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95900000002

第2章 我叫苏慕贤

苏慕贤,男,87年,身高176CM,体重60KG,白羊座,性格内向,喜好听歌、上网、玩游戏,做事,大大咧咧,不拘小节,做人,堂堂正正,光明磊落。个人的偶像是,海子,信奉的格言是,永远不要以最坏的恶意,来揣度一个人,追求的理想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这是麻袋给的一个交友网站,我填写的一份个人资料。

资料栏里,还有一些选填的内容,比如,职业,比如,月收入,比如,是否独生子女等。

这些,我没有填。

我的职业是一个电影编剧,主要编写的是科幻类和文艺类的剧本。

科幻类,我想编写出像是《回到未来》、《黑客帝国》、《独立日》、《侏罗纪公园》这样的电影。

而文艺类呢,类似于《海上钢琴师》、《天堂电影院》、《西西里的美丽传说》、《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这类题材的电影。

其实,我最经常编写的是都市爱情类的剧本。就是那种富家小姐和贫穷小子的故事,或者是灰姑娘遇到了白马王子的故事。说实话,这种故事,只能发生在电影中,因为,电影中的人,看起来,总是那么的傻里傻气,做决定的时候,不需要思前想后,掂量计较,而现实里,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很聪明智慧的做决定,会前思后想,精打细算。

然而,我们每个现实的人,总是多多少少的有些向往憧憬,有些伸手可够的愿望,有些遥不可及的梦想。而电影,这类的电影,正好满足了人们的这点要求,也填补了空虚、无味的生活,所以,这类的电影,人们总是看的津津有味。

导演们拍的更是不亦乐乎。

因为这类的剧本,门槛最低,投资起来,也风险最小。

每一个有着自主意识和独立观念的人,都能得出的一个结论:现在市场上粗制滥造的电影太多了,确切的说,是中国市场上,粗制滥造的电影太多了。所以,和每一个有着自主意识和独立观念的人一样,我几乎是不看中国的电影,再确切的说,我不看中国内地的电影。港台的电影,偶尔看。比如《海角七号》、《艋舺》这样的电影。

在长途客车上,司机总喜欢放映中国内地的电影,电影一开场,像公鸡打鸣似的,一声撼天震地的开场音乐,然后,绿色的背景屏幕,滑过来一个胶卷商标。

用那话说,狗血的镜头,狗血的演员,狗血的情节。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合情合理的狗血。

所以,很多乘客就安安稳稳的睡着了。

这让我一直以为,中国内地的电影,在沉沦中,跌跌撞撞,徘徊不前。

直到最近心血来潮,看了两部电影,一部《赵氏孤儿》,一部《让子弹飞》,这让我,对中国内地的电影,开始抱有希望。

原来,我们用心一点,也是能拍出好电影来的。

嗯,有点扯远了。还是回过头来,再说说我这个人吧。

我是06级的学生。

大学里,学的是中医针灸。我是专科,两年学习知识,一年医院实习。我的学校位于一个很偏很远又很小的城市,在那里,我度过了两年无忧无虑的青春时光。大二结束后,我面临着两个选择,要么去医院实习,要么,备考升本,然后考研。

当时,我做了一个很惊人的决定,在这两个选择之外,我给自己又添加了一个选择,退学,然后,去了一家青春杂志社,作了一个编辑。

作这个决定,是有原因的,半年之前,一次偶然,我在一本书中,读到了海子、骆一禾、北岛、顾城那个时代,因为诗歌爱好,走到了一块,创作出诗刊《我们》、《星星》,我心中的一份热情被点燃了。

当天晚上,我作了一个梦,梦到了那些年轻的诗人们,捧着散发着油墨香气的诗歌,围聚在篝火周围,大声的朗读着,一脸的沉醉,一脸的满足。梦中,我被深深感染着,醒来之后,我有些按捺不住了,爬起来,睡意朦胧的写了一首诗:

青春半掩

潦倒几笔,掩不尽的沧桑。

散乱几行,藏不住的凄凉。

谁在黑暗中啜泣梦想,

谁在阳光下抬头仰望?

我不是谁的悲伤,

谁也不是我的惆怅。

任由青春,慢慢宰割,

一地凌乱,

一地荒凉。

诗写完了,我拿去发表在了我们学校的校报上。没想到,因此认识了我们学校另外的两个文学青年,左撇儿和二斋。

机缘巧合的情况下,我们仨凑到了一块,办了一份叫《穿堂风》的杂志。杂志一共就出了三期,然后,二斋和我就准备实习或升本了,而左撇儿,则由大一升到了大二。

二斋选择了专升本,而我,打算去医院实习的时候,因为《穿堂风》这本杂志,被一本青年文学的杂志主编看到了,联系上了我,然后,喊我去他们杂志社当编辑。

于是,我就直接退学,去了雁坛,一个有着美丽海景的城市。

我在杂志社,浑浑噩噩的上了一年多的班,然后辞职了。原因是,厌倦了那种每人一台电脑,每天收稿、审稿,挑拣错别字的枯燥、乏味。

这时,有家上海的DM杂志,招聘美编和策划。而我之前,帮着这个DM杂志做过电子杂志,于是,我就背上行囊,去了上海。做了三个月的策划后,我又去了北京一个电影公司,做了三个月的编剧。而在这三个月中,我接触了舞台编剧、电视编剧、电影编剧三种的编剧,然后,我下定决心,做一个电影编剧。

于是,从北京回来后,也就是2010年的3月份,我背着行囊,来到了谷雪琳上学的地方,信口市。

谷雪琳是我的女朋友。在信口师范学院读书。本科,计算机系,网络工程专业。

我认识她的时候,是09年9月份。那时候,她大一才上了两个星期。而我当时,则在雁坛的那家青年文学杂志社,做了一年零两个月的杂志编辑。

那段时间,正好是我内心矛盾的时间,我厌倦了在杂志社上班的乏味,想要辞职,但是,又因为前途的不确定性,而顾虑重重。

十·一假期,她去了雁坛。

我们一起去看海,爬山,去游乐园,去美食街,度过了一个美丽的黄金周。

然后,她回了信口市的学校。

而我,辞职去了上海做策划。

等到从上海去北京,再从北京回到信口,已经是2010年的4月份了。

信口是一个很古朴的城市,有着古色古香的古城墙,护城河。

我一直相信自己的编剧之梦,会在信口这座有着千年文化积淀的古城,开出绚烂的花朵。

然而,遗憾的是,自从做电影编剧到现在为止,只写过一个完整的剧本。是文学剧本,四十五页纸,三万字左右。

写的是一个都市爱情剧。情节和绝大多数的爱情片一样狗血,花心的男主人公,开着高档的私家车,在路上遇见了一个骑着自行车的清纯女孩,然后,擦出了爱情的火花,终于克服了各种的阻力,消除了各种的误解,最后走到了一起。

这个电影剧本,卖给了我之前的老东家,北京的那个电影公司,他们一共给了五千元钱。当时合同上写好了,他们给了我钱之后,这个电影,就和我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了,后来拍摄,编剧署名,也不是我的。而我呢,为了保密,还要履行承诺,以后不要告诉别人,这个电影最初的文学剧本,是我写的。

嗯,说白了,我做了一次枪手。

但是,我以后不打算做枪手了。我想把自己的名字,堂堂正正的印在电影编剧这一栏里,所以,我选择了辞职。

电影编剧,这个职业,从事的并不是很多。

因为很多电影,导演和编剧,往往都是兼职了。

再有的,很多电影,都是由小说改编而来的。所以,纯粹的原创剧本,纯粹的电影编剧,专门靠编写电影剧本来吃饭的人,就寥寥无几了。

我自己呢,就是在写电影剧本的同时,还偶尔往报纸和杂志投稿点文章。

所以,像我这种的人,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宅客型的人。

我不喜欢“宅男”这个词,觉得它有点阴暗了。

就像是博客、威客、侠客、剑客一样,我把自己称为宅客。

我每天只用那么两三个小时,来写电影剧本。

其他的时间,我除了吃饭和睡觉,就是玩传奇私服。

同类推荐
  • 永远的情歌(乡土新故事)

    永远的情歌(乡土新故事)

    说到爱情,人们自然会认为是城里人和小资才享有的专利,农民被屏蔽于爱情之外。农民有爱情吗?答案是肯定的。农民的爱情不乏浪漫与温暖,还实实在在多了踏实的成分。农民的爱情就是锅碗瓢盆、柴米油盐,虽说平淡,却也不可或缺。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和市场经济大潮的兴起。乡村的精神生活也在急剧地发生着变化。物质化、世俗化,极大地冲击着人们传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人们在情感和审美方式上的变化也令人震惊。
  • 秘密使命(全集)

    秘密使命(全集)

    现代版的“千里走单骑”,坚守与找寻的是传说的神秘宝藏……男人的使命?用生命与鲜血完成,永不回头!任何传说都有一定的事实来源,闯王宝藏也不例外。闯王到底把宝藏在了那里?由谁来打开闯王宝藏的大门?答案会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揭晓……无名小卒一夜成名,混得风生水起。他还记得自己是谁吗?是赠性难改痴迷成疯,还是另有隐有天机不露?秘密,一切都是秘密。
  • 部族

    部族

    作为生活在澳大利亚的阿拉伯裔家族“巴特亚当”的子孙,巴尼还不能理解家族与外界的文化差异。他的枕头下放着《古兰经》,喜欢玩乐高,卧室门外挂着猫王的挂毯。七岁的巴尼懵懂地观察“亚当之家”里三代人错综复杂的关系;九岁的巴尼担心叔叔婚礼上来自远亲的威胁;十一岁的巴尼悲伤却欣慰地目送祖母的去世。部族中发生的事情让巴尼逐渐明白,他是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成长的一代人,他应该在探寻本民族的独特性,在追怀家族历史变迁中找寻真正的自我。
  • 凉粉就馍

    凉粉就馍

    李天德的凉粉摊,在这个山区小县的大街上真成了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线。人们来到这里,不由自主地都用目光搜寻着它。走近了,吃不吃凉粉是另回事,但都要站在一旁,驻足观望一番。看一看那抹洗得光洁闪亮的凉粉担子和洁白闪亮的坨子,闻一闻油泼辣子的清香和那股沁人心脾的芥末味儿,对着头戴白帽、身穿白大褂的李天德寒暄几句,或是淡淡一笑,打个招呼,才慢慢地走开了。有的人走出老远了,还要扭回头来望一眼。他二十多岁上挑起这副凉粉担子,一挑就是三十多个年头。他的凉粉摊子也就在这条大街上摆了三十多年。因为,他的家就紧挨着县城。
  • 驱鬼

    驱鬼

    夹着报纸、拎着早餐的杜仲,一阵左闪右躲,在忙忙碌碌开市的小贩和狭窄的弄堂中穿行而过,驾轻就熟地挤进一间低矮的小楼。当初他决定将侦探社开在这里就是图热闹。人多的地方才有事情发生,敏锐的好奇心是一个侦探必不可少的首要条件。转眼间,侦探社开了半年有余。每天数次穿行于窗外的那条小巷,加上一天到晚受到市声的耳濡目染,使得杜仲对街上哪个小贩缺斤短两、哪个童叟无欺、哪个有什么小习惯、哪个有不为人知的秘密等等,清楚得像一面镜子。这是很平常的一天,和往日并没有什么不同。
热门推荐
  • 拾忆行

    拾忆行

    对过去的执着,对未来的渴望。命运的齿轮一点点转动,童翀与林夕雨遇见了彼此生命里最期望的那个人。不接受被安排的命运,永不放弃去寻找未来的方向。我,在拾忆行等你。
  • 自古狗血得人心

    自古狗血得人心

    自古深情留不住,狗血往往得人心一遍吐槽这是什么狗血剧情,一遍却看着狗血剧情根本停不下来。这是一个网瘾少女带游戏穿越的故事,这是一个让无辜少女成为白莲花圣母的故事,这是一个用狗血铸就套路的故事,这是一个不知道有没有男主的故事……女主正常人思维,却要被逼成为圣母。然而,圣母真的是一个贬义词吗?
  • 超杀人事件

    超杀人事件

    《超杀人事件》是一本让人边读边笑的小说,东野圭吾为了写这本书,甚至做好了被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开除”的准备。在这个荒谬又真实的疯狂世界里,东野圭吾对种种荒诞现象加以讽刺。东野圭吾说:“《超杀人事件》里,我引用了许多大概没人能看懂的理论,有些理论中的每个词看起来似乎都明白,可当所有词连在一起时,我也不知所云了。”《超杀人事件》内容简介:松井毕业十年了,一直未曾放弃写作。三年前,他终于开始了职业写作生涯,但一直不温不火。松井希望借这一次的小说连载一举成名。小说中,护士、前台秘书、电梯小姐……穿制服的女子先后遇害。离奇的是,每次连载之后,现实中就会有相同身份的女子被杀,而凶手用的正是小说中的作案手法。松井的小说引起巨大轰动。社会各界纷纷关注又恐慌不已,希望他停止连载。正在进退两难之时,他突然接到一通自称凶手的人打来的电话。
  • 专宠甜心:高冷学长太撩人

    专宠甜心:高冷学长太撩人

    “江学长,我可以跟在你身后吗?”“江学长,我可以牵你的手吗?”“江学长,我可以……”
  • 凤鸾鸣九霄

    凤鸾鸣九霄

    她是陨落的天才,是毒脉少主,一身血脉,历经三轮更替,是圣药,亦是至毒。沉寂五年,归来。她遇见一个少年,那是她的未婚夫,是君澜帝国极负盛名的十皇子,帝都人人惧之的混世魔王。一纸婚书,将他们绑在一起,她想逃脱,而他步步为营,诱哄她为他倾心。**有人曾问凤千颜“为什么会选择君墨卿。”凤千颜想,大概是因为只有这个人会问她一声疼不疼,也只有这个人会把她当成一个小孩来宠。君墨卿曾说“我家姑娘现在还不懂何为喜欢,没关系的,我会教她,余生那么长,总有一天她会懂的。”————落日下的余晖洒在脸上,君墨卿望着远方,问身旁的女孩“小颜儿,在我之前你有喜欢过其他人吗?”女孩扬了扬眉,似是有些疑惑他问的这个问题,“你是第一个。”君墨卿转头,看向女孩,轻轻的笑了笑,略带笑意的嗓音在凤千颜耳边响起。“那你得学会从一而终!”……**茫茫人世间,他们是彼此的救赎……
  • 蛊圣成就指南

    蛊圣成就指南

    弱受强食,从来都是世间常态但便是星星之火,亦能燎原便是星星,也要当夜空中最闪亮的那颗星。远古与上古的天灾使得修真界碎裂形成登天塔出生于最底层裂缝空间的穆焚璃因一场意外身中诅咒蛊从此踏上了修真道路身中诅咒蛊?万虫蚀骨之痛?没关系,披荆斩浪逆流而上成就蛊圣传奇一生。
  • 半神很爱闹

    半神很爱闹

    退隐宗主的不正经生活,宗主个性,皮,皮,皮皮虾……?(????)
  • 前男友很伤神

    前男友很伤神

    两百年后再次见到前男友,他已经完成从吸血鬼到大神的华丽转身,而她却从天才修二代变成了世界上唯一的纯种人类。 幸亏有一身本事,才不至于沦落为盘中餐。 青墟仙人的宝藏、美人蛛、香火成神的幸运星、图书馆的搞笑鬼、偷神灵香火的恶神、贩卖梦想成真符的邪灵、能致人于死地的巫咒…… 寻微:我有个错觉,大家都喜欢我(的血)。众人点头。这是一个吃货修士和她的吸血鬼男友的故事,轻松向。
  • 不可不知的1000个健康常识

    不可不知的1000个健康常识

    冬天寒冷,裹上厚厚的羽绒服;工作中疲惫了,冲上一杯浓浓的咖啡提提神;从冰箱里取出来的肉扔进热水里,解冻起来既快速又便捷;家具上落了灰尘,用鸡毛掸子轻轻一掸,问题全部解决;睡觉前顺手将手机放在枕边,晚上有电话或看时间就不用起床去找手机了;给新生儿包“蜡烛包”,以防止罗圈腿……在大多数中国人眼中,这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然而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这些我们自认为正确的做法却都是错误的。
  • I and My Chimney

    I and My Chimne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