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73300000002

第2章 经济法概论(1)

第一节 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

一、经济法概念的提出

任何一门学科或者概念都有其源流,人们研究、学习经济法的时候,自然有必要追根溯源,探求经济法概念的最早使用者,以统观经济法产生和发展的历程,为学科研究和发展奠定学说基础。作为有数千年文明史的现代国家,中国的法有着自己独特的范畴和内容,同时也不乏舶来之理念与精神。经济法究竟是舶来品还是本土产品,学界曾有争论。但越来越多的理论支持着这样一种观点:经济法与经济法学在国外出现得更早。而且,经济法在国外的语源及经济法学科在国外的源流,事实上影响着中国经济法学初创时期学者们对“经济法”语词的理解和定性。[1]纵观中国经济法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各国经济法理论之精髓为我所用的现象并不鲜见。

根据现有文献资料,我国多数学者认为对于经济法一词的使用,可追溯至18世纪。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摩莱里(Morelly)于1775年撰写并出版《自然法典》一书。全书共四篇,其中第四篇“合乎自然意图的法制蓝图”中,作者拟制了一系列当时社会理想化的法律草案。位于首位的草案仅三条,类似于宪法性法律,赋予公民以基本权利。第二个草案即以“分配法或经济法”命名,与之后的“土地法”、“市政法”、“行政管理法”、“婚姻法”等并列。[2]另一位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泰·德萨米(T.Dezamy)在其1843年出版的《公有法典》中,同样拟制了一系列法律草案,并明确将“根本法”置于首位,第二个草案以“分配法或经济法”命名,与之后的“工业法和农业法”、“卫生法”、“警察法”、“政治法”等并列。[3]然而,根据部分学者核查这两本原著使用“经济法”一词的情况看,两位作者所称的“经济法”,并不是指法律或者法规,而是指社会运动的法则,也就是规律,用于描述他们设想的理想社会中公平分配财富的原则和方法。[4]他们使用的经济法概念并不具有现代意义,更不具有经济法学上的意义。[5]另外,早期提出经济法概念的还有法国重农学派学者尼古拉·博多(N.Baudeau),其1771年出版的《经济哲学初步入门或文明状态分析》一书中,曾使用过类似“经济法”的词语,[6]甚至有学者认为,最早使用“经济法”这一概念的应该是尼古拉·博多,但随后这种说法受到多数学者的一致反对,支持者较少。

法国著名经济学家和政治家蒲鲁东(P.J.Proudhon),在其1865年发表的《论工人阶级的政治能力》一书中提出,法律应该通过普遍和解来解决社会生活矛盾,为此需要改组社会,由“经济法”来构成新社会组织的基础。因此,部分学者认为蒲鲁东是最早提出经济法学说的人,并对蒲鲁东部分经济法思想予以了肯定。[7]对此,有学者则认为蒲鲁东的目的不在于阐述经济法问题,而是为了发挥他的“永恒公平”原则,并简单引用恩格斯在《再论蒲鲁东和住宅问题》一文中所指出的,认为“蒲鲁东在法学和哲学方面,也如在其他一切方面一样,只不过是一个涉猎者”[8];有学者站在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专政和阶级斗争等的立场,并对蒲鲁东其人、特别是他的法学和经济法观点,进行了分析,对蒲鲁东及其思想做出了一系列否定[9];有学者则认为蒲鲁东实际上看到了在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一种政治法和民法调整不了的经济关系。可以说,蒲鲁东对经济法的这种理解,更接近现代经济法的主张。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蒲鲁东作为一个无政府主义者,主张“打倒政权”,因而他所谓的经济法,并不完全具备我们现在所说的经济法的内涵。[10]

以上表明,从18世纪中期以来,不断有学者使用“经济法”这一概念。对于“经济法”一词的首先使用者,经济法学界的观点基本一致。但对于经济法学说的首创者,经济法学界目前还存有争议。笔者认为,评判学者的论点、思想,应本着学术自由、自治的原则,全面看待其理论、观点,避免个人偏好、政治倾向等掺杂其中,以体现学术的纯粹性和客观公正性,促进学科的发展和完善。蒲鲁东囿于“私法和法律面对私有制的巨大内在矛盾正陷于困惑和混沌之中”的社会环境,在实体经济法并未产生之前,便提出了部分经济法理念,且与今天的经济法理念如出一辙,这本身就是对经济法范畴认识的一次飞跃。正如有些学者所说,尽管蒲鲁东所谓的“经济法”仍不脱离空想的窠臼,但其含义显然大大前进了一步,他似乎已经模糊地触及经济法概念的一些本质属性。[11]因此,认为蒲鲁东是第一个提出经济法学说的人,这不无道理。

二、经济法的产生

关于经济法产生的时间,目前经济法学界仍存在一定争议,主要有两种不同观点。

(一)经济法产生于古代社会

其中,有学者认为,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的经济法产生于古代社会。不论在外国还是中国,经济立法不断加强,经济法规日益完备,这是社会经济关系发展变化的客观要求。经济法是调整特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是人们提出经济法这一概念的时候产生的,也不是在人们承认了它是独立的法律部门的时候才存在的。当适应经济关系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调整特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达到了一定数量的时候,也就形成了作为独立法律部门的经济法。因此,不论在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在社会主义国家,都有各自的经济法。当然,在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经济法的本质、内容和作用是各不相同的。[12]

也有部分学者认为,经济法是随着国家和法律的产生而产生的,但部门法意义上的经济法则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后才出现的。有学者认为,当人类进入阶级社会时,随着国家和法律的产生,经济法也就产生了。在奴隶制与封建制社会,经济法律规范有一部分是以调整经济关系的规范性文件为表现形式的,其余是包括在“诸法合体”的法律之中的。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民法、商法与经济法同时并存,到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经济法的地位凸显出来,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法律部门。[13]有学者认为经济法是伴随着国家与法的产生而同时出现。但是,在法律体系的构成、法律部门的分类以及在法学研究领域中提出经济法并使之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是近代的事情。[14]有学者认为,就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干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而言,在古代社会,外国的《亚述法典》、《汉谟拉比法典》、《罗马法典》以及我国的《法经》、《秦律》、《唐律》等法律中就有关于国家调整经济关系的规定。由此可以认为,经济法的发展历史可以上溯到古代的“诸法合体”的法律体系中,但是,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力量,其兴起则是在人类社会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以后的事情。[15]

(二)经济法产生于资本主义时期

第一,认为经济法是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以后产生的。

国内有学者认为经济法形成的客观条件,概言之就是表现为经济集中和垄断的社会化导致了深刻变革,使得原有诸法无法再于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担当维护社会经济的重任。[16]有学者分析认为,由于私有制和自发的市场经济引起社会矛盾激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走向了垄断和社会化发展阶段。垄断使竞争环境恶化并导致消费者利益受损,市场的力量无法纠正其弊端,又为了在社会范围内协调生产流通,资本主义国家逐步改采“国家干预”、“宏观调控”、“混合经济”、“管理贸易”等新的做法和理念,以“有形之手”直接、具体地干预和参与经济生活,于是出现了与民商法和其他传统法律迥然有异的经济性法律、法规,遂有法学家将其诠释为“经济法”。[17]也有学者认为,经济法产生于一般垄断市场经济向国家垄断市场经济的过渡阶段和国家垄断市场经济形成阶段。具体地说,在一般垄断市场经济阶段,产生了“经济法现象”,国家垄断市场经济形成阶段,经济法得以成为“完备形态”。[18]“经济法的产生”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是从“法现象”到法的“完备形态”过程;从零散立法到“法群”形成的过程;从干预经济的法到调整“国民经济运行”的法的过程。我们正是在“国民经济运行法”意义上认识“经济法的产生”的。[19]

德国经济法学者沃尔夫冈·费肯杰(Wolfgang Fikentscher)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导致了1914年8月4日授权法的颁布,这在经济法律范围内赋予议会上院几乎无所限制的立法权力。在此基础上,战争和战后初期管制经济出现了管理、配给和消除短缺的法律,其在干涉广度和深度上是德国人前所未见的。这种新法律的科学反映所产生的,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经济法。[20]日本经济法学者金泽良雄认为,虽然经济法产生的历史背景,是战争和革命这一特殊社会现象,但它并不存在于经济发展过程的突变现象之中,而是一般地以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现象(战争也是其表现之一)为基础的。[21]

第二,认为经济法产生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但并不否认市民革命以前的经济法的存在。

有日本学者认为,在19世纪后半叶,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垄断市场的倾向日渐明显,产生了各种市场弊端。因此,国家对自由市场干预的法,即经济法也就发展起来。近代的经济法虽然是从19世纪末发展起来的,但国家对市场的介入法,在市民革命前就已经存在了。大约从古代起,就存在自由市场的场合,产生了垄断的倾向。在古罗马帝国时期,立法者就已制定了对垄断的禁止法。[22]

综上,针对经济法产生时间诸多观点的差异,尤其是经济法产生于古代社会还是产生于现代社会,笔者认为,产生这一差异的原因在于学者们的出发点和界定思路的不同,更深层的原因是学界对于经济法内涵和外延界定上的差异。因此,要统一对经济法产生和发展历程的认识,需要学者们对经济法内涵和外延达成共识。

三、经济法的发展

按照主观和客观的统一,经济法肇始于20世纪初的德国。但是,如单从客观方面追溯,典型的私人垄断及对其加以规制的法,是19世纪在美国出现的。[23]

从19世纪60年代经历南北战争之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由于大量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到1900年,美国便超过英国,成为世界上经济总量最大的国家。此间,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美国于1890年颁布了《保护贸易和商业不受非法限制和垄断侵害法案》,即《谢尔曼法》。这部法律被作为现代反垄断法之母载入经济法制史册。然而,由于英美法系实用主义的法律文化传统以及重判例轻体系的法律思维模式,美国并不存在部门法意义上的经济法。

德国作为大陆法系国家,有着一套完备的成文法体系,部门法意义上的经济法亦产生于德国。经过第二次工业革命,德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后起之秀。当时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提出国家干涉主义,主张采取贸易保护政策,反对自由贸易。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一开始就同国家干预相关。[24]1910年,德国出台了抑制新设企业进入钾矿业以扶持卡特尔的钾矿业法,因该法开授权立法先河,对以后的经济法产生了深远影响,所以被认为是德国最早的经济法规。作为“经济法的母国”,经济法在德国首先产生并非偶然,可谓是经济垄断、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以此为基础的大规模立法和学术发展,以及德国特有的法律文化传统和思辨方式等诸多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将历史和逻辑结合起来考察,经济法大体经历了由低到高的三个阶段,或者说经济法有着三个不同的层次。[25]

(一)战时经济法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德日两国基于战争需要,国家限制工商业自由,主动介入经济生活,制定了一系列管制经济的法律、法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1915年颁布的《关于限制契约最高价格的通知》和1916年颁布的《确保战时国民粮食措施令》等法令均为战时特殊经济法。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日、意等国为发动战争,进一步强化国家对经济的控制。1936年德国制订了1936~1940年的“四年计划”,这是资本主义世界第一个较为正规的全国经济计划。为实施计划,设立了“德国经济总委员会”和“执行四年计划全权机关”,从而转入以战争为基础的经济总体调节机制。[26]日本作为后进的帝国主义国家,较之德国在战时颁布的经济法令,可谓过犹不及。1938年,日本全面发动侵略战争,制定了以《国家总动员法》为核心的战时经济法,对资金、物资、企业、物价、劳动等实行全面控制。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经济立法,因应于国家战时的特殊需要,具有很强的战争对策性,是对当时社会客观需要的反映,因而被认为并不具有现代经济法的性质和职能。

同类推荐
  • 开在窗玻璃上的花

    开在窗玻璃上的花

    《冰心奖获奖作家精品书系》是一套由获奖名家倾情打造的,写给中国少年儿童的小小说文集。所选作品在注重文学性和可读性的同时,更注重作品的价值取向。本丛书既可作为青年一代文学素养训练的读本,又可作为学生作文写作的范文,是通往语文课堂的“直达快车”。《开在窗玻璃上的花》是冰心奖获奖作家的获奖作品集,精选了“微型小说之父”刘国芳,国家一级作家邢庆杰等作家的作品,他们谈真情,谈善良,谈勇气和抉择。书中有温暖的冲动,千里归来,只因眷恋那一份乡情和亲情;有母女情深,女儿鼓励妈妈去寻找自己的幸福;有担当和责任,危机中种下可以拯救生命的善意谎言。一篇篇短小精悍的小小说,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之美、人性之善,看到了感恩,看到了真情带来的快乐和力量。
  • 七个小故事带你轻松玩转单词

    七个小故事带你轻松玩转单词

    作者精心编写了七个有趣的小故事,内含1500个生活和学习中的高频词汇。本书将为你打开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你会发现原来单词记忆可以如此简单!
  • 中外神话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

    中外神话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嘿,不要回头:年少时的勇敢

    嘿,不要回头:年少时的勇敢

    记忆每天都在被这些陌生的面孔所丰满。他们带着不同的故事,不同的气味穿过你周围的磁场,在你的脑海中卷起一缕或浓或淡的海风。这种微妙而又不可预料的缘分,时常会让你倍加欢喜。可你又不得不承认,这些令你欢喜,使你记忆之潮日渐澎湃的人,其实一生,只有一见。本书共6篇,主要内容为心灵叹,深思录,灵光集,四季吟,菩提歌,至亲情。
  • 巴黎圣母院(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

    巴黎圣母院(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热门推荐
  • 你是我最美的相遇(全集)

    你是我最美的相遇(全集)

    情深几许?6年刻骨暗恋,8年深情守候,迟来六年的告白,能否挽回一直深爱的你?至此终年,惟愿身侧是你!林笛儿打造最深情、最温暖夏主播!六年前,因为恋人边城毕业时的移情别恋,叶枫放弃了进央视的机会,远赴异国就读金融。时间是味良药,似乎能抹平一切伤痛。六年后,叶枫回到北京成为城市电台情感节目的主持人,得知边城父亲当年因犯罪与情妇逃往国外,王子沦为青蛙,他如今是某上市公司总经理。所谓离开,只是为了不连累叶枫而已。误会一经解除,有情人似乎应终成眷属。只是叶枫的身边这时已出现了身为新闻主播的同学夏奕阳。其实在六年前叶枫伤心欲绝的那一周时间里,夏奕阳就已守候在叶枫的身边。叶枫一直在想,当年她出国,到底是因为恨边城还是害怕夏奕阳如荼的爱?……
  • 与仙君不得不说的二三事

    与仙君不得不说的二三事

    既是相逢不相识,从此天涯陌路人。“温润似玉如你,在见识了这么不堪的我后,也终究不过是转身离去了吧”“见你所见,听你所听;你依然不信我,我中意的从来都是你不曾变过;所谓陌路之人,我若不愿,那便只能是纸张上的几字罢了。”情之一字所引二三事。
  • 一睡成婚:总裁,不要了

    一睡成婚:总裁,不要了

    周梦思是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正面临着找工作的难题。现在最不缺的就是大学生,各个公司所需要的人才也是有限的,所以很多大学生毕业也就意味着失业。直到周梦思这天接到昌龙集团的面试通知,故事由此开始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杀剑诀

    杀剑诀

    杀剑诀,一位盖世人杰毕生心血结晶,隐藏着惊天秘密。秦国武库、地宫、天宫,有太多神秘与未知隐藏其中,纵横天下,以杀证道,破碎虚空,演绎出了一段段波澜壮阔的铁血赞歌。
  • 我家师妹超凶

    我家师妹超凶

    新书:《我和大佬一起混娱乐圈》求支持呀!讲述的是崔判官(女)和楚江王的故事,超级好看,不好看你骂我,哈哈!本书简介:云南:我以为我穿越过来是做主角,结果是做奶妈辅助,原以为的软萌小师妹,结果是凶残大佬!我太难了!我以为那是我的小师妹,结果,她居然又变成我小师叔……呵呵,贵圈真乱!!!云瑶:喔!简单来说,这就是一个本土小师妹,和穿越师兄的故事!目前看来,本书无男主
  • 住进你的时光里

    住进你的时光里

    (1v1)暖心,治愈。 "我遇见了一个人,从此我的心里只容得下,他一个人。" "我也遇见了一个人,一双清澈的眼睛,撞上了我的心膛上。" "你好,我叫顾谨" "你好,我叫易城" “好不容易在十几亿人中找到彼此如果因为性别二字就放弃那也太不公平了吧”
  • 快穿女配:追男神的99种方法

    快穿女配:追男神的99种方法

    她绑定了某个系统后,每天就是不停地穿梭在各个世界里,每天的任务就是使尽解数扑倒男神。!!!某女开心得冒泡,每天吃穿不愁,还有男神撩,何乐而不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诸天万界至强版东汉

    诸天万界至强版东汉

    这是和新锐洪荒、经典神话比肩的至强版东汉末年背景。作者脑洞清奇不拘一格,以另类的方式切入东汉末年的风云变换。本书可以承诺,绝不是千篇一律的三国常规文。
  • 水中有朵云

    水中有朵云

    她说:“每个人都是生活在鱼缸里的鱼,有些人生来便生活在同一鱼缸,有些人却只能隔着玻璃相望。相望而已,却没了冲破一切阻碍的孤勇。”当两个人都奋不顾身朝着对方勇敢,一切会变得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