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09600000006

第6章 中国的气温(2)

吐鲁番非正式的地面最高温度,是1974年7月14日杨步正等工作人员在一次野外考察中测得的82.3℃。据记载,蛋白质在80℃以上开始凝固,所以1966年夏季,他们在另一次考察中把几个鸡蛋埋在五星公社卫星大队沙堆阳面的沙面下。40分钟后回来,蛋已熟,只有少数一点蛋黄还未完全凝固。可见只是时间问题。这就是吐鲁番气象站的“埋沙熟蛋”故事。

大家可能听说过吐鲁番盆地中有座火焰山,夏季白天好像在熊熊燃烧一般。其实这主要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并非说明这里气温最高。因为夏天烈日把地面晒烫,地面受热空气猛烈上升,上升空气中空气密度很不均匀且变化迅速,所以透过这层大气幕看对面由垂直平行沟壑组成的红色山坡,便真像缕缕烈焰在燃烧一般。

最后一点要说的是,为什么西北干旱大地中,独吐鲁番盆地最热呢?这是因为气温是随海拔降低而升高的,吐鲁番盆地是我国海拔最低的地方。我们前面提到的出现49.7℃的我国高温新纪录的艾丁湖底,海拔在海平面以下150米。

不过大家也不必担心吐鲁番人如何能受得了如此长期“高温烘烤”。因为有利于白天升温的盆地地形,也有利于夜间降温。吐鲁番最热7月的清晨,最低气温仅25.1℃(6、8月分别只有22.9℃和22.6℃)。不过就是这样,吐鲁番前半夜常常还是热得睡不着觉。例如1982年6月23日夜12时(地方时)气温仍然高达35.8℃。在没有空调的大热日子里,人们不是露宿在平坦而又有半人高围墙的房顶上,便是把床(无蚊子、无露水,不用蚊帐)搬到自己的庭院中。这是我当时亲眼所见。

六、中国夏季最闷热的地方——长江中下游地区(蒸笼高温)实际上,我国夏季有两类高温天气,除了新疆吐鲁番盆地的“火炉高温”外,还有另一类典型高温天气,我称之为“蒸笼高温”。因为在这种天气中,说得严重点,就像在蒸笼中一般,又闷又热。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淮河以南、南岭以北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也包括四川盆地的东南部(以下有时简称“江南”)。

不过,说起温度数值来,蒸笼高温区要比吐鲁番火炉高温区低许多。以区域中部的长沙、南昌为例,这里7月午后最高气温平均一般还不到34℃,比吐鲁番要低6℃多,最高气温35℃以上的年平均高温日数还不到30天,更比吐鲁番少了约70天之多。为什么同样在晴空烈日下,纬度比吐鲁番低许多的江南气温反而升不高呢?这是因为江南是水乡,太阳热量大量用于水分蒸发,遏制了地面温度上升,气温自然也就升不高了。

那么,为什么江南地区蒸笼高温的名气又反比吐鲁番火炉高温大得多,以致出现了诸如“三大火炉”之类的说法呢?

原来,江南夏季气温虽不是特别高,但是空气相对湿度却很高。相对湿度升高的结果,人体在高温下的主要降温措施——汗水蒸发散热的效率就大打折扣,最终有可能导致体温升高而发生中暑,甚至死亡(但干热易于忍受,所以我们几乎听不到吐鲁番有热死人的事)。

我是江苏苏州地区太仓市人,对南方蒸笼高温深有体会。正如唐代范登《壮江南·季夏》中说,“江南季夏天,身热汗如浆。蚊蚋成雷泽,袈裟作水田”。但问题是,即使汗流浃背,可仍不凉爽,夜间常汗湿枕席整夜难眠。由于体力消耗大而食欲又不好,以致过一个夏天要瘦掉好几斤肉,当地称之为“疰夏”。

我国江南“蒸笼高温”的原因,主要是从春至夏,西太平洋上的副热带高压逐渐西进北上,直接控制江南的结果。江南纬度低,太阳高,副高压控制下天气晴朗,烈日下本已如烧如烤,再加上高气压中气流下沉,额外增温添热。因此,在天气图上,地面最高气温35℃以上的高温区和高空副热带高压(5880位势米)区常常如影随影,相当重合。这也就是为什么华南虽位于江南之南,但35℃高温日数反较江南少的原因所在。例如,南宁年高温日数只有15.6天,广州甚至不到10天,而南昌和长沙反分别有27.7和29.9天之多!

前述“三大火炉”指的是南京、武汉和重庆。其实它们并不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和四川盆地中最热的“火炉”。为了简明,我们以日最高气温35℃及以上日数(高温日数)为指标进行比较。南京、武汉、重庆三地年平均高温日数分别是15.8天、21.0天和34.8天。可是在长江中下游这个高温大火炉里,年平均高温日数超过35天的不在少数,甚至超过40天。例如,福建永安40.4天,南平40.5天,江西贵溪和浙江丽水42.7天,湖南衡阳42.9天,福建建瓯甚至达到46.4天,且这些地方夏季的相对湿度也和“三大火炉”差不多。

事实上,南京、武汉、重庆“三大火炉”之说,主要是历史上文人渲染所致。因为过去没有气象观测加以比较,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事。

但我认为需要指出的是,“三大火炉”中“火炉”的提法是不科学的,因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中是“蒸笼高温”而非“火炉高温”。因此,我们应该把“三大火炉”更名为“三大蒸笼”,或“三大桑拿城”。因为这才真正符合客观事实。而把“火炉”这个称号还给吐鲁番。因为只有它才是我国夏季名副其实的高温冠军,兼具高温和干燥的最热“火炉”。

七、“冬冷夏热春秋急”——中国平均气温年较差分布寒冬腊月,特别是当强冷空气南下时,除了华南沿海和云南南部地区以外,中国大陆其他地区都得穿上棉衣,东北、内蒙古、新疆北部和青藏高原上还得穿上皮衣御寒。可是到了盛夏伏天,不用说江南地区酷暑炎夏,就是华北平原也是很热的。东北平原夏季地区也还多有夏热日子。冬冷夏热,这是中国气候的主要特点之一。

在气象学里,一个地方全年最热月平均气温和最冷月均气温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例如,广州隆冬1月平均气温13.7℃,盛夏7月平均气温28.4℃,气温年较差为15.1℃,这比起世界上同纬度其他地区已属很大,但在中国来说还算是小的;上海1月气温3.5℃,7月气温27.8℃,年较差已增大到24.3℃;北京1月、7月平均气温分别为—4.6℃和25.8℃,年较差突破了30℃;哈尔滨虽然只比北京高约6个纬度,可是因为1月平均气温比北京急降14.8℃,所以气温年较差已超过40℃大关,达到了42.2℃。

但是,哈尔滨的年较差还远不是全国最大的。黑龙江边的嘉荫1月气温—28.5℃,7月气温20.9℃,年较差49.4℃,在中国气象站中数第一;漠河1月气温虽比嘉荫还低2.4℃,可7月气温比嘉荫低2.5℃,所以年较差比嘉荫低0.1℃,列第二。总之,中国年较差最大的气象台站都在东北地区的最北部。

看了前面两段,大家也许已经总结出气温年较差分布的规律是从南向北增加。这也是世界上的普遍规律,因为夏季气温向北降低的速度总是远比冬季慢。中国黑龙江省、内蒙古东北部、新疆准噶尔盆地、吐鲁番盆地的年较差都可以超过40℃,济南、太原和西安一线以南降到30℃以下,福州、桂林和贵阳附近已在20℃以下,西双版纳南部、海南岛南部、台湾中南部和南海诸岛还不到10℃。中国年较差最小的地方也就出现在这里,例如西沙永兴岛年较差仅为6.0℃,南沙太平岛更只有2.7℃。

如果我们再南下到北纬10°左右以南的南沙群岛,那里的气温变化已经不是一年内一高一低的单波形,而是二高二低的双波形,全年最热在5月,次热在10月,7月和1月是全年最凉的季节。不过赤道及其附近地区年较差特小,一般不超过2℃~3℃,还远没有清晨和午后之差(即日较差)来得大,因此这些地区里有“夜即热带之冬”的说法。

气温年较差越大的地方,春秋季节中的温度变化也越快。比如广州4月比3月平均气温只升4.1℃,10月比9月只降3.2℃,而上海分别为5.7℃和5.6℃;北京更大,为8.6℃和7.0℃;哈尔滨比北京还大,分别为10.8℃和11.3℃。但中国春季升温最快的地方是嘉荫和牙克石,它们4月份比3月份分别猛升14.5℃和14.4℃之多;秋季降温最快的要算黑龙江漠河,从10月到11月,平均气温陡降16.5℃之多。

春秋季节升降温一快,自然界的春秋季长度就缩短了。所以,北方的春季,例如北京,树木发叶很快,在一般年份里只要10天左右,人行道旁杨树的树叶就会从无到有,从嫩黄到绿,整整齐齐。同样,北方秋季落叶也很痛快,甚至有时一场强寒潮下来,一夜之间把北京全市的绿叶都给冻成青枯了,大风一刮,落叶满地,踩上去脆裂有声,久之连路也成了青的。不过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进入暖冬期以后,这种现象便已经久违了。

八、“早穿皮袄午穿纱”——中国平均气温日较差分布图6中国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分布午后最高气温和清晨最低气温之差,称为气温日较差,表示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幅度。例如,以年平均而言,广州午后最高气温26.2℃,清晨最低气温18.7℃,年平均气温日较差是7.5℃。上海年平均气温日较差也只有7.7℃。北京午后最高气温平均17.5℃,清晨最低气温6.3℃,年平均气温日较差11.2℃。哈尔滨日较差比北京还略大些,为11.8℃。

我国年平均气温日较差的分布,大体上说,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以及北方沿海地区都小于10℃,其中北方海岛和南方大部地区还在8℃以下,南方海岛更在6℃以下。南方陆地日较差之所以较小,主要是因为气候湿润云雨多。云雨一多,白天日照少,蒸发又耗热,最高气温升不高;云雨一多,夜间云蔽天,对地面起保暖作用,最低气温降不低。我国气温日较差最小的地方是南海诸岛,例如西沙年平均最高气温28.7℃,最低气温24.9℃,平均日较差仅3.8℃。

越过淮河、秦岭,北方云雨较少,气候变得干燥。白天阳光曝晒,少有水分蒸发降温;夜间又少云,散热快,年平均气温日较差迅速升到10℃以上。东北因尚较湿润大致在10℃~13℃之间,华北10℃~15℃。西北地区气候最为干燥,天气又极为晴朗,因此大部分地区在14℃~16℃之间,少数地区甚至高达18℃以上。这些地区中,不少日子气温日较差可以超过20℃~24℃。

例如,2008年8月2日~3日,前述“极限探索”考察中我们安装在吐鲁番盆地的底部,即艾丁湖底(是时湖水干涸)海拔负150米的临时气象站曾观测到气温日较差高达24.6℃之多。这样,在艾丁湖底的春秋季节里,有些日子里气温日较差便可达26℃左右,因为吐鲁番气温日较差,秋季平均可比夏季高1.5℃左右。这样,艾丁湖底秋季午后最高气温可升到30℃左右以上,而清晨最低气温又可以降到4℃左右以下。这样的日子岂不真可以“早穿皮袄午穿纱”。

奇怪的是,在平均日较差只有8℃~10℃的低海拔华南湿润地区,却也可有25℃以上的巨大日较差出现。例如广东梅县(属较宽的河谷盆地地形。这种地形,有利于增大气温日较差),1955年1月13日强寒潮前锋刚过,天气晴稳无风,清晨出现了—5.0℃的低温,可是强热的热带阳光却使午后最高气温升到了21.7℃,即这一天的气温日较差高达26.7℃。在低海拔湿润气候中能有这么大的日较差出现,也属世界罕见的了。

但是,我国气温日较差最大的地方还不是在西北干旱沙漠地区,而是在青藏高原上。因为高原上大气稀薄,大气中云和水汽又少,因此白天太阳辐射特强,气温升得高,夜间地面缺乏厚厚的大气被子保暖,向天空的辐射冷却强烈,气温降得低,年平均气温日较差普遍在16℃或以上。特别是高原上河谷、盆地之中,白天阳光热量集中,不易散失,使气温升得更高,夜间则还有从坡上流下来的高处冷空气,因此高原盆地地形中便诞生了我国气温日较差的最高纪录。例如珠峰脚下定日盆地中的定日气象站(海拔4300米),观测到的年平均最高气温10.2℃,平均最低气温—8.1℃,年平均日较差高达18.3℃,比同纬度东部地区高出约10℃之多。其中12月份平均最高气温4.0℃,平均最低气温—19.8℃。月平均日较差高达23.8℃。1967年1月13日最高气温7.1℃,清晨最低气温低到—23.5℃,日较差超过了30℃!

至于中国一天的日较差最小有多小,出现在什么地方,这个问题也很少有人去研究。不过我1966年3月在黄海中的一个小岛上参加“四清运动”工作组,负责岛上大陆岛海洋水文气象站“四清”工作,记得曾有2天~3天连续刮不大的南风,温度表上的水银柱整天维持在4℃左右,估计这两天的气温日较差不会超过0.5℃~1.0℃。当然,1℃~2℃左右的日较差相信每个海岛站上都是能够出现的。

同类推荐
  • 地里万千

    地里万千

    《我的第一本探索书:地理万千》对地球的构造以及著名山脉、冰川、盆地的形成进行了细致的展示,对生态资源、人文环境、地球资源等方面的情况作了详尽的介绍。
  • 地理概况(上)(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卷)(中学卷))

    地理概况(上)(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卷)(中学卷))

    小学生们可以跟随本书巡游世界地理,踏遍大洲,游遍大洋,饱览全球的壮丽风景,了解地质环境的变迁,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小读者们足不出户,将天下风貌一览无遗。浩淼的宇宙,蔚蓝的星球,风雨云电的洗礼,沧海桑田的变迁,神秘的自然地理待我们探索;杏花春雨江南,骏马秋风塞北,960万平方公里江山如画,中国的每一寸土地待我们了解;更有五大洲风情、黄白黑皮肤的民族创造的精彩纷呈的地区文化待我们追寻。
  • 动物奥秘追踪

    动物奥秘追踪

    书中记述了许多有关动物的知识,也涉及到一些引人关注的话题。本书作者对动物的习性等有较为深入的了解,是一本不可多得的青少年科普读本。
  • 太空探索前沿(天文科学丛书)

    太空探索前沿(天文科学丛书)

    高立来编著的《太空探索前沿》包括宇宙中的长城、宇宙里的岛屿、宇宙中的黑色骑士、宇宙里的四大天王、宇宙中的黑洞、等内容,去伪存真地将未解之谜与科学研究结合起来,非常适合广大青少年读者阅读和收藏。
  • 生物化学教学目标考评手册

    生物化学教学目标考评手册

    《生物化学教学目标考评手册》按单元列出教学目标、考评测试及科学素养读物。教学目标部分对生物化学课程的内容设定了三个不同程度的目标一一掌握、熟悉和了解。“掌握”的内容,要求学生能全面理解,重点记忆并能融会贯通;“熟悉”的内容,要求学生能理解和记住概念与特点;“了解”的内容,只扼要介绍有关知识概念或通过学生自学来认识和理解。
热门推荐
  • 修仙从喷我开始

    修仙从喷我开始

    此书有毒,谨慎入坑!古天面漏凶光,抓住对手的衣领,大喝一声:“说,喷不喷我?”“大哥,我错了,我喷,我一定喷,只要你饶我一命,我喷到吐血为止。”“嗯,这就对了。”从此,修仙界流传一个传奇,说有一个高人,有一种特殊嗜好,喜欢让别人喷他,而且还是当着面的那种喷。
  • 协议闪婚

    协议闪婚

    他,有着傲人的身份和尊贵俊美的外表,邪恶冷酷,时而温柔时而冷漠,怪人一枚!一向视女人为无物,因为不堪父母的唠叨,于是接受那个女人的建议,协议结婚。她,新时代女强人一枚,为人低调冷漠无比,凡事好强,不喜欢靠别人。男人在她眼里,不过是野蛮的代称,可以让她不屑一顾,迫于父母的压迫,于是与那个男人协议结婚。他一向奉行‘喜欢就要拥有’的原则,从不赞成任何牺牲奉献的观念,最不屑那些失去才懂得珍惜的人。她认为不喜欢就不要勉强!对于任何事都是奉行‘当断则断,不断则乱’的观点,最不喜有关于柔弱的任何东西。推某云自己的新文《极品闪婚》希望亲们能帮忙捧场~~~——————————————————————————————————————强推落仙阁各大圈主精彩文文《凰傲九天》妖狼莎《水魅莲》仙魅《月落君心》影落月心《俏丫头闯江湖》影落月心《至尊邪魅》月清树影《迷血倾城》迷血城《纵紫》翦羽推荐好友文文《重生之天才化妆师》翎江舞《灭世妖娆》葬花翼《彼岸妖娆》夜月未明《天空之音》即墨血夜《重生校园之商女》吃草的老羊《五岁“坏”宝贝》柒草《王牌逃妻》临窗纱《敢碰我妈-废了你》冷灰《重生之暖暖一生》妖梅《重生一王牌贵公子》花小三《腹黑前夫,你死定了》过期贝儿
  • 鸢花慕少年

    鸢花慕少年

    夜深人静——秦鸢做了一场梦,梦里她回到了一腔孤勇的少年时代,蓝白校服在身,仿佛披了战袍。有着藐视一切的勇气与热忱,也在那个清风傲骨的年代遇到了让她心动的少年。像她的劫。段正衍一笑,能要了她的命。终于在一阵欲情故纵的游戏里,赢得了少年的回眸……可光怪陆离间,四周又都在变,景象渐渐变的清晰。恍然之间,秦鸢才回神,他们已经分开很多年了。可在一转身,看着身侧熟睡的某人,唇角不禁弯起,这一次还会分开吗……
  • 你所不了解的西方故事

    你所不了解的西方故事

    本书是同名电视纪录片的思想来源,纪录片由英国顶级团队制作,制作人兼主持人戴雨果教授是往来于东西之间的著名新闻学教授和清华大学的访问教授。数十年的观察和积累,横跨东西的独特视野,让戴雨果对中国的思考变得深刻而厚重。他惊叹于中国人的努力和创造力,但对中国人在发展过程中失掉的珍贵之物感到痛心疾首。国人对西方的盲目崇拜,让他觉得自己有责任搭建起东西方透过媒体了解对方的桥梁,这是他在英国创办中国传媒中心的初衷,也是这本书的萌芽。作者主要采用田野调查的方式,通过案例呈现现代西方国家几大社会问题,对问题的分析严肃而犀利,借助受访者之口传达观点,使主题的呈现更加有力。
  • 青希莲心

    青希莲心

    准备成为幸福的新娘时,却意外出车祸,让她穿越到了别的时空,并且遇到了未婚夫一摸一样的人。本以为未婚夫会与现代一样热爱她,却发现爱之人的性格与她完全相反,看到未婚夫热烈的眼神望着别的女人,心里狠狠地发誓,必定要夺得未婚夫的心!
  • 朱新礼如是说

    朱新礼如是说

    1992年,朱新礼在山东沂蒙山区的沂源县创建汇源果汁厂,后迁址北京,汇源果汁目前已经发展成主营果、蔬汁及果、蔬汁饮料的大型现代化企业集团。2008年9月3日,可口可乐公司与汇源果汁在港联合公告,可口可乐拟以约24亿美元收购汇源果汁所有已公开发行的股份。这一业界最强并购的消息一出,就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轰动(尽管收购案未获审批)。本书忠实记录并深入剖析了朱新礼从一个县经贸委副主任成长为果汁行业(甚至中国当代)顶级企业家的艰辛过程,从创业精神、经营理念、资本运作、商战智慧、品牌推广、营销攻略、质量控制、渠道建设、企业家精神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入剖析,为读者提供了一场关于中国企业家智慧的饕餮盛宴。
  • 蔗庵范禅师语录

    蔗庵范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只是个匠人

    我只是个匠人

    “坚守平凡,成就非凡,这就是大国工匠精神……”听着电视里激昂的声音,宗冥忍不住热泪盈眶:说的太好了!我不就是这样的人么?!宗冥是个“普通”手艺人,他的工作很简单,就是——镇压搞事情的牛鬼蛇神,维护世间和平与稳定,让核心价值观的光辉普照人间!“冥中注定”纸扎店感恩回馈社会:凡作乱的妖魔鬼怪,免费送小棺材一副,先到先得,赠完即止!(ps,这应该算是一本合家欢的轻松流小说,咳咳。) 书友群:796774810
  • 疯狂招募

    疯狂招募

    人族机械师,精通各种智能机械的维修和设计,吊打各国高精尖工业企业,大众,三星,西门子,通用电气,全都自愧不如。兽族苦工,精通石木建筑和挖矿锻造,全球冶金巨头新日铁,神户制钢,莱茵金属,全都羞愧难耐。小精灵,大自然的守护者,她设计的花园城市成为世界耀眼的明珠,她在塔克拉玛干沙漠造出新的亚马逊雨林,造福全世界。塞伯坦工程师,信息技术的天生掌握者。幼龙,魔法是它生命的一部分。亡灵僧侣,能与死者通灵。他们都是陈有信招募出来的随从,而且数量远不止这几个。这是一个工科生,带着各个位面的随从,疯狂搞事情的故事。
  • 我有无数神剑

    我有无数神剑

    转世成为皇朝皇子周玄机,原以为会富贵一生,没想到遭遇宫廷恩怨,被迫逃离皇宫。让他惊喜的是前世发明的一款金手指程序竟然成真了!两岁获得赤龙剑,蕴含赤龙之魂!三岁获得第二把神剑!每长一岁,多一把神剑!百年后,周玄机带着上百把神剑纵横天下!万载后,周玄机震慑诸天,万剑凌空,以剑帝之名,登上神话宝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