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09600000017

第17章 中国的风速 湿度和蒸发(2)

在山谷中,每当太阳升起,山坡渐渐变热,随之坡上气温也开始上升。但此时坡前同高坡上的自由大气因为空气不能直接吸收太阳短波辐射热量而并未升温。坡上大气由于气温高,密度小,气压便比坡前同高度上的大气低,于是气流便从谷中向山坡流来。山坡上各高度上气流都这样流来的结果,汇成一股沿坡向上流动的风,叫做谷风。夜间情况相反,坡上气温低于坡前同高度自由大气,气温低则密度大,密度大的冷空气沿坡下流,叫做山风(也就是形成河谷中地形性夜雨的山风)。山风、谷风,合称山谷风。

北京城区虽不位于典型的山谷里,但是北京城西有太行山,北有燕山,位于两山脉交界的谷口处,因此基本上也是一个山谷地形。其实,即使是一面山坡上,也会有这种周期性的风,道理也是一样的。白天吹沿坡而上的上坡风,晚上吹沿坡下流的下坡风,合称坡风。

由于坡上大气和坡前同高度上自由大气间的温度差和气压差值,白天大于夜间,因此谷风和上坡风风速便大于山风和下坡风。北京的上坡风就比下坡风平均大一级风力。

还有,山谷风和坡风,不仅在时间上是一天一个周期,而且在空间上也形成一个完整的环流圈。以谷风为例,它沿山坡升到山顶后,会掉头沿相反方向流到山谷上空,再垂直下沉(因而谷中昼晴)来补充谷风的上升气流的空缺,称为谷风环流圈。这种环流圈山谷的两侧都有一个。山风环流圈是由山风气流,谷中垂直上升气流(因而造成谷中夜雨)和谷中上空流向山顶的气流组成的,也是两侧山坡各有一个。

山谷会产生山谷风。可是如果山谷中流的不是水,而是冰,而且规模比较大,这时的情况就不同了。因为冰川上的气温恒定低于坡前同高度自由大气,因而冰川上全天恒吹下坡的山风,称为冰川风。珠穆朗玛峰北坡的冰川风就十分强盛,即使在离冰川末端3公里~6公里以下的河谷中,冰川风的年平均风速仍可达到6米/秒~8米/秒,最大曾达20米/秒。1966年3月~5月珠穆朗玛峰考察队曾记载说,“强劲的冰川风有时会飏起砂石,掀起帐篷”。

如果冰川面积进一步扩大,即不仅山谷里,连山顶上也都被冰川覆盖,那么,风又该如何吹呢?南极大陆和格陵兰不就是这样的地方吗?

这时,贴近冰面的空气,因为接触严寒冰面而冷却,密度增大。它就会像雨水下在起伏的地形上一样,沿坡下流,沿沟汇流。因此这种风过去称为“径流风”,或“外流风”。

不过,在南极内部地形比较开阔平坦的地方,风却并不严格服从地形,因为还有地转偏向力在起作用。而且纬度越高,风速越大,地转偏向力也越大。其结果是,实际风向要比沿重力方向向左偏转一个角度。例如,在南极点上,实际风向为38°。

在这里我们首先要说明一下南极点(南极点上有个美国南极站)上风向的特殊记法。因为如果按照气象学上的一般规定,在南极点上不管什么方向吹来的风,都应记为北风。但这样记没有任何意义。因此他们规定,以格林尼治经线为准,从这个经线上吹来的风记为0°,以此类推。例如南极点上最多风向为38°,就是风常从东经38°经线上吹来。但南极点实际坡向大约是82°,也就是风向向左偏转了大约44°。由于这种风向偏差一般只发生在贴近地面的强逆温层内,因此现在科学上不再称“径流风”,而叫“逆温风”。

冰川风和逆温风也是周期性风系。因为虽然从表面上看,冰川风和逆温风都是“一去不返”,实际上仍是一种山风环流圈,否则不断流失的空气从哪儿找到恒定的补充来源呢?另外,在风速大小上还是有昼夜变化周期的,即夜大而昼小。因为白天阳光照射到冰面上,会减小冰面上空气和坡前同高度上自由大气之间的温差。

以上几种风都是由山坡下垫面相对其坡前自由大气的冷暖即热力效应而形成的周期性的地方风。但地形也可以造成非周期性的地方风。下面主要讲焚风。但它们只是在特定的气压形势和地形下才能发生,并不像山谷风那样晴天小风天气中天天都可以有。

我们前面讲的气流爬山的故事实际上还没有讲完,这里要来结束它。因为它现在已经流到背风坡下部和山麓地带了。此时的爬山气流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从迎风坡上的湿润凉爽变成现在的又干又热,沿途强烈吸收植物叶子中的水分。最强烈的时候,使作物和草木叶子迅速发黄枯萎,像被火烤过一般,因此才得名“焚风”。

焚风的形成是因为气流在迎风坡上降下大量雨雪之后,水汽大大减少,常常越过山顶不久就雨止云消。而这种无云气流每下降100米要升温1℃之多,比有云气流要多升0.5℃。因此,如果爬山气流从迎风坡麓就开始有云,到山顶雨止云消,山脉高度为3000米的话,那么背风坡麓的气温就要比迎风坡麓高出15℃之多。而且由于背风坡气流中水汽又极少,因此气流中的相对湿度更因升温而剧降。这就是焚风又干又热的原因。世界上焚风最显著、最著名的地方是北美西海岸南北向的落基山脉东坡和欧洲东西向的阿尔卑斯山脉北坡。

焚风的害处是很多的。它不仅危害农作物,造成减产,而且易于引起火灾。阿尔卑斯山北坡19世纪中的几场著名大火大都发生在焚风期间,所以当地曾有在焚风期间严格禁火的规定。

但是,焚风也有益。因为轻度的焚风不成灾,又丰富了当地热量,有助于作物成熟。例如中亚山区的焚风可以使玉米提早成熟,不遭秋霜冻害,因此当地农民干脆称焚风叫“玉米风”。阿尔卑斯山北坡瑞士境内,只有受到焚风影响的范围内,葡萄和玉米才能成熟,影响不到的地方就不能成熟。焚风还使温带的瑞士庐塞恩湖地区的植物具有亚热带的色彩。落基山东坡的强烈焚风可以在一夜之间升温30℃,24小时内“吃尽”30公分厚的积雪,次日牛羊又可照常出外放牧。因此当地牧民称焚风是“吃雪者”。这个名称几乎全世界都知道,因为许多气象学书籍中都有记载。

五、中国相对湿度和水汽压的分布

在气象学中,相对湿度表示空气的干燥和潮湿程度。绝对干燥空气中相对湿度为零,水汽饱和的云雾中相对湿度为100%。水汽压则是大气中水汽造成的分压力,是大气中水汽绝对含量的一种表示。在数值上,相对湿度等于大气中实际水汽压与该湿度下饱和水汽压之比。

相对湿度对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健康都有重要影响。例如许多现代化工业生产车间、实验室等都需要恒温恒湿,否则会影响产品工艺和质量,或影响仪器设备性能。相对湿度过高,在夏季会造成人体闷热难耐,甚至中暑死亡;在冬季会造成阴冷入骨,加剧风湿、类风湿等疾病的病情等。

我国年平均相对湿度的分布形势,总的说来是东南高,西北低,从东南向西北降低。50%线大致通过二连浩特、银川、酒泉、托托河,止于拉萨略东地区。此线东南地区年平均相对湿度都在50%以上,大兴安岭北部、小兴安岭、长白山区大部以及烟台、郑州、西安一线以南地区还在70%以上。25°N~30°N之间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贵州大部、东南沿海以及云南最南部等广大地区,年平均相对湿度超过80%,其中许多地区年平均相对湿度可达85%左右,例如海南岛琼中、云南河口均为86%。

甘肃西部、柴达木盆地、塔里木、吐鲁番盆地以及大约90°E以西的青藏高原上,年平均相对湿度降到40%以下。柴达木盆地的冷湖(30%),阿拉尔(30%)和西藏噶尔(31%)都是我国最干燥的地区。但西北干旱地区中山区高处气候仍比较湿润,相对湿度还是比较高的,可达60%以上,例如天山中的巴音布鲁克高达71%。

如果说相对湿度好比海绵吸水,表示吸水的饱和程度的话,那么水汽压就表示空气中水汽的绝对含量的大小,它可以理解为水汽在大气总压力中的分压力,单位和气压一样,都是百帕。空气中水汽含量愈多,水汽压也愈大。

水汽压随气温冷暖而迅速变化,也随相对湿度高低而升降,气温愈高,相对湿度愈大,水汽压也就愈大。

一般说来,我国气温南暖北冷,相对湿度南高北低,所以我国年平均水汽压从北向南规律性地递增。例如,最北的漠河为5.6百帕,哈尔滨7.9百帕,进山海关增至10百帕以上,北京为10.6百帕,过淮河超过15百帕(上海16.3百帕),越南岭升到20百帕以上(广州22.1百帕),渡琼州海峡达到25百帕。中国年平均水汽压最大的地方就数南海诸岛,如西沙珊瑚岛28.8百帕和永兴岛的28.4百帕。海南其次,如三亚26.2百帕,等等。

气温随海拔增高而下降,所以水汽压亦随海拔增高而迅速降低。例如海拔397米的西安,年平均水汽压为12.5百帕,而海拔2065米的华山只有7.0百帕。水汽压也随相对湿度的降低而减小。因此中国年平均水汽压最低的地方就是高寒而干旱的地区。例如柴达木盆地的茫崖为2.3百帕,冷湖2.4百帕等。

最后例行说说相对湿度和水汽压的极值情况。因为我国盛行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风来自西北内陆,夏季风来自东南海上,因此相对湿度和水汽压,像气温和降水量一样,都有极为显著的季节变化,冬季极小而夏季极高。

同类推荐
  • 文明解密

    文明解密

    《我的第一本探索书
  • 天体观测之窗(天文科学丛书)

    天体观测之窗(天文科学丛书)

    宇宙是一块神奇的地方,太空是我们无限的梦想。高立来编著的《天体观测之窗》包括太阳的真面目、行踪不定的星星、瑰丽壮观的星云、五彩缤纷的彩虹、灰蓝色的巨蛋、令人惊奇的陨石、各种各样的怪云等内容,去伪存真地将未解之谜与科学研究结合起来,非常适合广大青少年读者阅读和收藏。
  • 化学:看不见的大变化

    化学:看不见的大变化

    陶制品是我国先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是人类生活跨入新石器时期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陶器是人类掌握的第一种利用化学手段而创造的人工制品。陶器的烧成是以自然物为原料,通过高温下的化学反应而创造出的新材料。在高温环境中,泥坯不但改变了它的自然物的形态,而且也改变了它的本质。
  • 地理:地球迷宫的真相

    地理:地球迷宫的真相

    千岛之国是指拥有上千个大大小小各种各样岛屿的国家,如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马尔代夫等。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由13667个大小岛屿组成,其中6000多个岛屿有人居住,因此有“千岛之国”的美称。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简称印度尼西亚或者印尼。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的群岛国,它横贯赤道,领土有190多万平方千米。它的面积居亚洲第四位,人口居亚洲第五位,但是,它的岛屿数却名列世界前茅,高达13667个,素有“千岛之国”的称号。
  • 天干与地支

    天干与地支

    金开诚编著的《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天干与地支》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古历法相关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天干与地支》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晚安,苏医生

    晚安,苏医生

    她是一名医术精湛的外科医生,在回来参加姐姐跟竹马婚礼时,被人设计注射了毒液,并将带有毒液的血献给了因为执行任务而失血过多的他。在她名声败坏,无助之时,他说:嫁给我,一切丑闻灰飞烟灭。得知她怀孕后,他却说:打掉。被阴谋围绕的他们该何去何从?是相爱还是相杀?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无限启示之旅

    无限启示之旅

    无限的世界万变不离其中,可谓包含所有,既有万能作弊器,有十二星座的黄金圣衣,空条承太郎的白金之星,无敌高达,还有EVA无形AT力场...而我们所处的世界是一段和平的插曲,名为“幻”,在我们所不知道的其他地方正上演了许多名为“真实”的战争,经历着生命淘汰演化的真理。在曾经队长杨大鼎的帮助下,活过惊变二十八天,又再度迎来一系列恐怖题材的世界观,《贞子》、《普罗米修斯》、《咒怨》...《生化危机漫长篇》,在这些不敢想象的恐怖片世界生存,作为杨大鼎的弟子,想方设法的活下去...金牛座男孩童乐天的无限冒险旅程,为了纯粹的生存目标拼命活下去?只希望某一天能从里面活出去...
  • All For Love

    All For Lov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有点好运气

    有点好运气

    当年照片上的小奶包活生生出现在陆易白面前,只是小奶包长大了,变得更加好看了。幼儿园时——“陆易白,我以后想嫁给你。”某个长得水灵的小姑娘害羞地捂着脸。“妈妈说我有老婆了,她叫林可,我很喜欢她。”小正太满脸严肃。高中时——“可可,我是你的老公酱~”帅气的少年娇羞道。“???”林可嫌弃。伪·青梅竹马伪·重逢真·甜
  • 官德

    官德

    怎样为官?怎样才能做好官? 本书从《资治通鉴》《史记》《左传》《论语》《孟子》等中华传统典籍中精选了320余则历史故事,旨在为官员提供向历史学习的资料,向历史要观念、要经验、要成果。 唐太宗李世民曾把历史比作一面镜子,说它照出了兴衰更迭。其实兴衰不仅是朝代,也包括个人命运。读历史,联系自己,可以达到正衣冠的效果。 习近平同志指出:“用权讲官德,交往有原则。”
  • 有个公公爱上我

    有个公公爱上我

    胸小无脑的倒霉皇上遇见英俊萧洒的风流太监,的爆笑小事情。
  • 方圆

    方圆

    一对希望得到自由和爱情而又“不相般配”的男女梁世云和林霞“不合时宜”地走在了一起,从而引来无数的责难和阻挠,然而他们并没有选择逃避与委曲求全,而是选择了“大逆不道”的私奔之路。
  • 爱人的头颅

    爱人的头颅

    《爱人的头颅》收录蔡骏早年中短篇小说十九篇。作者在时间和空间的迷宫中寻找永恒之爱,然而爱情之花花开有时,人类注定长怀无法解开的忧愁。“爱人的头颅”千年不朽,灵魂长驻其间,千年来他只爱一个女子;她与“爱人的头颅”长相厮守,直至进入坟墓,爱尽今生。神秘的白猫化作美女夜夜来伴,“恋猫”之人是否能放下南泉和尚的那把屠刀?烽火连天,“一封家书”一路平安,两地之人已生死相隔。白衣女子轻轻地绕过卫兵,走上了城门。她来到高高的城垛边,整个城池和城中央巍峨庄严的宫殿都在眼前。你们顺着长长的城墙根看过来,可以看到她缓缓拉动吊着人头的绳子,直到把那颗人头捧在怀中。
  • 孤独与容忍:季羡林说做人的学问

    孤独与容忍:季羡林说做人的学问

    季羡林先生一生阅人历事无数,岁月的磨砺馈赠他以无量的智慧财富。本书辑录了季羡林先生有关为人处世的文章,内容涉及孤独、压力、恐惧等主题。正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季羡林以其百年人生隽写世事人情,彰显中国士人的气节和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