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74200000008

第8章 儿童文学的审美创造(1)

文学作品是作家审美意识物化的产物。文学作品依读者对象不同,可以分为成人文学与儿童文学两大类。成人文学审美价值的实现,是以成人作家为一方的审美意识形成一条水准线,成人读者为另一方的审美意识形成另一条水准线,双方对话的结果是同类水准的审美意识的碰撞、交流、融合和提升;而儿童文学则不然。儿童文学是“大人写给小孩看的文学”,因而有其特殊性:就儿童文学创作者而言,他们既具有成人的审美意识,又必须自觉地从接受对象那里吸纳儿童的审美意识;就儿童文学的接受者而言,他们既兴致勃勃地咀嚼和回味文本中自己熟悉的儿童审美意识,又潜移默化地体验和接受文本传达出的陌生的成人的审美意识。在这里,任何取代都是非理智的、非清醒的。成人审美意识是文本的艺术质量和价值尺度赖以实现的根本保证。如果用儿童审美意识来取代成人审美意识,那么,儿童审美意识就只能永远地停留在原始意识阶段,无法走向更高级的现代审美意识。同样,成人审美意识也不能取代儿童审美意识,因为儿童审美意识的存在是儿童文学之所以成为儿童文学的美学前提,否则就取消了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的区别,有可能使文本变成标签式的“儿童文学”。而标签式“儿童文学”是孩子们不喜看、成年人不屑看的毫无美学意义的文学怪胎。

由此观之,成人审美意识与儿童审美意识是构成儿童文学审美意识系统的基本要素。这两种审美意识的互补调适与交融提升是儿童文学创作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也是理解与实现儿童文学审美本质的“阿基米德点”。

以这两种审美意识的协调为考察中心,这里需要探讨作为儿童文学创作主体的成人作家的“儿童观”及其对理解、再现和提升儿童审美意识的影响,需要探讨原始意识与儿童审美意识的关系,以厘清儿童审美意识的本原与历史发生,需要探讨不同年龄阶段少年儿童年龄特征的差异性所带来的对文学作品的不同接受心理与审美趣味的自我选择,以把握儿童审美意识的变化与发展趋向,更好地实现儿童文学审美创造的艺术实践。

第一节 儿童观与儿童文学审美创造

儿童文学最大的特殊性在于:它的生产者(创作、编辑、批评)是居于社会统治地位的成年人;而消费者(购买、阅读、接受)则是在社会上处于被支配、被照顾地位的孩子。这种由上而下的单向给定方式,势必具有这样的问题:成年人是如何看待和对待儿童的?在作品中又是如何理解、把握和表现儿童的?成年人持有什么样的儿童观,不但直接决定着少年儿童的社会地位、生存状况以及人格独立性、自主性、自尊心、自信心,而且也决定着儿童文学的发生、发展,决定着儿童文学的创作思想、美学追求、价值承诺、表现形式乃至用词造句等。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儿童文学发展史,就是成年人“儿童观”的演变史,有什么样的“儿童观”,就有什么样的儿童命运、地位、待遇,也就有什么样的儿童文学艺术精神与美学品性。这里可以毋庸置疑地说:儿童解放的根本问题是成年人的“儿童观”问题;儿童文学的根本问题是成人作家的“儿童观”问题;儿童文学的审美创造、艺术追求的根本问题也是“儿童观”问题。无论从外国儿童文学发展史,还是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史考察,“儿童观”在任何情况下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章将探讨儿童文学的四种美学倾向:教育主义、稻草人主义、卢梭主义与童心主义。这些倾向反映了人们看待儿童的四种“儿童观”。

一、“教育主义”的儿童观与儿童文学审美创造

文学具有认识、教育、审美、娱乐、调适心理等多种功能。主张儿童文学应当突出教育功能的论者认为,“儿童文学是教育儿童的文学”[1]“儿童文学担负的任务跟学校教育是完全一致的”,它应当“辅助学校教育,成为对广大少年儿童进行全面教育的完整的系统的教育部署的一个重要环节”[2]。但是,对儿童文学的教育作用不应作单一的、机械的理解。儿童文学的教育作用是多种多样的,它既可以对小读者进行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也可以进行知识教育、语言教育等,大到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小到拾金不昧的教育,都属儿童文学教育功能的范围。

教育是永远需要的,尤其是对于少年儿童。不能想像,要是人人都按照“法廉美修道院”(拉伯雷《巨人传》中描写的乌托邦)的院规“干你所愿干的事”来进行社会活动的话,那世界将会怎样?教育的重要性在成年人心目中是如此牢不可破,因此,教育主义自然也就成了儿童文学创作实践中势力甚大、历史最长的一种美学倾向。一方面,它谆谆告诫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应该遵循怎样的规则,怎样形成社会群体的共识;另一方面,它又随时提醒儿童在社会生活中不应该怎样怎样。“本我”只能遵循“他我”的“现实原则”,而不能仅仅追求“快乐原则”的实现。

现代儿童文学作家贺宜曾对儿童文学的“教育主义”作出了如下论断:“儿童文学就是要教孩子们懂得他们非懂不可的事,懂得他们能够懂得的事,懂得他们愿意懂得的事,懂得可以让他们懂得的事。”一切为了教育儿童,一切按照成年人的意志去教育、规范儿童,一切服从于理想主义的儿童教育,这就是儿童文学教育主义的终极美学指向。

然而,正如许多具体的事物一样,文学作品是一个整体。文学的功能是多质的、综合的。如果要对文学作出完整的把握,就必须对它进行多视角、多层次、多侧面的研究。文学当然具有教育作用。排拒了教育作用的文学自然是不完善的文学,但是,文学并非只有教育作用。如果把教育性强调到绝对化的程度,乃至推向一元独尊的地位,如果把教育性看成是儿童文学的唯一属性,过分追求道义灌输与宣教功能,乃至不适当地移用教育学的原则与方法来取代文学自身的艺术规律,那么,作为儿童文学接受对象的儿童读者的接受机能与生长、变化着的审美意识(审美理想、审美趣味、审美观念)和阅读经验,就有可能被挤压到褊狭的角落,甚至遭到蔑视与排斥,作为儿童文学创作主体的成人作家的主体意识、审美理想、艺术个性、才气、禀赋、追求等,也有可能被教化的使命感规范而加以冷冻。如果将这种倾向推向极致,那么,儿童文学的思维空间与审美空间必然会受到严重局限,即便像安徒生那样的天才也会在“主题先行”“重大题材”“中心任务”面前束手无策,而且会出现那种“政治挂了帅,艺术脱了班,故事公式化,人物概念化,语言干巴巴”[3]的别扭现象。纵观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史,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当儿童文学也被纳入配合成人社会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轨道以后,这样的别扭现象与“速朽”作品格外引人深思。

当然,对于一味张扬儿童文学的游戏精神与快乐原则,甚至容忍庸俗、恶搞、粗劣,价值观混乱,是非不清,制造文字泡沫,误导读者的现象,也应予以高度警惕。郭沫若认为:“文学于人性之熏陶,本有宏伟的效力,而儿童文学尤能于不识不知之间,导引儿童向上,启发其良知良能。”郭沫若的这一观点见于他1922年发表的《儿童文学之管见》一文,虽然距今已快一个世纪了,但对于如何全面理解与把握儿童文学的价值,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二、“稻草人主义”的儿童观与儿童文学审美创造

“稻草人主义”借用了1923年出版的叶圣陶的短篇童话集《稻草人》的篇名。“稻草人主义”注重的是文学的审美认知功能及其在读者身上引起的反响,即作品的“实用因素”。当然,教育主义儿童文学也关注作品对读者的实际影响,但该类型作家在创作之前,大致已经有了一个主观认定的观念(教育主题),然后再去寻找传达这个观念的文本结构,具有显而易见的“表现因素”。而“稻草人主义”,无论从创作者还是接受者来说,都不是从“观念”出发,而是从现实生活出发,即从客观的实际出发,来实现作品的价值尺度。就创作者而言,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帮助小读者认识社会,了解人生,洞悉现实世界的种种现象;就接受者而言,阅读作品的结果不仅使小读者们开阔了视野,认识了社会与人生,而且潜移默化地体验和领悟了作品所传达的陌生的成人精神世界与审美意识。创作者和接受者不再是“一个人讲一个人听”的单向灌注,而是面对同一“文本”所建构的现实图景的精神对话。文本的“实用因素”在这里形成了通向协调一致的同构交融的可能性。精神对话的结果是“实用因素”影响了儿童,儿童被作用于文本的“实用因素”。

那么,“稻草人主义”的特质是什么?它在中国儿童文学领域又有什么历时性的表现呢?

郑振铎在1923年为叶圣陶的短篇童话集《稻草人》所写的序言,标示了儿童文学“稻草人主义”的基本美学倾向:儿童不是生活在真空里,他们“需要知道人间社会的现状,正如需要知道地理和博物的知识一样”,儿童文学应当“把成人的悲哀显示给儿童”。这显然是一种不同于教育主义的儿童观。它所要强调的主要美学指向是:求真,孩子们同样需要懂得真实的社会与人生。在奉行“稻草人主义”的作家眼里,儿童不是天真无知的不变群体,而是生长、发展、变化着的未来社会的主体,他们正在认识与学习一切,并在此过程中走向社会,走向成熟,完成从“自然的人”到“社会的人”的转化。因此,文学有责任把这个社会的真相适时地、慎重地告诉他们,既要让他们看到这个世界新生的光明面,也要把“有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鲁迅语)。这种对待儿童的观念无疑蕴含着对儿童人格的理解和尊重,对儿童世界的关切与认同。

显而易见,“稻草人主义”的实质是现实主义。崇尚“稻草人主义”的作家所追求的是直面人生、拥抱真实,注重社会批判的现实主义精神。在中国儿童文学领域,这种美学倾向自叶圣陶的《稻草人》开启先河以后,不但为20世纪20年代的作家所继承,而且更被后起的儿童文学作家发扬光大。这在张天翼的儿童文学创作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张天翼的长篇童话《大林和小林》(1932)、《秃秃大王》(1933)、《金鸭帝国》(1933)与中篇儿童小说《奇怪的地方》(1936)等,都是现实主义的杰作,体现出作家追踪时代精神的自觉意识和把“真的人、真的世界、真的道理”告诉年幼一代的责任感。积极关心、参与时代的矛盾和斗争,以生活的本来样式、形态,作尽可能如实的客观描绘,重视对普通人,尤其是对年幼一代生存命运的关注,成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儿童文学创作的基本态势。尤其是抗战儿童文学,进一步增强了现实主义的美学精神,呈现出新的特色:中华民族的苦难与抗战成了儿童文学的首要题材;爱国主义是整个儿童文学认准与高标的主旋律。在艺术体裁方面,直接与少年儿童对话的儿童剧以及广阔地反映现实生活的少年小说、报告文学得到了长足发展。其代表作有老舍的《小波的生日》(童话,1931)、陈伯吹的《华家的儿子》(小说,1932)、于伶的《蹄下》(儿童剧,1933)、陈白尘的《两个孩子》(儿童剧,1934)、王统照的《小红灯笼的梦》(小说,1936)、茅盾的《少年印刷工》(小说,1936)、《大鼻子的故事》(小说,1936)、巴金的《能言树》(童话,1936)、舒群的《没有祖国的孩子》(小说,1936)、蔡楚生的《迷途的羔羊》(电影,1936)、贺宜的《凯旋门》(童话,1940)、严文井的《四季的风》(童话,1940)、范泉的《五月》(小说,1945)、华山的《鸡毛信》(小说,1945)、管桦的《雨来没有死》(小说,1948)以及金近、仇重、何公超、吕漠野、鲁兵、田地、包蕾、圣野等作家的一系列直面现实、呼唤光明的精彩之作。这些作品,无不继承了现实主义的传统,反映了真实的社会生活和中华民族在内忧外患之中一次又一次地表现出来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顽强的再生能力,从而极大地振奋和鼓舞了年幼一代的爱国热情与奋进精神。

新时期的现实主义儿童文学强调重视人和人的价值的美学思考,在创作中激发了作家的主体意识、文化意识和忧患意识,倾心抒发对少年儿童的人格独立性、自主性、自尊心、自信心的尊重与理解。“走向少儿”,已成了新世纪以来中国儿童文学高扬的文学旗帜,以其新的题材、主题和人物,呈现出具有新时代特色的新“稻草人主义”的美学品格。

同类推荐
  • 盛开:愿你与时光彼此温暖

    盛开:愿你与时光彼此温暖

    《愿你与时光彼此温暖》是一部以90后作者为创作主体,针对学生群体的美文读物。该书以独特的视角和观点体现了当代90后青少年的青春世界。书中每个单篇故事均叙事流畅,文风清新,视角独特,这些年轻的作者以超越年龄的细腻笔触向读者展示了成熟、独立的90后群体的所思所想。
  • 带着梦想去成功

    带着梦想去成功

    本书收录了启迪中学生智慧的哲理美文,是引入深思的品格故事典范。其中每一篇故事都会贴近生活的写照,每一篇故事都会拓宽你的文化视野,每一篇故事都会激发你的心灵,每一篇故事都会是一对翅膀,使你勇敢飞翔!从这些故事中你会找到一一成长和成才的启发,也会给你最深刻的认识,慟尔终身受益!这里,有优美而浪漫,让人馨香绕怀久久不忘的心灵独白;这里,有启迪青春、点缀人生、畅想未来的人生感悟;这里,有最具有代表性的或伤感或甜蜜或浪漫或纯情的情感故事;这里,有诗一样的文字,格言一样的论说……
  • 萤火虫的季节(青少年整本书阅读书系·名师讲读版)

    萤火虫的季节(青少年整本书阅读书系·名师讲读版)

    《萤火虫的季节》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日本童谣诗人金子美铃的童谣诗集,收录了《一个接一个》《向着明亮那方》《全都喜欢上》《我和小鸟和铃铛》《星星和蒲公英》等作者的代表童谣。本书按照春、夏、秋、冬、梦五个主题分为五辑,收录了金子美铃的八十多首童谣。诗人用儿童最纯真天然的状态感受自然和世界,作品语言晶莹剔透,幻想绚丽,情感光明温暖,适合儿童阅读和亲子阅读。
  • 这样写作最高效

    这样写作最高效

    本书是一部专门针对中、高考作文的训练书,旨在帮助中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快速、准确、高效地写出好作文,在考试中获得高分。本书在内容上紧扣考试大纲要求,准确地把握考试内容;在形式上紧跟中、高考话题文的发展趋势,取材典型,重点突出,是中学生理想的作文训练教材。
  • 呵护你的梦想

    呵护你的梦想

    本书收录了启迪中学生智慧的哲理美文,是引入深思的品格故事典范。其中每一篇故事都会贴近生活的写照,每一篇故事者哙拓宽你的文化视野,每一篇故事都会激发你的心灵,每一篇故事都会是一对翅膀,使你勇敢飞翔!从这些故事中你会找到一一成长和成才的启发,也会给你最深刻的认识,使你终身受益!这里.有优美而浪漫,让人馨香绕怀久久不忘的心灵独白;这里,有启迪青春、点缀人生、畅想未来的人生感悟;这里,有最具有代表性的或伤感或甜蜜或浪漫或纯情的情感故事;这里,有诗一样的文字,格言一样的论说……
热门推荐
  • 我消失于人世间

    我消失于人世间

    活着,是很困难的选择,即便如此,仍旧有很多人选择活着。如果可以,我愿意消失在人世间。而这每个故事,都守护被一首歌所守护。如果你曾听闻哪一首,再听闻,已然是曲终人。
  • Open Space Technology: A User's Guide

    Open Space Technology: A User's Guide

    This third edition adds a survey of the current status of Open Space Technology around the world, an updated section on the latest available technology for report writing (a key aspect of the Open Space process), and an updated list of resources.
  • 网游之永不止步

    网游之永不止步

    无所谓虚拟还是现实,无论成功还是失败,他。。。永不止步!纵然孤独一生,也不愿与堕落为伍!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外星老公,情商很低

    外星老公,情商很低

    她亿万身家,却被逼结婚。气冲冲找上门,错认他为未婚夫。他对她的评论是:“泼妇,不适合当老婆。”一朝身亡,她的魂魄不安飘荡。他来自异星球,冷漠寡言。明明听得她的诉求,却无动于衷。她开始缠上他。他洗澡,她看着;他睡觉,她干脆睡在他身上...***月色下,婴儿眼眸发红,两颗小小的獠牙染着蓝色的液体。彼时,两人的反应是————为什么他的血是蓝色的,可是……太美味了。——原来是个吸血鬼宝宝,养着吧。【身为鬼魂时】她躺在他身上,闭眸,睡觉。他睁眼将她整个人提起丢了出去。良久,她囧囧地看着他,“末年,你这里......”他扣住她,差点让她魂飞魄散。【身为吸血鬼时】她霸占他的床,抱着他的被子,“吸血鬼体温太低,需要中和。”他将被子拿回手中,淡淡地道:“好。”只是为什么眼里尽是红果果的威胁···明天的“早餐”没有了。***整个人被压在墙上,腹部承受他重重的两拳。下腹鲜血流淌,她才知道自己怀孕了。只是这个孩子,他不要。【再后来】食髓知味的他,霸占她的床,抱着她的被子,凝着她。她轻轻拿过被子,“脖子洗干净等我。”他嘴角僵硬,墨绿色的眸子却闪着异常璀璨的光。***——老公,你说我们的宝宝会正常地生下来么?——你是吸血鬼,我是异星球人,小孩会是正常人吗?——负负得正,老公真聪明。末年默然。可是为毛宝宝的獠牙总是对着末年。难道是来跟她抢末年的?不行,末年的血只有她能吸。于是某宝宝华丽丽地被丢走。宝宝长大,獠牙终于可以解放了,谁知道末年捏着他的獠牙道:“收起你的獠牙,我是你妈妈的。”
  • 铁血忠魂

    铁血忠魂

    迎面大劈破锋刀,掉手横挥使拦腰,顺风势成扫秋叶,横扫千钧敌难逃,跨步挑撩似雷奔,连环提柳下斜削,左右防护凭快取,移步换形突刺刀。——西北军“破锋八刀”刀诀,归队一九三八年一月末的一天,一列火车缓缓驶进武汉车站,早聚在站台上的大群学生打着红纸小旗儿吼着口号往软卧包厢围上来,其他车厢的乘客都挤到窗口看热闹,挤不过来的问前面的:“咋回事?”“抓汉奸呢!说那个‘七七事变’当了汉奸的天津市长在包厢里。”
  • 清代割地谈

    清代割地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国学入门课

    国学入门课

    国学,兴起于20世纪初,而鼎盛于20年代,经过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中国传统文化”探寻与反思热潮于今再次勃兴。本书收录了章太炎先生1922年及1935年两次国学公开讲学记录,系统体现国学的概貌,展示章氏深厚的学养,诚为国学爱好者及研究者必读之书。书中精辟论述了国学的内涵以及研治国学的方法,系统介绍了传统经学、哲学、文学的流变、对各时期学术发展的特点、代表人物、著作,都有精湛、独到的评价,可视作一本中国经学、哲学、文学的简史。而且为了帮助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国学,编者对书中晦涩难懂之处进行了注解,实为国学爱好者入门必备之书。
  • 蜜婚娇妻:总裁霸道爱

    蜜婚娇妻:总裁霸道爱

    【重生+1V1+治愈系暖文+热血青春】此文有毒,慎入。她,慕若兮是重生界的一股废物流。他,顾璟辰是宠妻界的一股傲娇流。一朝重生,只有两件事,一是报仇,二是睡到他。复仇之路妖魔鬼怪各显神通,追夫之路牛鬼蛇神又各种作妖,为了能过上幸福的安康生活,只好化身圣斗士,斩妖除魔,披靳斩棘。她身披战衣,一手揪着上辈子的幕后主使,一手提着这辈子的完美情人。记者采访:请问顾先生,慕小姐在生活中是个什么样的人?顾傲娇:蠢。主持人问:请问慕小姐,顾先生在你心目中是个什么样的人?慕小废:傻不溜秋的。 蜜婚读者群:607369073
  • 余生是你足矣

    余生是你足矣

    “我们分手吧。”柏辰韬淡淡的看着她,似乎在说一件无关紧要的事。裴文芊冷冷的开口,“柏辰韬,你确定?”柏辰韬一句话没说,直接迈步离开。多年后。柏辰韬与裴文芊表白……可惜,裴文芊淡淡的看了他一眼,嘲讽道,“对不起,我是你永远都高攀不起的爸爸!”——裴文芊:我什么都没有,但我庆幸我还有你。柏辰韬:我这辈子最幸运的事情就是遇到了你。*你是我的救赎。你是我活下来的希望。你有病,恰好——我有药。*双学神,高颜值,互相依偎取暖,互宠,1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