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02600000003

第3章 公元九〇七年(3)

舞童

晋王李克用的回书到达成都后,王建阅罢,不禁大为失望。

朱温称帝后,即遣使者至成都婉言请王建接受大梁封赏。王建初始也颇犹豫,但掌书记韦庄劝道:“主公地处西蜀,峻险天成,雄甲威盛。战乱以来,我王虚怀纳贤,天下名士纷纷来投,境内渐已大治,现今已是富甲天下,何必要接受朱梁伪封呢?当此之时,不如传檄天下,以兴复大唐之名会兵讨梁。若有响应,我王乃首倡,定然忠名播于天下,霸业何愁不成?不过,依韦某揣测,天下藩镇大多不会响应,若如此,主公便可名正言顺地自立为王了,又何必屈身而事朱温呢?”

王建听从了韦庄的建议,不但没有接受朱温的封赏,而且还驰檄诸镇,号召天下藩镇起兵伐梁复唐。

正如韦庄所料,檄文发出之后,只有吴、晋有回应,其他诸侯竟无一人响应!而且,吴王杨渥虽有回书,却言辞闪烁,其意难明,只有晋王李克用的回书言辞凿凿,发誓道:“不灭朱梁,决不罢休!”

韦庄劝王建道:“晋王既然有此决心,主公不如再去书一封,约其各自立国称王,看看他究竟是如何打算的?”

王建这才又给李克用去了一封书函,不想,李克用的回书这样言道:

窃念本朝屯否,巨业沦胥,攀鼎驾以长违,抚彤弓而自咎。默默终古,悠悠彼苍,生此厉阶,永为痛毒,视横流而莫救,徒誓楫以兴言。别捧函题,过垂奖谕,省览周既,骇惕异常。泪下沾衿,倍郁申胥之素;汗流浃背,如闻蒋济之言。

仆经事两朝,受恩三代,位叨将相,籍系宗枝,赐钺以专征,征苞茅而问罪。鏖兵校战,二十余年,竟未能斩新莽之头颅,断蚩尤之肩髀,以至庙朝颠覆,豺虎纵横。且授任分忧,叨荣冒宠,龟玉毁椟,谁之咎欤!俯阅指陈,不胜惭恧。然则君臣无常位,陵谷有变迁,或棰塞长河,泥封函谷,时移事改,理有万殊。即如周末虎争,魏初鼎据。孙权父子,不显授于汉恩;刘备君臣,自微兴于涿郡。得之不谢于家世,失之无损于功名,适当逐鹿之秋,何惜华虫之服。唯仆累朝席宠,奕世输忠,忝佩训词,粗存家法。善博奕者唯先守道,治蹊田者不可夺牛。誓于此生,靡敢失节,仰凭庙胜,早殄寇仇。如其事与愿违,则共臧洪游于地下,亦无恨矣。

唯公社稷元勋,嵩、衡降祉,镇九州之上地,负一代之弘才,合于此时,自求多福。所承良讯,非仆深心,天下其谓我何,有国非吾节也。凄凄孤恳,此不尽陈。

李克用的这封回书,也出乎韦庄的预料:他万没想到李克用对唐室竟是如此的忠贞!

王建问道:“晋王不愿立国称王,本王该当如何?”

韦庄沉吟良久,方道:“既然晋王不愿立国,主公再立国称王就有些尴尬了,与其如此,主公倒不如称帝!”

王建犹豫道:“这……使得吗?”

王建的话音刚落,一个清脆的声音就响起了:“使得,一万个使得!”

说话的是一位眉目清俊的年轻人,姓唐,名道袭,阆州人。众将吏皆熟知唐道袭,此人原本是成都的一个舞童,王建占据成都后,将其收入了帅府。此人深得王建的喜爱,虽然不懂武功,也没有任何军功,却被王建擢升为马军都指挥使。

王建一见是他,便故意问道:“如何使得?”

唐道袭的声音非常悦耳:“我王有所不知,自正月以来,两川境内屡见祥瑞:先是青城山有巨人出现;六月,又有凤凰出现在万岁县,黄龙显身于嘉阳江;近日,诸州纷纷来报,皆言有甘露、白鹿、白雀、龟、龙等祥瑞出现。天象如此,我王何不顺应天意,早登大宝?”

王建听罢唐道袭所言,满面含笑,但没有言语。

韦庄又道:“大王虽忠于唐室,但现今大唐实已亡矣……”

韦庄话没说完,却有一人高声打断了他:“不然!”众人循声望去,说话的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乃节度判官冯涓。

冯涓道:“韦先生此言差矣,朱梁虽然篡唐,但世间只要有晋王一般的忠贞之士,怎可说大唐已亡呢?依冯某之见,我王此时也应如晋王一样,以蜀王称制,若大唐兴则还可称臣;朱梁在,则不同为恶。”

唐道袭讥讽道:“冯判官真是迂腐,大唐皇帝都禅位了,你还指望大唐能复兴吗?天下诸镇均已臣服朱梁,我王正应趁时称帝,以表明不与朱梁合流。退一步说,即便大唐真的能复兴,我王至少也能保一藩王,若仅以蜀王称制,又怎能名正言顺地对抗朱梁呢?”

冯涓满面怒气地说道:“若我王称帝,又与朱温篡国有何两样?”

唐道袭也怒道:“你不要倚老卖老,竟敢如此侮辱我王?”

王建连忙劝道:“好了,好了,此事还当从长计议,都不要动怒。”

冯涓恨恨地瞪了一眼唐道袭,就不再言语了。

“臣有话说。”王建一看,说话的是他的妻弟,汝南人,姓周,名德权,现为眉州刺史。

周德权转向韦庄问道:“韦先生还记得那道谶文吗?”

韦庄道:“就是去年兴建城郭之时,从地下挖出的石碑上那段谶文吗?”

周德权点了点头。

韦庄故作思索状,言道:“我记得好像是‘李佑西王逢吉昌,土德兑兴丹莫当。’”

周德权道:“韦先生真是好记性,竟是一字不差。后来我到眉山寻访了一位高僧,他解道:‘李佑,就是李唐败亡的意思;西王,是指王氏兴起于西方;丹,意为朱;丹莫当,显然是说朱梁不敢与大王相对抗。谶文之意甚明,愿大王顺应天命,仰膺宝箓,使天地有主,人神有依。”

众文武也齐声高呼:“请我王顺应天命,使天地有主,人神有依!”

王建大喜,假意推让了一番,最后还是半推半就地答应了。韦庄、唐道袭、周德权及众文武皆大喜,当即择定了吉日。

不久,王建登基即皇帝位,以明年为武成元年,国号大蜀,史称前蜀或王蜀。

王建即位称帝后,以王宗佶为中书令,与韦庄同为宰相,以唐道袭为枢密使,郑骞为御史中丞,张格、王锴皆为翰林学士,周庠为成都尹,诸子及诸养子则大多封王。

西蜀恃险而安,当唐之末,士人多欲依王建以避世乱。王建虽起身盗贼,目不识书,却喜欢与文士交往,对避乱在蜀的中原名士,更是重礼相待,致使典章文物甚有唐之遗风。王建常对左右言道:“我为神策军将时,宿卫禁中,见天子经常在夜里召见翰林学士,出入无间,恩礼亲厚,就如同寮友一般,绝非一般将相可比的。”故而,王建对张格等名士恩礼尤异,再加上他出身行伍,对朝廷典制只是一知半解,称帝之后,自然倚重韦庄、张格等名士建立典章制度,规范治国策略。

然而,王建的养子悍将们却不能理解,自认为这天下是他们拼着性命打下来的,韦庄等人却为何身居要位?尤其是王宗佶,心中一直愤愤不平。王宗佶原本姓甘,是王建为忠武军卒的时候劫掠来的,后来就收为了养子。王宗佶成人后一直跟随王建南征北战,屡立战功。

王宗佶在王建诸养子中,年龄最长,自认为战功也最多,此时,他将相一身,不但不满足,反而越加专权骄恣、目空一切了。王建念其功多,也不与他计较。王宗佶却得寸进尺,毫不收敛,尤其是对舞童出身的唐道袭,根本不放在眼里,还因此对王建产生不满之意。王建称帝后,唐道袭便高居枢密使要职,王宗佶却仍然对他直呼其名,而且从不用正眼瞧他。唐道袭虽内心忌恨,但表面上对他更加恭谨。王建听说后,大为生气,怒道:“宗佶直名称呼我的枢密使,难道是想造反吗?”唐道袭趁机进言,说道:“王相公在朝中威望颇高,因此,许多旧将整日里聚集在他的府上狂饮无度,经常妄议朝政,对圣上也常有不敬之语。”王建忍无可忍,终于下旨罢免了王宗佶的中书令一职,改封为太师,其宰相之位则由翰林学士张格来接任。

王宗佶罢相后,对韦庄、张格、唐道袭等就更加心存怨望了,对王建的怨言也越来越多。此时,他见王建亲生之子皆已渐渐成人,而自己只是个养子,越来越没什么盼头了,便畜养死士,日夜与御史中丞郑骞、卫尉少卿李钢等密谋,意欲举事。郑骞献计道:“太师欲谋大事,必须先把军权握在手中,可先求为大司马。”王宗佶依计,连上三道表章,求为大司马,开元帅府,典掌六军。

王建问唐道袭是何意见,唐道袭故意言道:“太师功勋卓著,威望日隆,朝廷内外对其无不慑服,倒确实能统驭诸将,圣上不如就把军权交给他吧!”

王建听罢,疑心更重。次日一早,王建即宣召王宗佶上殿,想亲耳听听他是如何打算的。

人高马大的王宗佶故意身着戎装脚步铿锵地进了大殿,向王建草草施礼后,还没等王建问话,就大大咧咧地高声说道:“儿臣为公是朝廷大臣,为亲则是陛下长子,国家之事与儿臣自然是割舍不开的。儿臣也不会绕弯子,就直话直说了。眼下,咱们有许多大事须得尽早定下来:首先得赶快立一人做太子,父皇再不能拖拖拉拉了。父皇如果认为宗懿可以继承大统,就应该早早定下来,儿臣可以辅佐他,可以做元帅,掌管六军。一旦有事,宗懿年龄还小,儿臣决不会只顾谦让的虚名而不当国家重事的!父皇既已面南为君,就该安享清福,军旅之事就交给儿臣吧!请父皇准许儿臣开元帅府,铸六军印,如此一来,征兵发兵这些琐事,儿臣就可以代劳了。太子早晚之间只管安坐养身,握兵护卫之事就由儿臣来做。若如此,则大蜀可成就万世基业了,恳请父皇答应。”

由于王建的嫡长子王宗仁幼有残疾,王建只好先立其次子王宗懿为遂王,明眼人都知道,太子之位将非王宗懿莫属,因而王宗佶有此一说。

王宗佶如此明目张胆地索要兵权,王建心中自然大怒不已,但他也知道,王宗佶快言快语惯了,故而,他强压住怒火,温言劝道:“宗佶的意思,朕都知道了。宗佶少安毋躁,待朕与内外宰相商议后,再做决定,如何?”

王建口中的内外宰相自然是指枢密使唐道袭,宰相韦庄、张格这三个人了,王宗佶一听,当时就忍不住了,腾地一下就站了起来,大声质问道:“父皇这是什么意思?此事父皇一人就可以定了,何必要问他人?唐道袭一个小小的舞童,他懂什么?韦庄、张格两个前来避难的书生,又有什么资格来议论我王家之事?”

王建实在忍不住了,出言讥讽道:“满朝之中,难道只有你才够资格吗?”

王宗佶开始耍赖了,高声道:“反正父皇今天不答应,儿臣就不回去了!”

王建面色一沉,阴声问道:“这个军权,你是非要不可了?”

王宗佶毫无察觉,竟然一仰脖子,傲声说了两个字:“正是!”

王建突然起身,高声叫道:“卫士何在?王宗佶反相已露,给朕教训教训他!”

王建并不知道,众卫士早已事先得到了唐道袭的吩咐,就等着这个机会呢!王建话音才落,几个彪形大汉就冲入了大殿之内,抡棍就打,直击王宗佶要害。王宗佶一句“父皇,你真要……我的……命啊……”还没说完,就气绝身亡了。

王建一见,忙走下殿来,用手指一探王宗佶的鼻翼,这才知道他已经没救了,心中不禁大为后悔,恨恨地看了看众卫士,但口中并没有说什么……

当日,王建即下旨,以谋叛罪赐王宗佶自尽,贬郑骞为维州司户,李钢为汶川尉,之后,又将二人赐死。

不久,王建又下旨,立王宗懿为太子,立夫人周氏为皇后,立王宗懿生母张氏为贵妃,立徐耕二女“妙花夫人”、“花蕊夫人”分别为贤妃、德妃。

夹寨

王建称帝的消息传到大梁后,梁帝朱温不禁大怒,立时就要发兵征讨。敬翔力劝道:“西蜀地势险峻,更兼西有李茂贞、北有李克用相助,南边还有杨渥虎视眈眈,伐蜀实属不易。现在最要紧的还是赶紧把潞州夺回来,此乃兵家要地、大梁屏障。若得之,则兵锋可直指太原,太原李氏一灭,其余诸镇定当闻风披靡,如此,即可尽得天下了!”

朱温这才转过心思来,令人召陕州节度使康怀英火速回京。

敬翔见朱温怒气已经平息,又奏道:“陛下,尚有一事,需要明示。”

“何事?”

“陛下即位以来,苏循、苏楷父子甚为殷勤,微臣最近听说苏循朝夕相望宰相之位,不知陛下可有此意?”

朱温诡秘地笑道:“依卿所见呢?”

敬翔正欲开口,李振突然插话:“苏氏父子,名声太恶,决不可用!”

敬翔也道:“苏循,唐室之鸱枭,卖国求利,恶名远播,决不可以立于我煌煌惟新之朝!”

朱温道:“二位爱卿所言,正合朕意。”遂下诏道,“苏循、苏楷、高贻休、萧闻礼、张祎等,人才寝陋,不可尘秽班行,并勒归田里。”

苏循父子本来以为,他父子拥立新君,乃千古难遇之不世奇功,万没想到会有如此结果,又担心因自己之前为恶太多而获罪,父子一商量,只好西往河中投奔朱友谦去了。朱温听说后,也没再追究,只是遣人叮嘱朱友谦一定注意苏氏父子的动向,一旦发现他们有外逃的迹象,即格杀勿论。

康怀英一到大梁,朱温即令其率军西征潞州。临行之际,朱温亲往送行,并对康怀英嘱咐道:“潞州乃我必争要地,卿此去务必为朕取来。李嗣昭人物虽然短小,却颇能用兵,决不可轻敌!”

康怀英唯唯听命。

同类推荐
  • 龙须菜

    龙须菜

    秦台地区的芦笋,在兴衰成败的过程中,成就了不少百万富翁,也让一些百万富翁栽了跟头,甚至陷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龙须菜》就讲述了秦台大地上一群芦笋贩子的故事,有人因为芦笋暴富,有人因为芦笋破产的故事。秦台的芦笋基地确实垮掉了,但芦笋并未绝迹,后来又有了复苏的迹象。造化弄人,世间处处演绎着“盛极而衰”、“否极泰来”的故事。那段岁月逝去的并不久远,历史留下的痕迹还时常在秦台人的脑海中闪现。也许那些种植过芦笋、加工过芦笋、贩卖过芦笋、购买过芦笋、推广发展过芦笋的人,翻开《龙须菜》就能看到很多似曾相识的影子……
  • 没有指针的钟

    没有指针的钟

    《没有指针的钟》是卡森·麦卡勒斯令人印象深刻的长篇小说。一位奄奄一息的药剂师、一位白人法官以及他叛逆的孙子和两名黑人活的就像是没有指针的钟,疯狂地寻找着自我。这几个各有一段隐私的人,充当彼此生活的旁观者,他们的交集并非是因为相互喜欢,而只是因为过分的孤独。孤独或只因灵魂缺席,倘若有灵魂在场,孤独是否可以安放?失去什么都不可怕,唯有失去自我。
  • 探花之老裁缝的灵感

    探花之老裁缝的灵感

    改名叫“郁记”不过是三年前的事情,老葛认定这里还是姓唐的。从大清走到民国,老葛恶见身边的种种变故,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憋闷。唯独在这块金字招牌底下,唯独唐老板那张由盛而衰的脸面,才能让老葛感受到熨帖的归属感。可惜,现在连它也没了。老葛还是小葛的时候,就被人糊里糊涂地领过“茂昌”牌匾下的那道门。他记不得自己当初是主动跪下,还是让人按倒在地的。对于那副场景的印象模糊得像毛玻璃,大概意思是一个男人说了几声“好”,自己就算有师傅了。
  • 六人帮传奇(全集)

    六人帮传奇(全集)

    谁不知道温瑞安?他年轻时写的《神州奇侠》,《四大名捕》,侠义盖世,名扬海外。武侠文坛有四大与天王,开创者梁羽生,大宗师金庸,已经封笔,鬼才古龙,英年早逝,奇才温瑞安,他是古龙之后,新派武侠小说的重要作家。本书是武侠小说家温瑞安的又一力作,本书是温瑞安的现代武侠作品,以武侠笔法写现代生活,温瑞安是第一人,陈剑谁,牛丽生,史流芳,驼铃,温文,蔡四幸六位热血青年,有共同的理想,产出人间的补平,有共同的爱好,醉心于中国武术,于是他们都加入了国际反暴利组织:不平社。
  • 河

    他是被气息弄醒的。很暖和的一丝鼻息,在他脸上移动,伴着喉下吞咽的声响。他微微睁开眼,只见一对白眼仁,下面一个大鼻孔,有一张脸伏在上头。他一把就往那脸推去,坐了起来。那张脸快速地朝后晃回去,喉底嗯嗯地哼着。他搓了搓满是眼屎的双眼,才看清眼前的人——鬼仔。鬼仔蹬蹬腿,树杈似的坐门槛上,乜斜着看他,白眼仁里满是狐疑的目光,大约的意思是,你怎么可以在这里睡觉?鬼仔白皙的脸,下巴透出一点青皮,微明中显得很瘆人。
热门推荐
  • 万能进阶系统

    万能进阶系统

    年度最佳精品,亿人追读,创世第一火书!整条街最靓的仔,偶遇河神相赠万能进阶系统,一觉醒来竟变成了一名小学生,开始了他的开挂人生,有系统就是牛!
  • 一念沉沙

    一念沉沙

    “你青春又健康时,随时可以离我而去。但如果哪天你穷途末路,我得守着你。”这是我这辈子听过最美的谎言。
  • 中国经济大讲堂1

    中国经济大讲堂1

    《中国经济大讲堂》是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邀请我国高端人士,以通俗、生动的演讲形式,站在世界经济发展的高度,紧扣中国经济发展实际,纵论中国经济方略,向广大读者传递丰富的经济知识,解读中国经济政策的权威之作。对书对当前中国经济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进行了及时、深刻、有针对性的诠释,使各领域、各阶层人士都能从不同的角度,清晰、系统地认识和判断当前中国社会所面临的问题,进而精确地把握中国经济脉搏。
  • 青春:甜蜜

    青春:甜蜜

    古叶妤在父母出国时被安排进齐家借住。齐家父母常年不在家,一般只有齐家少爷——齐泽辰在家,所以她住进齐家等同于和一个素未相识的男生同居了!由于以前的学校太远了,所以她也因此转到了齐泽辰所在的学校。在学校时见到了自己初中的暗恋对象——陈浩沐,他依旧帅气阳光,而且两个人关系本来就不错,某少女的小春心又开始萌动了起来。
  • 魔法世界与外星科技

    魔法世界与外星科技

    “不知道,我什么都不知道。”“我只想回家。”承载着刘旭意识的半机械人艰难的求生在这个奇幻未知的世界。………读者必读:这是一部披着科幻外皮的奇幻,玄幻书。当然这不能否认是作者的手残导致点错了分类,签约之后才反应过来然而已经无法修改的悲剧。其实要真说起来也是有科幻元素的,应该说是个大杂烩乱炖系列。……本书前期重奇幻,玄幻。中后期才有更多科幻元素。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老舍散文集

    老舍散文集

    本卷收录了老舍各个时期的主要散文代表作《想北平》《猫》《趵突泉的欣赏》等。老舍的散文无论写人、写景、写情、写事,感情真挚,爱憎分明;简而明,短而精,通俗易懂,深入浅出,且幽默诙谐,耐人寻味。
  • 带着萌宠一起飞

    带着萌宠一起飞

    叶晞一辈子顺风顺水,一着不慎,却穿越成了任人欺负的小孤女,爷爷不喜,婶婶不爱,还要把她送给一个地中海当小老婆?本姑娘可不是会任人宰割的小丫头!爷爷狠心,婶婶恶毒?一个一个收拾!虐完极品亲戚,开始自己的锦绣人生。说我是废物?睁大你的眼睛看看,本姑娘才是真正的天才!小萌宠,妹控哥哥,走着走着突然发现自己有了金手指,身边还有一个百求百应的小美人!半途却意外发现,自己还有另一个身份?“小叶晞,你去做你的族长,我给你当上门女婿,如何?”如花似玉的美人谆谆诱导,朱唇轻启,冷冽花香浓郁。叶晞被美男蛊惑的红了脸,恩,看在他长得这么好看的份上,勉勉强强容易也不是不可以。
  • 林家染坊

    林家染坊

    早春的清晨,娘开门出来抬头望天的时候,就看见了大庙山的顶上飘着彩霞,霞光很灿烂地弥漫在大庙山的山头。一对百灵斜斜地飞过山梁上茂密的乌桕树林,落在古庙前千年柏树和紫荆树上。娘一下子乐了,娘一笑说,好天呀。娘的脸在霞光的映衬下显得更加娇媚。娘准备上山进香。一吃过饭,娘便领着柱儿上山。寺庙距家不远,直线距离也就四五里的样子。但山路崎岖,一进一出就绕了路程,要走上一阵。轿子只能停在山门前,人得拾级而上。时届立春,来往的香客很多。
  • 全球狙杀

    全球狙杀

    寒朗古武家传,是经验丰富的狙击手。一次任务遇袭,他的小队全部阵亡,侥幸存活的寒朗,立誓狙杀所有敌人!……大峡谷的风呼啸而过,远处狼群啃食着野牛,秃鹫盘旋紧盯腐肉。一只像猫的狗爬上沙丘,进入倍镜的视线之后——嘭!寒朗趴在伪装布下,如一块没有生命的岩石,血腥中,开启全球狙杀!欢迎大家入群:246057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