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13600000031

第31章 中国广播电视传播理念的嬗变(6)

1.确立主流意识形态,形成主导价值观念

“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1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及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一方面十分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引与推动,另一方面又面临各种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冲击。广播电视作为主流媒体,处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关系到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改革发展的走向及国家的长治久安。作为重要新闻舆论机构、重要思想文化阵地的广播电视必须坚持不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必须坚持传播主流意识形态,最大限度地引领各种社会思潮凝聚到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中来,这是党和国家对广播电视媒体提出的根本任务,是广播电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要求和必然选择。广播电视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舆论导向作用,主导社会公众舆论,形成主流舆论的强势,更加自觉主动和有效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

2.积极表达民意,形成社会共识

多元化社会的新闻传播和舆论宣传要在尊重利益主体差异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构建整体社会的“思想共识”。社会要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下去,需要社会成员对社会事物及其相互关系持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看法,只有在这个基础上,人们的判断和行动才会有共同的基础,社会生活才能实现协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众传媒,特别是广播电视必须在推动构建“社会共识”的过程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积极表达民意,反映不同声音,既倡导“共识”,又尊重差异,统筹兼顾各方利益和民意表达,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创造和谐氛围,构建思想基础。

三、从重“量”到重“质”

现代媒体发展极为迅速,使得媒体的数量、传播的内容与形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最后决定传播效果的是质量而非数量。要使受众规模和传播效果最大化,就必须提高传播内容的质量和水平。

(一)恪守新闻专业性原则,提高传播公信力

新闻报道的公信力是媒体的生命。要提高媒体的公信力就必须恪守真实性原则,克服片面性、主观性、虚假性。特别是在当前信息技术日益发达,信息传播的匿名性、交互性、随机性日益增强,以及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部分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的环境下,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已经成为我国目前新闻工作的迫切课题。

作为一个基本共识,新闻媒体公信力的核心要素就是真实性。媒体要获得受众的信任,最基本的前提就是媒体提供的信息是真实可靠的。新闻工作的职责与使命首先在于对社会现实进行如实的再现。这就要求在报道中所涉及的人物、事件、地点、时间等新闻要素真实准确,这是新闻真实性的第一层面;同时,由于任何事件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因此新闻报道必须将具体的新闻事件置于微观、中观乃至宏观的大环境中加以考察,以便从整体上反映新闻事件与客观环境条件之间的真实关系,防止对复杂的事物做简单化报道。这是新闻真实性的另一个层面。

此外,根据新闻专业性原则,“客观性”也是保证新闻真实性,提高媒体公信力的另一个重要层面。从客观公正的角度出发,不带任何偏见地对待,进而平衡地报道新闻事件是新闻报道的基本立场,同样是确保新闻真实有效的重要策略。客观性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要平衡报道,提供对事实的不同观点,公正地表述对事实的多元态度;第二,要不带偏见地进行报道,防止报道主体的主观态度介入甚至扭曲新闻事实;第三,当事人态度和意见要使用直接引语方式;第四,报道要尽可能全面、详尽,做到重要的信息、细节不遗漏。做到以上四点,才有可能在新闻报道中坚守客观性原则,使得所报道的信息真实可信。因此,在新闻采访环节必须仔细搜集信息,全面了解情况,认真核实信息来源,公正对待采访对象,以免顾其一点,不及其余、偏听偏信、顾此失彼。在传媒日益开放、信息日益丰富、思想日益多元、受众的信息判断能力不断提高的现代传播环境中,新闻报道只有客观公正,才能获取受众和社会的信任,媒介的公信力才得以树立。

在新闻实践中,在坚持新闻真实性与客观性原则的同时,还必须努力提高新闻信息的可听性、可视性。这也是提高新闻质量的一个重要维度。可听性、可视性是指新闻具有广播电视特点,能够提高受众接受兴趣,便于理解和传播。在新的传媒环境下提高新闻可听性、可视性是扩大新闻传播受众群体,提高媒介社会影响力的重要策略。需要明确的是,提高新闻信息的可听性、可视性既要注重新闻报道方式和表现手段,但首先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古人讲‘文以载道’,显然,广电传播创新之要在于对道的理解、把握与传播,而法是为道服务的。道不道,即便法再张……也不会是创新,而是谬种。当然,道有道,法亦有道,如果道实而法拙,也难以扬道,难以创新。道法俱张、和谐统一才是新闻传播的最高境界。”

(二)拓展报道视野,关注多元信息

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既以客观世界作为工作对象,同时自身也是客观世界的一部分。不管是任何媒体,对新闻信息的观察、判断和处理能力不仅直接影响到媒体自身的权威性、公信力,而且关乎其能否推动社会的进步这一媒体社会功能的大小优劣。因此,在新闻报道中,媒体必须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上关注并反映整体社会的变化,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及现代传媒竞争的需要。

1.关注社会整体发展趋势,报道人类共同文明成果

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其生活生产的基本社会环境与自身的发展息息相关。因此,整体社会发展的趋势往往是人类最为关注的信息之一。广播电视作为现代传媒,必须帮助人类自身去认识、理解、关怀自身赖以生存的基本环境,以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获得可持续发展。因此,媒体必须关注社会发展整体趋势,帮助人类就自我发展作出正确的决策。另外,作为社会的存在,人类创造了现代文明,这些文明进步的成果往往可以成为激发人类改变自身生存现状的物质和精神动力,进一步促进提高自身文明程度,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因此,广播电视必须努力报道人类共同文明成果,展示人类的自身创造力,展示人类的物质和精神的能动性,为促进整个人类文明的共同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2.宣传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路线,协调社会关系

在我国,党和国家作为社会的主要管理机构,其社会管理理念往往通过重大方针、政策、路线的层级化传递从而得以表达和落实。重大决策对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等的发展、变化具有重要影响,决定社会事务的走向,事关每一个社会群体的利益。而这些重大方针、政策、路线只有得到充分、准确、及时的解释与宣传,才能促进社会管理。因此,广播电视在新闻报道中既要积极主动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又要善于协调重大决策与社会公众自身切身利益的关系,推动化解政策落实中的种种问题与矛盾。从技术层面上看,就是要善于把宏观的、抽象的、整体的的方针、政策、路线转化为微观的、具体的、局部的表述,用社会公众便于理解和接受的新闻报道方式传递这些决策的理念和目标。

3.监测社会环境,做好舆论监督

新闻媒体一个重要的社会职能就是监测社会环境,对有悖于社会正常健康运转,有害于社会公共安全,威胁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和举措进行监督和批评。邓小平提出“共产党要接受监督”,因为“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走向腐败”。新闻传媒具有较高公信力和较大影响力,主流媒体尤其如此;同时,新闻传媒处于社会舆论的中心位置,常能形成社会公众舆论和影响已有公众舆论,因而舆论监督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进程中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朱镕基曾给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题词:“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这个题词是对新闻舆论监督作用的正确评价和充分肯定。

我国广播电视的舆论监督一般来说有三个内涵:第一,评价功能。即对事务的正误作出评判,通过提出问题、解析问题,化解矛盾、改进工作、增进和谐、维护稳定。舆论评判和舆论监督的主旨方向是社会中种种失范言行,从而净化社会环境。第二,“社会减压阀”的宣泄功能。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由于结构调整而带来群体之间利益的调整,不同利益群体的人,对同一社会现象往往会产生不同甚至相反的意见和情绪。新闻媒体抓住某些公众关注,甚至容易引起不满的现象,反映不同的意见,可以缓解矛盾,避免不满情绪的积累和总爆发。第三,激励功能。在媒体上开展批评,是一种负责、坦诚和自信的表现,它可以使党和政府获得信任,使公众获得信心。正因为如此,正确的批评性报道可以凝聚人心,激发起社会公众同消极现象作斗争的信心和勇气。

4.关注社会重大突发事件,提高报道话语权

社会重大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重大突发事件往往对社会生活产生突发性的巨大震荡力,影响正常的生活秩序,对社会的正常运行产生种种难以预测的冲击力甚至是破坏力。能否做好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是对新闻工作者职业责任、职业素质的严峻考验。首先,广播电视的直播手段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在第一时间提供最快的信息,展现真实场景,报道最新动态,因此,对重大突发事件,广播电视应充分利用直播的方式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扩大自身影响。其次,重大突发事件不仅牵涉面广,而且弄清原委及最后圆满解决都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广播电视应当通过连续报道、深度报道的方式,提供全面、可靠信息,以厘清事实真相与全貌,从而树立自己的话语权。再次,要维护国家安全,以社会公共利益为第一选择。在重大突发事件中往往会有多种声音,牵涉多方利益,因此,在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中,广播电视媒体必须制订并实施有利于公共利益的报道策略,维护国家安全、人民利益,促进社会稳定、维护民族团结。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是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的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深入报道的新闻形式。运用大量背景材料从多角度分析新闻事件发生的原因、意义、影响、矛盾演变及发展趋势,侧重于说明新闻事实的来龙去脉,阐述事实发生的原因、结果以及相关事物之间联系的一种深入报道某一新闻事件的报道方式。从类型上可以分为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预测性报道等。深度报道适用的题材主要包括有政党和国家颁布的重要方针、政策及举措,政治、军事、经济及社会领域的重大事件、重要的科技成果、涉及公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等。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及政治、文化、社会的深刻变革,新闻工作必须从思想意识上引领多元复杂的社会思潮、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思想共识,以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广播电视媒体必须加强深度报道能力,建立多维新闻价值理念,善于利用新闻背景材料,全面、深刻的解析新闻事件;运用声音、画面等方式展示新闻事件,使得新闻报道有理有力,便于接受。广播电视必须从加强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建立多维的新闻价值理念,拓展并善于利用多元信息及多样化的表现手段等方面提升深入报道的水平。

(三)坚持“新闻立台”,追求“评论强台”

广播电视尽管有提供服务、娱乐等多种功能,但它首先是新闻媒体。因此必须坚持“新闻立台”的方针,使新闻成为一个台的灵魂和主干节目。新闻的形态有两种:一是描述事实,二是评论事实。新闻报道的任务自然也有两种:一是传播信息,二是传播观点。当今时代,媒体在增多,受众在分散;信息在泛滥,思想在缺失。在信息的易得性明显提高的当代,新闻竞争已由信息的流量、流速的竞争转入观点的竞争。你可以没有独家报道,但不能没有独家观点。因此,广播电视既要提供信息,更要提供观点,既要做信息媒体,更要做观点媒体、思想媒体。特别是新媒体使公民表达、公民评论进入了零门槛时代,在这种情况下,广播电视必须加强对新闻及时、准确的评论,追求“第一评论”、“第一话语”,建立话语权威,积极引导舆论。所以广播电视必须在坚持“新闻立台”的同时,还要追求“评论强台”,因为“没有评论的媒体必然走向平庸,而平庸的媒体必然被边缘化。”

同类推荐
  • 黄克剑论教育·学术·人生

    黄克剑论教育·学术·人生

    作者自九十年代初开始关注教育,首创“生命化教育”理论,其“成全”、“范本”等诸多独到的教育概念已被教育界广泛应用。本书收入了作者诸多谈教育的精彩文章,其鲜活的思想一定可以走进教育者的生命,进而改变他们看待教育、实践教育的方式。
  • 从地震的视角审视中国的崛起

    从地震的视角审视中国的崛起

    一个国家的崛起,不仅需要经济的发达、军事的保障、科技的进步,还要有社会力量的崛起、民族精神的崛起,一个国家民族士气、凝聚力的崛起。而汶川特大地震,对中国而言,是一场巨大的灾难,但也将一个正在崛起的中国全方位的展现给世界。
  • 信仰追问

    信仰追问

    这本小册子,所说的信仰,不同于日常生活中人们恪守的个别信念或信条,而是关于信念的系统化的理论思考,是作者二十多年来关于信仰问题的不懈探求与追问。在论述信仰这一哲学味很浓的较为玄奥的问题时,作者梳理出101个问题,采用哲学随笔的形式,向读者娓娓道来:何谓信仰、谁在信仰、信仰什么、怎样信仰、信仰何用,极富哲理的语言,给人以思辨的体验和一种精神的愉快。
  • 实用党务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党务文书写作大全

    行政公文概述行政公文,通常称为公务文书,简称公文,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公务文书。本书详细介绍了行政公文的种类及写作方法。
  • 美国教育借鉴力

    美国教育借鉴力

    本书从亲和力、激励机制、社区协同等几方面,对美国的教育最新研究进行了编译并作了点评分析,并与中国的情况进行对比研读。
热门推荐
  • 傲娇王妃:摄政王爷要点脸

    傲娇王妃:摄政王爷要点脸

    他,是万人之上的摄政王!她,是丞相的嫡女!他,高冷至极,唯独对王妃宠入骨!她,沉着冷静,唯独在王爷前似孩童!“不好了!王爷!王妃把四公主打了!”有人通报道。谁知摄政王连头都不抬一下,直接说:“让她打!旁人不得阻拦!”“不好了!王爷!王妃把苏王府拆了!”又有人说。“带帮人陪着王妃一起拆!”“不好了!王爷!王妃与司徒公子离京了!”这摄政王哪还坐的住!直接用轻功飞出王府!
  • 夜之诗

    夜之诗

    神秘、古老而繁盛的大陆,孕育了历经血与火洗礼的伟大帝国。自帝国开拓之时至今,千年时间,作为帝国缔造者之一的列奥那多家族依然光荣常在。列奥那多家族的第三顺位继承人,当任列奥那多大公的长子迪奥克斯,本可以轻松地过完这一生,然而他的命运,却在一次随商队外出的旅程后,发生了改变。当黑夜的枷锁缠绕在身,有的人坚守心中的光明与它同归于尽,有的人放下信仰投身于它的怀抱。是否有第三条路,尚未可知。——黑暗赋予我们很多,也无情地从我们身上夺去等价的一切。
  • 美漫里的店长

    美漫里的店长

    应有尽有杂货店,欢迎您的光临!金钱不是万能的?不!金钱就是万能的!在这里你可以通过金钱买到所有你想要的!(时间线与人物关系,一切一本书为主!也欢迎各位读者提出意见与建议!)
  • 缓缓归

    缓缓归

    巴心巴肺养大的夫君,虽然是长得貌美身修、玉树临风,可到头来却将她当做踏脚石,陪着美艳公主,平步青云去了。慕禾以为,罢了,就当养了条白眼狼。可这白眼狼得了势,长了獠牙后,反倒是大摇大摆的回来,预备欺压起她来了。是可忍,孰不可忍!
  • 跟小学生的烦恼说拜拜

    跟小学生的烦恼说拜拜

    不受老师重视怎么办?上补习班了成绩还上不去怎么办?被同学孤立怎么办?家长老师闹意见了怎么办?……小学六年是奠定一生学习基础的重要阶段,这些常见的烦恼不仅会影响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可能会影响他们一生。那么,怎样才能化解这些烦恼,让小学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轻松快乐上学呢?作者在书中讲述了40个鲜活有趣的校园故事,剖析了小学生学习生活中常常会产生的各种烦恼,帮助小学生正视问题,找到解除烦恼的办法。作者总结出的158个“解除烦恼处方”,让小学生轻松化解“学习成绩”“师生相处”“同学交往”“自我管理”四大类烦恼,彻底跟烦恼说拜拜,健康快乐地成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捡个将军来种田

    捡个将军来种田

    水一一穿了,家徒四壁,还有两个小包子,没爹没娘却有一群黑心的极品亲戚。穷?没事。咱能文能武,种田,经商完全不是问题。啥?刚有点钱,极品就来打劫了?也没事,我明的暗的玩死他们。可这傻子哪里来的,“你喊那个媳妇呢?”“媳妇,我要吃包子!”“媳妇,二狗说只要我挣到钱,晚上媳妇就带我睡,媳妇今晚你带我睡吧?”某傻子兴奋的看着她。“松开,你添我干嘛?”“二狗说我没尝过媳妇的味道,我就试试媳妇啥味的,奇怪怎么不是五香味的……”“天啊,来道雷劈了这丫的吧!”水一一只觉得浑身都不好了,谁来收了这傻子。
  • 曾国藩:成大事者不纠结

    曾国藩:成大事者不纠结

    曾国藩不仅是近代历史上的大人物,而且还是全世界难得一见的大人物,被评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本书详细阐释了曾国藩在识人、用人、做人、做事等方面的主要思想和谋略,揭示了曾国藩为人处世的独特之处,为读者提供了一把打开曾国藩智谋宝库的钥匙。让我们跟随作者去挖掘曾国藩的人生智慧,学习他做事不纠结的处事艺术,借鉴他的成功经验,走出一条光辉灿烂的大道。本书是了解千古名臣曾国藩的最佳经典,读懂国人处世智慧的殿堂之作,将他的处世智慧与具体事例相结合,展示出曾国藩做事不纠结的气度,不仅能够满足某些现代人做大事、成大业的需求,而且能够满足一般读者修身养性、增强处世能力的需求。
  • 快穿之白夜漫漫

    快穿之白夜漫漫

    娱乐影后,女扮男装,青楼名妓······你若待我千般好,我必万般还之。首先放弃我的是你们,凭什么又要我豁然开朗,毫不在意。锥心之痛,当百倍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