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12300000005

第5章 含在嘴里的核桃

清华聋哑学校是青州市最有名的聋哑学校,李欣然是这里最棒的语训老师。

这天,李欣然班上来了一个名叫“小小”的聋哑男生。小小满面红光,衣着讲究又整洁,跟在他后面的中年妇女却面色苍白,身材瘦小,衣着很普通。不用问,这肯定是小小的妈妈。李欣然本来不愿意收,但小小的妈妈死乞白赖地再三恳求,李欣然才勉强同意收下他。小小的妈妈临走时,悄悄地把一个信封塞到李欣然的兜里,李欣然会意地一笑,坦然接受了。这对她来说,已是家常便饭了,名师嘛,哪个学生家长没“孝敬”过她?

李欣然送走了小小的妈妈,回到办公室,打开那信封一看,差点儿没把鼻子气歪,里面仅仅是两张老人头。这是李欣然今年收到的最少的红包!“拿这么点钱,简直就是在打发叫花子。”李欣然生气地把信封扔进了抽屉,狠狠地骂了一句,“抠门!”

李欣然拿起笔,在小小的名字上画了一个圈,又在圈里重重地打了个叉,并注上几个字“执行清除方案”。这是学校为了维护名校的形象,制定的一条秘密校规:就是把那些提不起来的学生,一律清除走,美其名曰:优化组合。李欣然暗暗拿定主意,尽快让小小滚蛋。

起初,小小学得还很快,尤其是学到“爸爸”的发音时,他双眼放光,兴奋异常。可接下来就难了,他除了对爸爸的发音感兴趣外,对别的一概都不感兴趣。尤其是学发“妈妈”发音的口形时,他死活也不肯学。好像他对这有抵触情绪。两个星期后,小小除了会说爸爸外,其他的啥也没学会。接下来该学“老师好”了,“老师”的口形与“妈妈”的口形大致相同,可“老师”的发音比“妈妈”又难了一些。李欣然没好气地瞟了小小一眼,心想:不用问,他肯定学不会。果然,又是一周下来,全班的学生几乎都学会了“老师好”,只有小小是无声的。

月末假到了,小小的妈妈与其他孩子们的家长都来了,家长们最关心的就是自己孩子学会了多少发音。李欣然把家长们都请到了教室,开始逐个让孩子们演示。这些孩子们纷纷说:“爸爸好、妈妈好、老师好。”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顺利地说出这几个发音来,只有小小,除了“爸爸好”外,就再也没有声息了。小小的妈妈脸上青一阵白一阵的。

李欣然特意把小小的妈妈叫到办公室,当着她的面,把小小叫来,自己夸张地把两腮鼓起来,发“老”的音。小小也学了半天,还是无济于事。小小的妈妈在一旁看着,着急地直搓手。李欣然趁机婉转地说:“这几天,我们一直都在学‘老师’的发音,他是一点儿也跟不上课啊!还是让他转到别的学校去吧。”小小的妈妈领着小小,无奈地走了,李欣然冲着他们的背影哼了一声。

月末假结束后,小小的妈妈又找到李欣然,说想再让小小在她这里试一段时间。李欣然心里很不痛快,故意装出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说:“我看,小小想在我们班跟上课,实在是太难了。”小小的妈妈黯然地低下头,小声说:“这孩子看着一点儿也不笨啊,怎么这么不争气!”李欣然的脸上微微掠过一丝冷笑,心里说:

不是小小笨,而是你们家长做事太笨了!

此后,李欣然不再用好眼瞅小小。班里的这些学生虽然聋哑,可并不傻,他们很快看出来,老师不喜欢小小,就仗势欺人,围着小小,嘲笑他:“笨、笨、笨。”小小蜷缩在一个角落里,大气也不敢出。李欣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巴不得让小小早点走。

一天,一个学生跑来报告,说小小在生吞核桃。这可了不得,万一卡住了,那就出大事了。李欣然飞快地跑到宿舍,果然,小小嘴里鼓鼓的。李欣然厉声命令道:“吐出来!”小小摇摇头,李欣然急了,比划着说:“那样会死的,核桃不是那样吃的。”小小无奈,只好吐出来。

李欣然狠狠地把他推到一边,生气地说:“你真是个让人操心的家伙,赶快给我滚到别的学校去!”说完,李欣然找了块砖头,比划着,意思是核桃砸开才能吃。小小突然像疯了似的,冲过来抢核桃。李欣然手里的砖头正好砸在他手上,鲜血直流。李欣然连忙拉着他进了校医务室。

看来,这孩子除了聋哑外,智力上肯定还有缺陷,不如趁此机会,让他立马转校算了。

小小的妈妈很快赶来了,李欣然添油加醋地把情况说了一遍,小小的妈妈脸色黯淡下来,用无助的眼神看着小小。小小猛地拉住妈妈的手,跑进宿舍,从床底下拽出一个包,包里是一大堆核桃,个个都干干净净的,好像是精心地洗过一样。小小比划着,意思是说他一个也没吃。然后,一个个地数起来,加上李欣然砸碎的那个正好是十个。

小小的妈妈含着泪,抚摸着小小的头,比划着:“咱们连老师好都不会说,真的跟不上课,还是上别的学校吧。”小小推开妈妈,抓起一个核桃放在嘴里,然后慢慢地张开嘴,用手把核桃抠出,口形没动,缓缓地把“O”形的嘴转向李欣然,发出了声:“袄师袄(老师好)!”小小的妈妈很兴奋,紧紧地把小小搂在怀里:“小小会说‘老师好’了!”原来,小小的妈妈细心地观察了“老师好”的口形,回去教小小练了一夜,也没见效,就想到用这种办法,控制小小的口形,并告诉他,能说出“老师好”,老师才会喜欢,爸爸也会高兴的。小小不是在生吞核桃,而是在偷偷地练发音。

面对着这颗纯洁的心灵,李欣然的心不禁一颤。

过了良久,李欣然才想起来,“老师”的口形与“妈妈”差不多,就趁热打铁说:“快叫妈妈。”小小却把头一摇,清脆地发出一声:“不!”李欣然有些尴尬地看着他妈妈,他妈妈苦笑道:“他是死活也不肯叫的。”

莫非他们母子俩有什么解不开的隔膜?李欣然凭着自己从事特教工作多年的经验,知道每个残疾孩子的内心深处,都有一块不可触动的雷区,最好的办法就是立刻回避。

李欣然刚想转移话题,小小的妈妈又开口了:“其实我不是他的亲妈妈。”李欣然忍不住追问了一句:“他的亲妈妈呢?”小小的妈妈无限惋惜地说:“早就与他爸爸离婚了。原先他们一家三口,是一起到城里打工的,他妈妈看上一个南方人,抛下他们父子跟着南方人跑了。”

沉默了片刻,李欣然由衷地感叹道:“小小能有你这样好的后妈,也是他前世修来的福啊。”小小的妈妈又摇摇头:“我也不是他的后妈。”李欣然惊讶地看着小小的妈妈,问:“你是?”

小小妈妈的眼里蓄满了泪水:“你知道三年前,淞江沉船事件吧?”李欣然点点头,那件事曾轰动一时,据说因老板超载摆渡,船刚到江中心就翻了,死了十几个人,大多是进城打工的农民,老板也命丧江中。

小小的妈妈继续说:“那天我也在船上,我到乡下走亲戚后回城,小小的爸爸也在。我们俩几乎同时抢到了一个救生圈,当时船上的人并不像电影里那样,女士和小孩优先,为了几个仅有的救生圈,船上的人几乎都抢疯了,纷纷大打出手。面对着粗壮的小小爸爸,我能抢得过他那是妄想,他原本一拳头就可以把我撂倒,就在我准备松手放弃的时候,小小的爸爸却松开手,说:‘大妹子,你先走吧。’我问:‘大哥你呢?’他说:‘我会狗刨。’可他在水里没刨多长时间就不行了。”小小的妈妈哽咽着,说不下去了。李欣然猜测道:“小小的爸爸临死前,委托你好好照顾小小?”小小的妈妈泪流满面地摇头:“他啥也没顾得上说,就沉下去了。”

李欣然感到一阵酸楚,轻声问:“那你,你怎么找到小小的?”小小的妈妈伤感地说:“后来,我从事故处理人员那里得知,他还有一个聋哑儿子小小。我是在一个破旧的出租屋里见到小小的,那时小小邋遢得简直不成人样了。他爸爸不在的这些天,小小是靠吃垃圾堆里残留的食物活着的。我把小小送回他老家,可他老家只有一个六十多岁的奶奶。如果小小跟着奶奶,在那偏僻的农村窝着,那么,这辈子就彻底完了,所以,我把小小留了下来。”

李欣然看着眼前这个瘦弱的女人,沉默了许久,才感慨道:“这件事,你不说,是没有人知道的。你可以给他们一些钱完事。带着一个这样的孩子,太拖累你了。”小小的妈妈笑了笑:“很多人也都这么劝我,可做人要讲良心啊!我一定要让小小上最好的学校,找最好的老师。否则,我于心不安。”

李欣然像被鞭子抽了一下,猛地一颤。

在一旁默默无言的小小,忽然喊了起来:“爸爸袄(好)!袄师袄(老师好)!”嘶哑而含糊不清的声音,在水泥钢筋丛林中回荡。

李欣然走过去,紧紧地搂住小小,竖起大拇指,颤声说:“你是最棒的,我教过的最棒的学生!我不会让你调走了。”

同类推荐
  • 我在豪门的日日夜夜

    我在豪门的日日夜夜

    我是一个爱做梦的女孩。在六岁那年无意中接触豪门,从此在心里便埋下了一个绚丽无比的豪门梦。我从不否定它,也一度为它努力完善自己,使自己拥有进入豪门的资本。可是经历过几段感情之后,我几乎认为那只可能是我年少时生命里一个梦想,越到后来便越不再抱这样的想法。可是命运真的很神奇,当富可敌国的林从我生命里消失,当富二代公子KING再度回来找我再续前缘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心如止水,拒绝KING后的我已经不再坚持豪门梦,却被命运奇迹般地推到子寒面前——一个隐瞒身份的豪门巨子。因着子寒的宠爱和执着,半年后,我接受他的求婚,告别父母,来到美国纽约比弗利山庄,在这个被誉为“全球第一富人住宅区”的山庄里,在这个成龙、丁邵光亦有宅邸的山庄里,我不知道等待我的生活将会如何,我不知道豪门生活对于我而言。是天堂还是地狱?
  • 代号27

    代号27

    武汉的冬天不仅冷,而且阴湿,把空调开到最大挡,也抵御不住丝丝寒气。光谷基地2号楼的一间办公室内,七夏穿着三件毛衣,手缩在长袖子中簌簌发抖。“猫哥,我想好读者见面会的名字啦,叫‘代号27’,既表示参加聚会的有27个人,又烘托出神秘感。”“嗯。”某猫深沉地微微颔首。他年近三十,瘦高个,沉默寡言,脸上像打多了肉毒杆菌无丝毫表情。这种酷大叔范儿很能吸引一些小女生,新来的七夏便对他十分崇拜,总围着转。
  • 暗夜将至

    暗夜将至

    当人的灵魂强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衍出来一种近乎于神的能力。在我们这个世界当中,隐藏着拥有这个超级能力的人群。我即将要告诉你的,是其中一个人的故事······
  • 我是猫

    我是猫

    《我是猫》是日本“国民大师”夏目漱石的代表成名作,对日本文学有着极深远的影响。《我是猫》的写作角度很新颖,从一只猫的视角来观察身边的人和事。这只猫生活在一个教师家中,见识了形形色色各种文人:没心没肺无厘头,唯恐天下不乱的迷亭;古板又一丝不苟,有点不知变通的寒月;理想主义,空有理论不实践的独仙……当然还有猫咪的主人,迂腐没耐心,做事三分钟热度,自命清高的苦沙弥。在猫的眼里,这些人聚在一起成天讨论些没意义的事情,不满现实,也就只会抱怨,像苦沙弥,被私塾的学生恶作剧整得苦不堪言,被邻居嘲笑,却都无可奈何。
  • 哈克历险记(英文版)

    哈克历险记(英文版)

    《哈克历险记》是由美国著名小说家马克·吐温所写的小说,初在英国发表于1884年,1885年在美国出版。该小说普遍被认为是“最伟大的美国小说”中的一部,并且一直处于“美国文学”中的佼佼者的位置。该小说主要描写了美国密西西比河两岸的情形,及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的生活。最有特点的地方是,书中的人物都有自己的语言方式,尤其对美国黑人的语言描写入木三分,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也就是说,只有看英语原版小说,才能领略得到作者描绘出的情景。本版本是美国诸多学生教材里使用的版本。
热门推荐
  • 星星落入眼底

    星星落入眼底

    “这位同学您好,在此次睡眠中,您一共睡了八小时零六分钟,说了三段梦话,并有一段告白,共叫了林辞十次,检测到您对林辞有很严重的依赖,建议您尽快想办法到他身边去。”“头晕晕的,怎么有这么多个白司啊,我到底该抱哪个?”“中间这个。”
  • 闺中十年

    闺中十年

    一切仿佛就是一场梦而已,又仿佛走了很长很远的路,累了、醒了,各种各样的烦恼行云流水般地淌了过去。岁月像个拉纤的人,卯足了劲,使了全力,无论是怎样的路,都一溜烟地带过去了,恍惚间又觉得只不过是踏过了一个槛而已。这一晚又是风又是雪,那风雪底下的人们来了又走。又宽又广的大街,在一夜欢腾之后,又变得像个老者般沉默起来了。睡梦中的人们,突然听到空荡荡的街角兀自响起胡琴的声音,拉琴的人被风吹得手都发了抖,走了调,拉来拉去,依然是那两句:“阵阵秋风,吹动着他的青衫袖,淡淡的月光,石板路上人影瘦。”
  • 寒夜

    寒夜

    小说主人公汪文宣和曾树生是一对大学教育系毕业的夫妇。年轻时曾经编织过许多美丽的理想,希望能用自己的知识和力量办一所“乡村化、家庭化”的学堂,为国家为人民做点有益的事情。但抗战爆发后,他们逃难到重庆,汪文宣在一家半官半商的图书文具公司当校对,曾树生在大川银行当“花瓶”。汪文宣的母亲为了减轻儿子的生活负担,赶来操持家务,但汪母与曾树生婆媳关系不和,汪文宣夹在中间两头受气,且又患上肺病,家庭经济非常拮据。最后曾树生跟随银行年轻的经理乘飞机去了兰州,汪文宣在抗战胜利的鞭炮声中病死,汪母带着孙子小宣回了昆明老家。两个月后,曾树生从兰州回到重庆,但已物是人非,伤感不已。
  • 三界协管员

    三界协管员

    天地未分阴阳之时,绝世大能一剑四分宇宙,留下五道造化后挥袖离去。后世万族为了争夺造化,战火绵延亿万年。今世,被流放地球的三界协管员王小凡为了恢复修为,带着一条狗,一把铲,踏天路上撸羊毛。
  • 我家男神超神秘

    我家男神超神秘

    某大佬素不爱管闲事,也不爱被管。“先生,有个百亿项目想跟你谈谈。”“考虑考虑。”“先生,有个任务问你有没有空帮帮忙。”“再说再说。”“先生,顾队长好像出了事?””地点?“【大佬跟顾队,一】顾队:“听话,吃药。”大佬:“吃。”随手把药片扔马桶,毁尸灭迹。【大佬跟顾队,二】抵达某地点,大佬看着地上的尸体,戳了戳,“死了么?”尸体有气无力,“没死。”男主是史上最强大队长,日常被人追杀,非日常追杀别人。大佬是外表柔弱、看起来正常、内里不完全变态的大女总裁,日常坑他坑他坑他,非日常宠他宠他宠他。【内含挖坟机关金融等等,如有不适,请你吃糖】
  • 钱氏私志

    钱氏私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二胎是面照妖镜

    二胎是面照妖镜

    梁伟华从一名机关干部转变为一个企业总裁后,生个儿子继承产业成了他的最大目标之一。他带着小三和私生子上门认祖归宗,叫徐婉君情何以堪?曲折的过程,充满变数……有人说:“二胎是一面婚姻的照妖镜。”它照出各个家庭的婚姻百味和人性之百态。
  • 无名的裘德

    无名的裘德

    这是哈代最优秀的作品之一男主人公仅十一岁,父母双亡,贫困孤苦而又多愁善感,但幼小心灵中已深深埋下了求索上进的宏志大愿。袭德的这番经历,是英国十九世纪后半叶乡村教育逐渐普及后有知识的一代青年劳动者要求改变自身地位的图影。
  • 极品公主:暴君,求放过!

    极品公主:暴君,求放过!

    凤观十九年,燕国与闵国的交战前线。燕军中郎将元晚河刚回到大营,尚未褪去铠甲,太子近卫就……
  • 恶魔的伪装

    恶魔的伪装

    纽约时报畅销书作者梅尔·康莉带来了这个揪心的故事,这个故事基于真实事件。珍妮·斯莱特受困于婚姻暴力,非常希望自己的生活不仅仅只有为了掩饰伤痛所说出的谎言。她的三个孩子都不知道父亲禽兽不如,珍妮纠结于是否要告诉孩子们她所受的折磨,这折磨已经让她无法忍受。珍妮在美国的笔友是唯一一个意识到真相的人。珍妮恳请笔友来访英国,此时她的家庭争吵不断而她依然不能下定决心离开英国。然而,一纸神秘来信寄达,寻求珍妮的帮助,她就飞到了美国。她决定拯救另一个受困的灵魂,结果却陷入了另一场任人摆布的关系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