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位都过来吧,看一下这张卷子。如果列位没有别的意见,本官就定这张卷子为会元卷,列位以为如何?”
众人一齐围了过来。廉希宪已经有言在先,其他人即使有反对意见也难以出口。何况,这文字虽然粗陋,却也通俗易懂,内容更是让众人都耳目一新?当下会元名分,就定了下来。
廉希宪看众人一致通过,又想起一件事情来:“列位大人,还有一事。今日卷宗内容,却是不可外泄一字。列位可能做到?”因为,这卷子,联系到的,是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对付敌国的政策!
听他这么一说,众人无不凛然。
三日后。
铁骑才看了一眼廉希宪选上的卷子,便抛掷在一旁:“廉卿,此次科考,却受了人家多少好处?”
这话简直是晴天霹雳,好在廉希宪不是什么好吓唬的人,当下站定,不动声色地回答:“陛下何出此言?”
铁骑淡淡道:“此卷文字,粗疏平常。如何能够当选?传扬出去,我大元岂不给人讥笑为天下无人?”
廉希宪看着皇帝,说出一句简直令人喷饭的回话:“臣已下令,凡是见过此卷的相关人等,都不得泄露此卷的一个字。所以,别人不会知道此卷的内容,也无从笑起。”
铁骑真说不出话来了:“廉卿,你……好生大胆!”
廉希宪慢慢地、稳稳地回话:“陛下,臣不敢辜负陛下知遇之恩,故冒险选了此卷。此卷文字粗疏,然内中所蕴,实是宰相见识。臣亦自愧不如。”捡起卷子,再次恭呈皇帝面前。
铁骑听罢,才再次拿起卷子,看了下去。一口气看完,才问话:“廉卿,此子何名?何方人氏?果然是宰相之选?”
廉希宪见皇帝已经认同,当下也偷偷松了一口气。皇帝虽然不可怕,但是这人才假如因为皇帝的不认同而流失,那才是真正可怕。恭声道:“明州人氏,郦君玉,字明堂。只不过此人来历……”
“郦君玉!”铁骑站了起来,随即开怀大笑,“郦君玉,郦君玉!廉卿可还记得前年冬天,你曾说过的一番话?孤是要赞你有识人之明呢,还是笑话你当初……”话说不下去,伸手取初一本奏折,说道:“年前所提的‘单刀赴会’‘舌战群儒’者,亦此子也。”
也是这个人?廉希宪躬身,道:“恭喜陛下得人!”这才知道这皇帝的一番作为,就是为了取笑一下自己。他经历得多了,也没有太在意,只是配合皇帝,脸上微微露出点苦笑而已。
铁骑来回踱了两步,说道:“不过此子来历……虽然基本已经清楚,但是在大元到底缺少根基。”
廉希宪虽然不知道郦君玉到底是怎样一个来历,但是后面这一句话,他却是明白的。“缺少根基”有两个意思,一是郦君玉身后没有大家族的支持,即使有才华,在仕途上也难以顺利。第二个意思,是这人只身一人,没有牵系,难以放心使用。皇帝在意的,显然不是前面一个理由,而是后面一个理由。
一般来说,皇帝使用人才,特别是特别有才能的人才,不全是看这个人才的才能,而是要综合考虑这个人的家世背景。家族力量太大,皇帝不敢放心使用(但是皇帝对于那样的人才很多时候都没有选择的余地的);身后没有家族的支持,或者干脆是一条光棍,皇帝也不放心大用。一个人假如连“九族”都没有的话,皇帝又用什么来威胁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