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11200000025

第25章 明清时期的以孝选官(5)

一是将父母接到身边尽孝道。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事君与奉亲不得兼顾,直接原因在于官员往往在异地任官。自汉代以后,本地人不得在本地任职的地域回避制度逐渐形成,明朝继承并严格执行了前朝的地域回避制度。“国家用人,不得官于本省。盖为族闾所在,难于行法,身家相关,易于为奸,故必隔省而后可焉。除医官、阴阳官、学官等,一律实行隔省为官。”隔省为官,任职多在千万里之外,此举造成孝子与父母在地域上的分离,彼此相隔遥远,音讯难通,侍奉双亲只能是一种空想。这不仅有违于儒家伦理道德观念,还使以孝治国的政治目的难以实现。那么解决官吏与父母两地分居的一个办法便是将父母接到官员任职的地方,父母就可以得到儿子悉心的照顾。受历史上移亲就养制度的影响,洪武初就有官吏移亲就养,与之相关的制度也相继颁布实施。洪武十七年,明太祖为了勉孝劝廉,诏许凡远在一千五百里之外者给予舟车,俾得迎养。洪武二十六年(1393)《诸司职掌·侍亲》规定:“凡官员父母年七十之上,许令移亲就禄侍养。”后来的《明会典》亦准此制,明代移亲就养制度正式定型。明朝人极其重视移亲就养,如洪武十三年,西安府盩县丞陈子都奔波三千里,迎其父母以就养。永乐时,云南左参政崔恂孝事其母,居官虽远必亲迎就养。句容县令徐居仁,上任旬月便慨叹“君禄不能逮其亲”,遂“择日遣使,迎养其父。父子相聚,欢动颜色,邑之老少,聚观道路,莫不叹赏”。一些朝中大臣,像永乐时修撰罗汝敬之父、黄淮之父,天顺中李贤之父就养京师,得到朝廷的恩赐,一时传为佳话。移亲就养,阖家团圆,成就了一些官吏尽孝至极的私人生活。正德初,徽州知府熊桂把老母由江西迎养官邸,“朝必入省太夫人,而后出理公事。馔醑必躬执,公闲即怡怡侍侧,承颜顺色,弗少懈”。徐咸,海盐人。正德十二年春,徐咸任南京兵部主事,奉迎父母就养于南京。他的一些同僚也有迎养父母在南京的,时车驾主事徐晋的父亲82岁,武选郎中汤继元的父亲66岁,职方主事顾璁的父亲58岁,武库郎中欧阳铎的父亲64岁,考功主事王銮的父亲75岁,御史王以的父亲68岁,于是,这些父亲相伴而游,设宴于报恩、天界等寺,南京胜境无处不至,南都人传为佳话。诚然,移亲就养为明代官吏尽孝提供了一种方式和选择,但以移亲为手段,在操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路途遥远,舟车劳顿,年老体弱者难以承受。此外,年老之人往往安土重迁,难舍故里,加之水土不服,往往客死异乡,因此,许多老人不愿随儿子到外省去住。针对这种问题,明朝除了准许官吏辞职终养外,还对移亲就养制度加以改革,出台了与之相关的改授政策。

二是改授官职。改授政策旨在使官员任职之地尽量靠近其故乡,便于官吏侍奉父母。在倡导孝道的封建社会,此法其实早已存在。到了明朝,虽然仍严格执行任职的地域回避制度,但为了宣扬孝道,仍然会做出特殊的规定,准许需要尽孝的官吏在邻省或本省任职。顾炎武曾考证过,“唐朝人得罪贬窜远方,遇赦改近地谓之量移”。嘉靖元年八月,河南右参议徐文溥以母老乞休,抚按官上奏说,“徐文溥操持清慎,过早退休,不无可惜,乞量移邻近省分,以便迎养”。具体而言,改授官职的方式有三种:一种是地方官的调职。洪武四年,调河南府知府徐麟为蕲州府知府。徐麟乃蕲州广济人,太祖为照顾徐麟侍奉八旬老母,特别开恩准许他在原籍任官;焦芳,河南泌阳人,天顺八年进士,弘治初,焦芳任四川提学副使,此时他父亲81岁,母亲77岁。焦芳上疏称父母年老,路途遥远,不便于接养,要求辞官回乡尽孝,孝宗感念他曾在东宫侍讲的情分,调焦芳于湖广;姜昂,字恒俯,原籍太仓,任河南知府。他上疏称母亲年老,请求回到原籍任职便于尽孝,朝廷准许他调任宁波知府。在明朝历史上,像徐麟那样改任原籍的例子不多,大多数地方官还是会改调到邻省,这既符合选官的地域回避制度,又照顾了奉养双亲的孝道行为。任官所在地与原籍的距离缩近,大大方便了官员的探亲或迎养父母。

相对中央机构、地方州县的官员,教职只是一个职微权薄的闲官,手中的权力很有限,即使在本地任官也难以形成庞大势力。所以明朝虽严格执行异地为官的政策,教职却不在禁止之列。洪武间,定南北更调制度,南方人在北方任官,北方人在南方任官。其后官制确定,自学官一职外,其他官职都不能在本省任官,不再局限于地域的南北了。因此,一些人本不是教职,但为了解决尽孝和路远等问题,请求朝廷改授教职。这可视为第二种。永新人戴礼,永乐十三年进士,按照惯例,登进士者观政于诸司,然后授官。由于其母年高,他恳请就近教职以侍奉母亲,朝廷遂任命他为衡州府学教授。衡州距离永新不过五百里,戴礼就将家人接到衡州奉养。弘治元年,改除云南按察司佥事林淮为常州府儒学教授,以便他就近养母。林淮在奏疏中说:“云南路远,母老不堪就养。辞官则家贫难供朝夕,置亲则无人可托。乞授以本处或附近府县学教授、教谕,以便养母。”万历时,漳州府学教授王启疆升彰德府涉县知县,仍愿改教职以便侍亲。像戴氏、林氏、王氏这样改授教职实际上是辞去显赫的官位而改任地位低的官职。明人刘球在朋友由通判改任教职时说:“自通判而视教职,其位之崇卑,秩之厚薄,固然不侔矣。乃欲辞此以居彼,是岂利于富贵者之所能为哉?”父母需侍养,官员不得不辞高官厚禄而改任教职。这种不得已的行为恰恰彰显了孝道,所以改授的请求可以得到朝廷的同情和赞许。

还有就是北京官改南京官。这可视为第三种。原籍在南方或边远地区的京官要把年迈父母接到京师奉养,都要面临路远、父母年老等难题。为了能够孝养父母,通常的做法除了改授教职外,就是改授南京官或邻近原籍的地方官。例如正德十三年改国子监司业景赐为左春坊左中允,管南京国子监司业事,景赐上疏称母老,请求改官便养,朝廷准许;叶茂才,无锡人。“性至孝,痛母先逝,事父逾谨。万历十七年中进士,授刑部主事。三月,旋告改南迎养,遂得南京工部,榷税芜关。”汪循,休宁人,弘治九年进士,以无法尽孝担忧,想调任临近原籍地,以便于奉养双亲,被调任永嘉知县。徽州太守熊桂,江西新建人,在朝为官,无法将双亲接到京师奉养,遂辞去京官。正德初,熊桂力求补外郡便养,得徽州。无论是改南京官还是改为外僚,从仕途来看,都是一种委曲求全。

三是辞官回家尽孝。无论是迎养还是改授官职,都没有彻底解决明代官吏尽孝难的问题。迎养之难,一是任职的路途遥远,二是在就近地难找到合适的官缺,以至许多官员不能实现将父母接到身边奉养的愿望。因此,明朝政府在采用以上两个办法之外,还继续推行历史上的辞官终养政策,即允许官吏辞职回家照料年迈的父母,等到父母病愈或父母过世守孝期满之后,再补任官。明代的辞官终养之制初见于洪武三年(1370)二月,明太祖于后苑见巢鹊卵翼之劳而思母子之恩,乃令群臣有亲老者,许归养。镇抚陈兴之母八十多岁,太祖赐白金、衣帽准其回家尽孝。在太祖看来,表彰个人的孝行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孝风。官吏辞官回家尽孝,是孝道文化的个人实践,不仅可以解决官吏本人尽孝难的问题,还具有改良社会风气的功能。

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明朝官吏终养制度的一些关键要素:一是年龄限制。官吏的父母必须年满70岁,官吏才能提出辞职终养的请求。很多情况下,七八十岁的老人已日薄西山,很多老人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子女养老送终,回家尽孝的目的就在此。二是家中人丁不旺。提出终养请求的官吏,家中必须没有成年的兄弟、子侄。明人程敏政说:“皇明以孝治天下,凡廷臣之离亲久者许归省,亲老而无他子者许归养,著于令。”嘉靖初,户部侍郎邵宝疏请终养,他说自己无兄、无弟、无子,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实在没有办法,所以他的请求获得批准。相反,如果官吏家中有其他可以尽孝的人,则不符合规定,还是不能辞职终养。如成化时河南人郝世瞻以有弟,例不得终养,最后以病假告归。嘉靖十三年(1534)后,明朝对终养官吏“家中有无余丁”作出了更为详细但也更为宽松的规定,如兄弟俱为官、兄弟有病不能尽孝、兄弟同父异母者,都被视作家无余丁,都会被准许辞官终养。三是吏部考核实情。吏部首先要对辞官终养的官吏进行复查审核,包括弄清楚该官吏的父母年龄、有无兄弟等情况,防止官吏以终养为名逃避任官。获得批准的官吏辞官离任后,吏部要报缺,并要备案,以便后备官员的替补。官吏在父母病愈或过世守孝期满之后,必须到吏部报到补官。辞官终养,在家的时间一般都比较长,少则三五年,多则十几年。邵宝在家侍养老母超过8年,才重新入仕。祁彪佳,天启二年进士,侍养归家居9年,母服终,召掌河南道事。如此漫长的辞官家居生活,给官吏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经济上,失去了在职时的俸禄,原有的柴薪、养廉等收入也没有了,一些清廉之官会因此面临生活的窘境。如正德时御史陈茂烈以母老辞官,家贫难以赡养。政治上,在任时间会被累积,期满才可获得升迁,累积在职的时间显得非常必要。而辞官终养的时间按照规定都要扣除,不能累积,就难以获得升迁,可见辞官终养对仕途升迁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与迎养、改职相比,辞官终养意味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一般是在无法改职、迎养的情况下才迫不得已采取的办法,它对官员自身和家庭都会造成巨大的压力。有时一些官员孝心卓著,可以抛弃功名利禄,毅然辞官养亲,但家中父母却不愿意儿子为自己自断前程。从父母的角度看,儿子为官与辞官其实是一种矛盾,儿子辞官终养,能够解决父母年老、身边无所依靠的忧虑;另一方面,儿子离家为官,可以获得升迁,光宗耀祖,所以虽不愿意儿子离家任官,但心中也有一些自豪感。

需要注意的是,明代弘孝措施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投机行为,有些官吏利用这些政策为自己谋取其他方面的利益。例如,改授近地,有可能使有些官吏以养亲为借口,逃避路途遥远的任职。辞职终养,表面上看是孝行的体现,实际上有些人辞职养亲的目的却不一定是出于尽孝,而是心怀鬼胎。最能凸现辞职养亲有功利性的就是因病而辞官。明朝规定,州县官如果长期患病不能任职,可以辞职回家调养,病愈后再出来做官。因此,一些外任官便在自己生重病时,以尽孝归养为由,辞职回家,既可养病,又能与家人欢聚,等到父母过世守孝期满后,按照终养规定,重返官场。总之,以上种种行为违背了孝道制度承载的社会责任和伦理原则,可以看作明朝官吏孝道行为的一种特殊情况,我们应当仔细辨别,从整体上研究明朝官吏养亲的问题。

同类推荐
  • 兵典:《孙子兵法》新考

    兵典:《孙子兵法》新考

    何新是名振中外的著名学者,其在政治、经济、国际关系方面的研究早已素为人知。他在中华古典方面的研究,更为独树一帜。“何新国学经典新解”收入近二十年来,何新研究古学的全部重要著作。何新认为:中华乃是“日华”贵胃。惊世之论,石破天惊,欲寻民族文化之根者,不可不读这一套千古奇书!
  • 罗马的遗产

    罗马的遗产

    政治源于希腊,戏剧模仿希腊,连哲学都是拾希腊人的牙慧?罗马只是文化上的二道贩子?“希腊罗马”并称,实在是历史的误会?关于罗马的一切,你全错了!罗马法昭示着平等与自由、公平与正义;罗马城、雕像艺术深刻地改变着人类心灵的丰盈;拉丁字母成为拉丁语留给世界最大最突出的宝贵遗产……我们都是希腊人,但我们也都是罗马人。《罗马的遗产》从法律、艺术、戏剧、诗歌等多个角度探讨古罗马留给现代世界的宝贵遗产,以及它如何形塑、改变现代生活,深富启发与洞见,堪称经典!
  • 诗意福安

    诗意福安

    本书主要内容为:探寻历史遗存,拜访古代先贤,感悟绿色山水,品味福安风情。
  • 君子之道

    君子之道

    本书从“君子之道、君子经文、君子德行、君子古典名篇、君子经文荟萃”五部分,立意创新、深入浅出地详细解读了中国文化中君子的内涵,如何做君子,君子的人格特征等。本书是世上首次将散布于《周易》《论语》《大学》《中庸》等中国古典著作对君子的论述进行了全面梳理,汇集出300余条经文,并对111条经文作了生动通俗的详解,其新颖亲民的形式对弘扬和传承国学十分有益。本书内容丰富,内涵深厚,老少皆宜,特别适合年翩翩少年和成功人士阅读。
  • 世界文化博览2

    世界文化博览2

    带你领略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文化的力量和魅力,享受精神的盛宴,浓缩世界文化知识精粹。旨在为读者提高文化修养、丰富人生内涵、添加知识储备、准备写作素材、增加聚会谈资……
热门推荐
  • 我家上神看上你了

    我家上神看上你了

    在另一个时空历史是不同的,冰冷的国师掌握着国家的生死存亡,但那位医仙可掌握的是人的生死,他们又会翻出怎样的浪花呢
  • 教你学歇后语(上)

    教你学歇后语(上)

    语言文字的简称就是语文。语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
  • 南先生,再宠一次

    南先生,再宠一次

    风云烟觉得自己的生活一点起伏都没有,实在是太过无趣。于是接下来,她就遇到了在她以往十几年来没遇到过的东西。看似依旧毫无波澜的海平面,底下却是暗潮涌动。我活在一个不真实的世界里,我遇见的都是不真实,但当我当破那层透明的玻璃冲向外,所看见的就是真实吗?我失去的不是你,而是失去了我的真实。最后风云烟如是想到。PS:走向不明,全凭心情。非常慢热,罗里吧嗦。介意慎点,不喜勿喷,谢谢。
  • 帝少你的呆萌女友要出道

    帝少你的呆萌女友要出道

    你听过有人因唱歌太惊艳而不敢露面唱吗?具有音乐天赋的林叶,从小就被告诫要隐藏锋芒。直到她遇到那位叱咤风云,无所不能的大boss,他守护着她一路“打怪”,成为她的专属伯乐。明明是他一直在对她死缠烂打,却总对她说,放心,我不会抛弃你的!她抱着这位boss的大腿,求放过。他却一本正经地说,乖,别闹!这是上帝的旨意。上帝派我来守护你。
  • 换个相公好过年

    换个相公好过年

    一女不侍二夫,但她却一口气先休了那个老公,再嫁给现在的相公。一个温柔如水,一个冷酷如冰。总而言之,她有一只可以当做两只用的好相公。【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文学概论通用教程:文学概论教程网络文学与电影文学论

    文学概论通用教程:文学概论教程网络文学与电影文学论

    文学史撰述与研究无可置疑地被人们视作文学研究领域最庞大的学科,但是,这门学科真正的状况又如何呢?本书在学生听课笔记的基础上改写而成,保留了课堂教学口语风格,以“正文+附录”为体例,以文学的本质及其规律为逻辑,深入浅出,为读者理解文学及其相关事物提供桥梁。
  • 妃本轻狂之傻王盛宠

    妃本轻狂之傻王盛宠

    慕云希,尚书府嫡长女,父不疼娘不爱,养在深山人未识!世人传之,貌丑学浅才疏性乖张,一无是处丑女也!一切只因,她有着不为人知的身世……轩辕澈,皇族第七子,少年出征叱咤沙场,功在千秋福泽万民。却得不到皇帝正眼相看七年沙场生涯,一朝凯旋还朝!庆功宴上,一杯毒酒,未能伤他性命,却让他从此成为心智只有七岁的孩童一夕之间,战神皇子沦为傻子王爷,世人或笑或叹十三年年,少年初遇结下一生不解情缘,却落入一场惊世阴谋十三年后,一道圣旨将她与他系在一起,只是,丑女配傻王,世人皆叹:真乃绝配也!然,这一场取悦了天下人的婚事,也终将覆了这个天下!花絮之新婚夜:慕云希,一身嫣红嫁衣坐于榻上,蓦然,头上的红纱被人掀开一角——“姐姐,你好漂亮啊!”红纱之下,探进一个脑袋,那是一张美如夭邪的脸,眼眸却清澈干净的宛若天使!那人,眨了眨眼睛,一脸唏嘘之色的惊叹,神情如孩童。“你就是夜王殿下?”清冷的眸中划过几许浅浅的流光,慕云希伸手扯下红纱,淡淡的打量着眼前的男子,声线清冷空灵。“姐姐可以叫我澈儿——”音色清遐而稚嫩,他看着她,笑的纯粹。“……”慕云希看着眼前神情举止皆恍若孩童的他,心下微微叹了一声:果然是傻子!那一夜之后,慕云希的身边总会黏着一个人“姐姐——澈儿要吃糖葫芦——”“姐姐——澈儿不会脱衣服——”花絮之妃很护短:御花园中,轩辕澈跌坐在地,挽起的衣袖下,手臂全是女子的抓痕与掐痕,周围,几个飞扬跋扈的女人正一脸不屑的看着他,无尽嘲讽与鄙夷。“你们在做什么?”一道清冷的嗓音传来,落下一地寒凉。“姐姐——她们说你坏话——澈儿打不过她们——”听到慕云希的声音,轩辕澈一个翻身从地上爬了起来,满脸委屈与自责的看着她,表情满是不安。“谁干的?”清冷的眸子落在她手臂上青红一片的抓痕与掐痕,声线骤冷。“本小姐干的!怎么了?哼!一个傻子居然也敢——啊——”一个飞扬跋扈的女人满脸倨傲的看着慕云希,挑衅加不屑。“啪——啪——”素手轻扬,掌声响亮!“哪只手掐的?”清冷的眸光扫过那很快肿了起来的双颊,冷声逼问。“你——慕云希你这个贱人居然敢打我——”那女人半天才回过神,指着慕云希大叫。“咔——咔——”两声脆响,那是手骨被折断的声音……“啊啊啊——”惊天动地的惨叫声响彻整个御花园,其余之人俱是一脸惊恐的看着那个云淡风轻痛下狠手的女子,腿脚不自觉的发软……
  • 年岁不吾与

    年岁不吾与

    十六年前,柳侍郎府诞生了一位庶出小姐,她从出生就体弱多病,后来更是发高烧烧坏了脑子,变成了个痴傻儿,从此父亲不疼,嫡母不爱,将她驱逐了侍郎府,送去了乡下,十二年后,她涅槃重生,斗嫡母,斗长姐,一路所向披靡,当然,还有个更大的仇人在等着她。。。。。”喂喂喂,说你呢,你能不能离我远点!“”这位姑娘,你救了我的命,我就是你的人了!“
  • 重生暖婚,我亲爱的贺先生

    重生暖婚,我亲爱的贺先生

    重生前,夏落落对这个男人一无所知,只知道他叫贺安白。重生后,她跟他频频偶遇,牵扯不清。他总是撞到她最狼狈的一面。她唤他大哥,唤他贺老师,后来她才知道,他也是她少时遇见的大哥哥。落落,落落……他唤她的声音里含着亲昵,温柔又缱绻。他对她亦师亦友亦父~他是他的导师,导着导着,就将她导到了自己的心里。重生前,她遇人不淑,引狼入世,落了个家破人亡的结局。重生后,她只想护家人的周全。可是,她没想过,这一世,她还能这样全身心的去爱一个人,毫无保留,就算堕入地狱也在所不惜。她在下,他在上,他向来清冷的眼眸里是炙热的情感。他声声唤着:落落,我是谁?她说,你是我的亲爱的贺先生。汗滴落到她的脸颊,他在人前淡漠的脸,尽是动人的艳色。小剧场1,她被他抵在墙上,心微乱。贺安白,你知不知道你在做什么?我知道,我要亲你。贺安白,我们不合适。你知道我没想像中那么善良。那正好,我喜欢有点恶毒的你,很迷人。一吻毕,她头晕乎着。他说,你看我们多合适。小剧场2,两人关系公开,流言四起,他的公司几近破产,他处于风头浪尖。他说:你走啊,谁许你回来的?她握住他的手:说好了牵了手就是一辈子。他贺安白冷心冷肺,但却偏执得可怕。既然是他认定了的女人,他就会爱一辈子,护一辈子,绝没有放手的道理。结果却没想到,原来他也有被她护的一天。备注:暖爱文,一对一,男女主双洁。推荐星宝的旧文《婚路遥遥,遇源而安》,《病娇男神萌萌爱》,《顾少的闪婚甜妻》
  • 云舒莫

    云舒莫

    “不是吧,睡个觉也能穿越?穿就穿吧,既来之则安之!”“什么?不是穿越,是幸运用户体验?”“每个月需按时完成任务,否则就回不去了?”墨韵此时真想抓住系统君咬上几口,你确定这是幸运用户体验,不是失败者惩罚?“系统君,为什么每次任务都会遇到这个无耻无下限的,你确定你不是在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