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11200000016

第16章 “孝义道德”隐藏下的现实政治利益——隋唐时期的以孝选官(2)

武则天统治时期,停止考试《老子》,但《孝经》依旧是考试内容。唐玄宗开元年间,虽然对之前的必考科目《老子》、《尔雅》等做出了调整,《孝经》仍旧地位稳固,牢牢占据着科举考试的一席之地。宝应二年(763),礼部侍郎杨绾提出:“《论语》、《孝经》、《孟子》兼为一经,其明经、进士及道举并停。”杨绾是唐代宗时期的礼部侍郎,在“安史之乱”结束后的第二年,上疏要求皇帝批准《孟子》与《论语》、《孝经》同列一经作为科举考试的必读教科书。唐代官吏不仅在入仕之前要学习《孝经》,入仕之后依然会被要求以《孝经》为行为准则。

当然,在具体考试的要求方面,相对于科举考试的重要科目,如进士、明经而言,孝悌廉让与孝悌力田科的考试,无论是在考试内容还是难易程度上,都调整了尺度,降低了标准。比如说,孝悌廉让科在考试时,精通一经,测试格策三道,主要考察古今治理国家的对策以及对当今时务的理解,能够名列前茅者,交于吏部,授予官职。而孝悌力田科的考试如出一辙,只要能熟读一经,对该经有准确的理解,即可推荐参加朝廷的孝悌科目考试。从两门科目的考试范围来看,其基本要求不外乎“精通一经”或“熟读一经”,与明经科要求掌握诸多儒家经典的考试,或者进士科既要考儒家经典又要考诗赋相比,的确容易得多。特别是对于古代人而言,诵读经书乃是家常便饭,更何况考试的内容还如此简单,因此不失为通往仕途的捷径。

从唐朝的史书记载看,因孝廉而被授官的大有人在。如,蒋沇,莱州人,礼部侍郎蒋钦绪之子,博学多才,少时就极负盛名。因为孝行卓著,以孝廉之名授官洛阳尉,后升迁至监察御史。和兄长蒋演、蒋溶,弟弟蒋清均以擅长吏治而闻名于天宝年间。蒋沇为官处事平允,剖断精当,成为朝中群僚们的楷模。《新唐书》中记载,绳,知人之子,擅长文辞。绳孝顺父母,友善兄弟,甚至亲自抚养宗属的遗孤。后来被推荐为孝廉,他却因为母亲上了年纪而不肯入仕。又过了二十年,乃任长安尉,威行京师。之后擢升为监察御史,天宝初年,入朝为秘书少监。玄宗喜欢文学,非常重视他。

除此之外,像建中元年,以孝悌力田闻名于乡闾的张皓、郭黄中、崔浩、李牧等人均凭借孝行步入仕途。由此可以看出,因孝廉及第的官员,不仅受到政府的重用,而被编入史书名垂青史,成为人们效仿的榜样。

据史书记载,唐玄宗开元年间,玄宗发现朝廷在组织孝悌力田科的考试时,擅自提高标准,不符合朝廷考核的要求,因此立即下诏纠正。对于因“孝悌”、“力田”被推荐的考生,只要事迹显著,将享有皇帝给予的特殊关照,不需要随着其他常科考试的内容来定。玄宗的处理方式,足以证明对孝行的重视,同时也有利于民众自觉形成良好的行孝之风。

从以上资料中不难看出,作为科举补充的“孝悌廉让”和“孝悌力田”在唐代备受重视,为朝廷选拔了大量有着良好孝德品行的官员。当然,朝廷大力提倡,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实际上也多了一种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途径。到唐肃宗时,曾一度停止明经、进士等科考试,而只察举孝廉。这种选官方式直到后世依然沿袭,并不断地发展完善。

对于“孝悌廉让”与“孝悌力田”两科在科考中放宽尺度、降低标准的政策,以及其他科考项目对孝悌考生的特殊关照等,虽然选拔了一批有孝德的孝子贤孙,但是也必然会使一批能力低下、才疏学浅的人混入官场。虽然德行是做人的根本,但是就为官而言,除了有良好的道德品行,还需要有治理国家的才干,自汉代开始的以孝选官,虽然对创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劝民以孝有重要作用,但很多人只是徒有孝行,却缺乏处理政事的基本能力。而且就这些孝子本身来看,由于深受儒家传统伦理道德这的影响,大多比较保守,循规蹈矩,有时候遇到特别棘手的政治问题不懂灵活变通,这对于提高政府办事能力和施政管理水平,有很大的消极作用。

二、传统“唯孝唯悌”选官方式的延续

中国古代非常注重传统伦理道德的继承和延续,俗话说“德莫大于孝,罪莫大于不孝”,传统道德当中最高的道德品质莫过于孝道,而不孝则是罪莫大焉。“孝悌忠顺之行而后可以为人,可以为人而后可以治人也。”基于此,隋唐时期,仍然沿用着传统的“唯孝唯悌”的选官方式。

唐朝时,除了科考中对孝行卓著的人给予特殊的优待措施,科考之外孝子仍然备受政府的青睐和器重。虽然这一时期政府正式将以孝选官纳入到了常科考试中,但这并不意味着不经考试途径的孝悌选官现象彻底消失。从汉代起,其后历代封建社会,因孝悌而直接步入官场、授以官职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类为官者,不再需要接受朝廷统一的考试,而是经过朝廷对其孝行的考核后,直接录用并授予官职。如,贞观年间,诏令各级州县举孝廉、茂才、好学、异能、卓荦之士。这里将孝廉排在首位,很明显地封建帝王认为选拔官员首要的标准是有无良好的孝行。

这种选官方式非常灵活,是作为正规考试外的补充。因此,不规定具体的时间,也不进行统一的考试,而是直接由政府通过考察的方式任命。选拔的人才包括孝行卓著的人、品德高尚的人、才华横溢的人、有特殊才能的人,等等。当然,对于选拔出来的孝廉人才,唐代帝王十分重视。有时候为了考察这些直接选拔的官员是否名副其实,会把他们召集起来统一进行考核,看是否有出色的治国才能,是否掌握了《孝经》的具体内容。

对于孝行卓著者,政府也会量德授官。高宗时有个叫元让的人,年少时考取明经及第,其母生病了,所以就不愿意做官,亲自为母亲端药膳,尽心尽力地侍奉母亲,数十年间没有出家门。其母去世后,永淳元年时,巡察使向朝廷禀报,认为元让是至孝之人,推荐其做官,后擢拜其为太子右内率府长史。

唐朝时还有一个因孝被选拔做官的典型,即王少玄。少玄的父亲在隋末年间被乱兵所害,他是遗腹子,十多岁时向妈妈询问父亲在哪儿,妈妈告诉他实情后,哀泣不已,想要找到父亲的尸体来安葬。由于其父被害时正值战乱时期,白骨蔽野,根本没法辨识。少玄突然想到,儿子的血沾到父亲的尸骨上,一定会渗入尸骨中,正所谓父子连心。有了一线希望后,少玄刺伤身体来尝试,一段时间后,真的找到了父亲的尸骨,并好生将其安葬。但是在这之后,少玄全身长满了病疮,过了好多年才痊愈。鉴于少玄的表现,贞观时州长官推荐他做官,后拜为徐王府参军。

唐代孝子刘敦儒,母亲患有心疾,每天都要鞭笞人,家中的子女们都不胜其苦,纷纷逃到别的地方躲避。唯有敦儒丝毫没有改变,仍然用心地侍奉孝敬母亲,身体经常因为鞭笞流血不止。直到母亲去世,一直都不离不弃,洛中谓之刘孝子。元和中,东都留守权德舆据实禀奏了他的孝行,于是朝廷颁发诏令旌表他的孝行可以和王祥、曾参相媲美,并赐予其官职。

贾言忠,河南洛阳人,唐代诗人贾至的祖父,以孝闻名于当世。言忠样貌魁梧,对待母亲至亲至孝,美名为朝廷所知,于是补为万年(今陕西临潼)主簿,后因政绩突出,再度升迁为监察御史。正值辽东有战事,言忠奉命前往,支援军粮。回来后高宗问起战前军事,言忠将山川地势画在纸上,并且详细地禀报了辽东的战况,高宗龙颜大悦。之后,高宗向其询问诸将的优劣,言忠答道:“李勣乃是先朝旧臣,陛下对其非常熟悉;庞同善虽然不是斗将,但是持军严整;薛仁贵勇冠三军,光靠着他的名号就足以威震敌人;高侃俭素自处,忠心耿耿,富于谋略;契苾何力沉毅持重,有统领之才,但是有时候对年长的将领颇有微词。但是要论忘身忧国者,谁都比不上李勣。”高宗对他说的话非常赏识,深信不疑。由此可见,贾言忠具有极好的洞察力,他对这些将领有着非常中肯、得当的评价。所举荐的将领大多都是骁勇善战,成为唐朝的名将。后来,唐朝攻打高丽王朝,言忠献良策破高丽,加上举荐良将有功,兼任吏部员外郎。

在两唐书《孝友传》中因孝行卓著被直接赐官的人比比皆是,由此不难看出在唐代上自王室官僚,下至普通百姓,在良好的社会风气下基本上都能够做到践行孝道。对于传统“唯孝唯悌”选官方式的延续,有力地补充了科考的不足,对广大孝子贤孙们步入仕途非常有利。从另一个角度看,这种方式也可以鼓励更多的人行孝,不失为一种树立良好社会风气的有效途径。

三、赐官于孝子——家族的孝悌声誉对以孝选官的影响

就整个中国古代社会以孝选官的整体情况来看,对孝义之家的政治礼遇非常隆重,除了例行的旌表门闾、赏赐财物、表彰孝行外,其家族成员往往还可以不经考试就能够获得官职。这类选官是以家族、宗族或者家庭为单位,在全国范围内普遍授官予孝子,以表示对孝义之家的器重。由此可见,家族的孝悌声誉对以孝选官产生了重要影响。

据《全唐文》记载:“其天下孝义门,各与一子官,委采访使具名奏闻,量文武处分。”这里的“孝义之门”,指的是那些因孝悌仁义而受过朝廷旌表的家族。在这类家庭当中,不需要通过任何考试程序,也不需要地方官推荐,直接在家族的孝子贤孙中选拔一个人,国家赐予其官职。就我们现在看来,这可以算得上是最简单的入仕途径了。在此类选拔官员中,皇帝赐官的唯一理由即是家族的孝悌声誉及本人的孝德孝行表现。

在封建社会,求忠臣必于孝子之家,这被历朝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奉为真理。这表明传统儒家人伦关系中的孝义道德,在封建国家现实政治需要的支配下,往往就转换成为一种政治资源或步入仕途的价码。通过朝廷赐官,将单纯的孝义道德置换成为一种实实在在的现实政治利益。

就选官本身的出发点来看,从孝义之门选拔孝子无可厚非,也可以起到推广孝行的良好作用。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本来孝义之门是良好道德品行的象征,是儒家伦理道德的绝好彰显,但是却因为选拔官员使儒家人伦道德蒙上了浓重的政治色彩,这些孝义之门的子弟绝大部分是孝德出众,但是也不排除徒有虚名者借此机会混入官场。在封建社会,是人治而不是法治,皇帝说了算,旌表你为孝义之门你就是孝义之门,这里面掺杂了太多的人为的东西。特别是到唐朝中后期,宦官专权,朝政被搞得乌烟瘴气,一片乱象,在这种情况下,又怎么能期望这些人能够选拔出真正的孝义之家呢?很多至孝之人可能无权无钱,终老都得不到旌表;相反的,有些所谓的孝义之家,可能是官场中的裙带关系,很有可能是徒有其表。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靠这种方式选拔出的官员,不可能每一个都是封建国家的合格的官员。

四、官员孝行卓著助其步步高升

古代社会不仅选拔官员时注重对孝德的考核,对于那些已经入仕的官员,仍然要求他们做到“孝德修身”,这与孝悌选官是一脉相承的。《礼记·冠义》中有云:“故孝悌忠顺之行立,而后可以为人,可以为人,而后可以治人也。”这正是儒家孝道伦理的基本要求。《旧唐书》中记载:按《孝经》的规定行孝,足以事父兄,这是为人臣的基本要求。

不仅如此,对于已经通过各种选拔跻身官场的官员来说,是否具有良好的孝悌品行,往往会成为决定其仕途命运的重要条件。在唐代,统治者对官员会不定期考核,对于那些孝行显著的会酌情升迁,而对于不孝的官员会给予严厉的惩罚。

苏環,字昌荣,雍州武功人。一生清正廉洁,深知百姓疾苦,为后人所怀念。《新唐书·苏環传》中记载:“苏環入仕后,任恒州参军,其母去世后,居丧期间,痛苦不已,人也因此憔悴不堪,左庶子张大安表举其孝悌之行,朝廷擢升其为豫王府录事参军。”《大唐新语》卷五《孝行第十》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崔希高,以仁孝友悌著称,母亲去世后,在服丧期间,痛苦不堪,其悲伤之情让人动容。在做邺县县丞时,他说居住的屋子生满了芝草,长到了数尺高。州长官听说后禀报朝廷,升迁为监察御史,转并州兵曹、冯翊令。”

同类推荐
  • 藏族传统民俗(E眼藏地行 卷八)

    藏族传统民俗(E眼藏地行 卷八)

    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藏族的聚居地以青藏高原为主,分布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四川、青海、甘肃和云南等省。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和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人居住。藏族也是居住地海拔最高,距离太阳最近的民族。藏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文献典籍的种类之繁,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在我国各民族中仅次于汉族,位居第二。公元20世纪中叶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后,藏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与各兄弟民族生死相依,荣辱与共,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
  • 山海经大全集

    山海经大全集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记载了五百多座名山、地理位置,三百多条河道的名称、河流发源地及流向,四十多个国度以及远方异民的习俗,一百多个神话人物,一百多种药用动植物,四百多种神灵怪兽,并保存了大量珍贵的远古神话传说。本书给读者提供了准确的注释和译文,并配以各个朝代精彩的插图。原典、注释、译文与插图有机结合,使读者毫无障碍地阅读这部经典,畅游在《山海经》的神妙世界中。
  • 我眼中的中国

    我眼中的中国

    本书作者在武汉纺织大学工作了5年时间,其间游历了中国23个省60多个城市。本书即是作者对在中国工作生活的观感和思考的记录,涉及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但基本上是片段式概述,并不具体深入地谈论一个方面或问题,并且多是对于中国的赞美之词。武汉纺织大学的译者在翻译本书时,已对原著进行了删节。
  • 千年传承:舞龙舞狮(文化之美)

    千年传承:舞龙舞狮(文化之美)

    中国是龙狮运动的发源地。舞龙、舞狮自问世以来,一直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历代相传,长盛不衰,并由此形成了灿烂的龙狮文化。长期以来,大多青年朋友都认为龙舞、狮舞只是春节、庙会、庆典时的喜庆表演,殊不知它历经了几千年的传承流变,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
  • 文化软实力与国际谈判

    文化软实力与国际谈判

    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国际谈判深受其影响。在两国的谈判竞争中,军事等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是很重要的两个方面。中国为什么在国际谈判桌上很多时候不占优势?我认为原因有二:一是对文化的差异性认识不够。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常常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二是对新闻媒体的作用不够重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媒体已经开始主导社会舆论的话语权,特别是网络世界的兴起,舆论浪潮席卷而来。谈判是最直接的文化角力。我方人员的文化积累,对对方文化背景的熟悉与洞察,和不同文化背景人士的交流应对……小而言之,关乎在某次谈判中是否可运筹帷幄、长袖善舞;大而言之,关乎一个国家在国际交往中的外在形象,以及在国际谈判席上主动权和话语权。
热门推荐
  • 生命密码

    生命密码

    掀开未曾展现的一面,挖掘隐藏在性格深处的东西。阿拉伯数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沟通交流作用,其实每个稀松平常的数字背后都有什么特殊的意义?不同的人看来,大不相同。这本书通过一组生日数字分析人的个性、情感、工作、人际交往、沟通要领、情感派对、子女教育、健康状况等。通过分析了解自己,认识他人。旨在帮助你怎样与自己相处,如何与周围人和谐相处。对调整自我,调节与他人的关系提出很多指导性方法。
  • 厉队,你媳妇又逆天了

    厉队,你媳妇又逆天了

    “嗯,你叫什么名字啊”“厉韩”“噢,厉害哥哥,我以后怎么找你啊”“我以后要去精英”“嗯,好,厉害哥哥,以后沫沫也要去精英,沫沫以后要嫁给你”因为厉韩的一句话,夏以沫去精英,并且成立了007在和神鹰的合作中夏以沫和king碰撞出了粉红的火花
  • 诸天无尽处

    诸天无尽处

    诸天无尽,万界穿梭。轮回不灭,天道蹉跎。虚度了四年光阴的李问心不愿做生活的奴隶,想要振奋而起,摒弃那颓废的自我,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他只是想要战胜自己,战胜生活,却不料星辰流转,天命无常,一股神秘玄奇的强大力量选中了他!从此,无限浩瀚与深邃的星河,陌生遥远却奇妙的异度空间,以及那失落在历史记载中的古老纪元……世界的真相逐渐显露在他面前,李问心知道,那所谓的“终极权柄”触手可及!
  • 天梭记

    天梭记

    林扶风,老猎人林正天救下的一个弃儿,自幼身体力弱,瘦不禁风。机缘巧合之下,他救出一个被古怪阵法封锁千年即将灰飞烟灭的虚弱灵体。开始跻身修士之林,走上困难重重的修仙之路。久经战乱的天基世界,难得太平了百年,却又处处风云暗涌。大道万千,法相天地。当神秘的仙侠世界逐渐揭开面纱,他曾经的疑惑一一得到解答,他该作何选择?率真勇敢的可爱女孩;冷若冰霜的叛逃者;对他的身世一清二楚,却处处隐瞒的书店老板;华阴派、武极山、禅宗、太极门、玄冰城……在歌哭笑骂之中,在智谋与硬战之间,他寄浮生于浩渺天地,自认此生可叹亦可喜!他曾受尽讥讽,忍辱负重;他曾意志消沉,以天地弃儿自居;他也将走上巅峰,备受瞩目。他相信万物有别,万物有私,也相信万物有爱!这是他爱恨分明的仙侠世界。缥缈仙踪今何在,神风侠影入梦来。一曲江湖意未了,又见天门次第开。
  • 超少年密码之复活归来

    超少年密码之复活归来

    几个月过去了,夏常安苏醒。外面的一切都变了,人们开始容纳AI,但前提是输入0806代码,锁住阈值。而常安插入了未经认证的芯片,他拥有了阈值。但后果……本文涉及到现实中的人物,圈地自萌,切勿上升到真人,谢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津梁寺采新茶与幕中

    津梁寺采新茶与幕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活捉一个美男子

    活捉一个美男子

    “萌萌,五号病房床头铃响了你去看一下”“知道啦,马上去,应该是换药帮我看一下五号三还有……
  • 误犯妖孽狐君

    误犯妖孽狐君

    如此美艳的“女鬼”,竟然是个男的,还是一只狐妖!?她不得不承认,他让她动心。但是这“瞎眼”的狐狸,怎么就对那蛇蝎心肠的女人百依百顺呢?再次相见,他搂着坏女人嬉笑,对她还一副冷漠的摆谱:“我不认识你。”她陆小草也算是意志坚强的人了,几次忍耐,终于,她站了起来。岂能让那臭狐狸的奸计得逞?!她势要夺回属于她的东西。
  • 西游之祸乱三界

    西游之祸乱三界

    新书《聊斋之神尊》求支持(西游/洪荒文)西游世界,进来了一条漏网之鱼……一来乘风雨而化蛟,从此翻云覆雨,搅动三界……他会腾飞九天,得成真龙?还是被人抓去,在餐桌上添一道龙肝?一切尽在祸乱三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