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叔嗣闻听王逵追到,连忙回军列阵迎击。王逵之军一路急追而来,早已筋疲力尽。两军交战不久,王逵的军士就抵挡不住了,只好后退,王逵连连喝止,潘叔嗣见状,趁机举弓搭箭,只听嗖的一声,一箭正中王逵咽喉,王逵落马而死……武陵守将闻听王逵死讯,连忙大开城门将潘叔嗣接进了城内,王逵之兵只好解甲归附。
众将劝潘叔嗣占据朗州,自称节度使,潘叔嗣却道:“潘某原本只是想求一条活路罢了,怎敢妄自尊大?为今之计,应当以督府归附长沙周太尉!”于是,潘叔嗣又率军退回了岳州,命团练判官李简率领朗州将吏去迎接周行逢。
周行逢到朗州后,李简劝周行逢道:“朗州是潘将军攻取的,太尉何不将长沙授给他呢?”
周行逢却道:“叔嗣奸杀主帅,其罪本当灭族。好在他得武陵而不占,其罪尚可宽恕。若再用他为节度使,天下人定会认为我与他同谋,周某将百口难辩!眼下,只宜以其为行军司马,春节过后再授给他节度使节旄,到那时就不会有人说话了。”遂以潘叔嗣为行军司马,同时命衡州刺史莫弘万临时掌管长沙,他则自称武平、武安留后,并遣使者至寿州行营奏知周天子。
潘叔嗣大为不悦,竟然称病不去赴任,周行逢对左右道:“周某也曾任行军司马,其权与节度使相差无几,叔嗣不满足于行军司马,难道他非要做节度使不可吗?”
左右劝周行逢道:“既然如此,不如就授给他长沙节旄,令其到都府受命,到那时,他还不就是案板上的肉了,还由得了他吗?”周行逢一想也是,便遣使告知潘叔嗣,准备让他出任长沙节度使,请他到武陵来受命。
潘叔嗣大喜,连忙收拾行装。亲友们皆劝他不要去武陵,潘叔嗣却认为自己一向视周行逢为兄长,而且二人一向交好,他是绝不会害自己的,坚持前往。然而,他一到武陵帅府,就被一群兵士拿下了,他大为恼怒,连声高叫着要见周行逢。周行逢缓步而出,厉声斥责道:“你本为小校,又无大功,王逵重用你为团练使,你却恩将仇报,弑杀主帅。我顾惜兄弟之情,不忍心杀你,以你为行军司马,你却不知足,竟敢违抗我命而不受任!现在,湖南境内已人情汹涌,皆言你犯上作乱,你说,我该如何处置?”
潘叔嗣无言以对,知道自己已难逃一死,只好说道:“事已至此,我也不敢求生了,只望周公看在你我以往的情分上,放过我的家人。”周行逢答应了他,潘叔嗣遂被斩首。
柴荣见过周行逢的使者后,遂以周行逢为武平节度使,制置湖、朗、桂等州军事。自此,湖南军政便归于周行逢了。
尹日就抵达杭州后,向吴越王钱弘俶宣布了柴荣的诏命,让他做好伐唐的准备,只待周师大举南攻,吴越即可发兵北上,共同夹击唐国。钱弘俶领命,当即集结诸军,屯于吴越、南唐边境之上,做好了随时北上的准备。
恰好此时有消息传来:南唐主李璟正在张榜安抚江南士民!苏州营田指挥使陈满对左丞相吴程言道:“看样子,周军已经大举攻伐,唐国人心已经大乱。我军若不乘时北上,错过时机不要紧,若是周天子怪罪,可就麻烦了。”
吴程深以为然,当即求见钱弘俶,并请求依照陈满之计立即发兵攻取常州。钱弘俶有些拿不定主意,只好召集众臣商议。右丞相元德昭极言不可,说道:“周天子诏书中说得明白,‘待朕诏书到时,攻常、宣等州’。唐乃大国,虽说屡屡败于周兵,但也绝不可轻视。一旦我军进入唐境,若周军没有攻过来,我军岂不就成孤军了?现今并无周天子命我出军的诏书,也无周军大举攻伐的准信,请大王暂且忍耐,待周天子诏书到了,我军再发兵不迟。”
吴程却认为机不可失,执意要立即发兵,钱弘俶虽然有些犹豫,但最终还是听从吴程的建议,分两路出兵攻伐南唐:一路以吴程为督帅,以衢州刺史鲍修让、中直都指挥使罗晟为军将,攻伐常州;一路以上直都指挥使路彦铢为主帅,攻袭宣州。
吴程率军进入南唐境内后,一路所向披靡,很快就攻占了常州外郭,生擒南唐常州团练使赵仁泽。
军报报至金陵,李璟大惊,又担心宣、润大都督燕王李弘冀太过年轻,并未经过任何战事,便遣使想将其召回金陵。
使者到达润州传命后,李弘冀正欲动身返回金陵,亲将赵铎对其言道:“燕王您身为主帅,一举一动都关乎军心,您一旦离开润州,全军必会生乱。”李弘冀深以为然,当即遣使奏请南唐主让他留在润州,同时分派诸将做好战守准备。李璟嘉其志向,准其所奏。
柴再用之子、龙武都虞候柴克宏,性格内向,沉默寡言,虽然为宿卫军军将,却整日里与宾客赌博、下棋、饮酒,从不言兵事,时人皆认为他没有将帅之才。李璟也觉着他不称职,此时便想把他改任为抚州刺史。柴克宏却不愿受命,说道:“当此国难之时,臣想效力于战阵之中。”其母也上表称柴克宏有其父柴再用之风,可以为将,并以全家性命担保。李璟为柴母之诚意所动,任命柴克宏为右武卫将军,命其率兵与袁州刺史陆孟俊会合,前往常州救援。
此时,南唐精兵全都在江北对抗周兵,柴克宏所率兵士只有四千多人,而且全是一些老迈不堪的弱兵,枢密使李征古也只拨给他一些朽坏、虫蠹的铠甲、兵器。柴克宏亲自去见李征古,想领取一些完好的铠甲、兵器,李征古却阴阳怪气地说道:“听令堂说,将军有乃父之风,所谓打仗在将而不在兵,将军又何需铠甲、兵器呢?”
柴克宏问道:“将士没有兵器,如何杀敌?”
李征古勃然大怒,大骂道:“你这乳臭未干的酒徒,竟敢如此对我说话!不是我不给你兵士、铠甲、兵器,我是怕给你多少,你就会糟蹋多少,还不是白白葬送了士卒性命、浪费国家财物!”
众人闻言,皆气愤不已,柴克宏听罢,却不言语,抱拳施礼之后就退出了。就这样,柴克宏率领着四千老弱兵出发了。不想,柴克宏刚到润州,李征古的使者就到了,说是让他赶快回金陵去,并让他将四千兵卒交给随后来接替他的神卫统军朱匡业。柴克宏无奈,正准备回金陵,燕王李弘冀却对他说道:“临阵换将乃兵家大忌,柴将军不必理会,只管前去应战,本王会奏明情由的,万事由本王承担。”并将自己的数百牙兵交给了他。
李弘冀当即上表,奏称柴克宏确有才略,常州危在旦夕,不宜临阵更换主将。南唐主李璟倒是同意了,但李征古还是不放心。
柴克宏率军直奔常州,半路上,李征古又遣使者召他回金陵。柴克宏忍无可忍,对使者说道:“我正欲破敌,你却来召我回去,定是奸人无异!”遂命左右将其斩首,使者高叫道:“我是受李枢密之命而来的!”
柴克宏道:“此乃军中,就是李枢密自己来,我也定斩不饶!”
李征古使者遂被斩首示众。
李璟应付周军已倍感吃力,不想在此时与吴越再生战端,于是遣中书舍人乔匡舜出使吴越,想要说服钱弘俶罢兵言和。柴克宏听说后,趁机用幕布将战船蒙上,让兵士们全部藏匿在幕布之中,声言去迎接乔匡舜。吴越巡逻兵士发现后,连忙向吴程禀告,吴程却道:“两国交兵,使者来往其间,这是常理,不必疑心。”没有出兵拦阻。南唐兵因此得以顺利登岸,登岸之后,便直奔吴越兵营杀去。
鲍修让、罗晟当年在福州之时就与吴程有隔阂,此次发军以来,吴程对二人处处为难,致使二人皆心存怨恨。因而,当南唐兵进入吴越军营后,罗晟故意不尽全力迎战,放纵南唐兵冲入吴程大帐。吴程见南唐兵突然出现在自己帐中,登时就吓坏了,跌跌撞撞地跑了出去。吴越兵见主帅逃走,军心登时大乱,士兵纷纷溃逃。所谓兵败如山倒,罗晟、鲍修让此时再想制止,已为时太晚。柴克宏、陆孟俊趁机两路并进,大破吴越之兵,斩首一万多级。
柴克宏大胜而回,恰好,前来接替他的朱匡业此时也到了行营,令朱匡业惊奇的是,刚刚大胜而归的柴克宏脸上竟无丝毫得意之色,而且对自己极为恭谨。
柴克宏当年曾为宣州巡检使,初到宣州之时,城堑破败不堪,也缺乏守城的器械,官吏们皆称:“自从田颙、王茂章、李遇相继反叛后,后人便都不敢修治城堑了。”柴克宏道:“时移事异,岂有此理?”遂将城墙、堑壕全修缮完备。因此,路彦铢率另一路吴越兵围攻了许多天,仍未能将宣州攻陷。吴程兵败的消息传到军中后,路彦铢担心唐兵自后来袭,只好撤军而回。
吴程逃回杭州后,吴越王钱弘俶大怒,当即罢免了他的所有官职。
捷报报至金陵,李璟大喜,当即升任柴克宏为奉化节度使。柴克宏趁机请求率兵去救寿州,李璟答应了他。不料,柴克宏率军刚刚离开金陵,就得了暴病,不到一日,即中风身亡,时年尚不满三十岁。
柴克宏英年早逝,令李璟大为哀痛,仰天大哭道:“天妒英才,难道上苍真的要亡我李家吗?”
连弩箭
柴克宏的英年早逝让南唐主李璟心中大为不安,总有种“天不佑唐,李氏气数将尽”的预感,便想与周天子“罢兵修和”,于是修书一封,想探听一下柴荣的想法,并特意遣泗州牙将王知朗前往徐州,请徐州节度使转送到柴荣大营,信中言称:“唐皇帝奉书大周皇帝,请求息兵修好,愿以兄长之礼侍奉陛下,每年运送财物以助陛下军费。”然而,等了好几日,也没见柴荣回信。
李璟大惧,只好再遣翰林学士钟谟、文理院学士李德明为使者,前往寿州军前,向柴荣奉表称臣,请求罢战息兵,并献上大批御服、茶药及一千两金器、五千两银器、两千匹丝锦、五百头牛、两千斛酒。
柴荣知道钟谟、李德明以善辩闻名,特意大布甲兵之后,才让二人觐见。二人进帐施礼后,柴荣也不问话,开口就说道:“听说你主自称是唐室后裔,自然与其他国不同,应当更知礼明义。唐与朕只有一水之隔,却从来没有派遣过一位使者前来修好,反而屡遣使者泛海北上,与契丹胡人相通。如此舍华事夷,请问,礼义何在?如今,你等前来劝朕罢兵,朕可不是六国愚蠢之主,你等也没有必要效仿苏秦、张仪之辈劝朕改念!你等回去之后,可告诉你主:他若是速来见朕,再拜谢罪,则可保无事;否则,朕定要观兵于金陵城中,借他的府库犒劳朕的大军!到那时,你等君臣莫要后悔!”
钟谟、李德明浑身颤抖,竟连一句话都没敢说。
柴荣命前武胜节度使侯章等攻取寿州水寨,并在水壕的西北角掘开一道缺口,将壕水引入淝水。如此一来,皮艇即可由淝水直通寿州城壕。柴荣不顾众将反对,乘坐皮艇强行进入寿州城壕中察看敌情。
刘仁赡一见,怒道:“周天子欺人太甚!我就不信,他还真是刀枪不入了!你们只管用‘连弩箭’射他!”
寿州城的‘连弩箭’乃刘仁赡请多名工匠设计制造的,箭矢极为粗大,箭杆就像屋椽一样,机座有一人多高,弹射装置极为精巧,需要四人同时用力方能发射。随着刘仁赡一句“发箭”,数十根巨箭带着破空之声向柴荣射去,正在护卫柴荣的王彦超不禁大惊,连忙挡在柴荣跟前举剑格挡,但还是有一支巨箭射中了王彦超的臀部,王彦超当场就昏死过去。
柴荣见势不好,忙令亲兵将皮艇划出城壕。
王彦超回到大帐后,方才苏醒过来。太医为其取箭,但因为箭头已经深入骨中,难以取出,王彦超喝了一大杯烈酒,对太医叫道:“尽管取箭,王某不怕!”太医只得破骨取箭,柴荣耳听得“咔嚓”、“咔嚓”的破骨之声,眼见得流了好几升的鲜血,再看看自始至终神色自若的王彦超,禁不住赞叹道:“过去我一直认为关云长刮骨疗毒乃小说家之言,今看彦超如此,方知不虚!”
柴荣趁大军围攻寿州之机,暗暗遣人去扬州探察,不久即得到回报:扬州此时尚无任何防备!柴荣一听,当即密令韩令坤率轻兵袭取扬州。临行之际,柴荣特意叮嘱他千万不要残害扬州百姓,也不要破坏南唐李氏的陵寝。
韩令坤领命,当即率军连夜衔枚疾进,当晚就抵达扬州城下。天亮之后,扬州城北门刚一开启,韩令坤即命白延遇率数百骑驰入城中。还没等守城兵士明白过来,白延遇即将城门占据了。韩令坤大喜,当即率后军进入扬州城。直到这时,南唐东都营屯使贾崇才发现周军已经入城了,只好率兵边放火烧城边逃出南门。此时,已被降职为东都副留守的冯延鲁也在扬州城内,却已无法逃离,只好将头发剪短,换上僧服,藏匿于佛寺之中,但还是被周兵擒获了。
韩令坤随即张榜安民。直到此时,扬州百姓才发现扬州城已为周国所有,竟是安静如初,丝毫没被骚扰。
前湖南节度使马希崇此时也在扬州闲居,闻听韩令坤已进入扬州,连忙前往拜见,并将爱姬留香献给他。韩令坤大喜,连忙遣使向柴荣报捷,并对马希崇大加赞誉,柴荣遂以马希崇为左羽林统军,以冯延鲁为太府卿。马希崇之子和王延政之子此时皆在扬州,柴荣特意诏命韩令坤厚加抚慰。
南唐主李璟闻听扬州失陷,不禁大惊,连忙遣园苑使尹延范前往泰州,将吴让皇之族迁往润州。尹延范到达泰州后,担心道路艰难,又担心杨氏变乱,竟将杨家六十多名男子全杀了。淮南百姓听说此事后,皆认为尹延范此举是李璟默许的,大为不满,竟有人作歌讥讽道:
江南鲤鱼已翻天,杨花为何犹摧残?
淮河之水已太浅,杨树为何根尽断?
李璟大怒,为平息谣言,只好将尹延范腰斩于市。
韩令坤乘势攻袭泰州,一鼓而拔之,刺史方讷逃奔金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