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要试验套色印刷术,孟丽君也要他们刻印了些小玩意:宿十二娘画的几幅画,包括自己要求宿十二娘动笔画的《木兰戍边图》《穆桂英大破天门阵》《无盐女王宫进谏》等等。宿十二娘画得很生动,但是刻印的技术着实不高明,所以画也高明不到哪里去。但是孟丽君依旧印刷了一些,理由很简单,反正版面都刻了,不印也是浪费,再说,等过年的时候,这些东西可以当年画卖的。当然,真正的理由,是孟丽君决定要抓住一切宣扬女性智慧、女性能力的机会。真正的男女平等单靠自上而下的改革是不起作用的。老百姓真正的认识比国家法令来的重要。
在窑场过了两个月,眼看着就到了秋天。窑场的第一批出货得到很好的反响,来运货的船只渐渐将窑场前面的渡口填满。据说,现在临安的富户,都已把玩倒装壶、公道杯为荣。康家的生意越做越大,几个画师已经明显忙不过来。康若山又招收了好几个画师,主考是宿十二娘。因为预先做了很多广告,许多落魄的读书人都来竞争这个生意。宿十二娘的表现让许多读书人自叹不如。这些读书人没有别的本事,却很会说三道四,倒是将宿十二娘的名声传得极远,当然有好话也有坏话。宿十二娘的外貌、舍身救母的故事,都成了这些读书人课余的闲谈资料。宿十二娘有些郁闷,她只想平平淡淡的过一生,但是孟丽君却求之不得。她当然要好好利用宿十二娘的名声资源,于是让宿十二娘将自己的名字也写在自己手绘的器物底部。当时工匠的地位不同于文人,是很少在器物上留下自己的名字的。
宿十二娘有一些迟疑,道:“我不过是一介女子而已,这样莽撞留名,只怕惹人笑话。”
孟丽君见她神色迟疑却不决绝,知道她有些意动,便趁热打铁说道:“姑娘此见差了。女子又如何?在学生看来,这天地生人,虽有男女之分,有体力之别,却无亏待女儿之意。女子心思细腻柔软,有男子不及的长处。昔年卫夫人能够名扬千古,今日十二娘为甚不敢留名?”
宿十二娘感激得望着孟丽君:“公子知我,然而只恐留下千秋万世的笑话。”
孟丽君说:“学生见识浅陋,只知道姑娘画技,明州一地,少有对手。既然如此,为何不留姓名,等人家品评?若得高手指教,强自己摸索一千年矣。姑娘只虚心求教,真有见识之人,便只会看重姑娘,又哪里会取笑不止?即便有浅薄之人,嘲讽两句,姑娘容量,又哪里容纳不下?”十二娘已经成了一个十足的画痴,听她如此说话,神色更加迟疑。
孟丽君又说道:“等过了千秋万世,我们早已作古,人家却还知道你的名字,却不是好?”大凡文人都是好名的,宿十二娘虽然不是文人,却也难免心动,便终于答允了。
孟丽君又将有宿十二娘名字的器物,抬高价格出售。价格抬越高,宿十二娘的名声就传得越远,求购宿氏图案的顾客就越多。
这一日正自己看书,却看见荣兰走进来,说道:“公子,你给十二娘开一点保养身体的药吧。我刚才在她门外走过,看见她一边画画一边给自己捶背,看样子是累不得了。这几日要她画的瓶子特别多,她都来不及忙了。傅青山那些人倒有意模仿她的画风帮忙画几个,但是十二娘却不肯造假。大家也只能罢了。”