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48400000008

第8章 京津兵变(1)

就在袁世凯拒绝南下的时候,临时副总统黎元洪呈交了辞职电文,交送南京参议院。二月二十日,参议院召开临时副总统选举会,投票公决,全院仍然一致选黎。黎不便力辞,只好接受。

于是,南京临时政府派遣教育总长蔡元培为专使,汪精卫、宋教仁为副使北上。此时,唐绍仪已经到达南京,知道无法协商,只好同专使北行。专使于二月二十一日出发,二十七日到北京。正阳门外彩棚高搭,悬挂着巨大的匾额,上面用翠柏扎出的两个斗方大字“欢迎”。两字旁还竖着两面大旗,有红黄蓝白黑五色,隐喻五族共和。街道的左右站着军队,立枪致敬。老袁特派的专员,出城迎接。城门大开之时,军乐齐鸣,鸣炮十余下,作为欢迎南使的先声。蔡专使带着汪、宋,与唐绍仪下车步行入城。专使下榻的宾馆早已精心打点好,馆中物件样样具备,宾馆外有禁军特别保护。

第二天一早,蔡元培与汪精卫、宋教仁一起去拜见袁世凯。名帖一经送入,袁世凯立即出来迎见。双方行过礼、分宾主坐定后,蔡元培起身将孙中山的书函和参议院的公文交给袁世凯。袁世凯读完后,皱着眉头道:“我非常希望能南下与诸位同仁建立共和,无奈北方局势还不稳定,一时无法脱身。我年近六十,自问才力,实在无法承担总统的重任,只希望在共和体制下,做一个太平盛世的百姓。不知南方各位同仁,为何推举老朽?难道莽莽中原,除了我之外,就没人能担此重任了吗?”蔡元培道:“先生老成持重,海内闻名,何必过谦?江南军民都盼着一睹先生风采,聆听先生的高谈。如果先生不能南下,恐怕南方人士还以为先生有什么意见,反而招来闲言。”袁世凯又说道:“北方要我留下,南方又要我前去,可惜我没有分身术,可以彼此兼顾。但若论及国都问题,依愚所见,主张北方。”

宋教仁年轻气盛,有些忍耐不住,朗声说道:“袁老先生的主张,鄙人认为未必可行。此次民军起义,从武昌发起,至南京告成,在南京已设临时政府、参议院。由于孙总统辞职,现在特举老先生继任,先生既受国民重托,理当以民意为重,怎能对北京恋恋不舍呢?”袁世凯摸着胡须微微笑道:“南京地处偏隅,无法统驭中原。而北京为历代都会,元、明、清三朝均以此为根据地。我若舍此适彼,安土重迁,不仅北方人士不答应,就是外国各使馆也未必肯迁移。”宋教仁道:“天下事不能一概而论。明太祖建都金陵,不也统一北方了吗?如担心与外国人发生争执,我国并非被保护国,主权在自己手中,若要南迁,他们也无权干涉。何况庚子拳乱后,东交民巷已成外使的势力圈。他们储械积粟,驻兵设防,北京只要稍有变动,他们就会制我国于死地。民国刚建立,我们正好借南迁摆脱羁绊。如果按先生的意思仍定都北京,那么就像受了清帝的委任似的。他日,民国史上,或许会认为先生是刘裕、萧道成之辈。先生如若为此承受污名,也太不值了!”听到这番话,袁世凯有些愤懑,正准备与他争辩,忽见唐绍仪过来。一番寒暄过后,唐绍仪道:“国都问题,不如他日召集国会公决。今日诸位到此,无非是邀请袁老南下,何必多费唇舌?诸位远道而来,袁老自然以诚相迎,若能抽身南下,肯定不会辜负各位盛意。”此时,袁世凯起座说道:“老唐此言甚对,我敬谢诸位及孙总统和议员的盛情推举,定会竭尽全力为国图利、为民造福。请诸位略等三五天,如若北方平静,再南下也不迟。”说完,便命手下设席接风。

席后,蔡元培一行人回到宾馆。汪精卫向蔡元培问道:“先生,你看老袁究竟什么意思?”蔡元培徐徐答道:“难以预料啊!”宋教仁道:“一看老袁的行动,便知他诡计多端,今日如此,明日可就说不定了。”蔡元培道:“他用诈,我用诚,他或许负我,可我不负他,这也算问心无愧了。”宋教仁道:“蔡先生光明磊落,老袁却狡猾得很,恐怕此番跋涉是徒劳了!”

用完夜膳,三人闲谈片刻后便各自安睡了。睡得正酣时,忽然听见外面人嚷马嘶,又传来枪弹声、屋瓦爆裂声、墙壁坍塌声。三人慌忙披衣起床,开窗一看,外面已是火光熊熊。正在惊诧的时候,突然听见一声枪响,一粒流弹飞入窗中,将室内的墙壁击出一洞。蔡元培焦急地说道:“好厉害的子弹!幸亏我等没被击着,否则定要绝命了。”汪精卫问道:“难道是兵变吗?”宋教仁回答说:“这定是老袁的手段!”正说着,只听见外面有人呼喝道:“这里是南使所在,兄弟们不要闹事。”“什么南使不南使!越是南使,越要打他。袁大人要南去了,北京正好没人主持,我们正乐得闹一场。”蔡元培捏了一把冷汗:“外面的人竟是要与我们作对,难道我们就这样白白送了性命?”宋教仁道:“我们只有数人,无拳无勇,如果他们闯进来,该如何应对?不如现在就逃吧!”话还没说完,大门外又传来几声巨响,门上已被凿出几个窟窿。蔡、汪、宋三使赶忙取了几件要紧的物件藏在怀里,一起向后院逃去。幸好后面有一面矮墙,三人想让役夫找桌椅过来接脚,谁知叫了数声,一个人影儿都没有。还好墙角旁有两条破凳子,汪、宋两人拿起破凳子就开始砸墙,由于逃命心切,泥墙很快砸出了一个窟窿,三人急忙鱼贯而出。外面是一条小胡同,还好没人看守。

蔡元培道:“总算侥幸逃出来了,但我们能躲到哪里去呢?”宋教仁道:“此地与老袁的寓所很近,不如我们直接去他那里,就算他有心侮辱我们,也不能翻脸不认人吧!”当下便挑了一条僻静小道前往袁宅。此时,袁世凯寓所的门外已有无数兵士把守,见到他们到来,几乎要举枪相对。宋教仁急忙说道:“我们是南来的专使,快去通报袁公。”一面说着,一面向蔡元培索取名帖。没想到忙乱之中,蔡竟然忘了带名帖包,只好从袋角摸出几张旧名帖交给守卫的士兵。等了好一会儿,才见有人出来请他们进去。

三人这才放了心,跟着那人向里走去,只见台阶上已有人相迎,此人正是刚刚当选的总统袁世凯。三人赶紧走上台阶,老袁也走近数步说道:“让诸位受惊了。”宋教仁立即接话道:“外面闹得不成样子,究竟是匪徒还是乱军?”老袁忙回答说:“我已派人调查,大家快请进客厅,天气还冷得很。”蔡元培等人进入客厅,等仆人送上茶水后,袁世凯才从容坐下说道:“不料今夜发生这变乱,连累诸公受惊,很是抱歉。”宋教仁先答道:“北方将士都听袁公的,为什么会突发此变呢?”袁世凯正要回答,厅外来了一人,报告说:“东安门外和前门一带,有人到处纵火,现在还没罢手。”袁世凯问道:“究竟是土匪,还是乱兵?为什么没人镇压?”来人答道:“并非无人镇压,只是起事的是军士,附和的才是土匪,兵匪夹杂,一时有些棘手。”袁世凯道:“这帮混账东西,清帝退位,还有我呢!真是无法无天了!”宋教仁又插嘴道:“袁老先生,你为何不派人镇压呢?”“我已派人去了,只是当时我正就寝,没及时听到警报,调派得有些迟了,所以一时半会儿平定不了。”蔡元培说道:“京都重地竟有此变,这如何了得?我看外面火光冲天、枪声遍地,也不知百姓受了多少灾难!先生应立即平乱,才是为百姓造福!”袁世凯顿足道:“我正为此事着急呢!”话还没说完,又有人报告:“禁兵听说大人要南下,才发生激变,并打算谋害南使……”说到“使”字,袁世凯呵斥道:“休得乱报!”来人说:“乱兵的确是这样说。”袁世凯又说道:“为什么纵火殃民?”“士兵起事,匪徒们自然乘机作乱了。”于是,袁世凯向蔡元培说道:“兄弟我还没有南下,他们就已瞎闹起来。若我已动身,不知要闹到什么时候。我早就料到会这样,所以孙总统一再敦促,我不得不审慎而行。昨日,宋先生说我对北京恋恋不舍,我有什么舍不下的,定要居住在这北京城?”说完后,哈哈大笑。宋教仁面带愠色又想发言,蔡元培用眼神示意他打住。袁世凯似乎有所察觉,便道:“我与诸位长谈都忘了时间,现在夜色已深,恐怕诸位也饿了,不如小饮数杯,边聊边充饥。”说到这里,便向门外喊了一声“来”,便有差役入内听命。袁世凯吩咐道:“厨房里有酒肴,快去拿来。”不一会儿,酒肴就上来了。蔡元培等人早已饥肠辘辘,也不推辞,随便饮了几杯,就听见晨鸡报晓。这时,外面又来人报告:“乱兵已散,大致恢复平静了。”用完餐后,袁世凯安排蔡、宋、汪三人入客房休息。

第二天一大早,蔡元培三人洗漱完毕,刚吃完早点,就见袁世凯踉跄跑来,递给蔡元培一张纸说道:“蔡先生请看,天津、保定也有兵变的消息,真让人焦虑!”蔡元培不由得皱了皱眉。袁世凯又道:“昨夜差不多有几千商民被劫。此处兵变还未了结,天津、保定又发生警情。这让我如何动身?”蔡元培沉吟半晌道:“只好从长计议了。”

同类推荐
  • 北宋捉妖师

    北宋捉妖师

    因为一只千年老妖的失误,程章来到了北宋宣和二年。此时的北宋,依然是一片太平光景,但是靖康之耻的风暴已经逐渐临近。原本一心只想回家的程章,却又意外地得到了捉妖师的传承。此时的名臣李光有云:怨嗟之气,结为妖沴因此捉妖师唯有抚平了这世上的怨气,才能使妖异不再为害。程章能否改变北宋的命运?他与这时的历史名人,又会发生怎样的交集?
  • 历代帝王之死

    历代帝王之死

    许多皇帝之死尽管死因不明,成为历史悬案,但诸多蛛丝马迹,也有迹可寻,归根结底,仍是与最高权力息息相关。一切的亲情、友情、爱情等人类最美好的情感,都在权力支配下烟消云散。许多帝王死状之惨,至今读来犹觉不寒而栗……
  • 历史的坏脾气

    历史的坏脾气

    本书讲述了晚清、民国时期的一些名人轶事,评述了一些社会现象,对读者了解中国近代史很有帮助。
  • 枯唐

    枯唐

    宁为太平犬,莫作离乱人。——《太平广记》李玖忘喝孟婆汤,横穿千年前的唐朝。本以为自己是天眷之子,然而现实告诉他,自己只是一贱如草的贱民,随时遭人利用,随时遭人舍弃,随时遭人背叛。这里没有平步青云的康庄大道,只有满是血腥的荆棘之路。这里没有歌舞升平,庄严华丽的宫殿,只有白骨露野,鸦犬争食的白地。这里没有达官显赫的扶持,只有同为小人物的袍泽相互扶持苦苦挣扎。一切只为苟活,一切只为守护,一切只为心中渺茫的理想而奋斗!只望有一天,自己守护的这片土地终能……太平!
  • 老北京记忆

    老北京记忆

    这里有原汁原味的北京民俗;这里有地道的京腔京韵;这里有浓厚的北京情结;这里是北京,有一种难以忘却的老北京记忆。北京是一座有着3000多年建城史和800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它与西安、洛阳、南京并称为“中国四大古都”,它拥有7项世界级遗产,是世界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之一,因此北京是您选择文化旅游最合适不过的城市了。那么你真正的了解北京吗?你知道北京在历史上到底有多少个称谓?前门楼真的有九丈九高吗?故宫、天安门的设计又是出自何人之手?老北京四合院为何没有东南角?老北京人是如何过春节的?
热门推荐
  • 天宁法舟济禅师剩语

    天宁法舟济禅师剩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临宰

    临宰

    大道沉浮,鸿鹄不再。这变化莫测的天道世界,再临修道的少年,凭借一手吞天噬力,破道而行,主宰岁月!!!
  • 超禁忌游戏(套装共5册)

    超禁忌游戏(套装共5册)

    著名悬疑作家宁航一继《1/14》系列后又一超能力悬疑力作。出道十五年,宁航一一直从事悬疑、惊悚、推理、恐怖类小说创作,被誉为“中国新锐悬疑小说大师”、“中国的希区柯克”。南派三叔曾经发微博说:中国的悬疑探险小说界,未来可关注两个人,一个是贰十三,一个是宁航一。一部能将自己和身边好友身份代入,看尽所有超能力下人性对战的悬疑大作。超禁忌、超刺激、超无奈、超有看头的超能力对抗,多角度、多样本的人性抉择,超多阅读快感。一颗突然出现的小行星,将世界推向毁灭的边缘,面对日益残酷的猎杀游戏,超能力者必须选出一人来拯救世界。与此同时,一直藏匿于幕后的旧神,终于显出真身。一切真相即将揭晓……
  • 一九五七年的爱

    一九五七年的爱

    写作缘起1957年,在人类的良知惨遭贬值的年代里,爱,变得更为神圣。时至今日,1957年已经归入洪荒,但只有爱和情还被人们记忆,含着眼泪,含着悔恨记忆着那些刻骨铭心的爱,记忆着那些在人们的记忆里早已变为化石一般的爱;经历过1957年的每一个人,都在心里深埋着他们破灭的爱。可怜的是,直到今天他们还不敢承认那是他们最最珍贵的情爱,在向子女们述说往事的时候,甚至是在自己的梦里,他们都不敢正视那失去的爱。1957年,在被送到农场之前,我们奉命在市里的一个地方“集中”,据说这是对我们这些人最大的温暖。
  • 重生之论主角是如何倒掉的

    重生之论主角是如何倒掉的

    一开始只想抱紧主角大腿,一回头发现自己身后拖了一堆。一个假·蛇精病和真·傻白甜的上位故事。想改变自己炮灰反派的命运,光看过剧本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是得具备极其优秀的个人素养,比如审时度势,比如死皮赖脸。***命运的齿轮从第一眼起开始缓缓转动。一个主角的倒掉,是另一个故事的重启。
  • 剑破藩篱

    剑破藩篱

    东方玄幻,每一卷都是一个单独的世界,单独的设定,单独的旅程。修仙者传人,带着一块可以穿越世界的万界商人令牌,在各种奇葩世界不断进步的故事。“请契约者大人在这个地方用自己的鲜血签名就可以了。为了让契约者大人更加容易看明白,我使用契约者大人最熟悉的文字书写的契约。”蕾娜莉娅手中一张契约轻飘飘的飞落在苏北手中。“这契约上面花纹倒是挺别致的,签名可以,不过在这之前我先添加两条备注。嗯,第一条,本契约所有条文以华文书写,其他文字均视为无效装饰,第二条,本契约所有条文最终解释权归乙方所有。OK,签名完毕,现在兑现契约吧,见习恶魔商人小姐。”
  • 星际之机甲修真

    星际之机甲修真

    修真界魔头魏鹿卿被自爆波及后,魂穿到星际世界。在这个没有灵气的世界,看主角如何利用修真方法强化精神力,驾驶机甲保护家人、朋友。
  • 快穿之都想骗我谈恋爱

    快穿之都想骗我谈恋爱

    【1V1,女宠男】沧月一生都在追求武道巅峰。然而,某天却被人拉下了神坛:“你准备什么时候来追求下我?”沧月表示:“不可能,这辈子都不可能追求人!”后来……嗯,真香。本文又名《全世界都想骗我谈恋爱》(这是一篇任务为辅,谈恋爱为主的快穿甜宠文,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魔法石之元气骑士

    魔法石之元气骑士

    这是一个属于剑与魔法的时代,各个人物在地牢间穿行。可谁又知道,他们身上曾背负着什么?带着他人的夙愿前进,便是骑士。本书共十二章左右,花不了多久就可以看完。
  • 知君倾予安

    知君倾予安

    谁当公主像她这么惨的!没有锦衣玉食的生活,还要替没良心的爹去打仗。他老爹到底知不知道遇到的对手从未打过败仗啊!本以为对手会是一个诡计多端之人,结果……某王爷道:“我对你有救命之恩,现在需要你报答我的恩情。”某女道:“你想要什么?”某王爷道:“以后你的这双手别再让其他男人牵。”某女:“……”(本文1v1男女主身心干净,甜虐交织。请大家放心食用,决不弃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