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75000000002

第2章 绪论(1)

刘明是一名大学生,他现在遇到的问题是总是喜欢不分时间、地点和场合地不断地照镜子,这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了他的正常学习和生活。为此他求助于学校的心理咨询师,咨询师建议他在手上套一根较粗的橡皮筋,每当他一想到照镜子时,便用手指使劲拉开橡皮筋后突然放开,使其产生疼痛的感觉,从而改变自己喜欢不断照镜子的不良行为。

小王夫妇由于经常吵架,他们的婚姻正面临困境,婚姻顾问帮助他们达成了一项行为协定,在协定中小王夫妇同意每天都做几件让对方愉快的事情。结果彼此之间积极的作用增加了,消极的作用(吵架)减少了。

明亮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他现在遇到的问题是做作业时总是比较粗心,经常把会做的题做错,这种行为已经迁移到了他的学业考试中,严重地影响到了他的学习成绩。为此,他求助于学校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师给明亮的建议是:将其最喜欢的经典唱片暂时寄存于心理咨询室,如果明亮按照预定的计划减少了作业粗心的出现比率,他就可以逐渐地领回唱片,否则他会因此而丧失部分唱片,这些唱片会被捐献给学校图书馆。结果,明亮为了避免丧失唱片,在做作业时粗心的出现率逐渐减少,到后来基本上克服了做作业时的粗心行为,学业考试中的粗心行为也得到了有效的抑制,学业成绩进步明显。

以上例子都是利用了心理学的原理来改变人们的行为,并获得成功的事例。凡是利用心理学的原理、原则和方法促使行为发生改变的技术,我们通常称之为行为改变技术。本章的主要内容是行为改变技术的概述,并介绍其功用和发展简史。具体内容包括行为改变技术的定义、目的、特征、原则、功用及其在国内外的发展简史。

第一节 行为改变技术概述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观点认为,行为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个体通过学习不仅能够学会各种知识和技能,而且也能够学会各种做人的规范和行为准则。离开了人类所生活的环境,即使具有良好的遗传物质,也难以发展成人的社会行为,狼孩的故事便是最好的说明。因此,学习对于人们行为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人们在后天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会学会一些良好的、有利于适应社会的行为,同时也有可能学会一些不良的行为。因此,如何塑造和培养良好行为、矫正不良行为,这便是行为改变技术所关心的核心内容。本节主要介绍行为改变技术的含义、目的、特征、原则以及实施行为改变技术应遵循的道德自律和信条。

一、行为

人们都知道,吃饭、走路、读书、写字,甚至咳嗽、吐痰等,都是人们最基本的行为表现。但有时人们却会看到,一个原本爱说爱笑的人突然像换了一个人,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显得少言寡语,郁郁寡欢;一个从不吮吸大拇指的小孩,在上学后却突然吮吸起拇指来……这是怎么回事呢?人们并不一定清楚。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得了解行为的定义、行为的特点、行为的影响因素及行为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行为的定义

行为在心理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但也是一个难以界定的概念。传统的行为主义学者将行为定义为可以观察和测量的外显的反应或活动;新行为论者则将行为的定义放宽,除了可以观察和测量的外显行为,还包括内隐的意识历程;认知学派则将行为视为心理表征的历程,对外显和可以观察的行为反而不太重视。本书对行为采用一个较为广泛的定义,认为行为既包括了可以直接观察和测量的外显反应和活动,也包括了内隐的意识历程。行为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二)行为的特点

个体的行为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1.动态特点

行为无论是外显的、可以被人观察到的动作、反应或行动,还是内隐的、难以被人轻易观察到的心理活动,都是动态的,因此行为具有动态的特点。如婴儿从不会说话到会说话,从不会走路到行走自如,行为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

2.可塑性

人的行为大都是通过学习获得的,这显示了行为具有可塑性这一特点。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有一段经典的名言:“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中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出任何一个,不问他们的才能、倾向、本能和他们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把他们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特殊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于乞丐、小偷。”[1]这正是突出了行为具有可塑性这一特点。(虽然他过分夸大了行为的可塑性,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可塑性还是有一定的限制的。)

3.稳定性和完整性

尽管行为会随着情境(时间和空间)的改变而变化,行为具有动态性、可塑性,并不说明行为就是瞬息万变、不可预测的。恰恰相反,行为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完整性。因为许多行为的发展往往都要经历一段时间的巩固、稳定之后才可能有新的发展。如婴儿走路的行为,就必须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巩固后才能行走自如,这种行走自如实际上是一种相对稳定和完整的行为,较长时间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只有通过不断的训练,才可能在这个基础上形成新的行为模式。

4.可观测性

外显的行为还具有可观测性。如某人如果具有强迫性的洗手行为,就可以发现他总是频繁洗手,并且有时会持续很长时间,如果留心观察,还可以用特定的指标把他在一天内洗手的次数、洗一次手所花费的时间详细记录下来。

(三)行为的影响因素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行为的形成既有生理成熟的作用,更易受教育和环境的影响。因此,生理成熟、偶发事件和学习是影响个体行为发生改变的三大主要因素。生理成熟有很多是与生俱来的,不仅人类具备,一般动物也有,如吃、性、参与活动等行为。人类的生理成熟虽出自本能,但也可以受到人为环境的影响,有关同卵双胞胎在不同环境下养育形成不同的性格的研究就证明了这一点。疲劳、疾病、药物或情绪紧张等偶发事件也会导致个体行为发生变化。例如,一个一向上课认真听讲、专心学习的学生也会因病在课堂上打瞌睡;一个过量酗酒的人会出现情绪失控,甚至表现出不良行为。学习是影响行为的主要因素,具有行为主义倾向的心理学家认为,学习是“由练习或经验引起的相对持久的行为变化”。学习具有生物意义和社会意义。学习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手段,人作为高级动物也不例外,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学习还可以塑造和改变人性。因此人的行为大多靠学习得来,学习同生理成熟一样对个体的行为变化产生持久影响。

(四)问题行为

人类的行为可以按照其结果是否符合社会道德和法律规范及行为与行为人的性别、年龄和文化背景相符合的程度分为两大类,即正常行为和不正常行为。正常行为是指那些普通人能做到的,与个体的性别、年龄以及所处的文化背景大体相适应,并与社会规范、道德标准和法律法规的要求基本相符的行为。不正常行为也叫问题行为、异常行为或不良行为,一般是指不符合环境要求和个体需要的行为,如多动症、逃学、上中学仍用奶瓶喝水等。个体从出生经成熟到衰老的整个过程中,其生理和心理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旧质到新质不断变化的,在这一变化过程中,个体也是一个不断适应的过程。也就是说,个体总是在不断发展与适应中寻求生存。瑞士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认为可以用经验的同化和顺应这两个过程来诠释人类适应的过程。个体将新经验纳入旧经验的结构中并统整为新的经验结构,这一过程就是同化;个体改变已有的旧经验结构以迎合所处环境的要求则为顺应;而当同化和顺应之间相互作用达到相对平衡时,个体就处于适应。因此,在个体发展的过程中,如果不能有效地进行同化和顺应,其个体行为就很难达到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因而易产生行为失调,导致问题行为。事实上问题行为与正常行为只是相对而言的,更多的是属于量上的差异,也就是说,正常和不正常是一个连续体,连续体的两极就是正常和不正常,行为从正常向不正常过渡,因此一般的成人和儿童都存在着问题行为,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二、行为改变技术

既然行为主要是通过学习获得,又具有可塑性和可观测性,因此,对于问题行为,就可以借助行为改变技术,有效地将其减弱或消除。行为改变技术不仅能矫正问题行为,还能塑造良好的正常行为,促进正常行为得到进一步的维持与加强。

(一)行为改变技术的定义

众所周知,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及其行为活动规律的科学。因此,从广义的角度来说,凡是利用心理学的原理、原则和方法来促使行为改变的技术,都可以将其称为行为改变技术。行为改变技术的英文是“behavior modification”,它最早出现在华生1962年的一篇文章上。1965年美国心理学家乌尔曼和克拉斯拉(L.P.Ullmann & L.Krasner)在其合编的两本专著(《行为改变个案研究技术汇编》和《行为改变技术研究》)中指出,应用学习理论进行行为矫正容易产生成效,而且比传统的精神分析治疗更客观易行。行为改变技术作为一个专用术语——尽管早期的行为改变技术的界定仅限于应用学习理论的成果去改变不良适应行为的方法,但因其应用价值得到了专家、学者、教育工作者、临床工作者的认可,后来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行为改变技术最近的发展趋势则是兼顾不良适应行为的矫正和良好行为的塑造和促进,依据的原理也不仅限于学习理论,而是扩展到了有关行为的所有理论。因此,综合以上行为改变技术的发展过程,可以对行为改变技术做如下理解:行为改变技术是根据实验心理学(尤其是学习心理学及社会心理学)的行为原理与技术,注重处理效果的验证程序,客观而系统地改变行为的有效方法。行为改变技术可应用于几乎所有的人类行为情境,如一般教育、儿童养育、身心康复、特殊教育扶助、心理治疗,企业管理、社会工作以及各类辅导等。在一般情况下,人们把行为改变技术运用于处理儿童和成人的心理问题、困扰和失常行为,并称之为行为治疗。由此可见,行为改变技术包含的范围比行为治疗更为广泛,因此本书中所提到的行为改变技术实际上也包含了行为治疗这一概念。

(二)行为改变技术的特征

应用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强调客观系统的处理方法,重视后天环境的学习历程,注重具体量化的特殊行为和注意客观环境的适当配合,以解决个体问题、增进个体社会适应能力,是行为改变技术的主要特征。此外,行为改变技术还彰显着明确的方法和理论基础。

1.应用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

行为改变技术是一门应用心理科学的分支,着重应用学习心理学的原理原则,以促进个体的良好反应、消除个体的不良行为。因此,行为改变的先躯学者在开始寻求有效的辅导技术及策略时,常常借用实验心理学的步骤。他们认为唯有借用实验的方法,才可以了解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唯有透过实验的结果,才可用来改变某种行为。经过40多年的努力和探索,从事人类和动物研究的实验心理学家,已经能精确有效地测量行为,并且建立了相应的行为原则与理论。目前行为改变技术中的强化原理、消退原理、行为塑造、区别强化、类化原理、惩罚原理等均由行为主义者由多年的动物实验或临床实验所得。因此,可以说行为改变技术大部分源自实验心理学实验室中的研究。

2.强调客观系统的处理方法

行为主义学派的兴起,是缘于对当时精神分析学派过分重视主观内省法的反对,从而开始了学习心理学的实验研究,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行为改变技术经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才发展成了一套客观而系统地处理人类适应不良行为的有效方法。所谓系统是指行动前后连续、左右衔接,换言之,这种方法必须遵循一定程序,或按时间先后或依空间次序进行,使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都密切配合。所谓客观就是指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在解决过程中,无论工具使用、资料分析,甚至结果呈现等各方面都按一定准则处理。因此,行为改变技术人员,若能了解其他同事所从事的行为改变技术的步骤,将它模仿复制,亦可获得相同的结果。由于行为改变技术具有客观而系统的处理行为方法的特征,教师、家长、企业管理人员和社会工作者,只要能够系统地学习行为改变技术的知识和接受行为改变技术的训练,便可以在专业人员的帮助下,自己实施行为改变的程序,来矫正和塑造人们的行为。

3.重视后天环境的学习历程

许多心理学派强调人类行为是个体遗传因子与环境因素互动的产物,唯独行为主义学派的学者相信个体的一切行为都是后天学习的结果,与遗传无关。在日常生活中,语言能力、社交技巧、工作技能等,都需要通过学习,才能获得;人们的不良行为如脾气暴躁、过度叛逆、过度恐惧、独自游戏、不做作业、破坏公物、满口秽言等也是个体在教室、家庭、社会情境学习而来。行为既然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当然也可以通过学习来予以改变。

同类推荐
  • 辛巴达航海历险记(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

    辛巴达航海历险记(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汤姆·索亚历险记(全译典藏版)

    汤姆·索亚历险记(全译典藏版)

    本书主要讲述了发生在美国男孩汤姆·索亚身上的一系列故事。主人公汤姆调皮贪玩,经常逃学,与抚养他的波莉姨妈斗智,与周围的伙伴们玩闹,在学校里面捣蛋。汤姆聪明勇敢,在陷入完全陌生的洞区时巧妙地利用风筝线带领同伴安全走出山洞,在审判坟场惨案的关键时刻勇敢地站出来指证凶手。汤姆还热衷冒险,联合好友逃家当“海盗”,四处寻宝……
  • 爱的教育(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爱的教育(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德·亚米契斯在1886年创作的一部儿童文学作品。这是一本日记体小说,全书以主人公安利柯的口吻,讲述了从四年级十月份开学的第一天到第二年七月份,他在校内外的见闻和思想活动,中间还穿插了多篇父母为他写的劝诫性的文章,以及老师每个月在课堂上宣读的感人肺腑的故事。本书的翻译者夏丐尊先生认为,爱是整篇小说的主旨。在这些平实的文字里,作者将人世间的种种伟大的爱——师生之爱、父母之爱、同学之爱,融入其中。这些看似平凡无奇的感情,恰恰能在读者心中激荡起一阵阵情感的涟漪,使爱的美德永驻心中。该书自诞生以来,被译成了一百多种文字,成为公认的一部最富有爱心及教育性的读物。
  • 格列佛游记(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格列佛游记(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一路同行:陕西省路晓冰名师工作室研究成果集

    一路同行:陕西省路晓冰名师工作室研究成果集

    做一名合格的语文教育工作者,需要一种悲壮的坚守,需要一份血气奔涌的担当,更需要一颗对语文和教育永葆赤诚和热爱的心。
热门推荐
  • 凌霄帝尊

    凌霄帝尊

    帝子脉武破苍空,执剑帝尊舞乾坤!帝星闪耀谁为雄?我是帝尊主苍穹!苍穹浩瀚,繁星闪耀,小小脉武星,帝子崛起之地,从此万灵武脉震动天地。家人、爱情、兄弟,只凭手中帝尊之剑守护,龙之逆鳞,触之必诛!神功盖世,只为守护,主宰苍穹,亦只为守护……
  • 初见离小姐

    初见离小姐

    离笙,一个游走于世俗的神秘存在。“为何要接近我?”“喜欢?爱?”她的生命里只有无边的孤寂和罪恶,冰冷的审视人间。“我的…小笙儿……”这一声低语如同呢喃,很快便消散在空气中,仿佛从来都不曾响起过。——偏执疯狂的恶人也追随他的光明。孤寂又淡漠神终究还是闭上了眼。
  • 我一闭关有点长

    我一闭关有点长

    (?:此文目前的更新状况,正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每日一更且字数严重不足……非常抱歉。)失恋男澹参怒修路边买的《深柜经》,穿越了。此神经奥妙非常,直指顶峰,包教包会,就是为了修炼要闭关的时间有点长。于是澹参穿越后,为报村仇一修炼,凡间仇人死光了拐入仙门一修炼,宗门崩坏解体了境界高了一修炼,整个世界都变了……看着已然不同的各类世界,逐渐超然的澹参若有所悟,坐上围观床,吃起看戏瓜,准备进入幕后看热闹模式……等等你们别把我牵扯进去啊!(每日一更,夜晚不确定时间更新,无存稿)(主角脑子有问题,记不住人名)
  • 快穿攻略:女主花式撩男

    快穿攻略:女主花式撩男

    苏让与一系统签订契约,要通过完成任务来获得积分,升级系统,才能回到自己原本的界面,这些任务让苏让特高兴,因为她的梦想就是有天能撩遍美男,现在终于实现了,不过她不知道这一切,都在背后的男人掌控之中,这一切都是男人在玩一场养成游戏,一场把苏让变得更污的养成游戏,苏让还不知等任务做完,她就会被男人直接扑倒吃掉,无还手之力………
  • 我和春天有个约定(醉美文摘)

    我和春天有个约定(醉美文摘)

    有时候,我们会错过一些事,错过一些机会,因些陷入麻烦的境地。但是,千万不要气馁,要心存希望,就像那只错过南飞的燕子!本书包括五大章内容,其中包括四十多个励志、经典的小故事,将使你可以更从容、更自信、更智慧,会让你从庸庸碌碌中醒来,端正人生的正确态度;在感到痛苦、迷茫和失落的时候,会从中获取贴心的安慰。
  • 聆听结缘录

    聆听结缘录

    一次偶然,让他喜欢上了聆听,听他人、听自己的故事,品味人生。
  • 卧龙天书

    卧龙天书

    世人都说神仙好,唯有红尘忘不了。蜀山弟子多磨难,江湖侠少逐浪涛。修仙炼气,逍遥御剑。剑侠风流,醉酒碧波之上;鲲鹏鸿图,傲游天地之间。松涛阵阵,书声朗朗。秀水茅屋,隐士高洁。舞剑抚琴,闻鸡起舞。千年大劫未至,蜀山已然蒙难。宫阙楼阁在熊熊烈焰中,化为残垣断壁。邪魔作恶多端,屠戮万千生灵。狼烟滚滚战旗如林,皇城金甲血染刀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由佛入魔,能否肆意恩仇?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绝世大剑神

    绝世大剑神

    天道不仁,妖魔横行,尸鬼猖狂,世人趋避,唯留少数仙士与妖魔相抗。这些仙士修炼超凡卓绝的仙术,锻造威力无穷的仙器法宝,以对抗妖魔。传闻有绝世大剑,可开山裂石,斩断江河,甚至可以戮天。陈小凡想借此剑降妖伏魔,灭仙杀神。神兵在手,问鼎神王之巅,横扫天下,杀破九天!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