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22800000010

第10章 音乐是个圈子(3)

我被深深地感动了,为蓝老师和施老师的认识与选择。音乐真的是种语言,会了拼音,会了字母,会了文法,会了交流,但也不一定会有那份感觉,感觉永远比语言快十倍,感觉就是文化。施老师一直作为助手出现在蓝老师的身旁,蓝老师一直不计回报地为孩子们讲课加课。音乐需要观众,孩子需要舞台,两位老师的人品和爱心感动了一大批朋友。于是,我们的孩子才得以经常在上海、北京公开演出。

老蓝的儿子,一个15岁,一个14岁。现如今,老蓝和施老师每年只能见到孩子三次,圣诞节10天,复活节10天,暑假60天。老蓝的儿子六七岁的时候,就独自坐着飞机来回飞了。这一点很是鼓励了我的一些主张。施老师对中国的孩子很满意,感到唯一要提醒的就是,中国的家长对孩子放手不够。“老蓝给孩子上课的时候,很多家长都把笔啊纸啊水啊什么的全准备好了,这没有必要。”

在北京的日子里,我跟随施晶老师接触到了很多音乐界的大师和朋友们,谈起室内乐,出现频率特别多的有两个字:一个是“难”,一个是“长”。室内乐在中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实在是令人担忧的,把孩子往独奏家的道路上赶,那是相当危险的。走进了老蓝的故事,我收获了无限的感动和感悟。那天,在北京魅力四射的前门M餐厅,我十分由衷地对女儿说:“蓝老师和施老师是可遇不可求的好老师,一定要好好珍惜啊。”女儿很懂事地连连点头。

听说我在准备写本子女教育方面的书,蓝老师和施老师都很开心,“很好,很好,您也是难得的好家长啊。”我说:“哪里,哪里,我不懂音乐,但我懂得把孩子往最优秀的老师身边带,好孩子不能被耽误啊,要是我也很懂音乐,可能就会限制了孙同同啊。”

提琴提速生命进程

女儿小的时候,我们家曾在南京市汉中门外的梅花里住了好长时间。附近有个江苏省妇女儿童中心,很多兴趣爱好班报名时的热闹情景总是十分吸引我们。

女儿表示了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我就特意找到二楼的报名处。我对音乐一窍不通,说了很多外行话,弄得大家一阵阵笑。我把女儿推到老师面前,“老师,您看看,我家女儿适合学什么?”老师笑眯眯地说:“这个说不好,关键要看她自己的兴趣。”我见老师没有明示,就赶紧再问了一句,“老师,您告诉我,这些里面哪样是最难的?”这回老师很明确很肯定了,“小提琴。”

我们没有马上报名,回去很认真地想了一段时间。钢琴太贵,至少要万把块,经济状况不允许,要是孩子半途而废的话,就白白浪费了,小提琴两三百块就能搞定。我的老家在农村,孩子学有所成的话,是要经常回到家乡展示的,钢琴太大,不好搬,小提琴一拎就跑,方便携带,利于显摆。老师说了,小提琴最难,我们家学琴不是为了成名成家,仅仅是为了个爱好,仅仅是想通过学习音乐培养锻炼孩子的意志和品德,既然这样,那索性就学个最难的来锻炼锻炼孩子。几番比较,方向性的选择全指向小提琴了。

买来琴,报上了名。从此,我们家就琴声不断了。虽然不是那么好听,但我很享受这个过程,我们在学习,在经历,在开洋荤了。

孩子刚刚学会了持琴不久,孩子刚刚学会了空弦运弓发出“嗦”的声音不久,孩子对小提琴由爱到厌到恨的情绪就已经溢于言表了。一学期的学费缴了,上了四五节课就停了。小提琴被放到了壁橱里,我特意把它往里面推了推。我感到这黑色小盒的小提琴会经常敲打我敏感脆弱的神经的。我们鼓励孩子学习小提琴,为的是练就孩子的情商,谁曾想到这么快就选择了放弃。幸亏选的是小提琴,要是选了钢琴,又不学了,天天放在客厅,会一直堵在心里的。

转眼到了1997年的春天,《服务导报》记者韩涛写了篇跟优秀小提琴老师黄佳音有关的深度报道,我逐字逐句地拜读了全文。随后请韩涛记者帮忙引荐,我们一家三口特意拜访了黄佳音老师。和蔼可亲的黄佳音老师认真地看了看我女儿的手指和手掌,关心地问起了很多问题,说出了很多鼓励我们的话语。孩子一下子喜欢上了黄老师,孩子也随即再次喜欢上了小提琴。1998年,同同参加了小提琴四级考级,等级成绩为优秀,参加了南京市优秀考生的汇报演出。悠扬悦耳的《牧歌》声中,我越发明白了一个道理:找对人才能做对事,好老师可遇不可求。

小提琴就是业余学学,考到十级就暂且放下,三年级往后中心任务是全面备考南京市外国语学校。这就是我们当初的想法和规划。偏偏在三年级的那个暑假,意外地遇到了在上海音乐学院附中读书的章婧和李倩茜,后来在章婧和她爸爸妈妈的热心帮助与鼓励下,我们开始了每周从南京到上海的旅程,开始接触到优秀的黄晨星老师和上海的音乐圈子。章婧在学琴道路上一直是孙同同学习的榜样,她后来主演了由著名导演陈凯歌导演的电影《和你在一起》,让我们感到非常开心和骄傲。章婧后来到美国留学了,她的妈妈特意把章婧用的写字台留给了同同,我们内心无限感激。

2002年春天,孙同同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属小学。发榜的那天,自然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很多没有如愿考上的孩子和大人都伤心欲绝地哭出了声。“现在笑的,以后会哭,现在哭的,以后会笑。”一打听,说这些话语的是高年级同学的家长,他们禅语般的深刻,我和女儿那个时候是无法完全读得懂的。

我以全职爸爸的身份,陪伴专业学琴的女儿。寒来暑往,一年又一年。音乐是什么?专业学琴意味着什么?陪读的家长需要储备些什么?十年后的今天,我已经不能不深刻了。

这是个个性彰显的年代,选择学习音乐本身就是一种个性。十分悲哀的是,很多孩子的音乐兴趣是勉强的,专业学习音乐也是赶鸭子上架的,这部分孩子后来的发展都很可怜。也有孩子是为了回避普通学校文化学习的竞争,拿起乐器当利器,以求速胜的。殊不知,学习音乐,不仅仅是小提琴难,钢琴也难,要想学好音乐,哪样都难,音乐的学习比文化的学习难多了。这些把乐器当利器的孩子经常没有克敌制胜,倒反而彻底伤到了自己。

孩子,尤其是学习音乐的孩子,是十分渴望心灵自由的,很多家长和老师对此估计不足,给了孩子极其严格的限定,造成了很多伤害和浪费。孩子文化和专业之外的活动,被明确禁止;孩子人际交往的对象,被删除得屈指可数;孩子的电话通话被监控,有好事的家长还经常到电信部门清查孩子的通话账单;更有家长在孩子的鞋子里装上了微型定位仪,孩子终日惶惶不安;不时有孩子在家挨打了,挂着彩到学校上课的情形,大家看了都很心疼。可怜可爱的孩子,就这样经常被深爱他们的家长们精神绑架了。

孩子是可怜的,家长也很不容易。家长和孩子的很多困惑与挣扎,经常都是来自孩子的专业老师。

有些专业从小学到大学,就那么一两个专业老师,学生无可选择。有家长和学生稍微流露了些许不满,“凤毛麟角”的这些老师就会立马还以颜色。老师得罪不起,生活总得继续,于是这些孩子就暗地里忙着换专业。换专业,又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换得起的,于是更多的孩子就只能按部就班地往前“混”。

以往都是要到高二高三了才有孩子出国留学的,近几年这方面的讯息经常被刷新,初中各个年级备考出国的孩子已经不在少数了。附小三年下来,家长和孩子已经对专业老师的底细摸得一清二楚了,很多老师是无法带领着自己的孩子成长成功的。怎么办?公开叫板,显然会伤了和气,毕竟这么多年了,师生情谊是一定有的;有些老师专业很一般,为人却很好;再有就是若干年后,自己的孩子很可能还要在这个圈子里混,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和为贵啊。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于是很多孩子出去了。不时往回传的消息总是十分牵动大家的心,好消息不多,坏消息不断。我感到,这些孩子是颇有些被“驱逐出境”的意味的。

国外的老师跟国内是有很大区别的。国外很多优秀的老师,四五十岁前或五六十岁前一直活跃在舞台上,只是到了一定的时候才开始带学生,主要的精力经常还是放在演奏上。这样的好处是,老师的眼睛里一直是观众、听众和舞台,老师的成就主要通过舞台,而不是培养学生来体现,学生就彻底回避了因为老师过于关注而产生的压力,获得了自由的发展。音乐学习恰恰很需要自由解放的思想,很多音乐家也就随之诞生了。老师一直活跃在舞台上,有利于帮助学生很快找到音乐表现的感觉。国内的情况是,很多人大学毕业就直接做了老师,曾经获奖的经历,曾经留学的经历,就很容易被认同归为优秀老师一类了。很少有老师经常参加演出,老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老师的价值往往只能通过培养出优秀学生来体现。于是,老师的心思全在学生身上,学生接受到了关注,也接受到了压力。老师也是人,也要吃饭,也要面对上海北京的高房价。老师的收入主要通过教育学生收取学费获得,老师的学费也随着房价一涨再涨,老师不能没有钱,学琴的家庭又经常没有钱,有也很快变没有了,师生之间纯洁的关系多少会因为钱的事情而发生微妙的变化。个别老师不忍心把学费涨上去,学生是开心的,别的更多老师就会很不乐意,就会骂那位老师不懂规矩。难得的不忍心的那位个别老师,不长时间之后,也就只能随大流了。

长期在中国呆的孩子,一旦到了国外自由的环境里,经常会险象环生。主要原因就是,中国老师和家长太在乎,国外的老师不那么在乎。被管得太多的孩子,一旦被丢到没有人管的环境里,不出事显然是不可能的。

提琴提速了生命进程,很多家庭因为孩子学习提琴、学习音乐,生命质量发生了一次次巨大的裂变,或走向辉煌,或越发糟糕。提琴没有错,错的是持琴的人没有储备好足够的能量。

十年一觉学琴梦

2010年5月13日晚,当我拖着行李箱,登上干净宽敞的D350次列车的时候,我的思绪一下子飞到了十年前,想起了十年前第一次因为学琴由南京出发去上海的情形,想起了十年里无数次往返上海南京间的辛劳。十年了,过得真快啊!人生能有几个这样的十年啊?

火车开动前,我通过短消息联系了同同。她今天下午乘飞机去的北京,已经先我一步到达。我要到明天早上7点14分才能到达北京南站。没有买到卧铺票,一夜不睡觉,坐到北京,的确蛮熬人的。

坐在一车厢52号座位上,邻窗。窗外一片漆黑,偶尔出现些灯光,提醒我火车正在经过一个城市或集镇。邻座的人都在玩着自己的手机和电脑。正前方的电脑屏幕上正播放着世博会的专题片。

等车前,有过一次挣扎。到北京住地下室,三天可能能省下个三四百元,考虑到要见老师,要接待朋友,房间太小了,并且没有卫生间的话,那是很不方便的。于是,一狠心一跺脚就定下了个稍微好一点的房间。

同同他们的四重奏,这次要在北京有三四场演出。这是他们首次前往北京演出,我感到这次的出行很是非同寻常。于同同,于我们一家人,于他们的四重奏,也许是一个全新的更好的开始。希望永远在前,希望总是在拐角处等候着我们。这样的感觉,让我们一直感到很温暖很幸福。我们一直把自己放置在我们自己编织的童话故事里。

小孩小的时候,都特别渴望坐飞机上天。等到现如今,同同已经十分习惯了飞来飞去的时候,我的心头其实一直是有着浅浅的忧的。就在今天,一架从南非飞往利比亚的客机,在的黎波里机场试图着陆时发生事故,机上共104人,除一名8岁的荷兰籍儿童幸存之外,其余人员全部遇难。

同同昨天一早打电话给我,说她的身份证找不到了。这可怎么办?北京的演出是无论如何不能被耽误的,临出发前的一天,估计他们要做的准备工作也一定还是蛮多的,我的火车票好不容易才买到,要我从南京去上海帮她找到身份证,再回南京出发去北京,时间很紧张,也实在是辛苦。换了以往,我会毫不犹豫地出发赶往上海帮她找身份证的。这次我下了狠心了,我要让她自己面对。

身份证估计没有丢,因为清明前后还用过的。身份证应该就在家,找不到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找得不仔细,二是抽屉实在乱。我电话里鼓励她慢慢找,同时做好最坏的打算,想想身份证真的丢了,该怎么办。偏巧昨天一天她很忙,再忙她也知道身份证的事情是非解决不可的。最后,她一个人在上海,自己借助她的朋友同学的力量找到了成功解决身份证问题的预案:一、自己到学校复印一份集体户口,到学校所在的公安派出所办个临时身份证;二、带着集体户口复印件,提前到虹桥机场的公安派出所办个临时身份证;三、带着护照登机,因为购买机票时用的是身份证,所以要赶紧请求出票的旅行社变更一下备案资料。

做好了一切准备,持有效证件登机应该没有问题了。晚上,可爱的女儿回到家,十分认真地再次寻找了一遍,身份证居然出现了。是喜,是气,还是恼,我们和女儿都不怎么能够说得清楚了。因为已经在旅行社变更了资料,我不得不提醒女儿一定随身同时带上身份证和护照,缺一不可。孩子在电话那头,一直笑着连连说:“不好意思,对不起了。”

同类推荐
  • 高考零分作文精选大全

    高考零分作文精选大全

    从这些年流传出的零分作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它主要分为以下四类:一是愤世嫉俗型。此类作文切合题意,但是思想消极、偏激。它常常以激烈的言辞来表达作者对社会上各种现象的不满。二是玩世不恭、恶搞型。这些作者才华横溢,但却违背了出题人的意愿,它常常以调侃社会、调侃高考为乐,本着娱乐至上的大无畏精神将“严肃”的高考活动戏弄一番。三是挑战高考型。四是严重跑题型。此类作文文采飞扬,言辞犀利,但却严重地跑题。无论是以上四类中哪一种类型的零分作文,都普遍反映出现在的学生因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巨大的学习压力而产生的逃避态度和抵触情绪,并致使他们不能从容应战。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高考制度的不完善。
  • 大卫·科波菲尔(新课标同步课外阅读)

    大卫·科波菲尔(新课标同步课外阅读)

    大卫·科波菲尔早年丧父,因为母亲的性格比较柔弱,童年时他受尽继父的折磨和虐待。在母亲病逝后,他不得不投身社会,开始工作。在许多善良人们的帮助下,最终他克服了种种困难,在事业和生活上得到一个完满的结局,成为一位名作家。本书译本选用著名翻译家宋兆霖的译本,让青少年在感受经典的同时,还可近距离地接触大师,汲取人生智慧,并提高青少年的写作能力。
  • 口语艺术实用教程

    口语艺术实用教程

    口语艺术是语言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自身的口语艺术水平,有助于我们的工作、事业、社交和生活。本书是一本针对口语艺术训练的教材,包含了说话、演讲、朗读、朗诵、播音和配音等。本书的特色是:循序渐进的训练课目、案例教学、教学模块的设计,并配有相关教学内容的视频光盘。适合于各类大专院校学生和意欲提高口语水平的广大读者。
  • 家庭教育与儿童智商情商开发

    家庭教育与儿童智商情商开发

    本书吸收了近年来心理学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科研成果,以让孩子学会学习、开发儿童的智商和情商为主线,详细地介绍了家庭教育的方法和家庭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等。
  • 激发青少年物理兴趣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激发青少年物理兴趣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本书是献给尊重科学、学习科学,创造科学的青少年的一份礼物。过去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今天我们说:“科学就是力量。”科学是智慧的历程和结晶。从人类期盼的最高精神境界讲,朝朝暮暮沿着知识的历程,逐步通向科学的光辉圣殿,是许多有志于自我发展的青少年晶莹透明的梦想!
热门推荐
  • 我是智神

    我是智神

    有人说智神是人类的最后一个发明,也有人说是人类的终结者。穿梭时空成了探险女主播的机器人宠的我,真不想当什么智神。
  • 扑克脸我在这

    扑克脸我在这

    因为大雨天的害怕捡了个男人回家,想着说不能拐走帅锅至少也不能被套路吧!不料吃早餐结账的时候才看出这就是坑家伙北北咬牙说“老公,你不打算回家吗?”“老婆刚吃完早饭不能就该着,咱两出去散散步,不然对孩子不好。”早餐店老板娘来凑热闹听到孩子,更加关心起北北“原来你吃那么多是怀孕了啊?有没有吃饱?要不要我在准备些?”........
  • 欢乐颂(第三季)

    欢乐颂(第三季)

    时代里,他和她不期而遇。在人生里,你和我都是邻居。悲喜交织的心事,奋斗独立的姿势,破茧成蝶的未知。五个女人各自携带过往和憧憬先后搬来欢乐颂小区22楼,这样的交集,竟改变了生活的轨迹。第三季是《欢乐颂》的大结局,华彩之作。情节紧凑,张力十足,美剧风格十足,出人意 料之处比比皆是。樊美人洗净铅华,渐次展现她的天生丽质;乖乖女关雎尔在爱情面前方寸大乱……
  • 你是忽明忽暗的不悔时光

    你是忽明忽暗的不悔时光

    12首民谣句句唱着我爱你,12篇故事字字都在告别你,用最温柔的旋律与最深情的故事陪你拥抱黑夜。本文集由夏七夕主编,十多位青春超人气作家携量身原创作品重磅加盟。以“民谣”为主题,把民谣和生活、爱情、友情等互相结合,让这本书带你踏上一场深夜疗愈之旅,你会发现原来生命中有些相遇早已胜过相爱。
  • 勒俄特依:彝族古典长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勒俄特依:彝族古典长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勒俄特依》是彝族创世史诗。流传于四川省凉山彝族地区。“勒俄特依”系彝语音译,意为“传说历史书”。《勒俄特依》包括天地演变史、开天辟地、阿俄署布、呼日唤月、支格阿龙、石尔俄特、洪水漫天地、合侯赛变等十几个部分。它以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和丰富的想象叙述了宇宙的变化、万物的生长、人类的起源、彝族的迁徙等等,其中也反映了彝族人民在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初期的一些情景。史诗前一部分塑造了天神恩体谷兹和支格阿龙等艺术形像,描述了他们在创造天地万物中的神奇功绩,想象奇特。
  • 反穿后大佬他人设崩了

    反穿后大佬他人设崩了

    她是嚣张跋扈的女帝,混世魔王,却意外反穿成傻白。 继母继姐压迫,渣男渣爹利用。沐漓勾唇冷笑,强势归来!一不小心就混了个当红影后,圈粉无数,好评无数! 在这当中,总有个大佬追着她卖萌,“老婆,养一个我吧,我很乖的。”
  • 水往高处流

    水往高处流

    天没亮明白,孙永安就担着水桶出了门。淡蓝色的晨雾把镇子藏起来了。镇子名叫普光,多年以前曾是一座远近闻名的寺庙,那时候叫普光寺,木鱼声和唱经声浸浸润润的绵延了数百载,到上世纪初叶,一场不明不白的大火将庙宇焚为灰烬,自此僧人远去,香火断绝。当黑灰之中拱出蒙蒙茸茸的春草,这片土地再次还俗,成为清溪河中游的物资集散地。因环山照水,镇子上空常常起雾,有时候,天刚傍晚雾气就飘飘绕绕的,要到次日午后才散。路灯昏黄,照不见房屋,也照不见脚底,孙永安凭感觉穿过几条短促的巷道,走过操场,下一段洋槐夹道的土坡,再跨一条马路,就上了老街。老街是石板街,他穿着布鞋的脚步声很瓷实,也很孤独。
  • 穷势

    穷势

    他风流半生护半生,错爱错缘错决然,终落得断肠忠骨寒。——穆守他绝代风华无人及,却难逃三千情丝系一人,得之不幸,不得亦命。——穆行他青灯古佛伴此生,燃尽那百三十妄念,犹记曾风华少年留人间。——惜之他血咒缠身了无愿,然妻儿双全人人羡,留血脉长存隐神缘。——楼尘这是四位战神的故事,亦是四个寻常男儿的人生。他们爱过恨过,嬉笑怒骂皆寻常,只是在野史之中的他们,并无表面这般风光。
  • 红衣罗刹

    红衣罗刹

    她,一个江湖上赫赫有名的采草大盗!传言,她四处游走,行踪不定。所到之处,但凡有点姿色的俊男,只要被她看上都逃离不了她的魔爪——无论是连哄带骗,还是挟持逼迫……他,一个声名狼藉的泼皮无赖,勾引良家妇女,常常流连在风月场所……当这两人相遇,她才发现,自己不过是小巫见大巫,千年狐狸遇上万年雪狼——他扶着额头,满脸痛苦:“郎中说我阳气太盛,导致脉流薄疾并乃狂”我一脸懵懂:“什么是‘脉流薄疾并乃狂’”他一把将我搂在怀里,垂下头附在我耳边轻轻道:“就是‘春宵不尽兴,翻云又覆雨……”
  • 盗墓新娘

    盗墓新娘

    就在踏进墓室的第一步时,石门轰然封闭,地面剧烈地震动起来。千钧一发,潮生拉起蓝漓一个箭步冲到了八卦图前,蓝光闪烁,迅疾地打入卦像里。周围平静下来,突然,一声诡异空灵的笑声划破静谧的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