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11200000028

第28章 参考文献

1.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昆仑出版社,2013年。

2.罗义俊:《孝与中国社会》,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年。

3.宁业高、宁业泉、宁业龙:《中国孝文化漫谈》,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年。

4.康学伟:《先秦孝道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

5.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2001年。

6.张云风:《漫说中国孝文化》,四川人民出版社,2012年。

7.肖波编著:《中国孝文化概论》,人民出版社,2012年。

8.肖群忠:《论“百善孝为先”——孝在传统伦理文化中的地位及其与诸德之关系》,《甘肃社会科学》,1997年第5期。

9.陈乔见:《论孝与仁义礼智的关系——兼谈儒家孝道与公私生活》,《孔子研究》,2011年第4期。

10.康怀远:《孝道说略——兼论先秦儒家对中国孝文化的贡献》,《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11.李凤岐、王嵩:《浅谈先秦的选官制度》,《行政论坛》,1997年第5期。

12.王波:《浅析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积极因素》,《黑河学刊》,2011年第9期。

13.黄修明:《中国古代“孝治天下”的历史反思》,《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4期。

14.黄修明:《中国古代以“孝”选官考论》,《历史教学问题》,2004年第6期。

15.肖群忠:《儒家孝道与当代中国伦理教育》,《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16.安作璋:《说“孝”》,《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17.罗国杰:《“孝”与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道德与文明》,2003年第3期。

18.黄修明:《论中国古代“孝治”施政的法律实践及其影响》,《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19.巴丽云:《传统“孝”的伦理与现代社会》,《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20.李少玉:《传统法律里的“孝”文化述略》,《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21.秦海滢:《传统孝文化的传播与外延——以明代山东为研究对象》,《济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22.马国华:《从“哀毁”到“匿丧”——论古代官员对丁忧态度的变化》,《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23.郑晨寅、汤云珠:《黄道周与孝经的历史遇合》,《孝感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24.赵克生:《老吾之老:明代官吏养亲问题探论》,《史学月刊》,2008年第2期。

25.焦为民:《历代选官制度的启示》,《开封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

26.侯润珍:《略论中国古代的孝治》,《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3期。

27.李天姿:《论“孝”的社会内涵和时代价值》,《焦作工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28.杨振华:《论宋朝孝文化发展的特征》,《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29.曹方林:《论孝的起源及其发展》,《成都师专学报》,2000年第3期。

30.黄修明:《论中国古代儒家孝道政治观念中的“人臣之孝”》,《中华文化论坛》,2003年第3期。

31.赵克生:《明代文官匿丧与诈丧现象探析》,《东北师大学报》,2006年第2期。

32.余新忠:《明清时期孝行的文本解读——以江南方志记载为中心》,《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06年第7卷。

33.王璋、高成新:《明太祖孝治政策初探》,《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6期。

34.黄修明:《儒家孝道的等级分层及其施政影响》,《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35.黄修明、陈勇:《儒家忠孝伦理在古代官场政治实践中的矛盾与冲突》,《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10期。

36.魏开方:《试论中国传统选官制度的基本特征》,《长白学刊》,2002年第5期。

37.陈筱芳:《孝德的起源及其与宗法政治的关系》,《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9期。

38.周桂钿:《孝的历史意义与现代价值》,《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5期。

39.张丽红:《孝意识产生的根源及其现代价值》,《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2期。

40.计志宏:《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内涵特征及社会功能》,《前沿》,2010年第10期。

41.李锦全:《中国古代“孝”文化的两重性》,《孔子研究》,2004年第4期。

42.齐惠:《中国古代官员致仕制度的法学分析》,《内蒙古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43.黄修明:《中国古代仕宦官员“丁忧”制度考论》,《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同类推荐
  • 三字经(普及版)

    三字经(普及版)

    《三字经(普及版)》的特点是,对《三字经》全文做了通俗易懂的讲解,并设置5个板块,以帮助读者全面领会它的内涵。例如,每段句子依照内容,精选一则故事,用故事形象说明道理;用一则知识链接,开拓读者的视野。这正是《三字经(普及版)》的不同之处,相信每一个青少年都会从中真正受益。
  • 中华美德智慧书

    中华美德智慧书

    本书是对先秦诸子经典的国学著作中圣贤智慧的总结,书中重新解读了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管子、韩非子和荀子的文化智慧。通过阅读本书,希望读者能够了解古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中汲取心灵的营养,并对其中的精华做到继承和发扬,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
  • 流行词语看中国

    流行词语看中国

    本书就是从“流行词语”的巧妙角度,撷取人民群众不断变化的流行词语,忠实记录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在物质生活、意识形态、道德情操、文化时尚变迁与进步的过程,以及与此有关联的背景史料,从各个方面,展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画卷,留下了中国民众真实、具象的集体记忆。
  • 每天读一点民俗文化常识

    每天读一点民俗文化常识

    本书从民族风俗、节庆庙会、楹联妙对、民居建筑、特色服饰、姓氏生肖、图腾信仰、曲苑杂技、武术舞蹈、传统技艺、坊间传说十一个方面,介绍了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常识,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娱乐性,让读者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领略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 民间信仰口袋书系列:精

    民间信仰口袋书系列:精

    《精》系《民间信仰口袋书系列》之一,全套为《鬼》、《神》、《仙》、《妖》、《怪》、《精》。本书从“精”之概念缘起、如何成“精”引入,分篇细谈蛇精、狐精、虎精、鼠精、鱼精、树精、花精,将中国文化中典型的“精”以动物精、植物精分类集结。传说中的“精”幻化成人形,或为祸害,或造福一方,归根到底都是源于人类自身的想象,充分投射了人类在精观念中的文化主导性。精彩纷呈的“精”故事背后,又爱又恨的情感纠结之间,流淌的是民间信仰、自然崇拜。
热门推荐
  • 冰雨之恋

    冰雨之恋

    一部玄幻超魔斗决杀之经典题材已经酝酿很久了;融合各种超经典动漫肃杀风格;西方魔法与东方修真的结合;完全创新及更新的庞大族群;一个又一个另人抓狂的谜底正等待细心的你们揭晓;而故事却是围绕在四个不同职业的小人物身上展开……
  • 世界上有趣的事太多

    世界上有趣的事太多

    世间有趣典故信手拈来,有吃茶喝水的悠然过往,也有大航海时代的漫漫征途,有背带裤和家具贴面的别致往事,还有春药男风的野史传说。替我们身边的器物讲一讲它们的故事。
  • 新编当众讲话训练手册

    新编当众讲话训练手册

    面对听众总是难以启齿、羞于表达;语言总是枯燥、贫乏,没有生动性;演讲总是缺少魅力,不能吸引听众;面对职场中的尴尬、工作中的冲突,不知如何表达……这些你都该怎样去应对?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具有说服力的人,但当众优雅而清晰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不容易。本书介绍了当众讲话的基本要求、原则、注意要点及相关的语言艺术,并结合一些场景讲话和成功实例进行分析说明,语言通俗易懂,结构鲜明有序,内容丰富实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实用性和针对性,将会使你的口才水平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红莲剑神

    红莲剑神

    陈玄无意间吞下一株奇异的红莲,竟然获得了传说中的剑神系统!天阶武器?削铁如泥?!不好意思,在我+17大宝剑面前都是渣渣!生命不息,氪金不止!只要能变强,花点小钱算什么!衣衫褴褛的少年望着金光闪闪的大宝剑,开心的咬了一口半个月前剩下的馒头:嗯,真香……
  • 木叶之最强药师

    木叶之最强药师

    主角穿越到了火影世界的药师兜身上,开始了不一样的道路。仙术、医疗忍术、科研成就他的忍界巅峰地位!
  • 通天法相

    通天法相

    杨晨经历九死一生,开启自身荒古仙体,凭借先祖杨奉献指导,天道符石为基础修炼《通天法相》凝练通天法相,从而一飞冲天。
  • 生活像极了葡萄

    生活像极了葡萄

    一位想留住每一个直撞心灵瞬间的女孩儿,将经历的跌宕起伏、悲喜欢乐,都深深刻印在心里。从中吸取教训,从一个个困难中坚强走出。最终前途似锦,不畏困境,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属。
  • 大鱼

    大鱼

    唐成在院子里晒钱。早上的阳光白花花的,似乎比别处的阳光毒,那些遭了水湿的钱,一见到阳光就跑了水汽,就卷了角,就恢复成钱的原来面目了,挺诱人的。唐成把钱晒在簸箕里。钱都是大钱,一百和五十元的。唐成喜欢把零钱换成整钱。换成整钱了,似乎这钱才有钱的价值。所以,唐成身上的钱,都是大钱。唐成晒钱,怕钱见到风。他知道钱这东西有灵性,容易“见风跑”,他也知道“钱难挣,屎难吃”的俚语,以及俚语里的哲学,更是牢记“钱钱钱命相连”的古训。因此,唐成坐在丝瓜架下,眼睛不转珠地盯着钱。风倒是没有,静静的,麻雀却来了。
  • 林语堂的人生哲学

    林语堂的人生哲学

    林语堂之于我们,是一种浓重的情结,就像村上春树之于日本,米兰·昆德拉之于捷克,卡夫卡之于奥地利。他们既是本国的,又是世界的。那一抹微笑或是自得,或是青涩,或是疼痛,或是幽默,都已随着文字的变迁深深地植入人们心中,不择水土地生根、发芽、长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