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11800000009

第9章 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的根基(1)

马其顿兴起之快是世界历史上少有的,它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蛮族小邦成为一个令人生畏的大国,只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这一方面是由于希腊文明的培育,另一方面也是由于马其顿出了个伟大人物,他就是腓力二世(PhilipД)。没有腓力二世就没有马其顿的强大,就不会有后来的亚历山大帝国。有的史学家认为,腓力二世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君主之一。

一、腓力二世:最伟大的君主

1.蛮族小邦:马其顿的兴起

马其顿人原是多利安人的一支,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来到巴尔干半岛中部,并和当地的原居民混居。公元前700年,他们开始自称马其顿人。他们在国王佩尔迪卡斯一世及其后继者的领导下,逐渐向东向南发展,并形成了一个西邻阿尔巴尼亚山脉,东接罗多比山地,北靠歇亚山脉,东南濒临爱琴海的君主制国家。西北是山地和丘陵,被称为上马其顿,东南濒爱琴海的地区为下马其顿。由于雅典控制了沿海地区,马其顿的力量还无法与雅典抗衡,只能先集中力量统一高地和平原,公元前495~前450年当政的亚历山大一世国王统一了整个下马其顿。马其顿人和希腊人的最初接触,见于史书的就是在亚历山大一世统治时。希罗多德在其《历史》一书中,记述了希波战争中,亚历山大一世曾不顾个人的安危,把波斯军事情报偷偷地告知希腊人,他说,他为希腊做了这样一件不顾性命的事情是“因为我本人的远祖是希腊人,而我也决不愿意看见自由的希腊会受到奴役。”

亚历山大一世所说的他的远祖,按照马其顿人的说法,就是希腊神话中的最伟大的英雄赫拉克勒斯。赫拉克勒斯是天神宙斯和底比斯王后阿尔克墨涅的儿子。马其顿人把这样一位英雄说成是自己的祖先,不仅表明他们是希腊人,而且说明他们有高贵的血统。

亚历山大一世统治时,经济有所发展,国内出现了地主式的贵族(“王之战友”)和农民、自由民,开始参与希腊事务,并派运动员参加全希腊最大的体育运动会——奥林匹克竞技会。伯罗奔尼撒战争初期,马其顿国王直接统治的地方还只有下马其顿(沿海平原地区),上马其顿(内陆山区)虽在名义上也属于马其顿,各部落却都有自己的“王”。随后,马其顿和希腊的往来日益增多,受希腊文明的影响,逐渐文明起来。

公元前413~前399年,阿尔赫拉奥斯国王在位,实行了军事和币制改革,加强了王权,促进了马其顿的政治和经济发展,首都也从阿伊格迁到靠海更近的培拉。

2.宫廷政变:不孝子挑起的动乱

在希腊各邦争霸中,马其顿受希腊各种势力的左右,由于和雅典有沿岸土地的争夺,它和底比斯较接近。同时,它还有后方“蛮族”和波斯的压力。正当马其顿逐步发展时,发生了一场不正常的权力转移。公元前364年,老国王阿契拉宣布退位,并把国家一分为二,授权长子为下马其顿国王,称佩尔迪卡斯三世,次子为上马其顿国王,称阿明塔斯二世。有人说,阿契拉退位不是自愿,而是被大儿子逼迫的,这当然不是空穴来风,佩尔迪卡斯对父亲长期占据王位,早就心存不满,害怕夜长梦多,而且佩尔迪卡斯还行为不检点,和父王的爱妃偷情,引起阿契拉的愤怒,在这种情况下,发生宫廷政变是理所当然的。中国历史上这样的事就屡见不鲜。这是君主制的通病。无论如何,阿契拉的退位,使好不容易统一起来的马其顿又重新陷入分裂中。

佩尔迪卡斯如愿以偿,成了下马其顿国王。下马其顿处于沿海平原地区,自然条件优越,佩尔迪卡斯运用灵活的外交手段,加强和希腊人的往来,赢得了发展的机会,逐渐强盛起来。这时,他已把父亲要他们兄弟友爱相处的嘱咐弃之脑后,想吞并弟弟统治的上马其顿,重新实现统一。阿明塔斯治下的上马其顿,尽是山地,闭塞落后,阿明塔斯本人又软弱无能,为了求得安宁,他把自己的小儿子腓力送到当时正称霸希腊的底比斯去当人质,虽知他的哥哥要吞并他的国土,却毫无对付之法。他的大将莱克尔在这困难之时,背主求荣,投靠了佩尔迪卡斯。在佩尔迪卡斯兵临城下时,莱克尔打开了城门,结果,阿明塔斯二世做了俘虏,他的太子、腓力的哥哥逃到色雷斯。佩尔迪卡斯心满意足,宣布新的统一的马其顿王国成立,首都设在奥林修斯的培拉。然而,马其顿并没有真正统一,阿明塔斯的余部仍在上马其顿各地组织山地居民进行反抗,下马其顿的局势也不稳定,外面还有伊利里亚人和卡俄尼亚人的不断侵袭。马其顿仍在动乱中。

3.人质生活:腓力因祸得福

这时,腓力,阿明塔斯的小儿子,未来的亚历山大帝国的奠基者,还在底比斯当人质,对国内的变故一无所知。腓力虽贵为王子,却并不是王位继承人,可能也不被父王宠爱,因此,15岁就被送到异国他乡当人质。但是,因祸得福,三年的人质生活对腓力的未来事业,对他后来成为一个伟大的君主,起了不可低估的巨大作用。

腓力当人质的三年,正是底比斯称霸希腊的全盛时期。这给正处在学习黄金时期的腓力提供了极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对于一个来自山地国家的孩子来说,希腊文明的吸引力是不可抗拒的。当然,腓力接触希腊文化不是从底比斯开始的,马其顿宫廷也已重视学习和培育希腊文化,但无可否认的是,就学习希腊文化而言,在底比斯和在马其顿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更为重要的是,腓力在底比斯有幸得到一位伟大人物的关爱和教导,这个人就是底比斯民主派的领袖、希腊最富才能的军事家伊巴密浓达。伊巴密浓达在战术上所作的革新,他的不同于传统希腊的排兵布阵方式,他的集中兵力打击敌人最强一翼的战略思想,为腓力和他的儿子亚历山大的一系列军事胜利开辟了道路。腓力虽来自山区,却十分聪明伶俐,又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得到伊巴密浓达的喜爱。伊巴密浓达让他住在自己家里,做自己的贴身护卫。有伊巴密浓达的关照和教导,腓力迅速成长起来,他不仅学到了许多希腊文化知识,了解和熟悉了希腊各城邦的情况以及它们之间的矛盾和斗争,而且学到了当时最先进的战略战术。

三年人质生活使腓力从一个山区小孩成长为一个眼光远大、满腹韬略的人物。离开祖国三年了,底比斯并不是他的久留之地,他时时刻刻都在想方设法回去,伊巴密浓达十分清楚腓力的心思,他理解他这个特殊的护卫,并设法帮助他逃回马其顿。

4.招兵买马:身份就是旗号

腓力单枪匹马回到马其顿,从乡民口中得知,他的祖国正处于动乱中,上马其顿已被下马其顿吞并。这个消息对他的打击太大了,他贵为王子,却突然无家可归了。他父母亲的安全也令他担心,惊慌不安中,又被乡民怀疑为奸细而遭到追打,无路可走时,被一队士兵包围,幸好领兵的指挥官认出了他是腓力王子,才解了围。这是一队上马其顿的士兵,领兵的叫安提柯,是腓力童年时的朋友。安提柯告诉他,他的父王阿明塔斯二世被掳到下马其顿首都培拉,做了他伯父的阶下囚,他的哥哥、王太子则逃到了色雷斯,他父王的手下大将莱克尔投靠了他伯父佩尔迪卡斯,安提柯的父亲也因护卫他父亲而牺牲了。当时,安提柯正在外执行任务,事变后,他召集了一些不愿归顺下马其顿的士兵,又招募了一些山民,组织了一支100多人的队伍,避开敌方军队,从北到南,深入下马其顿腹地,探听敌方的兵力布置情况,以便将来兵力壮大时,伺机进行攻击,没想到碰上了腓力王子。

腓力巧遇安提柯,好像是万能的神灵在帮忙,激起了二人决心恢复上马其顿的豪情壮志,年轻有为的王子使安提柯和他那不到200名的士兵看到了希望,而腓力则从这支小小的队伍看到了将来的千军万马。

腓力这时虽只有18岁,却老谋深算,他知道,现在首先要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寻找一块合适的地方,安营扎寨,建立根据地,以便招兵买马,扩大队伍,训练新兵。经过几天的跋涉,他们来到一处重山环绕的山谷地,这里不仅风景优美,而且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正是建立根据地的好地方。腓力大喜过望,决定在这里建立大本营。这块地方就是希腊北部的萨洛尼卡,腓力称之为“明珠”。腓力一面令人搭起简易的住房、开荒种地,一面加紧训练。同时,派人四下招兵买马,聘请能工巧匠,打制武器。

腓力王子回到马其顿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各地,引起了很大的震动,不少年轻人闻风而来,阿明塔斯国王的旧部也纷纷来投靠小主人,商人自愿出钱为腓力的队伍购置武器,不到半年,腓力的队伍就发展成一支4000人的有骑兵、有重装步兵、有轻装步兵的装备精良、兵种齐全的军队。一个过去既无任何功劳,又没什么影响的18岁年轻人,竟有如此大的号召力,原因就在于他是王子。这在希腊城邦是不可想象的,是绝不可能的。这就是城邦制与君主制的区别,城邦制,特别是城邦民主制下的人民爱国主义的最高境界,是为祖国牺牲个人的生命,但这种牺牲绝不是为某个个人,而是为祖国、为自由、为民主。君主制下的爱国主义的最高境界,也是为祖国牺牲个人生命,但这里的为祖国是和为君主结合在一起的,忠君是君主制国家的最高道德要求。中国就是如此。马其顿虽受希腊影响,君主制却是东方的。从腓力不同寻常的号召力来看,君主制是深入人心的。

腓力既是王子也是战士,他用从伊巴密浓达那里学来的先进的军事知识训练他的士兵,使他的士兵成为一支骑兵、重装步兵和轻装步兵互相配合作战的队伍,他特别重视骑兵,这既是因为山区人民善于骑射,更重要的是他看出了骑兵在未来战争中的重要作用,用骑兵冲锋陷阵是腓力的创造,后来令人生畏的马其顿方阵,这时可能在腓力的思想中已有了初步的构想。

5.初次交锋:双方打成平手

佩尔迪卡斯发现腓力招兵买马、集聚力量的动向,他虽看不起腓力,认为大局已定,毫无经验的腓力带领一些乌合之众,成不了什么气候,却仍然发兵去围剿萨洛尼卡。面对即将来到的敌方大军,腓力显示了他军事家的谋略,他深知,敌我力量悬殊,不能和敌人正面硬拼。同时,也不能让敌人知道自己的虚实。他没有在萨洛尼卡等待敌军的到来,只留下小部分部队,由安提柯统率,负责守卫“明珠”,自己则亲自率领大部分部队南下开辟新的根据地。这样既可吸引佩尔迪卡斯军队的注意力,解萨洛尼卡之危,又可壮大自己的力量。果然如腓力所料,腓力军队的活动吸引了佩尔迪卡斯,他已无心去围攻萨洛尼卡了。

腓力率兵翻山越岭,一路南下,沿途不断吸收新成员,壮大队伍。这次,腓力选择的新根据地,是在与色雷斯接壤的塞新尼替斯湖畔,这里靠近爱琴海,西接希腊,东临小亚细亚,水陆交通便利,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快到塞新尼替斯湖时,腓力的部队已是一支万人大军了,而且,由于士兵大都是山地青年,个个剽悍敏捷,人人精于骑射,部队的战马都是有名的色雷斯马,矫健异常。这支万人大军,在腓力的训练下,已是一支战斗力很强的队伍了,其中有5000重装兵、3000轻装兵和2000骑兵,部队士气高昂,但毫无作战经验。因此,要用这样的队伍对付佩尔迪卡斯训练有素、作战经验丰富的数万军队还是十分困难的。临近塞新尼替斯湖时,腓力格外小心。一路顺利,没有受到敌军的阻击,他害怕老奸巨猾的佩尔迪卡斯在搞什么阴谋诡计。腓力没有贸然进入湖区,而是在湖区外扎营,修筑工事,以防不测,同时,派人到湖区探听虚实。

腓力的担心是正确的。第二天,佩尔迪卡斯的三四万大军从四面八方压过来,把腓力的军队团团围住。面对强敌的围攻,腓力虽是第一次指挥作战,却镇定自若,从容布置,主帅的无畏精神感染了士兵,慌乱情绪一扫而空。腓力安排2000名射手在新修的工事中,准备随时向敌人投掷标枪;2000重装步兵全副武装,随时向敌人冲杀;2000名轻装步兵作好准备,随时进行接应和援助;包括骑兵在内的剩下的2000人作为预备队。

然而,敌人却突然停止了进攻,而在腓力营寨周围修建工事,安营扎寨,好像要不费一兵一卒困死腓力的军队。这是很厉害的一招。腓力看出形势对他很不利,他一面严阵以待,一面安排几个战士作好突围的准备,抓住机会冲出去,以腓力的名义向色雷斯或附近的其他城邦求援。

果然,佩尔迪卡斯是要不战而屈腓力之兵,他派人给腓力送来了劝降信,被腓力一口拒绝。腓力决定主动出击,打击一下敌人的气焰。黄昏时,腓力的重装步兵像下山猛虎似的冲向敌阵,和敌人展开近身肉搏。由于腓力军队的攻击迅速突然而又凶猛,敌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伤亡惨重,但这样的靠个人勇敢的拼杀,不能持久,腓力见目的达到,立即下令收兵。

同类推荐
  • 冉魏霸业

    冉魏霸业

    永嘉之乱,匈奴、羯、鲜卑、羌、氐五胡乱华,中原大地随之十室九空,尸骸盈野!而汉家衣冠被迫南渡,这世间仅剩下几百万的汉儿,亡族灭种在即,谁来拯救这萧瑟的河山?“云从龙,风从虎,功名利禄尘与土。望神州,百姓苦,千里沃土皆荒芜。……” 且看一个历史爱好者重生为冉闵,如何仗三尺剑,叱咤风云,扫除华夏膻腥! PS:新书《秦有锐士》上线了!写历史上的秦武王嬴荡,喜欢战国历史,喜欢大秦帝国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请多多支持,谢谢。
  • 基因中的人类简史

    基因中的人类简史

    本书是一本通过基因解读人类历史的社会科学书籍。澳大利亚畅销书作家克里斯廷·肯奈利从遗传、基因的角度,讲述人类生存、繁衍、发展的历史。这是一本关于基因科学的书,同时也是集心理学、经济学、历史学、遗传学、医学、人类学以及商业、科学领域的趣闻逸事和许多魅力人物的生活经历于一身的妙趣横生的书,展示了基因传承给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带来的影响,并逐一解开一个个扑朔迷离的历史谜团。本书描绘了一幅人类进化的宏大图景,涉及神秘的尼安德特人、北欧海盗、美国国父杰斐逊、澳洲囚犯流放、人类走出非洲、孟德尔式遗传疾病等大众熟悉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作者利用基因研究的最新成果对这些进行了全新的解读,既幽默风趣,又富有见地。
  • 穿越三国之山贼

    穿越三国之山贼

    他的生命,像是波涛汹涌海面上沉浮的浮萍,在风浪中,身不由己地随波逐流,却始终难以寻找到自身的归宿。可是他真的真的爱她,不能没有了她,舍不得放下她。因此他的人生中,又多了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誓言。最终,他踏上了一段又一段不属于自己的人生路程,在异界他乡中寻找自己人生中幸福的起点和终点。于是,他的故事开始了……。
  • 铁血霸三国

    铁血霸三国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当代历史系大学生刘威因车祸而穿越到群雄四起,逐鹿天下的三国乱世,看刘威如何在这乱世之中收能臣招猛将,夺美人,最终打下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 天启镇北王

    天启镇北王

    天启朝成立初年,大封功臣,封王十余个,封公数十个,伯爵更是数不胜数。镇北王府地处东北边陲,刚到东北之初,楚雄就被此地的衰败而震惊到了,地广人稀,郡城人口还不足万人,每郡幅员有其他大郡三倍之多,人口却不如其十分之一,被封到东北三郡,楚雄初期极为不满,但看着中原诸王遭到疯狂打压,他也便释然了,虽说人少,可经不住地方大呀!楚雄能以平民之身在乱世崛起,能力不可谓不强,对外建立堡垒,对内积极引进人才。中央对其又是甚有亏欠,觉得应该封到更繁华郡城,给予了楚雄大量金银供其建造郡城。楚雄也对得起中央,数次打的北狄人狼狈而逃。楚雄在世时,被北狄人称为杀神。有楚雄在,天启东北边境可以说是固若金汤。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一向如此。天启朝到了最近几代,也开始走了下坡路。皇室无能,奸臣辈出,外戚专权,导致天启朝国力大减,南蛮西戎,北狄东胡皆蠢蠢欲动,导致中央对诸王越发看重,不断放松对诸王管控。经过数百年经营,东北已是少见的和平之地,三郡已回复生机,人口也到了平常郡的规模。尤其是最近几代,中原内政越发苛刻,越来越多的人从中原来到了东北,东北三郡郡城已媲美中原大郡郡城的繁华。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黄金埋在河对岸

    黄金埋在河对岸

    故事中的小镇在民国初年叫曹六营子,中清铁路修建的时候,那里只剩一些坍塌的土坯房子,修铁道的“老伯代”(指苦力)曾在那里住过。铁路通车后,那个地方有了一个站点,一个丁宇型的俄式房子,黄色的墙,墨绿色的铁皮房顶。站长是地中海来的黑毛子,叫尤拉。与他同住的还有一个人高马大的白俄太太,棕麻似的头发,脸上还有不少雀斑。那个小站也叫八站。起初冷冷清清,只有一个货场和一些季节性的搬运工。到张宗昌镇守绥芬河那阵子,为筹军饷开了大烟禁,并且开展起边境贸易,曹六营子也跟着繁荣起来。一些种大烟的、淘金的,做各种各样买卖的人多了起来。
  • 班花结局

    班花结局

    每个男生心中都有一个班花。但是陈威身边却有一堆班花!羡慕吧嫉妒吧恨吧!第660章以后是新的故事,加入了修炼升级打BOSS元素。保证主角陈威很爽很威很强大!英雄救美迷死妞!你觉得自己能活到2099年都想继续的话就冒险看下去吧!
  • 七日归来

    七日归来

    我已经是死了的,但我现在有了重来一次的机会!好嘞!开始我新的“人”……生?新书《命运构筑者》正在连载中,为本书后续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古文约选序例

    古文约选序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人种

    人种

    笔者叙述的这段往事,是发生在上世纪抗日战争年代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从1945年到如今,这个重大历史事件已经被尘封了六十多年!当年经历过这段历史的见证者,大多数人已不在人世了,余下的人也寥寥无几。虎口余生的人们由于诸多原因,也没有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详细情况公布于众。2006年金秋,笔者在黑龙江农垦建三江分局驻地,见到了当年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人之一于海龙老先生。这年,他老人家已经是八十四岁的高龄了。
  • 长生指要篇

    长生指要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海燕

    海燕

    本书是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的精选散文集。收录了《海燕》《人》《春天的旋律》《鹰之歌》《书》《时钟》《不合时宜的思想》等数十篇经典散文代表作,充分彰显了高尔基的革命热情和乐观主义精神,对于当代中国社会弘扬爱国主义教育、继承红色基因和革命精神,具有积极的文化价值。
  • 山里一枝花

    山里一枝花

    重生一回,穿越到不知名的异世,变成了山里一枝花,可是这一大家子的日子怎么过的啊?还好父慈子孝一大家子和睦团结,那就撸起袖子大干一场。可是这肚子怎么开始吹起气球来啥,我要当娘啦。他爹是谁,我也不知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