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09600000021

第21章 中国的雾 雷 雹 霜 凇和沙尘暴(1)

雾、冰雹、霜、雷暴、沙尘暴、雾凇、雨凇,在气象部门统称为天气现象,归入“天气日数”栏统计。因此,我们都放到这一部分里一并叙述。

一、中国的雾

凡贴近地面的大气中,因水滴、冰晶等水汽凝结物,使能见距离降低到1000米以下者,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

雾对于飞机的起飞、降落都是危险天气;浓雾在陆地上也严重影响交通运输。世界上高速公路上经常发生的数十、乃至数百辆汽车追尾事故,也都发生在浓雾天气之中。雾必是航海三大危险气象条件之一,船舶没有安装雷达以前,海难事故中大多数是发生在浓雾天气之中。海雾当然也是海军水面舰艇和飞机演习和执行战斗任务的不利条件。但是海雾又是海上“青纱帐”,也有利于突袭敌人或迅速摆脱敌人的追击,世界上不乏这种著名战例。例如1940年33万英法联军,就是利用浓雾天气掩护,偷渡英吉利海峡,成功从德军包围圈中撤出的。

由于雾分布的局地性很强,所以中国各地雾日分布规律性较差。各地雾日相差很大,但东部大多数地区每年雾日都在5天~25天之间,西北干旱地区则多在5天以下。中国年雾日超过25天的区域只有长白山区、浙江沿海、四川盆地和湘黔交界山区等地区,闽北山区和滇西南山区年雾日还可达到100天以上。例如西双版纳的勐腊每年有雾日152.7天,闽西北太宁154.0天。

讲到大陆上的雾,不得不提到重庆。重庆处于长江和嘉陵江的汇合处,水汽充沛,气流潮湿;又因处在山区,因此气流只要稍一抬升,或者晴夜中辐射降温稍强便易凝结成雾,严重影响城市交通运输。原在市区白市驿机场20世纪中不得不搬迁到郊区的江北机场。所以重庆的年平均雾日虽只有69.3天,但却获得了“雾都”的称号(重庆在抗日战争中是国民党政府的陪都)。当然,它也是我国大中城市中最多雾的。“都”也可作为“城市”理解。

但是中国雾日最多的地方还是在高山之上,例如福建九仙山300.8天,浙江括苍山286.4天,金佛山270.6天等,都比勐腊和太宁要多得多,真可谓“云雾山中”。中国雾日最多的气象站还要数四川的峨眉山,年平均雾日多达322.1天,最少年也有308天,最多年份达338天,差不多天天有雾了。然而,就在峨眉山麓的峨眉气象站,年平均雾日却只有4.4天,有的年份还没有雾出现,山顶山麓雾日对比是何等的鲜明!

中国雾日最少的地区,发生在比较干旱的地区和热带海洋两种地理条件截然相反的区域里。干旱地区水汽少,雾日少当然可以理解,例如青藏高原上拉萨、昌都、定日等许多台站,建站90年来竟都没有出现过能见度小于千米的雾。中国年平均雾日不到1天的地区十分广大。奇怪的是,南海诸岛却也10年中难得出现几次雾,例如西沙珊瑚岛、台湾恒春每年仅0.3天,西沙永兴岛每年仅0.4天,东沙群岛0.6天等。号称“天涯海角”的海南岛南端的榆林港,甚至建站以来从未出现过雾,故有“无雾港”之称。这是由于热带海洋上一般冷空气难以到达,气温变化和缓,难以降到水汽饱和凝结的缘故。

以上所说主要都是陆地上的雾。海雾是我国另一大类的雾。它们的成因和陆雾完全不同。陆上发生的雾多数是辐射雾,主要是因为夜间地面辐射冷却,使空气达到水汽饱和所致。因此雾多发生在夜最长、气温最低的冬季,仅华南因秋末冬初正值干季因而多雾季延迟至1月~3月,还有东北和青藏高原因冬季严寒水汽过少,因而反以水汽较多的夏秋季节雾最多。

我国海岛和沿海地区雾的成因主要是平流雾,即南方暖气流到达北方较冷海面水汽凝结而成。暖空气自冬至夏逐渐北上,而我国沿岸的冷海流则自冬至夏逐渐北缩,因此我国沿海多雾区便发生规律性自南而北的移动。例如,我国南海和东海南部海面雾季在3月~4月,东海北部沿海在5月,黄海南部在6月,黄海北部就都在7月份了。

我国海雾最有名的要数山东半岛尖上的成山头。这里年平均雾日虽只有78.2天,但都高度集中在盛夏7月、8月。尤以7月23.8天为最多(最多年份有29天)。每逢夏季,浓雾几乎终日不散,只是在中午前后淡一阵,头顶可以见到阳光。因此这里虽然年平均雾日数并不名列全国前茅,但却因夏季多如此浓雾而获得了“雾窟”的称号。

雾在一日中的出现时间,大陆上因主要是辐射雾,因而一般多发生在夜间和清晨。沿海平流雾则日变化不明显,因为海水温度和水上气温变化都很小。我国雾的持续时间,除沿海平流雾可以终日不散,甚至持续数日外,大陆上辐射雾以云南西双版纳持续时间最长,其中一半雾日持续时间可达到6小时以上(但也没有超过12小时的)。不过,西双版纳的雾日和雾的持续时间近来分别都在迅速减少和迅速缩短。据当地分析,主要是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影响,即植被破坏的结果。

二、中国的雷暴

耀眼的闪电划破长空,隆隆的雷声震撼大地。气象站每听到雷声,就记这一天为雷暴日,不管是打了一声雷,还是打了几小时的雷(当然中间允许有间歇)。频频的雷击对于各种输电、通讯等线路和设备是有害和危险的。电气机车也最怕雷击,例如2011年7月23日,上海到温州的高铁,在温州附近因雷击失去动力,后续列车追尾,造成死39人,伤192人的重大事故。产生闪电和雷击的积雨云对于飞机来说是头等危险的天气,因为云内强烈上升或下降的气流,会使飞机失去操纵而失事。在飞机航线区域下方的气象站每小时要发一次航危(电)报,报告本地天气情况,积雨云就是其中的一个主要项目。

中国年平均雷暴日数的分布形势是南方比北方多,山区比平原多,陆面比水面多。中国雷暴日数最多的地区是云南南部和两广地区,因为这里纬度低,阳光热力强,地面高温,对流发达,容易形成产生雷电的积雨云的缘故。这里年平均雷暴日数可达90天~100天甚至更多。其中西双版纳和海南岛中部山区,年平均雷暴日可达120天以上。例如勐腊年平均雷暴日数为123.7天,儋县122.5天,景洪120.8天等,都是中国雷暴最多的台站。

青藏高原东部和横断山区中北部是中国仅次于云南、海南岛的多雷区,许多台站每年都可达到80天~90天,例如西藏索县年平均雷暴日数94.8天,那曲(黑河)每年85.2天。

从两广和青藏高原东部这两个多雷区向北,雷暴日数明显减少(广州平均每年81.3天)。中国东部地区大约北纬30°以北,青藏高原东部大约北纬35°以北,年平均雷暴日数就降到50天以下,一般为30天~40天左右(上海30.1天,北京35.6天,哈尔滨30.9天)。西北内陆干旱地区和青藏高原西北部雷暴十分稀少,一般每年只有5天~10天以下,例如柴达木盆地察尔汗每年平均仅1.7天,冷湖2.3天,新疆和田3.2天等都是中国雷暴最少的台站,这些台站有些年份甚至终年听不到雷声,例如柴达木盆地中的冷湖,1961年~1970年的10年中就有3年没有发生过雷暴。但热带海洋中雷暴之少也令人惊异,例如金门和马祖岛年平均分别只有11.0和13.6天;南海中的东沙群岛1926年~1936年的10年间每年平均只有7.2天。

热带海洋中少雷暴,原因是海洋上气层稳定,上下对流不发达,积雨云少。因此不仅雷暴少,云雨也比相邻大陆上少;干旱地区地面高温,对流虽然发达,但因水汽极少,因而难以凝结,更不易形成打雷闪电的积雨云。

雷暴的初终期。我国云南、贵州两省,以及109°E~120°E之间北起31°N~32°N南至福建两广中部地区,平均来说,都在2月份内初闻雷声,这是因为这时北方常有强冷空气南下,在冷暖空气相遇的锋面上经常发生锋面雷暴。3月份内闻雷的区域大体扩大到包括95°E左右以东33°N~34°N以南的广大区域。5月1日以前闻雷的区域,东部地区向北迅速扩大到内蒙古和东北大部,西部地区也向北扩展到青海南部和西藏东部地区;还有西北祁连山区、天山西部山区,4月份内也已开始初雷。全国在6月份内才能闻雷的地区仅仅限于准噶尔、塔里木、吐鲁番和柴达木盆地等干旱地区。这里空气干燥,水分缺乏,云都很少,更难得有积雨云形成而响雷。

西北干旱地区雷暴既少,结束也早。塔里木等干旱盆地平均在8月1日前后就已停雷了。有的年份甚至只有初雷而无终雷(即秋季未响过雷),或者相反只有终雷而无初雷。大约东部32°N以北,青藏高原32°N~36°N以北的多数地区都在10月1日以前终雷。11月份内终雷的仅限于云南省以及川黔两省局部地区。12月份内终雷的就只有云南最西南部的极小地区了。所以正是这里才是我国雷期最长的地区,例如耿马孟定平均1月27日初雷,12月2日终雷,初终期间日数达310天,最多雷的年份无雷期甚至只有20天。

雷暴既然是热力对流所引起,因此大陆上雷暴多发生在白天,主要是午后至傍晚之间。海上气层夜间比白天不稳定,因此海上夜雷反多于日雷。地形对打雷时间也有影响,山顶山脊等凸出地形下对流以白天最强,因此也以日雷为多;在多夜雨的高大河谷里,因为夜间常可有积雨云形成,因此也以夜雷为多,例如拉萨、河口等多夜雨的河谷盆地地形中,夜雷就是多于日雷的。

我国各地雷暴的持续时间(当然允许中间有间歇),一般都是短雷多而长雷少。南北方相比,南方雷暴既多,持续时间也长,例如广西钦州、东兴是我国雷暴最多的地区,它们持续时间≥2小时的较长雷暴出现次数每年平均为63.0次和84.3次(表6),而北方哈尔滨和北京仅分别出现6.7次和11.8次。钦州、东兴和西沙还有持续12小时以上的雷暴纪录,这多数是台风过境所造成。

全国雷暴最少的干旱沙漠地区雷的持续时间也短,例如青海柴达木盆地的冷湖从无持续2小时以上的雷暴出现,绝大多数短于1小时,而且很多是一个雷暴日只响一、二声雷。青藏高原上雷暴的特点是次数不少而持续时间不长,例如拉萨和黑河总次数分别为95.1次和133.4次,可与华南相比,但≥2小时的雷暴次数分别仅有5.1次和11.6次,又和北方相近。

三、中国的冰雹

冰雹是天上积雨云中掉下来的固体降水,一般为黄豆、蚕豆粒大小,但偶尔也有像乒乓球甚至鸡蛋大小的。冰雹是我国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虽说“雹打一条线”,持续时间也不长,但因来势猛,强度大,还常伴随狂风破坏,所以常给局地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甚至颗粒无收。

我国年平均雹日分布的形势,大体是,从东北到西藏这一条“东北—西南”向地带中冰雹多,其两侧的广大东南地区和西北内陆干旱地区(山区除外)冰雹少。

在这条多雹带中,青藏高原又是我国冰雹最多、范围最大的地区。川西高原及以西的大部分地区每年都有8天以上冰雹,最多中心位于拉萨以北的西藏东部地区;黑河(那曲)每年平均有34.5天冰雹。青藏高原最东部即川西高原和青海东南部地区是全国冰雹次多中心,例如四川色达每年也有27.2天。

天山及祁连山区。祁连山区东段每年可有10天~15天冰雹。天山西段5天~10天以上,个别站如昭苏甚至有23.7天,是除青藏高原以外全国冰雹最多的地方。

山区冰雹多的原因,主要是山区地形复杂,阳光下受热不匀,受热多的南坡等区域,气流上升运动强烈,易于形成积雨云,因而产生雷雨冰雹天气的缘故。

广大东南地区和西北内陆干旱地区是我国冰雹最少的地区。具体来说,西北内陆诸干旱盆地、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四川盆地,10年中冰雹总天数还不到4天~5天,台湾、福建沿海和两广大部分热带地区,10年中更不到2天,甚至从不出现。这是因为干旱地区空气太干,云都很少,更不用说形成下冰雹的积雨云了。热带地区则因零度层很高,低层气温又暖,积雨云虽多,但冰雹常不及地就已融化并分散成为雨滴的缘故。

我国最早降雹日期大体上从南向北逐渐延迟:黔、湘和滇、桂、赣、鄂诸省及其附近地区,一般在1月份~2月份内出现初雹;东南沿海地区、四川大部和陕南等地区,初雹多在2月份~3月份;东部35°N以北和西北内陆地区,大都在4月份,青藏高原大部、大兴安岭北部和北疆局部山区,因升温最迟,晚至5月始见初雹。

降雹结束日期是北方早,南方迟:北方大部分地区中8、9月后冰雹就不再出现;东北平原大部、华北大部、西北东部及青藏高原大部地区,十月以后就不见降雹;西南大部、华南大部、长江中下游大部等地区结束最迟,11、12月份仍有可能降雹。

我国冰雹最多的季节,大致分为四种类型。东南地区主要是春雹型,全年以2月~4月或3月~5月为最多。北方主要是夏雹型,5月~9月或6月~9月中冰雹最多。少数地区还有春夏雹型和双峰雹型。

我国大部分地区中都曾发生过一天中有二次降雹的情况,湖北五峰1964年2月7日这一天中曾断断续续降雹达9次之多。

同类推荐
  • 野马之舞(野生灵三部曲舞)

    野马之舞(野生灵三部曲舞)

    野生灵系列多是关于野生动物的记录和描述,这是作者戴江南在与自然万物的耳鬓厮磨间生出的大欢娱大忧伤,她带着人们徜徉在自然之中,在阿拉套山的悬崖旁观察金雕,在青格里河畔看蝴蝶,在天鹅湖畔驻足,在艾比湖畔与迁徙的鸟儿作别……她将一切自然生灵视若亲朋,以细腻亲和的笔触写下了一部当代自然传奇。同时,本系列作品对普及科学知识、宣扬自然美均有较高的意义和价值。
  • 水母与蜗牛:一个生物学观察者的手记(续)(刘易斯·托马斯作品集)

    水母与蜗牛:一个生物学观察者的手记(续)(刘易斯·托马斯作品集)

    这是刘易斯·托马斯的第二本随笔结集。书名The Medusa and the Snal 7,来自本书中一篇文章的题目。Medusa(美丢莎)是希腊传说中三大妖怪之一。她的头发是一条条蛇。有一个属的水母长有触手,像那妖怪的蛇发,因而得名。所谓Snail,是一种海生的蛞蝓,裸鳃类,没有壳。那篇文章,讲的是那不勒斯海水域中那一个特殊种的水母和那一个特殊种的蛞蝓结成共生关系的故事。刘易斯·托马斯一直关注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共生、依存和合作的现象。共生与合作是他第一本书的主题之一,也是这第二本书的主题之一。
  • 地理:地球的全面堪测

    地理:地球的全面堪测

    美国的死亡谷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和内华达州的接壤处。山谷两侧皆是峭壁,地势十分险恶。1949年,有一支寻找金矿的队伍误入谷中,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出来。即使是逃了出来的极少数人,没过几天后也相继死去了。然而,这个人类的死亡谷却是飞禽走兽的天堂。时至今日谁也弄不清楚这条峡谷为何对人类如此地无情而对动物却是如此地厚爱。
  • 人类的家园

    人类的家园

    本书是一本专属于房龙的、不同于传统意义的地理书。它打破了常规地理书的写作方式,紧扣“人”的观念,将人的活动和重要性提升至首位,自始至终关注的是“纯人”的那一面——科学、艺术、商业、宗教和政治,从历史的高度阐释了人与地理以及地球的关系,生动地演绎了“人文地理”这一概念。
  • 科学进化史

    科学进化史

    本书是一部科学发展的全景史,是在英国BBC电视系列节目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作者追溯了科学的发展,并将科学视为人不同于动物园的主要特征。书中历数不同时期人类的得大发明,从结绳记事儿到几何演算,从牛顿力学到狭义相对论。作者认为知识的进步均可视为人类试图理解自然,并控制自然的努力。作者对每一重大思想理论,均予以深刻的评价,并力图将自然背后的规律以常人可以理解的语言展现出来。本书不仅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将读者带入一个科学世界,而且还将读者带入一个全新的文明世界。
热门推荐
  • 一切从零开始的异界生活

    一切从零开始的异界生活

    孟楠来到了一个满是魔物的世界,在这里只有魔物。人类?那是什么?不存在的!好在他有人物抽奖系统,达成成就就能够抽奖一次。新人礼包,免费抽奖一次~首抽SSR,单抽出奇迹。开局一只斑,地盘全靠抢?第二次抽奖,纳兹?多拉格尼尔!看着眼前的纳兹,孟楠拍了拍他的肩膀。“为了我们美好的未来,只能先让你负责炼铁、炼钢等一系列的火力问题了。”第二天,纳兹出门抓了一群炎狼回来。孟楠看着纳兹,说道:“你这下岗速度可够快的。”本文种田流,使用各个人物的能力跟异界魔物的能力建设城镇的欢乐故事!建设城镇,征服异世界,一切从零开始!注:设定以本书为准,不喜勿喷。
  • 杜兰特和斯隆:通用汽车两巨头传奇

    杜兰特和斯隆:通用汽车两巨头传奇

    他们在各方面都正好相反。威廉·克拉波(比利)·杜兰特,一个从高中辍学的学生,是个浮夸的梦想家和赌徒,重视人际关系,喜欢冒险。而小阿尔弗雷德·斯隆则是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的工程师,是严厉的管理者和经理人,重视数据和逻辑(当然还有利润)。比利勇敢地蔑视当时的工业和金融巨头,奋然创办了通用汽车公司。斯隆则将其转化为世界上最大而且最成功的企业,不管怎样,今天,全球各个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员工都还在应对他们两个入在20世纪前50年所创造的那些先例的影响。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怕什么前途未知,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

    怕什么前途未知,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

    每个人都会经历自我挣扎的成长黑暗期,我也曾像你一样迷惘。但我们不要失望,我们不要丢掉那颗永远敢期待、永远敢拼搏、始终对一无所知的未来满腔热忱的少女心。管这世界拿多少妖魔鬼怪在我们面前示威,我们将披荆斩棘,发光如星,一路高歌,一路昂扬。直到我们找到最重要的那扇门,然后打开自己。
  • 汤包与烧麦

    汤包与烧麦

    唐垣第一次注意到班里有绍小咪这号人物的时候,是在高二下半学期的数学课上,班主任一进来就调了几个人的位置。唐垣个子不算高,一米七五左右,高二文理科分班后,就一直坐在第二排,三人一排,他坐中间,隔壁俩爷们,这片属于学霸区,唐垣一直在班里前十名。
  • 不死邪帝

    不死邪帝

    一本绝世禁书,一把埋藏于绝地的断剑,一个被诅咒的少年。却看气势纵云霄,冷眼笑苍穹。天怒,乾坤颤;我怒,天地亡。好男儿,狂则风云变,傲则万古尊。
  • 西贡往事

    西贡往事

    一个雨天傍晚,我揣着小如猫咪的行李袋敲开了那所房子。房子有些黯淡,湿乎乎的药水味儿弥漫了整个房间。狭长的暗白色的横棱格木窗隐约透出的光映穿了她的半边脸。她用有些嘶哑的声音唤我道:“进来吧。”说的是中文。放下行李袋,随着她穿过走廊去盥洗室洗脚洗脸。那么小的房子,走廊却长得惊人。脱了鞋,光着脚跟着她白色的奥黛裙裾走动时,直让人觉得像是穿过了沁凉的长颈鹿脖子。我的房间在长颈鹿脖子的另一头。“澡,你会洗?”“会。”我说。
  • 霸天帝尊

    霸天帝尊

    武者,逆天而行,篡天改命,生死之间,未必定数。天龙帮少帮主伍云本是已死之身,却融合两大圣体,命运逆转。踏天才,虐妖孽,暴打天骄。他仍旧霸道,却踏出了不一样的至尊之路!
  • 神域争霸

    神域争霸

    恶灵,躲在暗处监视着整个大陆,在所有灵性生物意志薄弱的时候诱惑他们,走向堕落的深渊。麦尔,四百年前神秘消失的将军,再次出现时,却顶着“卑鄙的叛徒”、“恶魔异端”等称号;他能否让人们相信真相,解暗灵族之危?封印的龙族血脉,能否解开?宿命预言,能否成真?历尽万劫,争霸神域,能否独尊?
  • 至尊萌娃圣帝抱一抱

    至尊萌娃圣帝抱一抱

    “圣帝~你这是要干嘛?”萌宝长大成人,一脸邪魅的看着面前的男子。某帝勾唇,“养宝千日,用宝一世,过来宽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