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01100000006

第6章

【题解】

这首诗是李白游览越州(今浙江绍兴)时所作,内容是吟咏春秋时期吴越争霸的历史事件。但诗人选取的描写对象既不是吴越战争的激烈场面,也不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励志情节,而是越国军队胜利班师后欢娱逸乐的升平景象。这一视角新颖独特,耐人寻味。当年吴王夫差励精图治,征服越国,如今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报仇雪耻,然而雪耻之后,越王的行为似乎又在重蹈吴王的覆辙。历史轮回,盛衰无常,于是任何一个王朝都难以长久维持,这就是诗人越中览古的最大感慨。

【注释】

a 指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最终打败吴国的著名历史事件。详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吴越春秋》等。

b 鹧鸪:一种鸟类,形似鸡而个头稍小。

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a,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b,晋代衣冠成古丘c。

三山半落青天外d,二水中分白鹭洲e。

总为浮云能蔽日f,长安不见使人愁。

【题解】

这首诗大约是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李白流放夜郎遇赦返回后所作。一说其作于天宝年间,是李白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的作品。诗人从六朝帝都金陵遥想唐朝都城长安,一方面感叹历史兴衰,一方面忧虑当代国运,即景生情,寓意深沉。此诗语言对仗工整,流畅自然,不事雕琢,潇洒清新,堪为唐代律诗中的杰作。

【注释】

a 凤凰台:相传南朝刘宋永嘉年间,有凤凰飞集金陵山上,于是名此山为凤凰山,山上筑台,为凤凰台。

b 吴宫花草:三国时吴国定都于金陵。

c 晋代衣冠:东晋亦定都金陵。衣冠合称,指士以上的服饰,喻指士绅。

d 三山:金陵西南长江边有三峰并列,南北相连。陆游《入蜀记》云:“三山,自石头及凤凰山望之,杳杳有无中耳。”

e 白鹭洲:在金陵西长江中,将长江分割成两道。

f 浮云能蔽日:喻指君主被奸邪蒙蔽。陆贾《新语·慎微》:“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

【名句】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

唐·李白

子房未虎啸a,破产不为家b。

沧海得壮士c,椎秦博浪沙。

报韩虽不成,天地皆振动。

潜匿游下邳,岂曰非智勇?

我来圯桥上,怀古钦英风。

唯见碧流水,曾无黄石公d。

叹息此人去,萧条徐泗空e。

【题解】

这是李白经过下邳(今江苏邳县)圯桥时写下的一首怀古之作。诗中饱含对汉初三杰之一张良的敬慕之情,在颂扬张良智勇豪侠的同时,又寄托了自己怀才不遇的身世感慨。诗末以黄石公作结,点明主题:当今世上并非没有如张良一般的英雄人物,然而却缺乏黄石公这样的高士加以赏识、提携——这既是李白个人的遭遇,也是唐朝历史上广泛的社会悲剧。

【注释】

a 虎啸:指张良追随刘邦后叱咤风云的光辉业绩。

b 形容张良素来豪侠仗义、不同寻常。

c 指张良与力士策划在博浪沙椎击秦始皇的故事。详见《史记·留侯世家》。

d 黄石公:指在圯桥上传授张良《太公兵法》的老者黄石公,事见《史记·留侯世家》。

e 徐泗:徐州、泗水地区的简称。

望鹦鹉洲悲祢衡

唐·李白

魏帝营八极a,蚁观一祢衡b。

黄祖斗筲人c,杀之受恶名。

吴江赋《鹦鹉》d,落笔超群英。

锵锵振金玉,句句欲飞鸣。

鸷鹗啄孤凤e,千春伤我情。

五岳起方寸f,隐然讵可平。

才高竟何施,寡识冒天刑。

至今芳洲上,兰蕙不忍生。

【题解】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冬或上元元年(760)春,李白在江夏作《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太守良宰》,诗中云“顾惭祢处士,虚对鹦鹉洲”,这首《望鹦鹉洲悲祢衡》可能写于同时。诗中前八句怀古,后八句抒情,表达了诗人对祢衡一生的仰慕和惋惜。高步瀛《唐宋诗举要》评价此诗曰:“此以正平自况,故极致悼惜,而沉痛语以骏快出之,自是太白本色。”

【注释】

a 魏帝:指魏武帝曹操。

b 蚁观:指小看曹操经营天下的功业。祢衡:字正平,东汉末年名士,文学家。为人狂放。因出言不逊触怒曹操,被遣送至荆州刘表处,后又因出言不逊,被送至江夏太守黄祖处,终为黄祖所杀,卒年二十六岁。生平详见《后汉书·祢衡传》。

c 黄祖:东汉末年荆州牧刘表部下的江夏太守。祢衡为黄祖所杀之事,见于《后汉书·祢衡传》:“衡为作书记,轻重疏密,各得体宜。祖长子射,尤善于衡。后祖在蒙冲船上,大会宾客,而衡言不逊顺,祖惭,乃呵之。衡大骂,祖恚,遂令杀之。射徒跣来救,不及。祖亦悔之,乃厚加棺敛。”斗筲:斗和筲都是很小的容器,比喻气量狭小和才识短浅。

d 指祢衡曾在黄祖长子黄射的宴会上作《鹦鹉赋》。详见《鹦鹉赋·序》:“时黄祖太子射,宾客大会。有献鹦鹉者,举酒于衡前曰:祢处士,今日无用娱宾,窃以此鸟自远而至,明彗聪善,羽族之可贵,愿先生为之赋,使四座咸共荣观,不亦可乎?衡因为赋,笔不停缀,文不加点。”祢衡作赋之地,即名鹦鹉洲,在今湖北汉阳西南。

e 鸷鹗:恶鸟,喻指黄祖。孤凤:喻指祢衡。

f 意谓心中似有五岳突起,喻指情绪激荡。

夜泊牛渚怀古

唐·李白

牛渚西江夜a,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b。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题解】

这首诗是李白行舟牛渚,追忆东晋时谢尚闻袁宏咏史的典故,有感而发所作。诗人对谢尚与袁宏之间超越身份贵贱、倾心激赏的真挚情感仰慕不已,怀古伤今,不禁发出了“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的深切感慨。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天地虽大,知音难求。在“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的背景下,我们仿佛看见诗人渐行渐远的寂寞身影。

【注释】

a 牛渚:安徽当涂西北紧靠长江的一座山,北端突入江中,即采石矶。西江:从南京以西至江西境内的一段长江,古称西江。

b 谢将军:指东晋镇西将军谢尚。谢尚曾在牛渚赏识以运租为业的袁宏,使其声名大振。事见《晋书·文苑传》:“袁宏,字彦伯,侍中猷之孙也。父勖,临汝令。宏有逸才,文章绝美,曾为咏史诗,是其风情所寄。少孤贫,以运租自业。谢尚时镇牛渚,秋夜乘月,率尔与左右微服泛江。会宏在舫中讽咏,声既清会,辞又藻拔,遂驻听久之,遣问焉。答云:是袁临汝郎诵诗。即其咏史之作也。尚倾率有胜致,即迎升舟,与之谭论,申旦不寐,自此名誉日茂。”

咏史

唐·戎昱

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a。

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

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

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题解】

这是一首借古喻今的政治讽刺诗。唐朝从“安史之乱”后,国力削弱,边患频仍,朝廷为稳定政局,便效法西汉,实施和亲政策。诗人认为这一政策有辱国体,痛心疾首,因此写下这首咏史诗,批判中唐统治者的软弱无能。此诗议论尖锐,讽刺辛辣,语言质朴,直抒胸臆。当然,在诗的结尾处,诗人最终将指责对象定位在朝廷的辅佐之臣,为皇帝留了情面。

【注释】

a和亲:两个不同民族或同一种族的两个不同政权的首领之间出于为我所用的目的所进行的联姻。此处特指西汉为缓和汉、匈关系,嫁宗室女与匈奴单于。

长沙过贾谊宅

唐·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a,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b,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题解】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代宗大历八年(773)至十二年(777)之间,当时刘长卿被人诬陷,由淮西鄂岳留后贬为睦州司马。在这次迁谪途中,诗人来到长沙,凭吊贾谊故居,自伤身世,遂作此诗。贾谊是西汉文帝时著名的政论家,因被权贵中伤,出为长沙王太傅,后虽被文帝召回,但终不得大用,抑郁而死。作为一篇唐诗七律中的精品,这首诗用典自然,文笔洒脱,在含而不露的即景抒情中将古人贾谊与诗人自身融为一体,使怀古与伤今的情绪彼此蕴藉,微言大义,况味隽永。

【注释】

a 三年谪宦:指贾谊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共三年之久。

b 人去后:此语及“日斜时”,皆化用贾谊《鸟赋》“庚子日斜兮”、“主人将去”之句。

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a。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b,两朝开济老臣心c。

出师未捷身先死d,长使英雄泪满襟。

【题解】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十二月,杜甫由华州来成都定居。次年,即唐肃宗上元元年(760),诗人拜谒成都诸葛武侯祠时有感而作此诗。诸葛武侯,即三国时蜀国丞相诸葛亮,字孔明,武侯祠在成都城南二里许。此诗前半部写景,后半部抒情,以祠堂中空余春色的寂寞映衬出诸葛武侯出师未捷的遗憾,表达了诗人对前辈英雄的无比崇敬之情。此诗结构严谨、语言精炼、对仗工整、韵律优美,堪称古来吟咏武侯祠的第一佳作。

【注释】

a 锦官城:指成都,成都盛产锦,三国蜀汉在此驻有管理织锦之官,故名锦官城。

b 指刘备曾三顾茅庐,访问诸葛亮,请他出山谋划平定天下之大计。诸葛亮《出师表》云:“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c 两朝:指蜀汉先主刘备与后主刘禅两代。开济:指创业和守业。

d 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为完成蜀汉大业,五伐中原、两出祁山,于建兴十二年(234)由斜谷出据武功五丈原,与魏将司马懿相持渭南百余日,病死军中。

【名句】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琴台

唐·杜甫

茂陵多病后a,尚爱卓文君b。

酒肆人间世c,琴台日暮云。

野花留宝靥d,蔓草见罗裙。

归凤求皇意e,寥寥不复闻。

【题解】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在成都凭吊司马相如遗迹琴台时所作。首先从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晚年生活写起,继而以倒叙的方式描绘出二人始终不渝的真挚爱情。诗人在凭吊琴台之时,头脑中仿佛回荡着司马相如的《琴歌》:“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这首曾使司马相如与卓文君两情相悦、心心相印的古歌,在后世竟“寥寥不复闻”,不禁令人感慨物是人非、知音难觅。

【注释】

a 指司马相如晚年多病,退居茂陵。茂陵,汉武帝陵墓,在今陕西兴平。

b 卓文君:西汉时蜀地富商卓王孙之女,寡居,后与司马相如私奔。

c 指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遭到卓王孙反对,不给他们提供任何经济支持,因此二人只好在成都卖酒为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曰:“文君当垆,相如身自着犊鼻裈,与庸保杂作,涤器于市中。”

d 宝靥:指当年卓文君脸上美丽的笑靥。

e 指琴曲《凤求凰》。当年司马相如在琴台上弹奏此曲,吸引卓文君。

八阵图

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a。

江流石不转b,遗恨失吞吴c。

【题解】

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杜甫初到夔州(今四川奉节东)时所作,诗人通过对八阵图古迹的吟咏,抒发了对诸葛亮的无限追思之情。此诗构思精巧、用典妥帖、议论精警、语言生动,以如椽之笔精炼地概括出当年三国纷争的天下大势与诸葛亮文韬武略的丰功伟绩。诗人在惋惜诸葛亮“遗恨”的同时,也渗透了自己垂暮无成的抑郁情怀。

【注释】

a 八阵图:三国时诸葛亮创造的一种阵法。所谓八阵,是指由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八种阵势组成的军事操练与作战图形。

b 石不转:八阵图是诸葛亮依据阵图聚石堆成,故云“石不转”。

c 指刘备讨伐东吴失策,以致诸葛亮联吴抗魏的统一大业遭到破坏,这成为诸葛亮的终生遗憾。

咏怀古迹(五首)

唐·杜甫

其一

支离东北风尘际a,漂泊西南天地间b。

三峡楼台淹日月c,五溪衣服共云山d。

羯胡事主终无赖e,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题解】

《咏怀古迹》五首是杜甫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在夔州所作的组诗,五首诗分别根据夔州和三峡附近遗留的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等人的古迹写成。这首诗是组诗中的第一首,吟咏对象是南北朝文学家庾信。庾信,字子山,初仕梁朝,为宫体文学代表作家,梁朝覆灭后滞留于西魏,又入北周,在北方生活的经历丰富了他的文学创作,使其成为南北朝文学的集大成者。杜甫此诗就庾信独特的经历而发议论,揭示了文学创作与作家经历的必然联系,同时也以庾信自况,表达了自己亲历“安史之乱”后的垂暮之感与乡关之思。

【注释】

a 支离:流离。东北风尘:喻指“安史之乱”。安禄山起兵范阳,在长安东北,故云“东北风尘”。

b 漂泊西南:指战乱中人们纷纷逃亡蜀中。

c 淹日月:指长久滞留。

d 夔南五溪是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杂处之地,服饰相通。

e 羯胡:指安禄山,安禄山是胡人,故称“羯胡”。

其二

摇落深知宋玉悲a,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b。

最是楚宫俱泯灭c,舟人指点到今疑。

同类推荐
  • 落寞夕阳

    落寞夕阳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很难相信这是现实版的中国农村,也很难承认,在当下我国农村,拥有如此庞大的留守老人群体。农村留守老人是我国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的工业社会转变过程中急剧扩大的群体。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步伐日益加快,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子女和老人在迁移时间上的错位,以及相当一部分老人对原居住地的留恋,养老载体和对象在时空上发生了巨大变化,跨省流动越来越多,离家时间越来越长,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村留守老人独守空巢。
  • 无聊世界的正经事

    无聊世界的正经事

    人间烟火,笔底波澜。幽默诙谐,妙趣横生的文字写尽了红尘众生心底的柔软。明心见性,直指本心。朴实,鲜活,不煽情但却动人。站在起重机上为挽回爱情而遭女友泼冷水的男人;隐居多年又重出江湖的李大侠;白衣白马的浪漫;那些为爱而执着的“二货”,无一不是精彩众生的鲜活,勇猛,纵横不羁。年少时的孤独与狂狷,热情与勇敢,都在感慨唏嘘中一一呈现。似水流年,如花美眷,江湖,爱情,青春,热血,一个都不能少。
  •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文学理论批评研究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文学理论批评研究

    本丛书探讨中国社会文化转型背景下湖北文学发展的现状及与当代中国文坛的联系、荆楚文化文学传统和地域文化意识在世纪转型期湖北文学中的表现、湖北作家队伍的构成与创作质量的关系、湖北小说诗歌散文创作的基本特色与主要成就等问题。既注意到生活和创作在荆楚大地上的作家的某些与地域文化相关的共性,也充分正视其多元繁杂的特点。充分展示近20年湖北文学成就,指出其某些缺失,分析湖北文学未来的走向并对其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 四君子图

    四君子图

    这是“冯骥才散文新编”书系五种之一,精选了冯骥才大量的散文作品中描写人物的篇章,筛选作者回忆同行、师友的文字。本书系作者自己精心遴选,书名待定。
  • 洪大容文学与中国之关联研究

    洪大容文学与中国之关联研究

    本书以朝鲜朝历史人物洪大容的《湛轩书》为第一手资料,从历史人物的生平及作品中汲取点滴素材,分析并探讨了中国文化对洪大容思想体系形成的影响;中国诗论与洪大容诗歌理论之关联;洪大容文学中体现的中国形象;洪大容文学与中国文学的双向反馈等诸多问题。打破以往对洪大容哲学思想及科学成就的片面关照,借用文化人类学、形象学等文艺理论,突出了洪大容作为18世纪朝鲜朝中后期“北学派”领军人物在文学与文化界的广泛影响。
热门推荐
  • 菲茨杰拉德信件选

    菲茨杰拉德信件选

    这本书收录了菲茨杰拉德的部分信件。这些信件多数是关于他的文学活动和文学趣味。其中第一部分是他与朋友的信件,第二部分是他与女儿的信件。
  • 鬼皇修炼史

    鬼皇修炼史

    女主阮云清曾是戚国最强军队世家,最后被奸人污蔑陷害直至断头台,临斩前一夜自尽身亡,却因怨气死后迟迟没有去投胎,仇恨让她逐渐强大的鬼气弥漫,发现自己居然可以噬魂..............
  • 重生之巫师归来

    重生之巫师归来

    江小洛又重生了,为什么是‘又’,第一次重生是在悲苦了大半生刚刚生活上有些好转,就重生到了《哈利波特》世界,成了一名巫师,在最后的决战当中,江小洛又一次悲摧地倒在了幸福生活来临之前,这一次,她居然又一次重生,回到了前世十一岁的时候,老天既然让她重新开始,自然要快意恩仇,悠然此生!
  • 错负轮回剑

    错负轮回剑

    魏晋南北朝,一段离奇而又热血的武侠故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死灵法师在漫威

    死灵法师在漫威

    带着游戏之中死灵法师穿越到了漫威世界,这是一个猥琐发育的法师故事,你们慢慢打,我摸个尸体!
  • 你的天涯我的海角

    你的天涯我的海角

    青春年少的暗恋,分离七年,相爱的人终将重逢。宁言、文然兜兜转转,唯彼此不可的青春双向暗恋。
  • 魅惑冷君:郡主很抢手

    魅惑冷君:郡主很抢手

    只不过是遇到个地震,她居然穿越了!真是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这地球也忒危险了……好吧,既然从初生重新来过,身体虽换,爱财不改。吃喝玩乐,全不错过!总之,她要努力朝新生活迈进。因为:前进,钱进进!身为当朝外姓王爷安亲王黄震天之嫡孙女黄今,皇上史开先例亲封的今悦郡主,她怎能不给力些?于是乎,爬出府、玩失踪、串国度、与郡主干架、推姐夫下河;更有甚者,偷偷跟上战场、悄悄去找白马王子、玩得不亦乐乎。她当初只不过是咬了他一口嘛,难道还要赔上终身不成?他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个太子么?她认识的皇子和官家子弟还很多呢,她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只是,只是,她想不明白,怎么把自己也给玩进去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星河打击

    星河打击

    3257年,人类依旧是已知的唯一智慧生物但人类的脚步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地球一个异域的灵魂偶尔闯入这片星河,却发现战争从未远离,从刀枪剑戟到星河打击
  • 医妃有毒:狂妃要逆天

    医妃有毒:狂妃要逆天

    她是国际榜的顶级杀手,平时仅少接任务,却每次都好死不死遇到他!他是军中最具前途的少将,执行任务要是撞见她,总能被坏了好事!于是,他追,她逃,明争暗斗,直到那天午夜飙车,双双坠崖,再度睁眼,却是满目喜红。当看清彼此的真面目时,某女眯眼了,某男勾唇了。很好,是时候该算算总账了!可是,算着算着……这画风好像从哪里开始变得不太对了?“狐狸,你相信一见钟情吗?”“不信。”“那就是相信日久生情啦?”“嗯?等等,撒开你的猪手,想干啥?”“你觉得呢?爱妃~”门突然被炸开,四个身影极默契地杀了进来。“夜冷枭!你又来骚扰咱老大?没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