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48600000010

第10章 明朝的第一位谋士

这位屡请不至的青田名士姓刘名基,字伯温,是明朝建国的第一位谋臣。他在元朝至顺年间考取进士,通古博今,尤其精通象纬学。当时的人们谈论起江左的人物,首推刘基。江浙一带的官吏,屡次起用他,都被他推辞。后来,朱元璋一再请他出山,他才说:“我之前游西湖的时候,见西北一带有天子气象,十年之后定当应在金陵。如今朱氏创兴,礼贤下士,应天顺人,我不妨前往,助他一臂之力,如果真的可以成功,也不负我生平的志愿了。”于是整装上路,直达应天。

朱元璋听说刘基来了,急忙下阶恭迎,赐他上座。在谈论经史、询问时事的时候,刘基应对如流,并畅谈了十八条要策。朱元璋非常高兴,就说:“我为了天下苍生,委屈先生了,还望先生不要抛弃我!如有指教,愿意静听教诲!”刘基就对朱元璋说:“明公占据金陵,地势上有很大优势。但东南有张士诚,西北有陈友谅。为明公考虑,只有扫除二寇,才能北定中原。”朱元璋皱着眉头说:“这两个人势力不小,怎么能轻易剿灭?”刘基说:“御敌要分轻重缓急,用兵贵在有先后之序。张士诚暂且不用考虑,陈友谅地处上游,无时无刻不忘金陵,应该先用全力铲除此害。陈氏灭亡后,张氏势单力孤,就可以手到擒来了。”朱元璋说:“先生的妙计在下非常佩服,此后行军全靠先生指导了!”朱元璋接着命人修筑礼贤馆,让刘基入住,宋濂、章溢、叶琛三人,也都住在馆里。后来,朱元璋任宋濂为江西等处儒学提举;任章溢、叶琛为营田司佥事。只留下刘基主持军务,事无大小,一律向他咨询。刘基也感其知遇之恩,所以知无不言。

这天,朱元璋正在检阅兵马,忽然听说陈友谅挟持了徐寿辉,进攻太平。正准备派人前去支援,太平的逃兵前来禀报说太平沦陷了,花将军战死,知府许瑗、院判王鼎全都殉节。朱元璋大惊失色:“有这种事情?我的义子朱文逊怎么样了?”那逃兵说:“想必也尽忠了。”朱元璋听后,失声痛哭。原来黑将军花云与朱元璋的养子朱文逊一同防守太平。谁知天降大雨,被陈友谅趁机攻入。花云、朱文逊巷战了一个晚上,最终被擒。朱文逊被杀,花云忽然扯断绳索,夺了守兵的短刀,左右乱砍,杀死五六个人,并大声骂道:“你们要是敢伤害我,我家主子来了,定会把你们砍成肉泥!”后来被众人用箭射死。花云的妻子郜氏投水殉节,侍女孙氏抱着他年仅三岁的儿子花炜逃走,被乱军劫到九江。朱元璋苦苦寻找他们,都没有找到。等到陈友谅战死,才有一位鹤发童颜的老人,带着孙氏,背着花炜前来。朱元璋将孩子接过来,抱在膝盖上,摸着他的头感叹道:“这孩子虎头虎脑的,不愧是个将种,黑将军也不算枉死了!”说完,正准备赏赐老人。谁知那老人竟然不见了,四处寻找,都没有下落,弄得朱元璋也疑惑起来。后来问起孙氏,孙氏哭着说:“奴家逃出太平后,就被乱军俘虏。小孩子夜夜啼哭,惹得乱军烦躁,奴家只好将他寄养在渔家。后来奴家偷出孩子,向东逃去。登船渡江的时候,在江中又遇到乱军,将奴家与孩子一同推到江里,幸亏被断木托着,漂到芦苇丛里,七天七夜没有东西吃。后来遇到老人,将奴家与孩子一同救起,我们才幸免于难。”朱元璋感慨地说:“主忠仆义,万古流芳。我不但会养育这孩子,连你也一同收留。只是与你同来的老人究竟姓什么,叫什么?为何不知去向了?”孙氏说:“他自称是雷老,不愿意说出实名。”朱元璋迟疑了半天,只说了“忠孝格天”四个字。

陈友谅攻下太平后,让部下杀死了徐寿辉,借采石五通庙为行宫,自称皇帝,国号汉,改元大义。命邹普胜为太师,张必先为丞相,张定边为太尉,接着约张士诚一起攻打应天。张士城不敢来,陈友谅生气地说:“那盐贩子不来,我就自己攻下金陵给他看看!”随即调集水兵,从江州直达应天。舳舻遮天,旌旗蔽日,从头到尾差不多有几十里,颇有当年曹操八十万大军的气势。警报传到应天,朱元璋召集众将前来商议,众将纷纷献计,有的说应该出城投降,有的说应该逃往钟山,等将来再收复。只有刘基不说一句话。朱元璋退下后,召刘基来问话,刘基说:“说降说逃的人都应该斩首,斩了他们才能破敌!”朱元璋说:“依先生高见,应该怎么办呢?”刘基说:“后举者胜。我们以逸待劳,何愁不胜?”朱元璋点头。刘基又和他商议了很久才退出去。朱元璋再次出来,众将又来献计,有的说应该派兵先收复太平,有的说请主帅亲自出征。朱元璋都没有采纳,只是命参谋范常给胡大海写信,让他攻打信州,牵制陈友谅的后路。朱元璋又召康茂才入内,对他说:“听人说你与陈友谅关系不错,能给他写封诈降书吗?”康茂才领命而去,并和陈友谅约好,在江东桥喊三声“老康”,马上倒戈内应。康茂才禀报朱元璋,朱元璋笑着说:“陈友谅啊陈友谅!你中我的计了!”然后马上通知李善长带着工役,连夜把江东的木桥改成铁石桥,上面大大地写着“江东桥”三个字,让人一望便知。朱元璋命常遇春、冯国胜、华高等人率领帐前五路大军,埋伏在石灰山两侧,令徐达埋伏在南门外,并嘱咐他们说:“我带兵登上卢龙山,你们就远远望着山上,见到红色旗帜,就说明敌人来了;见到黄色旗帜,就马上麾兵杀出,不得有误!”诸将领命而去。朱元璋又命杨璟在大胜港驻兵;张德胜、朱虎等人在龙江关外防守。随后,自己登上卢龙山,专等陈友谅前来。

不到一天,陈友谅果然乘船东下。到了大胜港的时候,看见前面有重兵驻扎,担心会被袭击,只好退出大江,径直去找江东桥。离桥还有半里的时候,“江东桥”三字就映入眼帘,只是桥由大石砌成,并不是木质的,陈友谅心中不免有些怀疑。后来驶近桥边,连呼三声“老康”,可任凭他叫破喉咙,也只有旷谷的回声答应他“老康,老康……”。陈友谅这时才知道中计。因为船多人众,并不觉得惊慌,便下令向龙江进发。刚到龙江,陈友谅马上派了一万人上岸筑营立栅。那时正是酷暑,烈日炎炎,朱元璋身穿紫绒甲,在山上顶着靡盖督兵。后来看见将士们挥汗如雨,马上命人取掉靡盖,与将士们一起在烈日中暴晒。将士们准备下山攻营,朱元璋说:“马上要下雨了,你们先去吃饭,一会儿趁着雨去攻打。”大家抬起头来,只见天气晴朗,阳光普照,都觉得莫名其妙。谁知刚吃完饭,忽然刮起西北风,黑云从四处聚来,大雨倾盆而下。朱元璋立即命令将士下山拔掉栅栏,然后竖起红色旗帜。陈友谅见栅栏被拔,就麾兵力争。就在双方奋力拼杀的时候,雨忽然停了。朱元璋又改竖黄色旗帜,并使劲击鼓。于是常遇春等人从左路杀到,徐达从右路杀到,把登岸的敌兵,通通赶到水里。这时,张德胜、朱虎又带着水兵杀来,吓得陈友谅不知所措。偏偏潮神又与他作对,来时潮涨,去时潮落,把数百号兵船一齐搁在了浅滩上。陈友谅无计可施,急忙改乘小舟,飞桨逃出。其余的军士也都投水逃生,有一半不善游泳的,都到河伯那里当差去了。朱元璋一边命人去追,一边亲自率兵夺取敌舰,连陈友谅所乘的大船也一律缴获。见船里还留着康茂才给他的信,朱元璋不禁失声笑道:“这个呆鸟!”

陈友谅乘小船逃跑,驶到慈湖的时候,距追来的敌舟不过几丈,只好移船靠岸,鼠窜而去。这边的张德胜、朱虎及廖永忠、华云龙等人上岸穷追,直达采石。不料陈友谅得到援兵,回马来战,张德胜重伤身亡。廖永忠、华云龙等人悲愤异常,舍命冲锋,将陈友谅杀败,陈友谅这才丢盔弃甲逃回江州。随后,徐达收复太平,胡大海攻下信州,冯国胜等人夺取安庆。陈友谅不肯罢休,派张定边攻打安庆,李明道攻打信州,安庆竟然被夺下。李文忠前去支援信州,生擒李明道,献到应天。朱元璋又造下龙骧巨舰亲自率领,再次攻打安庆。刘基说:“安庆城墙高而坚固,要慢慢来,我们不如去攻打江州,捣了他的老巢。”朱元璋不等他说完,就下令西上。陈友谅听说后,还以为是误报。等到城外鼓角喧天,才知道敌兵果然来了,慌忙整兵防守。幸得江州依山傍水,非常坚固,一攻一守相持了两天,城池仍完好如故。陈友谅这才稍稍放心,不想到了夜里,敌兵竟然登城杀入,急得陈友谅手足无措,只好带着夫人逃到武昌去了。原来朱元璋采用刘基的计策,计算好了城墙的高度,让工兵在船尾搭造天桥,乘着黑夜直逼城下。天桥与城墙刚好吻合,将士们不费什么力气就杀入城中。陈友谅还以为是神兵天降,只好仓皇逃走。

江州刚刚平定,浙东却传来警报,说胡大海、耿再成二将被刺身亡,朱元璋大吃一惊。

同类推荐
  • 崛起在锦绣红楼

    崛起在锦绣红楼

    苏醒之后,身已经在红楼。红楼,叹不了的悲欢与离别,说不尽的旧恨与新愁。红楼,我来了!这是现代人穿越到红楼世界,一个落魄公子逆袭的故事。
  • 五国争雄传

    五国争雄传

    玩一次蹦极都能蹦到异界去,想想也没谁了!装失忆,被赐名林水生。这里五国并立,狼烟四起,群雄割据。这一路走来腥风血雨,然而到最后等待着林水生的又将会是什么呢……
  • 唐朝饭店不打烊

    唐朝饭店不打烊

    二十一世纪的教师宅男,偶然触碰时间之门,初入盛唐,繁华盛世令人神往。为谋生计,宅男不能一直宅下去,民以食为天,解决温饱最重要,饭店开起来,元宝赚起来,美女走到心上来。。。看现代老师如何在唐朝当富家少爷,打出自己的商业圈。
  • 异世三国旅之黄巾大老板

    异世三国旅之黄巾大老板

    异世之旅?错乱的时空,不一样的的历史剧情东汉末年……风起云涌既然黄巾不出,我已然来到那便假借黄巾之名,扬我之名黄巾所指,天下大吉????
  • 回到大汉做皇上

    回到大汉做皇上

    刘澈是21世纪华夏前十的武器专家,一场意外让他回到了汉代成为了大汉的皇帝,制造武器占领全世界……
热门推荐
  • 极道都天

    极道都天

    程远穿越了,他震惊的发现,这是一个怪物横行的世界。他打了自己两拳,获得痛苦值两点。他扎了自己七八针,获得痛苦值100点。他将自己折腾的死去活来,终于凑齐1000点痛苦值,凝聚出一滴痛苦之力。他使用痛苦之力,快速变强,甚至可刀劈怪物。然后,他才发现,系统不是这么用的......怪物纵横,凡人如蚁。唯有天人与冥罗争锋。程远缓缓拔出战刀,面对着冥罗中走出的阿修罗,紫色刀光照亮天地山河。以手中之刀,镇极道都天。
  • The Wrecker

    The Wreck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再活一世之恰好有你

    再活一世之恰好有你

    女主与凤凰男结婚惨遭背叛,一身病,一只狗,孤单一生。当死了的女主再次睁开眼,重活一世还会孤单么
  • 唐宋文醇

    唐宋文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Moll Flanders(III)摩尔·弗兰德斯(英文版)

    Moll Flanders(III)摩尔·弗兰德斯(英文版)

    Moll Flanders (a contraction of "The Fortunes and Misfortunes of the Famous Moll Flanders") is a novel by Daniel Defoe, first published in 1722. It purports to be the true account of the life of the eponymous Moll, detailing her exploits from birth until old age. the novel describes Moll on the original title page as having been "Born in Newgate … Twelve Year a Whore, Five times a Wife (whereof once to her own Brother), Twelve Year a Thief, Eight Year a Transported Felon in Virginia, at last grew Rich, and died a Penitent." The novel is based partially on the life of Moll King, a London criminal whom Defoe met while visiting Newgate Prison. One of the earliest picaresque novels in English, Moll Flanders has both captivated and shocked countless readers since it was first published in 1722. An excellent candidate for classroom use, this classic of 18th-century fiction will entertain and enlighten general readers as well.
  • 重生:第一废柴大小姐

    重生:第一废柴大小姐

    这是一场劫持引发的爱恨情仇。12岁时他将我劫走,一路上,我吃尽苦头,熬尽风霜,受尽欺凌。然而在他的眼中,我就是一个娇生惯养,刁蛮任性,缺乏教养的富家子弟。三年后,再次重逢。为报当日劫持之辱我想尽办法,处处刁难,步步戏弄。终于,他对我避如蛇蝎,我却因此碎了一颗心。执子之手,将子拖走!为了挽回,我脱下男装,恢复女儿身。为他放低姿态,为他义无反顾……
  • 书沐的阳光

    书沐的阳光

    学生时代的情感纠葛,因为不成熟注定没有结局。在往后的10年里,虽然不在彼此身边,却也没落下关于对方的一点消息和隐隐的关怀。或许,坚持心中的那份情感,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重新遇到你,才能成就一段佳缘!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二京赋

    二京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敬老院的塔

    敬老院的塔

    杜宇啼能把家从文化馆搬到敬老院,应与敬老院里的那座塔有关。 严格地说来,那不叫塔,应叫阁,重阳阁。当初为给它取名,县里的头头脑脑们颇费了一番心思,有的说叫这,有的说叫那,但直到落成典礼那天,还没个定论。主事的分管民政工作的副县长急了,忙跑到前来剪彩的县委书记面前,恳请县委书记给塔取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