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01100000018

第18章

【题解】

这首词是根据唐宪宗李纯平定淮西藩镇割据的历史事实创作而成的。唐代自“安史之乱”后,各地节度使势力逐渐强大,拥兵自重,割据一方,淮西节度使吴元济就是这种割据势力之一。元和十二年(817),唐宪宗重用裴度为相、李愬为将,出兵平定淮西,擒获吴元济,打击了藩镇的气焰,提高了朝廷的威信。李纲在这首词中对唐宪宗平定淮西一事予以高度评价,同时从侧面含蓄地批评了南宋朝廷偏安畏葸的政治态度,借古喻今,用意深远。

【注释】

a 淮蔡:指淮南西道及其治所蔡州(今河南汝南)。雄藩:指吴元济控制的淮西藩镇。四郡:指李师道、田季安、王承宗、刘济四个藩镇。

b 旅拒:依仗军队抗拒朝廷。

c 潜伤宰辅:元和十年(815),朝廷准备出师讨伐吴元济时,李师道为支援吴元济,派人暗杀了主持平藩事务的宰相武元衡。

d 媕婀:依违阿曲,人云亦云。

e 旄节:以牦牛毛为装饰的朝廷任命官员的凭证。

f 于穆:表示赞美的感叹词。

g 不疑不贰:意谓充分信任。

h 登庸:举用,提拔。裴度:字中立,唐宪宗时宰相。

i 愬:李愬,字元直,唐宪宗时大将。

j 衔枚:古代作战中偷袭敌人时,常令士兵口内衔枚,以保持肃静。枚:状如筷子。

k悬瓠:指蔡州城,城北有汝水,弯曲如悬瓠,故称。

l明堂:天子所居。

夏日绝句

南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题解】

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金兵攻陷北宋汴京。第二年,宋徽宗、钦宗被虏,北宋灭亡。南宋建炎元年(1127),青州兵变。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数十年来收藏的金石古玩字画在战乱中付之一炬,仅有少数存留下来。于是背负着亡国之恨、丧宝之痛的女诗人写下了这首绝句,借项羽当年垓下战败不肯回到江东的历史故事,表达了对南宋朝廷东渡自保、只求苟安的强烈愤慨。

【名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陆贾

南宋·朱淑真

汉方扰扰袭秦风,勇士相高马上功。

惟有君侯守奇节a,能将《新语》悟宸衷b。

【题解】

据《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记载:“陆生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昔者吴王夫差、智伯极武而亡;秦任刑法不变,卒灭赵氏。乡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高帝不怿而有惭色,乃谓陆生曰: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败之国。陆生乃粗述存亡之徵,凡著十二篇。每奏一篇,高帝未尝不称善,左右呼万岁,号其书曰《新语》。”这首诗即根据这段历史记载写成,诗中表达了对陆贾的赞美之情。

【注释】

a 君侯:尊称陆贾。

b 宸:指帝王。北极星所在为宸,喻指帝王之居,又引申为帝王。

董生

南宋·朱淑真

秦火经来道失真a,下帷发愤每劳神b。

谁知异日为无得c,只听平津一老臣d。

【题解】

董生即西汉大儒董仲舒,《春秋》公羊学大师,他曾建议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创了中国古代社会以儒学为正统的先河。这首诗肯定了董仲舒对汉代学术文化的积极贡献,并对他不曾得到汉武帝重用的遭遇表示同情。字里行间,将讽刺的矛头指向皇帝,批判其专听阿谀之词、不能任人唯贤的昏庸行径。

【注释】

a 秦火:指秦始皇焚书之事。

b 下帷:将室内悬挂的帷幕放下,指教学。

c 无得:指没有得到应得的禄位。

d 平津一老臣:指平津侯公孙弘。其人狡猾善辩,偏能取悦皇帝。据《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弘为人意忌,外宽内深。诸尝与弘有却者,虽详与善,阴报其祸。杀主父偃,徙董仲舒于胶西,皆弘之力也。”

巴丘书事

南宋·陈与义

三分书里识巴丘a,临老避胡初一游。

晚木声酣洞庭野,晴天影抱岳阳楼b。

四年风露侵游子c,十月江湖吐乱洲d。

未必上流须鲁肃e,腐儒空白九分头。

【题解】

这首诗作于南宋建炎二年(1128),诗人因金兵侵扰避难巴丘(今湖南岳阳)之时。诗中以《三国志》起首,奠定咏史的基调,却又接言现实之事,章法扑朔,似有隐衷。直至结尾处方才重新点明借古讽今之意:“未必上流须鲁肃,腐儒空白九分头。”此诗写作之前,宋高宗不战而逃,抗金名将宗泽连呼“渡河”,忧愤而死。诗人由此想到三国时周瑜病故巴丘,举鲁肃以自代,而今朝廷在宗泽死后却不思起用人才,空使腐儒白头,实在是昏聩到不可救药的地步。重重难言之隐、忧国之情跃然纸上。

【注释】

a 三分书:指《三国志》。

b 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西门城头,紧靠洞庭湖畔,始建于三国东吴时期。

c 指诗人自宣和七年(1125)因避胡辗转奔波,至今已历四载。

d 指秋季洞庭水落,湖中出现许多沙洲。

e 鲁肃:三国时期东吴著名战略家,周瑜死后继任都督,统领军马。

读《楚世家》

南宋·张嵲

丧归荆楚痛遗民a,修好行人继入秦b。

不待金仙来震旦c,君王已解等冤亲d。

【题解】

这首诗是根据《史记·楚世家》所记载的战国后期楚国历史所作。诗中概括了楚怀王客死于秦的惨痛史实,对楚怀王的继任者楚顷襄王违背楚国人民意愿,不思为怀王报仇却与秦王讲和的行为予以激烈批判。

诗人身处南宋初年,创作这首诗显然是就当时南宋朝廷对待金人的软弱态度而发议论,借楚王旧事讽刺南宋皇帝,忠愤之情,溢于言表。

【注释】

a 句谓楚怀王客死于秦后,秦归其丧于楚,楚人举国哀痛,誓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b 句谓楚顷襄王多次派遣使者与秦国通好。行人:外交使臣。

c 金仙:指如来佛。震旦:中国的梵语音译。

d 等冤亲:《五灯会元》:“佛家慈悲,冤亲相等。”

哀郢(二首选一)

南宋·陆游

其一

远接商周祚最长,北盟齐晋势争强。

章华歌舞终萧瑟,云梦风烟旧莽苍。

草合故宫惟雁起,盗穿荒冢有狐藏。

《离骚》未尽灵均恨a,志士千秋泪满裳。

【题解】

《哀郢》二首是陆游于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出任夔州通判,西行入蜀途经楚国故都郢时所作。这是其中的第一首。此诗不仅是诗人对屈原的凭吊,更是其对南宋受辱于金国现状的悲愤与感伤。当时的南宋,主和派把持朝政,包括诗人在内的呼吁抗金救国的仁人志士不断受到排挤和打压,因此陆游在这首诗里引屈原为异代知音,表达了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沉痛感情。

【注释】

a 《离骚》:屈原楚辞的代表作品。屈原自述身世、品行与理想,抒发自己遭谗被害的苦闷与矛盾,斥责楚王昏庸、群小猖獗、朝政日非的现实,表现了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

屈平庙

南宋·陆游

委命仇雠事可知a,章华荆棘国人悲b。

恨公无寿如金石,不见秦婴系颈时c。

【题解】

屈平庙即屈原祠,在归州东南归乡坨(今湖北秭归),建于唐元和十五年(820)。这首诗是陆游于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奉召东归途经归州时所作。在诗人看来,南宋朝廷正如当年楚怀王一样“委命仇雠”,将国家命运寄托在屈辱求和上,专门打击像屈原那样忠君爱国的贤臣。于是他借古讽今,以对屈原含冤而死的同情表达了南宋有识之士不甘受辱、矢志复仇的决心。

【注释】

a 仇雠:仇敌,指秦国。

b 章华:楚国离宫章华台,在今湖北潜江西南,古华容县城内。

c 秦婴系颈时:指秦王子婴降汉之事。详见《史记·高祖本纪》:“汉元年(前206)十月,沛公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

读史

南宋·陆游

萧相守关成汉业a,穆之一死宋班师b。

赫连拓跋非难取c,天意从来未可知。

【题解】

这首诗作于陆游去世前一年即宋宁宗嘉定二年(1209),此时诗人已经八十五岁高龄,仍念念不忘实现光复中原的统一大业。诗中叙述了汉高祖刘邦因萧何守关而成就霸业与宋武帝刘裕因刘穆之去世而丧失中原两件历史事实,在互相对比中强调了古来“良相”支持仁主征战的重要性,由此表达了对南宋朝廷一味妥协,不能为前线将士做好有力后盾的强烈不满。

【注释】

a 萧相:指萧何。

b 穆之:刘穆之,字道和,东晋末年政治人物,官至尚书左仆射。深受刘裕倚重,屡次在刘裕领兵在外时留守建康,并且总掌朝廷内外事务。南朝宋建立后追封为南康郡公,谥号文宣。

c 赫连:赫连勃勃,匈奴铁弗部人,十六国时期夏国建立者。拓跋:北魏明元帝拓跋嗣。

己丑二月七日雨中读《汉元帝纪》效乐天体

南宋·周必大

昭君颜如花,万里度鸡漉a。

古今罪画手,妍丑乱群目。

谁知汉天子,袨服自列屋b。

有如公主亲,尚许穹庐辱c。

况乃嫔嫱笑,未得当獯鬻d。

奈何弄文士,太息争度曲。

生传琵琶声,死对青冢哭。

向令老后宫,安得载简牍。

一时抱微恨,千古留剩馥e。

因嗟当时事,贤佞手反复。

守道萧傅死f,效忠京房戮g。

史臣一张纸,此外谁复录。

有琴何人操,有冢何人肃。

重色不重德,聊以砭世俗。

【题解】

这首诗作于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是诗人读《汉书·元帝纪》后有感而发。诗中主要叙述昭君故事,兼及萧望之、京房,这三人都是因受到诬陷而遭迫害的悲剧人物,但在诗人看来,昭君生前死后的际遇皆远胜于萧望之和京房,相比之下,其实萧望之、京房更值得后人同情。于是诗人将三者放在一起加以议论,意在批判汉元帝一朝“重色不重德”的昏庸时俗,同时也讽喻宋朝统治者务必以史为鉴。此诗语言质朴,篇终显志,带有白居易诗歌的特点,故称“效乐天体”。

【注释】

a 鸡漉:即鸡鹿塞,在今内蒙古磴口西北,是古代通往匈奴的交通要道。

b 袨服:指代妃嫔。

c 穹庐:指匈奴毡帐。

d 獯鬻:古代游牧民族,此处指匈奴。

e 剩馥:指众多美名。

f 萧傅:指太傅萧望之。在元帝朝初得荣宠,后因宦官弘恭、石显陷害被迫自杀。

g 京房:西汉《易》学者,曾向元帝进言任贤远佞,被石显等诬为谋反而弃市。

读严子陵传

南宋·杨万里

客星何补汉中兴a,空有清风冷似冰b。

早遣阿瞒移汉鼎c,人间何处有严陵d!

【题解】

这首诗是诗人读《后汉书·严光传》后所作。严光,字子陵,两汉之际会稽余姚(今属浙江)人,少与光武帝刘秀同学,刘秀称帝后请他为官,严光坚辞不受,归隐于富春山。历来以严光事迹为题的诗作多歌颂其清高的风节,此诗却另辟蹊径,指出严子陵徒有高风,却不能辅佐东汉帝业,如果曹操早生百年,颠覆汉朝,那么清高如严子陵者又到何处隐居?诗人之所以用这样的角度重新评价严光,意在借题发挥,讽刺南宋国难当头之时,一些士大夫仍自命清高、纵情山林的社会现实。

【注释】

a 客星:非常之星。据《后汉书·严光传》:光武帝与严光共卧,严光在梦中将一只脚放在光武帝腹上,“明日,太史奏客星犯御坐甚急。帝笑曰:朕故人严子陵共卧耳。”

b 清风:清高的风节。

c 阿瞒:曹操小字阿瞒。

d 严陵:严陵钓台,在今浙江桐庐南,为严光隐居垂钓处。

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

南宋·辛弃疾

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

却忆安石风流a,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宝镜难寻b,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

【题解】

这首词大约作于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辛弃疾任建康通判时。当时词人正遭遇朝中主和派的排挤和打击,他所期待的抗金复国事业毫无进展。于是,当他登上建康赏心亭时,便不由触景生情,感慨万千,遂写下此词,呈送建康行宫留守史致道,以表达对主和派的强烈不满以及对国家前途的深切忧虑。词中借用东晋名相谢安的遭遇自比,在苍凉沉郁的笔调里寄寓了词人恨无知音的苦闷心情。

【注释】

a 安石:即谢安,字安石。

b 宝镜:据李濬《松窗杂录》:“渔人于秦淮得古铜镜,照之尽见脏腑。”这里指词人恨不能得此宝镜,以明心迹。

八声甘州

南宋·辛弃疾

夜读《李广传》,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杨民瞻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故将军a,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b。射虎山横一骑c,裂石响惊弦。落托封侯事,岁晚田间。

谁向桑麻杜曲d,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题解】

这首词作于南宋淳熙年间辛弃疾被奸臣谗害罢居上饶带湖之时。此词根据《史记·李将军列传》所述李广生平事迹写成,寄给邀约词人同乡居住的友人。词中辛弃疾以汉将李广自比,将李广为灞陵尉所辱又不得封侯的历史典故与自身遭遇南宋朝廷猜疑、排挤的经历结合起来,表达了对统治者不辨忠奸、摧残人才的怨愤。

同类推荐
  • 赤裸裸的温柔

    赤裸裸的温柔

    本书是作者的短篇作品集,内容包括:温柔的疼痛;我们相信;谁先爱上谁;掸去尘埃;相约分手;相见不如怀念;最美的回忆等。
  • 西堡子

    西堡子

    范亚利著的《西堡子》将以朴实的文字、清新的文风,带领您了解一座城堡、两个家族、三代人之间的恩怨情仇,走进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感受陕西关中文化的博大精深,分享西堡子人半个多世纪纷纷扰扰的人生际遇。
  • 明园杯 2015上海市民文学大赛佳作选(小达人专刊)

    明园杯 2015上海市民文学大赛佳作选(小达人专刊)

    本文集是一本充满奇思妙想的众筹之作。十年后的上海,我们能想象到的依旧是灯红酒绿,偶有雾霾,环境令人堪虞。那么一百年一千年后的这座城市,你能想象到它的模样吗?本文集包括《空心城》、《别让地域变成“地狱”》、《一百年后的城市——上海》、《3015一日游》等篇目,带读者畅游未来之魔都!
  • 世界经典散文集(散文书系)

    世界经典散文集(散文书系)

    本书选取了世界经典散文,如蒙田的《热爱生命》、川端康成的《我的伊豆》、《花未眠》,纪伯伦的《笑与泪》、高尔基的《鹰之歌》、加缪的《西西弗斯的神话》等,这些都是文学史以及思想哲学史上的经典名作。这些散文是大文学家、大思想家们哲理玄思的精华所在,是他们思想足迹的重要体现。每篇散文之后有鉴赏,帮助读者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 到城里去

    到城里去

    父亲十五岁那年,被爷爷送到温州城里,拜一个做铜器锡器的师傅做学徒。父亲的老家,在乐清北白象镇前黄村。以现在的距离算,到温州城三十来公里路。开上车,上了温州大桥过瓯江,上高速路,抽一两枝烟的工夫就到。当年那个时候,交通不便,这点路程走起来很费工夫。父亲从村里动身算起,走到温州城东门外的船埠头,没有一天是走不到的。那时,父亲挑了一副担子,前边一只木箱,后边一只笸箩;木箱里放换洗的衣服,笸箩里放一只鸡和一个猪头。鸡和猪头是拜师傅用的。父亲穿着一身簇新的衣服。爷爷腋下夹着一双布鞋,赤着脚走路。
热门推荐
  • 禅学与净土

    禅学与净土

    《禅学与净土》主要讲述禅学,禅与现代人的生活,禅堂的生活与清规,禅者云游与参访,从风趣洒脱谈禅宗的人物,从教学守道谈禅宗的特色,从衣食住行谈禅宗的生活等等。星云大师,1927年农历七月二十二出生,原籍江苏江都,为临济正宗第四十八代传人。
  • 雁翔红楼

    雁翔红楼

    此文已半价红楼一出,为之辗转反侧痛彻心扉之人不知几许!“情”之一字,千回百转,却又有谁能料得到,参得透?林雪,以一个弱女子的身份穿越到红楼,成为那个世外仙姝林黛玉的婢女----雪雁.熟知历史进程的她,竭尽全力去改写红楼女儿的悲情命运。到最后,她能否于愿以偿呢?谁又是她最终停驻呢?看秀丽睿智的女子翱翔红楼,如何在红楼闯出一片自在广阔的天空!
  • 战神王爷赖上门

    战神王爷赖上门

    “我要嫁的男人要么长的帅,要么长的特别帅,除了这两类之外,我不作考虑。”“可是我属于第三种,帅的天下无双,怎么样?嫁不嫁?”
  • 猎渔

    猎渔

    这是一个真实得近乎玄幻的乡土家族捕鱼奇谈,主人公土拐如何在捕鱼中成长又如何在成长中历经一些惊世骇俗的际遇?您想知道一些不为人知的捕鱼技巧吗?若有兴趣,敬请关注乡土力作《猎渔》。
  • RUTH

    RUTH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教室外的经济学

    教室外的经济学

    这本书,能帮你在需要决策时做出更好的选择,教你如何在经济上做一个精明聪慧的人。
  • 重生豪门俏妻:许先生,自重

    重生豪门俏妻:许先生,自重

    “你是谁?”“我是来管教你的人!”一朝重生,她成了他名义上的妹妹。但,许先生,咱们不是说好案子结束就saybaybay的吗?唐岁唯看着面前两张红扑扑的本本,目瞪口呆。“许先生,请解释这是怎么回事!!”某男妖艳勾唇:“你好,许太太。”
  • 鳅越龙门

    鳅越龙门

    鲤鱼越龙门可以成就真龙是因为它是鲤鱼,水族万千独此一份,看人族千万年历史又何尝不是。时逢乱世龙蛇起陆终究是过客,真龙自有定数,且看一穿越者借推衍过去之术乱世侥幸偷生,成就几何。
  • 寻影遇光

    寻影遇光

    她在他的身上找到了她的影子,在他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她是她最初的光,后来那束光被她亲缘上最近的人熄灭了,索性她找到了她的影子,可她总说:“我喜欢那束光,可他总将我灼伤。”最后啊,那束光将她笼罩,将她燃尽。不过没关系,因为这世界上还有她的影子——他。(是不是很绕?点进来看看就不饶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