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事情很多。主要的事情,当然是大理寺卿扬荥回奏梁尔明案件。案件进展缓慢,但是事关国体,铁骑不免问地更加仔细一些。
几件事情分说下来,时间已经近午。虽然已经到了九月,但是天气依旧酷热,铁骑只觉得身体渐渐倦怠起来。见下面百官话已经告一段落,正要说话,却看见兵部尚书刘捷出班奏对:“奏陛下,昨天夜晚安南来了战报,请求陛下出兵增援。”
“哦?”铁骑的目光收紧了。
刘捷回话:“半月前,安南守将再行偷袭之计,我方奋起抵抗,终于杀退敌兵,然亦损我士兵一千有零。守将为此上书,请求增兵。”
铁骑看着刘捷那恭谨的脸色,若有所思。自从三年前,皇甫敬大败,刘捷也因此被罚奉半年、降职听用,这安南的战事,就胶着在那里。这种小摩擦其实常见,敌方不行偷袭之计,我方亦常行劫营之谋。每次奏报上来,都是兵部自行拿出对策,报告政事堂备案而已。今日刘捷却郑重其事的将这件事情拿上朝会,难道是刘捷认为,解决这件事情的时机已经到了?
想到这里,铁骑的目光也不由兴奋起来。果然,在铁骑探询的目光下,兵部一个侍郎站出来说话了:“安南战事胶着,已经接近三年。臣以为,如若再行退让,将有损我大元国威。”
已经有人开头,下面说话的人就多了。安南的战事在百官心中,都是一根刺——谁愿意堂堂大元常年被这么一个小国家欺负着?特别是血气方刚的青年人,一个接着一个慷慨陈词,恨不得立即起大兵,灭了安南,将那国王宰相都绑到皇帝的御座前来。
被这群年轻人这么一说话,铁骑身上的少年热血也渐渐沸腾起来。目光转到一向冷静的宰相们身上,问话:“诸卿以为如何?”
三相之中,向来以廉希宪为首。廉希宪站了出来,说话口气却是淡淡的:“臣等不知府库详细,不能妄议。陛下恕罪。”
这么不咸不淡一句话倒是一盆冷水,铁骑发热的头脑立即冷静下来。目光在朝臣中探询了一番,问道:“户部尚书可在?”
户部尚书立即出列,回奏:“回陛下。因为前年去年两地天灾,府库存粮锐减。去年虽然未曾有大灾,但是因为湖广黄河沿岸都免收赋税,所以,今年府库存粮,并不丰盈。如今各地府库,余粮大约有一百多万担。”
一百万担。这个数量……铁骑在头脑里计较了一下。长江以北的是不能动的,要留着,预防蒙古异动。京师附近的也不能轻易动用,要预防万一,可以居中调配。安南用兵,为了节约运输费用,本着就近运输的原则,只能动用湖广、江西、云南的。湖广前年大灾,府库中,绝对没有存粮。而云南连年征战,估计也没有什么粮食。只有江西行省的可以动用……眉头不经意的皱了一下:“爱卿,可知江西,有多少存粮?”
户部尚书对这个数目却还有些支吾,半日才说道:“约莫有二十万担。臣亦不知详细,只有回去查看具体数目之后才能给陛下回报。”
这个回答当然不能让铁骑满意。不过二十万担,这个数目还是让铁骑有几分惊喜。二十万担,打一场大战,够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