂妻

    天骄血脉,凤火天生。说她觉醒不了灵力?好!练气院一样可以大杀八方,左手打的渣男未婚夫哭爹喊娘,右手虐的渣男妹妹容貌尽毁。还没完?渣男老爹看不惯?非要灭了她?好!且看她浴火重生,成为最年轻的炼药师,携火归来,有怨报怨。等等,说好的打完就走的呢?后面这一群跟屁虫是什么鬼?“楽儿,这辈子我只喜欢一个人!”某男一。“今生错过你,来生,我一看见你就牢牢抓住你!”某男二。“对不起,哪怕你恨我,你也是我没过门的妻子!“某渣男。某女暴怒,“闭嘴!我已经占领妖兽山脉为王,你们想娶我,先看看我那群小弟同不同意!”【正文诙谐的部分比较少,大多走情感路线,痴情,专情,各种情,喜欢的欢迎入坑,不喜勿喷,谢谢大家】
  • 妃常迷人:御赐王妃

    妃常迷人:御赐王妃

    她,夏苏苏,是将军府嫡女,京城人皆知的草包,丑女。被庶妹害死。眼眸再次睁开,她,是21世纪的百变杀手夏苏苏。身中剧毒红凌,解毒途中却意外得到逆天法宝,随身空间!这一世,绝色是她,腹黑是她,淡然是她。当绝色倾城的她回眸一笑,拨动了多少人的心弦!他,天昱国轩王,丰神俊朗,身份地位之尊贵,遇到她,一眼,从此便沦陷了一生!
  • 电梯演讲:快速建立关键印象

    电梯演讲:快速建立关键印象

    一次简短的谈话可能会引发重要的合作或销售机会,而在“自我销售”时更需要这样快速建立关键印象的技巧。这是一本综合训练提升面试表现的指导,帮助你在情绪、理念、形象等方面脱颖而出,获得更多机会。不论是要参加重要面试、商务洽谈还是约谈投资人,你都需要提前做足准备。这本书尤其适合希望进入跨国企业工作的中国求职者。
  • 功夫派4:从倚天窟到凌霄阁

    功夫派4:从倚天窟到凌霄阁

    经过功夫城万博会、铸剑谷、巧智城妙食街等处的一次次历险,三小陕终于将迷之琥珀十宝石全部集齐,可是狡猾的乔伊却使小侠们的胜利成果得而复失。为了保护东大陆的安全,派派、伊尔、大竹追赶乔伊直至悬浮空中的凌霄阁……
  • 与狗共枕

    与狗共枕

    这天早晨,苏澄睁开眼睛,发现自己睡在男神的被窝里。没错,是那个叫林煦的男神。林煦身高一米八五,腿长,是个银行经理,肤白英俊气质佳,住在苏澄对门。虽然是邻居,可是林煦太高冷了,所以两个人平日交集不多。作为一个不争气的颜控,苏澄留意他很久了,不过作为一个靠码字维生的穷苦小宅男,苏澄并没想过真的要怎样,只是默默地花痴着而已。昨天苏澄赶稿子赶到凌晨三点,趴在电脑桌上就睡着了,结果今天一睁眼睛……林煦还没醒,清晨明亮的阳光透过窗户落在他的脸上,又黑又长的睫毛在白净的皮肤上留下淡淡的阴影,显得他十分俊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